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裴姝王佳的现代都市小说《我在系统开直播:祖宗听我讲完整章节阅读》,由网络作家“红薯七十二变”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高口碑小说《我在系统开直播:祖宗听我讲》是作者“红薯七十二变”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裴姝王佳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他微微颔首,让李斯去安排具体事宜。西汉五年:刘邦怀里搂着一个美人,一只手上端着酒杯,和朝堂下的群臣们举杯开怀共饮,共庆夺得天下。他的脸上带着亲和的微笑,心里在盘算着要怎么安置和安抚这些有功之臣。之前有人向他提出对有大功的几人分封异姓诸侯王,在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他也确实做出了一些承诺。但他对于这个意见不太赞成,觉......
《我在系统开直播:祖宗听我讲完整章节阅读》精彩片段
西周:
姬发联合庸、蜀、羌、髳卢、彭、濮等部族讨伐暴君商纣,在牧野之战中大获全胜,最后定都镐京。
此刻他正在考虑采取分封制度,奖励那些在克商这件事上出了大力的王公贵族、同姓子弟。
这是经过几个心腹大臣商讨出来的结果。
这种制度目前在已知的历史上没有出现过,所以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他有点犹豫,觉得并不是很妥当。
但是他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如果不能拿出让那些人满意的奖励,时间久了,那些人绝对会闹起来的。
现在天现异常,出现光墙,这是在警示他什么吗?
春秋时期:
齐、晋、秦、楚、宋、吴、越等几个诸侯国的霸主正打拼得火热,都在想方设法扩张自己的国土,想着怎样让自己得天下更名正言顺一些。
孔子正在各国之间游走,宣扬自己的治国思想,希望可以恢复周礼,可是他的思想并未被各国君主接纳。
光墙的出现,让他们心里出现了不同的想法。
有人觉得这是不是天命在我,可以采取点什么行动了?
有人在想这是否是不祥之兆,天下是否将会大乱?
战国时期:
楚、齐、燕、赵、魏、韩几国的国君都有点苦恼。
在他们眼里有着“卑秦”之称的秦国,在变法之后渐渐地居然有了抬头的趋势。
这怎么可以?
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开头,怎能让你一家独大?
重要的是提出变法的这个卫鞅,之前他也在其它几国推荐过他的思想主张,不过都被拒绝了。
谁能想到嬴渠梁(秦孝公)居然会同意卫鞅的变法运动,而且还真的让秦国强大起来了呢?
已经有人在商量着通过“合纵”的方式来一起抗秦了。
有的人觉得可行,有的人在观望。
各个心里都有着自己的小九九。
诸子百家的代表奔走在各国之间,都想着君主能够采纳自己的治国思想,实现他们的政治抱负,拯救天下苍生。
总之有喜有忧。
眼前出现的这个光墙也不知道意味着什么。
秦朝:
秦王政二十七年。
前一年秦国把其余六国灭了,统一了天下。
嬴政统一六国后,没来得及休息一下,接着就制订了一系列治国措施,三公九卿、郡县、统一货币、度量衡等,下发了一部分法令。
他不满意之前的“王”的称号,想让大臣想出一个适合他的新称号。
结果这些人想出来的称号都不如他的意。
最后还是自己想了一个,就叫“皇帝”。
他还把谥法取消了,他认为子议父,臣议君这像什么话?
新版郡县制的法令也颁布下去实行了一段时间了,效果显著,十分高效。
这几天他彻夜不休,想着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完善的。
今年还要重新规划咸阳的新版图,灵渠的修建也是重中之重,这些都是大工程。
想到还有这么多事要做,秦始皇都睡不着,恨不得一个人当十个用。
今天出现的光墙,让整个秦国都炸锅了。
有大臣一脸惶恐:“陛下,此乃不祥之兆!封禅之事还请三思啊!”
秦始皇倒是一脸平静,不见一丝惊慌。
他脸上表情淡淡:“怎么,不详之言从何得来?”
哼,别以为他看不出来这些儒生心里想些什么?不就是一直觉得秦国统一六国非他们所乐见的吗?
还用什么天命所系来说事?
既然他们那么喜欢说天命,就上一次泰山让他们看看好了。
看看所谓的天命认不认他。
今天主要讨论的就是关于泰山封禅的事,他的计划是明年出巡的时候顺便把这件事做了。
几天前秦始皇就让这批人制定一个合适的封禅方案出来,到今天了也没有什么说法,都不知道在做什么?
现在天下刚统一,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结果这些人在位置上居然都不好好做事。
想到这,秦始皇心里有点急切:人才还是太少了。
看到皇帝威严的神情,还想继续说话的大臣们都吓得闭嘴了。
李斯小心地抬头望了望秦始皇,谨慎开口:“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先处理眼前的异象。天下初定,六国余孽一直在寻找机会生事,煽动黔首作乱。据消息来报,此异象已遍布整个咸阳城,臣猜测它的出现范围应该已经涉及到了全国各地。臣恐有人借机滋事,虽陛下天人护体,无所畏惧,但若因此惹来纷乱,并非益事。”
他说完这段话看秦始皇脸色并无异常,接着说:“不若陛下下令,向天下人宣扬此乃天降祥瑞,佑我大秦,以安民心。”
听完李斯的话,秦始皇心里很满意。
这才是做事的人,在他下令之前就把他该做的事都做完了,还给出了解决方案。
他微微颔首,让李斯去安排具体事宜。
西汉五年:
刘邦怀里搂着一个美人,一只手上端着酒杯,和朝堂下的群臣们举杯开怀共饮,共庆夺得天下。
他的脸上带着亲和的微笑,心里在盘算着要怎么安置和安抚这些有功之臣。
之前有人向他提出对有大功的几人分封异姓诸侯王,在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他也确实做出了一些承诺。
但他对于这个意见不太赞成,觉得刚被灭掉的秦国的郡县制就挺好的,诸侯王多了对于国家的治理有着很大的威胁。
哎,当时也是因为时局所限,不得不做出这样的承诺,现在他有点后悔了。
可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如果不妥善安置这些人,他这个皇位应该是坐不稳的。
他可是按照古礼“三让”之后好不容易才坐上来的,现在局势不明,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据他了解,有的人对于他坐上皇位可是不服的,现在也只能先把这些人稳住了。
他正打算提出分封异姓王之事的时候,就被突然出现的光墙给打断了。
在确定这个东西无害之后,他让人来调查此物,自己则继续和群臣共饮。
大臣惊疑不定,但是看刘邦平静的模样,也慢慢定下心来。
不过之前讨论的分封的事暂时是不打算提了。
西汉:
元朔元年。
刘彻喜得第一个儿子刘据。
年近三十才得第一个儿子,刘彻十分高兴。
前几天刚立了卫子夫为皇后,并且打算在宫中大摆宴席,宴请群臣。
这个宴席准备了好几天了,从今天早上就开始了。
众人正在酒宴上说着各种讨喜的话,空地上突然出现异光,在短暂地惊慌过后。
群臣向刘彻贺喜:“恭喜万岁,此乃祥瑞之兆,说明太子有上天庇护,必能给陛下带来万福,佑我大汉江山。”
这话极大地取悦了刘彻,他高兴地吩咐下去:“赏。”
除了自己儿子的喜事,他想着这个祥瑞之气是不是代表着这次出击匈奴能够大获全胜。
今年匈奴举兵南下入侵大汉,劫掠汉朝百姓两千多人。
他派飞将军李广镇守右北平,匈奴兵则避开李广,而从雁门关入塞,进攻汉朝北部边郡。
这让他恨得牙痒痒。
匈奴一直是大汉的心腹大患,这次计划出征,希望能够有所收获。
在这之前他已经和匈奴打了几战了,收复了河套地区。
但他的目标更远大。
还有张骞要第二次出使西域了。
上次他带回来了一些重要的信息,但是还不够,他需要知道西域更多的情况。
跟着裴姝走进食堂大门,古人又被眼前的场景再次惊讶到了。
食堂里面密密麻麻的都是黑黝黝的人头。
他们分布在各个区域,人来人往,比集市还热闹。
还看到有很多学子在不同的地方排起了一条条长龙。
食堂内部被明显地分成了几个部分,分别写着就餐区、餐具区、主食区、炒菜区等多个区域。
其中就餐区最是明显,它占据了食堂很大一块面积。
古人看到,整个食堂的中间排列了很多整整齐齐的桌子,和教室里面的有点不一样,粗略看过去得有几十排。
已经有一些人坐在上面开始吃饭了,他们面前的桌上都是一个个铁质的盘子。
顺着排队的人看去,发现队伍最前面被分成了很多个区块,那一块块区域的最下面是一堵半人高的墙体,上面用裴姝和他们说过的玻璃一样的隔板隔开。
玻璃最下边留了一块小臂宽的空区域,人的手可以伸进伸出,玻璃后面站着几个身着白色衣服、头戴白帽的人。
这些人面前是很多块铁方槽,他们手上拿着一把大大的勺子,从方槽里面盛菜放到了对面学子的铁盘里。
学子拿着一张方正的东西在一个黑色的板子上“滴”碰了一下,然后就离开了。
看清那些菜品后,古人们都惊呆了。
这品类也太丰富了吧?
尤其是早期的朝代,很多菜都是他们没有见过的,名字都叫不出来。
幸好每个方槽前面都放了一个小标签。
于是他们看到:
荤菜区:【红烧狮子头、红烧排骨、东坡肉、土豆炖牛肉、土豆炖鸡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辣子鸡、水煮肉片。】
素菜区:【素菜炒蘑菇、炒土豆丝、椒盐藕夹、干锅花菜、西红柿炒鸡蛋、素炒蔬菜】
这些主食蔬菜就算了,他们还看到一个专门的区域放了很多水果。
水果区:【西瓜、苹果、香蕉、荔枝、橘子、葡萄、水蜜桃、菠萝】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其它各种各样的小吃、饮料。
看着大部分色泽鲜艳,汤汁浓郁的菜,虽然很多古人不知道里面那些东西是什么,但是那大块大块的肉,看得他们心动不已,直咽口水。
秦朝,秦始皇:想到早上的吃食,都是些什么啊?这个土豆为何物,出现的频次竟如此高。
西汉,刘邦:啧,我吃的还没坐在那的那个小子丰盛,怪不得能长这么大个。看看他那个餐具,饭都堆得冒尖了,嘶,一个人能够吃下七个菜吗?
西汉,刘彻:我寿宴上的东西居然还没有这个食堂里面的多?不过这个西瓜外形看着有点像寒瓜,这个东西我记得一点都不好吃,水分挺足,还不如喝白水。
唐朝,杨贵妃:那不是岭南才有的荔枝吗?后世居然可以随便吃?
北宋,苏轼:这个红烧排骨,肉质酥烂,色泽金红,看起来就很香。咦,红烧肉为什么要叫东坡肉?
元朝,忽必烈:突然觉得我们大草原上的吃食真的太少了点,还是后世的人厉害。
清朝,乾隆:这西瓜在我大清乃是贡品,虽然我觉得并不好吃,但若放上冰块,可谓消暑神器。后世这个西瓜肉质竟如此鲜红。而且黑籽真少。
清朝,袁枚:后世的美食品类繁多,好想去看一看。
浏览完整个食堂,古人们久久无法回神。
很多人都在想这简直是个神仙地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