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精品推介视频通历史,古人在线八卦吃瓜

精品推介视频通历史,古人在线八卦吃瓜

爱吃芋圆的某某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很多朋友很喜欢《视频通历史,古人在线八卦吃瓜》这部其他小说风格作品,它其实是“爱吃芋圆的某某”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视频通历史,古人在线八卦吃瓜》内容概括:林夏在挑电影的时候,天幕之前画面动不动就闪一下而后就没动静,然后继续闪停……各时空的人还以为天幕出问题要坏掉了……结果天幕又正常开始播放。因为开篇也是动画,他们还以为是和那个百科一样科普类的视频。开篇画面中出现了一颗蔚蓝的星球,伴随着画面的推进天幕开始讲解。【那年,宇宙的一边有一颗美丽的蓝星,上面有一个地方叫种花家。】......

主角:林夏张芸   更新:2024-02-16 13:1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林夏张芸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推介视频通历史,古人在线八卦吃瓜》,由网络作家“爱吃芋圆的某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很多朋友很喜欢《视频通历史,古人在线八卦吃瓜》这部其他小说风格作品,它其实是“爱吃芋圆的某某”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视频通历史,古人在线八卦吃瓜》内容概括:林夏在挑电影的时候,天幕之前画面动不动就闪一下而后就没动静,然后继续闪停……各时空的人还以为天幕出问题要坏掉了……结果天幕又正常开始播放。因为开篇也是动画,他们还以为是和那个百科一样科普类的视频。开篇画面中出现了一颗蔚蓝的星球,伴随着画面的推进天幕开始讲解。【那年,宇宙的一边有一颗美丽的蓝星,上面有一个地方叫种花家。】......

《精品推介视频通历史,古人在线八卦吃瓜》精彩片段


……

这次并没有重复播放。

虽然他们还是不清楚详细的流程,但其实只要知道了原材料加上一个大致方向,古人的钻研发明能力还是很强的。

早期纸并没有推广使用的朝代立刻开始加班加点的研究造纸。至于那些机器也就看看,他们连最初级的纸都没有呢,哪能想那么远。

而后面纸张普及了反而更羡慕,他们已经体会到纸张发明的好处了,能生产那么多的纸能供多少人读书学习。

嬴政:以天幕上提过的材料为主,另外找一些其他的便宜的材料试试,看看会不会有价格更低的纸。

刘彻:挺好,竹子生长的快,作为原材料也不错。

……

林夏看粥煮了差不多了,关小火慢慢熬。已经快六点了,估计她爸妈一会儿就回来了。

说真的作为一个闲不住的人,让她天天在家窝着,简直憋死她了,而且视频也不知道该看什么。

她慢悠悠的在手机上翻着电影,想着找一部晚上吃完饭看。

而系统333在一旁提心吊胆的,生怕宿主一抽风选择什么恐怖片灾难片一类的。

……

林夏挑了半天也没找到什么感兴趣,大部分电影她都看过了……没看的,基本上都是她不喜欢的类型。

林夏看着那些恐怖惊悚类的电影,想着她大晚上看恐怖片会不会不太好……

系统333:会会会!!特别不好

但是电视剧又都太长,而且她也没追什么新剧……

林夏最后挑了半天觉得她可以把《流浪地球》再看一遍,正好她爸妈没看过,可以一起看。

系统333很想摆烂,但话说回来如果古代那群人要是以为地球要完了,会怎么样呢?唉……他还是提前标出故事是虚构的吧!话说到底什么时候能和宿主联系上啊!!!

林夏可不知道系统的纠结,看时间她爸妈回来还要一会儿,林夏准备找一个短番来看一下。

林夏追的《那年那兔那些事》播到第五季都停了好久了,她也好久没看过了,刚好“那兔”每集都很短可以现在看一看。

林夏就从第一季开始重新开始看了。

……

林夏在挑电影的时候,天幕之前画面动不动就闪一下而后就没动静,然后继续闪停……

各时空的人还以为天幕出问题要坏掉了……结果天幕又正常开始播放。

因为开篇也是动画,他们还以为是和那个百科一样科普类的视频。

开篇画面中出现了一颗蔚蓝的星球,伴随着画面的推进天幕开始讲解。

【那年,宇宙的一边有一颗美丽的蓝星,上面有一个地方叫种花家。】

<蓝星=地球,种花=中华!!>

<科普君上线,种花家就是中华家>

……

各朝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有些好奇,之前土豆科普的时候其实已经间接表明了,他似乎是生活在一个球上。

但天圆地方的思想不是那么容易改的,而这次更是明晃晃表达了他们生活在地球上。

他们脚下的大地竟然是个球!!!

然而没等他们多想天幕又继续播放了。

……

【在这里,炎总和黄总首先统一了这片地区,所以种花家居民都以炎黄自称。】

画面中突然出现一条长着角的“蛇”,似乎是在和众人介绍。

【又经过了很多很多年……】

那条长角的“蛇”被画面从上到下压了下去!角都压掉了,这下真是名副其实的蛇了。


林夏关掉直播后检查了一下自己手机,上面直播间确实是已经断开了。她先是把两个两个奖品打包装箱,把地址也登记好,这样明天爸妈上班的时候就可以帮忙寄出去。

因为今天也算是忙了一天,又是刚回家就不熬夜了,林夏简单卸妆洗漱后才九点多一点就睡觉了。



美美的睡了一觉第二天起来,父母已经上班去了,留了包子和粥她加热一下就能吃。

吃完早饭林夏开始剪辑帝国双壁的视频,其实素材是现成的,需要她自己逐帧剪辑整合加上配乐就好了。

忙了一上午,中午林夏算着爸妈回来的时间提前煮了饺子,等林爸回来后又做了冬瓜汤就是午餐了。

下午林夏视频做好后再检查了几遍没问题就直接发布了。

林夏忙完视频后并没有闲着,毕竟后面龙凤猪的插画,因为内容不可能真的是秦皇汉武绕着唐太宗跑,那具体内容就比较麻烦了。

林夏又仔细查找了一下这三位皇帝的历史资料,史料等视频想看看有什么共通的事件找一找灵感。

由于林夏一直是在电脑上操作的,就导致绑定的是林夏手机的系统333很抓狂。

相比较之前那些离谱的视频,林夏在电脑上看得明显是官方正史,如果这些视频可以播放到各时空肯定有不少能量…

但是系统目前能源不足,主要绑定的还是林夏的手机,而今天林夏除了用手机发了几条微信就没拿手机了。

系统333:这个宿主怎么回事,现代人不是都离不开手机的么。在手机上看不行么?这些都是能源啊!!!

林夏可不知道系统的心情,要知道了也只会说:在有笔记本或平板的情况下,她自然是看屏幕大一些的了。

就这样林夏上午剪视频下午找资料,晚上和老妈一起聊天看电视,顺便回复一下视频的评论…

这么一天下来都没怎么用手机看视频。



而其他朝代发现天幕今天上午竟然没有播放任何内容,下午也没有动静。众人要不是看到那个交流面板还在估计要以为天幕消失了…

秦朝

嬴政在第二日就给大臣安排了各项工作,王绾和李斯负责重新编纂大秦律法。

没错,始皇思量过后决定放宽大秦一些律法规定,虽然天幕目前看起来是向着他大秦的,但他可是记着《始皇帝纪》里那句“刑敛刻薄”的。

虽然只是一句话,但也表明了天幕对秦律的印象,而且大秦已经一统六国,又有天幕认可。就像后人说的,其实大多百姓并不关心当权者,那他完全可以优待六国平民以收拢民心,至于那些贵族……谁管他们的死活。

蒙恬驻守长城边境不能轻易行动,所以暂且不安排任务。蒙毅和冯去疾负责整理他们所记天幕的内容。

而寻找刘季、韩信、萧何和张良的事始皇就交给李信了。



其他各朝虽然不像秦朝方方面面都有改进,但也一样忙碌,比如:

汉朝

刘彻忙着和卫青一起研究大汉对战匈奴的地图,以及张骞未来出使西域的丝绸之路。

汉末三国

三国虽然还未协商,但是三方势力默契的先收拢兵力先一致对外,而被提到的司马一族,曹操其实是想直接除根的,但司马一族毕竟是大世家只能先关押起来,除掉一个大世家不是那么容易的。

隋朝

杨坚一直在纠结太子之位,杨勇看起来不靠谱,杨广虽然现在看起来挺靠谱,但是日后败家程度都能直逼秦二世了……

唐朝

李世民得到信息并不多,主要就研究医疗方面了,毕竟众所周知李世民晚年身体不好,那现在自然是要提前预防,而且大蒜素也是可以研究一下的,毕竟后面他们还要派军队出征。

宋朝

赵匡胤最终还是没有把赵光义除族,只是把赵光义和他那一脉贬为庶人,圈禁起来由宫人看管。

而其他各宋朝皇帝都努力在找自己身边有没有被天幕提起的名臣将相。

比较尴尬的是赵构……被天幕指着鼻子说是狗皇帝,但他现在已经上位了,而且他又不想退位,导致他每天看到周围大臣都心惊胆战的,担心一个不注意就被刺杀了。

即使是在自己的宫里也完全没有安全感,自然只能抓着自己几个心腹依靠,他恨不得天幕直接消失,所以并不想和大臣谈及天幕的任何内容。

元朝

他们除了被提到的一个京杭大运河好像还算好事其他就剩暴政了……但是改革吧,又没什么头绪。

明朝

朱元璋看着朱棣哪哪都不顺眼,要不他老妻和大儿子拦着非得好好教训老四一下,不过目前重要的是注意大儿子的身体情况。

朱祁钰觉得自己这个帝位就是个备胎,不然也不会那么轻松被推下去。因为不知道哪些大臣帮助朱祁镇重登帝位的,他现在能明确信任的就于谦和范广了…先做好北京防护,之后希望天幕能给他一个明确的信息。

崇祯皇帝朱由检则是拉着被天幕提起过的几位忠臣良将,现在已经知道大明是亡于他了,但他继位还不到十年也许还有回转的余地。他不知道小冰河时期是什么,但他已经安排人推广那些高产作物,希望百姓和大明能熬过这段艰难的时间。

其他明朝皇帝难得开始向自家祖宗明太祖学习,积极处理政事。

清朝

虽然清朝并没有怎么被提及,不过康熙还是从仅有的一首曲子里看到了清朝的结局,屈辱,整个华夏民族和屈辱!

康熙其实认出那些火器了,毕竟他还是很精通西学的,但火器威力实在是太大了,一旦把控不好……他大清估计要覆灭的更早。

……

林夏这一天除了回一些信息,基本没有玩手机,晚上九点多不到十点林夏躺着床上睡不着,刷了一会新闻还不困就准备再刷一会视频。

大晚上的不知道为什么首页推荐的除了几个讲解历史的视频,全都是美食的……

一个是【街头小吃】夜市美食,横扫夜市,吃胖自己!!

还有一个【石磨豆腐】豆腐百态,豆浆/豆腐脑/豆腐/豆干/豆皮…豆子立功小队。

林夏不知道自己是造了什么大孽了,大晚上刷到这些,虽然她晚上吃的很饱倒不饿但是嘴馋和饿不饿没关系啊…

只不过上面的图片过于诱人林夏没忍住还是点进去了。

……

亥时

其他朝代的百姓都准备睡觉了,突然听到天幕有了动静,纷纷出来观看。

有皇帝已经就寝的又起来收拾往外看,而比较勤政的…批了半天公务就当放松了。



天幕似乎是以第一人视角来看到,天幕中景色似乎也是深夜了,不过大街依旧人头攒动。放眼望去是一排小吃摊…

炸的金黄的鸡腿鸡排,一个个用竹签串起来烤炙的肉菜,挂炉里的烤鸭,还有不知道是什么果子做成的饮品甜点…每个摊位都排满了人。

每到一个摊位都会给一个近景让人看到里面滋滋冒着油光的美食。

<刷到你是我的福气…>

<大晚上看饿了,还好我有泡面>

<羊肉卷饼,嘶,好吃。。>

<这是哪个夜市,感觉倒是挺干净的,摊位看着都挺新。>



秦朝

嬴政:这大晚上的放这个也太残忍了……

他是真没想到天幕大晚上不休息竟然播放饮食…他看着天幕上的食物都不由得羡慕后世,更何况其他平民百姓了。

汉朝

刘邦:不是这大晚上让人看这个认真的么,不过这些食物是什么?看得他都饿了……

刘彻:怎么感觉他身为皇帝,吃的还不如后世平民来的好…这么多东西他都没见过的。

唐朝

李世民:烤炙的味道自然是香的,不过不知道后世国力如何这大晚上也有这么多百姓消费。

李隆基:他是不是在那个摊位上看到荔枝了…还有这些稀奇古怪的水果都是什么?

宋朝

天幕大晚上突然有动静,赵匡胤还以为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结果就这?这是大晚上的折磨人么。

元朝

这大晚上饿了也不方便再加餐啊,要不还是做一点烤肉?

明朝

朱元璋:这后世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唉,要是他们大明也能这么富足就好了。

永乐大帝朱棣:这种挂炉的烤鸭好像不错,明天可以让人试试,就是不知道味道如何?不过这后世之人大晚上还出去这后世治安看起来应该很好。

朱高炽:饿…好想吃好想吃。

清朝

康熙:啧,这大晚上的播点什么不好非要放这些,不是折磨人么。

各朝百姓:饿,好饿,好想去后世,好想每天都能吃饱…真的好难熬啊。

……

视频一共不到三分钟,没有配音配乐,用的就是现场收录的做食物时的原声,听起来反让人更饿了,还好视频不长也就三分多一点的时间。

林夏可能是晚上确实吃的挺饱的,竟然没有太馋……退出视频后顺手就点了那个【石磨豆腐】的视频。



画面中那些美食视频彻底结束后大家才缓过来,大晚上的真的是太折磨人了。

在天幕又亮起来后…众人又想看又不忍心在看,比较太饿了越看越饿。

不过这一次似乎又是一个科普类的视频,虽然依旧是讲食物的。

【豆腐,据传起源于西汉,是由淮南王刘安和方士炼丹时意外收获的。

之后豆制品又发展出,豆浆、豆腐脑、豆花、豆腐(南北豆腐)、豆干,豆皮…】

<出现了,你是要甜豆腐脑还是咸豆腐脑…>

<喜欢老豆腐,有韧劲>

<豆花爱好者登场>

天幕上一次展示着用大豆做出的各种成品豆制品。

不管有没有豆腐的朝代都提起精神,看起来天幕似乎是要教他们做豆腐。这种秘方不应该是要保密的么?

嬴政:西汉?那他们秦朝应该还没有,豆饭吃多了胀气,不知道豆腐怎么样。

刘邦:淮南王现在是谁?不叫刘安?那就没事了,又和他没关系。

刘恒刘启:淮南王刘安?那现在有没有豆腐啊?算了,反正天幕会讲…

刘彻:淮南王?为什么每次明明都是西汉的东西但他都没有呢?

三个淮南王刘安:他的自由,他的封地……都是老刘家的人谁还不懂谁啊,在地方还敢折腾一下但那祖孙三个绝对是个狼灭啊……

李世民:他也没听说过豆腐啊?是民间小吃么?

……

【制作流程:

1 . 浸泡大豆使其软化

2 . 浸泡后的大豆用石磨磨浆,过滤豆渣。得到的便是豆浆,豆浆彻底煮沸后可以作为饮品饮用。(豆渣也可以吃,或者喂牲畜家禽)

3.煮熟后豆浆点上石膏水或盐卤水轻搅等凝成絮渣。然后用布包起放置在豆腐箱子重压静置。

4 . 静置一段时间后豆腐就形成。

……】

<感觉好麻烦…果然我还是只会吃>

<脑子:学会了;手:学废了>

<卤豆干超好吃>

天幕画面中详细介绍了豆腐的做法,还细心把豆腐每一阶段详细介绍,比如:

豆浆煮熟可以喝;点豆腐时在一定比例下可以形成嫩豆腐脑;点好豆腐未静置按压时是豆花;豆腐重压静置时间的长短形成豆腐的口感也不一样;以及豆干豆皮的制作方法…

尤其是看到一般一斤豆子能制成三到四斤的豆腐时,百姓一个个都激动不已。

即使天幕也说了豆腐虽然有营养但是也不可多吃,也抵挡不住百姓的热情,毕竟他们也不可能真的拿豆腐当饭吃。

秦朝

嬴政重点关注于天幕上的显示的石磨,虽然只是用于磨豆子,但石磨的作用绝对不止如此,他虽然不懂具体原理,但是墨家应该是没问题的…

不过看起来那群方士也不是完全没用,看看他们能不能研究出别的东西吧,想活命就得拿出成果。

墨家:自觉加班研究中……

汉朝

刘邦:盐卤,这个是什么原理?

刘恒刘启:感觉好麻烦…不过既然是淮南王研究出来的,还是把他调回来研究豆腐吧。

刘彻:一斤豆子三斤豆腐?即使是不当主食也很不错了,现在都吃不饱呢还挑什么。

唐朝

李世民:现在哪有百姓会敞开了吃啊,不过天幕说的制作流程倒是很详细,就是点卤的量还要他们自己试试。

其他有豆腐的朝代,倒是不觉得稀奇,不过百姓觉得豆腐看起来做法也不难可以自己试一试,这样也不用买了。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头……天幕中在介绍完这些豆制品后,开始用他们制作美食!!!

【甜/咸豆腐脑、小葱拌豆腐,鱼头豆腐汤、香煎豆腐、麻婆豆腐,卤豆干,三鲜豆皮……】

<不要甜豆腐脑,甜豆腐脑都是异类!!>

<哈哈,甜咸粽子、甜咸豆腐脑,甜咸党势不两立>

<咸粽子还好就当吃糯米饭了,但甜豆腐脑真不行……>

<杂食当瑟瑟发抖>

<麻婆豆腐下饭必备>

<感觉鱼头汤不放豆腐像是少了什么一样,奶白的豆腐汤,吸溜>

<眼泪莫名就从嘴角留下来了…>



看着各种各样豆腐做成的美食,各朝百姓肚子又唱起了空城计,不过好歹知道了豆腐的做法,也算是有所收获。

各朝皇帝:他们其实也看饿了……天幕大晚上放这些简直太折磨人了!

……

林夏虽然不饿但这么看着也有点想吃了,也不知道她大晚上看这些美食折磨自己是图啥……┐(─__─)┌

……

小说《视频通历史,古人在线八卦吃瓜》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三个视频看下来果然还是嬴稷孙权的比较带感,虽然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演员,不过也是挺好磕的。

林夏刷新了一下首页,发现推荐页视频竟然没有引起她兴趣的……嗯,现在大数据推荐好像也不太行啊。

因为离到家时间还比较久,林夏挑一个动漫番来追。

【肥志百科】作为一个泡面番,是林夏刚发现的,每集视频大概在五六分钟,但集数很多所以她经常吃饭或者空闲的时候追。

林夏点开第八集【原来你是这样的大蒜】



其他时空天幕安静下来后,作为被提到的朝代,众臣子面面相觑,正想着说点什么缓解一下气氛,天幕又有反应了。

众人不由得在心里默默祈祷不要提到自己……

天幕出现一个奇怪的画面上面是四个大字

【肥志百科

原来你是这样的大蒜】

作为没有大蒜的朝代有些疑惑大蒜是什么,而有大蒜的朝代则不明白大蒜有什么好讲的,难不成是教他们怎么种大蒜么?

刘彻也是疑惑的一份子,虽然大蒜是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但现在张骞还没去西域呢…

【一道好吃的菜,除了食材优质烹调精湛外,恰当的调味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在众多佐料中,却有一个自带黑红体质的家伙,它就是大蒜】

画面画风有些奇怪,看起来像是一个没有性别没有衣服的小人戴着一个奇怪的头套。

<葱姜蒜,必备调料>

<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一些老学究看着如此不得体的画面,一个劲指着天幕皱眉摇头,仿佛受了多大的打击。

而各朝百姓集体精神起来了,之前帝王朝代什么的离他们太远了,但是要说到地里的事就有兴趣了。

没有大蒜的朝代:大蒜,调料?大秦似乎是没有吧,难道是后世人研究出来的?



【喜欢它的人顿顿离不开它,讨厌它的人呢,就嫌弃的不行,甚至连喜欢它的人都会被一起嫌弃】

画面中大蒜在被嫌弃的时候不止自己被扔东西连旁人一起被扔东西。

<只要不直接生吃就好>

<炒菜不放蒜不香啊>

<烤大蒜好吃>



有大蒜的朝代:生吃蒜味道确实比较重,在一些正式场合有些不雅。

【所以,大蒜为啥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呢?大蒜,百合科葱属的草本植物,有着圆滚滚的鳞茎和细细的叶子。

它原产于中亚和西亚,早在五千多前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食谱中。

古埃及人认为吃大蒜能消除疲劳和保持健康。

所以建建金字塔的工人,每天都要吃大蒜,要是发现盒饭里少了大蒜,他们还会罢工抗议】

画面中一群着装奇怪的人似乎是在服徭役,在没有大蒜后一个个掀桌罢工。

<大蒜是好东西啊>

<甜蒜必不可少>



嬴政:古埃及?金字塔?也是防御工程么?难不成在匈奴之外还有国家么。

刘彻:古埃及没听过啊,应该不是他们这的不然不会一本文献都没有。

李世民:大蒜不就是普通的农作物么?古埃及应该很缺食物吧。



【工头们就给他们大蒜加餐才能吧他们哄回来。

贵族们同样也逃不过大蒜的诱惑,几乎所有法老的陵墓中都囤着蒜,以确保自己“来生”还有的吃】

<还好不是用大蒜裹住木乃伊>

<蒜应该是最便宜的陪葬品了吧>

已经有蒜的朝代百姓,望着地里的大蒜苗,他们听不懂什么是法老,不过他们听懂了有其他国家的贵族很喜欢吃大蒜,还要大蒜陪葬……

那他们下葬也带几头大蒜是不是也算有贵族待遇了…



【不过大蒜可不止是“美食”而已,古希腊的名医希波克拉底就认为,大蒜是一位“灵药”,消化不良,吃大蒜;肺病,吃大蒜;月经不调,还是吃大蒜……

古罗马士兵则把大蒜当作必备军需品,一打仗就来两颗,满嘴火辣辣后,进入“狂暴”状态,所以几乎可以说哪里有罗马帝国的铁骑,哪里就飘着一股蒜味】

<哈哈,有些夸张了>

<真的有功效啊,大蒜杀菌很厉害>

<大蒜素可以杀菌,其实如果到了在古代青霉素成功率太低了,大蒜素就是穿越神药了>

<大蒜素抗细菌和真菌,还没有太大的副作用>



嬴政: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到底还有多少古国…而且大蒜是怎么来的啊,为什么其他国家都有他大秦就没有。

刘彻:神药?看来大蒜还是挺重要的。

李世民:大蒜素?这要怎么制作出来啊…



【而既好吃又好用,自然逃不过咱们中华人民的慧眼

大蒜的传入还多亏了一个人,他就是张骞!

《正部》记载“张骞使还,始得大蒜苜蓿”,张骞奉命出使西域,返回汉朝时,便携带了大量异域物种,这里面就有大蒜。】

画面中画风依旧奇怪,不过倒是可以看出画面中的衣服头饰和他们普通百姓接近了很多。

而张骞最后开着一个奇怪四轮车倒是和他们第一次看天幕的巨型怪物很像。

<张骞通西域>

<西域进货使者:张骞>

<张骞带回来了好多好吃的…>

<古代著名进货达人:汉朝—张骞;明朝—郑和>

<所以想要大蒜素还有到汉武帝以后,汉武帝之前是没有大蒜的,摊手>



嬴政:难怪他大秦没有蒜……不过出使西域可以考虑一下…

刘邦刘恒:啧,匈奴还没平定西域也不好出行啊,看来是没戏了。

刘启盯着自己儿子:想要…

还是少儿的刘彻:我都还没有权利呢,怎么可能办到……

刘彻:汉武帝是谁来着?哦,是朕啊!!那为什么我还没大蒜,张骞呢?

张骞:感动?没想到他居然能名留青史,就是人物画的为什么这么奇怪。

李世民:所以呢?大蒜素怎么做啊。

永乐大帝朱棣:郑和?三宝啊?看来派郑和出海远洋是对的,还是要继续下去。



【大蒜一经传入就迅速红了,东汉时期就已经遍及全国……可是任凭“大蒜粉”夸的天花乱坠,“大蒜黑”还是一点都不买账,原因只有一个:味儿重】

<可以说是相当感谢张骞了>

<话说那汉武帝之前连大蒜都没有,那他们都吃什么>

<确实有人吃不了蒜味,不过当时调味品稀少,有就不错了>



嬴政:大蒜究竟是什么味道,还能被人如此嫌弃的。

刘彻:作为头一个把大蒜带回来的朝代,我都还没有大蒜呢。

其他有大蒜朝代想了想蒜的味道:确实味道比较重,不过好吃啊。



【它有种特别冲鼻的刺激性气味……那么这味道从哪来呢,这得归因于一种神奇的物质,蒜素!

在蒜瓣完好时,大蒜的味道其实并不重,可蒜瓣一旦被切割压碎 ,内部就会反应形成有刺鼻气味的蒜素!

最有意思的是,正是这臭臭的蒜素让大蒜有了各种功效】

天幕画面中着重限时着功效:杀菌、消炎、增强免疫力、抗病毒,每一个看起来都很让人心动。

<蒜蓉扇贝、生蚝、茄子……都挺好吃的>

<腊八蒜>

<大蒜最初也是药用的吧,解毒、杀虫、止痢疾了;生吃大蒜还有预防流感的功效>



嬴政:好吧,看来出使西域还是挺重要的,大汉那次讲解的时候好像有一个西域丝绸之路的地图…不过似乎能带回来的东西不少,唉,天幕怎么不详细说说呢。

刘彻:想要,可惜丝绸之路还没开……

李世民:功效不错,可是具体做法呢,不可能就捣碎就完了吧。

各朝百姓:明白了,大蒜是好东西,能种还是多种一些,卖不出去也可以自己吃。



【看似“平平无奇”的大蒜,陪伴着人类走过漫长旅程,然而还有一种蔬菜,也跟大蒜一样默默陪伴着人类,下一回我们来讲一讲土豆的故事。】

在介绍了一系列大蒜美食后,并没有没有大蒜素的制作方法,直接预告下一期内容就结束了……

<土豆土豆>

<又是一古代穿越神物>



其他朝代没听过土豆,不知道和豆子有什么区别,清朝百姓倒是知道一些,土豆和番薯产量都是分高,还十分饱腹。



林夏并没有退出而是接着往下看了。



【肥志百科

原来你是这样的土豆】

各朝以为会暂停下回播放呢,没想到竟然直接继续讲解了。

开篇先是介绍了土豆在一个叫日本的国家评选零食时,作为原材料竟然占了一半,然后就是中华对土豆的重视。

……

【土豆起源于南美洲,和西红柿茄子一样 都是茄科茄属植物,可不同的是,人家是果实,而土豆其实是埋在地里的“块茎”

大约7000~8000年前,生活在安第斯山脉的印第安人首先察觉这个秘密。他们发现这种泥土巴巴的东西,不但可以吃似乎还特别管饱。

于是在他们不懈的努力下,印第安人就成为了人类中最早的土豆繁育种植专家。不但靠土豆养活了大量的人口,还建立起了印加帝国这样富饶的国家。】

<土豆超好吃,薯条薯片薯角>

<印第安人真的是发现了不少好东西>

<易种产量大还管饱>

<土豆永远的神!!!>

<可惜后面被殖民了…>



没有土豆的各朝百姓有些可惜的望着天幕,饱腹强好啊,可惜又不是他们本地的,他们只能盼望着皇帝看到天幕后能派人去找找呢…

嬴政:西域他好歹知道个地图,北美洲在哪啊,怎么这么多地方……

刘彻:不是西域的,看起来不是张骞能带回来的东西,不过北美洲又是什么地方,应该往哪个方向走?产量大还管饱多好的军粮啊…

李世民:这他也没听说过啊,连个方向都没有。

明朝中后期皇帝:土豆?怎么感觉这么眼熟呢?

崇祯:他大明好像有土豆诶,种土豆,必须种土豆,连年天灾必须有产量大耐种的作物才行。

【那么作为南美的本土植物,土豆又是怎样走向世界的呢?

这就要从大西洋的另一头讲起了,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欧洲开启了大航海时代,来到南美殖民的西班牙人,在当地淘金之余,顺手也把土豆带回了欧洲的家乡……】

<土豆种植也要注意的,一波土豆晚疫就全完了>

<爱尔兰就被土豆晚疫病害的完全没收成,还是红薯玉米保险一些,当然这些都不能代替主粮的>

<欧洲开启了掠夺时代>

<唉,我们明明也有郑和七下西洋的。>

<郑和带回来的有玉米吧,可惜玉米在明朝没推广便宜清朝了>

<土豆,红薯(番薯),玉米,这么多高产作物都是明朝的开始种植的,然而得益的却是清,摊手>



嬴政:大蒜没有,土豆没有,红薯没有,玉米还是没有,这么多高产有用的作物为什么不生长在大秦的土地,而且大航海时代?殖民?算了,他还是先把墨家集中起来研究一下技术吧…

刘彻:我不仅土豆红薯玉米没有,我现在连大蒜都没有。

李世民:那个明朝怎么回事,这么多高产作物不知道推广,他们老百姓吃的很饱嘛……

朱元璋看向自己四儿子:这些东西他都没听说过,估计是老四折腾出来的,你弄出来了倒是推广啊,不然你折腾个什么劲儿。

永乐大帝朱棣:七下西洋?行吧,以后不管什么粮食果蔬的作物都推广,就当丰富百姓饮食了,不然全便宜后朝了…

郑和:他这次一定会带回更多东西的。

崇祯:土豆有疫病,玉米番薯没事啊,那还是推广玉米和红薯,只有能让百姓吃饱就行。

康熙:过奖了,还是要多亏明朝找到这么多粮种。



接下来就是欧洲人对土豆从嫌弃到重视,尤其是发现用土豆就养活了90%的人口,还让其人口增长四倍…

没有土豆的各朝百姓一个个眼巴巴望着土豆的介绍,如果有土豆的话那可能活多少人啊,为什么他们没有土豆。



【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 A O)的说法,土豆已经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除了富含淀粉,还拥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画面中介绍完土豆的营养,接着就是土豆的作用除了做粮食加工成美食,还可以酿酒,制作纸张辅助印染等等…

最后就是下一回讲解荔枝的预告……

<土豆是主食>

<酸辣土豆丝,土豆炖排骨,土豆炖鸡肉,咖喱土豆……>

<土豆是真的好吃,怎么做都好吃>



嬴政:有一种看了又没看的感觉,这么好的东西,但是秦朝没有。

刘彻:朕身为皇帝连土豆都没吃过像话嘛……

李世民:不知道他们大唐能不能出海找一找…不然总是不甘心啊。

朱元璋:荔枝,有什么好讲的,那么贵的玩意儿,讲一讲红薯玉米啊。

永乐大帝朱棣:红薯玉米呢?别讲荔枝了又贵又不耐活的…

不过天幕直接没动静了并没有接着往下播放。



另一边刚好一通电话打断了播放,林夏一看是姥爷家的就接了,是问他们晚上要不要去姥爷家吃饭……

不过她的腿实打着石膏,她自己家住高层有电梯还好,而姥爷家没有电梯实在是不方便,所以这几天就不过去了,过两天可以让她妈把姥姥姥爷接回他们家吃饭。

挂了电话有点饿了,因为林夏腿不方便而且他们也想早点到家,所以早晨买了一些牛奶面包带着准备饿了再吃。

在问过父母后发现只有她自己饿了……

于是她没玩手机了,而是一边吃着面包,一边看着窗外飞速而过的风景,思考着她什么时候直播,毕竟她这都回家了,一直鸽着也不行啊…

小说《视频通历史,古人在线八卦吃瓜》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