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标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精品阅读》,由网络作家“山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无删减版本的古代言情《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成功收获了一大批的读者们关注,故事的原创作者叫做山泽,非常的具有实力,主角朱标朱元璋。简要概述:,哪怕是他也做不到朱标这种程度。也正是发现朱标有一等将帅的军事眼光。老朱突然觉得,或许等北方平定之后,大明便不需要那么多的勋贵武将。毕竟朱标就是数一数二的军伍奇才。念及至此,老朱眼眸闪过一丝冷厉,看向朱标沉声问道:“标儿,如果现在是你当皇帝。”“北伐大军一举踏碎元廷,活捉了元主,北方再无边患。”......
《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精品阅读》精彩片段
“先前徐叔大军驻扎的图拉河,距离蓝玉被围困的捕鱼儿海有近三百里的路程。”
“而方才军报上也说了,徐叔一日之内,先是攻破了图拉河的元兵,然后于午夜时分赶到捕鱼儿海,同蓝玉前后夹击,再次攻克捕鱼儿海的元兵。”
“因此儿臣可以断言,此次徐叔在意的是兵贵神速,所以大军绝不会 携带过多的粮草、辎重。”
“然而捕鱼儿海距离北平多达五百里,这五百里的距离,元兵可以在任何地方设下伏兵,拦截粮草。”
朱标的话虽然夸张了些,但也有几分道理。
因为北平以北的草原等地并不适合种植作物,就算勉强建设城池,也无法设立军屯,更没办法迁徙百姓,耕田自足。
因此。
无论是如今的大明,还是先前任何一个王朝。
对待北方草原部族,唯一的办法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扫荡。
也是因为没有城池的保护,北元到捕鱼儿海的这五百里路程中,元兵很容易穿插到任何地方,也可以在任何明军守备松懈的地方设置伏兵,劫掠粮草。
“父皇,一旦粮道受阻,大军军心必乱。”
“而徐叔领兵多年,自然也能看出其中端倪,所以儿臣断言,大军定不可能在捕鱼儿海久居。”
“加上北伐军中唯一一个可能贪功冒进的统帅蓝玉,也被儿臣召回。”
“其他统帅,无论是徐叔,还是表哥李文忠,宋国公冯胜,他们都不是轻敌冒进之人。”
“所以!”
“如果儿臣预料不错的话,等儿臣召回蓝玉的消息传到北伐大军后,徐叔定然会放弃捕鱼儿海,率领大军折返北平。”
嘶~
被朱标这么一说,老朱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朱标卓越的军事眼光自然让他震惊。
可更让老朱震撼的,是朱标下令召回蓝玉时,胡惟庸还没有把最新的战报送来。
如此说来。
朱标甚至一早便洞悉千里之外的战局。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老朱扪心自问,哪怕是他也做不到朱标这种程度。
也正是发现朱标有一等将帅的军事眼光。
老朱突然觉得,或许等北方平定之后,大明便不需要那么多的勋贵武将。
毕竟朱标就是数一数二的军伍奇才。
念及至此,老朱眼眸闪过一丝冷厉,看向朱标沉声问道:
“标儿,如果现在是你当皇帝。”
“北伐大军一举踏碎元廷,活捉了元主,北方再无边患。”
“等大军凯旋之后,你又打算如何赏赐这些有功将帅,你又打算如何安置魏国公徐达?”
见老朱对徐达的称呼,从较为亲近的天德变成了魏国公。
加之此时浑身气势陡然冷厉。
朱标当即便明白了老朱的言外之意。
“父皇,就算北伐大军得胜还朝,儿臣依旧不会赏赐他们。”
“有功不赏,有过不罚,可非明君!”老朱语调深沉,说话的同时眼眸中闪过一丝冷意。
可即便如此,朱标依旧不想按照老朱预想的那般开口。
“父皇所言极是,有功不赏,有过不罚,并非明君所为。”
“所以儿臣便会让这些淮西将帅功过相抵。”
见老朱眼中闪过一抹疑惑,朱标深吸口气,沉声说道:
“先前儿臣已经说过了,淮西将帅素有不法行径。”
“因此,若是此次他们得胜还朝,朝廷便在他们抵京之前,将他们往日种种不法行径昭告天下。”
“简单来说,这些将帅在此次北伐中立下了多少战功,那他们不法行径的惩处就有多重。”
然而能来奉天殿参加朝会的官员哪个不是人精。
见詹同三缄其口,而且一大早的脾气如此之大。
自然也都猜到他家女儿没有服侍朱标的福气。
所以众人很自然的撇下詹同,围在吕本身旁轻声祝贺着。
一时间。
詹同孤零零的站在原地。
而在他不远处,吕本正接受着其他官员的祝贺。
只不过在詹同听来。
吕本那边每一句的恭贺声,都像是一个个巴掌,狠狠抽在他的脸上。
自家女儿同吕本家的女儿一同进宫。
吕本的女儿嫁给太子朱标,可他的女儿却没被选上。
对他来说,对他女儿来说都是奇耻大辱。
同样。
吕本自然也想到了这点,在接受众人恭贺的同时,时不时提高音量。
为的就是打詹同的脸。
“诸位大人过誉了,小女无非是聪慧知礼一些,和寻常女子并无区别。”
“哼~”
詹同当然知道吕本这话是在嘲讽他家女儿不如吕家女儿。
冷哼一声后,便朝奉天殿大门的位置走去。
可他刚一抬腿,耳边便传来吕本几人高昂的笑声。
“时辰已到,各位大臣进殿......”
随着司礼太监话音落下。
胡惟庸、詹同、吕本,以及其他官员怀着不同的心思缓步走了大殿。
而等众人刚刚站定。
只见高处的朱标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
“胡惟庸!”
“臣....臣在!”
胡惟庸微微一愣,不过很快便出班跪在大殿中间。
“胡惟庸忠君体国......”
“擢,进位中书左丞相!”
话音落下,百官中不少人都是面露惊异。
毕竟昨日他们刚听到刘伯温任职皇孙老师的消息。
他们还以为左丞相之位会是刘伯温的。
可没想到,竟然是胡惟庸担任中书左丞相。
同样。
胡惟庸同样一脸茫然,始料未及之下,竟然半晌都没反应过来。
“胡惟庸,还不接旨?”
听到朱标再次提醒,胡惟庸方才回过神来。
下一秒。
只见胡惟庸恭敬再拜的同时,朗声回道:
“臣,胡惟庸,叩谢陛下!”
看着下方五体投地的胡惟庸。
朱标表情淡漠,很是平静的注视着他。
数秒过后,朱标再次开口道:
“涂节、谢诚!”
“臣在!”
以为朱标提拔自己老师,必然会对自己大加赞赏。
涂节一脸欣喜,跪在胡惟庸身后。
可让他没想的是。
他刚一下跪,朱标便当即开口说道:
“你二人可知罪!”
在涂节、谢诚,以及其他官员诧异的目光之中。
朱标继续说道:
“孤已经查明,你二人弹劾刘伯温均为诬告。”
“你二人可知罪!”
此话一出。
上一秒还一脸欣喜的涂节,此时脸色骤变,连忙看向身前的胡惟庸。
可胡惟庸似乎明白朱标的意思。
压根没有替他求情的打算。
“臣.....臣涂节.....”
就在涂节结巴,不知如何开口之时。
朱标再次说道:
“胡相,涂节乃是你的门生,他诬告刘伯温,你认为该如何处置?”
“臣以为应当严惩!”
没有理会涂节那诧异的目光,胡惟庸清了清嗓子,正色说道:
“涂节身为御史中丞,诬告我朝老臣,罪加一等。”
“臣请殿下罢免涂节御史中丞一职,留任中书,戴罪立功!”
胡惟庸不是傻子。
在他看来,既然朱标敢让他担任中书左丞相,统御百官。
那监察百官的御史台必然不可能也交到他的手上。
换句话说,他这左丞相之位,也是牺牲涂节的官途换来的。
“来人!”
胡惟庸说完,朱标看向殿内侍卫,冷声说道:
如今的徐达不仅有国公爵位,而且在军中也是一把手。
真要赏赐的话,也就只剩下封王了。
可在老朱的预想中,大明是不能有活着的异姓王。
一时间,老朱也不免陷入了沉思。
“老大?你以为呢?”
“儿臣不知。”
见朱标一口推掉,似乎压根不去思考这个问题。
老朱看向胡惟庸冷声道:
“惟庸,你以为呢?”
“陛下,臣也不知该如何是好,是否能以提拔魏国公长子徐允恭,以示陛下对魏国公的赏赐?”
“不成!子是子,父是父,没有老子立功赏赐儿子的道理。”老朱当即摇头否认。
半晌沉默后,老朱依旧想不出个主意。
苦思无果之下,心头也愈发烦躁了起来。
“胡惟庸,妄议朝廷赏赐,这可是欺君之罪。”
“陛下....”
见胡惟庸当即跪在地上准备请罪,老朱直接打断道:
“咱不追究你,可你要给咱想出个办法!”
“陛下.....”
“下去吧!”
听到老朱将麻烦丢给他,胡惟庸恨不得当即给自己一个大嘴巴子。
刚才他就不该自作聪明,说什么朝廷该如何赏赐有功之臣。
本来他还想着,替老朱提前预见出这个麻烦事儿,能让老朱觉得他这个左丞相不是吃干饭的。
可他没想到的是。
似老朱这般独断的人,竟然会将如何赏赐将帅的问题抛给他。
也对,若是这事儿不麻烦,老朱也不会丢给他。
想到自己自作聪明的行为引火烧身,胡惟庸便后悔亲自来皇宫这么一趟。
只不过不等胡惟庸退出大殿,只听朱标突然开口道:
“胡惟庸,为北平再送五万石粮饷。”
“啊?”
疑惑之下,胡惟庸忙停下脚步冲朱标说道:
“回禀太子,五日前刚从河北、河南等地为前线送去十万石粮饷。”
“按理说,两个月后在从各地征调粮饷送往北平也不迟啊。”
“按孤说的办。”
见朱标也如老朱一样独断,胡惟庸无奈,只好下去安排。
只不过走出奉天殿。
胡惟庸只感浑身疲累,好似经历过一场大战一样。
无论是老朱这个皇帝,还是朱标这个太子,这两人都不是好伺候的主儿。
一时间,胡惟庸甚至觉得自己进位左丞相,并不是什么好事儿。
而等胡惟庸刚一离开,老朱便看向朱标问道:
“老大,胡惟庸走了,你也该说说如何赏赐徐达他们了吧。”
“爹,压根不用想如何赏赐此战的有功将帅。”
“这是为何?”
老朱瞳孔微缩,看向朱标的目光格外慎重了起来。
徐达已是赏无可赏。
难不成朱标比他心思更加刚毅。
难不成朱标要用对臣子的最高赏赐,赐死徐达?
“老大,天德可是从小跟咱一起长大的。”
“当年他还.....”
明白老朱是以为自己打算赐死徐达。
朱标连忙摇头解释道:
“并非如此,爹,我刚刚说不用赏赐北伐将帅,是因为他们此战过大于功。”
“如果儿臣预料不错,此次北伐多是以失败告终。”
被朱标这么一说。
老朱疑惑之下,重新拿起桌上的军报仔细看了起来。
可他将几日来的战报又重新翻看了一遍后,依旧找不出半点战败的征兆。
唯一不太稳妥的,便是大军深入大漠,粮饷运输是个问题。
可老朱也是深知徐达用兵的习惯。
每次征战,徐达最起码要带上数月的粮草才会兴兵动身。
“老大,这话可不能乱说。”
“儿臣没有乱说。”
朱标上前, 指着地图上捕鱼儿海的位置说道:
“嗯,让他们老实待在宫里。”
“可是.....”
常氏眉眼悲凄,转头看了眼宜伦所在房间,愈发柔声说道:
“若是如此,宜伦未免太可怜了些。”
“她母妃的葬礼,众皇子无一出面,将来宫中众人还不像躲瘟神一样躲着宜伦。”
“将来婚配到了夫家,恐怕也要被人轻视....”
“孤的妹妹何人敢轻视?”
朱标当即低声怒喝。
只不过下一秒,朱标叹了口气,再次说道:
“孙贵妃的丧礼,你同我一起出面,也算给宜伦一个交代。”
.......
谨身殿内。
听李善长说完,朱元璋眼中当即闪过一抹亮光。
“太子当真是这么说的?”
见李善长认真点头。
老朱当即兴奋的站起身子,如同打下一座城池般,很是高兴的在殿内徘徊。
“好!好!好!”
“果然是咱朱家的种,老大比咱强,他比咱想的周到。”
“是咱错怪了咱家老大。”
“来人,传太子.....”
“算了,咱亲自去给老大赔礼道歉!”
老朱也是性情中人。
听到朱标先前顶撞他,都是为了大明考虑。
此时老朱也不顾什么帝王威仪、君父威严,起身便要前往东宫给朱标致歉。
只不过等他刚走到门口。
马皇后便迎面走了过来。
“臣李善长拜见皇后.....”
“李先生,你与陛下的正事可曾说完了?”
“说完了,说完了,臣告退。”
心领神会之下,李善长连忙起身朝门外走去。
等大殿内只剩下朱元璋和马皇后两人时。
老朱看向马皇后很是兴奋说道:
“妹子,你知道吗?老大之所以顶撞咱,是怕咱的帝王之名蒙尘。”
“而且老大不让咱那些皇子给孙妃服丧,都是为了咱大明长远计!”
“李善长还说咱家老大比秦之扶苏、唐之太宗都要强。”
“嘿嘿,咱老朱家也出了个麒麟儿!”
此时老朱如获至宝般的高兴样子。
马皇后微笑点头,跟着附和道:
“没错,老大的确是德才兼备,你把大明交给他,也算放心。”
“不过陛下,你这是要去干什么?”
“自然是去给老大赔个不是!”
见老朱竟如此坦然,马皇后哭笑不得之下,出言嘲讽道:
“怎么?不是先前你拿着剑嚷嚷着要砍死老大的时候了?”
老朱很是尴尬的看了马皇后一眼。
“妹子,咱当时是被气糊涂了。”
“再者说了,你还不知道咱,咱怎么可能真的伤到老大。”
看着老朱表情难堪的尴尬模样,马皇后也不再继续打趣,转而继续说道:
“此事虽然是老大占理,可他毕竟也顶撞了你,你不用.....”
“那不成!”
不等马皇后说完,老朱当即打断道:
“妹子,这事儿咱还真要给老大赔个不是,毕竟这小子是为了咱大明才顶撞咱的。”
“说到天边,这事儿也是咱的不对,咱也应该给老大致歉。”
若是换了别人。
莫说是道歉,老朱不赶尽杀绝都是客气。
可毕竟是太子朱标。
对老朱来说,他一直希望朱标会成为比他更优秀的皇帝。
就此事而言,朱标所表现的长远目光,也的确要比悲痛之下的他强上一些。
所以老朱还真不介意给朱标致歉。
也是见老朱心意已决,马皇后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就算真的要致歉,也不该大白天去。”
“等到夜里,你自己一个人悄悄去就行。”
“老子给儿子道歉,这事儿只要你们爷俩知道就行。知道的人太多,反倒失了你帝王的威仪。”
“对对对,妹子说得对,那咱晚上再去。”
见老朱心情大好,很是得意的半靠在椅子上。
马皇后上前一步,继续问道:
“那孙妹妹的丧事该如何办?”
“老六在宜伦面前胡说八道,老大罚了他五十手板,还罚他抄写皇明祖训五十遍。”
“看的出来,老大也是心疼宜伦,就算你不说,他也是愿意出席孙妹妹的葬礼。”
“可被你这么一闹,老大还怎么参加?”
“而且我也听说了,老大让皇子们都老实待在宫里,不准他们三日后出面。”
“这....”
但凡牵扯朱标的事,老朱就有些拿不定注意。
虽说只要他一下令,皇子们还是要乖乖参加孙氏的葬礼。
可真要是这么一来,他和朱标的关系就更僵了。
苦思无果之下,朱元璋用求助的眼神看向马皇后:
“妹子,咱知道这事儿咱做的不对,可圣旨已经下去了。”
“老五守孝三年,诸皇子出殡,百官服丧。”
“总不能让咱朝令夕改吧。”
“是,那你今晚去找老大的时候,就和他好好说说。”
“若是还不成,等到孙妹妹葬礼之时,我悄悄把老五他们叫到坤宁宫,我带他们去。”
“好,这办法好!”老朱兴奋说道。
“就算事后老大要罚老五他们,那孙氏的葬礼也都过去了。”
“咱这个皇帝的颜面也算是保住了。”
看着一脸窃喜的朱元璋。
马皇后也感觉有些哭笑不得。
无论是在沙场,还是在朝堂,老朱什么时候不是一言独断,锐意无前。
可但凡遇到朱标,老朱还真就一点办法没有。
这对父子,一个像是随时都可能点燃的炸药,另一个则是随时浇灭这炸药的清水。
只不过见老朱心头阴郁完全消散,马皇后也觉得时机成熟,这才看向老朱说道:
“重八,刘伯温抵京,你打算如何处置他?”
此话一出,朱元璋表情瞬间冷了下来。
那股磅礴骇人的帝王威压瞬间充斥整个大殿。
朱标的父亲也在此刻重新变成了那乾坤独断的洪武皇帝。
“这么多年,刘伯温还是和咱不知心,借此事敲打敲打他也好。”
“重八,你还在为那事儿生气?”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