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文章精选

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文章精选

发飙的芭蕉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是以徐大民徐二龙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发飙的芭蕉”,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再说,你这黄鳝再粗,它也是按着斤数卖的啊。”“哎呀,那我不卖了。”王淑君说:“我自己提去县城卖,一斤可以多卖两三毛钱呢。”她作势往回走,迎面就看见徐二龙回来,她迎上前,又把话对徐二龙说一遍。“你看,我也没要多的,就一毛五这样的收,以后,我捉了黄鳝,就送到你家来。”王淑君说。徐二龙笑了:“婶,我这儿,也就只能给一毛钱。价格高了,我也不划......

主角:徐大民徐二龙   更新:2024-01-22 16:4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徐大民徐二龙的现代都市小说《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文章精选》,由网络作家“发飙的芭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是以徐大民徐二龙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发飙的芭蕉”,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再说,你这黄鳝再粗,它也是按着斤数卖的啊。”“哎呀,那我不卖了。”王淑君说:“我自己提去县城卖,一斤可以多卖两三毛钱呢。”她作势往回走,迎面就看见徐二龙回来,她迎上前,又把话对徐二龙说一遍。“你看,我也没要多的,就一毛五这样的收,以后,我捉了黄鳝,就送到你家来。”王淑君说。徐二龙笑了:“婶,我这儿,也就只能给一毛钱。价格高了,我也不划......

《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文章精选》精彩片段


只能多喝几杯老荫茶,降火消暑。

这一桶水卖光之后,看着时间还早,徐二龙又去接水。

这一次,他不再回化工厂接开水了。

他直接去找了一口井水,往桶中灌凉水。

嘿嘿,我不生产水,我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徐二龙灌着水,是理直气壮。

别人当大自然的搬运工,就能搬出那么大的产业,自己搬点井水,依样画葫芦,有什么问题?

这一次,他往水桶中,丢了薄荷叶,再丢糖精进去。

三分钱的老荫茶,现在成了五分钱的薄荷凉水。

这一桶水卖完,徐二龙收摊,挑着两个大铁桶,晃着回家。

今天张金芳在家收的黄鳝就比较多了。

村里人知道她们家在收黄鳝,自然而然,捉了黄鳝送过来。

一毛钱一斤,大家都是这个价位。

村东头的王淑君,提着黄鳝过来,反复说着她的这个黄鳝多好,要求一毛五一斤。

“你看看,我这黄鳝,多粗的一条,这怎么也得一毛五吧?”王淑君嘴吧哒吧哒的说:“再说,我听别人说,县城里,这样的黄鳝,起码要卖三四毛一斤,你一毛钱就想收我们的,这不过份了?”

张金芳笨嘴笨舌,也不知道如何反驳。

小玲气恼道:“王婶,大家都是这么卖的,怎么可能你一个人特殊。再说,你这黄鳝再粗,它也是按着斤数卖的啊。”

“哎呀,那我不卖了。”王淑君说:“我自己提去县城卖,一斤可以多卖两三毛钱呢。”

她作势往回走,迎面就看见徐二龙回来,她迎上前,又把话对徐二龙说一遍。

“你看,我也没要多的,就一毛五这样的收,以后,我捉了黄鳝,就送到你家来。”王淑君说。

徐二龙笑了:“婶,我这儿,也就只能给一毛钱。价格高了,我也不划算。而且,我这儿,已经有了几百斤,再多我也不想收了。”

别看他一毛钱的价格收进,五毛钱的价格卖出。

可这中间,要请客吃饭,要买烟送礼,要维持打理关系,这也是需要钱,这也算是成本。

“你不要,那我拿去城里,可别怪我跟你抵着卖东西。”王淑君说。

徐二龙还真不介意呢,他的门道,又不是在大街上卖黄鳝。

王淑君提着黄鳝走了一程。

想了想,虽然自己提到县城能多卖一些价钱,可这一来一去,耽误时间啊。

地里还有庄稼,田头还要打理,猪要喂,衣服要洗……

她最终,还是折返回来:“算了,算了,一毛就一毛吧,给我称重。”

张金芳拿着称,认真的给她称重。

十斤八两的重,一块零八分钱。

徐小玲认真的在小本子上记着账。

这两天加起来,差不多有五六百斤了。

张金芳看着这么多的黄鳝,心中发愁。

她就担心,这么多的黄鳝,卖不掉怎么办?

“放心,妈,会卖出去的。”徐二龙回答。

放好水桶,徐二龙拿起毛巾,在后院打水,洗脸洗手。

清凉的水,洗去了一身的汗渍和灰尘,身上粘乎乎的感觉一扫而光。

清洗过后的徐二龙,神清气爽,将毛巾往肩头一搭,哼着小调。

“小玲,过来清钱。”徐二龙示意小玲过来清钱。

他把那一口袋零钱,倒在床上,让小玲慢慢清理。

今天回来的时候,他买了一根猪蹄,准备猪蹄炖黄豆。

趁现在物价便宜,当然是使劲买来吃吃吃呗。

何况,一根猪蹄,也就一两块钱的事。

将猪蹄丢在柴火堆上,腾腾的火焰将所有的猪杂毛一烧而尽,猪皮在火光中,滋滋的冒着热油,猪皮特有的烧焦气息在空气中蔓延。


徐二龙把他的脸色看在眼中,心中暗想,回头记得给这门卫递支烟,省得刁难。

按着约定,把黄鳝挑到伙食团,王伯林没出面,只是叫了人过来,称秤。

称秤的,是个圆脸的小年轻,知道能来这儿的,都是些沾亲带故的关系,没有多作刁难,随便检查了一下,就过称。

一共五十六斤,多点少点对方也没太在乎,入库之后,给徐二龙开了收条,让他拿去财务室领钱。

有着王伯林的关系在,给他的鳝鱼,是按照五毛钱的价格收的,这也算是一份大人情了。

徐二龙去供销社,买了一瓶竹叶青,又买了两包大前门。

厂大门右边的叉道上,摆着无数的小摊子,有四周的菜农,拿着自家地里的小菜来卖,也有人拿着鸡蛋卖。

而附近的居民,有点脑子有点眼光的,就在这儿摆摊卖瓜子花生,卖馒头包子,卖凉粉凉面。

渐渐就形成一个小集市。

毕竟几千人的大厂,这么多的职工要吃要喝。

而且,这些小摊,不需要各种票。

徐二龙逛了一圈,先在一家卖抄手的小摊面前坐下,吃了一碗红油抄手,跟老板随口闲聊一阵,知晓在这儿摆摊的,大多都是厂区的家属,因为有这么一层关系在,一般很少有人来驱赶他们。

给了一毛五,很快,一大碗红油抄手热气腾腾的端上小桌子。

徐二龙伸手一拌,看着下面半碗小菜,不由好笑。

这年头,肉贵,米面都贵,这些小老板为了做生意,舍不得多放材料。

可为了让这一碗抄手看上有份量,就会在下面,垫上半碗菜,叫“衬碗”,衬得碗里冒尖,远远看上去,就是一大碗,分量十足。

徐二龙饿了,拿了筷子,将抄手拌了拌,直接开撸。

吃过早饭后,徐二龙买了半斤盐水花生,买了半斤猪头肉,还有半斤怪味葫豆,又折腾回厂区。

这一次,他掏出准备好的大前门,客气的递到门卫的手中:“师傅,来,抽支烟。”

看着是大前门,对方脸色好了许多,收下这烟。

徐二龙掏出洋火,帮着他把烟点上。

这烟一点上,关系就瞬间又拉近不少。

“你小子不错啊,现在都跟伙食团搭上关系了。”门卫说。

徐二龙笑道:“这也是没办法,家里都穷得揭不开锅了,总要想点办法。”

跟这门卫闲聊一阵,知道他姓陈,很快一口一个陈哥叫得非常亲热。

这一支烟也不算是白废,至少,在这陈门卫这儿,算是挂上号了,相信以后再进进出出,不会拦他。

徐二龙跟他告辞后,又去了王伯林家,专程等着王伯林下班回来,一起喝两杯。

“兄弟,你这是干啥呢?来我这儿,还让你带酒带菜来?”王伯林说。

徐二龙笑:“我知道你厨艺好,可天天在伙食团炒菜做饭,试试外面这些小吃,也不错。”徐二龙说。

王伯林端来小板凳,跟徐二龙坐在门口喝着豆豆酒。

昨天帮着介绍伙食团的业务,王伯林只是想还个人情,并没有想跟徐二龙深交。

可现在,看着这个小伙子,年纪轻轻,倒是挺上道的。

徐二龙也没说别的,就只是跟王伯林天南地北的闲侃一阵。

侃着侃着,王伯林颇为吃惊:“小兄弟,你年纪轻轻,居然走南闯北走了这么多地方?”

要知道,这年头,随便上哪儿,没有介绍信寸步难行,他一个年轻小伙子,能跑这么多的地方?

徐二龙自知说漏嘴。

前世,谁不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啊,从自己活腻了的地方,跑别人活腻了的地方转一圈。

可现在,这说上去,就有点过份。

“其实,我也没有去过这么多的地方,只是,我有个姑姑,她住在省城,我经常去她那儿玩,也是听她吹的。”徐二龙找个理由自圆其说。

“哦,这还差不多。”王伯林相信了。

徐二龙闲聊了一阵,也没多打扰,起身告辞。

喝酒,不是目的,只是维护人际方式的手段。

****

徐老太在家,跟着周凤茹生气。

“你看看,这什么时候了?连饭都没做好,猪圈里的猪也没喂,猪都快要从猪圈里蹦出来了。这半天,你在搞什么名堂?”徐老太指责着周凤茹。

以往,这些事,张金芳早就料理得好好的。

可现在,张金芳不在,猪也没人喂,饭也半天煮 不好。

周凤茹道:“妈,刚才大民头痛,我急着给他找药去了,也就忘了煮饭这事。”

一听徐大民头痛,徐老太顾不得发脾气,转头关切问徐大民:“大民,跟奶说,你头还痛吗?”

徐大民只能无奈帮着周凤茹圆谎:“奶,刚才我妈已经给我按过一阵,现在好多了。”

“那就好,你先去躺着歇一歇,这读书,就是费脑子的事,你可别太费脑了,这已经考上大学,就好好在家歇着。”

徐老太让周凤茹去烧火,她去抓了两把苞谷面,撒成锅中,搅成糊糊,又从泡菜坛子里,取了泡着的萝卜,切成丁,当下饭菜。

一家人,端着苞谷糊糊坐在门槛上吃饭。

“妈,这两天了,要不,你去把大嫂接回来?”周凤茹劝着徐老太。

“为什么我去接她?”徐老太瞪她一眼:“她要跟着徐二龙这个混帐东西走,那就做好准备一辈子不回来的打算。”

周凤茹心中苦笑,这不接张金芳回来,家里这些活,就得她做啊。

她就是一个喜欢投机取巧的人,否则当初也不至于一下乡,就随便找了一个当地人嫁了,就是想图省事,少干点活。

“妈,这话不是这么说。你是一家之主,当然不能让你矮了身份。”周凤茹婉转劝着徐老太。

她讨好人的功夫不错,这些年,就凭着这么一张嘴,给自己和儿子,争取了最大的资源。

“也许大嫂出去,已经知道错了,只不过,你不点头,她不好意思回来,所以,你不如大人大量,给她一个台阶下,去找她,让她回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