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全集小说推荐

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全集小说推荐

山泽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最具潜力佳作《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赶紧阅读不要错过好文!主人公的名字为朱标朱元璋,也是实力作者“山泽”精心编写完成的,故事无删减版本简述:女儿嫁给太子,爹爹我就是皇亲国戚的。”“将来若是你为太子生下一子,那我就是皇子的外公了!”“好!很好!很好!”一想到朱标对自己女儿连说两次‘很好’,吕本只觉心花怒发。而听到自家老爹方才那话。吕氏高兴的脸上却闪过一抹冷色。既然嫁给了太子,那她要的就不仅仅是太子嫔位。没准将来她还能成为大明的......

主角:朱标朱元璋   更新:2024-02-11 20:2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标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全集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山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具潜力佳作《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赶紧阅读不要错过好文!主人公的名字为朱标朱元璋,也是实力作者“山泽”精心编写完成的,故事无删减版本简述:女儿嫁给太子,爹爹我就是皇亲国戚的。”“将来若是你为太子生下一子,那我就是皇子的外公了!”“好!很好!很好!”一想到朱标对自己女儿连说两次‘很好’,吕本只觉心花怒发。而听到自家老爹方才那话。吕氏高兴的脸上却闪过一抹冷色。既然嫁给了太子,那她要的就不仅仅是太子嫔位。没准将来她还能成为大明的......

《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全集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若是再找个城府颇深的丫头,天知道将来会有怎样的麻烦。”

“而且我看那詹氏只是紧张,倒也不是天生痴傻之人,性子坦率,相貌也算不错。”

“太子嫔选她,自然更加合适。”

明白朱标之所以这么安排,也是照顾到她,常氏一时感动,很是认真的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

回到府上。

还不等吕氏走进大门,一直在门口翘首以盼的吕本连忙上前问道:

“如何?太子可相中你了?”

看着自家老父亲一脸激动,握住自己胳膊的手也愈发用力。

吕氏很是自信的点了点头。

“很好!”

“很好?”

“太子殿下对女儿说了很好,而且还是两次。”

此话一出,素来老成的吕本此时差点激动的原地跳起来。

在院中兴奋踱步的同时,吕本看向吕氏满脸自豪说道:

“好!太好了!”

“女儿嫁给太子,爹爹我就是皇亲国戚的。”

“将来若是你为太子生下一子,那我就是皇子的外公了!”

“好!很好!很好!”

一想到朱标对自己女儿连说两次‘很好’,吕本只觉心花怒发。

而听到自家老爹方才那话。

吕氏高兴的脸上却闪过一抹冷色。

既然嫁给了太子,那她要的就不仅仅是太子嫔位。

没准将来她还能成为大明的国母......

“爹,您向来都是宠辱不惊,怎么今日还如此失态?”

“爹能不失态吗?你可是要嫁给太子了!”

吕本满心欢喜,冲着自家女儿解释道:

“陛下对太子的信任无人能及,众皇子对太子也是心悦诚服。”

“太子继位,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更重要的是,咱们那位陛下出身微末,对世家豪族很是不喜。”

“然而我吕家却是数百年的望族,因此爹在朝堂上,整日都是战战兢兢,生怕因为小错便触怒了陛下。”

“如今一切都好了, 只要你嫁给太子,爹就是皇亲国戚,与陛下也算是亲家,如此一来,今后爹在朝堂便不必继续担惊受怕了。”

说到这里,吕本突然想到与吕氏一同进宫的,还有詹家的詹氏。

心中好奇,当即便看向吕氏问道:

“女儿,太子对詹家丫头态度如何?”

将詹氏一言一行说出来后。

吕本竟直接在院中放声大笑了起来。

“没想到啊,没想到詹家也是百年望族,詹同这个老狐狸的女儿竟然如此痴傻。”

“八字还没一撇,竟然在太子面前自称臣妾.....”

说到这里,吕本笑声愈发大声了起来。

同样。

也是想到詹氏刚才在朱标跟前那一脸冒失惶恐的模样。

吕氏的表情之中满是轻蔑。

痴傻如詹氏,压根不可能是她的对手。

就算朱标让她二人一同嫁入东宫,一起服侍朱标。

那吕氏也自信能稳稳压詹氏一头。

“父亲放心,太子对女儿很是满意,与詹氏相比,女儿绝不会输。”

“好!来人,将老夫存的五十年佳酿拿出来,今天我要喝个痛快。”

另一边。

詹氏刚一到家便连忙冲自己父亲说道:“父亲,女儿闯祸了,父亲赶紧向太子递交请罪折子吧。”

将自己在皇宫发生的一切尽数说完后。

詹氏眼巴巴望着詹同,低声说道:“爹,太子不会降罪咱们家吧!”

“无妨无妨,太子心性仁慈,不会因此怪罪咱们詹家。”

“而且今日也不是你的过失,都是爹平日里对你疏于管教,未曾教你礼仪。”

“爹,太子当真不会迁怒于您?”

看着自己女儿那一脸担忧的模样。

纵然詹同心中也很是失望,不过还是故作轻松说道:


“两者相抵,也算他们戴罪立功,功过相抵。”

明白朱标不愿卸磨杀驴,赐死这些有功将帅。

老朱依旧不罢休,继续问道:

“魏国公可是从未纵容家人横行不法,他素来也都是公正守法的。”

“父皇,徐叔是从未纵容家人为欺压百姓,也从未干过不法的勾当。”

“可是这重要吗?”

“随意编织一些罪名,以徐叔的政治眼光,他能看不出其中端倪?”

“徐叔不是好大喜功之人,他自然能明白此次是赏无可赏,朝廷这才弄这么一出功过相抵吗?”

“不错,如此一来勋贵武将之中定有人不服。可同样,勋贵武将之中也有聪明人。”

“若是他们弄明白事情缘由之后,依旧抱怨朝廷,依旧心中不满,那他们立下的功劳,便不足以抵扣他们的罪过。”

说到这里,朱标身上温和气质陡然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股莫名的冷厉。

“正好,朝廷也需要杀鸡儆猴,也需要用一两个勋贵的性命去震慑整个淮西集团。”

朱标的这番安排,整体看下来倒是没什么毛病。

赏无可赏那便不去赏赐,将勋贵往日不法公之于众,让他们功过相抵。

哪怕朱标也说了,用一两个不懂事儿的勋贵武将震慑整个淮西集团。

可这答案依旧不是老朱想要的。

毕竟老朱方才也说了,北方已定,朝廷便不需要那么多能打仗的将军。

而且没有战事,这些骄兵悍将只会成为帝王的拖累。

所以老朱一直期待的答案,是朱标大批赐死这些勋贵武将。

“标儿.....”

“父皇!”

就在老朱准备再次开口之时,朱标却率先打断。

一双眸子中满是坚毅,直勾勾的盯着朱元璋。

“父皇,民间有这么一句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而于国而言,就算没有战事,那些勋贵老将也是国家宝藏。”

“就算四海安定,王朝依旧不能松懈军备,所以这些老将也可以培养下一批的武将英才。”

“因此,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儿臣做了皇帝,勋贵武将只要不闹的太过分,儿臣不会动他们。”

看着格外严肃的朱标一字一句将心中所想尽数说了出来。

老朱愣了片刻,随即郎然笑道:

“好小子,脑子是真好使。”

“成,你爹说不过你!”

老朱默默起身,朝武英殿外走去。

只不过刚走出两步,老朱猛然回头死死盯着朱标道:

“不过咱还是要提醒你。”

“有些事情,咱朱重八顾念同袍之谊,不方便动手。”

“可等到你做了皇帝,那些个香火情以及同袍之谊,自然一笔勾销。”

“到时候诸如赏无可赏,亦或是横行不法,你大可不用顾念太多。”

明白老朱的意思,朱标微微点头,没有反驳。

也是见朱标如此,老朱脸上再次扬起笑容,转身继续朝殿外走去。

“行了,咱去你娘宫里了,等把折子批完,过来吃饭。”

看着老朱离去的背影,朱标不由长舒了口气。

不得不说,老朱性格中的果决刚毅那是骨子里自带的。

方才老朱那些话的意思,他又怎么可能不明白。

老朱无非是想自己说出,对徐达赏无可赏,那便赐死徐达。

封建王朝中,赐死虽是一种惩罚,但同时也是一种赏赐。

特别是对那些功高震主,已经赏无可赏的大臣,赐死反而更显皇恩浩荡。

也是因此。

老朱方才提出问题的前提乃是北元已灭,元主已擒,大明边境再无强敌。


“毕竟朝堂之中,中书省统御六部,御史台监察百官,这二者是绝不能交到同一人手上的。”

“可陛下却没有免除你御史中丞的职务,起初我还以为,陛下是对我胡惟庸完全放心。”

“现在看来,陛下是觉得御史台已不足以监察百官,所以才重设检校,设立锦衣卫,索性直接监视朝中官员。”

“这.....义父是说,陛下已经对御史台不放心了?”

见涂节现在还只关心自己御史台那一亩三分地,胡惟庸眼中满是鄙夷的瞪了他一眼。

“不是不放心御史台,是觉得御史台监察力度不够。”

“换句话说,是陛下认为朝中官员不敢弹劾我胡惟庸!”

听到和自己没太大关系,涂节这才松了口气。

只不过见他如此,胡惟庸愈发后悔收了这么个蠢蛋当自己的亲信。

可聊胜于无,他还是看向涂节继续道:

“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陛下设立锦衣卫,明摆着是冲我胡惟庸来的。”

“可我明明知道这锦衣卫是冲我来的,我非但不能进言劝阻,相反我还要替陛下安抚百官,让他们也不能进言劝阻。”

“不得不说,咱们这位陛下手段着实高明!”

胡惟庸说着,又突然笑了起来:

“陛下这是给我递来了根索套,让我自己把自己的脖子套上。”

“哈哈哈,提拔我为左丞相,也不过是陛下的提前谋划罢了。”

胡惟庸说完,脸上满是无奈和自嘲。

只不过他也是多心了,设立锦衣卫明面上看,的确是冲他这个左丞相来的。

可实际上,就算没有他胡惟庸,以老朱独权的性格,也依旧会设立锦衣卫。

看着胡惟庸那无奈沮丧,却又满是自嘲的笑容。

涂节心里却突然好受了许多。

他涂节被胡惟庸视为棋子,可胡惟庸何尝又不是陛下手中的棋子?

如此说来,胡惟庸也不比他强上多少。

“涂节!”

就在涂节心中冷笑一声,胡惟庸突然冷声问道:

“安排你的事办的怎么样了,五万石的粮饷能否能如期送至北平?”

被胡惟庸这么一说,涂节立时面露难色。

“义父,北伐大军已出兵七个月,北平附近的屯粮都已尽数调往前线。”

“再想筹措粮草,就只能从南方运输。可是这样一来,粮草最起码要等上两个月才能抵达北平。”

“不行!”胡惟庸怒手拍桌,当即便站起身子。

“五万石粮饷,就算是从商人手中买也花不了几个钱,那些个官员每年贪墨的恐怕都不只这个数。”

“告诉河北、山东的官员,若是十日之内不能将这五万石粮饷送到北平,他们的官也就当到头了!”

见胡惟庸如此恼怒,涂节自然不敢耽搁,当即趴在案前给河北、山东的官员写信。

将写好的信件递给胡惟庸后,涂节沉吟片刻疑惑问道:

“义父,北伐大军不缺粮草才对啊。”

“三日前刚有二十万石粮草送到北平,按理说这些粮草足够大军两个多月的用度啊。”

“为何您要.....”

不等涂节说完。

当看到胡惟庸猛的抬头,狠狠瞪了他一眼。

涂节惊慌失措的同时,竟吓的直接后退几步。

见他如此,胡惟庸重重叹了口气,无奈说道:

“五万石粮草,是太子的命令,若是我不照做,你觉得我有几个脑袋可以掉?”

“太子下令?”

“不错。”

提及朱标,胡惟庸只感觉浑身都有些不自在。

好像在朱标跟前,不管他心里想什么,朱标都能第一时间洞悉无余。


“是.....”

常氏俏脸微红,很是害羞的垂着脑袋。

而马皇后也不见怪,握住常氏的手微微用力,温声说道:

“这孩子可是朱家的长房长孙,你可要保重身体。”

“还有,老大处理政务的时候,你别跟他守到半夜。”

“照顾好自己的身子才是最主要的!”

“是....”

常氏突然想到了什么,美眸微动,似下了好大的决心般向马皇后说道:

“娘,如今儿媳已有身孕,伺候兄长也多有不便。”

“是否再为兄长寻个侧室?”

被常氏这么一说。

饶是马皇后也不由有些惊讶。

毕竟女子,特别是后宫中的女子,都希望丈夫的恩宠在她一人身上。

常氏能如此大度,主动提出为朱标选一门侧室,这也让马皇后感到有些诧异。

“好孩子,心胸宽广不愧是将门之女。”

“不过我和你们父皇的意思是,等你诞下一名皇子后,再给标儿寻个侧妃。”

常氏也不是痴傻之人,听到这话,当即便明白马皇后的意思。

毕竟朱标是大明的太子,那朱标的孩子就是大明的第三代君王。

马皇后能如此,无疑是让她将来皇后国母的地位变的无可撼动。

不得不说。

对于常氏,老朱和马皇后更像是父母疼爱自己的女儿一样,疼爱常氏。

见常氏一时感动,眼中甚至闪烁着亮光,马皇后轻轻拍着她的手,柔声说道:

“你父皇那碗白粥估计明天才能送来。”

“今天你就先在娘这里休息。”

“是....”

........

太子东宫

当看到朱标额头渗着血的纱布,老朱心中莫名感到一阵绞痛。

他宁愿这伤口出现在自己身上,也不愿朱标受半点损伤。

可恨的是,朱标头上的伤口还是他亲手砸的。

“把夜宵放下就出去吧。”

听到脚步声,朱标头也不抬吩咐道。

当注意到没有回应,朱标这才将视线从桌上抬起。

“爹?”

“标儿,你....”

见老朱盯着自己额上伤口,喉咙蠕动却半晌都没说出话来。

朱标满不在乎应了一声。

“不妨事,皮外伤而已。”

“标儿,咱过来是....”

“爹,裁撤丞相一事,儿子还想和你商议一下。”

朱标不想见老朱难堪,当即便转移话题。

父子俩吵架也是难免的。

而且老朱毕竟是大明的皇帝,如果自己揪着老朱的错处不放,还让老朱这位历经沙场的皇帝给自己道歉,那还是真的恃宠而骄。

“爹,您当真想好要裁撤丞相制了吗?”

“嗯。”

提及国事,老朱眼中心疼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则是帝王独有的深邃沉着。

“起初咱只是有这个念头,不过今天咱发现丞相制非裁撤不可!”

“如今李善长为左相,胡惟庸为右相,朝廷大事尽数落在他们师生二人手中。”

“就说这次,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涂节等人状告刘伯温乃是诬告。”

“可朝廷上下,数百文武竟无一人为刘伯温辩解。”

“这也足以证明这二人的丞相之权几乎大到可以欺天!”

虽然此次涂节等人弹劾,老朱也想借此机会好好敲打刘伯温。

可敏锐的政治直觉让他一眼看出当前朝堂中存在的乱象。

也是因此。

对于丞相制度,老朱是非裁撤不可了。

“既然爹你已经决定,那儿子便说说自己的想法。”

“丞相制可以裁撤,可要寻找合适的制度代替才行。”

将早就拟好的内阁制递给老朱后,朱标继续说道:

“内阁制。”

“从朝中大臣中挑选有能者,让他们进入内阁。”

“朝中政务,内阁众人先行拟定出个章程,随即报于皇帝总裁。”

老朱眉头微皱,粗略看了眼朱标递来的折子后,沉声说道:

“若是如此,不就是将丞相的人数增加,然后换个名字吗?”

“丞相权力过盛,威胁皇权。”

“那进入内阁的官员依旧是手眼通天,可迫皇权。”

“并非如此。”朱标微微摇头,继续解释道:

“简单来说,是将原本丞相的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分割出去。”

“决策权,回到皇帝手上,行政权归还给六部,至于议政之权便是交给内阁官员了。”

见老朱听后,再次翻开折子。

朱标紧跟着解释道:

“和丞相不同,内阁的官员没有决策权,他们只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这便断绝了他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可能,也彻底断了相权威胁皇权的可能。”

“父皇,如今文官的顶点是丞相,想要做到丞相的位置,少则十年二十年,多则一生。”

“而内阁却是不同,但凡有才能者,无论官职高低均可入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入阁的官员依旧受其上司的制约。”

“更重要的是,无论官职高低,均可入阁,这对文臣来说简直就是一步登天,天下士子、朝中百官又岂能不趋之若鹜?”

对于最后一点,老朱相当心动。

因为这样,就好像给天下读书人设立一个看似触手可及,可实际上却遥不可及的目标。

原本为官数十年才能做到丞相,伴君王左右。

可如今一旦入阁,便能直接能成为天子近臣。

这对朝中任何一个官员都是极大的鼓舞。

仔细翻看内阁制后,朱元璋合上折子,再次开口说道:

“内阁的确要比丞相制度稍好一些。”

“可是标儿,内阁刚刚建立之初,是可以保证入阁官员的纯粹。”

“可是随着时间推延,入阁官员的权利是否会日益膨胀,直到与如今的丞相一样,甚至威胁到皇权?”

不得不说。

虽然老朱是泥腿子出身,可政治目光却长远的可怕。

历史上的内阁制雏形出现在建文四年,永乐年间发展完善。

而老朱所说的,内阁大臣会逐渐演变,直到像如今的丞相一样威胁到皇权,这样的现象在明朝中后期也的确发生了。

“标儿,如果内阁只能在创立之初保持纯粹,那也就没有必要设立了。”

“毕竟咱裁撤丞相制可不是为了你。”

“凭你的才能手段,咱根本不担心将来会有权臣威胁到你的皇帝权力。”

“咱担心的是后世儿孙。”

“你我都不能保证,咱大明的后世儿孙都能像你一样宽严有度。”

“若是后世儿孙羸弱,将来无论是丞相、还是内阁,都可能欺到皇帝头上。”

“所以标儿,有没有可能,在裁撤丞相之后,不设立内阁,朝中政务均由皇帝总裁?”


“还能有错?陛下当这文武百官亲口下旨。”

“可是女儿昨日进宫有何不妥?不该啊!昨日进宫女儿处处小心谨慎,而且太子对我很满意才是啊!”

吕氏不说这话还好,她刚一说完,吕本当即起身怒声斥责道:

“就因为你说太子对你很满意,就因你说太子对你说了两次很好。”

“我都已经确定你能嫁入东宫,上朝之前我甚至都接受同僚的祝贺。”

“可到头来,陛下竟让你嫁给了一个从六品的城防都尉!”

“你让我这老脸往哪儿放!”

“父....父亲....”

看着向来沉着,从未斥责过自己的吕本此时怒冲冲、恶狠狠的盯着自己。

饶是吕氏,此时也有些恐惧。

“那.....父亲,詹家.....”

“陛下亲自诵旨,让詹家丫头嫁给太子,这份殊荣,詹同恐怕做梦都能笑醒!”

想到大殿上詹同那趾高气昂的样子,吕本气的后槽牙都快要咬碎了。

只不过听到他这话。

上一秒还能勉强维持镇定的吕氏,此时却怎么也冷静不下来了。

詹氏相貌是不错。

可与她相比,詹氏简直就是一个乡野村妇!

她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何朱标会选詹氏而不是她。

“父亲,求您进宫向陛下言明,女儿就算死也不嫁给那个城防都尉。”

“父亲,女儿一定要嫁给太子,除了太子,女儿谁都不嫁!”

看着跪在自己跟前苦苦哀求的吕氏。

吕本默默叹了口气,无奈说道:

“方才为父也说了,陛下可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赐婚,就算为父进宫,陛下也绝不会收回成命。”

“而且!”

“让你嫁给那个城防都尉,也是陛下z体谅战死将士的遗孤。”

“既然是陛下要体谅战死将士的遗孤,为何把女儿送出去,为何不嫁个公主.....”

“啪~”

吕氏刚一说完,吕本当即扬起手掌,狠狠给了吕氏一巴掌。

“这话你也敢说?”

“若是让人听到,我吕家还不被满门抄斩!”

看着被自己抽在地上,泪流满面的吕氏。

吕本心头烦闷,没好气说道:

“自古以来,婚嫁之事都是父母之命,如今陛下赐婚,已是极大的荣宠。”

“若是推辞,我吕氏一族必然要遭受灭顶之灾。”

“你回房去吧,改日出嫁。”

看着心意已决的吕本,吕氏抹去眼角泪水,冷冷说道:

“所以.....为了吕氏一族的性命,父亲便舍弃女儿,要我嫁给一个小小的城防都尉?”

“放肆!”

听到吕本怒喝一声,死死盯着自己。

吕氏万念俱灰之下,默默冲吕本行了一礼便朝卧房走去。

她也算看明白了,想要嫁给朱标,她父亲吕本是万万指望不上了。

可就算就算是死,她也不可能嫁给城防都尉,籍籍无名过完这一生。

哪怕知道自己逃婚,朝廷必然会降罪吕家,可吕氏依旧不在乎。

既然自己父亲愿意为了吕家舍弃掉她。

那她自然也能为了自己,舍弃掉吕家。

而且只有嫁给太子,她才能成为天下女人都羡慕的对象。

所以她也只能嫁给太子朱标。

想到这里,吕氏眼中闪过一抹冷意,将随身丫鬟叫到房中,冷声吩咐道:

“找人在皇宫门口日夜等候,一旦见太子出宫立即告诉我。”

“还有!再找人监视詹家,一旦詹家小姐出门,也要第一时间通知我!”

吩咐下去后,吕氏便仔细考虑着自己的谋划。

要么除掉詹家丫头,没准朱皇帝会为了给朱标充实后宫,转而让她嫁入东宫。

小说《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