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精品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精品

画凌烟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是网络作者“画凌烟”创作的军事历史,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魏忠贤崇祯,详情概述:面却是还缺一把力。崇祯心中有计较,但是嘴上却没有说出来。且脸上表现得很开心,很兴奋。一车又一车的御酒被运输过来,堆放在京卫营的门口。皇帝下来后,众武将道:“臣等恭迎天子万安!”“诸位都是朕的好将领,好将军,快快平身!”“谢天子!”“朕为你们带来了宫中御酒,朕知道你们忠君爱国,诸位将士都辛......

主角:魏忠贤崇祯   更新:2024-07-10 08:4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魏忠贤崇祯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精品》,由网络作家“画凌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是网络作者“画凌烟”创作的军事历史,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魏忠贤崇祯,详情概述:面却是还缺一把力。崇祯心中有计较,但是嘴上却没有说出来。且脸上表现得很开心,很兴奋。一车又一车的御酒被运输过来,堆放在京卫营的门口。皇帝下来后,众武将道:“臣等恭迎天子万安!”“诸位都是朕的好将领,好将军,快快平身!”“谢天子!”“朕为你们带来了宫中御酒,朕知道你们忠君爱国,诸位将士都辛......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精品》精彩片段


担心徐光启压力大,崇祯紧接着道:“徐爱卿你也不用担心,要多少钱朕都给你掏出来,只要你给孙爱卿的火炮给朕造出来!”

徐光启连忙道:“天子放心,老臣竭尽所能。”

崇祯又道:“朕记得你跟那个叫汤若望的胡人认识,他现在是不是在西安,你可以现在就把人找回来,只要你说话,朕让锦衣卫去把人接来。”

“那就太好了,有汤若望的帮忙,臣可以加快速度。”

徐光启一边高兴,一边震惊这位才十七岁的少年皇帝从未离开过北京城,却知道汤若望那个人。

“好,待喝完酒,朕就让锦衣卫去找人。”

“谢陛下。”

崇祯又道:“另外,军器局,兵仗局,火药局,还要不要扩招?”

这三个地方,都是大明制造武器的地方。

“臣要先查房一下,才能给陛下答复。”

“好,你先去查房,如果要换人,直接跟朕说,朕让吏部全力配合你,如果要加人,也跟朕说,要多少银子,朕都给你,只要你给朕把火炮和兵器造好。”

徐光启激动得再次站起来,拜道:“臣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已经六十六岁了,没想到自己在这把年龄,居然还能派上用场。

“对了,朕差点把孙元化给忘了。”

崇祯想起来了,这哥们儿可是大明军功科技人才,顶级的。

徐光启是通才,涉猎比较广,但论军事科技,却未必比得过孙元化。

旁边的孙承宗微微一惊,关于铸造,他正准备推荐孙元化的,没想到皇帝居然把这个人的名字点出来了。

这个人现在在兵部做职方主事,一个小官,但天启年间辽东那些火炮大多是他架上去的,也是他培训出来的炮手。

这个人对火器非常在行,尤其火炮这方面。

孙承宗连忙道:“陛下,此人现在正在兵部职方主事。”

“这人你看怎么来安排,朕就不管那么细了。”

“是!”

“徐爱卿,分两头来走吧,当务之急先派人来蓟镇的防御加强,此事孙爱卿正在牵头做,你也参与进来。”

“是!”

“朕还是那句话,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把东西给朕做出来。”

这一番对话下来,徐光启突然明白这位少年皇帝是什么样的人了。

爽快,好说话,只要能办事,什么都好说。

如此这般就是最好的。

交代完关于军功这一块后,加上徐光启来了,崇祯的心也稍微踏实了一些。

这酒也喝得差不多了,徐光启、孙承宗和张维贤这三人年龄都比较大了。

崇祯也不多留,亲自将他们送到殿前,三人好生感动。

崇祯道:“英国公。”

“臣在!”

“明日安排一下,朕要去见见京卫营的儿郎们。”

张维贤微微一怔,没想到皇帝要去京卫营,他连忙道:“是!”

“天色不早了,快回去吧。”

“臣等告退。”

等三位都走了,便只剩下刘乔还在。

“刘乔,你跟朕来。”

两人又回到了方才的地方,周皇后已经亲手煮了一壶茶,给崇祯倒上,又给刘乔倒了一杯。

刘乔顿时受宠若惊,连忙跪在地上道:“小臣不敢。”

“起来说话。”崇祯将其搀扶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刘乔,可知朕为何叫你回来?”

“小臣不知,请陛下明示。”

“朕没有可以相信的人,所以朕才叫你回来。”

刘乔顿时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一个三十出头的汉子,刀口舔血的人,竟然哭了出来。

当初魏忠贤权倾朝野,他是为数不多敢和魏忠贤正面硬抗的人,但他终究抗不过魏忠贤,只能辞官回乡。

今日再次被天子传召,他感觉自己又有了用武之地了。

“请陛下吩咐,小臣愿意上刀山下油锅,在所不辞!”

“朕不要你上刀山,更不要你下油锅,你给朕好好活着,朕要你去建奴,去那里为朕打探消息。”

刘乔微微一怔,崇祯继续道:“深入敌人的腹地,朕要你为大明组建一个能够刺探建奴和蒙古人的情报部,你可愿意?”

“小臣愿意!小臣一定不负陛下重望!”

“好,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你以前做过锦衣卫指挥使,没有人比你更合适,需要什么样的支持,跟朕说。”

“是!”

刘乔却是很适合做这件事,他为人正派,绝不会叛变,由做过锦衣卫的指挥使,由他组建起整个情报部,必然会成为崇祯在北方的眼线。

只是以后,他都将生活在暗处。

为了光明,总会有人在黑暗处寻找阳光的。

见崇祯亲自会见了一次大臣,周婉言才知道自己的夫君真的是日理万机。

待刘乔走后,她不由得心疼起来,晚上睡觉的时候,崇祯又非常不老实起来。

周婉言突然温柔细语道:“夫君,你都这么累了,还要来吗?”

“咳咳,朕确实有点累了,要不,你在上面,朕躺着不动?”

“这怎么行,夫君是九五之尊,臣妾怎么敢在夫君上面。”

“顾虑那么多干嘛,快来,我和你现在是夫妻,不是皇帝。”

说着,一把将周婉言拉过来。

“夫君,你好坏哦。”

周婉言是越来越觉得自己这夫君不同寻常了,与是信王的时候似乎判若两人一般。

第二天,崇祯穿了一身常服,在锦衣卫的簇拥下,来到了京卫营。

得知皇帝要来,京卫营的军官和士兵们各个都打起了精神。

老实说,京卫营在明朝末年,已经衰弱下去。

真正还有战斗力的,就是辽东军了。

但是,从现在开始,崇祯必须得抓新军。

就从京卫营抓起。

当崇祯到的时候,一众军官早已做好迎接的准备,看起来光鲜亮丽,但是从他们轻浮的脚步就可以判断,靠这支军队打胜仗是几乎不可能的。

英国公张维贤这老油条,虽然扶持了朕上位,有大功,但在治军方面却是还缺一把力。

崇祯心中有计较,但是嘴上却没有说出来。

且脸上表现得很开心,很兴奋。

一车又一车的御酒被运输过来,堆放在京卫营的门口。

皇帝下来后,众武将道:“臣等恭迎天子万安!”

“诸位都是朕的好将领,好将军,快快平身!”

“谢天子!”

“朕为你们带来了宫中御酒,朕知道你们忠君爱国,诸位将士都辛苦了。”

“为陛下分忧,是臣等分内职责!”


张维贤刚喝完茶,就接到了下面人的情报:秦良玉到通州,顾成武已被骆养性拿走。

这个消息深深刺激到了英国公张维贤的神经。

为什么这么说?

并不是顾成武被抓之后对他有什么伤害,实际上这事英国公还真没有参与进来。

他脑子就算被门夹了也不可能指示下面的人去杀部院大臣,那可是掉脑袋的大罪。

那些兵痞子丘八的脑袋不值钱,他英国公的脑袋可是值钱的很。

他才不会去作死。

他为什么被刺激到呢?

因为秦良玉啊!

“她居然敢带人去通州卫,太不将我放在眼里了!”

小公爷张之极是个火爆脾气,他着急道:“爹,发生什么了?”

他抢过那密函一看,顿时怒从心中起:“这位护国夫人好生狂妄,当真以为天子给她撑腰,就敢胡作非为了么!”

张维贤冷声道:“敢私闯卫所,我必须去天子那里弹劾她!”

此时,顾成武在锦衣的大牢里,先被狠狠抽了一顿,打得他皮开肉绽。

很快,顾成武就受不了了,一五一十全部招来了。

骆养性将他的口供全部录下来,录完后,骆养性深吸了一口凉气。

这还得了!

难怪一个小小的千户敢干这种事,原来背后有这么多人撑着。

很快,这份口供就到了崇祯那里。

崇祯看完后,面色平淡:“全部抓起来。”

此事涉及到了部院大臣,兵部左侍郎郭巩、户部郎中张谦、工部员外郎杨景,还有礼部郎中余化。

另外,在里面还有主事三人。

接下来,锦衣卫把这些人全部抓了起来。

有的人还在办公,直接被请走了。

可以说办事效率相当高。

当英国公张维贤屁颠屁颠跑到紫禁城准备去告秦良玉的状的时候,看见皇帝在锦衣卫的簇拥下出了紫禁城,皇帝的脸色是一脸阴沉可怕。

英国公张维贤心里打了个突。

皇帝停下来,问道:“英国公有何事?”

听皇帝的语气,都感觉到瘆人,皇帝仿佛是要去杀人了一般。

英国公哪还敢再这个时候拿秦良玉的事来烦皇帝,连忙急中生智道:“臣是特意来禀报,臣现在在加强训练京卫,请天子不日前往检阅。”

“有劳英国公了。”

说完,崇祯就带着人往前走,也不理会他。

“恭送陛下。”

崇祯到了天牢里。

这些大臣全部在牢里蹲着,见到崇祯来了,连忙行大礼:“臣叩拜陛下!”

崇祯俯视郭巩,冷冷道:“郭大人,你好大的胆子!”

郭巩把脑袋深深埋下去:“罪臣不知何罪之有!”

崇祯踢了他一脚,怒道:“派人杀李邦华,是你主使的吧?”

所有人心神一颤,没想到皇帝已经知道了,这么快就知道了。

众人齐呼道:“臣等冤枉!”

“冤枉?”崇祯心中更是恼怒,这胆子还真是够大的,朕刚召回来的大臣,你们居然敢私通京卫杀人。

“你们到底还把朕放不放在眼里!”崇祯怒道,“郭巩,你说!”

“陛下,臣真的是冤枉的!”

崇祯再给了他一脚:“兵部左侍郎!朕的兵部左侍郎,居然要杀朕的兵部右侍郎!”

他气得额头上都暴出青筋来了:“京卫空额李邦华都给朕看了,你兵部似乎也管不到京卫吧,怎么就跟京卫厮混在了一起!”

“陛下……”

“京卫糜烂,朝纲败坏,建奴猖獗,朕的大臣们一心只想着拿钱,全然不顾社稷安危,连军饷都敢拿,连部院大臣都敢杀,你们说,还有什么是你们不敢的!”

崇祯几乎是咆哮出来的,眼睛瞪得大大的。

“辽东那些真正保家卫国的将士连饭都吃不饱,而你们!你们就是大明的蛀虫,该杀一万遍!”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臣知罪!”

崇祯来回走了两转,气冲冲道:“饶命?饶了你们,苍天会饶了朕吗!大明的百姓会饶了朕吗!辽东的将士们会饶了朕吗!”

崇祯阴沉着脸,低声道:“骆养性!”

“臣在!”

“移交督察院审!”

“是!”

如此举动,皇帝是要公开惩罚,以儆效尤了。

很快,曹思诚那边就接了这个案子。

这件事立刻在朝中引起了震动,像地震一样。

兵部左侍郎,联合朝中官员,要杀兵部右侍郎,这简直是本朝开国以来未有之事。

这件事是狂妄!

督察院之事过了个场,曹思诚在给皇帝递交立案书的时候,隔壁宫殿的宫女们都听到皇帝的声音了:“给朕统统斩首示众,抄家,家属全部发配戍边,后人不得参加科举!”

“是!”

没想到震惊朝野的刺杀兵部右侍郎案如此快就破解了,行动得更快,几天之后,所有参与进来的官员都被斩首了。

顾成武顾千户则被判了五马分尸。

通州卫的军官也要处罚,郭淮被罢官,发配戍边。

这件事把原本准备告状秦良玉的英国公给吓坏了,他深怕自己去告状了串通通州卫的嫌疑。

四月初五的早朝。

大臣们例行早朝议事。

崇祯在早朝结束的时候,对着全体大臣道:“今日之后,李邦华全力整顿京卫三营,谁敢阻拦,朕就夷他三族!”

大臣们齐呼道:“陛下圣明!”

这事算是暂告一段落,但明显有一个人状态不对劲了。

这个人就是英国公张维贤。

接下来,白杆兵每日就在北京城外的军营里操练。

而最受刺激的显然就是张维贤和张之极。

“爹!咱们好歹是英国公,忠烈之后,练兵这事,您交给孩儿,孩儿把那帮狗崽子们狠狠收拾一顿,咱们京卫可是天子亲军,还怕比不过一个穷乡僻壤来的!”

张之极性格本来就狂,眼下是恨不得带着人冲到白杆兵那边去跟对方打一架。

张维贤叹了口气道:“从明日开始,全力配合李邦华,整顿军务吧。”

小说《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你看看,这位阎尚书多么的不要脸。

朕记得你可是标准的阉党啊,还打算给魏忠贤修祠堂,怎么转眼就开始咬魏忠贤了!

“你先起来。”

“臣不敢!”

“那你就给朕老老实实跪着!”

阎鸣泰心中顿时一沉,卧槽,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阎鸣泰绝对是有利用价值的,虽然滑头,油腻,但却是最适合做兵部尚书的。

兵部尚书是什么职位?

这个位置的人,需要懂得变通。

李邦华确实是个人才,但还不适合做兵部尚书的位置,他那个人太过耿直,能够深入军政的细节中,做兵部侍郎是最合适不过的。

“朕已经把李邦华招入京中做兵部右侍郎,你有没有意见?”

“天子圣明,臣也觉得李邦华是难得的人才!”

狗屁!崇祯心中暗骂一句,你阎鸣泰心里那点小九九朕还不知道!

“朕要你兵部牵头,让李邦华来,协同吏部和户部,把军饷亏空的问题好好整顿整顿,朕不养闲人!”

“是,天子圣明,臣即刻去办!”

阎鸣泰屁颠屁颠就跑出去了,等出去的时候,背后都全部汗湿了。

狗日的,那群通州卫,害死人啊!

这阎鸣泰刚出去,就看到李邦华进了宫,他对李邦华点了点头,好歹接下来也是自己的副手,皇帝亲自任命的兵部侍郎。

李邦华也非常客气作揖:“阎大人。”

“快进去吧,天子在等你。”

“下官先去了。”

李邦华这个人很有个性,他的性格比较铁!

不是讲义气,是钢铁的铁,就是硬的意思。

据说袁崇焕也很硬,但李邦华是更硬。

袁崇焕之才能在于统领打仗,而李邦华之才能在于整顿军务,严肃军纪。

李邦华入了崇祯的御书房:“臣参拜天子!”

“李爱卿速速免礼,赐座。”

李邦华微微一怔,怎么在皇帝的御书房,还有座位了?

他不敢坐,依然站在一边。

“无妨,坐着说。”

李邦华这才坐下。

“李爱卿,朕等你等的好苦!”

“让陛下久等是臣之过。”

“无妨,你来了,朕就心安了。”崇祯摆出一副求贤若渴的样子。

“能为天子分忧,是臣的荣幸。”

“李爱卿,你对大明军务有何看法?”

这李邦华是在军区里待过的,他自然是深有体悟。

但崇祯不确定啊,史书上记载这人很厉害,总得实际再问问吧?

李邦华道:“回禀陛下,大明的军务之弊在于三点:一、虚额太多;二、操练废弛;三、军田税高,致使不少人弃田逃走。”

“这虚额太多表现在,军官故以过去兵额来领军饷;操练废弛又导致军纪涣散,普通百姓通过一点钱财便能进入军中占一个名额混吃等死;军田税高又导致需要军人放弃了自己的军田,大大影响的粮食产量。”

“臣以为,当立刻肃整源头,从军官开始查起,需要吏部配合,三十五岁以上的普通士兵,一律发放一笔抚恤,让其回家。”

“制定新的军规,严肃军纪,重整军田。”

“好!”李邦华言简意赅,说到崇祯的心坎儿上去了,“这重整军纪的事,就交给你,朕是希望军队不仅仅有纪律,还要有归属感和价值感。”

李邦华突然就不太理解崇祯说的“归属感”和“价值感”了。

这怎么理解?

“让儿郎们待在队伍里,像回家一样,大家都是同袍!”

“至于价值感,儿郎们保家卫国,不仅仅朝廷当立忠烈祠,邸报上还要大肆赞扬戍边将士,对其家人也要有抚恤和奖励!”

李邦华连忙站起来,行大礼道:“陛下圣明!”

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位少年皇帝的想法居然如此贴合实际,仿佛自己在军中待过了一样。

“另外,朕听说军饷的发放也成问题,这事朕会让阎鸣泰去解决!”

阎鸣泰那根老油条,别的不行,东挪西凑的找资源是把好手,这就是朕让他继续做兵部尚书的原因。

能保证军队不饿肚子的兵部尚书,那就是好的兵部尚书!

“李爱卿,这大明的军务,需要你好好给朕去整治一番,就先从三大营开始!”

明朝的三大营指的是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

五军营基本是步兵,是主力军。

而三千营则是标准的骑兵,是最精锐的军队。

神机营就是火器营,有炮兵和火枪手。

在朱元璋开国的时候,军队编制不是这么玩的,这三营是朱棣搞出来的,直接听命于皇帝。

北直隶的二十六卫就是属于三营的。

这三营在明初的时候,哪一个不能打?

把蒙古人打得哭爹喊娘。

可到了崇祯这里,就特么成了搬砖的了!

朕花那么多钱养搬砖的做什么?

一想到今天看到的场面,崇祯就恼怒。

张维贤那个老家伙,仗着自己是英国公,就带着京卫腐败,实在太让朕失望!

“陛下放心,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崇祯点了点头:“你放心大胆去办就是,有任何难题去找孙承宗,来找朕也可以。”

“是!”

此时,还在英国公爵府一副优哉游哉的样子的张维贤,突然听说皇帝把李邦华调来做兵部右侍郎了,立刻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李邦华,皇帝怎么把他给找来了,而且还要开始整顿京卫的军务!”

张维贤深深知道,这家伙不是省油的灯。

他在天启年间,就去过易州和天津整顿过军务,他整顿军务的手段非常过硬,当时在朝堂上还闹出不小风波。

若不是魏忠贤打压他,估计那把火就烧到京卫来了。

可现在,这明显就是要把火往京卫里烧啊!

京卫现在一大堆的烂账,张维贤简直不敢看,辣眼睛。

这事若是被皇帝知道了,估计皇帝会发飙。

前面有孙传庭练御林卫,现在又来了个李邦华整顿军务,看来小皇帝是铁了心要好好收拾收拾这顺天府的军务了啊!

想到这里,张维贤突然闻到了危险的气息。

即便是魏忠贤祸乱朝纲的时候,他都没有这么担心过。

但愿皇帝不要让督察院掺和进来,一旦督察院都掺和进来,必然就会大力查军饷空额的事情了。

心中还是不安,张维贤干脆着了官服,一路向宫里赶去。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