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陈元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本小说推荐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由网络作家“喝口茶”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热门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是作者“喝口茶”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朱元璋陈元,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来越大,其中却黑洞洞的一片,像是平白将周围的空气吞掉了一块一样,极为骇人。小金龙一马当先飞了进去,朱棣这一次仅仅迟疑了0.1秒,便毫不犹豫的一咬牙跟着踏了进去。……此时,历朝历代忽然发现,方才黑屏下去的天幕忽然又有了新的画面出现。画面中最先出现的仍然是那位永乐大帝的脸。诸朝代于是有些纳闷,方才朱棣的视频不是已经完结了么......
《全本小说推荐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精彩片段
洪武年间。
朱元璋饶是做了心理准备,但仍是呼吸急促了一瞬。
“远迈汉唐!”
何等之高的评价啊!
任何一位汉唐之后的帝王哪一个不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为榜样勉励过自己?
而他朱元璋的儿子,竟在那些挑剔严苛的史书上留下了这般璀璨光耀的一笔!
洪武臣子们也纷纷激动起来,热泪盈眶的齐齐跪下高呼。
“陛下万岁!燕王殿下实乃我大明之根!臣竟有幸能与功过汉唐的君王同在一朝,实在是三生有幸啊!!”
“是啊!能得燕王殿下这样优秀的继承人,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啊!”
“大明王朝后继有人啊陛下!”
朱元璋深深的吐出一口气,用力把朱棣抱起来抛了两下,眼角眉梢都是喜色。
“好孩子啊!真是朕的好孩子!”
“儿臣也恭喜父皇!”
朱标在一旁也跟着发自内心的展颜,纵然父皇的关注从他身上转移了不少,但他却并未因此而失落。
他的仁德是刻在骨子里的,对弟弟们也素来是真心的疼爱,以往心知自己是太子,扛着一国之未来,便默默把责任也背在身上,对弟弟们他从来是个仁爱的哥哥,对父皇他也从来是个舒心的太子。
此时大明王朝有了更适合也更有能力的继承人,他也由衷的为大明王朝感到高兴!
永乐年间。
朱棣深深的吐出了一口气,这才勉强压住了自己几乎要克制不住的激动。
他口中念叨着那几个字,只觉得浑身的鲜血都要沸腾起来了。
“远迈汉唐、远迈汉唐……”
得此评价,他就是死也能含笑九泉了!!
“朕之一生,也算不枉了!”
永乐大臣们更是兴奋的不能自已!
得到这样高评价的,是他们本朝的帝王啊!
不少南京旧都的臣子本还对朱棣不正当手段的夺位颇有不满,就算归顺也事事敷衍,但经此一役,他们哪里还有半分不满?从今以后怕也是死心塌地了!
朱棣背着手走来走去,脸上的喜色却不知为何又被挥不散的忧愁和忐忑覆盖。
“耶耶……”
就在此时,永乐王朝之上的天幕像是探测到了什么一般,先是微微闪烁了两下,随后,从其中分出了一道甩着金色拖尾的小金龙。
那小金龙在永乐君臣震惊无比的目光中倏忽飞到了朱棣的面前,口吐人言。
“永乐皇帝,鉴于你为吾提供了不错的素材,吾愿意给你一个与乃父见面的机会,你可愿意?”
朱棣震惊的眼睛都瞪圆了,几乎是呼吸凝滞了一秒才反应过来金龙说了什么,旋即脸上的表情更加精彩绝伦了。
“这、这……”
姚广孝在一旁倒是呼吸急促,看上去比朱棣还要着急,连声道。
“陛下,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您一定要答应下来!!”
朱棣咬了咬牙,心知姚广孝说的并非全无道理,纵然对与朱元璋见面这事儿还心存畏惧,但也迅速点头答应了下来。
“朕愿意!”
小金龙像是笑了笑,极为人性化的点点龙脑袋。
“那就走吧!”
它吐出一道金色的光圈,光圈越来越大,其中却黑洞洞的一片,像是平白将周围的空气吞掉了一块一样,极为骇人。
小金龙一马当先飞了进去,朱棣这一次仅仅迟疑了0.1秒,便毫不犹豫的一咬牙跟着踏了进去。
……
此时,历朝历代忽然发现,方才黑屏下去的天幕忽然又有了新的画面出现。
画面中最先出现的仍然是那位永乐大帝的脸。
诸朝代于是有些纳闷,方才朱棣的视频不是已经完结了么,怎么又出现了?
不过大家很快发现,这一次的视频有些不同寻常。
洪武年间。
正在喜气洋洋仿佛过节一般的洪武君臣忽然被一道奇怪的响动打断了。
在大明宝殿的正上方,一个巨大的金边黑洞突兀的出现,随即从里面飞出来了一条璀璨的小金龙。
不等洪武君臣震惊,紧随着那小金龙之后又迈步出来了一个人。
来人身着龙袍,气势雄浑,让人见之不由自主的想要低头拜服,不敢正视其面容,这也导致第一时间竟然没人察觉到异样。
自然,这些人里面不包括朱元璋和小朱棣。
朱柏揉了揉眼睛,最先指着朱棣惊奇的叫了起来。
“是他!他不就是天上视频里的那位皇帝么?!”
洪武臣子闻言顿时懵逼了,震惊无比的抬头看去,忍不住失声惊叫。
“燕、燕王殿下?!”
小金龙甩甩尾巴,绕着朱元璋和朱棣飞了两圈,口吐人言。
“人我已经带到了,等你心结解除,想回去的时候,自然就可以回去了。”
说着,小金龙嗖的一下飞回了天幕之中,天幕闪烁了两下,将此时洪武年间的画面同步播放了上去。
朱元璋眯了眯眼睛,眼神如刀一般锋锐的看向了朱棣,本依偎在朱元璋身侧的小朱棣纵然有些无措,但却出于直觉,仍坚定的咬牙站在朱元璋身侧。
朱棣直面许久未见的父皇,精神有些恍惚,像是近乡情怯,久久不能回神。
不过永乐大帝终究是永乐大帝,他很快收回思绪,眼眶通红的一撩衣摆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
“爹,我回来看您!”
朱元璋眼神深深的看向朱棣,脸上的笑容渐渐消散了下去,化作了属于帝王的冷漠威严。
“哦,你是永乐大帝,到朕的洪武王朝来做什么?”
朱标愕然的左看看右看看,不明白本该是喜事,为何如此僵硬?就连大臣们此时都紧闭着嘴,老老实实的跪在地上不敢吭声。
他刚想要上前劝和,却被一旁的小朱棣拉住袖口摇摇头制止了。
这不是朱元璋和幼年尚未做出谋逆之事的小朱棣的相处,隔阂本就轻薄,一戳就破开,故而朱元璋能对小朱棣和乐融融慈爱有加。
这是属于两位帝王之间的会面!
是属于洪武大帝和永乐大帝之间的会面!!
现如今,北京城不仅粮食充足,且大军已然纠集了二十二万之多!!
一切都与也先所料恰恰相反,北京城内不仅没有因为失去皇帝乱成一片,反而还以于谦为首扭成了一股绳!
多么厉害的于谦!多么伟大的于谦!
屏幕前的众人也因为镜头内北京城此时比想象中好得多的情况而连连感叹。
诸葛亮扇了扇羽扇,含笑慨叹。
“好厉害的相士,若是有机会还真想结识一番!这样一来,那位瓦剌的首领想要赢恐怕不那么容易了!”
刘禅闻言顿时大惊失色。
“相父,此人竟然能被您称一声厉害么!朕还以为您就是这世间最厉害的人了!”
诸葛亮失笑。
“陛下,世上比某厉害的人且有许多呢!某怎敢称一声最呢?”
天幕之上,镜头慢慢拉近。
于谦带领众将士站在北京城墙上,背负双手,眉眼厉然。
“此战,不守!”
此话一出,众将士顿时哗然,然而不等众人乱起来,于谦便又立刻紧跟着道。
“也先汹汹而来,气焰嚣张,若我等只守不出,反而助长其势!我大明开国至今已有百年,昔日高皇帝布衣出身,尚可纵横天下,横扫暴元,我辈岂惧小小瓦剌!!”
天幕前。
朱元璋眉眼舒展,欣赏无比道。
“说得好!那瓦剌不过是暴元留下的一抹残余渣滓,我大明将士各个都是骁勇的好儿郎,怎么会害怕他们!!”
朱棣猛地一拍桌子。
“没错!就是要打!瓦剌那群废物就是不能太给他脸了,把他打怕了打疼了,他才知道谁不敢招惹!!”
此时,洪武永乐二位大帝对于谦的欣赏已经直线攀升,左看右看都喜欢的不得了。
若是此时能见到于谦,恐怕不顾颜面的冲上前去狠狠亲一口也不是不可能!
诸葛亮倒是用羽扇抵住下唇若有所思。
“上上之策,看来此局棋胜负已定了……”
汉武帝年间。
刘彻眯了眯眼睛。
“布衣出身?他这明朝的开国皇帝倒是有点意思,难怪能让那个永乐大帝都怕了一辈子……”
卫青和霍去病皱着眉头思索。
“他口中所说的暴元想必是指的上一个朝代的名字,看来我大汉与这明朝间隔的时间应该是至少有一个朝代了啊,难怪那名为火铳的武器朝臣一点头绪都没有……”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义愤填膺的附和,恨不得冲进屏幕里也大杀一场!
“就是!光守城有什么意思,就是要打他,削他!让他知道知道谁才是耶耶!”
李渊冷哼了一声,瞥了一眼天幕。
“布衣了不起么?朕虽然不是布衣出身,但自认绝不输给任何一位开国皇帝!”
……
天幕继续播放。
于谦脊背挺得笔直,眼神凌厉如刀锋的四下扫视了一圈。
“大军全部出城,列阵迎敌!但凡有临阵脱逃不愿出城者,斩首示众!”
在一片呼啸的寒风之中,众将士纷纷咽了咽口水,背后的冷汗被风吹得透心凉。
他们知道,于谦既然已经说出口,就绝不会是在开玩笑。
此战,已然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胜,就守住了北平;败,大明就亡于此役!!
天幕上。
于谦与众将士沉默的站在城墙上的画面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幅恢弘而又巨大的画卷。
画卷上清晰无比的标注了此时北京城内各个城门的所处位置以及各个将士的行动轨迹。
天幕之下。
汉武帝年间。
刘彻跟着视频代入感极强的跳着脚嗷嗷叫。
“这太子行不行啊?他知道个屁!听听他说的那什么混账话,什么叫挑个软柿子捏捏得了?身为武将要是就这点出息趁早完蛋得了!”
卫青和霍去病也义愤填膺的附和。
“就是!要打就要挑最强的去打!把强的打服气了,弱的自然就不敢放肆了,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刘彻紧跟着下定论。
“这太子不行!误国啊!”
桑宏羊等文臣在一旁跟着头大,劝谏道。
“陛下息怒,各朝代国情不同,亦不可同日而语啊。”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嘴撅的差点能挂油壶,一边还骂骂咧咧的。
“这小子怎么回事?还太子呢!他以为谁封他做的太子?居然跟群臣站在一边也不跟他亲爹一边!不孝子,不孝子!”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见状立马见缝插针。
“没错啊陛下,如此看来,太子监国一事实在不可取啊!”
李世民眉头蹙了蹙,不情不愿的勉强放下了这个念头。
“行吧。虽说如此,承亁确实是还有许多不足,给他再多找一个太傅,每日的课程再多加两个时辰!”
魏征点头应是。
“敦促太子于国乃是好事,陛下能想通最好了。”
东宫,李承乾又连着打了几个喷嚏,心中莫名的涌上了一股不祥的预感。
秦始皇年间。
嬴政不耐的皱着脸,冷森森道。
“他这皇帝当的什么?太子臣子居然都敢对皇帝的决定有意见?简直不知死活!皇帝的权柄莫非是笑话不成?!”
赵高笑眯眯的奉承。
“陛下,不是所有的帝王都像您一样的,想必这些后世的帝王早就不可与您现在同日而语了吧!”
嬴政冷冷的哼了一声。
“群臣暂且不论,看来立太子的事情暂时可以不用考虑了,人只要手里握了一点权柄,怕是就开始痴心妄想了。”
他绝不会允许有人分走他的权柄,哪怕只是那么一点点机会。
……
天幕悠悠然继续播放。
属于战场的雄浑歌曲终于缓缓落幕了。
换句话说,这部属于朱棣的史诗赞歌也要落幕了,因为朱棣的一生是属于战场的,生于战场,亦死于战场。
运河湍湍流淌,永乐大帝华府龙袍站在船只的甲板上含笑看着四面八方,在他身前,是恭敬的携众多海船归来的郑和,在向他禀报着这一路的见闻和所得。
百姓的渔船间或也能在运河的岸边三三两两的停靠着,人人眉目舒展,安居乐业。
金色的光芒慢慢的环绕于画面四周,隐约有龙腾虎啸之声。
裹着金边的水墨画大字慢慢浮现。
疏通运河,六下西洋,促使国内南北通商,经济发展,大明由此国运愈加昌隆。
画面如百叶窗一般慢慢划过。
堆积成山的书籍摆放在四面八方的桌子上,身着璀璨龙袍的帝王低头翻看着其中一部,一旁跟随着的是负责修书的一众文臣,无不拜服。
《永乐大典》这部名留青史的百科全书由此修筑。
这一页于是再次翻过。
威武雄浑的皇城俯瞰图如画卷一般慢慢铺展开来,帝王携带无数臣子站立在宫门前方不远处,目光悠悠,仿佛昭示着一个新篇章的展开。
迁都北京,太子朱高炽留守南京,天子朱棣亲自镇守北方,设王都于此,震慑北方蛮蒙,此乃天子守国门!
古道黄沙,西风瘦马。
雄武帝王终于走不动了,发出了老牛拉风箱一般的喘息,终于在马背上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在他面前是还未抵达的王都,在他身后是瑟瑟发抖的蛮夷,北风哀嚎,仿佛在为这位传奇一生的帝王送葬。
病逝征途,享年六十五岁,庙号太宗(后嘉靖年间改为成祖),谥号——文皇帝。
洪武年间。
伴随着天幕一帧一帧的闪过,洪武君臣几乎看花了眼睛。
不少殚精竭虑的老臣都没忍住用袖子小心翼翼的抹掉掉下来的泪水,有些哽咽。
身为创造王朝的老臣,他们亲眼看到了后辈带领着王朝走向兴盛,如何能不激动,又如何能不高兴!
臣子高兴,身为帝王的朱元璋只会更高兴!
亲眼看着自己的王朝强盛,他怎么可能会不高兴!
“好孩子,快过来爹爹这里!”
他难得不再绷着脸,堪称和颜悦色的朝着朱棣挥了挥手,让他来自己的身边。
朱棣下意识恍恍惚惚的朝着从来没对他这般温柔过的爹爹小跑过去,像是做梦一样。
“老四,爹今天真高兴!此前爹总是太关注你哥哥,把你忽视了,你不会怪爹吧?”
朱棣连忙摇头,急急道。
“爹爹没忽视过儿子,对儿子也很好,儿子怎么敢怪爹爹!”
朱元璋面露笑容,摸了摸朱棣的脑袋,神色柔和。
“老四,你是个治国理政的好苗子,做的比爹好,爹高兴!日后你多来皇宫陪陪爹,也趁早了解了解咱大明王朝的基底!”
朱元璋这话一出,众大臣纷纷倒抽了一口凉气,心中暗道,这天恐怕是真的要变了啊!
老爷子这可是首次展露出对除朱标之外的皇子的看重!
不过众臣子又想到了天幕之上的内容,又觉得这样仿佛才是理所当然的。
那样一位文治武功样样杰出,一手带着大明走向巅峰辉煌的帝王,怎么可能会不看重呢?与之相比,哪怕他是一位被逼的造反才上位的帝王,都像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了,反正江山总还是落在他老朱家手里的。
众臣心绪复杂至极。
试问换做他们自己,若是后代儿孙里有这么出息的,他们恐怕得小心翼翼的捧在手心里,比起老爷子的喜爱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大明朝的帝王们一见这题目就脑袋一嗡,血压嗖的一下就上来了。
合着选项倒是多了,就是没一个好的是吧?
洪武年间。
朱元璋怒火朝天的一甩袖子。
“武而不遂曰庄,在国逢难曰厉,不悔前过曰戾,好好好!我大明子孙里竟出了这么一位配得上这些字的皇帝,真是好样的啊!!”
群臣脸色一苦,忙不迭的行拜礼。
“陛下息怒啊!”
丞相李善长暗暗有些疑惑的皱了皱眉头,喃喃道。
“前面这三个字虽说称不上好谥,但也都能解释,只这最后一个‘堡’字,有何含义呢?”
永乐年间。
朱棣也气的脸色发绿,忍不住一脚踹翻了桌子。
“遗臭万年……真特娘的祖上烧高香,得了这么个混账子孙,大明何德何能供得起这尊大神!居然第一个以遗臭万年的名声上榜了!大明的脸往哪搁?!”
现在历朝历代指定都在瞧他们大明的笑话呢!
天幕之上。
弹幕轰轰烈烈的划过。
哦?这个有意思啊哈哈哈!这不是大名鼎鼎的大明战神朱祁镇吗!这前三个名号我瞅着都挺合适的,不如三个都加上吧!
哎呦喂!我倒是谁呢,原来是他啊,那三个可不够啊!哪里能显得出他的英明神武呢!哈哈哈哈!
还明英宗,我呸!出类拔萃,明识大略曰英,就他朱祁镇也配得上这个字么?
毕竟定下这个庙号的是他儿子,也不能一点面子都不给爹留啊。
还别说,出类拔萃确实是挺出类拔萃的,明朝的皇帝多刚硬,能出这么个烂怂货简直丢了上下几代人的脸!!
路边的狗见了都得呸他一声!嫌恶心!
朱瞻基这辈子最大的错误就是没在生下这货的时候直接把他掐死!让他有机会凭一己之力霍霍了祖宗四代人留下的基业!
哈哈哈楼上直接把建文帝踢出群聊了是吧!
什么?竟然有建文年么?难道不是洪武年直接接上永乐年的么(狗头)
没毛病啊!建文压根不配凑到这四位皇帝里头好么!朱元璋和朱棣自然不用多说,就算是后来的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俩那也是联手缔造了堪比汉朝‘文景之治’的‘仁宣之治’的好皇帝啊!
话说朱高炽的洪熙元年也算一代么(狗头)
哈哈哈哈哈楼上损不损啊!
也没错啊!您瞧那洪熙有二年么?(狗头)
朱高炽——表面十个月皇帝体验卡,实际上从他爹造反的那一天就开始监国当实习皇帝了(允悲),毕竟朱棣的征北大将军名头也不是白叫的哈哈哈哈。
朱棣:怪我活的太久了呗。
朱高炽,唯一一位在位不到一年却被称之为千古仁君的皇帝。
可不咋地!我仁宗虽然在位时间短,但谁敢忽视他的存在感?
这么一想朱祁镇更特么该死了啊!
我严重怀疑出题人挑的这几个字特意损朱祁镇的,哈哈哈哈哈!堡宗名号太响亮了,要是不带堡大家还能纠结纠结,带堡那不是压根就不用选了呗(狗头)
懂的都懂(狗头)
堡之一字足以囊括所有了(黄豆点烟)
而结果自然也显而易见,明堡宗这个选项遥遥领先,其余几个对帝王来说闻之色变的谥号相较之下竟然被冷落了。
足以由此猜测,朱祁镇这个皇帝所作所为之事到底有多么的壮观。
明朝之前的皇帝不由幸灾乐祸的好奇起来,这位连戾厉庄三字都配不上的皇帝到底是干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儿。
朱棣脸皮抽了抽,被百官这么一提醒,顿时想到了天幕本身的性质!
尼玛的天幕可是在历朝历代都要投放视频啊!
也就是说他这个堪称黑历史的视频将会被历朝历代的王侯将相们一同观赏?!
朱棣顿时脸绿了。
能当上帝王的都不是傻子,谁看不出来他使得装神弄鬼手段啊?
可恶,他已经可以预想到那些帝王们都在怎么嘲笑自己了!!
不过朱棣的羞耻也就持续了那么一小小会儿,面对百官的奉承他甚至能威严的点点头了。
毕竟为帝王者,哪有脸皮薄的呢?
当然朱棣暗中剜了几眼朱高炽也是真的。
洪武年间。
朱元璋嗤笑了一声,瞥了朱棣一眼,辛辣无比的点评。
“蠢材,做这等收买人心的事之前,也不知找占星人瞧瞧天象,若非圆回来了,你必失大部分人心!人心不齐,仗必有误!”
朱棣脸色微红,声如蚊蝇。
“父、父皇教导的是,儿子记住了……”
朱标也不赞同的看向朱棣,恨铁不成钢的拍了拍他的脑袋。
“你呀,长大了也还是那般不仔细!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也险些出差错!”
站在臣子中的胡惟庸堪称匪夷所思的暗中偷看了一眼,有些懵逼,深觉自己格格不入。
不是,他怎么忽然看不懂朝中形势了呢?!
当朝皇帝和太子对未来的反王造反不仔细恨铁不成钢?!!
……
天幕继续播放。
上一幅画面如百叶窗一般渐渐隐去,紧跟着,画面上出现了一幅宛如地图一般的画卷。
几个水墨大字缓缓的映出。
靖难之役自此而始。
马蹄嘶鸣,青年帝王带领着身后的兵卒们一路向前,身后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
那一闪而逝的行军路线百姓们看不懂,但对于练达的帝王武将而言,却足够了。
汉武帝年间。
刘彻眯着眼睛,拍桌叫好。
“不错啊!不愧是封狼居胥的帝王,这家伙确实有点水平,这场造反的仗打的稳准狠!但凡有一点退缩迟疑,他必死无疑!”
卫青和霍去病也赞叹了两声。
“没错,如此征程,再加上路上若是钱粮无法保证稳妥,确实没有退路可言!”
唐太宗年间。
“好!这种打仗风格朕喜欢!就是要快准狠直掐命脉!”
李世民一边称赞,一边摩挲着指尖,遗憾的叹息。
“哎!看的朕都有些手痒了,真是怀念当年打仗的日子啊!不如让耶耶替朕监国,好让朕也去博个封狼居胥的美名来!!”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闻言顿时吓了一大跳,连忙阻拦。
“陛下万万不可啊!您龙体贵重,怎可有此等想法!”
尉迟敬德和程咬金在一边幸灾乐祸火上浇油。
“陛下,您想打仗给咱们说啊,咱们替你出去过过瘾!”
李世民瞪了二人一眼,还是忍不住连声叹气,嘀嘀咕咕道。
“耶耶整日闲着没事就知道给我添弟弟妹妹,朕只是好心的想给他这个太上皇找点事情做嘛!”
魏征眼珠子顿时一瞪,不满道。
“陛下慎言!这种话可不是贤德的明君会说出来的!”
洪武年间。
朱元璋脸色有些发黑。
“这逆子一路倒是通行无阻,建文一朝竟全剩些废材不成?!”
他自己大明的版图,他自然最有发言权。
旁的帝王只能看出朱棣行军的凌厉果决,但朱元璋却一眼看出了不对劲的地方。
明初的猛将如过江之鲫,造反毕竟不占据地利人和,就算朱棣再怎么天赋异禀,但凡有一个跟着他打过天下的猛将还活着,都绝不可能让他如此顺畅!
朱元璋此时虽然不知自己晚年为了给孙子铺路,把那些武将全都宰了的事儿,但他也敏锐的多少猜到了一些。
“哼……建文那个废材,老子快死了还不忘给他花这么多心思,如此般居然还能让他把一手好牌给打稀碎!”
朱元璋脸色铁青,方才经由朱棣和朱标劝阻下去的杀意顿时又冒了出来。
这种废物,不如还是杀了吧!
……
天幕继续播放。
画卷徐徐,这场靖难之战结束的极快,一切在所有人还未反应过来时,便已经落下了帷幕。
建文一朝,仅仅四年。
一道幽幽的叹息声带着无尽的复杂之意传了出来。
“爹,我回来了……”
一道壮硕的身影风尘仆仆,浑身浴血的从大明王宫之外走进来,脚步沉重。
镜头转过,正前方正是大明宝殿,中z央处高悬着朱元璋的画像,平静而又威严的注视着眼前的一切。
朱棣被刺到了一般挪开视线,眼眶通红的扑通一声跪下。
仿佛有一道凌厉而又愤怒的声音刺在他的脊梁骨之下,将他寸寸压弯下去!
“不孝子朱棣!谋权篡位!!”
画面一转。
一夕之间,朱棣竟然像是老了十岁一般,眼眶含泪,语气颤抖。
“从今天起,我朱棣就是万古不易的贼了。日后史笔如铁,我就是大明朝最大的罪人!”
旁白一般的画外音此时悠然响起。
“继位起,朱棣勤勉朝政,数次御驾亲征,竟仿佛像是在用这些来证明——向他的父亲,也向这大明王朝。”
“我朱棣,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么?”
叮!天幕检测到后世诉求波动,将向后世发起投票!
对大明来说谁是更好的皇帝?
选项一:朱棣。
选项二:朱允炆。
投票开始!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哼了一声,抱臂撇了撇嘴。
“头一次见着当皇帝的脸皮这么薄,合不合格关他爹啥事啊!这还用向他爹证明?”
恣意嚣张的二凤从来不考虑别人的看法。
他爹既然不觉得他会是个好皇帝,不愿意传位给他,那他就自己抢来!
等拿着刀架到脖子上的时候,谁敢不承认他李世民是个好皇帝?
李世民傲然的仰起脑袋,毫不避讳。
“史笔如铁就史笔如铁,随他评去!”
他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兄弟逼亲爹,史书不照样记得清清楚楚?且看他怕过么?
堂堂朝廷一品大员,家里却堪称是家徒四壁。
这放在当时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因为明朝官员的俸禄薪资很低,若是只靠着薪资绝对不可能养得起一大家子人,所以绝大多数官员哪怕是为了生计也会多多少少的收点礼。
锦衣卫做抄家的工作那么多年,见过无数表面上装的清廉无比家里却遍地黄金的官宦家族,头一次抄这样的家。
一个年纪尚小的锦衣卫双腿颤抖的单膝行礼,向头领复明。
“大人,我们都搜遍了,什、什么都没有……”
“怎么可能?!于谦可是朝廷一品大员,怎么会如此清贫,继续去找!我见过许多将财富藏起来的贪官,他肯定也是这样的,只是藏得比别人更深罢了!!”
锦衣卫首领脸色苍白,像是为了掩饰一般色厉内荏的吼道。
“是!”
终于,锦衣卫在一片厢房之中搜到了一个上了锁的屋子,立刻大喜过望的着人撬开。
然而等他们一拥而入之后,却发现里面只有一件蟒袍和一柄宝剑。
这两样东西还是朱祁钰封赏于谦时务必要求他收下的,但他收下后却只是将他们锁了起来。
一众锦衣卫沉默了下来,脸色白的吓人。
首领手里的佩刀当啷一声掉在了地上,嘴唇煞白,忽然狠狠的给了自己一巴掌。
“老子真是作孽啊!早知道就不接这一桩差事了!!”
他们终于明白,这一次他们抄家的对象,不是以往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而是一个真正品德高尚的人,一个真正两袖清风的清官!
天幕前。
朱瞻基捂着脸,又是哭又是笑的,嗓音都在颤抖。
“于谦啊于谦……是你,朕还真是不出所料啊!不如说除了你之外,还有谁能做到这般地步?我大明损失了你,是我大明百年的痛!这份痛,应让大明子孙都牢牢记住!!”
始皇帝年间。
嬴政意味不明的哼了一声,瞥了一眼李斯。
“朕记得你也有着不少清廉的美名,不知家中与这位于先生相差几何啊?”
李斯脑门上的汗顿时唰一下落了下来,倒是没敢狡辩,苦着脸道。
“陛下,还望您明鉴!臣家中许多口人要嚼用,花销每日都是天价,单单凭着俸禄臣早就饿死了,臣自然不敢与于先生相提并论,但在朝中绝对没有因此举荐无能之人!”
嬴政自然对朝中的暗流心知肚明,以他的掌控欲,若是有人私底下有小动作也大多都是他默认的,毕竟水至清则无鱼,只要不损害朝纲也不会过多追究。
只是还是那句话,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与于谦这等不贪污,不藏私,全心全意都奉献给王朝,还特别有能力的梦中情臣比起来,其余人都相形见绌了。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心疼无比的连连叹气。
“嗨呀嗨呀!家里连块肉都没见着,难怪都把于先生给饿瘦了!这么好的臣子,放在他大明实在是作贱啊!!”
“要是朕,就算是饿着自己也绝不会让于先生饿着啊!!”
魏征赞叹不已。
“于先生实在清廉!这才是为官者应该做到的,吾辈都应该向于先生看齐!向于先生学习!!”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等人顿时脸色一绿,恨不得冲上去捂着魏征的嘴。
果不其然,李世民听到之后眼睛biu的一下就亮了,看着魏征的眼神前所未有的慈和。
洪武年间。
气氛死一般的寂静。
年岁尚小的湘王朱柏还不知发生了什么,茫然的抬头看向天幕。
“那个叔叔为什么要用火烧自己呀?不会很痛很痛嘛?柏儿昨日不小心被柴火烧到了手指便疼了好一会儿呢……”
朱棣眼眶泛红,紧紧的抓住了朱柏的手。
朱标脸色则有些惨白,嘴唇蠕动了几下,似乎是有些不敢置信的模样。
大臣们眼观鼻鼻观心,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混账!!”
在一片死寂之中,朱元璋猝然像是一头被激怒的雄兽,鼻翼翁张的砸碎了手边的墨砚。
“个逼崽子!老子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就是让子嗣们都能享福的!他倒是好啊,居然胆敢!!居然胆敢杀老子的儿子!废老子亲封的王!!”
“咱老朱家还真是出了个好孩子啊!!”
朱元璋慢慢的踱步出来,脸上还带着讥讽冰冷的杀意。
“怎么,这逼崽子莫非还打算效仿秦二世之所作所为么?”
此话一出,大臣们和诸王纷纷吓得脸色惨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陛下息怒!”
那秦二世可活脱脱是一个臭名昭著的亡国昏君,一手毁了他爹给他留下来的版图基业,还宰完了自己的兄弟姐妹,让他老赢家愣是断绝在他那一代。
这是历代帝王都不齿至极的反面教材,而今朱元璋竟然拿他出来类比,可见是气成了何等模样。
不过说来也是,虽然亲王制度在日后的王朝里总是留下尾大不掉的各种毛病,但在朱元璋这里,这就是个保障他的子孙后代们都能端上铁饭碗一辈子吃喝不愁的好制度。
他是端着一个破碗博出来的天下,尝过饥饿和任人欺凌的滋味,自然不愿意自己的任何一个后代沦落到那等境地。
自然,对于后世的皇帝来说,亲王制度总是要多多少少的修剪的,但朱允炆蠢就蠢在太过急功近利。
他刚接替了他爷爷的班上位,就迫不及待的把他爷爷的儿子们挨着废了废,这不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么?
朱元璋棺材板都还没凉透呢,朱允炆也不怕他爷爷诈尸活过来抽死他!
唐朝,太宗年间。
李世民捧着肚子没忍住乐了出来。
“噗哈哈哈,这小子行啊!”
一旁的长孙无忌和杜如晦等人无奈的看了李世民一眼,叹着气摇头。
李世民乐够了,又环着胸若有所思。
“能让这小子越过自己直接登上皇位,看来这开国皇帝在朝中的威望很高啊……”
李世民口中的这位‘自己’显然指的是永乐大帝朱棣。
在他看来,朱棣无疑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帝王,哪怕是未登大宝时也绝非一届庸人。
况且他还是帝王名正言顺的子嗣,再怎么样也不会让皇位越过自己落到下一代的人手里去,除非上一代皇帝有着绝对的权柄能让他暂时按捺。
显然在唐朝,李渊是没有朱元璋那样的绝对统治地位和威慑力的,在儿子们里的威望也远不如朱元璋。
李世民自问,李渊当初只是打算把皇位传给他哥,他都没忍住直接造反逼宫,更不用说若是李渊打算把皇位传给他那些在他眼里只会吃奶的废物侄儿们了。
魏征冷着脸硬邦邦道。
“陛下,也许是这位永乐皇帝一开始并没有成为皇帝的野心呢,您与其关注这些,不如多放些心神在国政上!”
李世民被噎了一句,脸色绿了绿,指着魏征吹胡子瞪眼的。
“老子是皇帝还是你是皇帝?朕说他有他就有!”
魏征顿时气了个倒仰,看的李世民一阵舒爽。
这事儿李世民确实是有发言权的,实际上朱棣也确实不是真的一点都不想当皇帝的,他只是不想造反罢了。
这个不想造反,也仅限于不想造他爹的反,也不想造他哥的反。
至于旁人,那就不好说了。
朱允炆就是个血淋淋的例子,他还有一大错处就在于没有重视他这位权柄赫赫的叔叔,误把收敛爪牙的老虎当做了乖巧的小猫来欺辱。
汉武帝年间。
刘彻懒洋洋的摊着,往嘴里丢了个大枣,一边咀嚼一边嗤笑。
“真是个蠢材,没那个本事就敢干这种事儿,这不是找死么!他要是真有能耐压得住,甭管旁人再有意见,也半个屁都不敢放。”
卫青和霍去病在一旁点头表示赞同。
想他们打周边蛮夷的时候也没问过他们乐不乐意,手段也凌厉残忍的不止一点半点,逼死的蛮夷小王更是数不胜数,但至今谁敢放半个屁?
只会在大汉铁蹄踏来的时候哭爹喊娘的丢盔弃甲!
想到这里,卫青和霍去病无比庆幸自己追随的帝王是刘彻这样的雄主,慨然起来。
“这位后代的皇帝与陛下您比起来真是差之千里啊。”
刘彻傲然的挺起了胸膛。
“就他也配跟老子比?换成是那个永乐大帝勉强还算有点资格!”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于是也先做出了他此生最后悔的决定,一咬牙上了。
待到两军一对上,也先便骤然懵了!
“不、不对!怎么会这样?!”
鉴于朱祁镇办下的丢人事儿,也先早就对明军留下来软弱无力一砍就倒的印象,但眼前的这些明军截然不同!!
他们各个都像发了疯的野狼,双眼通红的冲进瓦剌军中狠狠的撕咬!
杀!杀!杀!
报仇的时刻到来了,眼前的这些都是他们的生死仇敌,此战不胜就死!!
手臂被砍断了也要用牙齿咬碎敌人的喉咙,脑袋被劈碎了也要用手挖出敌人的心脏!!
瓦剌军在那一瞬间仿佛被唤醒了冥冥中对明军铁骑的恐惧,被吓破了胆子,轰然溃散,哭爹喊娘的奔逃!
天幕前。
“好啊、好啊……”
朱棣看着看着就禁不住眼眶通红,两行热泪顺着脸庞流淌下来。
这位征伐了一生骄傲了一生的永乐大帝从喉咙里发出怒吼,像是要狠狠发泄心中堆积的蓬勃怨怒!
“这才是我大明的好儿郎!去吧!!用敌人的血肉血洗我大明的耻辱,用敌人的畏惧来重铸我大明的荣光!!!”
于谦。
这样一位从未上过战场的文臣,用实力向大明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他不但赢了,还赢得漂亮!!
绝境之中所有人都放弃了希望,而他站出来扛住了这沉重的担子!
是他一手力挽狂澜,将一个将倾的国家硬生生的撑了起来!
这一场战争足以彪炳史册,于谦的大名也必将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天幕上,一抹璀璨的骄阳从天边升起,光芒洒向广阔的大地!
无数将士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望着敌人逃窜的背影,痛哭出声。
赢了! 他们赢了!!
洪武年间。
朱元璋拼尽全力才能勉强压下激动,苦尽甘来一般狠狠出了口气。
“我大明幸得这样的良臣啊!!这一战赢得够漂亮!总算是没让人家把国都都给占了!好好好啊!!”
转头朱元璋又痛快的冷哼道。
“朱祁镇那个小z逼崽子这下子总死了吧?!最好是被大明儿郎咬断喉咙而死!现如今大明已经立了新皇帝,还有这样可堪国相的良臣,就算那新皇是个蠢材,也必然会迎来飞速的发展!”
蓝玉和徐达等人也因为这场胜仗痛快了不少,闻言立刻道。
“恭喜陛下!大明的盛名必将远扬历代!”
始皇帝年间。
嬴政冷哼了一声。
“被区区一个太监将王朝害的陷入这般被动的绝境之中,好在是赢了,要是真的丢了王都,简直是贻笑大方!!”
李斯也叹息一声。
“是啊,恐怕在此之前从来也没人会想到,一个太监竟有本事把王朝险些毁了,这一战,实在是太过凶险!”
嬴政淡淡道。
“太监可恨不假,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皇帝无用,轻信一届佞臣小人。”
李斯赞同的点点头,顺带着拍了一下嬴政的马屁。
“不错!像陛下一般明察秋毫的雄武帝王毕竟是世间少有!”
嬴政微微一笑,坦然的接受了这个称赞。
当然,此时的二人还不知道,这句话在不久的将来天幕播放到秦朝篇时,将成为一句多么恐怖的地狱马屁。
汉武帝年间。
刘彻咂了一下嘴巴,抱着手臂轻哼。
“运气还真是好,在这样国之将亡的关键时刻能出一个厉害的臣子给救回来。”
卫青和霍去病也赞同的点头。
也先打败了朱勇,前方便一路畅通了。
由王振带领的明朝大军猝不及防与也先部族迎面撞上,明军此时又累又饿,疲惫不堪,而也先部族则是刚刚取得了一场痛快的胜仗,士气大涨。
尽管占据着绝对的人数优势,明军也仍旧狼狈不堪的全军败退。
“敌军败退,我们为何不追?!”
“敌方人多势众,不可轻举妄动。”
也先勒住马匹,冷冷的看着大明军队撤退回去,并未选择第一时间追赶。
二十万人啊!被人家两万人打的狼狈退回,这哪怕是在整个战争史上也是相当炸裂的局面!
大明王朝由朱棣和朱瞻基打出来的赫赫声名在这一战中被败了个干干净净!!
天幕前的朱元璋和朱棣再怎么做好心理准备,看到这一幕也仍旧是没忍住再次砸碎了无数桌案,怒发冲冠。
“窝囊!窝囊啊!!老子什么时候打仗也没这么窝囊过!!”
朱棣恨得咬碎了后槽牙,暴怒之下头发都竖了起来。
“他二十万人打两万那么屁点人,竟然被人家追的抱头鼠窜,难不成是我大明儿郎不够雄壮威武么?!这么窝囊的败法,大明的脸都让你们特娘的丢完了!!”
洪武年间。
蓝玉忍不住拍桌而起,怒声道。
“这群废物!这样的仗能打成这样,不如别在这丢人现眼,回到娘胎里头回炉重造吧!!”
徐达也一言难尽的骂了两句。
“要是当初咱们反元的时候有这么多军队,早就把这天下给上位拿下来了!”
……
天幕继续播放。
也先的观望勉强给了明军一点喘息的机会,但王振很快就像视频前的众人展现出了他的愚蠢。
也先在此时黄鼠狼给鸡拜年一样递出了和谈的战书,王振大喜过望的相信了,立刻便准备带大军走出安全区与也先汇合以求和谈。
王振是蠢材,不代表他带来的那些将军大臣也是蠢材。
熟知兵法的兵部侍郎和大将张辅樊钟等人敏锐的察觉到了不对,立刻便求见皇帝。
但更为荒谬的地方也正在此。
皇帝带来的这些身居高位的大臣将军们若是想要见到皇帝,必须得对王振下跪,且需膝行禀告后才能被传话。
何等可笑!
樊钟和兵部侍郎等人顶着滂沱的大雨跪在皇帝营帐之前,然而在他们面前的只有满脸轻蔑的太监王振。
“陛下!不可相信也先此人,他突然要求和,必然有诈啊!”
王振眯着眼睛,阴阳怪气。
“陛下正在休息,你们有话跟咱家说就是了,高声大呼若是吵醒了陛下你们该当何罪啊。”
兵部侍郎愤怒的瞪着王振,口中大骂。
“事关重大,你一个太监安敢延误军事?!滚开,我要见陛下!”
王振脸色一阴,挥了挥拂尘,冷冷的瞪了兵部侍郎一眼。
“来人,把他给我拖下去,搅扰陛下休息,仗则!”
樊钟连忙拉住了兵部侍郎,脸上挤出了一抹笑来,讨好的道。
“王公公,您别跟他一般计较,您看能不能通融通融,让我们见陛下一面。”
王振斜了斜眼睛,樊钟连忙从身上摸出了一个荷包,小心翼翼的塞到了王振的手里。
“哦,您看我这不懂事的,王公公,您收着。”
太监甩着拂尘大摇大摆的转身离开了,滂沱大雨更加呜咽,呼啸着打在樊钟和兵部尚书的脸上,像是在悲泣。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而王翦和王振的唯一共同点,大概就只有他们都姓王了吧。
天幕之上视频继续播放。
很快,天幕前的历朝君臣们就将意识到,王振身为一个只会狐假虎威的阴毒太监,不仅对兵法狗屁不通,对国朝大局观更是荒谬至极。
在大明将要与瓦剌部族开战的前夕,他派了自己的手下太监郭敬前去镇守阳和关,与此同时,他一拍脑瓜子,做出了一个自觉十分有经济头脑的决定。
画面如水波一般缓缓荡漾开来,面白无须的太监正带着一批行商车马满脸傲然的与异族交易,一行行大字触目惊心的浮动在画面一侧。
阳和之战前夕,太监郭敬奉王振之命,利用大同的矿产资源,私自铸造了大批的铁头箭矢卖给瓦剌,好换取些许马匹,运回京城高价卖出。
何等愚蠢!何等荒唐!怏怏五千年华夏,竟然会出了这么一个鼠目寸光的蠢材!
毫无疑问,天幕前的历朝君王都被王振的这番骚操作惊呆了。
汉武帝年间。
刘彻抓了抓头发,瞠目结舌的指着天幕转头问自己的两员爱将。
“不是,朕怎么觉得自己眼睛花了,是不是没看清楚啊!他刚刚确实是把武器卖给敌人了吧?!”
霍去病满脸写着一言难尽。
“陛下没看错,他不仅卖武器给敌人,还用的是自己国家的矿产!”
矿产资源无论在哪一个朝代都是毋庸置疑的瑰宝,自己家往往还缺的不能行,如无必要性,谁会舍得交易给外族?
可偏偏这太监不止交易了,还贴心的制造成武器交易过去了!
刘彻身形晃了晃,扶住桌子,眼前发黑的喃喃自语。
“哈、哈哈,还好不是我大汉的子孙,别生气,别生气……”
秦始皇年间。
嬴政毫不客气的开口怒骂,眼中冒着熊熊烈火。
“小人误国!鼠目寸光!愚蠢至极!太监果然都是没根的畜生,简直荒谬!!若朕的后世子孙身边有这等误国大奸臣,朕就是死了也要从棺材板里跳出来一刀斩了!!”
赵高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的,只觉得自己此时在这里站着有些危险,同为太监,万一一会儿嬴政气头上来了不管不顾直接把他给砍了怎么办?
想到这里,赵高的眼神忽然又闪烁了两下,暗中有些憧憬的看了两眼天幕上的王振。
是啊……同为太监,王振那样的蠢材都能哄着幼帝继而站上高位,那他赵高为什么不可以呢?
陛下近年来,身体已经越发不好了,眼见是没几年好活了。
只要他耐心些,再耐心些……
永乐年间。
“把武器卖给瓦剌?在打仗前夕?!”
朱高炽瞪大眼睛,嗓音直接劈叉了。
就算他再不通打仗,也能看出来这一举动到底是有多么的荒谬。
朱棣和朱瞻基更是难以呼吸了,只恨不得自己现在是眼睛花了看错了!
“猪狗不如的畜生!不知所谓的蠢材啊!!”
永乐大帝气的脑子一阵阵发蒙,仰天怒吼,几乎要呕出血来。
“居然敢卖铁箭给瓦剌?!难不成他不怕这些铁箭日后化作夺他性命的阎王勾么?!他怎么不直接拿朕神机营的火统去卖给瓦剌,好让瓦剌一炮轰到他脑袋上送他归西!!!”
朱瞻基更是咬紧后槽牙,眼睛充血。
“瓦剌民族是游牧族,本来没有铸造铁箭头这样精细的工艺的,他卖给瓦剌的每一个铁箭,日后都要变成索命刃送进我大明的将士们身体里!这个该死的太监!他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