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全文小说

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全文小说

喝口茶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是朱元璋朱标的古代言情《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古代言情,作者“喝口茶”所著,主要讲述的是:没想过他的死活吧?于谦为什么宁愿立外藩也不愿他重登大宝,是不是觉得他朱祁镇是个不堪大用的废物?这位历经了千帆却仍旧眼光没长进一点的皇帝不仅没改,反而又增了一份敏感阴毒。自然,迎立外藩一事是徐珵杜撰出来陷害于谦的,但此时眼看着朱祁镇如此反应,徐珵就知道,无论此事是真是假,结局都已经定下了。于谦,你必死无疑了!不是我徐珵容不下你,是皇帝容不下你了......

主角:朱元璋朱标   更新:2024-04-18 01:0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标的现代都市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全文小说》,由网络作家“喝口茶”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是朱元璋朱标的古代言情《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古代言情,作者“喝口茶”所著,主要讲述的是:没想过他的死活吧?于谦为什么宁愿立外藩也不愿他重登大宝,是不是觉得他朱祁镇是个不堪大用的废物?这位历经了千帆却仍旧眼光没长进一点的皇帝不仅没改,反而又增了一份敏感阴毒。自然,迎立外藩一事是徐珵杜撰出来陷害于谦的,但此时眼看着朱祁镇如此反应,徐珵就知道,无论此事是真是假,结局都已经定下了。于谦,你必死无疑了!不是我徐珵容不下你,是皇帝容不下你了......

《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全文小说》精彩片段


朱祁镇心道,于谦是于朱祁钰有功,跟他朱祁镇有什么关系?当初将他挡在城门外的时候,于谦恐怕是半点没想过他的死活吧?于谦为什么宁愿立外藩也不愿他重登大宝,是不是觉得他朱祁镇是个不堪大用的废物?


这位历经了千帆却仍旧眼光没长进一点的皇帝不仅没改,反而又增了一份敏感阴毒。

自然,迎立外藩一事是徐珵杜撰出来陷害于谦的,但此时眼看着朱祁镇如此反应,徐珵就知道,无论此事是真是假,结局都已经定下了。

于谦,你必死无疑了!不是我徐珵容不下你,是皇帝容不下你了!

天幕前。

朱元璋和朱棣齐刷刷的眼前一黑,骤然软倒在地上。

太医惊恐的呼喊声在耳边只留下了余音。

“这小畜生!这小畜生……”

这两位名震一时的大帝同时在心中涌起了数不尽的悲哀和痛苦!

老天爷啊!!

你为什么不行行好,有那么多次机会你都能收走了这个小畜生,可你偏偏让他次次都逢凶化吉的活了下来,反反复复,复复反反的折腾我大明!!

漫天的神佛啊!你们行行好吧,让这个小畜生放过我大明,放过我大明的良臣名将好不好?!!

宣德年间。

朱瞻基软倒在椅子上,呆呆的看着屏幕,胸口剧烈的起伏着。

“……老天爷啊,太祖太宗一定会杀了我,一定会杀了我的。”

他甚至不敢闭眼,他怕自己一闭眼就昏厥过去再也醒不过来!

朱瞻基生来为尊贵无比的皇孙,从不知怕为何物,曾经的他自问就算是面临死亡也能坦然的一笑。

可现在他不敢了,他不敢死啊!

张辅和樊钟等武将通红着眼眶冲到了大殿的一角,狠狠的将石亨扯了起来。

“你怎么敢!你怎么敢的!!于先生对你有知遇之恩,对我大明有救国之恩,你竟然因为那等小事就对于先生怀恨在心?!!”

杨士奇等文臣则是牢牢的化作人墙挡住了徐珵想要逃走的路。

“无耻小人!下作的畜生!南迁之事难道于先生骂你骂的不对么?!!你哪里来的脸竟敢记恨于先生,还妄图置于先生于死地!!!”

“一百个你也比不上一个于先生!黑心肝的畜生玩意!!你怎么不去死!”

这些往日文弱的文臣们此时竟各个双眼猩红,恨不得化作恶狼扑上去咬碎徐珵的骨头!!

天幕之上。

背景乐忽而变得激荡而又悲怆,仿佛在昭示着一场悲剧的降临。

画面翻过一页。

于谦被处刑车压着从北京城中穿过时,满城都是凄然的恸哭。

所有人都知道于谦是个忠臣!所有人都知道于谦守护了整座北平!!所有人都知道于谦是救了大明,救了数万万百姓的功臣!!!

可为何,为何此时于谦要死了呢?

百姓们不知道那些人给他们敬佩的于大人安上的罪名是什么意思,百姓们不知道那样清廉爱民的于大人到底犯了什么罪。

他们用身体挡住车架,用双手拉住车辙,一遍一遍的说。

“不要杀于大人,他是个爱民的好官啊!”

“不要杀于大人,他是救了我们的大恩人啊!”

“不要杀于大人……”

“不要杀于大人…………”

镜头转过。

“于谦不能杀啊!!”

孙太后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几乎是衣衫不整的冲到了大明宝殿,冲到了朱祁镇的面前,揪住他的领子厉声怒吼。



而能看懂的人则是心头大震,连连叫好!这个决策恰到好处,那个决策就该如此!原来这里还能这么做!

细化的暂且不论,于谦此时的所作所为归根结底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多方运筹解决了两大难题。

一个是军队,一个是粮食。

在主力部队全都埋在了土木堡的当下,于谦软硬兼施,多方周转,最终竟然在这般困难的情况下重新拉起了十万大军!

虽然这些军队大多都是预备役和后勤人员,但此时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另一方面,于谦显然不是王振那种会眼睁睁看着军队饿死的蠢材,但主力部队出发时已然带走了北京的大部分储备粮,粮食从哪里来呢?

这就不得不说于谦的睿智和聪明了,他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

“受召进京的军队从通州入京,士卒各取粮,运送至京城。”

通州是当时离京城最近也最大的粮仓,粮食虽多,但人手不足也很难短时间内运入京城,人数众多的军队恰在此时解决了这个问题。

就这样两个看似简单的举动,却把北京城的一盘死局硬生生的盘活了,不仅如此,他还反过来利用了劣势转化为了相对条件下的绝对优势!

多么聪明的于谦,多么勇敢的于谦啊!

国之将倾,力挽狂澜,此乃国士无双!

天幕之前。

洪武王朝和永乐王朝从君王到臣子无不热泪盈眶,激动万分的不断抹眼泪。

“好啊!好啊!好啊!”

朱棣颤抖着双手,连着说了三声好,如此也难以平复心头的激荡。

“于先生挽大厦于将倾,对我大明王朝有救国之恩,堪为国公之位啊!!”

朱棣鲜少对人用如此之高的评价,但是此时臣子们却无一反驳,因为于谦值得!

洪武王朝。

李善长激动的胡须都在哆嗦。

“于先生这几番举动,实乃妙中之妙,若将吾放在那般境地之中,绝不可能再想出比这更加绝妙的办法了!吾自愧不如也!”

朱元璋舒畅的大笑了起来,欣赏无比的看着天幕中的于谦。

“能让朕的李丞相都说出自愧不如的话,于先生实乃大才中的大才!不过朕认为于先生再高的评价也值得!我大明后世子孙都应该牢牢记得当时当日于先生的救国之恩!!”

宣德王朝。

比起洪武和永乐二朝,宣德王朝显得更为激动万分。

因为他们真的拥有一个于谦啊!

宣德皇帝朱瞻基更是高兴的挥舞着手臂,一点也顾不上皇帝的威严形象了。

“于先生大才啊!竟然能在如此困境之中妙手回春打破僵局,这是国家的支柱啊!千百年来也难以出一位于先生这样的臣子,没想到竟然是出在我宣德年间的!朕高兴啊,朕实在是太高兴了!”

杨士奇和杨荣邝埜等人也感叹不已的看着天幕,心中欣慰不已。

于谦是他们一力举荐提拔上来的,素日里他们虽说一直对于谦赞不绝口,笃定他的未来必然位极人臣。

但无论如何他们也很难想象于谦能在遇到这样艰难的困境时居然还能临危不乱力挽狂澜!他成长的比他们想象的还要优秀!

朱瞻基正发愁杨士奇等人年纪也大了,日后朝中恐没有能接班之人,没想到老天爷这就送来了这样一位治世能臣!朱瞻基如何能不双眼放光呢!


天幕之上继续播放。


随着徐珵的倒台,石亨和曹吉祥等人也陆陆续续的被朱祁镇宰了。

事实上,这二位仁兄死的都不冤。

石亨此人,许是因为曾经的战败经历,格外在乎他人的眼光,哪怕是后来的大捷也没能让他完全找回自信,这段经历根深蒂固在他的骨髓里,后来也成了他的催命符。

有一次,为了向属下证明自己很有权势在皇帝面前很说得上话,他大摇大摆的带着两个小军官进了皇宫面见皇帝,言辞间随意至极的让皇帝随便给自己的这俩属下升个官做做。

你当升官是买菜么?说封就封!况且你是皇帝还是我是皇帝,君臣的规矩都让你扔到屁股后面去了么?!

朱祁镇脸都青了,最终还是隐忍道。

“这事儿不急,下回再说吧。”

偏偏石亨不依不饶,不但瞧不出皇帝脸色,还非要朱祁镇当场下旨。

“别下回了,就现在吧!”

可想而知,朱祁镇当时是答应了他,但这样的事越堆越多,终于有一天,忍无可忍借了个引子把他给宰了。

而曹吉祥此人,就不必过多赘述了。

他被宰了的理由很简单,就两个字——造反。

他一个太监哪里来的胆子无人知晓,但显然他不会是历史上成功的那个个例。

至此,拱卫朱祁镇上台的人,也被他杀完了。

朱祁镇曾经因为他们的煽风点火杀了于谦,杀了无数与他们有仇的国之忠良,可事到如今却又自己把刀兵指向了他们。

因为王振,二十万大军死和百官死的像个笑话,因为徐珵和石亨等人,于谦和国之忠良们死的又像是个笑话!!

若无朱祁镇的纵容,这些阴沟里的臭虫本来一辈子都没资格站上那样的舞台,手握那样的权利!

天下何辜!!

宣德年间。

朱瞻基双眼猩红的掐着小朱祁镇的脖子,怒吼道。

“你睁开眼睛给老子看看!杀了于先生,就留下了这么一批国之蛀虫,臭水沟里的老鼠!!老子那么多年培养出来的忠臣良将都被这些臭虫给祸害完了!!”

“你是皇帝啊!!你是皇帝啊——!!你知道什么是皇帝么……”

朱瞻基几乎落下泪来,脸上满是哀莫大于心死的悲怆。

小朱祁镇憋气憋得满脸青红,泪水汩汩的落下。

“爹、爹……别杀我,我不想死……”

“你不想死,我大明的百姓难道就想死么?我大明的忠臣难道就想死么?!!”

天幕上。

画面渐渐消散,朱祁镇的一生轨迹如走马灯一样一帧一帧的回放,几行水墨大字像是注解一样在一旁浮现。

【大明何其不幸得了一个朱祁镇,仁宣二帝之后,文治昌盛直逼盛唐,武运昌隆不逊汉武,大明本该因此踏上迅速发展的列车!】

朱元璋和朱棣眼前一黑,只觉得跟被人掐住了脖子一样呼吸不上来。

“逼崽子!个逼崽子啊!!”

【朱祁镇何其有幸生在大明,前有他爹留给他的雄厚班底,才经得住他霍霍,后又有他儿子朱见深上位给他收拾烂摊子,这才没让他做了亡国之君。】

朱瞻基呕出了一口鲜血,眼睛通红的狠狠甩了朱祁镇一巴掌。

“我幸你麻痹!老子留给你的江山不是让你霍霍的!!老子做梦都没想到这样的班底都能让你差点给玩的亡国了!!你真是泼天的大本事啊!”

【就像是一个运动健儿正准备跑起步来,却摔断了两条腿一样,他的往后余生都要不断的舔舐这道沉重的伤口,哪怕愈合了也几乎再没有跑起来的可能——王朝也是如此。



“是啊,于谦此人兵法娴熟且有勇有谋,真看不出来是一个完全没上过战场的人!”


刘彻一琢磨,怪不是滋味的撇撇嘴。

“谁说不是呢!有你卫霍二人,朕倒是不缺将星,但此人比起为将的才能,显然是相国更厉害啊!若他是朕的国相,再有尔等助征伐,我大汉岂不是所向披靡!!”

汉武帝刘彻尚且如此,更不用说那些看见大才就走不动道的诸如刘邦,曹操,李世民之流的雄主了。

他们纷纷发自内心的感慨着明朝的幸运,顺带着眼巴巴的觊觎一下于谦这位智谋双绝的大才。

不管怎么样,所有人都在心里默认了一件事。

于谦此役一炮打响,必然会在朝中得到重用,从此带领着王朝欣欣向荣。

是啊,只要皇帝不傻。

……

天幕上画面渐渐消散,背景音乐不知何时又开始从高昂慢慢落下,基调变得有些柔缓悲伤。

朱祁钰是不傻,得胜之后立刻便给予了于谦丰厚的赏赐,晋其位为太保(从一品),甚至想要为他的儿子封爵。

天幕前的众人看的纷纷欣慰,点头不已。

朱棣更是毫不吝啬的开口称赞。

“这孩子不错,虽说太保之位还是有些辱没了于先生,但一次性赏赐过高容易招人嫉恨,日后再慢慢补偿给于先生也好!”

宣德年间。

朱瞻基更是高兴的抱起了朱祁钰,欣慰的摸了摸他的小脑袋。

“好孩子!朕此前是错怪你了,虽说你文学方面稍差一些,但为帝皇者知人善用才是最好的品质,不错,不错!没有亏待于先生啊!”

一旁的小朱祁镇茫然的看着以往对自己最为宠爱的爹爹亲热的抱着往日不起眼的弟弟,甚至一眼都没有瞧他。

天幕继续播放。

一道旁白一般悠然的画外音在此时响起。

【朱祁钰给的赏赐虽然丰厚,但朝廷上下心里都有数,这些封赏实在是合情合理,理所应当,故而没人在此时不识相的提出异议。】

【但于谦却拒绝了这份封赏。】

视频也在此时播放到了于谦挺直脊背大声拒绝的场景。

“让敌人打到京城,卿大夫之耻也,敢邀功赏哉!”

意思是让敌人打到了家门口,是我们做大臣的耻辱,怎么敢邀功求赏呢!

于谦这话一出,不仅众位大臣陷入了缄默,就连朱祁钰脸上都有点烧红。

尼玛,这话让人实在是没脸接啊!

天幕前。

汉武帝刘彻嗤笑着讥讽。

“真会给皇家留脸!那个不要逼脸的皇帝要是听见了指不定还得舔着脸认下来呢!”

唐太宗李世民眼睛都绿了。

“听听!听听!别人家臣子咋这么懂事呢!那废物也配拥有这样的臣子?!”

主动替皇帝扛这么大一口黑锅,于谦这做法简直一举封神,让自己成为了历朝历代无数帝王雄主眼中的梦中情臣!!

就在此时,天幕上的背景乐忽然响起了一道重音,当的一声扩散到了天地间,仿佛是一道悠长的叹息。

旁白音淡淡道。

【然而,好景不长。】

众人顿时嗖的一下把视线定在了天幕上,眉头皱的能夹死一只苍蝇。

好景不长是啥意思???

视频缓缓的翻过了一页。

几个水墨大字被打在了屏幕上。

夺门之变。

屏幕边框的红色小龙飞快的游转了起来,发出一声高过一声的哀嚎!

下一帧画面,是被囚笼锁住脖子,满身狼狈跪在地上的于谦。



按照这位战神的脑回路来看,反正你户部是准备粮草的,在朝中筹备和在路上筹备也没什么区别,先出发再说!

后果显而易见了。

粮食本就紧巴巴的,路上王振又不断的折腾着变换路线,导致军队在路上拖得越来越久,消耗的粮食也越来越多,终于面临了这个局面。

天幕前。

汉武帝刘彻震惊的瞪大眼睛。

“嘿!朕还当他们大明一朝粮食多的用不完才敢在路上那么折腾,既然粮食紧巴巴的,他们到底哪里来的胆子让军队随便改变行军路线的啊?!”

那特么是二十万人,不是二十个人,没得吃了随便去路边拔两根野草抓两只兔子就能填饱肚子啊!

一旦粮食断绝,后勤跟不上,难道让整整二十万大军活活饿死么?!

霍去病眼中燃烧着烈火,厉声怒斥。

“无耻之尤!将数十万大军的性命当做什么了?!”

卫青也气的咬牙切齿。

“何等愚蠢!不懂带兵也要有个限度吧?!”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发自内心的惊叹无比。

“真是让朕开了眼了,日后朕再也不骂李建成于行军打仗一事上是个废物了,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长孙无忌和杜如晦等人顿时满头黑线,心道您还真是骂谁都不忘夹带上前太子殿下啊。

况且李建成是于军事一道上没什么天赋,但那也只不过是与李世民相比罢了,再怎么说虽然李建成总是打不赢,但也没让士兵们饿死在路上啊!

永乐年间。

得幸于自己有个靠谱的儿子,朱棣虽说每次打仗前朝廷都哭穷,但该给的后勤也从来没断过链子。

但也正是因为常年在外打仗,让朱棣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那股后勤不靠谱的绝望。

“老子草他娘的这群畜生啊!!到底在打什么?打仗打成这副样子,这不是让万代耻笑么?!!”

朱棣恨得不断磨着后槽牙,眼中几乎要挤出来鲜血。

“就这!谁特娘的敢信这群废物连大同都还没打出去,在自己家门里活生生快饿死!真是蠢材!蠢材啊!!”

……

天幕之上视频还在继续播放。

明朝初建时,军事天才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诸如蓝玉,徐达,朱能,张玉之流……

但可惜的是,他们的后代并不全都传承了他们的勇武和才能。

譬如这位在这场垃被写入了负面教科书的战役中也仍旧值得一谈的将军——朱能之子朱勇。

朱勇带领着他的五万骑兵作为大明的先头部队,自信满满的出发了。

“我带着五万骑兵,而也先部族不过区区两万,我打他就像是猫捉老鼠一样轻而易举!此战我必剿灭瓦剌军队,回去就能向陛下报喜了!”

他一路风驰电掣,压根没有半点隐藏踪迹的意思,风风火火的正面出兵了!

而当天幕悠悠然在朱勇的脑袋旁边标注上了朱能之子几个大字之后,洪武君臣便齐刷刷的把视线转到了主人公身上。

朱能神色扭曲,脸色铁青的怒吼。

“这个丢人现眼的废物!!他要是敢出什么岔子,老子活活烤了他!!”

一语成谶。

天幕上。

五万大军轰轰烈烈的行至鹞儿岭的的时候,遭到了也先部族快准狠的伏击。

全军覆没。

五万人中了两万人的埋伏,全军覆没。

镜头拉近,朱勇被满脸轻蔑的也先砍下脑袋时,眼中还带着茫然。


秦朝。

始皇帝撑着脑袋坐在龙椅上,下面的大臣正为了朝事争的面红耳斥。

冥冥之中仿佛有一道钟响声响彻天地,君臣纷纷若有所感,骇然的抬头看向忽然出现的天幕。

天神诏令?

还是天书指引?

始皇帝嬴政豁然起身。

他的年岁越来越高,近年来已然察觉到身体状态的下滑。

然而大秦王朝还残留着许多未解决的隐患,子嗣之中更是挑不出有能力接过王朝的继承人。

长生、长生——若是他能活的久一点,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大明。

朱元璋眯起眼睛凝视着天幕,面上神色莫测。

左丞相李善长眼中泛起骇然之色,震撼道。

“陛下、陛陛下!这、这是……”

其余武将文官等也无不一副震惊到要晕过去的表情,便是最大胆的如蓝玉之流,也满脸卧槽。

朱元璋见状,不悦的敲了敲桌子,沉声道。

“成什么体统!便真是天幕又如何!尔等都是跟着老子打天下的老臣,这副样子是丢谁的人呢?!”

众臣子皆诺诺。

太子朱标最先回过神来,深吸了一口气,冷静道。



宣德年间。

宣德君臣上下都是死寂一般的沉默。

比起洪武永乐,宣德王朝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拥有一个活生生的朱祁镇,虽然年纪还很小。

臣子们毫不怀疑,若是此时的上位是永乐爷或洪武爷,那甭管朱祁镇什么身份,多大年纪,都难逃一死。

但凡事没有如果,朱瞻基到底会怎么处置,臣子们谁也不敢说。

在一片寂静之中,朱瞻基闭着眼睛,双手紧紧的攥住龙椅,几乎要把牙齿咬碎。

“来人……把朱祁镇,给我抓过来!敢阻拦者,杀!!”

事已至此,事已至此!!

宣德皇帝活活像是老了十岁,一字一句的从嗓子里挤出了怒吼。

“这个混账!这个混账怎么敢!!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太宗皇帝留下来规矩!他将我大明羞辱至此还不够,莫不是还要将大明一朝写上史书的耻辱柱么?!朕若不杀他,太宗太祖就要活过来找朕索命了!!”

幼子何辜?

天下的百姓又何辜!!朱祁镇所作下的罪孽,远胜王振多矣!

……

天幕之上。

达成了差点气死祖宗的成就之后,朱祁镇还在继续他未竟的伟业。

纵然事情再怎么离谱,对当时宣府城墙上的士兵来说也仍旧是个艰难的抉择。

不少士兵脸上都闪过了迟疑。

开,还是不开?

下面那个毕竟是皇帝,若是他没能复位登基且罢,万一他重新坐上了宝座,他们这些曾经胆敢不给皇帝开门的人就全都是抄家灭族的死罪!

对战士来说,死反而不可怕,怕的是死了还没留下军功,累及妻儿父母!

而得罪皇帝,显然是比后者更严重的事!

屏幕前的洪武永乐二朝急的就差跳起来掐着他们的脖子怒吼了。

“不能开!绝对不能开啊!!”

“一旦开了城门,后果不堪设想啊!”

幸好。

宣府城门的守将杨洪是个心志坚定手段果决之人。

守军很快回答了也先利用朱祁镇所作的威胁。

“天色已经晚了,无论谁来都不开门,这是朝廷定下的规矩!”

也先顿时鼻子都气歪了,不敢相信这些家伙居然连自己的皇帝都不认识么?

朱祁镇也立刻震惊的更加大声的叫了起来。

“朕是皇帝,朕就是朝廷之首!尔等莫非不认识朕么?!杨洪总是见过的,叫杨洪出来回话!!”

此招无耻之尤,此时守将尚且可以不认识皇帝来糊弄,但若是真的让杨洪见了朱祁镇,就不得不谨遵圣旨了。

天幕前的洪武永乐甚至宣德三朝都被朱祁镇的不要脸给气的大骂。

“无耻之尤!无耻之尤!”

“这个畜生玩意!朕要把他下油锅炸了!!”

“我草他娘的!见你*****!!!”

天幕上。

杨洪隐藏在守军之中,死死的咬着牙,手背上的青筋都快捏爆了。

他当然认出了下面叫门的皇帝正是当朝天子朱祁镇,事实上这位守将从未遭遇过这般匪夷所思之事,恨得心头都在滴血。

他知道,自己此时无论如何都绝不能认!

一旁的守军接到眼色之后立刻大声道。

“杨洪将军去往了别处,不在此城中!”

也先这下傻眼了,他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郁闷和疑惑,难道这下真的白来了么?这些守军都没见过皇帝,这出戏还怎么唱下去!

他焦躁的带着大军在城门外踱过来踱过去,不甘心就这样空手离开。

朱祁镇还在城下不休止的拍门叫喊,威胁杨洪和守将速速开门。


宣德年间。

宣德帝朱瞻基只觉得自己眼前发黑,他不敢想象,若是自己的爷爷和太爷爷看到这一幕,到底作何感想。

“是朕教子无方,是朕御下无方……是朕对不起列祖列宗,是朕害了大明啊!!这等腌臜东西,朕怎么敢让他留在朕的儿子身边,朕怎么敢不把他趁早杀了?!朕就是死了,到阴曹地府又何来的脸面去见太祖太宗啊!!”

杨士奇身为三朝老臣,也算是把朱瞻基从小看到大的,见朱瞻基这副愧悔的恨不得饮恨当场的模样,也不由得心下叹息。

“陛下,此劫非您之过,太宗他老人家若是还在,也不会怪您的,如今我们因为天幕幸而提早得知,便绝不会再让这些事情重演了。”

朱瞻基失魂落魄,喃喃自语。

“是啊、是啊……非朕之过,那是谁呢?太监可恨,可助长这太监的气焰至此的人,岂不是更加可恨,更加该死?”

这位堪称慈父的帝王闭了闭眼睛,在他自己还没意识到的时候,心中那抹一直被压抑着的杀意悄无声息的生根发芽。

……

天幕上,视频继续播放。

像是被按了进度条一样,画面闪过的速度忽然变快了起来。

每一帧都是将士们的哀嚎和痛苦的呼救,这些画面慢慢缩小,像是卫星一样围绕在屏幕的四周,缓慢的转动着。

画面的正中z央,浮现了一道极为清晰瞩目的行军路线图。

天幕前的众人随后便犹如身临其境一般,自高空俯瞰下方按了快进一般的战场。

从大同府开始,明军被不断向前挺进的瓦剌部族寸寸击溃!

瓦剌悍然发起突袭,猫儿庄守将大同右参将吴浩仓促应战,兵败战死。

又三日,阳和口太监郭敬监军,指挥将领打仗,明军全军覆没。

屏幕前的洪武大帝和永乐大帝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将士们含恨而死,一个个倒在战场上,几乎恨得睚眦欲裂!!

“王振!王振!!王振!!!”

他们嘴里咀嚼着这个名字,只恨不得自己化作野兽,将之一口一口咬碎了吞吃入腹!

而其他朝代的帝王也沉默的看着这一幕,隔着时空传去了一道无声的叹息。

每一个倒下的将士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家庭,他们的妻儿都在日日渴盼祈求。

君王和将领们身上扛着的是沉重无比的责任!每一道命令都要深思熟虑,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上万人的命运!

打仗不是儿戏,战争不是玩笑。

天幕之上。

过了阳和口,瓦剌大军就一路畅通无阻的不断向前挺进。

王振没见过这样的阵仗,直接吓破了胆子,指挥着大军像是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跑。

不消多久,二十万大明军队就被他给折腾的疲惫不堪,丧失了大半的战斗能力。

而此时,军队又面临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粮食快要断绝了。

户部尚书冒着烈日捧起一把干涩的粮草,形容枯槁,满脸绝望。

“我本是主管后勤事务,现如今大军出行还不到大同,便已经弹尽粮绝,若是太宗还在,会砍了我的脑袋!”

户部随行的官吏也满脸颓丧,失魂落魄道。

“当初大军出行,仅仅给了户部五日的时间筹备粮草,本就过于勉强,我等已经拼命的劝诫过陛下,此战不可行啊……”

可当时一意孤行的朱祁镇压根就没在乎,反而自作主张的把户部尚书打包带走了。


宋高宗年间。

赵构不屑的瞥了一眼聘请单,随手一挥便挥散了。

“区区一个臣子,还配得上这么大阵仗?他以为帝王都很稀罕他么?朕就瞧不上!我大宋不缺他这一个文臣!”

洪武年间。

“把能写的都写上,一定要能够打动于先生,不能让他弃我大明而去啊!”

朱元璋前所未有的精神奕奕,盯着大臣们在聘请单上开出的条件,时不时还不满的加两句。

“这里只给这点怎么能行呢?!多多的加,必须多多的加!!”

永乐年间。

“炽儿,有你监管国内,若再加上于谦辅佐与你,朕在外征战也能更加安心!这条件你一定得好好的斟酌,把于先生留在我大明,莫让他再在朱祁镇那小兔崽子手里被磋磨了!”

朱棣站在一旁连连叮嘱朱高炽,视线火热无比。

……

历朝历代,一道道金光铸就的聘请书跨越了时间的洪流,送达了主人公的面前。

于谦受斩前夕,一条血红的小龙从时间的缝隙中艰难的游了出来,飞到于谦面前,甩甩尾巴口吐人言。

“我为你带来了历朝历代君王的聘请书,你挑着看吧,如有看得上眼的就把自己的血滴落上去,时空自然会把你送到你该去的地方。”

于谦仰起头看去,漫天璀璨的文书像是的铺天盖地的雪花一样落满了他的周身,每一张上都是属于一位帝王恳切的邀请。

他沉默着一张张翻过,看着看着泪水就溢满了眼眶,手指微微颤抖。

“……原来我于谦还是个有些价值的人,承蒙各位陛下看得起啊。”

此时的天幕上,已经换成了于谦翻看聘请书的场景了。

无数帝王迫切无比的紧紧盯着天幕,等待着于谦做出最后的选择!

汉武帝刘彻狠狠的砸了砸桌子,怒声道。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啊!于先生,他大明既然不珍惜你,何必还呆在那破地方呢!来朕这里,朕绝对不会亏待你的!!”

唐太宗李世民眼神晶亮,眼巴巴的盯着屏幕。

“于先生!朕的王朝最适合你了,一定要仔细考虑考虑我们啊!”

秦始皇傲然的抬头。

“我大秦是大一统之开创国,威震寰宇!于先生一定会选择朕的大秦!”

……

【叮!系统检测到于谦已经做出了最终选择,缔结契约中……缔结成功!】

天幕上画面一转。

洪武宝殿上,从君到臣无不忐忑无比,所有人都在期待着一个结果。

小朱棣紧张的抓住了朱标的袖子,小声道。

“标哥,你说于先生会来我们这里么?”

朱标摸了摸他的脑袋,刚准备宽慰两句。

忽然便一团金光裹挟着一人从天边飞来,降落到了大殿正中z央。

朱元璋豁的一下便站了起来,激动无比的向前迈了几步!

“是、是于先生么?!”

朱标和朱棣二人也嗖的绷直了身体,紧张的盯着金团。

金光散去,身着囚服的于谦看到眼前的君臣,露出了一抹笑容。

“原来洪武爷比画像上要威武多了……”

朱元璋大喜过望,三步并作两步的冲上前去,激动的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

“太好了,太好了!于先生你还是选择了我大明一朝啊!咱那不孝子孙对不起你,咱、咱不知道该说什么……”

于谦微笑,对朱元璋行了一个标准的跪拜礼。

“陛下,不是臣选择了大明,是大明选择了臣,只要大明有需要,臣没有推辞的道理。”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