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恒李刚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穿越明末:从小兵到第一武夫》,由网络作家“孟先生的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穿越明末:从小兵到第一武夫》,是作者“孟先生的猫”写的小说,主角是李恒李刚。本书精彩片段:邮寄一点就是了,后世的白银又不贵。王家兄弟哪见过这世面,一下子就被十两白银给晃晕了脑袋,那可是十两白银,西北这边的米价不便宜,一斗米价值一分银子。十两白银能买十斗米,自己家能吃饱肚子,放别人家都吃不了。“怎么样?想不想跟我干?”李刚看着两个人说道。王二虎比起自己的兄长要更加耿直一些,他直接抬起头看着李刚说道:“大人真能说到做到,不骗我......
《全文穿越明末:从小兵到第一武夫》精彩片段
“吃饱了?”李刚看到兄弟二人笑着问道。
兄弟二人揉了揉肚子,摇了摇头说道:“我们从来吃饭都不吃饱,只吃六分。”
“为什么?”李刚抬起头问道。
“家里的粮食不够吃。”兄弟二人一脸坦然的回答。
两个人的答案也没有出乎李刚的预料,放下手中的汤碗,李刚看着两个人说道:“跟着我干,除了刚刚说的那些,你们在军营当中可以往饱了吃。”
兄弟二人对视了一下,眼中全都是跃跃欲试,不说其他的待遇,单单是吃饱饭就已经足够了,两个人动心了。
除此之外,每个月能领半斗米半斗面,一两银子,每年还有一匹布,拿回家去,老爹老妈什么都不用干,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其实还有别的,”李刚继续诱惑道:“跟着本将军作战,斩首一个鞑子奖励白银十两,斩首一名将领,会有白银奖励,会有官职奖励,也会有粮食奖励。”
后世有一句话叫做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这里除了正常发放的想人之外,还要包括赏赐的银子。根据明朝的规定,斩首一颗鞑子或者是后金的正军,奖励白银四十两。
斩首两颗,除了白银奖励之外,官升一级。斩将夺旗,官升三级,奖励白银千两。
不说其他的,单单是白银四十两,放在西北足够买上五亩上好的田地,斩首两颗,回家之后有退休待遇,还能够买上十亩地一头牛。
对于普通的明军士卒来说,吸引力那是前所未有的大。
戚家军战斗力之所以强悍,除了因为戚继光治军严谨以外,军饷充足是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
每一站士卒都争先,为什么?砍下一颗敌军的脑袋,自己就发了,砍下两颗,自己就有了生活保障,砍下三颗,可以回家盖房子娶媳妇儿。
砍的越多,待遇越好,甚至自己在军中拼命,能为在家乡的老婆孩子挣出一份身家,让自己的儿子不再过穷日子直接当地主。
在这种奖励下,无数人嗷嗷叫着奋勇争先。
可随着朝廷没钱,官员贪污,不要说杀敌的奖励了,连正常的军饷都没办法保证,在军营里面时常饿肚子,谁愿意给你打仗?
我家出了一个壮劳力,不但养不了家,连自己都养不了,还随时都有可能战死,开什么玩笑,谁给你打仗?
军阵之上,我在远处放两箭,已经对得起皇上了。
李刚久在军中,对这种事情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他也明白自己想要招兵,想要保证军队的战斗力,粮饷这一块绝对不能省。
自己也没有钱,但是奖励必不可少,四十两实在是太多了,直接改成十两,即便是十两,也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的钱了。
李刚倒不担心自己拿不出白银来,回头让儿子给邮寄一点就是了,后世的白银又不贵。
王家兄弟哪见过这世面,一下子就被十两白银给晃晕了脑袋,那可是十两白银,西北这边的米价不便宜,一斗米价值一分银子。
十两白银能买十斗米,自己家能吃饱肚子,放别人家都吃不了。
“怎么样?想不想跟我干?”李刚看着两个人说道。
王二虎比起自己的兄长要更加耿直一些,他直接抬起头看着李刚说道:“大人真能说到做到,不骗我们?”
李刚笑着说道:“修城墙我都给一人一斤米,为我作战的人,我自当重重的赏赐,我怎么可能欺骗他们?放心吧,官不骗人。”
想到这些,李恒就下定了决心,可以搏一搏。
陈豪咽了一口唾沫说道:“李哥,你可要想好了,华青帮里华青帮外都有很多人不希望周先生好起来,你给周先生治病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李恒摆了摆手,丝毫不在意的说道:“我要能治好周先生,他还能保不住我?如果我治不好他,那些人又何必对付我?”
“那么严重的病,怕不是一下子就能治好吧?”陈豪有些迟疑着说道。
李恒也沉默了,的确,怕就怕这个。
一旦有治好的希望,只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治疗,那么自己就会成为很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不敢对周先生下手,必然会对自己下手。
李恒笑着看着陈豪道:“你害怕?”
陈豪苦笑着说道:“李哥,我们两个只是混底层的,不求大富大贵,能填饱肚子就行,也不想出什么头,免得有一天横尸街头。”
“联系方式给我。”李恒看着两个人说道,“我自己去找就行了,富贵险中求,我想要富贵,我自己去,你们两个不必跟着了。”
“李哥,”陈豪连忙说道,“我还是要和你一起去的,不然太没义气了。”
李恒的表情有些古怪,这年头还有人讲义气?顺手拍了拍陈豪的肩膀,李恒笑着说道:“明知道有危险,还把你们两个给带上,那才是不讲义气。放心,这件事情如果成了,少不了你们的好处。”
陈豪还想再说什么,最终被李恒给打退了。
李恒从陈豪那里得到了地址,他没有犹豫,回到了自己的家背上了小木箱,直接按照地址就找上了门。
来到地址之后,李恒站在门口有些发愣。
法拉盛虽然不算纽约市的豪华地段,可是也差不太多了。在这样的市中心居然能够有住着独立大门的私人庄园,真是了不起。
门口有黑西服保镖站着,大门上的牌匾写着华清园。左右两侧还带有对联,还有石狮子,看着颇有几分古韵。
“你什么人?”保镖见李恒站在那里不走便走了上来。
对方手扶在后腰上,李恒就知道那是在摸枪,将自己的手摆在胸前,李恒笑着开口道:“我是中医,来给周先生看病的。”
自己没人脉,没有资源,与其绕弯去找别人沟通,还不如主动上门。
“有预约吗?”保镖似乎松了一口气问道。
“没有,”李恒直接摇头说道,“你可以进去通报一声。”
保镖上下打量了一番,李恒开口道,“你等着。”
李恒松了一口气。
阎王好见,小鬼难搪,对方没有把自己轰走,那自己就有机会了。
虽然影视作品和小说当中,很多都会出现保镖或者保安为男主角的情节,可实际上越是高档的保安或者保镖越不会做这种事。
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定位,绝不会替雇主做主或者乱来。
保镖走到了角落里,拿出了腰间的对讲机,接通了之后对里面说了点什么,挂断了之后,保镖又转了回来。
“等一下会有人带你进去。”保镖盯着李恒说道。
时间不长,里面开出了一辆电动小车,大小和五菱宏光mini ev差不多少,李恒表情有些古怪,这里还能看到这东西?
坐在车上的是一个身穿ol装的女人,脸上戴着一副金丝边框的眼镜。
从车上走下来,跟保镖说了几句之后,来到了李恒的面前说道:“这位先生,不知道你怎么称呼?”
将所有的东西收拾好装在行李箱里面,李恒拉着行李箱就出门了。
龙城的古玩市场在市中心右侧的老街,紧挨着城中的老城隍庙。前几年政府开发旅游,在这里建了仿古一条街,右侧一条街是卖古董的,左侧一条街是卖念品和小商品的。
当然了,说是古董,其实大部分都是工艺品。
里面真真假假的没人能明白,李恒上大学的时候去过几次,也买过一些东西,但大多都是儿时的小连环画,或者儿时的各种玩具之类的。
跟着行李箱坐地铁来到老街,集市早就开摆了。
李恒去前面的管理处询问了一下,得知摆摊很简单,只要在管理处交五十块钱的摊位费就可以在管理处挑选一个摊位。
交了钱,在地图上选了一个摊位,李恒就出发了。
因为他来的晚,又不是长包,所以地方很偏,在整条街最里面的一个角落,李恒也不在意,拎着行李箱就过去了。
说是摊位,实际上就是一个长一米宽一米的地皮,用白漆画的框框。
李恒把行李箱打开,把自己要卖的东西摆上,然后把行李箱当成椅子,自己就坐了上去,随手拿出手机开始把玩了起来。
来龙城旅游的人很多,逛古玩街的就更多了。年轻的年老的都有,李恒摊位也吸引了一些人,当然了,大多数人都只是看看。
李恒也不着急,给自己叫了一杯蜜雪冰城就坐在那玩手机。
“爷爷,这有什么看的?”一个年轻的姑娘陪着一个身穿唐装的老者从远处走了过来,女孩似乎有些不耐烦,一边撒娇一边说道。
老头手中拿了一把折扇,不时的晃一晃,脸上带着淡然的笑容,任由女孩撒娇。
“咦!”老头忽然停下了脚步,目光紧紧的盯着李恒面前摆着的东西,随后他迈步走到了李恒的面前蹲了下来。
李恒抬起头,先看到的是一张白皙的俏脸。
女孩身材高挑,五官精致,面容白皙,梳着马尾辫,上半身白衬衫,下半身马面裙,中西结合的搭配在他身上显得异常和谐。
“小伙子,你这东西有点意思啊!”老头将折扇合上笑着道。
李恒江手机收了起来,笑着道:“老先生好眼力,有感兴趣的?”
老头从地上拿起了三枚铜钱,放在手里面翻看了一番说道:“大明天启年间的铜钱,小伙子,怎么卖?”
“五千。”李恒伸出了五根手指说道:“五千一枚。”
“噗嗤!”旁边的女孩忍不住笑了,瞪着大眼睛盯着李恒说道:“五千?你还真当古董卖呀!”
“我这就是古董。”李恒微笑说道。
女孩翻了一个白眼说道:“整条街有卖古董的吗?”
“他们卖的什么我不知道,我这就是古董。”李恒面容严肃的说道。
“欣欣,你先别说话。”老头抬起手打断了女孩笑着道:“小伙子,五千一枚的价格,网上找的吧?”
李恒一愣,随后面露尴尬,他还真从网上找的。
“老先生如何得知?”李恒也不否认,笑眯眯的问道。
“大明天启年年的铜钱,存世的很多,大多都能见光,保存的也相对很好,你的这三枚虽然是大开门,品相也很不错,但也就值三千。”老头合着扇子说道:“五千一枚的价格,是网上骗子的价格,劝你一句,小心他们。”
“老先生想买?”李恒没追问,直接反问道。
“你卖吗?”老头笑眯眯的反问道。
“卖了。”李恒盯着老头说道:“当和老先生交个朋友了。”
“还真不能不买了,”老头拿出手机说道:“我也不占你便宜,三枚铜钱,我给你一万,怎么样?”
“谢谢老先生照顾生意。”李恒笑着说道:“不知老先生怎么称呼?”
“张林楚,”张林楚笑着说道:“我孙女儿张欣欣。”
“爷爷,还真是古董啊?”旁边的张欣欣瞪着眼睛说道。
“我应该没看错,”张林楚笑着说道:“如果造假的技术连我都分辨不出来,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该退休了。”
张欣欣轻哼了一声说道:“爷爷目光如电,怎么会退休呢?”
“老了,老了。”张林楚一边捋着胡子一边笑道,脸上却颇有几分自得,显然对自己的眼力还是很有信心的。
“爷爷,这些东西呢?”张欣欣指着其他东西问道。
“都是好东西。”张林楚笑着说道。
“镰刀也是?”张欣欣有些不敢相信的说道。
“这可不是普通的镰刀,”张林楚戴上了手套,小心翼翼的将镰刀拿起来,上下打量了一番说道:“这是后金时期八旗前锋营用的武器。”
“这套盔甲一样是前锋营所用,保存如此完整品相如此好的布甲,难得很难得,还有一把短刀,同样也是制式装备。”
张欣欣缓缓的点头说道:“好丑,我还是喜欢飞鱼服,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弄一套真的飞鱼服。”
李恒眼睛一亮,连忙说道:“你要喜欢我帮你收一套。”
“你能找到?”张欣欣有些怀疑的看着李恒道。
“找着呗,万一能找到呢?”李恒笑眯眯的说道。
“好,加个微信,”张欣欣连忙说道:“你要是能弄到,第一时间告诉我。”
两个人很快交换了微信。
“老爷子,您是识货的人,怎么样?这套盔甲买回去吧?”李恒转头继续推销自己的盔甲。
张林楚摇了摇头说道:“明朝的东西我喜欢,清代的就算了,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个人,他应该喜欢,你等一下我打个电话。”
张林楚当着李恒的面拨通了电话:“老金头,我有好东西,你要不要?”
“你能有什么好东西?”电话里传出了一个略微粗犷的声音。
“一套后金时期的八旗盔甲,保存的很好,大开门,还有配套的镰刀和短刀。”张林楚得意的说道。
“等着,你在哪里,我马上到。”电话里面传来了一声惊呼。
“古玩市场,最里面的摊位。”张林楚得意的说道:“快点来,过期不候。”
挂断了电话之后,张林楚笑着对李恒说道:“你应该也听出来了,老金头是满族,祖上就是八旗,喜欢古玩字画,尤其是清代的,你应该也懂。”
“这套盔甲放别人那儿,只是一套普通的古董,放在老金头那里,那是老祖宗的东西,他肯定愿意出高价。”
李恒有些迟疑的说道:“老先生如此帮我,不怕你的朋友生气吗?”
“怕什么?”张林楚笑着说道:“一个愿买,一个愿卖,横竖他要挨这一刀,再说了,老家伙有钱,不用给他省钱,”
“先生为何如此帮我?”李恒苦笑着说道:“小子可不认识先生。”
张林楚叹了一口气说道:“以前的古玩行多繁荣,可这些年萧条了,被人弄坏了,人家一听干古玩,全都觉得是骗子。看你年轻,像是刚入行的,帮帮你就是想告诉你,这个行业水虽然深,也不全是坏人。”
“老先生大义。”李行面容严肃,态度恭敬的说道。
“当然了,也别把所有人都当好人,这行里面还是骗子多。”张林楚指的指自己说道:“小心点,没准我也是骗子,别我说什么都信。”
李恒脸上有一些尴尬,反而张林楚捋着胡子老怀大慰的笑了。
没有闲聊太久,一个带着墨镜的老头骑着一辆电动车来到了摊位的前面停了下来,把车子停好,迫不及待的下了车。
蹲在李恒的摊位前,老头仔细的看着盔甲和镰刀。
他的手有些颤抖,之后想抚摸盔甲,良久之后又停了下来,摘下墨镜看了一眼李恒说道:“小子,旗下人?”
李恒连忙摇头说道:“不是,汉人。”
“那你家里怎么会有这么大开门的东西?”老金头有些疑惑的说道:“这套东西看着像是祖上传下来的。”
李恒有一些迟疑,总不能告诉他是老爹从战场上缴获来的吧?顺道还杀了好几个后金的斥候,迟疑的片刻,李恒尴尬的点头道:“的确是祖上传下来的,家祖当年是明军。”
老金头眼睛瞪得老大,现场的气氛有些尴尬。
张林楚在旁边忍不住笑了,揶揄着说道:“老金头,看来这套铠甲你不买是不行了,不赎回去,对不起你列祖列宗了。”
“你滚蛋,”老金头没好气的道:“什么时候了还说这些?天下华人一家亲,大家都是中国人,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你知不知道?”
“小伙子,你别听他的,咱们论咱们的。”老金头对着李恒说道:“相见就是缘分,你卖,我买,你开个价。”
李恒连忙说道:“金前辈,我什么也不懂,急用钱,这才把家里的东西拿出来卖,能遇到两位前辈是我的荣幸,东西您喜欢,按理说该送您,做个见面礼,可小辈我实在没这个财力。”
“价钱您开,您出多少我收多少,自当我和两位前辈交个朋友了,以后还请两位前辈多多提携。”
张林楚又笑了,同时对李恒竖了竖大拇指:“小伙子,局气。”
李恒不知道面前两个人的身份,更不知道他们两个人的人品,但他愿意赌一把,无非就是亏点钱的事。
即便是一套盔甲白送了,李恒也不会放在心上,老爹去了明末,这玩意儿以后自己能搞批发。
张林楚的眼力很好,两个人都是混古玩行的前辈,如果他们真愿意提携一下自己,那自己能少走十年弯路。
本钱小,收益大,风险又没那么高,值得赌一把。
李刚有一些尴尬,对着马小敬抱了抱拳说道:“马大人,今日之言,我会记在心里的。”
马小敬轻轻的点了点头说道:“李兄也不必憋闷,相信我,这样的日子不会太久。”
李刚沉默了,他没有开口,他心里很清楚马小敬说的那一天并不会到来,大明只会更加快速的衰落,根本就没有奋起的机会了。
倒了孙登科,还有马登科,还有张登科,事情不会变。
明军很快撤回了龙门所,走的时候两千多人,雄赳赳气昂昂,逃回来的还有两千左右,让李刚略微松了一口气,损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惨重。
如果这一仗损失惨重,后面城就没法守了。
一旦鞑子的大军逼上来,龙门所就只有被攻破一条路可以走,到了那个时候,所有人都只有死路一条了。
安顿好了自己人手之后,李刚洗了一把脸,跟手下一起吃东西。
屋子里面的气氛很压抑,大家的脸色都不太好看,韩正脾气火爆,忍不住开口说道:“大人,仗不能这样打,摆明了就是送死。”
“你有什么想法?”李刚抬起头问道。
“我们得走,”韩正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说道:“以孙大人的能力,龙门所恐怕是守不住了,待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
“是啊,大人!”张钊也在旁边开口说道:“咱们好不容易从烽火堡逃出来,不能在这里等死啊!”
其他人没再开口,但意思差不多,龙门所不能再待下去了,应该马上离开,再待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
李刚沉默了,他也很想走,可这里不是烽火堡,烽火堡他们能走 ,在这里他们能走吗?马小敬都没有走,孙登科会放他们离开?
“李兄!”外面响起了脚步声,马小敬迈着步子走了起来。
李刚连忙站起身子笑着抱拳道:“马大人,你怎么过来?”
“孙大人让我来找你,”马小敬笑着说道,“这一仗打完了,孙大人想要找咱们两个商量一下,看看怎么向朝廷奏报。”
李刚一愣,表情有些古怪的说道:“末将不过是一个小旗,怎么能参与如此大事?”
“你就跟着来吧!”马小敬笑着说道,“到了地方你就知道了。”
见马小敬如此态度,李刚也没有再追问,两个人一起走出了门口,李刚四下看了看,这才开口说道:“马大人能不能给我交个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沉默的片刻,马小敬开口说道:“不必多说,不必多问,到了那听着就可以了,明白了吗?”
李刚缓缓的点头说道:“我都听马大人。”
两个人很快来到了大堂,孙登科已经在这等着他们了。
李恒一下子就把心提了起来,屋子里面除了孙登科以外,根本就没有其他人,显然孙登科就是有话要对他们两个人说。
“两位贤弟来了,快坐!”孙登科笑着对两个人点头道,等到两个人坐下之后,孙登科从旁边拿过了一份文书说道,“两位贤弟看看,这是他们刚刚拟定的文书。”
马小敬先接了过来,脸色丝毫不变的看了一遍后递给了李刚。
李刚沉着脸看,心里面震惊不已,脸上尽可能的保持着镇定,这份奏报都不能用不要脸形容,因为他什么都不要了。
上面写的很清楚,在接到鞑子进犯的奏报之后,孙登科并不怯战,带着自己手下的人就出征了。初八遇到了鞑子,与鞑子互相对峙。
鞑子的兵力在千余,双方互有试探,损失不大。
七月初九,太阳刚刚升起,双方便展开了大战,刚开始我军占有优势,将士奋勇杀敌,用火炮火枪打死打死千余人,具拉埋火化。
此战我军阵亡把总两员,军丁共八百余,折损战马四百多匹,重伤把总军官两员,轻重伤四百余。
后鞑子兵蜂拥而至,有两万余,急收回城。
后面就是表功了。
照得兵锋之设,原为御奴,今年教练,人有敌忾之心,顾一文传烽,即操戈向前,奋不顾身。所以贼势甚重,未获大胜,而勇敢杀贼,亦足以少挫贼锋。所有阵亡军官,俱血膏原野,而志犹吞胡虏也。
李刚看着看着手都有些颤抖了,谎报战绩也就算了,居然还敢标榜自己?
这段话的意思很简单,设立我们这个军队为的就是打仗,就是为了防御鞑子,我们每天操练,人人都有同仇敌忾之心,所以一听说传来了鞑子进犯的消息,我们立刻拿起刀枪就冲了上去,根本不顾及自己的存亡。
鞑子虽然人多势众,我们没能大胜,但是我们勇敢杀敌,已经挫了鞑子的前锋。我们阵亡的这些人,即便战死了,还有奋勇杀敌之心。
后面那一段就是表忠心了,收兵而回,回城死守,齐心协力保龙门数万生灵,上上下下军官要与龙门共存亡。
李刚心里面升起了一种古怪的感觉。
上辈子自己参军听过很多军史课,李刚记得有一支与我军作战的部队,他们的将领还有他们的领袖,总是大声疾呼誓与城市共存亡,然后跑的比谁都快。
孙登科弄出这么一份东西来,他不会跑吧?
谎报战绩,甚至连吃空饷的那一份都报上去了,回头肯定是要管朝廷要抚恤金的,这笔钱不用说了,除了上面贪污的,有一部分会进入孙登科的腰包。
按照这份战报,孙登科不但无过,反而有功。
可事实是这么回事?这种战报递上去不但一点用都没有,反而还会让其他作战部队错误的判断局势。
鞑子兵战斗力强悍,两千多人对五百多人大败而归。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其他部队能够得到真实的奏报,那是不是就会小心一些?上面的人在布置战斗的时候,会不会考虑到这一点?
现在可倒好,完完全全给了假情报。
转头看向了马小敬,李刚见他对自己摇了摇头,心里面叹了一口气,显然马小敬早就已经预料到了,不然也不会在见自己的时候就嘱咐自己。
李刚甚至想到了大军开拔之时,马小敬和自己说的话。
你不要质疑孙将军的用兵策略!
当时马小敬就是这么说的,或许那个时候他就有所察觉了,大军本来不应该出征,非要出征,目的就是要打一仗,掩盖这些空饷的员额。
如果这一战的真实消息不传出去,对孙登科恐怕是百利而无一害。
李刚有一种细思极恐的感觉,最后便是愤怒,紧紧的握住了拳头,他想起来战场上战死的那些人,他们死的何其冤枉。
为国流血,为国死战,这也就算了,现在这算什么?
“李兄!”马小敬一把按住了李刚的手,面带笑容的开口说道,“想什么呢?怎么走神了?”他的目光满是严肃和提醒。
缓缓的松开了手,李刚抬起了头,笑着说道:“让两位大人见笑了,我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文书,写得真好,厉害,厉害啊!”
“没什么大不了的,”孙登科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不过是军中常用的文书罢了,我将两位贤弟找过来,是想问问两位贤弟觉得这样上奏是否有不妥当的地方,如果有两位贤弟尽管讲?”
马小敬连忙说道:“我们两个人为年轻,这样的大事实在是不敢乱提意见,我们相信孙将军会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唯孙将军马首是瞻。”
孙登科点了点头面色,有些不快的说道:“让你们说你们就说,说错了没关系。”
马小敬和李刚对视了一眼,两个人都笑着摇头道:“将军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们实在没什么补充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