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全文版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

全文版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

发飙的芭蕉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网文大咖“发飙的芭蕉”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穿越重生,徐二龙温叶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不落下风。喻平和缺牙齿见得打群架了,加入战团,大家扭打成一堆。......

主角:徐二龙温叶   更新:2024-01-23 17:3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徐二龙温叶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版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由网络作家“发飙的芭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发飙的芭蕉”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穿越重生,徐二龙温叶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不落下风。喻平和缺牙齿见得打群架了,加入战团,大家扭打成一堆。......

《全文版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精彩片段


杨利民却借此蹬鼻子上脸:“听到了吧,这是掉了水份,我们拿过来的时候,就是五十斤,这掉了水份,也不能怪我们,你就得按五十斤算给我们。”

这相差出入,是两斤的差距。

“可不是,徐二龙,就两斤差距的事,还有这么多人,等着交黄鳝呢,你就不要斤斤计较了。”

其余人不作声,心下却是懊悔,哎呀,我怎么没有想着这个主意?

早知道,我也多往这里面掺些水份。

多掺一斤水,就多一毛钱……

徐二龙环顾四周,见一众村民眼睛乱转,若有所悟的神情,大约也能猜到他们的想法。

徐二龙气笑了。

两斤黄鳝,也就两毛钱的事。

可这是两毛钱的问题吗?

现场看着的人这么多。

如果这会儿松了这个口,四十八斤强行说成五十斤。

那明天,再掺一点水,九十五斤,可以强行说成一百斤?

大家有样学样,变本加厉这么来,怎么收场?

在家里收黄鳝的,是小玲和妈,两个女人,到时候不是随便被人拿捏?

别以为农村人就淳朴,占小便宜、斤斤计较、得寸进尺的不在少数,退让一步,就会被人逼得步步退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徐二龙决对要压下这股子嚣张气焰,寸步不让。

“我家的称,是借的生产队的称,这么多年,生产队就靠着这把称收粮食分东西,没有任何问题。”

“我妹做事,一惯细心认真,绝不会出差错,这些天的账,都是记得明明白白。”

“可你们,刚才居然仗着人多,仗着人高马大,欺负恐吓我妹子?”

“我们没有任何过错,凭什么,要因为你们胡搅蛮缠而让步?选择忍气吞声?”

徐二龙一条一条痛斥,有理有据。

说到这儿,他语气一厉,带了几许狠劲:“今天这黄鳝,我还就不收了,你们自己拿回去,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他手一挥,示意后面的人:“来,后面要卖黄鳝的,这边排队。别耽误时间。”

“妈的,这耍猴呢?老子辛辛苦苦捉了半天,送过来,你说不要,让我拿回去?你鳖孙养大的?”杨利民脾气上来,口中不干不净。

“骂谁呢?”徐二龙勃然大怒,一拳头,直接砸过去。

跟杨利民逼逼半天,已经是强忍怒气,想着开门收货,尽量和气生财、以理服人。

可现在,对方已经口中喷粪。

当着他的面骂娘,这是找死。

这一拳,直直砸在杨利民嘴边,就这样,还不出气,徐二龙再狠狠踹上一脚。

杨利民跌跌撞撞退后两步,一抹脸,居然打出鼻血。

在农村,拳头就是道理。

谁的拳头硬,谁的嗓门大,谁就能占上风。

徐二龙打架的本事,整个公社有名。

但他并不是一言不合,就动手打人,这实在是杨利民欺人太甚了。

“我这是教你做人,敢跟我胡搅蛮缠,以为我不敢打你?”徐二龙指着他鼻子骂道。

众人闪开几步,感觉徐二龙所说在理。

这完全是杨利民胡搅蛮缠嘛,强买强卖。

杨利民大叫一声,扑过来,跟徐二龙扭打在一块。

甚至,他的同姓兄弟几个,跟着一块儿扑上来帮忙,这是打算人多欺负人少。

徐二龙不惧任何人。

他现在酒意还没彻底的消,真是兴头上,一脚踹翻了杨利民后,又将杨三扑倒在地。

即有狠劲,又有巧劲,以一敌几,完全不落下风。

喻平和缺牙齿见得打群架了,加入战团,大家扭打成一堆。


“妈,你今天看看,村里有谁有大的篓子,买两个大的,好装东西。”徐二龙寻思着。

“好。”张金芳应着。

徐二龙挑着黄鳝,如往常那样,送到厂区,按数量缴了货。

揣着钱,徐二龙出来,直奔桃花河而去。

他们县城,是个地势极为特别的城市,整个县城,被一道大裂谷一劈两半,桃花河在这大裂谷中,形成几层落差,最后,汇入长江。

在这没有空调,风扇都极为稀少的年代,大家消暑纳凉的最好方式,就是去河里游泳。

桃花河因为在第一层落差的地方拦了堤坝,修了水电站,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游泳池,整个县城的人,几乎全在这儿游泳。

徐二龙在桃花河边转悠了半晌。

河里,密密麻麻泡满了人,像下饺子一样。

大人小孩子都往河里跳,不时有大长腿的美女,穿着泳装,结伴而过。

(有人质疑那年头男女不能游泳,贴张图打脸。希望大家不要拿无知来质疑这书的真实性)

说好的八十年代保守呢?

徐二龙巡视好全地,果然,现在河边没有卖凉水的。

他决定,就在河边卖凉水,再开辟一个赚钱的门道。

别瞧不起卖水这个小行道。

小小生意赚大钱。

这八十年代,曾经有过几句顺口溜。

拿手术刀的,不如拿杀猪刀的。

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甚至连卖瓜子就能在七十年代赚成百万富翁。

这也侧面证明,一些不起眼的小生意,哪怕只是赚的一分两分钱,但在强大的买方市场下,也能赚得一大桶的金。

来河边卖水,这也是昨天那几个河里游泳的小伙子,无形中给了他启发。

游泳,是一个极为消耗体力的体育活动,两小时运动下来,许多人都会又渴又饿。

这年头,没有矿泉水这样易携带的瓶装饮料,大多数人,出门都是自带军用水壶。

徐二龙看中的,就是在这儿游泳的人,大多数是年轻人,以小青年居多。

这是对钱最不敏感的一群人。

在又饿又渴的情况下,他们会乐意花上两三分钱,买一杯水喝。

说干就干。

徐二龙转身跑回化工厂,找到了王伯林,要求借一副铁皮水桶。

“你借这水桶做啥?”王伯林好奇,但也没有为难,指了指角落的那一副铁皮水桶:“那个桶暂时没用,你拿去吧,只是,自己要洗一洗。”

“嗯,我就借几天。”徐二龙又塞给王伯林半包烟:“你需要的时候,我就给你送过来。”

挑着桶,徐二龙站到厂里的一处水龙头前,把桶里里外外清洗一番。

然后,他再去厂外面的供销社,买了一斤老荫茶。

这老荫茶,是当地的一种特色茶,严格来说,算不上茶叶,只能算一种树叶。

煮熟后,就变成红褐色,能消暑解渴,提神透气,久泡不馊,是广大群众常喝的茶。

徐二龙将这一斤老荫茶,丢进桶中,又挑着桶,来到化工厂的锅炉房前。

国营大厂就是好,锅炉房的开水,随便打,大锅炉嘟嘟冒着热气。

徐二龙给锅炉房的师傅递了一支烟后,心安理得的站在一边,拧着水笼头,往水桶中灌开水。

一支烟的功夫,他跟锅炉房的师傅聊熟了,那两桶开水,也灌满了。

徐二龙挑着水桶,跟锅炉房的师傅打个招呼:“王哥,我先走了。”

“好嘞,明天再来。”王师傅热情的回应。

反正他烧锅炉,这开水,谁来打,不是打?

徐二龙挑着水桶,晃晃悠悠的往着桃花河走,在经过供销社的时候,他折进去,又买了几个玻璃杯子。

一路走走停停,把水挑到河边,那桶子水,也凉了下来。

找了一块硬木板,支楞在一个桶上,再摆上玻璃杯,一个简单的凉水摊,算是搭好。

再将桶里的老荫茶,往玻璃杯里一倒,琥珀色的茶水,清透澄亮。

徐二龙忙碌半天,自己也累了渴了,他端起杯子,咕嘟咕嘟,自己连着喝了两三杯,这才解了暑气。

“这是卖水?”有人路过,问了一句。

“对,老荫茶,又清热来又解渴,来一杯不?”徐二龙问。

“要钱?”

徐二龙笑了:“瞧你说的,这大热的天,我这是学雷锋,不要钱,可这打开水,总是花了钱,你开水钱得付我吧?这老荫茶也是花钱买的,这也得给钱吧。”

这一说,好像是个道理,在外面打一壶开水也得一分钱呢。

“那多少钱一杯?”

“三分钱一杯。”

对方道:“三分?这么贵?冰棍才四分钱一支。”

徐二龙笑道:“冰棍没这个解渴消暑。”

旁边另有两个穿着大裤衩的年轻人路过,听着是卖水,舔了舔干渴的嘴唇,二话不说,花了三分钱,买了一杯水喝。

这算是开了一个好头,陆陆续续的,又有不少人过来买水喝。

事实证明,徐二龙的这个想法,是正确的。

这个天然的游泳池,吸引了全县老老少少那么多人。

就算十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想喝水,这也是一笔好买卖。

徐二龙一分两分的收着钱。

现在,他也不嫌这一分两分的寒碜。

除了那种有得天独厚优势的人,别的人,谁不是这么一步一步的过来?

前一世,他经历太多,坐过牢,擦过皮鞋,当过棒棒、修过汽车、开过叉车、卖过烧烤、开过网店……零零总总的,有过得意的高光时刻,也有落魄的灰暗时刻。

可这又怎么样,看成败,人生豪迈,不过就是从头再来。

看着天边染起晚霞,桃花河里游泳的人,渐渐少了一大半,徐二龙这两桶水,也卖光了。

他站起身,收了摊子,将几只玻璃水杯放进水桶中,挑着水桶回家了。

家里,张金芳、徐小玲按着他的交待,在家里收黄鳝。

只是,张金芳腼腆,不好意思在村里大张旗鼓的张扬,说要收黄鳝,所以,今天家里的黄鳝,其实就是喻平、金牙齿和黄小刚他们弄来的这些。

倒是那些小孩子,听黄小霞说,可以拿黄鳝换糖吃,一个个极为兴奋,光着小胳膊,在稻田里、河沟里捉着黄鳝,拿着去换糖吃。


徐大民点点头:“我知道。”

他隐隐能感觉,这个时代,好像变了,比如,恢复高考了,他才能有机会考上大学。

可还会怎么变,他迷茫。

别说他迷茫,那个时代大部分的人,都迷茫。

否则,就不会有摸着石头过河这一说。

只有那些极少数的人,才能在这样迷茫的时机中,发扬大无畏的精神,敢闯敢拼,闯出一条血路,闯出一个康庄大道。

“一会儿,我去看看,他怎么收黄鳝。”徐大民说。

“有什么好看?那东西,田间沟渠四处有。”徐老太说:“你想吃,我给你做两条。”

徐大民不作声,他不是想吃黄鳝,他就是想看看,徐二龙在搞什么。

能考上大学,他还是有脑子的,会思考问题。

“哥,你别去。我怕别人笑话你。”徐小飞在一边嚷嚷:“这两天,别人都在背后说你,读书读狗肚子去了,居然不会修车,徐二龙可比你强。”

徐大民略显白净的脸,肉眼可见的阴沉下来

这读书,跟修车是两回事好不好?

谁说会读书就能修车?会修车就比读书强?

要怪,也只能怪徐老太过于高调,自从他考上大学后,一个劲在村里炫耀,她家宝贝孙子比别人都聪明。

既然比别人都聪明,理所当然,就应该处处比别人强。

想着那天晚上的事,徐大民心塞塞。

他打消去看徐二龙的念头,独自一人在家看书。

对,点着煤油灯看书,才能显得他这个准大学生是多么的求知若渴。

徐二龙按照约定,在电影院找着那个烟贩。

这家伙,果真能耐,拿着两张大报纸,把烟裹得紧紧的。

徐二龙打开报纸,将那条夔门烟拿出来检查了一下。

包装完好,看着挺有档次。

徐二龙收下这一条烟,又另外买了两包大前门。

“以后,还需要烟,再来找我啊。”对方说。

徐二龙客套两句,在卖瓜子花生的小贩那儿,又买了二两瓜子,带着烟,返回化工厂。

他没去伙食团找王伯林,而是在他家里等他。

家里就小虎和他奶奶在,徐二龙把瓜子递给小虎。

“你这人,也太客气了,每次来,都给孩子带东西,这怎么好意思。”王奶奶笑着跟徐二龙说话,对这个年轻人,是非常的满意。

人家热情仗义,当初帮着救了自己的孙子,现在每次来,都没空手,王奶奶是越看越喜欢。

平时也没有少在王伯林面前夸他。

徐二龙逗着小虎玩了一会儿,等王伯林回来后,他将面前的烟推过去。

“我拿着这烟,去给你搭搭线,至于成不成,这就是另一说,明白吗?”王伯林说。

徐二龙笑着回答:“王哥,这事我懂,这两盒烟,你也揣上,你有这一份心,我已经很感激,成不成的,就另说。”

将王伯林这边的正事完成,徐二龙继续挑着水桶,去锅炉房打开水,担去桃花河卖。

在王伯林给他搭线没有明确下来前,这卖水挣钱这个途径,他不准备丢。

天气热,知了在枝头嗓音一声比一声大。

徐二龙挑着水桶到了河边,发现河边居然有卖冰棍的了,一个果绿色的木箱立在那儿,上面大大写着冰棍两个字。

徐二龙笑,果真任何时候,都不缺聪明人,挺会跟风。

他在这儿卖水,这才两天,别人就看出门道了,跟着跑这儿来卖冰棍。

还好,这位大爷只是卖冰棍,没有跟他形成直接的竞争关系。

徐二龙跟他点点头,算是打招呼,然后挑着水,离卖冰棍的,稍稍远一点。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