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标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全集阅读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由网络作家“山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精品古代言情《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朱标朱元璋,是作者大神“山泽”出品的,简介如下:“不错,可那又如何?”“父皇,如今的元廷可并非铁板一块,若不是扩廓手握重兵,恐怕元主早因他功高盖主,将他罢免。”“因此扩廓统帅的大军,估摸着也就只有他部从的十余万人。”“所以!扩廓用五万人围困蓝玉,那徐叔这边的元兵防线自然空虚。”“徐叔虽然用兵谨慎,可也绝不会放过这次机会。”“他定然会趁此时机,大举进攻元兵。”......
《全集阅读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精彩片段
“可遇春身上的毛病,他也一个不落都给学会了。”
“当年遇春坑杀降卒时,咱便告诫过他,此举有伤天和,恐遭天谴。”
“后来,遇春壮年暴毙也应了咱当年的话。”
“如今蓝玉也来这么一出。”
语罢,老朱看向朱标严肃说道:
“老大,你给咱说句准话,这蓝玉这匹烈马你究竟是用还是不用。”
“用!”
见朱标斩钉截铁,当即回道。
老朱却依旧有些不放心,微微叹了口气后,再次劝说道:
“后辈之中,你表哥家的李景隆,天德家的允恭,还有咱家老四,他们都算是新代的将种。”
“而且你也算他们的兄长,驾驭他们要更轻松些。”
“如此,你还确定要用蓝玉?”
并非老朱对朱标没有信心。
相反。
老朱很确定朱标完全有能力驾驭蓝玉。
只不过老朱也能肯定,就蓝玉的性子,将他打造成一代帅才,势必要花费朱标不少的功夫。
因为当年他敲打常遇春,也同样费了不少力气。
也是因此,老朱更想让朱标着手培养李景隆,徐允恭以及燕王朱棣。
“父皇,蓝玉虽然鲁莽骄纵,可也有过人之处。”
“孤军深入,单这个勇字便胜过不少人。”
“困而不降,也能证明蓝玉有一身的骨气。”
“所以蓝玉,儿子肯定是要用的!”
对于蓝玉的骄纵,朱标甚至比老朱更加清楚。
现在他只是奸污了北元的王妃,可朱标知道,十几年后蓝玉甚至还会率兵攻打自家的城池。
可正是因为蓝玉这种莽撞的性子,若投入高丽、倭国的战场。
恐怕朱标都不用下令,蓝玉就能把一些见不得人的脏活都给干了。
至于老朱说的其他将门之后。
燕王朱棣自然不用说,那是五征漠北的狠人。
徐允恭也算可以。
只是那李景隆,初代‘大明战神’,靖难第一功臣,临时溃逃,朱标自然不会用他。
而且在朱标看来,单论勇武,蓝玉恐怕要在这三人之上。
“既然如此。”老朱沉声说着,将一封奏折递到朱标手上。
“既然你要用蓝玉,那中书论罪的折子便交给你处置。”
“不过标儿,你要记住,蓝玉的缰绳必须牢牢攥住。”
“父皇放心,儿子心中有数。”
“好!”将密报撕碎后,老朱看向朱标继续说道:
“等蓝玉回京,便不用朝廷治他的罪了,如何敲打他,你自己看着办吧!”
“是。”
朱标应了一声,看向老朱的随身太监刘和说道:
“传孤旨意,召蓝玉即刻回京!”
听到朱标的话,刘和不敢耽搁,连忙派人传信北平。
也是听到朱标这话,老朱眉头微皱,沉声问道:
“你怎知此时蓝玉已经脱困?”
“而且此时召他回京,又是为何?”
“父皇,蓝玉的先锋营有一万将士,这些人都是军中好手。”
“再加上蓝玉奸污了扩廓的王妃,就算扩廓能冷静下来,他的部族手下也恨不得将蓝玉生吞活剥。”
“所以儿臣可以确定,围困蓝玉的元兵必然在五万以上。”
老朱沉吟数秒,也认同了朱标的看法。
“不错,可那又如何?”
“父皇,如今的元廷可并非铁板一块,若不是扩廓手握重兵,恐怕元主早因他功高盖主,将他罢免。”
“因此扩廓统帅的大军,估摸着也就只有他部从的十余万人。”
“所以!扩廓用五万人围困蓝玉,那徐叔这边的元兵防线自然空虚。”
“徐叔虽然用兵谨慎,可也绝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他定然会趁此时机,大举进攻元兵。”
心中惶恐之下,刘保儿忙跪行到朱标跟前,一边叩头一边慌忙说道:
“殿下,是小的办事不周才被毛大人发现,小的带去的那些人都是卑贱之人,殿下万万不可因此与陛下发生争执啊。”
“滚开!”
“殿下,毛大人定然不知道小的是东宫之人,殿下切勿动怒啊。”
朱标一脚将刘保儿踹到一旁,径直朝坤宁宫走去。
毛骧不知道抓的是太子府的宫人?
纯属扯淡。
刘保儿带去的人都是太监,整个应天城,能让这么多太监外出办事的,除了自己这个太子便没有其他人了。
而且朱标也相信毛骧没这么大的胆子,敢扣自己的人。
说到底,这一切也都是老朱的意思。
而朱标气愤的是,老朱明明已经下令毛骧逮捕刘保儿一行人。
可方才却只字未提。
没有问自己派刘保儿他们去干什么,更没有告诉自己毛骧已经捉了刘保儿一行人。
还真不是朱标小题大做。
若是寻常父子,哪怕老朱现在是吴王,他捉了自己的人,这也也没什么稀奇的。
可老朱和自己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太子。
往小了说,这是老朱好奇他在做什么。
往大了说,那就是老朱这个皇帝提防着自己这个太子!
坤宁宫内。
当看到老朱跟还跟马皇后、太子妃常识若无其事的攀谈着什么。
朱标怒气上涌,一巴掌直接砸在老朱面前的桌子上。
“标儿,你这是干什么!”
看着满脸怒意的朱标,马皇后也知道这爷俩又要开始了。
当即便命常氏将殿内所有宫人都带了出去。
等大殿之剩他们三人时。
朱标看向老朱,冷声说道:
“放人!”
“放什么人?”
见老朱还跟自己装糊涂,朱标也不拐弯抹角,直接了当道:
“我命刘保儿带人去找些东西,是您让毛骧把他们捉了吧。”
“您要是想知道我打算干什么,直接问我不就成了!”
“命毛骧捉人,不问我也就算了,还在我面前装的跟没事儿人一样,还跟我商量朝政,还问如果我当皇帝如何?”
“老爷子,您要是提防我,直接下旨让我滚回凤阳不就得了!”
“你....你这个逆子....你的人咱还抓不得了!”
虽然此时老朱有些心虚,但还是迎着朱标愤怒的目光,没好气道:
“你派人找东西,为啥不跟咱说?”
“你这个太子背着咱找东西,这.....这就是不对嘛。”
一旁的马皇后也听出了个大概。
同样她也看出此时的老朱有些心虚。
眉头一转,当即便拉着朱标问道:
“老大,你要找东西,为何派人偷偷去找。”
“跟娘说说,你要找什么?”
此时朱标的注意力全都在老朱倒打一耙上。
听到马皇后询问,朱标想都没想,当即没好气道:
“毒药!放到我爹碗里,我好早点登基!”
此话一出,整个坤宁宫瞬间安静了下来。
可下一秒。
只见马皇后抄起鸡毛掸子,不由分说便朝朱标身上打去。
“臭小子,我让你胡说!”
“就是你爹平时太惯着你了,看我不打死你!”
马皇后说着,手中的鸡毛掸子在空中激起阵阵音爆,结结实实打在朱标后背。
可即便如此,朱标却没有半点躲闪的意思。
依旧站在原地,死死地盯着老朱。
也是看到马皇后当真生气。
上一秒还有些犹豫的老朱连忙挡在马皇后跟前。
“妹子,妹子,这混小子胡说八道,你别跟他置气......”
“甚至派出斥候,与蓝玉约定时间,同时进攻围困先锋营的元兵。”
朱标说话的同时,老朱一点一点在地图对照分析。
等朱标说完,老朱猛的抬头,满是诧异的看向朱标。
他只知朱标有理政治国的才能,可他竟然忘了,朱标从小便跟常遇春习武,更是十三岁就跟着他上战场。
朱标如此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竟然此时才知道。
只不过心中感慨的同时,老朱还是认为朱标所说的一切都显得太过轻松了些,给人一种纸上谈兵的感觉。
“标儿,你分析的不错,只不过战场形势瞬息万变。”
“恐怕进展的不会像你说的那般顺利。”
见老朱神情有些不屑的出言评定。
朱标也不反驳。
因为方才他说的一切,并非是他分析得来的。
乃是在历史上真正发生的。
站在上帝视角,朱标此时自然不会与老朱大谈军法,争辩太多。
等北平的军报送来,一切就都有定论了。
“陛下,北平军报。”
见胡惟庸站在武英殿外,老朱当即便让他进来。
毕竟老朱也想看看,北平战事是否一切都如朱标说得那样。
“臣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
“起来吧。”
“北平捷报!”
此话一出,老朱眼神古怪看了眼旁边的朱标。
太监接过军报的同时,胡惟庸继续说道:
“魏国公击溃图拉河一带元兵,当即率兵北上。”
“于当天深夜子时,会兵捕鱼儿海,与被元军围困的先锋营前后夹击,共破元兵!”
“此战斩敌三千,俘虏元兵士卒五千人。”
胡惟庸说完,一脸兴奋看向面前的老朱。
他今日早朝刚被任命为中书左相,下午便接到北线战事的捷报。
在这个极其重视因果预兆的社会。
老朱没准会认为,将他胡惟庸提拔为左相乃是祥瑞之兆。
没准老朱还会一时高兴,对他也有所赏赐。
可就在胡惟庸满心欢喜,一脸期待的望向老朱之时。
竟发现此时的朱元璋分但没有半分高兴。
反而表情诧异,甚至有些惊恐的看向一旁的太子朱标。
“陛....陛下.....”
听到胡惟庸再次发声,老朱这才从方才惊骇中回过神来。
老朱也是万万没想到。
千里之外的北线战况,朱标竟料想的分毫不差。
如果朱标不是提前得到消息。
那朱标无疑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不世出的罕见帅才。
将来朱标没准能像李世民一样,成为定国安邦、创立盛世的文武双全的不世帝王。
努力平复心中激动,老朱重新看向胡惟庸道:
“北伐大军有功,传咱旨意,嘉奖三军。”
“是!”胡惟庸应了一声,却没有下去传旨。
反而表情担忧的站在原地,似有话要说。
“还有何事?”
闻言,胡惟庸故作犹豫,艰难开口:
“臣斗胆进言,若大军凯旋而归,陛下该如何赏赐有功将帅。”
此话一出,饶是朱元璋也不由担忧了起来。
的确,北伐大军凯旋而归,他该如何赏赐有功将帅。
说的再直接些,朝廷该如何赏赐徐达、冯胜、李文忠他们三人。
冯胜、李文忠倒是还好,官升一级,赏赐些田产也还能说的过去。
可如何赏赐徐达却让老朱感觉很是麻烦。
要知道,如今的徐达已经是国公之位,世袭罔替。
不仅如此,先前为了让徐达安心北伐,朝廷免了他中书右相的职务,让他独掌明朝大军。
毕竟是自己的娘家人,对常茂、常升以及蓝玉,常氏还是想尽可能让他们远离争斗旋涡。
见朱标不语,常氏犹豫再三,冒着后宫干政的风险怯生生问道:
“兄长,朝政处置勋贵不法,当真要在北伐大军回京之后开始吗?”
此话一出,朱标好像被踩到了尾巴一样,瞬间紧张了起来。
见朱标如此,常氏当即便跪下请罪道:
“臣妾并无干政之心,只是...只是......”
“起来吧。”
没等常氏说完,朱标淡淡开口说道。
“如今父皇也是不愿处置不法勋贵,只是他们闹得动静太大了些。”
“淮西武将中,除魏国公徐达、表哥李文忠,以及中山侯汤帅之外,其他淮西勋贵或多或少都有不法行径。”
“若只是他们各自为营也就罢了,可这群家伙竟然相互勾结。”
“凤阳之地,朱亮祖、廖永忠二人合伙贪墨十户百姓田产。”
“杭州膏腴之地,耿炳文、费聚等七名侯爵合资开设青楼数间,强抢民女,逼良为娼,入府私用。”
“这些家伙以为法不责众,以为他们捆绑在一起,朝廷便会投鼠忌器。”
“甚至在他们北伐期间,其府中下人依旧匆忙敛财,欺压百姓。”
“这些家伙想干什么?以为把所有勋贵绑在一起,父皇便不会怪罪?还是以为他们都在同一条船上,朝廷便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蠢!他们这样,只会让朝廷收拾起来更加简单罢了。”
“捆在一起,甚至用不着审问他们的同谋者有谁!”
朱标属实是觉得这些勋贵有些看不清形势。
若是皇位上坐着的是历史上任何一位帝王,他们捆绑在一起,或许会让皇帝投鼠忌器。
可他们忘了,如今皇位上坐着的,是贫民出身,深知百姓疾苦,深感百姓艰辛的朱元璋。
是那个鏖战千里,击溃各路诸侯,将北元蛮族驱逐出中原的洪武大帝。
面对朱元璋,他们如此捆绑,只会让朱元璋觉得他们想要联合起来对抗朝廷。
等雷霆之怒降下,对他们的惩处也是无差别的屠杀。
“常妹,如今父皇心中还有几分同袍之谊,趁此时将勋贵不法的事拿到明面上,父皇念及往日香火情,也会对他们网开一面,不至于让他们尽数死在大明律法之下。”
“可若是等他们越闹越大,届时父皇降罪,便不是简单惩戒这么简单了。”
常氏闻言,额上也惊出不少冷汗。
虽然老朱在她和朱标面前,始终都是一个宽厚的慈父形象。
可常氏自然不会忘记,他们面前的这位慈父,还是杀伐果断的洪武皇帝。
而且自己这位兄长,也从来不是一个心慈手软之人。
哪怕一切都尚未开始,可常氏几乎能够预见,这次惩治淮西勋贵不法的案子,势必要有不少人因此殉命。
“那....兄长,臣妾可否先一步返回娘家,仔细查明看看常茂、常升是否有不法行径.....”
“也是不急。”
“兄长可是担心北伐将帅得知消息,拥兵自重,甚至投靠北元,对抗大明?”
“倒也不是。”
常氏所说,若放在其他朝廷或许可能发生。
可这里是大明朝,那些淮西将帅虽不太检点,有很多不法行径,可他们对朱元璋的畏惧更深,对北元的仇恨更大。
因此就算把屠刀架在这些淮西将帅脖子上,他们也不可能叛出大明。
也正因如此,朱标才决心此时敲打他们一二,而不是将他们全部严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