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田园风光:带着四个崽崽搞事业精选全文

田园风光:带着四个崽崽搞事业精选全文

池金银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田园风光:带着四个崽崽搞事业》,是网络作家“池月薛淳”倾力打造的一本古代言情,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小说内容概括:“嫂子,真的可以吗?真的可以让小强去上私塾吗?”“当然可以,男孩子就是要多读书,才能懂得更多的道理,学更多的知识。就是可惜你和子夕不能去,不过放心,我会教你们的。”池月觉得自己教李薇和李子夕应该不难,想她也是博学多才的。李薇听了池月说的话,不由瞪大了眼睛,听池月的意思,是要教她和子夕读书吗?“嫂子,你读过书......

主角:池月薛淳   更新:2024-05-12 21:3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池月薛淳的现代都市小说《田园风光:带着四个崽崽搞事业精选全文》,由网络作家“池金银”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田园风光:带着四个崽崽搞事业》,是网络作家“池月薛淳”倾力打造的一本古代言情,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小说内容概括:“嫂子,真的可以吗?真的可以让小强去上私塾吗?”“当然可以,男孩子就是要多读书,才能懂得更多的道理,学更多的知识。就是可惜你和子夕不能去,不过放心,我会教你们的。”池月觉得自己教李薇和李子夕应该不难,想她也是博学多才的。李薇听了池月说的话,不由瞪大了眼睛,听池月的意思,是要教她和子夕读书吗?“嫂子,你读过书......

《田园风光:带着四个崽崽搞事业精选全文》精彩片段


小薇走,咱们回家喽。”

那掌柜的被池月的话气的鼻子都歪了,也是没法,人家已经走远了。

本来池月还想买点笔墨纸砚的,但是李薇说家里有,是她哥哥以前用的。

李凡以前也读过书,家里是有笔墨纸砚,就不用再花钱了,再说笔墨纸砚随便买一买,最次的也要好几两银子。

即便如此,池月也是把今天卖草药的钱,花得一干二净。

光是给家里每人买一两身衣裳布料,就花了好几两银子。

因为池月买的多,针线是送的。

池月又对掌柜的说了好听话,掌柜的也高兴,还主动送了不少碎布头。

池月觉得那些碎布头就是垃圾,能有什么用,但见李薇两眼发光盯着那些碎布,她也就没吱声,全都收下了。

她不会针线活,但是李薇这小丫头会点,李薇觉得那些碎布头有用,那不要白不要。

说到读书,池月想起了李薇和李强也到了读书的年纪。

“你跟小强也到了读书的年纪,你们之前有读书吗?”

李薇被问的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

“女孩子是不能读书的。

小强本来今年要去读书的,可是大哥去当兵了,就耽误了。”

李薇越说越是落寞。

池月也忘记了这里是古代,自古以来女子无才便是德,虽然这话有些歧义,但是少有朝代女子是可以上私塾的。

显然这个朝代的女子,也是不允许上私塾的。

“没事儿,等我们回去问问村长,如果行的话,就让小强去上私塾。”

“嫂子,真的可以吗?真的可以让小强去上私塾吗?”

“当然可以,男孩子就是要多读书,才能懂得更多的道理,学更多的知识。

就是可惜你和子夕不能去,不过放心,我会教你们的。”

池月觉得自己教李薇和李子夕应该不难,想她也是博学多才的。

李薇听了池月说的话,不由瞪大了眼睛,听池月的意思,是要教她和子夕读书吗?

“嫂子,你读过书?”

“嗯,算是吧。”

李薇见池月点头,顿时满眼小星星。

“嫂子可真厉害,怪不得,什么都知道。”

李薇一下就想到了池月在山上认识的那些草药,而那些草药也拿去卖了三两多银子快四两的银子,可不让她敬佩。

“咳咳,以后你也可以这么厉害的。”

“哎呀,这是谁家老人啊,这怎么倒在路边了?”

池月带着李薇快要进村时,在山脚边碰到了一堆人围成圈儿看热闹,还在指指点点的,好像是地上倒了一个人。

“哎呀,这人怎么搞的?”

“是呀,他怎么啦?”

“谁知道呀,这个老头就自己突然的从山上下来,然后就倒在地上不起来了。”

池月本来也不想管的,但是就往那瞥了一眼,那老头旁边的一棵带小花的草就吱声了。

“我叫斩蛇剑…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

池月不由朝那老头看去,见他嘴唇乌紫,很明显是中毒的迹象,这棵带花的草又主动的跟她说话了,那么就说明这老头被毒蛇咬了。

这是逼着她救人呢。

池月无奈停下来,要是不知道也就算了,可人家小草都主动跟她说了。


“嫂子你也知道,上次我来那事儿的时候有多难受,在家趴着一动不能动,就因为这东西不好使,我想着要是用这棉花,应该比那草木灰要好用些,而且也干净,那草木灰总归是灰,到处弄的都是。

这夏天还好,还能天天洗澡什么的,这要是冬天那岂不是…”

池月这么一说,王嫂子感同身受。

可不是,她们女人最烦的就是这件事。

夏天来事了,经常也是不舒服,可她们女人遇上这事,也只能自己硬扛着,哪好意思去找大夫看呀。

“要是不舒服了,一拖就是十天半个月,甚至几个月都不太好的,腰酸背疼还得下地干活洗衣做饭,那简直不是人受的罪呀。”

池月见王嫂子赞同的点头,那她也应该为这病过。

可以说自古以来,妇人为这事病的就不在少数。

可是都容易生病了,为什么她们还不改变现状呢?

不过也是没办法,棉花这东西贵,在贫穷的农村来说,算的上金贵了。

她们估计也想不到用棉花代替草木灰。

“那你们要是病了,就不找大夫去看?”

“那个女人得了那病脏都脏死了,哪会好意思去找大夫看,人家大夫估计也不愿意给看。”

“所以说咱们女人还是要对自己好一点,就别用那草木灰了,我决定用棉花代替草木灰。”

王嫂子听池月说要用棉花代替草木灰,顿时瞪大眼睛。

“你为啥要用这棉花代替草木灰?”

“是这个想法,这东西干净,我都用开水煮过了,又在太阳底下暴晒的,用着肯定干净卫生,不会生病的。”

“你这是上好棉花,得多少钱一斤啊?

这用过一趟也不能洗了再用吧,这还不像那袋子。”

“一次性的,我买的都是最便宜的棉花,这不洗了晒了吗,就干净了。”

王嫂子从池月带来的棉花里抓了一个出来瞧,用手撕了,确实比他们在店里买的要干净白亮一些。

“我就说你这棉花咋那么新,原来是你洗的呀,你还真有这闲工夫。”

“没办法呀,你不知道我上次,哎,不说了,我觉得要是换成这个,应该要好许多,而且这袋子得多准备一些,最好弄个几十个,也不用自己一天洗好几个的,那时候人都下不了地哪有空洗啊?”

按照池月的想法,这东西用一个就丢一个,她就不想洗,根本就下不去手。

这时她无比怀念前世的那些,哪怕是最次最便宜的,也比这东西好用呀。

经过好一番苦说,王嫂子终于同意池月的做法,两个人低着碰着头,碰头开始研究起来怎么弄才是最合适,最方便。

而坐在一旁的李薇也听懂了,她们说的,和要做的是什么,小脸红扑扑的,很是不好意思。

“小微你别不好意思,再过几年你也就长大了,也是需要这东西的,你先学着,到时候就不会手忙脚乱的。”

池月看着李薇也不好意思的样子,有没有听她们说不知道,但小丫头根本就不看她们做的。

池月想起以前,经常有些小姑娘,第一次的时候,都是惊慌惊恐的,不知道怎么回事,还以为自己受伤了要死了,得绝症了,闹出不少笑话,特别是像李薇这种没有娘在身边的。

她这个作为嫂子的,肯定要在这方面多教教。

李薇听着还是不好意思,却没想王嫂子也点点头笑道。


“这是竹鼠?”

老鼠可没那么大的尾巴,长的也不一样。

还不等几个孩子回答,池月又追问一句。

“从哪来的?”

“是小强去挖的。”

回答的是李薇,李强低着头继续给竹鼠剥皮。

“我不是说让你不要去山上打猎,你怎么还自己去?”

要是遇到大型野兽,岂不危险。

“他想弄点肉给你补补,嫂子你别生气,下次我一定看好他,不让他去了。”

李薇怕池月生气,赶忙说好话。

池月是有些生气,这要是孩子有什么,让她如何自处。

“我就去了山脚竹林,没往深去。”

李强见姐姐要哭了,也抬头解释。

“下次不要自己去了,太危险,你大哥不在了,你再有什么三长两短,你姐姐子夕子晨以后都靠谁?”

池月这样说,也是想让李强下次做什么事前,都想想家里还有需要他牵挂的,需要仰仗他的人,别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危险事。

特别是李薇和李子夕,身为女子,如果没有兄父,生活是很艰难的。

“我知道了。”

李强和李薇知道池月说的对,这次两个孩子是唯一一次,觉得被池月凶是对的,同时他们心里感觉自己被关心了,被凶竟然还很高兴。

特别是李强,今天姐姐还跟他说了,池月说要送他去读书,当时他以为池月是说好听话骗姐姐的,根本不屑,现在看来,也许她是真的想要对他们好了。

竹鼠都抓了回来又剥了皮,晚上当然是红烧竹鼠吃了。

李薇还想池月不能碰冷水什么的,竹鼠是她烧的,不过等于是池月手把手教的,做出来的味道当然不会差到哪里去,一家人晚上又是吃个肚儿圆。

两天过后,池月可算是又重新活了过来。

池月为了避免自己下个月,再遭遇这样的艰难,决定去镇上买棉花。

到镇上先去了种子铺,问了掌柜的,棉花正是四月份种的时候,也就是说现在正是种棉花的好时节。

池月一咬牙花了二百文买了四斤棉籽,又去杨记布庄买了不少棉花。

为了省钱,她买的是比较便宜的是陈年旧棉。

这些棉花买回家后,直接放在了大锅里,用开水煮了好几开再捞起来拧干,在太阳下暴晒。

这样的弄出来的棉花,她才敢放心的用。

池月虽买了棉花籽儿回来,但又不知道怎么种了。

想按照种豆子的步骤来,又怕浪费了这么多棉花籽,于是又去请教了王嫂子。

王嫂子见池月买了四斤棉花籽儿,惊愕的瞪大眼。

这东西可是很难种的,且容易生虫,一个不好,那可是颗粒无收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一带几乎没人种棉花的原因。

但池月买都买了,退也退不掉,可是问题来了,家里的地都被种上了豆子,水田是插秧的,也不好种棉花,棉花喜欢旱地。

那这些棉花籽能种到哪里去呢?

买地?

别搞笑了,池月没有那空闲的钱。

至于李凡的那十两抚血金,是要留着给四个孩子用的,她绝对不会去动用那十两银子的。

“妹子要不开荒吧,种棉籽儿也不用多好的地儿就能种。”

王嫂子听池月说这四斤棉花籽儿,花了大大二百文,就是随便找个犄角旮旯种上,也不能就这么浪费了呀。

“我这几天跟你王大哥也没事儿,我们俩帮你,不用几天也就开出来了。

而且开荒开出来的地就算自己的,也不用交税。”


晚饭是池月亲自做的,虽然李薇也会做饭,但是她总让个八岁的小姑娘做饭给自己吃,总感觉自己在使用童工似的,有种罪恶感。

李薇和李强都是个懂事的,饭没让他们做,吃完饭后主动的把碗筷收拾去刷了,然后又在大锅里烧了热水洗漱用,这些都不用池月吩咐,两个孩子很是勤快的全部做好。

而李子晨和李子夕的个人卫生,也都是李薇和李强负责,根本就不用池月操心。

倒是让池月省了不少心。

她这会儿直接端着,晚上专门留出来一碗的鸡汤,碗里还有个大鸡腿儿,去王家。

“你们自己在家啊,我去找一下王嫂子,一会就回来了。”

李强却站出来道:“外面天黑,我陪你一块去吧。”

池月没想到这小子还有些担当,于是点点头,也没有拂他的好意,让他建立起自己身为男子汉的一种担当,这对于他们以后只会更好。

王嫂子听见敲门声,又听到了池月的声音,没让当家的去开门,亲自开的门。

一打开门就闻到了一股香味儿,见池月手里端着碗汤,那香味很明显就是从这碗里传出来的。

王嫂子心里有些不好意思,这要如何拒绝呢?

她自己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好不容易有点吃的还要往自己家里来送。

“妹子快屋里坐。

小强也来了呀,快快进屋。”

王嫂子很是热情的招待。

“这么晚过来打扰王嫂子,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这不这时候正是春耕的好时候,不瞒嫂子,我是个不会种地的,但是家里的地儿不能荒废了,毕竟家里还有四个孩子要养呢,所以就来请教嫂子,不知道方不方便。”

王嫂子听明白池月的来意,立马笑道:“这哪有什么不方便的,不懂的只管来问。

这事儿也简单,明儿一早我跟当家的就去帮你们。”

王嫂子想着池月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要种那些地也确实不容易,她和当家的伸把手的事情,也没有什么不乐意的。

池月听出了王嫂子误会了她的意思,不过这会也不是解释的时候,眼下人家明显就已经要睡觉的,也不好多打扰。

其他的事情明天再说,她把碗放下就要走,却被王嫂子拦住,无论如何也不要这碗鸡汤,特别是还看见了汤里一只大鸡腿儿。

“王嫂子不过一碗汤而已,你就收下吧,这野鸡也是我今天在山上猎到的,不值什么,你再推拒,岂不是我要把那十个鸡蛋还给你。”

王嫂子见池月拿自己说的话来回应,只好收下了那碗汤,找了碗赶紧把汤给倒了出来,还给了池月,在碗里又放了五个鸡蛋。

她实在是不好意思收下这碗汤,虽然那五个鸡蛋也是家里最后剩下的。

池月见状也没有推拒,以后他们两家有的是多打交道的时候。

下次打到野猪给他们一条腿就是。

这就是农村有人情味的礼尚往来,池月感觉这挺好的。

她带着李强回家的时,三个孩子还都没睡,在等着他们呢。

然而两个小的眼皮子已经在打架了,明显是在强撑着。

见池月回来了,他们也都放心的躺下睡着。

池月知道这四个孩子,这会儿是很没有安全感的,估计看见她走了,心就提着,生怕她不回来了。

虽然之前李强是有担当,觉得自己是男子汉,得陪着她一块儿出去,但是也不排除他怕她跑了的原因。

不过池月并不会拆穿四个孩子的这种小心思。

第二天刚蒙蒙亮,池月的生物钟就使她醒过来,这是她二十多来年,已经刻进骨子里的习惯。

起来后她就围着院子开始跑步,这身体一定要锻炼起来,要不然可能去地里除两下草,就能给累晕了,那可不让人笑话。

李薇和李强没一会儿也起来了,一出门就见池月在院子里绕着圈跑步。

两个孩子一脸问号。

池月这会儿已经跑了有五十圈了,感觉差不多停了下来。

见李强和李薇看着她,笑道:“这是锻炼身体呢,每天早上起来你们也绕着院子里跑,跑个几十圈,这样不容易生病,身体还会越来越好。”

说完池月就去厨房,准备早上吃疙瘩汤,简单方便又快速。

殊不知她说完那番话走了后,李强却站在原地思考了好一会儿。

这个女人是怕生病了,花他们的银子去治病嘛?

所以一大早起来,为了不生病就在院子里跑步。

池月把疙瘩汤做好,两个小的也都起来了,李薇把他们收拾好,刚好可以吃饭。

一大四小刚吃好饭,院门就被敲响了,是王嫂子带着她家当家的过来了。

“王嫂子王大哥,你们吃饭了没?”

池月当然是笑脸相迎的招呼。

李薇很是懂事的,去端了两碗水给他们。

池月又想起来家里应该买点茶叶,要不然招呼客人总用白水,好像有些不太好。

“别客气,我们吃过了来的。”

李薇已经把碗筷收了去洗刷。

“那我也就不客气了啊,事情是这样的。

我这不知道地怎么种,还得麻烦王嫂子和王大哥,一会儿多教教我。”

王家夫妻俩没把池月的话当回事儿。

王大柱本来是不想来的,他自己家里一地的活儿都干不完了,还得帮着这个女人来干,觉得自己婆娘媳妇儿就是心太软,什么闲事都要管。

可是自己不来的话,婆娘就自己过来帮着这池月干活,那不得累死,所以又跟着来了。

等他们到地头里时,才发现池月是真的不会种地。

但没一会儿,池月跟他们学着就把种地的要领给学会了。

他们这边山区主要的农作物就是水稻和黄豆。

水稻是要先下苗育苗,苗育好了,再拔出来再栽到田里。

黄豆直接把地给锄好了,刨坑丢豆种子埋土就完事儿了。

种水稻是王氏夫妻俩,帮着池月给弄好,到种豆子的时候,池月知道怎么种,就没让他们帮忙了,让他们赶紧回去忙自己的。

路上王嫂子还说自家男人道:“你看你们这些男人,一天到晚就会听别人说三道四,这池月妹子是个真心想要过日子的,想她也可怜,刚嫁过来那李凡就去当兵了,留下四个孩子让她一个人照顾,也确实很难呀,咱们还是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吧,乡里乡亲的。”

“行行行,你说的都对,这不跟着你来了吗。”

王大柱一听媳妇唠叨就投降。

小说《田园风光:带着四个崽崽搞事业》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