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完整文本阅读全职国医

完整文本阅读全职国医

方千金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都市小说《全职国医》,由网络作家“方千金”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方寒任海强,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医生算是给方寒打下手的,对了,苗医生就是一位主治医。”“我靠!”“我靠!”......群内众人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一位实习生让主治医打下手,这尼玛太牛逼了,还有比这更牛的实习生吗?事实上苗医生也没做什么,只是事后开了药,算是配合治疗。群里没有医生,全是实习生,吴磊自然不介意给方寒捧哏。“......

主角:方寒任海强   更新:2024-03-14 19:5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方寒任海强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文本阅读全职国医》,由网络作家“方千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都市小说《全职国医》,由网络作家“方千金”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方寒任海强,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医生算是给方寒打下手的,对了,苗医生就是一位主治医。”“我靠!”“我靠!”......群内众人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一位实习生让主治医打下手,这尼玛太牛逼了,还有比这更牛的实习生吗?事实上苗医生也没做什么,只是事后开了药,算是配合治疗。群里没有医生,全是实习生,吴磊自然不介意给方寒捧哏。“......

《完整文本阅读全职国医》精彩片段

《全职国医》由方千金所撰写,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也是一部都市、神医、打脸、全篇都是看点,很多人被里面的主角佚名所吸引,目前全职国医这本书最新章节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大结局,全职国医目前已写5289616字,全职国医都市、神医、打脸、佚名都市、神医、打脸、书荒必入小说推荐!

书友评价

书挺好,也精彩,就是太慢了

普及中医,实例为证,发扬国粹

写的非常好👍谢谢🙏作者,不落俗套引人入胜。这也是我最近👀看到的一本好书读来味道独特不错,不错,不错!

热门章节

第四十九章 真牛!

第五十章 瞑目?

第五十一章 接风

第五十二章 七分之一

第五十三章 论文发威

作品试读


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方寒得到中级急救之后本身就已经拥有了丰富的急救经验,之前的操作更是让他再次熟悉磨合,所以这一次就更加轻车熟路。

一群人进了处置室,连皮带毛也就三分钟的时间,方寒手中一拉,佛珠连带着鱼钩就被拉了出来。

“呕!”

少年一声干呕,吐出一口血痰,畅快的喘着气,鱼钩在喉咙虽然没有影响他呼吸,但是为了保证鱼钩不再造成更深的伤害,嘴巴一直都是张开的,持续这么长时间,怎么可能不难受。

“这就好了?”

第一附属医院的一群医生顿时傻眼了,冯医生的眼珠子差点瞪出来,这就好了?

“好了,已经没事了,然后给患者开一些消炎之类的药物休养几天。”方寒一边摘着手套一边道,既然现在是在第一附属院,那么后续的治疗他们就不插手了。

“嗯,好好。”冯医生急忙点头,心想那就别提了。

之前苗医生和方寒没来之前,冯医生已经把江中院的治疗方法猜测了好多种,但是都行不通。

这不开刀,不手术,怎么把鱼钩取出来的?难道是手伸进去?别说手,就是镊子伸进去,即便是能勾得着鱼钩,这怎么拿出来也是个问题。

鱼钩的尖刺有多么锋利,钓过鱼的人都知道,更别说喉部那么嫩,一个不慎就有可能拉伤。

等待的时候,冯医生把脑袋差点想炸了,也没想出江中院用的是什么办法。

刚才方寒一动手,他才恍然大悟。

“方医生奇思妙想,真是让人佩服啊。”冯医生由衷的赞叹,这要不是江中院那边打电话,自己这会儿估计已经手术了。

作为医生,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百分之八九十的医生都没什么坏心眼。

作为医生,很多医生其实都是为患者着想的,再加上现在的医疗制度越发苛刻,一般情况,吃药能好的病,医生大多不会让挂吊瓶,挂吊瓶能好的病,医生也不会让住院。

当然,这里说的是大多数的三甲级知名医院,一些私人医院不在其列,现在一些私人医院那都是能坑一个坑一个,不让你光洁溜溜,他们是誓不罢手。

说起这个就不得不说一个小插曲,有些私人医院,医生眼睛真的狠毒,通过你的穿着能判断出你的身价存款,不管治疗什么病,基本上都在你的承受范围之内,却也会把你彻底掏空。

冯医生从医多年,基本的医德操守还是有的,这真要是不开刀不手术就能治好的病,被他开刀手术,他还真有些过意不去。

这会儿冯医生也不在乎方寒年轻,态度是非常好,不管方寒什么身份,又不是他们医院的。

苗医生心情很好,笑呵呵的道:“方寒可是我们急诊科最看好的医生,水平高,前途无量。”

冯医生看了一眼得瑟的苗医生,心说又不是你治好的。

“方医生,有没有兴趣来我们第一附属院啊,我们第一附属医院虽然名气没有江中院大,却也是三甲级医院,而且我们第一附属院急诊科要比江中院急诊科更有发展空间。”

苗医生脸色一变:“我说老冯,挖墙脚也没你这么挖的吧,当面挖墙脚,当我不存在?”

冯医生一点也没有尴尬的意思,笑呵呵的道:“我这叫光明正大的竞争,当着你的面,才显得我们第一附属医院有底气不是?”

江中院名气大,不过急诊确实有局限性,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

中医同样有急诊,可以治疗急症重症,但是在急救方面手段比起现代西医,还是有差距的。

当然,西医同样也有没办法的急症,这是相互的,只是相比起来,现代人更相信西医一些。

方寒要是在内科,冯医生还不说这话,可是在急诊,江中院急诊比得过第一附属医院?

苗医生看了一眼方寒,他还真怕方寒被冯医生说动了,方寒现在在江中院不过是实习生,虽然留院的可能很大,上面毕竟没给准话,冯医生这么挖人,意思很明白,这是给正式编制的。

冯医生在第一附属院急诊科话语权要比苗医生在江中院急诊大,等冯医生副主任医师职称考下来,那就是副主任了,一位副主任给一位实习医生承诺正式编制,这待遇哪个实习生不眼红?

此时站在边上的几位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的实习生眼睛都红了,这个季节正是实习生分配的季节,江中院三十几个实习生,第一附院的实习生那可足足上百人,急诊科就分了十几个。

他们现在也只有打杂观摩的份,上手就别说了,冯医生却拉其他医院的人,这也太打击人了。

“......崇拜点+13!”系统及时提示,方寒心情很好。

他腼腆一笑:“谢谢冯主任,不过我学的是中医,还是江中院最适合我。”

“这怕什么,中医改学西医的人可不少。”冯主任一点也不在意,这些刚毕业的毕业生,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底子都差不多,只是接触的理论不一样,最终成就还是要在医院打磨。

当医生,一方面是见识思维,一方面是品行,方寒这两方面都不错,有着另类的思维,这绝对是一位急救医生必备的素质。

“谢谢冯医生厚爱,等我实习结束要是没地方去,一定来找您。”方寒笑着道。

冯医生哈哈大笑:“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苗医生白了冯医生一眼,方寒这是客套听不懂?

以方寒的能耐和现在在医院的表现,实习结束留院那是必然的,这样的人才江中院要是留不住,那可真要让人笑话了。

几个人说着话,孩子的父母已经抱着孩子检查了,见到孩子果然毫发无损,都急忙过来感谢。

“这位是江中院的方寒方医生,这次治疗是方医生主持的。”冯医生介绍。

“谢谢方医生,谢谢方医生。”孩子的父亲连连道谢,多亏了方寒啊,要不孩子要挨刀了。

客套过后,方寒和苗医生也没在第一附属医院多呆,告辞回江中院去了。

......

江中院实习生交流群!

这是这一次分到江中院的实习生们共同建的一个微信群,基本上实习生们都加入了,方寒也被吴磊拉进去了。

实习生们大多时候都不忙,有时间水群。

“导师教我们写病案了,任务不少,估计今天不能按时下班了!”

一位内科的实习生发消息。

“哈哈,运气不错,马医生让我上手推拿了。”一位针灸推拿科的实习生也发了一句。

“我们还在等着,没事干啊。”不少实习生都有些羡慕,内科的已经开始写病案了,这是好的开端啊。

“骨科太难上手了,我估计轮转结束都没什么机会。”一位骨科的实习生倒苦水。

一群人正聊着,突然有人发了一个小视频,发小视频的是急诊科吴磊。

“呀,这是有人送锦旗了,急诊科哪位医生?”

“是方寒,方寒!”

有人点进去看了一眼,也不打字了,直接语音,声音很激动。

其他人纷纷点进去查看,小视频里面,几个人捧着一面锦旗,锦旗上面有字,最显眼的就是:“妙手回春!”四个大字。

边上还有小字:“感谢急诊科方寒医生妙手回春,患者毛**和全体家属感谢......”

“方寒?是和我们一起实习的方寒吗?”有人不确定的问。

“急诊科以前可没有叫方寒的医生。”一位在急诊科实习的实习生发了一句。

“刚才方寒治疗了一位鱼钩卡喉咙的患者,简直神乎其技。”吴磊道。

“竟然真的是方寒!”

一群人大呼小叫。

“太了不起了,我们还在为了争取上手的机会而发愁,方寒竟然已经收到锦旗了。”

“方寒真帅啊,给我们实习生长脸。”很显然这是一位方寒的真粉,已经对方寒崇拜莫名了。

“视频中怎么没见方寒呢,患者送锦旗,方寒也不出面?”有人问。

“方寒去了第一附属医院医疗援助去了,第一附属院也有一位同样的患者。”吴磊解释。

“我靠!”

“我靠!”

......

群内是一溜惊叹。

“医疗援助去了,我嘞个神啊,这是实习生干的事吗?”

“我觉得方寒已经脱离了实习生的范畴,就是一些主治医也比不了。”

“不至于吧,也就是从小接触中医,比我们知道的多一些,毕竟他才多大?”有人不服。

吴磊补刀:“刚才的治疗,急诊科的苗医生算是给方寒打下手的,对了,苗医生就是一位主治医。”

“我靠!”

“我靠!”

......

群内众人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一位实习生让主治医打下手,这尼玛太牛逼了,还有比这更牛的实习生吗?

事实上苗医生也没做什么,只是事后开了药,算是配合治疗。

群里没有医生,全是实习生,吴磊自然不介意给方寒捧哏。

“......崇拜点+66!”

“崇拜点+89!”

“崇拜点+95!”

坐在车上,方寒突然接收到一溜的系统提示,崇拜点一波一波的袭来,搞的他很懵逼。

“这是发生什么事了吗?”方寒不解的拿出手机,准备找吴磊问一问,打开微信,就看到已经炸群的实习生交流群。

“我靠!”

方寒也禁不住一阵懵逼,这也行,吴磊太给力了!

小说《全职国医》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方寒简单的说了自己的意思,方浩洋听完眼睛就亮了。

今天急诊科虽然没去人,不过方寒的名字方浩洋还是听说了,刚才任海强还特意给他打了招呼,说这是一颗好苗子,不要废在了急诊科。

方浩洋对任海强的招呼是有意见的,这年头天才并不少见,自以为是的人多了,真天才有几个?

或许方寒有些小聪明,以前接触过中医,比其他人起步高一点,可来了急诊科,那就一步一步来。

医疗行业和其他行业最大的不同就是,一个错误,一个疏忽,关系的就是一条人命,特别是急诊科,来的患者都是病情危急,仗着一点小聪明自以为是是最要不得的。

刚才方寒说他有办法,方浩洋并不怎么信,今天这个病案其实很棘手,最好的办法就是送去西医医院,进行手术,割开喉部,然后取出鱼钩......

不仅仅是最好的办法,在方浩洋看来也是唯一的办法。鱼钩带着倒钩,你拉不出来,也推不进去,一个不慎,喉部大量出血进了气管,就很有可能造成气管堵塞,导致患者窒息而亡。

他之所以愿意过来听方寒的办法,其实是想压一压方寒的性子,等方寒说了办法,他再从隐患方面教育一番方寒,人命关天,千万不可以自以为是.......

他已经准备好了腹稿,可剧本根本没有按照他预料的来。

方寒的办法简直......简直太妙了,不仅仅是妙,甚至是完美。

见到方浩洋半天不说话,方寒小心翼翼的问:“方主任,这个法子可行吗?”

一边问方寒一边嘀咕,方主任不会是那种心眼小的人吧,他没办法,自己这边却有办法,是不是有些打脸?

“可行,你这个方案非常好。”

方浩洋笑呵呵的拍了拍方寒的肩膀,怪不得那么多人看中这个小伙子,确实了不起,思维灵活,举一反三,刚才他自己完全是束手无策。

见到方浩洋没什么不满,方寒这才松了口气:“我已经让吴磊去买东西去了,有些东西医院没有,附近就有工艺品市场,应该很快就能回来。”

“不错,考虑的非常全面,医生救人就是和时间赛跑。”

方浩洋是更满意了,自己这个本家青年真是了不起,向自己汇报之前就开始准备了,节约了不少时间。

这边说着话,另一边患者家属扶着孩子已经准备走人了,刚才是着急,就近找了一家医院,这会儿也稍微明白了,这种情况中医怎么能救呢,这是要开刀啊,这不听话的崽子......

不由的孩子的父亲就开始发愁,这开刀手术要不少钱呢啊,钱先不说,这手术哪有没有后遗症的,以后会不会对孩子有影响。

边上的主治医生也没拦着,患者的情况并不复杂,病症清楚,治疗方案也清楚,开刀取出鱼钩,江中院没这条件。

至于方主任和那个实习生说什么方案,主治医也没在意,这能有什么好办法?

方寒一回头,急忙道:“方主任,患者要走了。”

办法他已经想好了,这是个方寒对患者来说也是最好最安全最快捷的,怎么能让走了呢。

最主要的是方寒有些生气刚才那个青年说的话,这种情况中医没办法,谁说的没办法了?

从小接触中医,方寒对中医是很有感情的,容不得别人诋毁。

方浩洋见状也着急了,大步往过走,方寒不愿意患者离开,他这会儿也不愿意,这次这个治疗是可以成为经典的。

大多数中医人都有自己的傲气,虽然不提倡什么中西医之争,但是没几个人愿意承认中医不如西医。

江中院作为东南五省知名的中医院,在其他方面绝对是佼佼者,这一点是三十多年打出来的招牌,有口皆碑,可在急救这一块......

纵然郭文渊证明中医同样可以治疗急症重症,可急救方面毕竟欠缺一些,类似于一些患者来到江中院急救科然后转院离去的不少。

今天这个患者要是留下来医好了,那传出去绝对是倍有面子。

“怎么回事,怎么要离开了?”方浩洋说着话瞪了一眼主治医,患者要走你就这么看着?

医院虽然不是盈利机构,可这会儿也差不多,顾客都能上门了这会儿准备走,你这导购就不挽留一下?

“方主任......”

主治医张了张嘴,这种患者真的留下?这会儿鱼钩还在患者喉部呢,要是出血堵塞了气管,那可就麻烦大了。

方浩洋没再搭理主治医,走上前拦住患者一群人:“方案我们已经敲定了,立刻安排患者进处置室,一个人去交费。”

边上的主治医听着这话差点没给方浩洋点赞,方主任就是方主任,你瞧瞧,说话多有水平,患者明明是打算走,他却当没看到,一开口就避免了挽留患者的尴尬,而且还把意思传达到了。

只是真的有治疗方案了。

主治医看向方寒,这个年轻人是新来的实习生吧,方主任改变主意就是因为这个年轻医生。

一听方浩洋的话,患者家属就开始犹豫了,医生都说有办法了,就没必要折腾了吧,其实这也是大多数患者家属的心态。

一般患者看病,见了医生,其实都没几个有主见的,大多都是医生怎么说,他们怎么做,当然,难伺候的也有。

后来的青年就比较难伺候,听罢直接道:“我们不在这儿看了,我已经联系好了省医院的专家了。”

方浩洋脸一沉:“你是医生,我是医生?你知道他现在什么状况吗?啊......鱼钩卡在喉部,患者嘴巴张着,一个不慎喉部出血堵塞气管,你知道什么后果吗?这是有可能窒息死亡的。”

孩子的父母瞬间吓的不轻,原本这情况看着吓人,家属也没觉得会有生命危险,听方浩洋一说,真是心跳加快。

青年也吓的一哆嗦,这么严重?

“你们要转院,也没什么不可以,这是你们的自由,不过既然来了我们医院,有些可能的后果我们还是要告知的,万一出了意外,别说我们治疗不及时。”

方浩洋这也不完全是吓唬。

根据医疗制度,就有就近治疗原则和首诊原则的,患者既然来了江中院,江中院就要对患者负责,告知患者各种意外情况,哪怕这个患者江中院处理不了,也要帮助患者安全转移,将风险降低,等待下一个救援机构,如果不闻不问拒之门外或者什么也不说让患者这么走了,患者出现意外,江中院是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的。

“这情况你们能治?”青年张了张嘴,他也是懂一些常识的,要不真没必要折腾,江中院名气不小,他平常来看病还要找关系走后门呢。

“作为医生,我们不会拿患者的生命开玩笑。”

方浩然哼了一声:“送患者去处置室,一个人去缴费。”

孩子的父亲犹豫了一下问:“我们需要交多少钱?”

方浩洋沉吟了一下:“先交300吧,估计用不完,到时候多退少补。”

“啥?”青年和孩子的父亲齐齐一惊,三百,这么少?

按照青年的想法,这个情况去省医院是要开刀的,没几万块估计下不来。

主治医这会儿已经回过神来了,吩咐护士带着患者去处置室,自己上前问:“方主任,我们需要准备什么?”

“去问小方还需要准备什么,这个患者小方负责,对了,就挂在你名下。”方寒是实习生,是没有独立处方权和治疗权限的。

“问小方?”

主治医一愣,我一个主治医生去问一个实习生?

而且听方浩洋这意思,他要给方寒打下手,这个患者名义上属于他,事实上是方寒治疗,有没有搞错?

“我估计是医疗史上第一位给实习生打下手的主治医。”主治医一边摇头,一边走向方寒。

“那个......方医......小方啊,我们这边需要准备什么?”

主治医想称呼方寒方医生来的,还是没说出口,最后改口小方,太丢人了。

林光亮三个人这会儿已经看傻了,方寒成主导了,他这才来急诊就抢了主治医的活?

他们想着以方寒前三天的表现来到急诊不会太低调,也不会真的和他们一样整天在休息室等候,可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刚进科室的实习生让主治医打下手,这事说出去有人信吗?

操蛋的是这一幕就发生在他们面前,不信也不行。

“准备消毒的酒精,润滑油就可以了,其他的不需要。”方寒一边说着话,一边看向门口,这吴磊怎么还没来,效率太低了吧。

........

吴磊气喘吁吁的进了急诊科,刚进门边上一位漂亮的小护士就迎了上来:“吴磊是吧,东西买回来了没有。”

“啊,买回来了。”吴磊喘着气,这一趟他是拼了老命了,也不知道方寒搞什么。

“方医生让我告诉你,回来之后马上去第五处置室。”小护士传话道。

“方医生?”吴磊一愣,不是方主任吗?

“方寒方医生啊。”小护士瞪了一眼吴磊,方主任和方医生我分不清?

“方......医生!”吴磊嘴巴大张,刚来的实习生被小护士称呼医生,这是要上天啊,实习生什么时候算医生了?


作为医生,精通一些心理学是很有必要的,方寒并不好奇系统里面会出现心理学方面的技能。

中医,原本并不叫中医,就是单纯的医,放在现在其实可以称之为传统医学,它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一种医学,土生土长,经过三五千多年的不断演化和完善,传承至今。

华夏文明五千年,放在以前华夏人是很自傲的,周边多少国家受到华夏文明的影响,即便是现在,韩.国,日.本,越南,缅甸,等很多国家都有些华夏文化的影响在里面。

只是随着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中国弱势,很多仁人志士寻求救国,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推崇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侵袭国内,西医其实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进入国内的。

民国时期的中医其实并不差,而且那个时候的中医百花齐放,医道名家很多。

但是同样,中医也有局限性,对于外科手术、炎症等一些疾病并不擅长,而那个时代是战乱年代,外伤,伤口发炎之类的患者是最多的,死在炎症外伤感染下的人很多,而西医确实疗效显著,这也让西医侵袭华夏土壤有了很便利的条件,甚至因为一些庸医误人,导致不少文化人抵制中医。

回过来接着说,中医因为沾染了很大的中国文化,特别是受到道家思想的一些影响,所以提倡有容乃大。

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医没有明确的划分,在西医没有冲击国内之前,凡是能够治疗疾病救人的法子,都算是中医的范畴。

无论用药,亦或者针灸、亦或者推拿,只要你能治病,我们都研究,都学习,都容纳。

现在的中医其实也在吸收西医方面的一些长处和手段,只不过中医的根基依旧是自我形成的理论,导致传承慢,成长慢。

中医同样讲究揣摩患者的心理,治病的时候不仅仅针对病症,同样针对患者本身的情况,从而制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病方案。

心理方面的知识技能方寒早就在系统中看到了,只是一直没有作为兑换的首选,在他看来自然是先把最实用的技能兑换了。

之前听了叶开的一席话,现在又遇到眼前这个患者,方寒又有些犹豫了。

叶开之前所说,实习生和住院医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了解患者平常的病情,随时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掌握患者的第一手资料。

这个工作除了正常的检查和了解之外,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思其实也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有的患者多疑,开了药不好好吃,有的患者求生欲低,根本不想治疗,有的患者内向,很多事情家属都不知道,更别说医生了,这个时候适当的心理疏导是也有用的。

细细斟酌了一下,方寒沟通系统:“兑换初级心理治疗(永久)。”

“宿主兑换初级心理治疗(永久),兑换需要崇拜点50000,是否确定?”

“确定!”

随着方寒的确定,很快50000崇拜点被扣除,方寒的崇拜点剩余21568,吃过午饭到现在,方寒的崇拜点已经超过七万了,兑换过后还有两万多,而且还在不断增长,不过增长速度已经开始减缓。

技能兑换,很快心理治疗方面的知识就灌输到了方寒的脑海中。

方寒微微适应了一下,这才对患者道:“您的这个病确实比较严重,家里人瞒着您其实也是为您好的。”

“什么?”

边上众人瞬间面面相觑,叶开的嘴巴微张,几乎能塞进去一个大鸭蛋,患者病情严重?

作为资深住院医,叶开虽然不像方寒有着外挂,望诊已经达到初级水准,但是最基本的望气他还是懂的,看患者的脸色,大病其实没多少,主要是精神疲惫,焦虑,失眠等等。

而且根据患者刚才所说一席话来判断,造成这个原因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患者缺乏锻炼,疑神疑鬼,说穿了就是吃饱了撑的。

类似于这样的患者叶开其实也见过,这样的患者总是觉得自己有病,身体不舒服,在网上查一些相关的症状资料,然后往自己身上套。

因为痔疮便后出血,就觉得自己得了什么癌,因为不锻炼全身酸软,就觉得是什么类风湿,中风,气喘就觉得是心脏病。

正所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世上什么人都有,有的人找钱,有的人找工作,有的人找女朋友,有的人找升官,可有的人找病。

俗话说有什么不能有病,没什么不能没钱,可这找病的人还真有。

方寒突然间说患者病的不轻,叶开就是一愣,他都看出来了,难道方寒没看出来?

患者的丈夫也惊疑不定的看向方寒,我什么时候隐瞒病情了?

女人这个病确实时间长了,一年多了,男人没少带着女人去看病,各大知名医院,一些有名气的专家,该去的都去了,大多数医生不敢太直白,总不能说你吃饱了撑的吧?

所以都是变相的提醒:“你这是缺少锻炼,睡眠不好造成的,回去多锻炼,我给你开点药,按时睡觉,作息规律,养一养就好了。”

医生们说的都是好话,可人家患者不满意啊,人家觉得自己是重病,你现在说没什么事,人家能满意?不仅不满意,还觉得你是庸医,医术不行。

其他人惊讶,可方寒这话瞬间就说到了女人的心坎里,整个人好像瞬间来了精神:“医生,你说的太对了,我就是总觉的他们都骗我,不告诉我实情,我这个病都一年了,要是小病,早好了。”

“是比较麻烦啊。”

方寒点了点头,叹着气:“来,我再详细的给你检查一下,看看究竟怎么回事。”

原本女人根本不配合,看到方寒几个人年轻,根本不让检查,就要主任专家来,这下方寒说中他的心思,她瞬间配合了。

“方......”

李小飞几个人看到方浩洋和苗大龙,正打算打招呼,方浩洋急忙做了一个禁嘘的手势。

刚刚方寒说患者病的不轻的时候方浩洋和苗大龙刚刚到门口,这会儿自然是好奇方寒怎么治疗。

一路上护士大概说了情况,方浩洋和苗大龙都心中有数,这种病不好治啊。

这就像西医治疗一些病症,要是能查出什么异常,化验单数据异常,拍片子有明显的异常等等,这样的病是最好治的,即便是再严重,总有办法。

可要是碰到一些怎么查都查不出病因的病,那即便是你医术再高也无济于事。

很多人或许都发现过这样的情况,一些西医查不出病因的病,中医往往很容易治好,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中医和西医体系不同,西医治不好是不知道什么毛病,中医查明病因,自然很好对症下药。

眼下这个患者是自己找病,主要是心病,正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医生也没辙啊,所以方浩洋和苗大龙都好奇。

方寒一边认真的诊着脉,一边问了一些患者的症状和既往病史,然后查看了一下舌苔和眼眸,这才斟酌起来。

患者的病正如他之前猜测的那样,没多大毛病,主要是缺少锻炼,胡思乱想,导致无精打采、体虚无力,精神不振,从而睡眠不佳,浑身乏力。

方寒好半天不开口,女人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方寒,心中那是七上八下,她觉得自己是重病,病的不轻,可心中又并不希望自己是重病。

叶公好龙不外如是。

是个人都怕死,女人也一样。

“这个病很复杂很严重啊。”好半天方寒才缓缓道。

“医生,我爱人究竟是什么病啊?”男人这会儿也搞不清了,难道自己的爱人真的有很严重的病?

“这个病呢平常表现为胸闷气短,浑身无力、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原因很复杂,一时半会说不清,要是继续发展下去,有可能会下半身瘫痪,从而造成全身瘫痪,最后窒息而亡。”方寒说的若有其事,而且说了不少症状。

这有些症状是女人之前告诉方寒的,有些却是方寒自己说出来的,方寒每说一种,女人就觉得自己确实有这个症状,脸色就苍白一些,最后都带上了哭腔。

“医生,我这个病还有救吗?我不要死啊。”

“方医生......”边上的叶开急忙拉了一下方寒,心说你再别乱说了,等会儿把患者吓出毛病来,那问题可就大了。

叶开这么一拉,方寒故意犹豫了一下:“我觉得还是告诉患者的好,隐瞒病情她更担心,因人而异嘛。”

“......”

叶开张了张嘴,我说什么了吗?你这自己就演起来了?

女人急忙道:“就是,医生您就明明白白告诉我,我这个病还有救吗,我还有多长时间?”

叶开下意识的捂住了额头,我的天呐,还有多长时间这话都问出来了,你这是多想死?

林光亮吴磊几个人也是满脸懵逼,患者真的严重成这样?究竟是什么绝症啊?他们着实好奇的不行。

方寒慢慢悠悠的道:“这个病呢彻底治愈是不可能,不过倒是有法子缓解一下,多活几天是几天吧,回去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喝什么喝什么想去哪儿也去转转,心情乐观一点。”

“呜呜呜......”

女人直接一头扑进男人的怀里放声大哭:“老公,我不想死,我不想死。”


这两天郭明强呆在科室的时间稍微多了一些,他这位大主任这两年基本上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能连续几天都来科室真的比较罕见。

相对来说,能在科室值班,对郭明强来说其实算是难得的放松了。

作为郭文渊的儿子,杏林界知名的名家医手,他的事情很多,不是给某位首长瞧病,就是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同时他还挂着江州医科大的名誉副校长职务,每个月都要去做一次演讲。

“哈哈,看来我口福不错。”

方浩洋推开郭明强办公室的门,就闻到一阵茶香,郭明强正在办公室摆弄着功夫茶。

熟悉郭明强的人都知道,他这位名家医手没什么特殊的爱好,就是酷爱功夫茶,而且独爱铁观音,稍微有空就喜欢泡一壶茶品尝。

喝茶这种事往往讲究一个气氛,一个人独饮其实也没什么意思,但是郭明强不同,他就喜欢,不管几个人,只要有空闲,就来一壶。

“来,坐。”

郭明强一边摆弄着茶具,一边笑着招呼:“这次出门在彭老哪儿混了一些好茶,都有些舍不得喝啊。”

郭明强酷爱茶,同时也是茶道高手,对茶的要求很讲究,一般不是好茶他是不喝的,能让郭明强说好茶,这茶绝对算是极品了。

方浩洋也知道郭明强口中的彭老,福州省赫赫有名的杏林大家,彭歉源彭老,比郭老年龄稍微小一些,也是个爱茶的。

“看来我运气不错。”方浩洋也不着急,等着郭明强泡茶。

茶具是上好的陶壶,这一套茶具也是出自名家手笔,郭明强平常也是爱不释手。

懂茶的人都知道,茶具对茶的影响是很大的,越是讲究的人对茶具的要求越高。一般来说茶具的密度越高,泡出来的茶香味越清扬,茶具的密度越低,泡出来的茶香味越低沉。

比如说绿茶、清茶、香片、白毫乌龙、红茶,这些茶属于比较清扬的,就要用密度高一些的瓷壶来泡。像铁观音、水仙、佛手、普洱等,茶的的风格就比较低沉,就要用密度稍微低一些的陶壶来泡。

泡茶有时候和做菜差不多,厉害的厨师炒不同的菜肴就会选择不同的锅具,如果希望炒出来的青菜又脆又绿,那么就要用铁锅猛火快炒,如果煮鱼头就要用砂锅或者炖锅文火慢煮,当然用铁锅炖鱼头也是可以的,味道却不会有那么鲜。

喝茶没什么讲究的人,对茶具自然没什么要求,怎么都行,但是像郭明强这种真正的茶道高手,酷爱茶的人来说,要么干脆不喝,要么精益求精。

同时对水质郭明强也有很高的要求,他喝茶一般都是用城外澜山寺的泉水来泡茶。

“来,尝尝。”

郭明强泡好茶,给自己倒了一杯,给方浩洋倒了一杯,笑着招呼一声,也不管方浩洋,直接端起杯子迫不及待的抿了一口。

“我给你说啊,这喝铁观音,就要用沸水,而且必须趁热喝,凉了味道那可就差远了。”说着又是一小口,然后任凭茶水在口中打了个转,这才缓缓咽下。

方浩洋也爱喝茶,不过却没有郭明强那么讲究,笑着端起茶杯喝了一小口,品味了一下,忍不住赞道:“果然是好茶,好茶再配上你的手艺,那真是极品。”

在其他方面,郭明强还比较谦逊,但是在茶道上他可是一点也不谦虚,甚至有些自负,笑着道:“别的不说,单说铁观音,还真没几个人能比得上我,为了这点茶叶,我可是给彭老当了好几天茶艺师。”

方浩洋喝了一杯茶,这才笑着把手中的东西递给郭明强:“老郭啊,你来看看。”

“什么东西?”郭明强接过来大概看了一眼,就看出是什么,笑着道:“那个小家伙论文写好了?”

“写好了。”方浩洋点了点头,没吭声,也没解释,他等郭明强自己看呢。

说实话,看过方寒的论文,他真的是吓了一跳,怪不得苗大龙是那种神情,这一篇论文水平很高啊。

郭明强和方浩洋认识多年了,知道他的性子,见到方浩洋竟然没再解释,他就猜到这篇论文估计不简单,认真的翻看了起来。

.......

方寒现在在急诊科也算是个另类了。

名义上属于苗大龙下面的实习生,然而事实上苗大龙却给了方寒很大的自主权,护士们对方寒也是非常照顾,有病人第一个就想到方寒,她们都知道方医生就喜欢治疗患者。

没有患者的时候方寒就一个人呆在休息室查看后台明细或者玩手机,也没人说,更没人管,以前的时候一些住院医有空闲也都喜欢去休息室歇息一下,自从方寒来了之后,休息室简直成了方寒一个人的单间了。

“崇拜点竟然再次四万多了。”

这两天方寒的心情非常不错,昨天才用了五万崇拜点兑换了一个初级永久技能,这一晚上起来,崇拜点即将再次突破五万大关。

估么着都等不到吃午饭,崇拜点就会突破五万,到时候就能第三次兑换永久初级技能,距离系统升级不远了啊。

方寒无限憧憬,他很是有些期待,系统升级之后会增加什么功能?

相比起来,今天崇拜点的增长比起昨天稍微慢了一些,不过增长速度依旧不错,这么下去系统升级并不远,如果论文发表,搞不好又是一波高潮。

查看过崇拜点,方寒就拿着手机在论坛注册账号,准备在论坛区回复几个帖子,增加一下热度。

......

急诊科门口,一位二十七八岁的青年背上背着一个小型背包,迈着步子缓缓走进急诊科。

青年一头短发,看上去很是精神,身材修长,身高大概一米八左右,皮肤白皙,乍一看很是有点小帅,细细一看,嗯,确实很帅。

“叶医生回来了?”

边上一位护士看到青年,急忙笑着打招呼。

“嗯,回来了。”叶开笑吟吟的点了点头。

“还是回来好啊。”

叶开一边迈着步子往进走,一边时不时的向边上路过的医生护士点头。

在燕京呆了大半年,还是江州自在,江中院急诊科这才是他叶开的地盘啊。

叶开,同样是江州医科大毕业的高材生,而且已经考下了研究生学位,不仅仅人长得帅,而且也聪明,有才华,有天赋。

对于自己的名字,叶开也很喜欢,古龙笔下小李飞刀李寻欢的徒弟就叫这个名字,同样是英俊潇洒,玉树临风。

叶开也是江中院急诊科的住院医,而且已经参加完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半年前又前往燕京知名中医院进行交流学习,这一次回来他很有可能就会被任命为住院总,为考主治医师职称做最后的准备。

国内对于医师资格和职称的考核非常严格,参加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首先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疗机构的培训合格证,而且根据不同的学历要求,也有年限的限制。

中专学历必须受聘担任医师职务满7年,大专学历满6年,本科学历满4年,硕士学位的满2年,临床医学博士专业没有年限要求。

别看学历越高年限越低,事实上高等学位却不是那么容易考的,即便是考也要时间,很多拿到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的都三十好几了。

要不说医生这个职业需要熬资历,熬时间,一般来说,即便是你有关系,有能力,获得主治医师职称最年轻的也二十五岁往上走了。

叶开今年才27岁,不超过一年,他觉得自己就能拿到主治医师职称,27岁的主治医,这在整个江州省来说也算是了不起了。

除此之外,叶开还是方浩洋的学生。

人帅气,有能力,又有名师,在江中院,叶开那就是钻石王老五级别的,是很多小护士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哪儿像在燕京,一个个护士都眼高于顶,对他这位外地来的交流生那简直就是被呼来喝去。

苦日子终于要到头了。

“哈哈,林护士,又漂亮了。”一边走着,叶开又遇到一位熟人,正是林雨珊。

“叶医生回来了?”林雨珊客气的打招呼。

“是啊,回来了。”叶开笑着道:“我先去主任哪儿报到,晚上我请大家吃饭。”

说着话,叶开还低声笑着补充:“林护士,我特意给你带了礼物。”

“谢谢叶医生,这怎么好意思。”林雨珊急忙摆手:“不和您说了,我还有事。”说着话林雨珊迈着欢快的步子向休息室走去,来了一位患者,她要去通知方寒呢。

看着林雨珊走远,叶开脸上的笑容微微有些收敛,林护士和之前有些不一样了好像,以前她可喜欢和自己聊天了。

摇了摇头,叶开也没多想,直接向办公室走去。

来到郭明强的办公室门口,叶开敲了敲门,里面传来方浩洋的声音:“进。”

推门进去,叶开就闻到一阵茶香,郭主任和方主任都在。

“郭主任,老师。”叶开急忙打招呼。

“回来了?”方浩洋笑着点了点头,对于自己的这个学生他还是比较满意的。

郭明强这会儿差不多把方寒的论文看完了,“啪”的一声把论文往桌子上一放,笑着道:“好,好啊,年纪轻轻,医术精湛,天赋了得,真是颗好苗子啊。”

叶开脸上的笑容更胜了,郭主任这是夸奖自己呢?看来自己这次回来必然是要被重用的,以前郭主任虽然看好自己,却也没这么夸奖过。

小说《全职国医》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