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映春七姜的现代都市小说《全集小说阅读将军,夫人她来自乡下》,由网络作家“阿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映春七姜是古代言情《将军,夫人她来自乡下》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阿琐”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容不下孙子媳妇?”展怀迁不得不再次屈膝:“求祖母息怒……”这一边,张嬷嬷在院门下焦急地徘徊,不知公子去了老太太那头会受什么委屈,好半天才见她派去的丫头回来,告知说已经出门进宫去了。“阿弥陀佛……”张嬷嬷长长一叹,赏了一块碎银子,打发她走了。回到屋里,映春正在帮忙收拾东西,张嬷嬷吓了一跳,问:“少夫人,您要出门吗?”七姜......
《全集小说阅读将军,夫人她来自乡下》精彩片段
沁和堂里,消息比人先到,新娘子果然又闹了一场,四夫人偷眼看婆婆,老太太那真是气得不行,一把珠串都要捏碎了。
不多时,下人们便拥簇着展怀迁到了。
两年不见,昔日少年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忆中瘦瘦高高、肤白唇红的模样,如今只见挺拔结实、器宇轩昂,再不能当孩子看待了。
“孙儿给祖母请安。”展怀迁屈膝行大礼,说道,“孙儿出征西南,日夜记挂祖母,如今战胜归来,总算没有辱没祖母的期盼和教导。”
老太太细看一眼孙子,越长大,这眼眉越像他的娘亲,像何家的人,哪有半分展家的影子,心中好不厌恶,一想到如今再添了个乡下野丫头公然不把她放在眼里,更是生气。
四夫人见婆婆不应答,笑道:“娘,迁儿回来了,给您磕头呢,您这是高兴坏了吧。”
老太太冷声道:“我家二少夫人,是多金贵,我这个当奶奶的想见见孙子媳妇,三催四请,就差去观澜阁给她下跪磕头了。”
展怀迁身边,还空着一只蒲团,本该与云七姜一道来行礼,可人家不愿意。
“请祖母息怒,她初来乍到,不懂家里的规矩。”展怀迁只能描补几句,应道,“可怜她在京城举目无亲……”
“什么叫举目无亲,你不是她的亲人,我不是她的亲人?”老太太怒斥,“到底这亲算结成了吗,是不是要我去金銮殿上问问万岁,既然结了亲的,进了门的,这家里上上下下,哪个不是她的亲人?”
朱嬷嬷在一旁道:“二哥儿可不能怨老太太不疼人,刚才您都瞧见了,您开口请人家都不乐意呢,何况旁人。就前天,好好给大夫人请安去的,半路人跑了,吓得老太太派人满街去找,就怕少夫人在外头受欺负吃了亏。人找回来了,您猜怎么着,老太太还没发话呢,人家就大肆宣布,从今往后不再给家里长辈请安,奴婢活一辈子,就没见过这样的。”
上官清上前道:“朱嬷嬷,你少说几句。”
她一面将表哥搀扶起来,温柔地说:“二哥哥回朝去吧,圣上还等你说边疆的事,家里的事慢慢说,姑祖母并不是和二嫂嫂生气,就怕传出去,外头人笑话二嫂嫂,是心疼她。”
展怀迁向祖母作揖:“请祖母消气,容孙儿回府问清楚,再给您个交代。”
老太太问:“你还要怎么问清楚,我这个当祖母的骗你,眼里容不下孙子媳妇?”
展怀迁不得不再次屈膝:“求祖母息怒……”
这一边,张嬷嬷在院门下焦急地徘徊,不知公子去了老太太那头会受什么委屈,好半天才见她派去的丫头回来,告知说已经出门进宫去了。
“阿弥陀佛……”张嬷嬷长长一叹,赏了一块碎银子,打发她走了。
回到屋里,映春正在帮忙收拾东西,张嬷嬷吓了一跳,问:“少夫人,您要出门吗?”
七姜头也不抬地说:“给我家里买的东西,过几天找个走西北的商队带过去。”
张嬷嬷道:“府里有专送东西的家仆,我们老爷交友遍天下,逢年过节总要往来,您交代给他们就成了。”
七姜不大好意思地说:“就几匹布、几袋粮食和几件首饰,麻烦人家专程跑一趟,不值当。”
张嬷嬷说:“少夫人,您可是主子,往后他们都是您养的奴才,他们就是领这份差事的,白养着不成?老爷平日里与友人、同僚书信往来,可就几页纸,难道就不送了。”
七姜摸了摸自己的包袱说:“我只是觉得,刚进门就往家里送东西,怪不好看的,不过我没花你们家的钱,是我娘和嫂嫂给我的体己。”
张嬷嬷说:“不是‘你们’家,少夫人,这儿就是您的家。”
七姜笑着摇了摇头,想说的话就算了,不然张嬷嬷应该会很失望吧,她一个下人,也不是她逼着自己嫁的。
此时,门前有丫头传话,说二公子身边的福宝来了。
进门是胖胖憨憨的小伙子,和他的名字一样,瞧着很有福相,七姜已经听映春念叨过,这是展怀迁的近侍。
福宝行礼后说:“公子出门前交代小的告知少夫人,待下了朝,公子要去城外探望大夫人,之后再到司空府拜见外祖和舅父,恐怕入夜才能归来,请少夫人多多包涵。”
不等七姜说话,张嬷嬷便嗔道:“你去传我的话,请公子见过大夫人就回来,家里等的可是才过门的新娘子,司空府那儿不会计较的。”
映春在一旁说:“嬷嬷,何不请公子中途回来,带上少夫人一起去见大夫人。”
张嬷嬷还真没想到,立刻高兴地说:“是呀,福宝赶紧的,去宫外候着。”
福宝有些犹豫:“可是……”
众人顺着他的目光,齐刷刷看向少夫人,不料七姜竟然答应了:“可以,等见过大夫人,该有的礼数就齐全了,这是我该做的。”
映春和嬷嬷面面相觑,一老一小加上福宝都是满脸疑惑,他们是真弄不明白,少夫人心里都在想什么。
只因惊扰了祖母用早饭,二姑娘整整跪了一上午,七姜本不愿多管闲事,但午饭前听张嬷嬷念了句可怜,心里就坐不住了。
四房母子几个住在东头秀景苑,那儿可比观澜阁热闹许多,会客的正厅、账房、大厨房和储物阁都在那附近,花园池塘也比西头修得好,最早一家人迁入这宅子,老太太就选了风水最好的地方给小儿子住。
可惜展四郎没福气,而立之年就归了西,大儿子房里却添人口、升官职,多年后展怀迁头考就中进士,大孙子展怀逍却屡考屡败,最后还是老太太逼着儿子给他大侄儿谋个差事,才算入了仕途。
“这一家人呐,就躺在大老爷身上吃肉吸血,偏偏大老爷孝顺,老太太说什么他都答应,在外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师,可在家里,哎……”
张嬷嬷念叨起来,喋喋不休、又恨又怨,七姜本想趁机去看看,能不能救救那孩子,被她这儿说半天,走也走不了。
后来有了新消息,老太太娘家的侄孙女,下人们称呼清姑娘的人回来了,她给表妹求了情,二姑娘总算不用罚跪。
七姜终于能安心吃饭,但没吃几口,就发现屋子里格外安静,抬起头,见张嬷嬷和映春站在面前,脸上的神情一模一样,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
“你们……也去吃饭吧。”
“少夫人,您就不想再知道些什么?”张嬷嬷来了劲,巴不得将展家祖宗十八代的事儿都告诉新娘子。
此刻,距离京城还有半日车马的小镇上,当地衙门接待了剿匪归来的展怀迁,他带着一营将士日夜兼程好几天,早已人困马乏、风尘仆仆,便决定让兄弟们休息一晚,洗漱干净,明日齐齐整整入京。
这会儿吃过饭,商议罢了要事,展怀迁独自在房里休息,收拾细软时,看见了这家夫人为他准备的新婚贺礼,敢情他成婚的事,都传出京城了。
未能赶回去成亲的歉意,和回城的日子,都已写了书信派快马送回去,但愿未来的日子,能与妻子和睦相处,但求太平。
“难为你了……”展怀迁才念了一声,就听外头有动静,熟悉的声音响起来,喊着,“二公子、二公子。”
不禁面上一喜,开门来见,胖胖的小子跟随管家站在屋檐下,福宝是他少时书童,如今的近侍,只是不能随军出征,都两年没见了。
福宝背着大包小包,一见主子,立时就哭了:“二公子,您可晒黑了,瘦多了。”
展怀迁不让他在别人家丢脸,谢过这家管事,就带着福宝进门,问他怎么找来的,带那么多东西干什么。
“张嬷嬷派小的来接您呐,谁知才走到这里,就说您已经到了。”福宝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家公子,高兴地说,“公子,您是不是又长高了。”
“我都二十三了,还长什么。”展怀迁嗔道,“倒是你,胖成了什么样,回去可得给你好好练练。”
福宝嬉皮笑脸地说:“您出门两年,小的成天就打扫书房,不再跟着您东奔西跑的,家里好吃好喝,能不胖吗?”
展怀迁翻了翻张嬷嬷让他带来的东西,各种吃食外,还有新作的衣衫,连中衣裤袜都预备好了。
“家里可好,母亲可好?”
“好,都好。”
“公子,您怎么不问问,新娘子长什么样?”福宝乐呵呵地兴奋着。
“什么样?”展怀迁只是随口问,横竖明日就能见面,福宝说了他也想象不出来。
“那几天小的都在外头,没能见着。”福宝憨笑着,“可新娘子做的事儿,了不得。”
展怀迁这才抬起头,问道:“了不得?”
福宝是昨天从家里出发,那会儿刚好闹新娘子失踪,他一面出门,一面听中门的小厮说,新娘子自己逛街喝茶去了。
“她……自己出门了?”
“对啊,去见大夫人没见着,自己驾着马车跑了。乖乖,少夫人才十七岁吧,她怎么会赶马车,京城那么大,她不怕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