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全本阅读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

全本阅读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

情绪的面具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是作者“情绪的面具”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朱烨朱元璋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漓尽致。朱雄英在世的时候,他对朱雄英这个长孙比对朱标还要好,好到连朱标都吃醋的地步。可是不曾想朱雄英天生命薄,生下来就体弱多病,八岁的时候就死了。朱元璋含泪将孙儿埋葬,担心孙儿在那边受苦,甚至殉葬了所有伺候过的宫女太监。可以说长孙朱雄英的死一直是朱元璋心头抹不掉的刺。“爷爷,您说啥呢?我像啥?”朱烨抬头看着朱元璋。......

主角:朱烨朱元璋   更新:2024-02-19 03:5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烨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本阅读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由网络作家“情绪的面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是作者“情绪的面具”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朱烨朱元璋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漓尽致。朱雄英在世的时候,他对朱雄英这个长孙比对朱标还要好,好到连朱标都吃醋的地步。可是不曾想朱雄英天生命薄,生下来就体弱多病,八岁的时候就死了。朱元璋含泪将孙儿埋葬,担心孙儿在那边受苦,甚至殉葬了所有伺候过的宫女太监。可以说长孙朱雄英的死一直是朱元璋心头抹不掉的刺。“爷爷,您说啥呢?我像啥?”朱烨抬头看着朱元璋。......

《全本阅读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精彩片段


“你是说他是咱大孙雄英!”朱元璋颤声道。

“陛下,臣不敢妄言,臣观这少年的相貌身形确实和年幼时的大爷十分相似。”

“当年大爷下葬的时候不过八岁,如今已过去十年,相貌上即使有些变化,也必定能看出年幼时的影子。”

蒋瓛低声道。

“可是咱孙儿已经下葬十年了,若这少年是咱的孙儿,那……”

朱元璋说着眉头紧锁,当即道。

“回去你就去墓室看看,咱孙儿的尸骨可还在!”

“是,陛下!”

两人正说着朱烨已经从厨房出来,手上端着一壶茶。

“吃了火锅,喝点茶解解腻。”朱烨笑道。

可是他却没有注意到,此时的朱元璋正愣愣的看着他。

“像,太像了。简直就是咱放大版大孙。”朱元璋喃喃着。

自古就是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隔辈亲在朱元璋这个帝皇身上表现的也是淋漓尽致。

朱雄英在世的时候,他对朱雄英这个长孙比对朱标还要好,好到连朱标都吃醋的地步。

可是不曾想朱雄英天生命薄,生下来就体弱多病,八岁的时候就死了。

朱元璋含泪将孙儿埋葬,担心孙儿在那边受苦,甚至殉葬了所有伺候过的宫女太监。

可以说长孙朱雄英的死一直是朱元璋心头抹不掉的刺。

“爷爷,您说啥呢?我像啥?”朱烨抬头看着朱元璋。

“像咱大孙。”朱元璋喃喃道。

“爷爷净说胡话,怎么是像呢。我就是您的大孙啊!”朱烨笑道。

“啊,对,是爷爷说错了,你就是咱的大孙,哈哈……”

朱元璋笑着掩饰自己的尴尬。

蒋瓛站在旁边,眼看着朱元璋要失态,顿时低声对朱元璋道。

“老爷,您刚回京,该去兵部报道了。”

“啊,对,对,是该先去兵部。”

朱元璋说着对着朱烨道。

“孙儿,爷爷先去兵部报道了。”

知道爷爷有正事,朱烨也不拦着,而是转回房间,拿出一件厚实的大氅披在了朱元璋身上。

“爷爷,虽然已经开春,但是这几日天冷了,注意保暖。”朱烨温和道。

听着朱烨的话,朱元璋眼泪差点掉下来,这是咱大孙。

“大孙,你在家好生等着爷爷,爷爷去去就来。”

朱元璋伸手抚摸在朱烨的脸上,生怕下一秒就再也看不到似的。

“老爷,该走了!”蒋瓛担心再待下去朱元璋失态,忙提醒着。

走出院子的朱元璋心里很乱。

有欣慰、有忐忑也有苦恼。

这些年他以为长孙朱雄英死了,所以就将对他的爱和思念都寄托在了大明名义上的长孙朱允炆身上。

更是请名师教导。

虽然朱允炆没有帝王之相,但是权衡利弊,为了大明社稷,他也只能将皇位传给朱允炆。

但是此时却发现,大孙朱雄英没有死而且还健康的活着。

按照他定的嫡长子继承制,朱雄英继承皇位毋庸置疑,也没有人会有任何异议。

可是……

朱烨却在民间长大,虽是大明正统,但是他有能力担起大明的江山吗?

“哎!”朱元璋重重叹了口气。

蒋瓛为朱元璋心腹,自然知晓皇帝为何叹息,当即劝道。

“陛下,不必烦恼,那少年是不是大爷还有待商榷,等臣去钟山墓陵回来再做决议。”

“嗯,速去查明!”

一晃半天过去,朱元璋在奉天殿内,却怎么也静不下来,脑海里全都是朱烨的模样。

忐忑的等待着蒋瓛的回禀。

终于,蒋瓛回来了。

“陛下,查明了,墓穴之中并没有大爷的尸骨!”蒋瓛沉声道。

朱元璋身体一晃,险些晕厥过去。

半天后才稳住身形,沉声道,“有没有可能是盗墓贼……”

“绝无可能!臣查探过了墓中珍宝一件不少,没有任何盗墓贼的痕迹。”

蒋瓛说着低声道,“陛下,大爷的墓门被掀起了一条仅容少儿爬过的缝隙,而且在墓门上臣还看到了无数的血痕,虽然血迹已经模糊但是……”

“什么?”

朱元璋闻言,只觉气血上涌,一下竟晕厥过去了。

“陛下!”

蒋瓛忙上前,半天后朱元璋才悠悠转醒。

“是咱把咱大孙活埋的啊,他那么小,为了出墓,只能用双手刨门,那墓穴上的血迹,都是咱大孙的啊,他才八岁啊,他当时得多么无助啊。”

朱元璋眼眶里噙满了泪水。

一想到孙儿为了活命凭借小手生生将墓门搬开,他的心就在滴血。

“陛下,大爷还活着您应该高兴啊。”蒋瓛道。

“对啊,咱大孙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朱元璋喃喃道,“蒋瓛,那少年郎是不是……”

“回陛下,臣已经将那少年的一切都已经探明,朱烨正是朱老大十年前在钟山墓陵附近的村落捡到,而最能表明大爷身份的则是他身上有下葬时您亲手挂在他脖上的龙形玉佩!”

轰……

闻言,朱元璋看着蒋瓛颤声道。

“这么说那少年真是咱的大孙?”

“是,陛下!”蒋瓛道。

……

而另一边。

朱元璋、蒋瓛走后,朱烨坐在院中脸上却是愁云密布。

现在是洪武二十五年,朱标死后朱元璋猜疑之心日盛,为了扶持朱允炆上位更是大杀功臣武将。

尤其是淮西武将,被杀的一干二净。

其中首当其中杀的就是大将军蓝玉,而爷爷正是在蓝玉手下,而且貌似还是个不小的官职,爷爷有性命之忧啊。

“我一定要劝爷爷解甲归田,不能让他受蓝玉的牵连!”

……

得知朱烨就是自己嫡长孙朱雄英之后,朱元璋一刻也安耐不住,带着蒋瓛重新回到了小院。

小院外。

“陛下,见到大爷你千万要忍住,万不可相认!”蒋瓛低声提醒道。

“混账!咋不能认!咱亏欠了孙儿这么多年,咱要立即相认将他接入宫中!”

朱元璋一想到大孙子流落民间十年,小小年纪就尝遍了生活的苦,洗衣做饭样样精通就觉得心头疼的厉害。

若是长于宫内,身边丫鬟太监服侍,哪轮得到大明皇孙亲自动手做这些粗活。

一想到这些朱元璋心头就愧疚的要死,恨不得将天底下所有的好东西都给朱烨,来弥补他。


刘三吾踌躇的跟在朱元璋的身后,心中有话,又不知道该不该说。

朱元璋看着刘三吾那副样子,自然知道他憋了什么屁:“皇孙的事情,你知我知,若是泄露,你不仅得挨揍,你还得掉脑袋。”

“遵……遵旨。”

刘三吾吓得心脏都快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了。

皇上竟然称朱烨为皇孙,原本自己还只是猜测,现在都不用猜了。

这就等于皇上告诉了自己那小郎君的真实身份。

“你看咱孙儿如何?”

朱元璋心中早就已经有所定义,但是还是想听听刘三吾的意见。

“这……皇孙殿下,无论是才情还是学识,乃至治国之道,都颇有见解。”

“实乃大明之幸,家国之幸……”

刘三吾激动的话都说不成句了。

“今日这话,给朕烂到肚子里罢。”

朱元璋说罢,不再理会刘三吾,自己往前走去。

那可是皇孙呀,皇上亲自带着自己来见皇孙,且让自己不准泄露出去。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皇上已经自动将自己划分到大皇孙的羽翼之下。

刘三吾又激动又忐忑的跟在朱元璋身后朝着皇宫走去,不敢作声……

回到宫中,朱元璋屏退了刘三吾,又开始批阅起桌上摆放的奏章。

就在这时,黄狗儿小心翼翼的打断认真的朱元璋说道:“皇上,淮王殿下求见。”

“……允炆?他怎么来了?”

想起血燕粥的事情,朱元璋的眉头微微皱起。

他并不是很想看见朱允炆,上次鹿血的事情,依旧像个疙瘩一般,在他的心里,留下了痕迹。

放下手中的奏折,朱元璋开口:“让他回去吧”。

黄狗儿为难的看了一眼面无改色的朱元璋,只得小心翼翼的退下去。

不多时,黄狗儿又回到了殿中。

“回去了吗?”朱元璋冷笑,以为朱允炆已经回宫,心中暗觉,这孙儿还真是毫无诚意。

“回皇上,并没有,殿下说是在外面等着,待皇上忙完了,他再求见。”

黄狗儿如实的回答道。

“哦?”朱元璋诧异之后,便是满意,心下也软了几分:“外面风大,让他进来等吧。”

没多时,朱允炆便来到了殿中。

“孙儿见过皇爷爷。”

得到朱元璋允许的朱允炆,站起身来,继续朝着朱元璋说道:“皇爷爷辛苦了,孙儿给您揉揉肩,皇爷爷休息一会儿可好?”

见朱元璋点头默许,朱允炆这才走上前来,轻柔的给朱元璋按摩起肩膀来。

“你找咱有事?”朱元璋看着稚嫩的朱允炆,不知怎么,心中浮现出了朱烨的身影。


朱烨心想要是自己挨了一巴掌,能让爷爷同意自己更改商籍也算值了。

趁热打铁,朱烨继续开口说道:“孙儿不才,没什么本事能为国效力,所以想改了商籍,凭自己的本事,造福大明。”

“还请爷爷谅解,同意孙儿改农从商。”朱烨目光灼灼,看向朱元璋铿锵愤慨。

“好!孙儿有此为大明效力之心,咱怎能阻止。孙儿想要做什么,就放手去做便是。咱,给你扫平一切障碍。”

朱元璋将朱烨扶起身来,眼中已然满是赞许。

只要自己的孙儿想做的,自己自然不再做阻拦,朱元璋想看看,自己大孙,还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本事。

他现在愈发的期待朱烨未来带给他的惊喜了。

“那,爷爷,后日有时间,能否跟我去趟县衙,那主事说了,得有您的允许,孙儿才能改籍呢。”

朱烨想到了跟主事的三日之约,心中惆怅。

“他们敢!谁敢不给咱大孙改户籍,咱灭他九族。”朱元璋冷哼。

“呃,爷爷,不至于……不至于……”朱烨抹了把头上的冷汗,还是很不适应自己爷爷这喊打喊杀的性格。

不过是改个户籍,只要爷爷同意了,县衙才不会多做阻拦。

改了户籍的心事落定,朱烨不由心情大好。

朱元璋担心朱烨的脸,不由朱烨拒绝,便亲自带着朱烨来到街上的医馆。

确认朱烨的脸不会受太大的影响,几日便能恢复如常,朱元璋才算彻底的放下心来。

朱元璋和朱烨一前一后走在路上,身后跟着蒋瓛等锦衣卫。

爷孙俩正边聊边走,很快便被路上一列列军队的整齐划一的步伐声吸引。

朱烨看爷爷停下脚步,随着爷爷的眼神看去,便看见训练有素的军队将士一列列跑向不远处的城外。

看着眼前的景象,朱烨不禁心思万千,如此大规模的纪律严明且动作一致的军人一起出现,难道是出现了什么事情?

“爷爷,莫不是出了什么事?”朱烨看向满面愁容的朱元璋,不解的问道。

“边关急报,北元余孽与吐蕃勾结,多次对军士粮草掳抢掠夺。”

“这些士兵,是要去城外整顿军需,再次出发将粮草运往边关,以让边关将士御寒过冬的。”

朱元璋心中烦恼不已,北元余孽不除,仿佛心中堵了口怒气难以发泄,堵得朱元璋心口难受。

“爷爷放心,咱当今圣上朱元璋,是一个驱逐胡虏,除暴乱,杀伐果断的皇帝。他不会容忍北元余孽一再挑衅大明的底线的。”

朱烨心有所感,看着来给将士送行的妻儿老小,脱口而出,

“愿这天下再无战乱纷扰之苦。”

“愿这国土之下地有富粮。”

“愿青涩孩童有学可上,识文会武。”

“愿大明的江山巍然屹立,大明的百姓安居无恙。”

朱烨站在那里,虽然未动,但是此时的寒风将他身上的衣服刮的噗噗作响。

朱元璋喃喃重复着朱烨的话,眼眶中渐渐湿润。

朱烨往前走了几步,看到爷爷没有跟过来,转身看去,却发现爷爷不知怎么了竟然呆愣在那里。

“爷爷,我们回去吧,起风了,着凉了就不好了。”

朱元璋听到朱烨的话,这才缓过神来,心中积攒多日的郁闷之气此时已经荡然无存。

看向朱烨的眼神中也愈发的透露着满意之色。

……

回到自家小院,朱烨见朱元璋心情好,准备亲自下厨给爷爷做些饭菜,可是还不等他动手,朱元璋带来的锦衣卫便已经很有眼色的接过来切切洗洗了。

看着忙碌的锦衣卫,以及坐在屋里悠闲喝茶的爷爷。

朱烨不禁感慨还是当官好,当了官有人伺候着,小日子多美呀。

想到这里,朱烨又想起来蓝玉的事情,不禁哀叹连连。

若是没有蓝玉案,自己好歹也是个官二代了,小日子不知道多美呢。

看来还是得趁着机会劝劝爷爷告老还乡,爷孙俩浪迹天涯,无人管束,岂不美哉。

朱烨将自己酿造的好酒拿了出来,打算让爷爷尝个鲜。

“这酒真香。”

将菜品布好的蒋瓛才刚拎起酒坛子起了酒封,朱元璋便被这酒香吸引。

朱烨心道小老头鼻子真尖,自己用现代技术酿出来的酒,岂能不香。

接过蒋瓛手中的酒坛,给朱元璋浅倒了一些。

“满上满上,看不起咱呢,哪有倒酒倒半碗的道理。”

朱元璋是在战场上厮杀出来的人,向来喝酒都是一口干一碗,哪怕做了皇上,这习惯也延续到现在。

如今看到朱烨这般倒酒,自是不满:“大孙还舍不得你的酒不成,让咱自个儿倒。”

说罢,朱元璋就抢走朱烨手中的酒坛,给自己满上了一碗。

“真香!这酒,咱竟然从来没有喝过。孙儿哪来的好酒。”朱元璋迫不及待的咽下一碗美酒。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