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谭七月谭三元的现代都市小说《捡来的小团子是神级锦鲤全文》,由网络作家“易烟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热门小说《捡来的小团子是神级锦鲤》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谭七月谭三元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易烟云”,喜欢古代言情文的网友闭眼入:可不是什么人都来贩卖的,都给我滚,下不为例!”围观的人都被曹县令吓到了,纷纷你拉着我,我拉着你走,想买鸡蛋的也不买了。他们虽然不喜欢这个曹县令,但是人家毕竟是县令,在这偏远的小山村里,可就是一方独大,比那远得不能再远的皇帝老子都还管用。他说不能卖,那自然就是不能卖。谭老爹回过神来,气得不行,挽着袖子打算讨公道。“官爷,......
《捡来的小团子是神级锦鲤全文》精彩片段
路过的行人被他的喊声吸引,纷纷朝这边看,这人啊最喜欢免费的东西,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谁还不愿意占便宜呢?
“小兄弟,当真是送鸡蛋吗?”一驼背老妇上前问道。
谭二钱点头,“没错,是送鸡蛋。”
驼背老夫笑得眼睛都眯起了,“那送我一个吧。”
谭二钱拿起一个鸡蛋,但是并没有直接给老妇,“婆婆,鸡蛋送你可以,但是你当真只要一个吗?”
驼背老妇微直起身子,“难道还能多送几个?”
谭二钱笑道:“能,当然能,我们呀,除了送你这一个之外,你要是再买三个,我们还会再送一个。”
老妇摸着头笑道:“我老了,算不明白,反正就是我再买三个还送一个我,对吗?”
谭二钱点头,“没错。”
老妇估摸手里的铜钱不多,从兜里掏了一会儿,拿出六文钱,“那好,给我来三个。”
谭二钱将手里的鸡蛋递给老妇之后,接过铜钱又从篮子里拿了四枚鸡蛋递给她。
老妇将五个鸡蛋数了又数,觉得还是自己占了便宜,笑眯眯地走了。
这四周围观的人,见着当真有鸡蛋送,就都纷纷围过来买。
虽然买的都不多,也就三个,六个。
但也算是能卖出一些。
许是因为围着的人多了,引来了不少人的注意。
正比如带着小妾走来的的曹县令。
这曹县令才刚给过世的发妻下葬,就带着新进府的小妾偷偷出来溜达。
这县里的人瞧着明面上虽不说,但是心里都鄙视得很。
这不都见着曹县令来了,纷纷让开低头窃窃私语。
谭老爹虽听自己妹子说过这个曹县令,但是没有见过,所以也认不出来,只以为是哪个官家大老爷。
他指着自家鸡蛋说道:“官老爷,这些蛋都是我们自家鸡生的,买些回去给夫人小姐们补补吧。”
曹县令原本是想凑热闹买一些,但是一听谭老爹说了小姐们,气就不打一处来。
“瞧着你们眼生,是哪里的?谁让你们在这里叫卖的?”
他一连串的问题问下来,谭家父子愣住了,他们可没听过这菜市口不能卖鸡蛋啊。
曹县令瞧着谭老爹是个好欺负的苦农,拿起一个鸡蛋就丢地上,“这平阳县可不是什么人都来贩卖的,都给我滚,下不为例!”
围观的人都被曹县令吓到了,纷纷你拉着我,我拉着你走,想买鸡蛋的也不买了。
他们虽然不喜欢这个曹县令,但是人家毕竟是县令,在这偏远的小山村里,可就是一方独大,比那远得不能再远的皇帝老子都还管用。
他说不能卖,那自然就是不能卖。
谭老爹回过神来,气得不行,挽着袖子打算讨公道。
“官爷,话也不能这么说,这里也没有人说不能卖鸡蛋啊?”
曹县令瞧着更生气了,鼓着眼睛,眼看就要发火。
“大人!”
谭二钱连忙上前喊住他。
曹县令一惊,这才发现一旁瘦弱的小少年。
“你谁?”
陈大妈骨头稍微硬一下,还能撑住,朝老张家媳妇说道:“怕啥怕,这棵树本来就不该种在这里,你瞧瞧,瞧瞧四周都是矮屋,只有这一棵高树,哪能不招雷。”
“陈婶啊,还是小心为妙。”老张家媳妇的身子还在发抖。
陈大妈不以为然,“怕啥,怕啥,我才不信这种蛇神鬼怪之事!”
老张家的媳妇脸都被吓白了,虽然陈大妈说的有道理,但是她也不想再久待了,趁着腿有一点点力气,连忙起身离开了这里。
陈大妈一个人在原地,抬头朝那棵烧秃了的树恶狠狠瞥了一眼,脚一跺,转身也准备回屋。
谭大妈在屋里看着,差点笑出了声,抱起小七月走到门口,故意朝她喊道:“陈婶啊,遭雷劈了?”
陈大妈脸色更难看了,挺住脚回头道:“什么什么招雷劈,有你这么说话的吗?不过是树引了雷罢了!”
“是是,是!”谭大妈笑着眯着眼睛。
这时,谭老爹回来了,手里提着一条最少五斤重的大鱼,笑道:“媳妇儿,媳妇儿,我们又有鱼吃了!”
陈大妈看得眼睛都直了,她可还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鱼,不由得叹出了声,“老谭家的!你这鱼可真够大的,是哪里来的?!”
谭老爹将鱼提起来,爽朗笑道:“今个运气好,在我家烂地里的水池子里掏的!”
陈大妈一惊,眼睛都冒了星星,“那臭水沟里还有鱼?”
谭老爹没什么心意,“有,不过也不多,估计是从哪里游来的野生鱼。”
陈大妈听着,双眸一转留了心意。
谭大妈连忙将谭老爹拉回了屋,“他爹,快去把这鱼杀了,煮一些鱼汤出来。”
“是,是。”谭老爹笑眯眯提着鱼进屋。
谭大妈跟在后面。
二人进屋之后,谭大妈把门关上了,朝谭老爹说道:“他爹,以后要是再抓到这么大的鱼,拿篓子偷偷带回来,不要被其他人瞧见了。”
谭老爹不太懂,“为啥呢?”
谭大妈回道:“我们以前太穷了,村里都拿着我们一家垫底,瞧着我们过得差他们就得意,现在我们若是突然发了,他们怕是会心里不舒服,我们能低调一些就低调一些。”
谭老爹点头道:“那好,听你的。”
谭大妈话虽这么说,但是封平村还是有一些不错的人,比如他们隔壁左手边的许家。
许家一家三代都是老老实实靠种田过活的,虽然也不是很富裕,但是也能勉强吃饱,对老谭家也是照顾有加。
他们家好几次每米开锅了,都是从许家借的米,有些米到现在都还没有还。
谭大妈朝谭老爹吩咐道:“他爹你那天去镇子不是买了一些米吗?分一些出来,等老大他们回来了,给许大姐他们送过去,顺百还再把这鱼也切一块送过去。”
这媳妇儿的话,谭老爹是言听计从的,忙点头笑道:“是,我宰了鱼就送去。”
谭大妈这月子还没出,不好再久坐,抱着孩子又躺回了床上。
村里背朝黄土靠天吃饭的人,哪有什么月子坐,封平村的女人们大多生完第三天就下地,不过谭老爹是个十分心疼媳妇的人。
再穷也不能让媳妇儿连月子都不坐,所以就算谭大妈生了好几胎,这身子骨也还不错。
谭老爹趁着响午快到了,宰了鱼做好了饭菜,等着谭一两他们回来。
谭一两拿着菜种子和药材种子带着一群弟弟妹妹们种菜去了。
现在正是夏季,能种的也不多,估计午饭前能回来。
隔壁陈大妈在屋里闻着鱼香馋得不行,虽然封平村水多鱼也不少,但是大多农家都是拿去县城里卖,没有几家是留着自己吃的。
陈大妈家吃穿不愁,也只能过年过节的时候吃上一次,这下闻着香味能不馋,能不嫉妒吗?
她在门口守着,见着谭家那几个小子从烂地里回来了,偷偷从后门溜了出去。
小说《捡来的小团子是神级锦鲤》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谭老爹朝他们的小脑袋一人一下,凶道:“还不快帮大哥捡蛋!”
“好勒,爹!”
老四老五年纪不大,瞧着这么多蛋欢喜得很,一蹦一跳跟着一同捡着。
谭老爹朝谭一两吩咐道:“老大,这里交给你两个弟弟,你先拿着几个蛋去隔壁陈婶家换一些红糖来,我给你娘打个红糖鸡蛋。”
“是,爹。”谭一两提起装了鸡蛋的篮子出门。
院子里留了两萝卜头捡蛋。
谭老爹不放心谭大妈回到屋里。
小女娃娃喝了奶,迷迷糊糊睡着了,偶尔听到外面叽叽喳喳的声音,微眨了眨睫毛。
对于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来说,没有什么比吃和睡更重要的了。
只是身边总有人在踢她。
谭家小六踢着小腿,哭着要喝奶。
谭大妈这才想到了自家儿子,一把抱了起来,掀起衣服怼了上去。
谭小六大口大口吃着,可没一会儿,又哇哇哭了起来。
一旁小女娃娃皱着眉头,差点被哭醒了。
谭大妈愁了,“他爹,我这生了孩子连口汤都没喝上,奶下得不够啊!”
谭老爹拿出几个鸡蛋,打进了锅里的热水里,“他娘,你先别急,这母鸡开窍了,生了蛋,够你这月子吃的。”
他说着,朝外看了一眼,“也不知道老大换到红糖没有。”
谭一两敲着陈大妈家的门,“婶婶,婶婶,睡了吗?”
陈大妈家的灯是亮着的,但是半天半天都没开门。
谭一两抬头看了一眼,又敲了敲门,“婶婶,我娘生了,想跟您换点红糖!”
陈大妈拿着扇子扇了两下风,抬头朝窗外瞅了一眼,回头和自家老头子说道:“瞧瞧,瞧瞧,这谭家年纪都不小了,还生,也不知道咋养。”
陈大爷抽了口旱烟,“人家咋养是人家的事,你叨叨什么!”
陈大妈用力扇了扇风,翘起嘴角,眯眼道:“还不是他们家借红糖,借到我们家来了。”
陈大爷敲了敲烟头,“借红糖怎么了?人家这些年帮我们的还少吗?你生老三的时候,还不是谭家那媳妇背着你走了一里地,从田地里把你背回来的!”
“我!”陈大妈别过头,“我就是瞧不起他家,穷得叮当响,大儿子老实没用,二儿子是个傻子,三儿子是个病秧子,还有两个小的,怕是一辈子都翻不了身!”
“你这大嘴巴是找抽啊!”陈大爷不想再跟这个婆娘多说,起身去给谭一两开门。
“一两啊,你娘生了,是男娃还是女娃?”陈大爷笑着问道。
谭一两摸着后脑勺笑道:“我娘她可厉害了,生了龙凤胎,男娃,女娃都有。”
“啥?”陈大妈忙探出头来,“你说你娘生了两?”
谭一两点头笑道:“是的,婶婶,我们终于有妹妹了。”
陈大妈脸上顿时满是嫉妒,瘪着嘴,阴阳怪气道:“不过是丫头片子,也不知道你们有什么好开心的!”
“老婆子!”陈大爷忙朝她看去。
谭一两是个心大的,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把鸡蛋递上来说道:“婶婶,伯伯,我们家的鸡生蛋了,想跟您们换一些红糖。”
翌日。
老谭家生了双胞胎的事情在封平村传得沸沸扬扬。
有说他家福气好,也有说他们这是自讨苦吃,活受罪。
谭家人素来听闲话听惯了,也懒得理会这些。
谭一两和谭二钱一大清早就去了县城卖鸡蛋,两个村里孩子卖鸡蛋,哪有那么容易,守了一上午也没见着几个人买。
待到响午的时候,碰着两位官爷,这官爷也不知是着了什么魔,一口气把他们手里的鸡蛋都给买了,足足给了两百文。
两小孩也不是什么贪心之人,只要了四十文,买了半斤红糖就回村了。
红糖可是稀罕物,谭一两小心翼翼揣在怀里,朝家里赶着。
在路上时,同村的几个男孩瞧见他们还不忘打趣。
“谭二傻子!你娘生了两,不得了咯!”
“老蚌生珠,一生生两,有这本事,咋不去猪圈转转!”
“是啊,哈哈哈!”
谭一两听着气得不行,脚一踩,就要开骂。
被谭老二拽了回来,高声道:“大哥,别理他们,我们快些回去告诉娘,前方半里地有野果子吃!”
谭一两听得云里雾里,见着自家二弟眼珠子转悠,立马又明白了,“对,对,没错!”
说罢,忙跟着谭二钱往回赶。
那几个男孩一听有野果子吃,还没等他们走远,就一窝蜂地朝前方半里地冲。
争着抢着,还没找到野果子,就都掉进了泥坑里。
泥坑里都是积攒的干牛粪,臭气熏天。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运气不好。
原是晴朗的天,突然倾盆大雨筐瓢而下。
牛粪被泡得稀稀拉拉,把这几人给淹了。
咕噜咕噜。
一群人在牛粪里吐泡泡,狼狈至极。
没过多久,一起嚎嚎大哭。
哭声响彻了半边天。
老谭家那边。
谭一两和谭老二正巧在下雨之前赶回到了家中,抱着红糖进门,喊道:“爹!娘!买回来了!买回来了!”
“买回来了?这么快?”谭老爹正抱着小女娃娃哄着。
谭老二跟着进门,“没错,今个运气好,卖了四十文。”
说罢,将剩余的二十文铜钱放在桌上。
谭老爹看了铜钱,松了口气,“这下,你三弟的药钱总归是有了。”
谭一两进屋,在水缸里舀了一瓢水,大口大口喝下,抬头道:“爹,啥时候去把三弟接回来?”
谭老爹将睡着的女娃娃小心翼翼放在榻上,“不急,如今我们有钱了,去,你们把铜板拿给李大夫,让你三弟在李大夫那里再多养些时日。”
谭一两顿时失落不已,又重新拿起铜钱,应道:“是,爹。”
谭家的老三是谭家兄弟里长得最好看的一个。
皮肤白得像破壳鸡蛋,眼睛亮得像黑夜里的星星。
虽出生苦农,但却是一股子贵气。
放眼看去,别说封平村,就连平阳县也没几个比得上这谭家老三的。
只可惜谭家运气不好,这孩子前几年身染重病,如今在李大夫那里用药吊着命。
还好李大夫是个好人,就当行善,一年也就只收一两银子不到。
谭大妈一想到这三儿子面带愁容,低头看了一眼床上两个小娃娃,朝谭老爹问道:“他爹,话说我们要给这两孩子取啥名?”
谭老爹用稻草点燃灶台,卧了三个蛋到锅里,“还能叫啥,就跟着几个哥哥排着号,叫谭六斤吧!”
“也行。”谭大妈给女娃娃拉了拉被子,“那我们姑娘呢?姑娘总不能也弄个七斤八斤八?”
谭老爹顿了一下,往锅里放了一勺红糖,“你说的是,那叫啥名?”
他俩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是却都是识字的。
思前想后,谭老爹勺子一轮,笑道:“他娘,现在正是七月,姑娘又排行老七,不如就叫谭七月吧!”
“谭七月?”谭大妈小声嘀咕着,眉头由皱到松,“也行,暂且就叫这个名。”
说罢,伸出手指逗了逗孩子的嘟嘟脸,“七月,我们的小七月。”
谭大妈看到眼前这一幕,哪里还有心思吃肉啊,抱着小七月小跑到谭一两的跟前,拉着他左看看,右看看,上看看,下看看,说道:“一两啊,你受伤了没?”
谭一两擦一把额头的汗,笑着说道:“娘,我没事,你快来看这猪,大不大?要是宰了的话,怕是能吃上了一年半载。”
谭大妈见着他当真没事,才把注意转移到野猪身上。
这头野猪长得十分壮实,大概有五六百斤重,这别说一年半载,就算是吃上两三年都没问题。
她笑眯眯地朝谭一两说道:“没错,没错,等下等你爹回来了,就把这只野猪宰了。”
因为方才野猪追着谭一两的动静实在是太大,引来了不少村民。
他们纷纷瞪大眼睛看着。
“这野猪可真大!”
“是啊,这老谭家的命可真好,凶神恶煞的野猪,竟然自己把自己给撞死了,这说出去都稀奇啊。”
“没错,没错,这猪头怕是能吃上不少时日!我们家啊,从过年到现在都没尝到肉味。”
“是啊,我们都一年没吃上肉了。”
封平村养猪的并不多,一是没猪苗,二是没有技术,所以全村上下也就一两户人家养了家猪肉,稍微穷困一点的人家就算是半年吃不上肉也是常事。
老谭家最穷,他们足足有两年没有尝到肉味了。
“让开,让开,都围在我们家门口干什么?!”谭老爹气喘吁吁地回来了,想要看看谭一两是否安全。
村民们陆陆续续让开,“老谭家,你们发了,那野猪直接撞死在你家门口了。”
谭老爹一听,大步朝前走去,见着眼前的一幕真是又惊又喜。
谭大妈朝他招手道:“他爹,他爹,快把这头猪拖出去宰了!”
谭老爹猛地回神,笑着应道:“唉!”
说罢,把身后还在喘气的谭二钱拽了上来,“来,帮爹抬猪。”
“是,爹。”谭二钱看着这大野猪,也很是高兴。
四周围着的村民瞧着这大猪也觉得喜庆,纷纷上前去帮忙抬猪。
尤其是隔壁的许家大哥,笑着说道:“谭叔啊,来,我帮你。”
谭老爹听着,朝他笑眯眯说道:“好嘞。”
一行人欢欢喜喜地抬着猪进了院。
隔壁的老陈家又探出头来看。
陈大妈的嘴不能说话,只得看着干着急,脸上的嫉妒羡慕恨挡都挡不住。
陈大爷抬头看去,朝自家婆娘瞥了一眼,“人家抓到野猪关你什么事,你这要是再多管闲事,别说嘴了,到时候连这双眼睛都没了。”
陈大妈一听果然不说话了。
陈大爷又瞅了一眼,他以前在镇上的时候可是杀猪的老手,想来想去,还是去了老谭家帮忙。
“小谭啊!”陈大爷摸着长长的胡须说道:“我来帮你宰吧。”
谭老爹一听高兴得很,“好好,好,陈叔能帮忙,那自然是最好。”
最后,一群人风风火火地把这头猪给宰了。
因为血腥,所以谭大妈抱着小七月带着谭家的几个兄弟在里面没有出来。
大概过了小半个时辰之后,谭老爹才陆陆续续将切好的猪肉搬进来。
谭大妈一边喂着奶,一边吩咐道:“今个村民们都有帮了忙,你每家每户送一块肉过去。”
谭老爹轻点头道:“好好,好,那里长家送吗?”
谭大妈回道:“虽然那刘大姐待我们不好,但是里长人一直不错,你也送一些,这猪这么大,我们一时也吃不完。”
谭老爹点头道:“好,我这就去。”
虽然以前村里的人都不怎么待见让他们,但是这大野猪实在是太显眼了,为了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挨家挨户送一些是最好的。
谭大妈并不心疼这些肉,毕竟是天上掉下来的,已经算是恩赐了。
她将熟睡的小七月放在床上,朝一旁默默没说话的谭老爹说道:“三元,你好好看着妹妹,娘去忙了。”
谭老爹点头说道:“是,娘,你去吧。”
“真乖。”谭大妈笑着起身。
谭家老四老五也一同跟了上去。
谭一两和谭二钱帮着送肉。
谭大妈便带着老四和老五将那些猪肠子捡起来,拿到水边洗着。
老四老五虽然年纪小,但是吃过苦,也不怕脏不怕累。
很快猪肠子差不多就要洗干净。
谭大妈留了一部分出来,打算今个就炒着吃,剩下的留着灌猪肉做腊肠。
谭老四和老五一听有腊肠吃,兴奋不已,洗得更欢了。
很快一堆猪肠子便都洗好了。
徐公公连忙又夹了一块,吃了下去,一边吃边说,“白掌柜啊,你这酱菜是哪里来的啊,真是太好吃了,我在宫里吃了这么多年的美味佳肴,都未曾吃过这么好吃的酱菜。”
白掌柜有些不信,“怎么可能,不过就是普通的农家酱菜,哪有这么好吃。”
他说着,自己也夹了一块吃下,这次轮到他吃惊了,“这,这酱菜当真十分美味。”
徐公公又夹了几块吃着,“白掌柜你府里是不是来了什么好厨子?”
白掌柜笑道:“哪有什么好厨子,这不过是我学徒家里自己做的酱菜而已,贫苦农家,用的最简单的酱料,不是什么能登得了台面的东西。”
徐公公摆手道:“白掌柜,这味道真不错,别谦虚了。”
白掌柜起身道:“我当真没有骗你,要不我把我学徒唤来,你自己问问?”
徐公公摇头道:“罢了,罢了, 不用了。”
白掌柜将陈世安不要的那一罐酱菜拿出来,说道:“徐公公,你若是喜欢,那这一罐送给你。”
徐公公一喜,“当真?”
白掌柜点头,“当真,我这里正巧有两罐。”
徐公公欣喜不已,“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他说罢,将酱菜罐子接过来,拿在手中,拍了拍,“正好可以一起带回京城。”
白掌柜端起酒杯给他敬酒,“徐公公来我这里一趟,没什么能送你的,的亏了有这罐酱菜了。”
徐公公也举杯,“这酱菜啊,千金不换,可比那些金银珠宝好多了。”
白掌柜含笑不语,心中暗暗感激起谭二钱,他正愁送什么东西讨好徐公公好,没想到一罐酱菜就解决了,他还真是他的小福星啊!
这小福星的确是有,不过不是谭一两,而是老谭家的正呼呼大睡的女娃娃。
女娃娃翻了一个身,眯着眼睛,好似在笑着。
谭大妈坐起来,时不时朝外看,想瞅瞅谭老爹回来没有。
谭一两咋呼呼地进屋,又背了一篮子菜回来了,“娘,这熟了的菜都摘回来了,你都一并酱了吧。”
谭大妈回神应道:“好,娘这就来。”
她说完,又将小七月交给谭三元,自个去忙去了。
待到天黑谭老爹才回来。
翌日一早。
谭大妈将做好的酱菜拿到了村头的岔路口,这里是附近几个村去县上的必经之路,所以她想先在这里看看有没有人要买。
这村子里的庄稼人,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刚开始自然是没有人愿意瞧。
谭老爹劝道:“要不,我们送去县里,看看县里有没有人要买?”
谭大妈回道:“他爹,这些酱罐子挺重的,你拖着板车去,那还不得累死,反正我做得不多,先在我们村里试一试,若是村里没人买,这到县里一样也是没人买的。”
谭老爹看着自家媳妇儿顶着大太阳在这里卖东西,实在是有些心疼,他连忙找了几把芭蕉叶子撑了起来。
这时,何老爷子路过时,正巧瞧见了。
他笑着说道:“丫头,你这是在干什么?”
谭大妈笑道:“自己家做的酱菜,想试一试能不能卖。”
何老爷子听罢,凑过来看,“让我尝尝。”
谭大妈点头应道:“好嘞。”
说罢,打开一个酱罐子,笑笑道:“来,给。”
何老爷子接过来,吃了一口,眼睛顿时眯成了一条线,“好吃,丫头,你做的酱菜真好吃。”
谭大妈不好意思摸着头笑着。
何老爷子连忙道:“这多少文一罐?”
谭大妈怀里的小七月转悠着小葡萄眼珠子,朝四周看了一眼,目光最后落在了掉漆的大门上。
也就在这时,一阵冷风刮过,大门突然自个开了。
吱呀一声。
谭大妈闻声走了几步绕上前,见到开着的大门,连忙唤道:“他爹,门开了,走我们进去。”
“好嘞!”
谭老爹连忙跟了上去。
老五瞧着一头雾水,这大门不是一直都从里锁着吗?怎么好端端的突然开了?
等他再反应过来时,老谭家夫妇俩已经进屋了。
何老爷子又在院子里写写画画,等着老谭家两口子来。
但是他却没想到谭老爹和谭大妈直接从前门进来了。
“何老爷子。”
谭老爹一声唤,惊得何老爷子手中的笔都掉了。
他连忙回头朝来人看去,“谁?!”
谭大妈连忙应道:“我就是你家大儿媳妇的姐姐。”
何老爷子一看到来人,直接懵了,他懵并不是因为他们是从前门进来的。
而是因为谭大妈的长相。
那模样简直和他的一位故人一模一样。
谭老爹和谭大妈走近他,说道:“何老爷子,您唤我们来有何事?”
何老爷子的目光一直都在谭大妈身上,久久未回话。
谭老爹生气了,虽然这老头子年纪大,但是也不能这么看他媳妇儿,“何老爷子!”
他厉色唤道。
何老爷子这才回过神,“你们就是老谭家?”
谭老爹点头,“没错。”
何老爷子朝着谭大妈继续问:“你家娘亲可是姓柳?”
谭大妈一愣,连忙回道:“你怎么知道?”
何老爷子顿时一喜,“是隔壁村的柳家三姑娘,是吗?”
谭大妈一头雾水地点头,“没错。”
何老爷子脸上的喜色更浓,“这可真是巧啊,你娘与我早些年是挚友。”
这挚友是谦虚了。
当年谭大妈的亲娘可是十里八乡的一枝花。
何老爷子仗着家世心高气傲,但还是看上了这一枝花,只可惜跟这花有缘无份,落了一个挚友的名分。
谭大妈的亲娘很少跟她提及此事,所以她并不知晓。
何老爷子笑着连忙朝屋里指,“来,快,请进,请进。”
谭大妈和谭老爹对视一眼之后,一同朝屋里走。
何老爷子一边笑着,一边说道:“想当年,你娘生你的时候,我还特地去看过,没想到,时间一晃,你都这么大了。”
当然大了,孩子大的都快十五六岁了。
谭大妈心里暗暗说着,缓缓坐下。
谭老爹坐在她一旁,时刻不敢怠慢。
这时,万家老四来了,她满脑子都是想着何老爷子要怎么刁难这两人,全然没有弄清楚眼下的状况。
“大姐,你来了。”
她假惺惺笑着上前。
谭大妈不理会她,假装没有见到她,“他爹,这何府狗倒是挺多的,汪汪叫的,真是烦人。”
万家老四听罢,故意装作委屈巴巴模样,“大姐,你怎么又这样对我,我可是你的亲妹妹啊。”
她说着话声音还带着哭腔。
何老爷子大步走过来,朝着万家老四就是一顿骂,“瞎杵在这里干什么?!没看见来客人了吗?还不快去倒茶!”
谭老爹朝着他的后脑勺就是一巴掌,“看啥子看!还不快去院子把那只母鸡给宰了,煮汤给你娘下奶!”
“好勒,爹!”谭一两摸着头,正要转身走,突然想到什么,回头道:“爹,我们家可就只有那一只老母鸡了,当真要宰了它吗?我们可还要指望着它下蛋啊!”
谭老爹摆摆手道:“宰了,宰了,这鸡一年上头,也没见它下几个蛋!煮了汤,你娘喝了妹妹好喝奶!”
“是哦,妹妹要喝奶,那好我这就去。”谭一两去灶台拿了刀出门。
这老谭家,父慈子孝,老子儿子一个比一个勤快,可就是穷得没米下锅,是这封平村数一数二的穷苦户,就连三岁小孩都瞧不起这户人家。
他们老谭家之所以会这样,完全是因为倒霉。
到底有多倒霉?
种田,要不烂地里什么都种不出,要不种出了被水淹得一干二净。
种菜,菜被虫吃所剩无几。
养猪,猪跑了,还得赔猪钱。
养鸡,不是飞走了,就是不下蛋。
就连去池塘抓个鱼,都能掉水里,成落汤鸡。
所以他们一家就算是忠厚老实,勤劳肯干,也穷得吃不上饭。
谭一两举着刀推开后院门,找到那只瘦弱的老母鸡,准备抓住给宰了。
老母鸡远远瞧着谭一两来了,眨着眼睛跺了几下脚蹲下来,咯咯咯咯叫了起来。
谭一两连忙探头去看,只见老母鸡屁股下多了一枚圆滚滚的鸡蛋。
他一喜,伸手去掏那热乎的蛋。
谁知,老母鸡又咯咯叫了几声,屁股一翘,一个蛋扑通滚了出来。
谭一两惊呆了,揉了揉眼睛,再次看去。
只见老母鸡昂着头,摆了摆尾巴,屁股底下好几个鸡蛋。
谭一两吓到了,双腿打着摆子朝屋里大声嚎嚎,“我的娘啊,这鸡成精了!”
屋子里的谭老爹听到了,劈头朝他骂来,“娘什么娘?没见你娘还在等着吃鸡啊!你鸡呢?”
谭一两扶着门,喘着气说道:“爹啊,那鸡成精了,见着我要宰它,一股劲把这辈子的蛋,一骨碌都给生下来了!”
“啥?”谭老爹竖起耳朵听着,“臭小子,你不会也跟你那二弟一样傻了吧?”
谭一两的脸顿时黑了,“爹,我是说真的,不信你去看看!”
说罢,一把拽着谭老爹往后院拖。
谭老爹一进院子,就看到老母鸡脚下二三十个鸡蛋,惊得下巴都要掉了,“我滴个娘啊,这是要发啊!”
“这么多鸡蛋够我们一家吃上好长一段时间了!”
谭一两躲在谭老爹身后,“爹,这母鸡一下生这么多,是不是成精了?”
谭老爹将儿子拽出来,“管它成精不成精,咱们有蛋吃不就行了。快!快把这些蛋都捡起来!”
“是……爹……”谭一两还是有些怕这一脸傲气的母鸡,但是他更怕他的老父亲,蹑手蹑脚拿起篮子开始捡鸡蛋。
在整个大成国,鸡蛋虽不是什么稀罕物,但是在穷人家还是很稀奇的,大多舍不得吃。
他们平时穷得饭都吃不上,这只老母鸡还是村头里长家赔的,一年前他们的儿子打伤了谭老二才赔的,还叮嘱他们再饿也不能宰了这鸡。
这时,谭家老四,老五也被惊醒了。
他们纷纷朝院子里看去,见着满地的鸡蛋,笑道:“爹,我们有鸡蛋吃咯!”
刘大婶朝屋子里正奶孩子的大嫂看了一眼,叹道:“大哥,大嫂,你这都第六胎了,咋还生啊?!”
“还不是想要个女儿!”谭老爹走到灶台旁,点火烧水。
谭老爹和谭大妈都有三十好几,年轻的时候一共生了五个儿子,大儿子谭一两十五岁,老实憨厚,二儿子谭二钱十二岁是个痴傻,三儿子潭三元八岁是个病秧子,还有两个小的谭四文和谭五贯分别才六五岁,啥都不懂天天光着脚丫到处跑。
谭大妈本想老蚌生珠再要个女儿,可谁曾想竟又是一个带把的。
气得谭老爹巴不得把这孩子给塞回去。
这时刘大婶手里的孩子哭了起来。
谭老爹听着哭声,注意到了她手里的孩子,连忙问道:“老妹,你咋还带了一个娃娃回来?”
刘大婶朝身后看了一眼,将今夜曹家之事说了一遍。
谭老爹气得跺脚,“那就是个畜生,连自己的亲闺女都不要!”
正在喂奶的谭大妈也附和道:“没错,女娃娃怎么了?我们谭家还就盼个闺女!”
说罢,把自家儿子往旁边一丢,招手道:“来,我来喂喂!”
刘大婶顿时一喜,“那真是太好了,这孩子从出生到现在还没喝上一口奶。”
说着将手里的婴儿递给谭大妈。
谭大妈接过孩子,瞧着那可爱小脸喜欢得紧,连忙掀起衣服喂了起来。
小娃娃吃了奶水,停了哭声顿时有了精神,原本皱巴巴的脸看起来也平展了许多。
刘大婶垂眉看着笑道:“喝了,喝了,这孩子,还真是乖巧。”
谭大妈摸了摸婴儿有些发紫的脸颊,叹了口气道:“这孩子真可怜,一出生连亲娘的面都没见着,就被亲爹给丟了。”
“是啊。”谭老爹也觉得孩子可怜,又喜欢得紧,大腿一拍,说道:“老妹,这孩子,我们养了。”
刘大婶一惊,站直身子正色问:“大哥,你真的要养这个孩子?你们可是自个都穷得没米开锅了!”
谭老爹点头道:“不过是多一双筷子,饿不死咱!”
“没错,一个也是喂,两个也是奶,我这身子骨还不错,能扛得住。”谭大妈抱紧怀里的婴儿附和道。
刘大婶被自家大哥大嫂感动得鼻头一酸,点头道:“那好,大哥,大嫂,这孩子就给你们了,你们们可一定要好生待她。”
“放心好了!我们就稀罕闺女,日后一定会把她当宝贝疼!”谭老爹正色道。
“那就好!”刘大婶说着推开门,“那曹家老爷怕是要寻我了,我先走了,今个就当我没来过。”
“放心吧,老妹。”谭老爹点头应道。
“大哥,大嫂,你们都是好人,会有福报的。”刘大婶回头看了一眼孩子,转身离开。
这刘大婶还没走远 ,谭家大儿子谭一两匆匆推门进来,“爹,我娘生了没有?!”
谭老爹回头朝着床上躺着两孩子看了一眼,笑道:“生了,生了,生了一对龙凤胎!”
“太好了!我们有妹妹了!”谭一两憨憨笑着,欣喜地探头去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