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赵麟刘福是作者“林桐”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上一世,他是学术界最年轻的古文顾问。这一世,他被人嘲弄的文曲星。要说这文曲星,应该是天才一般的存在,人人追捧都来不及,怎么会被嘲弄呢?眼看着人设要崩塌,他愤然崛起……“不行!不能给文曲星丢人!”于是,他参加科举,从案首,解元,再到中原第一才子……皇帝:“他是朕见过唯一一个天赋高,又如此努力之人。”储君:“如果能让他做我的启蒙老师,这天下都将实现大同……”从才子,到首辅,他经历了漫长岁月,但终究不悔……...
主角:赵麟刘福 更新:2024-01-28 19:24: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麟刘福的现代都市小说《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由网络作家“林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赵麟刘福是作者“林桐”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上一世,他是学术界最年轻的古文顾问。这一世,他被人嘲弄的文曲星。要说这文曲星,应该是天才一般的存在,人人追捧都来不及,怎么会被嘲弄呢?眼看着人设要崩塌,他愤然崛起……“不行!不能给文曲星丢人!”于是,他参加科举,从案首,解元,再到中原第一才子……皇帝:“他是朕见过唯一一个天赋高,又如此努力之人。”储君:“如果能让他做我的启蒙老师,这天下都将实现大同……”从才子,到首辅,他经历了漫长岁月,但终究不悔……...
这下,不但赵麟懵了,连一旁的中年人,以及那位漱芳斋的侍者都懵了。
这人脑袋有病吧?
他明知道这几幅字画的价值,也知道一百两的标价有多么夸张,他竟还是要了。
赵麟忙阻止道:“大叔,这……些字画价格太过虚高,你不考虑考虑?”
一百两一幅,你找我买啊。
用得着当这样的冤大头吗?
当然,这只是赵麟的吐槽而已。
他真正的意思,还是让这个高大威猛的大叔不要意气用事。
“哈哈,这些字画当然不值钱,但我还是要买。”高大威猛的士子十分固执,朗笑一声,而后就让漱芳斋的侍者打包起那几幅字画。
如此豪爽的冤大头,那侍者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去阻止他?
赵麟还是忍不住心中的疑问,询问道:“大叔,你我二人倒是兴趣相投,能否告诉我一定要买花费如此巨额银两购买这些字画吗?”
那高大威猛的士子一愣,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
“这书画应该是苏家大小姐让人挂上去的,为的就是警醒士人,文曲星其实是沽名钓誉,徒有虚名罢了。所以才会标注如此高的价格,不是为了卖出去,而是为了提醒。”
赵麟听到这,心中一阵骂娘。
苏家小娘皮,真是的,本少爷又没招你惹你,用得着如此针对我吗?
“那你为何要买走呢?”
“我买下他的原因,是因为文曲星并非是沽名钓誉,徒有虚名。他若是那样的人,又怎会写出《侠客行》《水调歌头》两首千古佳作呢?”
威猛高大的士子说完,便拱了拱手:“小兄弟,后悔有期,有缘再见。”
赵麟心中甚为感激这位素不相识的大叔:“有缘再见,大叔。”
刚转身走了两步的高大威猛的士子,脚下一个趔趄,犹豫再三,还是回转过身,悠悠道:“其实……我才十九岁。”
汴州王家,琅琊王氏中原支脉。
中原四大家族之一,仅次于皇商苏家,屈居第二位。
王铎,汴州王家长子长孙,受叔祖的泽被,入京城国子监。
林世海之所以知道此人,是因为学政院几个属官讲的一个笑话。
汴州王铎,未及弱冠,容貌奇伟,惊世骇俗。
其父王通,则是姿容俊秀,风流倜傥。
两人站在一起,不知实情者,总会错认通乃铎之子。
当时听到这个笑话,林世海曾好奇问道:“铎真是通之子?”
属官则笑道:“是的,只是王铎相貌似其母罢了。”
这就是为何林世海一眼便能猜测,那个高大威猛的士子就是王家少爷的原因。
只因他的长相,实在太过奇伟。
想起这个笑话后,再联想到刚才的一幕,他与旁边的郑师爷再也忍不住,不觉笑出了声。
本就感到尴尬的赵麟,转过身,羞恼道:“大叔,有这么好笑吗?看你们的样子还是读书人呢。”
林世海、师爷郑谢都愣住了。
这个赵麟,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他难道不认识本省提学大宗师了吗?
竟如此出言不逊,简直是不顾自己的科考前程了。
要知道在两月前,他们在宴会上才刚刚见过面的。
可看这小子的样子,似乎真的不认识他。
神色中更没有一丝的伪装样子。
再者,就算装作不认识,他也不敢这么理直气壮的训斥二甲进士,翰林院编修,三品的学政大人啊。
林世海心中感叹,自己好像二三十年没被人训斥过了吧?
谁能想到,今日却被一个小小的童生怒斥他枉为读书人。
小说《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刚才他们二人当众发笑,虽没嘲讽之意,却也有违圣人的训导。
想到这里,林世海如若醍醐灌顶,拱了拱手,真诚表示了歉意。
赵麟见这儒雅的中年人态度如此诚恳,那股羞愤的怒火,也瞬间消失了。
其实,他之所以发火,还是因为太过社死。
人家才十九岁的兄台,竟被自己喊了那么次“大叔”。
好在那人性情豁达豪爽,并没有怪罪自己的意思。
下次若是再见面,定要好好道歉。
赵麟心中宽慰了自己一番。
抬起头才发现那位儒雅的中年文士,竟没有走,而是好奇的打量自己。
此时的林世海,表面虽平静,但内心却是涌起了惊涛骇浪。
因为他发现此子的面相竟改变了。
是的,仅仅才两月的时间,此子的那眉宇间蕴含的轻浮、厄难等竟都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则是深不可测的才气、福缘、鸿运……
怪,实在太怪了。
果然,天道无常,不可揣度,不可揣度啊。
他最为擅长易经,看人之准,就算在整个大周,也能排在前列。
可这次他却是看走眼了。
曾经被他断言性情轻浮,恐终生无成的少年,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林世海不敢妄自揣度,因为天意难测,恐遭反噬。
赵麟见这个儒雅的中年文士,怔怔的望着自己,不由好奇询问道:“大叔,我们认识吗?”
他隐隐约约感觉到此人在哪里见过,却一时间想不起来了。
林世海回过神后,和蔼一笑:“我们是见过,可能你已忘了。”
赵麟一愣,而后拱了拱手笑道:“刚才是小子孟浪了,还望大叔勿怪。”
“哈哈,不关你的事,我们也有违圣人之训。”林世海现在已经完全确定,这小子完全不记得自己了。
其实,这也很容易理解。
这小子府试时,他虽曾案临,可这些学子哪个敢抬头看掌握他们命运的大宗师。
那浑厚,威严的气场,就压的这些学子不敢抬头了。
第二次在宴会上,这小子作为童生坐在角落里,战战兢兢,诚惶诚恐,更不敢直视自己。
所以,他们虽见过两次面了,这小子却几乎没敢正眼看过他。
再加上自己当时头戴官帽,身穿官袍,与现在的气质又大不相同。
“大叔也是来看书画的?”
赵麟询问道。
林世海点了点头,轻笑道:“刚才听到你与王公子聊天,你似乎对汤公的书画了解不少?”
“哈哈,皮毛而已。”赵麟神色略显尴尬。
这个儒雅的中年文士,才气侧漏,文韵内敛,一看就知是大儒。
他可不想在关公面前耍大刀。
林世海倒也没再多问,而是向他邀请道:“听说这漱芳斋刚到一幅汤公的书画,你若有空,不妨跟来看看。”
“好。”赵麟神色一喜,这倒是个难得的机会。
上次祁修远老爷子送他了一幅江南第一才子汤尹的珍品,每每观看,都能获益匪浅。
如今又有机会观赏那汤公的上乘作品,如此大好机会焉能错过?
就这样,赵麟跟着这位儒雅的中年文士上了楼。
漱芳斋的二层。
都是历代名家作品,稀世珍宝,并不在少数。
按照上面所标注的价格,大都在一百两至数千两不等。
赵麟犹如刘姥姥进入大观园一般,双眸惊喜不已,向儒雅中年文士说了一声,便离开独自欣赏起周围的那些名贵书画来。
林世海见他那欣喜难耐的样子,不由想起了少年时的自己。
小说《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可以想象,若是那小子能写出一篇称颂他的千古佳作,那么他必定随着这首诗词,青史留名,为后人赞扬。
“汴州四秀”李凡见蔡举人无言以对,脸色的笑意更浓了:“再者,科考才是正途,否则,就算偶有一篇佳作,也终会泯于众人。”
他这句话,引得在场不少人点头赞同。
江南四大才子,名气够大吧?
可以说享誉整个大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人能出其右。
结果又能如何?
科考不顺,难以踏上朝堂仕途,只能醉生梦死,逍遥于世。
四人中,才华最为横溢,名头最大,被誉为三百年一出的奇才汤尹,疯疯癫癫,至今下落不明。
书画双绝,拓印之宗师的文瑞,自十八岁成为秀才后,历经三十年科考,连乡试都未能通过。
…………
这些人名气再大,成就再高,却也难登庙堂,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江南四大才子,用他们一生再次向世人证明:唯有科考,才是正途。
可他们“汴州四秀”却不一样。
他们不但擅长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科考八股一样擅长。
他们四人都在弱冠之年,就通过了院试,成为了秀才。
“四秀”之一的王逢,更是在去年,在二十三岁的年纪,拿下乡试第六名,成为了举人。
这也是“四秀”能成为中原年轻一代读书人的领军人物之一。
他们才华横溢,又科考顺畅。
相信用不了几年,便能金榜题名,鸿胪传唱,登入庙堂。
这也是为何李凡哪怕只有秀才功名,却敢与蔡举人顶撞,没人训斥他的原因。
在士林中,一直有“欺老莫欺少”的传统。
更何况,这李凡还是潜力极大,才华横溢的“四秀”之一。
中午时分,一辆骡车缓缓驶入县城。
街道两旁,挑着担子的商贩,吆喝声此起彼伏。
赵麟掀开帘子,饶有兴致的看着林立的商铺、人来人往的商旅行人。
这是他穿越到这个世界,首次来到城市。
哪怕只是一座小县城,却依旧让他感到新鲜,好奇。
赶着骡车的少年张云,同样也是一脸的兴奋,激动,犹如刘姥姥初进大观园一样。
一路上,念叨个不停。
“三叔,这就是城里吗?好多人啊,路也干净。”
“大石叔,快看,那里有耍猴的。”
王大石怕他分心,忙接过了鞭子,把他替换了下来:“哈哈,云哥儿,这才是县城而已。若等到了府城,你岂不是要激动昏死过去?”
“大石叔,你去过府城吗?”张云眼中满是期待和向往:“听说府城里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奇花异草应有尽有。街道上的树,都缠着红绸,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红灯笼,每天山珍海味,美貌的婢女端茶洗脚……”
王大石听着他的絮叨,露出一丝窘迫:“咳咳,我也没去过府城。”
张云撇了撇嘴,揶揄笑道:“大石叔,我还以为你多厉害呢。那展叔,三叔应该都去过府城吧。”
骑着高头大马跟随的展白,听着二人的对话,不由笑出了声:“哈哈,云哥儿,咱们今天是到不了府城了,不过明天你就可以见识一下府城的繁华了。”
赵麟前世是个小有名气的美食家,俗称吃货。
如今来到县城,焉能错过这次绝佳机会。
根据原主的记忆来看,县城孙记鸡汁面,是当地一绝。
想到这里,他掀开帘子,向三人道:“大石哥,去中心街,请你们尝尝这里的名吃。”
“好嘞,早就饿了。”王大石大笑一声,扬起鞭子,甩了漂亮的鞭花,又响又脆。
小说《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县城并不大,片刻功夫,就到了中心街。
“孙记面馆?”
看着这不起眼的路边摊,王大石微微一愣,调侃笑道:“麟弟,我还以为你要请我们去酒楼大吃一顿呢。”
展白却是朗笑一声,率先跳下马来:“大石兄弟,这你就不懂了吧。无论是县城,还是府城,真正好吃的从来不是酒楼,画舫,而是这样的街边摊位、或某个犄角旮旯。”
赵麟推开厢门,跳了下来:“还是展大哥见识广,这孙记面馆别看只是一个临街面馆,但却是个百年老字号。”
王大石拴好骡车、马匹,来到孙记摊位,才发现这面馆生意多么火爆。
他惊奇的发现,来这里吃饭的人并非都是普通百姓,竟还有带着婢女、小厮的富贵之人。
赵麟对这一幕,倒是见怪不怪。
他们找到一个凉阴处的桌位坐了下来。
展白直接招手,喊道。
“老板,来四大碗香辣的鸡汁面,多放辣,再来三斤猪头肉,两斤五香猪蹄。”
这份气势,一看就知道是这面馆的老主顾了。
“好嘞。”那边高呼一声,应了下来。
展白这中气十足的呼声,也引起了有心人的主意。
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目如铜铃,方面阔耳,气势威猛的汉子带着一帮随从走了过来。
他神色惊喜,拱手一礼道。
“阁下可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白眉剑侠展兄弟?”
被人认出,展白并没有感到什么意外,他那一双白色眉毛,实在是太有标志性了。
不过,当听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句话后,他眉宇间露出稍有的傲色。
同时,心中震惊不已。
公子的那首《侠客行》果然是千古佳作,仅仅几天,凭此诗篇,他的威名竟更进一步。
刚摘下毡帽,竟被人一眼认出。
对于一个豪侠来说,这无疑是最高的礼赞、荣耀。
“某正是展白,不知兄台是……”
“哈哈,果然是展兄弟。”那人豪情万丈,朗笑一声:“某乃祁县三合庄的刘咏是也。”
展白听到这个名字,也是一惊,连忙回礼:“原来是刘庄主,失敬失敬。”
若说展白是威震三县豪侠的话,那么这个三合庄的刘咏,则是享誉汴州七县的豪强之一。
三合庄园良田数千亩,牛羊无数,是汴州最大豪强之一。
庄主刘咏任侠重义,仗义疏财,礼贤下士,门客供奉上百。
据说,其与魏王府也有渊源,每年能领上一笔盐引,赚的盘满钵满。
对于这样的强人,展白又怎么不知道其威名?
两年前,此人还曾派人以供奉一职,邀请过他。
不过,却被他拒绝了。
谁曾想,今日竟能在这里遇见,倒真是个意外。
“哈哈,展兄弟,这两日你的威名,可是享誉祁县,如雷贯耳啊。”
这位刘庄主性情豪爽,极具亲和力,仅仅几句话功夫,便能赢得他人的好感。
还未等展白介绍,他便走到赵麟跟前,眼神热切笑道:“这位公子想必就是我汴州的文曲星赵公子吧?”
赵麟微微一愣,云淡风轻笑道:“不敢,没想到刘庄主竟也识得我。”
“哈哈,如今整个县城,争相传颂的《侠客行》,哪个不知公子的才情?”这位刘庄主看似粗鄙,实乃是一个粗中有细,情商智商极高之人。
几人客套一番过后,便合桌坐了下来。
“今日能与赵公子、展兄弟有如此缘分,焉能不畅饮一杯?”
刘咏说着,便吩咐手下人从豪奢的马车上,取下了绝佳的美酒。
小说《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小姐,这几幅字画,你看了一刻钟了,水平真的很高吗?”红衣妩媚的丫鬟,放下金勺,好奇问道。
正赏鉴书画的白衣少女,露出动人心魄的笑意:“水平吗?只能算初窥门径了吧。”
娇憨童颜的丫鬟,也凑到跟前:“小姐,咱们漱芳斋方管事的说这是十二两银子收的,初窥门径这么值钱吗?”
白衣少女露出了她倾世的绝美容颜,只是一双美眸中蕴含着淡淡的愁绪和烦闷:“像他这样的书画,其真正价值也就在二百文吧。这两日,此人的书画之所以暴涨,是有人为他造势,徒有虚名罢了。”
这几日苏诗诗心情可谓是十分的不顺,本想欣赏一下书画排解一下。
谁知看过这几幅字画后,心情更不好了。
这样的书画水准,竟也能引起汴州城的热议,造成一幅字画难求?
“浪得虚名,书画毫无意境可言,只有画技、画法还算可圈可点。”
红衣妩媚的丫鬟,见自家小姐评判后,忙把几卷书画收了起来:“那位文曲星也许正自鸣得意呢,素不知他这样虚假名声,会惹得大宗师更为瞧不上他。”
虽只是一介丫鬟,可终究是中原首富府上的一等丫头,见识还是不凡的。
手持湘妃扇的娇憨童颜美少女,疑惑地看着二人:“红袖,你说的那个,可是在上次宴席上,因偷看咱们府上的二等丫头入了迷,被大宗师断言性情轻浮、终生无成的那位?”
“不是他还有谁?幸亏当时宴会上侍奉的只是二等丫头,若是你伺候的话,那位‘神童’还不丢了魂?”妩媚红衣丫鬟打趣着同伴道。
“哼,小姐,你看红袖又怀春了,赶紧把她嫁了吧。”娇憨童颜丫鬟,反击道。
倾国倾城的绝色美人,似乎已经习惯了两个贴身丫鬟的打闹。
“红袖,告诉方管事一声,这几张书画,挂一百两银子一幅。”白衣宫纱少女嘱咐道。
两个小丫鬟听到这个价格,陡然一惊。
“一百……两?小姐,你确定你没有说错吗?您不是说他华而不实,徒有其名吗?”
一百两银子一幅?
就算在她们漱芳斋,恐怕也没有多少这样高昂价格的书画吧?
要知道江南四大才子的书画,当世绝伦,也才一百两起价而已,她们漱芳斋也才收集到了不到六幅而已。
“汴州三绝”的书画,也才有三五十两的价格。
而此人的书画,既然小姐评判只能算是初窥门径,却为何要挂一百两银子一幅,这不是哄抬市价吗?
小姐自幼喜欢琴棋书画,对沽名钓誉,欺世盗名之徒,一向最为痛恨的。
这次怎么舍弃原则,要为那人造势呢?
要知道她们苏家的漱芳斋,虽是小姐玩票性质开的,却也是汴州最大的书画、古玩商铺之一。
在中原地区,影响可是很大的。
可以预料,若为那人标如此高的价格,定会在汴州城,甚至中原地区引起很大轰动的。
正当两个小丫鬟,不明所以,想要开口询问原因的时候,门外传来一道温和的声音。
“红袖,照你家小姐说的做就是了。”
“你家小姐抬高此人的书画价格,可不是为他造势,而是故意找他茬的。她就是引起汴州的热议,让大家知道此人只是沽名钓誉之徒罢了。你们想想,一百两能买一小幅江南四大才子的书画了,谁会买他的?”
话音刚落,一个相貌堂堂,俊朗威严的中年儒生走了进来。
小说《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老爷。”
红袖,百灵见到此人,敛衽一礼,恭敬道。
眼前这个温文尔雅,相貌堂堂,俊朗的中年儒生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原首富,皇商巨贾,三品通议大夫的苏方正。
若是不认识他这个人的话,定会误认为他是一个博学的大儒。
浑身上下,哪里有一丝一毫的富商巨贾气质?
“爹……”倾国倾城的白衣少女,绝美的俏脸露出小女儿的欢喜。
很快,她又像似想到了什么,而后又扭过了身,嗔道:“哼,中秋都快过去了,你还知道回来啊?”
那颇具威严的中年儒生,轻咳一声,挥了挥手:“红袖,照你家小姐的意思去做吧。百灵,你去看中秋家宴准备好了吗?”
“是,老爷。”
两个丫鬟抿嘴偷笑,她们知道老爷这又是要向自家小姐赔罪了。
老爷前两天不知为何,突然宣布要为小姐选婿,此事一下引起整个汴州,甚至整个中原地区的震动。
小姐听闻此事后,又羞又怒,她才十六岁而已,还不算大姑娘,老爷怎么就这么想把小姐嫁出去呢?
还如此的大张旗鼓,生怕天下人不知道一般。
这怎能不引起小姐的气恼?
老爷似乎也知道捅了娄子,接连几天没敢回府,说是去禹州巡视产业去了。
今天是中秋之夜,他可不敢不回。
这不,一回来就来赔礼道歉来了。
待红袖,百灵离开之后,苏方正那本来严肃的面庞,立即变成了讨好的笑容:“爹当时喝酒喝多了,再听他们说自家儿子,女儿都结婚了,爹就着急了。”
“好了,诗诗,爹给你赔礼道歉了,你就别生气了。”
苏诗诗听了父亲的话后,转过身,看着自家父亲郑重道:“爹,女儿十六了,不再是小孩子了,你以为这个理由能骗得了我吗?”
苏方正看了一眼女儿,无奈叹道:“爹这一辈子被你娘和你克的死死的,好不容易说句谎话,也得被你们给揭穿。”
相貌堂堂,俊朗慈祥的中年儒生看着女儿,眼神中满是回忆。
“你和你娘都是一样的天资聪颖,蕙心兰质。只是你娘不像你这么调皮,每次都点破我的谎话。”
苏方正叹了口气,又促狭笑道:“真替你未来的相公担心。”
“那我就找个不会骗我的相公不就行了吗?这样也就不存在揭破他谎话,让他难堪了。”白衣宫纱少女,俏脸一红,连忙转移话题:“爹,是不是皇宫传来了什么消息,你这才不得已为我公开择婿?”
“果然什么都隐瞒不了你。”俊朗的中年儒生,疼爱地揉了揉爱女的秀发,笑着点了点头。
苏方正见瞒不住女儿,便把从宫中得到的消息讲了出来。
太后薨逝,孝期将过。
一年都未曾选秀了,永正皇帝恐怕早已迫不及待了。
在苏方正看来,自家宝贝女儿二八芳华,惊才绝艳,冠盖中原。
恐怕女儿的名字,早就挂在了御前。
苏家的对手,也恐怕早就布局把苏家女儿送入到宫中了。
大周永正皇帝年龄三十六岁,虽算不上昏聩无能的皇帝,却不理朝政,醉心后宫之事。
他继承皇帝之位后,每年都会选一批各地的美人,充入后宫。
至于大权,则交由给内阁、以及掌印秉笔几个大太监。
好在内阁和掌印、秉笔间,维持着一个平衡,大周朝政还算有条不紊。
其他豪门世家,也许巴不得把女儿送入皇宫。
苏方正却不会把女儿推入那深渊火坑。
小说《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是的,大石哥,准备看望一下尘观师父。”
赵麟看着眼前的精瘦汉子,笑道:“走,替我提一下,晚上请你喝酒。”
“哈哈,那敢情好,大老远就闻到酒香了,定是兴二哥拿回的好酒。”王大石爽快地接过那布袋米和酒。
就这样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很快就来到了一座修葺一新,古朴雅致的道观。
道观占地面积不大,旁边有被开垦出的菜园。
菜园的外面,则栽种了一些青竹。
在北方虽很难长大,却也能给周围增添一丝绿色。
“尘观师父,看谁来看你来了?”
王大石似乎与疯道人尘观十分熟识,还未进门,就大喊大叫。
“中秋将至,定是休沐回村的赵小子来了。”
道观内传来一声爽朗的笑声,紧接着走出一个头戴木质发簪,一身道士装束的中年人。
那道人白面有须,气质儒雅,见到赵麟后,恬静的神色中难得露出一丝喜色。
“赵小子来了。”
“是的,中秋休沐就来看看师父。”赵麟说完,仔细打量起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疯道人师父。
只见他气质内敛,眼神平和淡然,却时不时透着一丝不羁。
与此同时,疯道人尘观也打量着这个月旬不见的徒弟。
他猛然发现这个弟子的面相似乎变了。
就连其内在的气韵,都生出了从未有过的异样来。
曾经赵小子性情冷淡,桀骜,智商超凡,未来成就却是有限。
举止也时常透着轻浮刻薄,这样的面相,灾祸不断。
这也是为何他只传授他书画技艺,没敢多传授他科考之法的原因。
现在,这小子的面相,气运,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你最近可发生了什么事?”
疯道长还是忍不住询问道。
“历经了一次生死,濒死的关头,恍如南柯一梦。”
赵麟半真半假,感叹了一番。
一旁的无所事事的王大石,则道:“麟弟前几天从马上一头栽下,昏睡了一天。以前我还不相信他是文曲星下凡,现在相信了。若是其他人,头早就栽断了。”
疯道人不觉点了点头,眼神透着惊奇:“人,真的妙不可言,难怪圣人说人生无定数,不能一言断之。”
听到这番话,一旁的王大石突然满是怨气道:“道长,你这是要食言了吗?你可是说过我前半生坎坷,屡遭劫难,后半生得遇贵人,荣华富贵一生的。你可不能用一句人生无定数,说改就改啊。”
疯道人不由一阵头疼:“放心,你的命改不了。另外,你去把外面的那堆柴劈了,而后从功德箱拿十文工钱。”
王大石一听生意上门了,一跃而起:“好勒,东家。”
说完,就兴匆匆去了。
疯道人看着王大石离去的背影,若有深意笑道。
“此人难得大才,可惜生不逢时,命运多舛。不过,你倒是可以收他到身边用用。”
赵麟则是微微一愣:“师父,我现在才是童生,每天窝在家里读书,根本无须随从啊。”
疯道人却是笑着摇了摇头:“不,等你过了院试,成为了秀才之后。你就不能枯坐家中死读书了,你需要游历四方,增长些见识。天下才俊何其的多,绝不能偏居一隅,孤芳自赏。”
赵麟听了,深以为是。
在接下来的时间,二人又谈起了四书五经上的经要。
不知为何,他发现疯道人师父今天讲起这些经义,尤其的详细,透彻。
甚至,比蔡氏学堂坐馆的蔡举人,讲的还要精彩,深刻。
要知道蔡氏作为裕镇大族,历经数朝,出了不少的饱学之士。
底蕴不可谓不深厚。
而今,虽然落寞了。
但族中学堂,依旧是方圆数十里的蒙童,少年们最向往的学堂。
其他的私塾社学,绝大部分的先生都只是童生而已。
蔡氏学堂,除了三个秀才先生外,还有一位定海神针,就是那位无心仕途,醉心族学的举人老爷。
除了学堂本身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外,蔡氏还凭借本身的关系,经常邀请饱学之士,来学堂讲学。
能被邀请而来的,可想而知,那至少都是举人这一层次的。
丰富的管理经验,强大的师资队伍,雄厚的人脉关系,也就造就了杠杠的科考升学率。
当然,像这样的学堂,可不是谁都能进的。
除了蔡氏一族的学子,其他的蒙童,少年要么是富贵之人,像刘员外那样,用银子砸,就不信你们能拒绝。
要么才智非凡,一看就知大有可为的读书苗子。
当然,像赵麟这样的“神童”,是特殊的存在。
蔡氏一族,专门邀请去的。
不但免除所有的束脩,还每年给予了笔墨纸砚各种补贴,这就是天才的待遇。
蔡氏为何下这么大的本钱?
无非就是期望赵麟有朝一日,金榜题名,那么他们蔡氏无论是影响力,还是人脉关系,都会进一步的扩大。
这种士族为何能存在数百年,还能屹立不倒?
除了重视子弟读书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会识人下注,继而深耕,达成盘根错节的关系。
只要有一个人能从千军万马的科考中脱颖而出,那么一切都值了。
而像赵麟这样的“神童”,无疑是他们下重注的种子选手。
可以说,经历了蔡氏学堂的熏陶的赵麟,已经有了一定的眼界和见识。
当这位疯道人师父,完全展现出他学识后,他这才知道,原来博学鸿儒竟在身边而不自知。
不知不觉中,赵麟已沉浸在其中,跟着师父徜徉在四书五经的海洋里。
转眼间,一个时辰过去了。
直到一阵咳嗽声,才打断了赵麟的思绪。
他倒是忘记了疯道人孱弱的身体,不能这么劳累的。
“师父,过两天等我二哥回来,再让他来给你瞧瞧。”
疯道人尘观也没有拒绝:“老毛病了。这半年用了你二哥新开的药后,感觉比前两年好了一些,你二哥的医术果然名不虚传。”
在两人闲聊时,王大石提着一壶温热的茶水走了进来。
“道长,麟弟,你们聊了这么长时间,也口渴了吧,来,喝口水。”
疯道人看王大石,哑然失笑:“咦,你怎么还没走?”
“他还惦念着我给您带来的酒呢,怎么舍得离开?不过有酒没菜怎么行?”赵麟大笑一声,掏出了三钱碎银:“大石哥,你去咱村屠户那,买点猪蹄,烧鸡,凉菜。对了,买两份。”
“哈哈,好勒,麟弟。”
王大石知道今天终于能开荤了,激动地接过碎银,而后一溜烟的跑了。
小说《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我没事。”
赵麟脸色苍白,擦拭了一下额角的汗。
不愧是江南第一才子的封笔之作,其蕴含的意境,让人沉浸之后,带来的情绪冲击实在太强了。
好在他两世为人,虽是少年心性,性情却还算坚韧,这才从中走了出来。
林世海、苏方正见他没事,脸色也恢复了正常,也长出了一口气。
同时,眼中对他的赞赏又多了几分。
“子瑜,汤公当时所创这幅作品的心境是如何的?”
苏方正实在忍不住心中的好奇,询问道。
听到这句话,赵麟、苏诗诗也都抬起了头,满含期待望去。
林世海叹了口气,似乎在回忆:“想必汤子畏的悲惨人生,你们都有所了解。”
对于这个三百年难遇的奇才,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汤尹,大周又有哪个不知呢?
三岁既能背诵三千百,五岁就能作对,八岁便能作诗填词,十三岁童生,十四岁秀才,十七岁便成为江南四省的解元。
其人生履历可谓是开了挂一般,实乃少有的天纵奇才。
可其人生轨迹,也就到其二十岁戛然而止。
其少年成名,所经之处,世人无不吹捧、奉承,追逐。
他最终经受不住诱惑,开始流连青楼,画舫……声色犬马,醉生梦死。
其在京城参加会试之际,为了争夺花魁,在青楼豪掷千金,又与京中勋贵大打出手。
京城督察院的御史、礼部的官员上书弹劾其狂妄悖逆,当革除功名。
可因其名气、才气实在太大,最终只是勒令保留其解元功名,驱除出京。
自此,回到江南后,没了科考的牵绊,他开始完全的放纵自我。
十年间,其足迹踏遍整个江南。
在其三十余岁时,在四大才子之一文瑞劝诫下,其突然明悟,开始回归家庭。
谁曾想,就在这一年,先是他父亲从楼上跌下摔死。
唯一的儿子,十七岁中举,坐船行至江中,醉酒跌落溺亡。
妻子听闻此事,悲伤欲绝,跳江而亡,只留下一个九岁女儿。
又过了半年,女儿病亡。
自此,万念俱灰,悲伤欲绝的汤尹一病不起。
好在他还有一个妹妹,把他接到家中照看。
等其病情恢复,其妹因为照顾他,劳累成疾,也撒手而去。
仅在一年时间里,这位江南第一才子的所有亲人,都离他而去。
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最终让他失去了心智,疯疯癫癫。
从此,世间再无汤子畏。
这就是江南第一才子汤尹凄惨的一生。
如此凄惨的男主,小说都不敢这样写。
每每想到此人,赵麟心中都不由感叹,此人简直就是天煞孤星,谁与他关系亲近谁死。
难怪此人疯癫失踪了,可能是不想克死身边的亲近之人,才不知所踪的。
林世海看着几人,悠悠道。
“这幅画创作的背景正是他在妹妹家养病期间,身体逐渐好转,我等去看他。”
“当时他气色不错,逐渐恢复。想必我们走了之后,他就画了这幅《雪夜宴饮图》了。”
众人听了再次唏嘘不已。
这时,苏诗诗突然询问道:“林伯父,那汤公为何又写了一首断尾诗呢?”
林世海低下头,看着那如打油诗一般的题跋,叹道:“他没有写完,应该是当时他妹妹病了,没来得及写吧。”
赵麟顿时明白了。
妹妹的离世,也成为了压在汤公身上最后一根稻草。
自此,他就疯疯癫癫,再也没有机会把这首断尾诗补充完整了。
小说《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方兄的大哥,乃二甲进士出身,如今是从五品的户部郎中。”
经此一解释,赵麟算是懂了。
户部,那可是掌管着大周钱袋子的中央六部之一。
虽说是从五品,可那是京官,下放到地方可是要越级任用的。
方举人有如此背景,难怪会被祁家少主盛情邀请。
很快,九个参与投壶者都被请到了中间位置。
令人意外的是,赵麟没被邀请。
这场投壶不是针对自己的阴谋吗?
怎么人家连邀请自己都不邀请呢?
是不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按理说以自己现今的名气,不应该被这样无视的啊。
正当他疑惑间,马秀才解答了他心中的疑问:“呵呵,那祁家少主真够损的,他这是故意落你的面子,看来他对你十分敌视。以后要小心此人和汴州四秀。”
果然,众宾客发现祁家少主没邀请那位文曲星后,嘴角俱都露出玩味之色。
主持投壶的杨毅杨参议眉宇微皱,似有不满。
这可是你祁家的家宴,如此妒贤嫉能,丢的是你祁家的脸面。
老友还是太娇惯他这个幼子了。
裁判官刘县尊则是一脸的尴尬,他自从进到祁府,一直吹捧的人,竟未能得到邀请,这让心中又是羞恼,又是无奈。
至于祁修远老爷子,则是冷若冰霜,满脸怒色,好在他十分有涵养,并没有立即动怒。
当厅堂的气氛开始变的微妙时,那位祁家少主似乎才想起了什么,一副内疚的样子。
“哎呀,赎罪,赎罪,忘了一个重要的贵客。”
只见他连忙走向赵麟,不断告罪,一副诚恳的样子:“今日实在太忙了,昏了头,竟忘了我们汴州的文曲星了。”
此时,赵麟终于确定了这位祁家少主,是真的针对自己了。
他前世做人的准则:凡事不以恶意揣度别人,不以私利给他人添堵,不妄自菲薄,也不诋毁他人,这是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可现在,他觉得自己得改变了一下了。
这些小阴比,一个比一个阴。
想到这,他则是笑道:“哈哈,祁少主勿要客气。我出身乡野之间,从未接触过如此高雅礼仪,再加上前些时日摔下了马,右手的伤势还未完全恢复……”
众宾客一下子懵了,此子倒是很聪明,以不变应万变,用坦诚自嘲的话进行婉拒,非但不会引起非议,反而对让心生好感。
真诚才是最厉害的杀招,果然不假。
祁家少主、四秀之一的李凡,也立即变了脸色。
他们千算万算,倒是没算到这。
这小子用这些借口婉拒参与投壶,就算是他们也说不出什么可以中伤、诋毁的话了。
同时,他们对这少年的嫉妒,也更深了一层。
才思敏捷,富有谋略啊。
他这番大大方方坦然实情,直接让他们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正当所有人都在感叹文曲星机智果断,才思敏捷的时候,却听到了一句令他们大跌眼睛的话。
“……我右手上的伤势还未完全恢复,不过却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的。”
什么?
这小子……前面铺垫了那么多,最后竟没有婉拒,而是接受了投壶的邀请?
他的脑袋是不是摔伤后,还没好?
这思维太跳跃了吧?
你想参加投壶,前面费那么多话干什么?
又是自嘲出身乡野,又是说自己右手未恢复的。
别说在场众宾客们懵了,就连一旁的蔡举人都是满脸震惊,不可思议。
小说《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哈哈,那等我院试结束,带你们好好逛逛八大景,吃尽这汴州美食。”赵麟朗笑一声,颇为欣慰。
“三叔(麟弟),你要出去转转吗?用我们陪着吗?”
张云、王大石匆匆用过午饭,询问道。
今天雨停歇后,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水气味,倒是出去散心的好时机。
赵麟点了点头:“我去对面的书画街转转,无需人陪,你们去忙吧。”
对于府城,他记忆里并不算太陌生。
上次府试结束,他曾跟着二哥赵兴转悠,游玩了两天。
此地距离书画街,并不算远,也就几步路。
下午时分,赵麟带上了一些碎银,步行出了院门。
汴州书画街,已经有六百年的历史了。
在这条街上,集合了所有与读书人有关的商铺。
琴棋书画、笔墨纸砚、古玩珍宝……来自大周各地的商品应有尽有,是中原三省最大的书画街。
秋雨刚停,路面上还有湿滑,可这阻挡不住人们的热情。
整个书画街上,已是人来人往,闲逛着各个商店。
当然,大部分都是他这样的童生。
“漱芳斋?”
一座三层的阁楼,装修的古朴典雅,大气庄重。
这好像是苏氏的产业吧?中原最大的书画商铺之一。
据说,从魏晋时期的字画,到当朝的名家字画,漱芳斋应有尽有。
镇店之宝,乃魏晋“书圣”的一封书信。
想到这,赵麟兴致盎然地走了进去。
阁楼的一层,占地面积极广。
他逛了一圈发现,这一层的书画水准大致都是登堂入室级的。
价格大都在一百两以下,如“汴州三绝四秀”的作品都赫然在列。
赵麟在一处角落里发现了前身的几幅作品。
上面所标记的价格,竟……是一百两银子。
漱芳斋这是要做什么,为何要把“自己”的作品标注如此高的价格?
难道是因为自己名气又大了,书画作品再次暴涨?
可是名气最大的“汴州三绝”,他们的书画价格大都才七八十两的银子而已。
“四秀”的更不用说了,大都在十两以下。
而前身十五岁的书画作品,最多刚达到初入门窥的水准,竟被标注一百两银子。
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难怪“四秀”李凡嘲讽自己惹怒了汴州很多名流雅士。
根由竟在这里。
这漱芳斋也太坑人了吧,自己与他们无冤无仇的。
他们竟如此给自己拉仇恨。
正在他心生不满时,耳旁传来一声轻笑:“小兄弟也感到这几幅书画不值这么多?”
赵麟回过神,猛然吓了一跳。
眼前这个士子,年龄大约三十多岁的样子。
若是这样,他也不至于吓的后退。
实乃是此人长的太过高大威猛了,若不是他身上那身士子服,旁人定认为他是军中的一员猛将。
其身高大约接近一米九零,体重有二百余斤。
面如重枣,两鬓虬髯如钢针一般,两道漆黑的苕子眉,直冲鬓角。
乌黑的双眼,瞪如铜铃,随意一扫,宛如要吃人一般。
赵麟刚才只顾腹诽苏家的漱芳斋了。
猛然回神,见到如此怪人,这才吓了一大跳。
那人见吓到赵麟,黝红的脸庞透着一丝的尴尬,拱手一礼:“惊着小兄弟了。”
“无妨,无妨。”赵麟连忙回礼。
心中不觉感叹,此人看似高大威猛,宛若下凡天神,性情却是温和恭谦。
“小兄弟觉得文曲星这几幅如何?”那高大威猛的士子,再次把话题扯了回来。
赵麟假装仔细观看了一番:“初窥门径吧。”
小说《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