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标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畅销书目》,由网络作家“山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正在连载中的古代言情《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朱标朱元璋,故事精彩剧情为:更多的则是敬重。“孤这些弟弟缺乏管教,让先生见笑了。”“不敢不敢。”李善长连忙摇头,“太子不仅协助陛下处理国事,还帮皇后管教诸位皇子,太子才是我大明柱石。”“先生说笑了,若是先生确定还乡之期,记得告知本宫。”“届时本宫好命人准备些心意。”“是....老臣告退。”语罢,李善长缓步朝朱元璋所在的谨身殿走去......
《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畅销书目》精彩片段
“哦?”
李善长直接承认是胡惟庸构陷的刘伯温。
这还真让朱标有些没有想到。
不过下一秒。
朱标收敛心头诧异,朱标看向李善长,故作诧异问道:
“李先生,胡惟庸可是你的学生。而且他已是中书右相,何故构陷刘伯温啊?”
“太子明察,正因为胡惟庸只是右丞相,所以他才会构陷刘伯温。”
“左丞相看似比右丞相只高出半级,可二者的分量,却是天差地别。”
“而在老臣之后,刘伯温更有可能担任左丞相之职。”
“毕竟与刘伯温相比,胡惟庸无论是资历、人品、声望亦或是谋略都相差甚远。”
“所以胡惟庸想要更进一步,这才构陷刘伯温。”
“竟是如此?”
朱标摆出一副大为震怒的样子,紧接着冲李善长继续问道:
“那李先生以为,谁更适合接替你的左丞相之职?”
“还是胡惟庸。”
李善长目光凛然,摆出一副大公无私的表情郑重回答:
“左丞相乃我朝主相,百官之首。”
“所以不应频繁变更。”
“刘伯温无论是才能还是威望,都是最合适的人选,甚至比老臣更加合适。”
“只不过他年事已高,恐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天不假年。”
“胡惟庸虽然擅妒,可他确有丞相之才,所以老臣认为以胡惟庸为相最为合适。”
看着摆出一副中正体国的李善长。
朱标心中不由一阵感慨。
这李善长、胡惟庸师徒俩当真个个都是人精。
胡惟庸素有急智,才能也算出众。
李善长故作愚钝,可心里的算盘却是精明的很。
以退为进的法子,被他用的几乎毫无破绽。
“举贤不避亲,李先生果然有古人之风。”
“不过孤想问,左丞相之职,为何不能由先生你继续担任。”
李善长微微一愣,有些诧异的看向太子朱标。
谁说他不能继续担任左丞相了。
虽然他刚才口口声声举荐胡惟庸为中书左丞相。
可他刚才也说了,中书丞相不能变更过于频繁。
他可没说现在就把左丞相之职交给胡惟庸啊!
而且他也没说自己有告老还乡的打算啊!
可一想到刚才自己说得话,李善长无奈,只好硬着头皮说道:
“为我大明,老臣自当死而后已。”
“只不过臣刚刚说刘伯温年事已高,然而老臣比他还要年长一些呢。”
“若不是一心想继续为我大明效力,老臣这把岁数早该告老还乡了....”
李善长这话本是自嘲。
他还等着朱标规劝,让他继续留任中书。
只不过李善长没想到的是。
他刚一说完,朱标竟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的确,李先生劳苦功高,朝廷应该给先生一个富贵晚年。”
“等过些日子先生告老还乡,到时本宫一定亲自相送。”
“太子,臣......”
就在李善长准备直接坦白,自己并无还乡之志的时候。
只见朱标表情猛的冷厉起来,直勾勾的盯着他。
也是这一瞬间,李善长竟从朱标身上看到了老朱的影子。
那眼神中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严,简直和朱元璋一般无二。
努力平复心头悸动后,李善长忙跪地叩谢。
“太子大恩,老臣只能愧受。”
“嗯。”朱标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既然如此,先生请回吧。”
就在李善长准备告退之时。
皇六子楚王朱桢径直走到朱标跟前。
“大....大哥.....”
心神未定的李善长刚要离开,却发现素来以胡闹闻名的楚王朱桢,在朱标面前竟乖巧的可怕。
他清楚的发现,此时朱桢看向朱标的眼神竟然满是敬畏。
“你可知错!”
此话一出。
李善长清楚看见朱桢身体猛然一颤。
随即竟直接跪在了朱标跟前。
“大哥,臣弟知错,臣弟不该对宜伦妹妹胡说。”
“既然知错,自己拟个惩罚。”
“是.....”
朱桢跪在地上沉思片刻,随即看向朱标小心说道:
“臣弟口无遮拦,应抄写皇明祖训五十遍,以正心性。”
见朱标依旧没有开口。
朱桢无奈,只好继续说道:
“还....还有,臣弟妄议,应.....应该打手板二...二十下.....”
“二十下?”
“五十下!”
听到朱标反问,朱桢连忙改口。
也是如此,朱标这才满意。
“现在去母后宫中领罚,明日晚间将五十遍皇明祖训交给你皇嫂。”
“是....是.....”
语罢,朱桢起身便要离开。
路过李善长时,朱桢还很是客气的冲李善长拱手问好。
也是朱桢如此,李善长愈发诧异了起来。
要知道,楚王朱桢是除燕王朱棣外,闯祸最多的皇子。
鲁莽、胡闹、不服管教,这些对楚王朱桢的评价,哪怕朝堂大臣也多有耳闻。
可李善长没想到的是。
就是这么一位混世魔王,在朱标跟前竟乖顺的似学堂稚子。
没有顶撞、没有狡辩,甚至还自己给自己拟了个惩罚。
而且李善长也能看的出来。
朱桢对朱标绝非恐惧,更多的则是敬重。
“孤这些弟弟缺乏管教,让先生见笑了。”
“不敢不敢。”李善长连忙摇头,“太子不仅协助陛下处理国事,还帮皇后管教诸位皇子,太子才是我大明柱石。”
“先生说笑了, 若是先生确定还乡之期,记得告知本宫。”
“届时本宫好命人准备些心意。”
“是....老臣告退。”
语罢,李善长缓步朝朱元璋所在的谨身殿走去。
一路上。
李善长都在努力回忆,自己究竟何时与朱标交恶。
朱标竟然如此急切想要让他辞官还乡。
还是让他卸任丞相一职,是朱元璋的意思。
而看着李善长渐行渐远的背影,朱标不由轻叹出声。
尽管他也知道此时的李善长定然满新疑惑。
可这老小子不知道的是,自己让他卸任丞相之职,乃是为了保全他的性命。
因为朱标很清楚,刚强独断如老朱这样的人,自然不允许丞相来分割他来之不易的皇权。
身为穿越者,朱标更清楚老朱很快便要彻底取消传承千年的丞相制度。
而那时候,谁在丞相的位置上,谁就必将成为丞相制度的殉道者。
正如朱标先前所说的那样。
李善长更像是朱家的家臣,与老朱相伴戎马,无论功劳、苦劳,他都不该为丞相制度陪葬。
让李善长尽早辞官还乡,也是朱标对这个洪武头号谋臣最后的恩赐。
“兄长.....”
见朱标看着李善长离开的方向愣愣出神。
太子妃常氏低声开口。
也是听到常氏的声音,朱标收敛情绪,转头看去。
“宜伦呢?”
“公主或许是哭累了,刚刚睡着了。”
似乎想到宜伦那可怜模样,常氏表情动容,看向朱标小心说道:
“三日后孙贵妃的丧礼,殿下当真不让诸皇子出面吗?”
“太子自然是不能得罪,可筹措粮草也是太子下的命令。”
“该争的时候,也还是要争的,否则将来但凡有麻烦事儿,太子一股脑推到你我头上,我等又该如何?”
不动如山、动则如山崩。
对于李善长的这句忠告,胡惟庸还是铭记在心的。
只不过他还是认为李善长这一辈子都过于谨慎了些。
在老朱面前唯唯诺诺也就罢了,在朱标面前依旧不敢抬头,最后被朱标设计的辞官还乡,他还不敢争些什么。
在胡惟庸眼中,李善长谨慎的有些软弱了。
然而他不是李善长,该争的时候他还是要争的。
如今稍稍试探一下朱标,在他看来也是很有必要的。
“涂节,太子久居深宫,他自然不知民间粮草的真实价格是多少。”
“可是陛下可是亲历过民间的......”
“那有何妨!”不等涂节说完,胡惟庸狠狠瞪了他一眼,厉声道:“陛下亲历民间之时,中原动乱,当时粮米价格是现在的数十倍不止。”
“你只需让山东、河北两地的官员多报个三倍五倍,陛下自然发现不了。”
“总而言之,这是太子下令,陛下当时也听到了。就算陛下有所怀疑,哪怕为了太子的颜面,陛下也不会深究什么!”
听到胡惟庸这话,涂节虽然依旧有些不安,但还是在密函中添了几笔。
只不过见涂节那惶恐不安的样子。
胡惟庸沉吟片刻,还是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声道:
“涂节,为父知你聪明,也将你视为左膀右臂。”
“将来这中书丞相的位置,自然也是你的。”
“你我现在所为,也是要告诉咱们这位太子,不能什么麻烦事儿都丢带下面。”
“为父也是为你将来出任丞相铺路!”
“义父.....”
“方才那些话你要牢记在心,可与太子争,可也要分清形式,知道什么时候该争,什么时候不该争!”
看着摆出师长模样,谆谆善诱的胡惟庸。
涂节虽然心有鄙夷,但还是装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跪在胡惟庸跟前感激回道:
“义父教诲,涂节谨记在心。”
“义父大恩,涂节万死不辞!”
“起来吧。”将涂节扶起来后,胡惟庸亲自弯腰为涂节拍去身上尘土。
“还有,替为父备上一份礼物。詹家女儿要嫁给太子,为父今夜也要去拜会詹同才是。”
“是。”
涂节应了一声,转身便朝门外走去。
而看着涂节离开的背影,胡惟庸眼中却闪过一抹鄙夷。
他虽与涂节有师生之名,涂节更是拜他为义父。
可胡惟庸很清楚,涂节跟他一样所图甚大。
然而涂节却要比他蠢笨许多。
因此,他自然要向李善长对待自己一样对待涂节。
凡需舍弃之时,他自然不会顾念什么师生之谊,父子之情。
等涂节没有利用价值后,他也自然会毫不犹豫将其踢开。=
同样。
涂节心中所想,也和胡惟庸不尽相同......
太子东宫。
和朱标预想的一样。
老朱设立锦衣卫的消息传至中书省后,一整天都没见一个官员进宫劝阻。
而此时,接到老朱的旨意,毛骧怯生生走进朱标所在的东宫。
“臣兵马司提督毛骧,拜见太子。”
“起来吧。”
看着面前不动声色的朱标,毛骧整个人愈发紧张了起来。
毕竟是他捉了刘保儿一行人,虽说这一切老朱这个皇帝的旨意。
可朱标甚至敢顶撞老朱。
就算现在杀了他泄愤,恐怕老朱也不会怪罪朱标。
小说《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