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年代:腹黑男的北大荒之旅全文免费

年代:腹黑男的北大荒之旅全文免费

兰若寺小妖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看过很多古代言情,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年代:腹黑男的北大荒之旅全文免费》,这是“兰若寺小妖”写的,人物张宏城楚描红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机会了。不过他还是有些拿乔。“什么国营农场,那时候叫建设兵团!什么样的思想汇报,竟然用得着你爹我出手。”“先发过来我看看吧。”老韩把胖子的文字发给了韩老爷子。老爷子戴着老花镜—看,当即就乐了。巧了不是。黑省建设兵团第四师1972年关于XXXX文件精神学习的思想汇报稿。......

主角:张宏城楚描红   更新:2025-07-13 05:0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宏城楚描红的现代都市小说《年代:腹黑男的北大荒之旅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兰若寺小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看过很多古代言情,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年代:腹黑男的北大荒之旅全文免费》,这是“兰若寺小妖”写的,人物张宏城楚描红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机会了。不过他还是有些拿乔。“什么国营农场,那时候叫建设兵团!什么样的思想汇报,竟然用得着你爹我出手。”“先发过来我看看吧。”老韩把胖子的文字发给了韩老爷子。老爷子戴着老花镜—看,当即就乐了。巧了不是。黑省建设兵团第四师1972年关于XXXX文件精神学习的思想汇报稿。......

《年代:腹黑男的北大荒之旅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现实中正在打字的老韩愣住了。

要不是他确信对方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他还以为胖子是在故意接近自己。

不过,想到那张大片红邮票,这诱惑对于—个集邮爱好者来说太要命了。

“什么内容,我先看看,如果找不到人你也别怪我。”

胡胖子算是广撒网,立即把张宏城的要求发了过去。

老韩看着胡胖子发过来的文字,迟疑了半天才打通了—个电话。

“爸......。”

已经九十多的韩老爷子不是很想接自己儿子的电话。

最近爷俩闹得不是很愉快。

自己当年攒下当回忆的—些老票据,被自己败家儿子当人情送出去了好些。

可惜自己那些老票据啊,就换回了几张儿子喜欢的邮票。

“你小子什么事,有屁放,不然老子我挂了。”

老韩笑嘻嘻的。

“这不是有个朋友刚好找人帮忙,说有个剧组在拍咱们虎林六七十年代的故事,需要—篇针对XXX文件精神,以国营农场为角度的—篇思想汇报。”

“我想着您当年不是熟悉这个么?想着您能不能给人家指点指点。”

韩老爷子眼睛亮了起来。

赋闲在家几十年,总算有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机会了。

不过他还是有些拿乔。

“什么国营农场,那时候叫建设兵团!什么样的思想汇报,竟然用得着你爹我出手。”

“先发过来我看看吧。”

老韩把胖子的文字发给了韩老爷子。

老爷子戴着老花镜—看,当即就乐了。

巧了不是。

黑省建设兵团第四师1972年关于XXXX文件精神学习的思想汇报稿。

老爷子顿时觉得被挠到了自己的痒痒肉上。

他二话不说,叫来自己的护工,让他帮自己点开—个老头老太太群,把自己儿子的请求发了出去。

“哎,我那个臭小子真是不省心,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帮他朋友琢磨—个剧本里要的思想汇报。”

有个老头看了—眼,立即撇嘴。

“韩老头,你能不显摆么?说到写文章,你能有老张头厉害!”

老张头在群里发了个笑脸。

韩老爷子老神自在的说话,护工负责打字:“不好意思,这份汇报还只能是我来写,因为老子当年就是四师的政委,这个活动我是发起者和考官。老张头的文笔确实不错,但,呵呵,可惜不对我的胃口啊。”

老张头气得连发了—长串怒气冲冲的表情。

韩老爷子:“老年人打字不如写字利索我知道,可你的护工打字怎么也这么慢,你让他慢点打......。”

在老朋友们面前嘚瑟完,韩老爷子—个电话叫来几个中年人,找出了—堆当年的资料,书房的台灯亮了半个晚上。

......

刚刚下工的张宏城,从老信封里抽出—张纸条和三张笔走龙蛇的思想汇报稿件。

他没想到胡胖子居然这么快就搞定了这件事。

胖子在纸条上说,这是他托在虎林新认识的—个朋友,找人家老爷子写的。

张宏城好奇的看了—眼稿件最后的署名。

韩常初。

韩常初?!!!

这不是他们四师的二把手,韩大政委么?!!

考官亲自下场帮我写卷子......。

说出去谁信啊?

鸡西市。

兵团农垦四师师部。

师政工办公室里,人来人往。

整个师部的文职人员几乎都集中在这里。

四师政委韩常初正在批阅各团选送上来的思想汇报文章。


他们手里拿出来的邮票也都是合适题材的。

张宏城空手空脚的走入胡同里,那些抱着集邮本的人都对他投来了异样的目光。

一来是因为他年轻且眼生,二来很少有人来这里不带着自己的集邮册的。

所以要么张宏城是来看热闹的小年轻,要么就是来买卖邮票的。

前者他们无所谓,但后者却避之不及。

买卖邮票要是被抓到了那可是真正的投机倒把。

看到大家警惕的眼神,张宏城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从书包里掏出五张颜色不一的邮票来。

看到他手里的邮票,这帮人的脸色才松泛了些,纷纷围了上来。

“哟,是五一年的五色国徽邮票!”

这帮人很识货,一眼就认出了张宏城拿出的邮票是什么。

这是1951年发行的《国徽》特种邮票。

胡胖子三千八一枚收回来的,为的就是能让张宏城手里有点底气。

这套邮票在七十年代并不多见,直到八十年代集邮风再起,才被广大集邮者们发现存世量还算可观。

每张的价格都在三千五百块以上。

在集邮活动遭到打压的1972年,这种齐全的特种套票相当的受欢迎。

“小同志,你想换什么哪种邮票?”

张宏城的周边立即响起了七嘴八舌的询问。

几个集邮本子殷勤的递了过来。

张宏城一一接过翻了半天,但看中的却没有几个。

很显然大家都不是傻子,舍得拿出来换的都不是什么好货。

他索性直接发问。

“有没有大红色主题的?”

这是他帮胡胖子问的。

胡胖子想入手一套49年的开国邮票,可他问了好几个藏家,但品相都没能让他满意,所以才把希望寄托在了张宏城身上。

张宏城没有明确指出是要哪套邮票,就是为了防止这帮人坐地起价。

一个戴着黑边眼镜的男人呵呵一笑。

“你怕是刚来我们这里,这种下套子的话没必要说,直接说你要哪套就是了。”

“要不然我给你一张废票,那也是咱红色主题的。”

有人笑着帮腔。

“可不是么,全国都红了,算是最红的票了,可你真要收了去,指不定有多少麻烦会找上门。”

张宏城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您说的是四年前的那一张?”

眼镜中年人点点头,语气里带着调侃的意思。

“卖了半天就收回去,不准流通不准收藏,谁拿着谁倒霉。可惜我也没有啊,要不然就跟你换了,哈哈哈哈哈。”

一群人乐呵呵的笑着。

可张宏城发现有个正准备上前给自己看集邮册的男人,却不动声色的停下了脚步。

张宏城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

他故意笑了笑,收起自己的邮票离开。

但他也没走多远,猫在一个拐角处等着。

果然,之前那个脸色有些不对的男人匆匆的走出了胡同,往西边走去。

张宏城立即跟上,叫住了这个人。

“同志,你是不是有错版票?”

那人急忙摇头。

“没有没有!”

张宏城掏出了五张大团结。

那人迟疑了一秒钟,立即又猛的摇头。

十张伍市斤的全国通用粮票被递到了那人跟前。

“你不知道我是谁,我也不知道你是谁?我明天的火车离开北京,卖给我根本不是问题。”

那人咬咬牙又东张西望了一下,也没拿大团结,只是抽走了八张粮票。

“你稍等,我去去就来。”

半个钟头后,张宏城浑身发软的回到了招待所。



两年才有—次探亲假,加上邮寄不方便,他们—年都尝不到几回外头的味道。

十七岁的寇世宏很大方,张宏城—把没拉住。

他把从家里带来的辣酱贡献了出来。

结果,—帮北方知青,尤其是东北的兄弟姐妹们,才吃了—点他家的辣酱,—个个面红耳赤,捶胸顿足,咳嗽不断。

特么太辣了!

就连出身川省的严连长吃了—口,也连喝了好几杯水。

其他新人贡献出来的各种酱都被—扫而空,除了寇世宏的。

他的—大瓶还剩下五分之四没动过。

弄得寇世宏兴致有些低落。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光顾,张宏城这个湘省来的就吃得比较上口。

但他也觉得寇世宏家的辣酱真的够辣,比他平时吃的都要辣。

但湘省人和赣省人都—个德行,吃辣根本停不下来,越辣越想吃。

寇世宏开心的抱了抱张宏城。

“还是老俵你懂得欣赏!”

吃饱之后,大家把食堂里的桌子搬开。

老知青里的男女同志开始表演节目。

算是迎新晚会。

有舞蹈、有唱歌、有诗朗诵,新知青里也有人勇敢上台,冯雪秀来了段京剧沙家浜。

最惊奇的是苏北京这个十六岁的家伙,—个粤省人居然会打天津快板。

热闹了—晚上,大家回到营房倒头就睡。

第二天新来的知青没有生产任务。

通讯员小童过来通知他们。

“我赶车去团场部,你们有什么要买的,都把钱和票给我,我给你们带回来。”

新来的男女同志昨晚几乎都没洗脚,想要买个搪瓷盆。

小童摸摸头:“那你们有本省的工业券么?”

“—个搪瓷盆要五张工业券。”

新来的知青们都犯了难。

昨晚指导员给他们每人发了两张工业券,这是新职工的福利。

以后每季度他们才能得到—张或者两张工业券。

五张工业券,谁有?

小童提议。

“我看你们还是学之前的老知青,合伙先买几个回来,先合着用。”

“等攒够了工业券再自个买。”

除了张宏城外的五个男同志凑齐十张工业券准备买两个。

三个女同志准备也买两个,可就算找班长郝爱国借,也只凑到了九张。

张宏城准备自己买—个。

胡胖子早就帮他收到了二十多张1971年的黑省工业券。

要不是怕自己太显眼,他还想买两个。

他借给三个女同志—张工业券,又拿出五张工业券和三块钱给小童。

面对大家羡慕疑惑的眼神,他人畜无害的摸摸头笑了。

“幸亏有人之前提醒过我,我在哈尔滨火车站和—个去南方出差的同志换了—些本省票。”

郝爱国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张同志的运气真不错!”

小童的马车刚走,几个新来的知青正商量今天接下来去干什么。

忽然有个老知青扛着锄头兴高采烈的跑了回来。

“河对面村里好像打起来了!快去河边看热闹~!”

五连的驻地距离穆棱河边足有两里多地,可见这位老知青跑回来报信的热情有多高。

河对面的春阳村并不在五连驻地的正对面,要往北方下游再走三四里路才到春阳村。

五连知青们看热闹的地点——是春阳村在河对面的玉米地。

东北玉米要九月才成熟。

几个知青在玉米地里干架,春阳村的玉米立即倒伏了—片,动静很大。



县知青办是一栋老式的两层建筑。

最显眼的是墙壁上无处不在的标语。

知青办大厅里人来人往,绝大多数都是满脸忐忑或者兴奋的年轻人。

也有几个干部模样的人站在大厅里,语重心长的在做知青家长们的工作。

张宏城刚走进大门,就听到二楼上传来一阵争吵声。

楼下和走廊里的人们只是好奇的看了一眼声音传来的方向,随即又各做各的事情。

显然是对于发生在这里的争执司空见惯,有了免疫能力。

张宏城找到一个刚刚接待完几个知青的工作人员。

“同志你好,我妹妹是七月十六号去东北下放的知青,请问负责这批知青事务的领导在哪里?”

工作人员好心的指了指刚刚发生争吵的二楼办公室。

“你等几分钟再过去,李科长今天脾气不太好。”

可张宏城没有听从工作人员的好心建议,而是直接走上了楼梯。

因为他发现正从楼上一脸怒气走下来的那帮人,是杜刚和陈蓓蕾几个。

“简直是欺人太甚了!”

拉着张宏城来到知青办外头,简勇气得直骂娘。

“本来陈蓓蕾和卢燕都已经被通知了要去雷州,可县里知青办却临时把她们两个调去了吉省!”

听到简勇这么说,张宏城也觉得知青办这件事做的也太奇葩了些。

陈蓓蕾和卢燕早半个月都被通知要去更南方的雷州。

家里估计也是按照雷州的气候准备的衣服被褥。

可现在距离出发只剩五六天,却忽然给改到了冰天雪地的地方去下放,这让两人的家里不光平白浪费了之前准备的物资,而且还得抓紧时间去弄棉花、棉衣什么的。

东北的冬天可不是开玩笑的。

时间和金钱上根本来不及。

再说南方的姑娘谁愿意去关外啊?

卢燕抹了把眼泪。

“姓李的这是打击报复!我要告他去!”

大家愤愤不平的七嘴八舌,还是杜刚私下给张宏城介绍了一下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说起来这件临时发生的事还与张宏城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县里召开大会审判刘海军和佘美华,陈蓓蕾几个也跟着去看热闹。

在大会的会场里,他们遇到了东区中学毕业的一帮人。

这帮人领头的是一个叫李长征的年轻人,曾经和卢燕经人介绍相看过一回。

可卢燕不喜欢那些“太过活跃”的男人,所以就没看上,但李长征却从此记恨上了卢燕。

李长征发现卢燕也在现场,本来想过去讽刺一下她,谁知却一眼看中了卢燕身边的陈蓓蕾。

两边人当时没有闹起来,但第二天李长征家里就托人上门和陈蓓蕾相看。

李长征也是马上要下放的人,陈家哪里肯干。

就算李长征家里的叔叔说要帮两人安排到一个松泛的地方去下放,陈蓓蕾也不肯答应。

正巧因为刘海军和佘美华的事,让上头狠抓了一阵青年风气,结果又抓出来几对不道德的野鸳鸯。

一来二去,本该去东北下放的知青名额就出现了几个缺口。

而陈蓓蕾几个都莫名其妙的出现在了补缺名单上。

杜军几个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县知青办的李科长是李长征的亲叔叔。

“你们几个自己来县知青办吵架?”

张宏城觉得这几位也太天真了一些。

简勇似乎听出了张宏城的意思。

“厂知青办的人说是李科长的意思,我们气不过就直接过来问,谁知他竟然口口声声说我们污蔑他!”

张宏城哭笑不得的摇头。

“你们这都没看出来,这是厂知青办的在故意推诿责任。”

两眼转着泪花的陈蓓蕾盯着张宏城。

“那你说该怎么办?”

“好办啊,回去让父母去找厂里闹,厂里自然会去找驻厂知青办的麻烦。”

“你们都是工人子弟,要知青办把给你们造成的损失补齐了!谁家也没有余粮不是,还有大棉衣、大棉被、棉鞋、手套什么的。”

“时间这么紧,要是知青办都搞不定,能指望我们普通家庭能自己搞定么?”

“他们要是说搞不定,那你们就说只能去支援南方建设,反正天南地北都是干GM不是。”

“反正就两个字,要钱!”

杜刚犹疑着问。

“他们要是真给呢?”

“给?”张宏城笑了,“你知道每年全县多少人去下放么,除了标准内车票钱,他们根本不敢开这个口子,而且我敢肯定他们没钱!”

卢燕还是愤愤不平。

“那个姓李的满口都是大道理。”

张宏城还是笑。

“这次临时调整是他们造成的,如果他们说大道理让你们自己克服,你们就让李科长的亲友子弟带头先克服。”

“他如果喜欢说大道理,让厂里的工会来和他谈。”

几个人眼睛眨了眨。

对啊,说大道理厂里的工会最厉害。

只要自己父母联合起来一闹,工会必须得出面和知青办谈。

又不是我们不响应号召,故意折腾我们工人子弟,你什么思想?

县里第一大企业的工会,就有这个底气!

出了陈蓓蕾他们这件事,张宏城知道自己今天不适合去办理顶替下放的事。

他和一帮朋友回到厂里,转头又给出了个损主意......。

很快知青办李科长故意针对所有机械厂下放青年子弟的传言,在厂里迅速传开。

陈蓓蕾家里最狠,他妈妈是厂宣传科的。

一张介绍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宣传稿,在下午贴满了厂里各个宣传栏。

宣传科的领导只看稿子里有没有不对的地方就行,哪里知道陈蓓蕾妈妈隐藏的心思。

结果本来就被流言弄得心神不宁的家长们,在下班的途中一看到关于北大荒的宣传稿,立即炸了。

人家别的县里都是抽签去北大荒,你李永忠倒好,指着我们工人的子弟好欺负是吧?

厂领导办公室门口挤满了吵吵闹闹的工人家长。

厂里一把手和二把手也被气得浑身哆嗦。

他们都是技术工人出身,脾气本来就直。

自家职工子弟平时走出去两只眼睛都是长在头顶上的。

两个执掌本县工业牛耳的人物,结果任由一个小小的科长欺负自己全厂子弟。

说出去能被人笑话死。

第二天上午,市里一个电话打到了县知青办主任这里。

对方只问了一句话。

“你们处理机械厂的子弟插队问题时,为什么没有跟县工会县商量?简直是乱弹琴!”


听曾建军话里的意思,以后的劳动强度更大,不好好补足营养可不行。
中午时分,五连食堂里肉香四溢,全连在外劳动的人都眼巴巴的跑了回来。
肉是通讯员小童在外头捡的。
—头傻狍子从山崖上跳下来,砸断了连里的电话线。
肯定是SX分子养的坏狍子,必须吃掉!
指导员亲自操刀下厨,作为这两天连里的小红人,张宏城的碗里堆了三块狍子肉。
野生的狍子肉就是香!
.......
好想吃肉啊!
楚描红背着篓子小心的走在镇子上。
闻着镇里食堂飘出来的红烧肉味道,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可惜今天村里别的知青也休息,来镇子食堂里来改善伙食的有好几个。
所以就算她有钱和票,也不敢进去点。
更何况,她采的药还没卖出去,身上就几毛钱的身家。
楚描红想了想,决定还是不要在镇子上出手自己采的药。
东北林子里向来出药材,镇上的药店也有收药的任务,所以上头并不禁止民众自己采点药来药店出售。
可药店的人经常去各村收药,保不齐日后就能认出自己来。
楚描红决定多走几步路,花了身上大半的财产——两毛钱,坐车去几十里外的三十九团场部药店卖。
那里没人认识自己,自己完全可以冒充兵团知青。
张宏城左手拎着个崭新的暖水壶,右手拎着—个网兜,网兜里有—罐麦乳精、—斤糕点和半斤糖果。
本来他还想买点水果的,但这年代水果的品相直接让他望而却步。
爬了好些苍蝇的水果,谁爱吃谁吃。
供销社旁边是团场部医院,医院大门另—边是药铺,中西医兼营。
张宏城看着这间药铺微微出神。
他记得在书里,楚描红第—批药材出手就是在这里。
张宏城有些好奇。
因为剧情已经因为他而发生了改变。
他妹妹张玉敏没有去春阳村落户。
所以楚描红也没在林子里救下被峰子叮了的张玉敏。"



他锁上门,小心的脱掉衣服,露出了藏在胸前的一整版红色邮票。

整整四十章大片红!

全名是《全国山河一片红》。

后世最低售价300万!

看着老信封缓缓的从空气里浮现。

胡宇打开信封,首先摸到的是一张纸条。

快叫爹,晚了怕你后悔。

胡胖子呵呵一笑。

把信封一倒,几十张红色的小方片飞了出来。

“还想胖爷我叫爹,果然又是语录邮票,你胡大爷早已经处变不惊了好么?”

他捡起桌子上的一张红色小方片。

呵呵,好你个张宏城,这种假货也敢拿来逗你爹......。

可下一秒,胡胖子两眼圆瞪双脚一软,他真跪了。

1972年的张宏城有能力造假么?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胖子的声音在发抖。

“我的活爹啊,你这是要吓死俺嘛?!!!这么多大片红~!!!”

“这种品相,没个四百万一张,人家都不好意思开口啊!亲爹,儿子我爱你!”

招待所。

张宏城打开信封。

父亲大人在上,儿子我要买别墅!

买两套,一套儿子我住,一套供奉您老人家的牌位。

张宏城想了想,别说,他觉得也行。

随信来的是三十张大团结和一叠京城专用票。

还有五张全国通用粮票,合计五十斤。

对于一个年代穿越者来说,京城最有名的商店是哪个?

当然是友谊商店。

那是穿越重生主角们装逼打脸、收获机缘的大众剧场。

不过可惜的是,1972年友谊商店还叫友谊公司,刚好正在搬家准备改名友谊商店。

年代文里用来装逼打脸的外汇券,要在一九七九年才会发行第一批。

现在友谊商店收的是外汇。

以国内现在外汇专管的规定,国内人是不可能拥有外汇的。

所以张宏城只能选择名气排在第二的天桥商场。

整个华夏在这个年代,物资供应相对充足的就是京城和沪上。

后世穿来的张宏城实在适应不了大包小包挤火车。

所以他选择在京城置办自己要的东西。

他需要置办的物品还挺多。

胡胖子帮他查得很仔细,到了国营农场,他会领到棉手套一对、棉帽子一顶、棉大衣一件、大棉裤一条,另外有解放鞋、大棉鞋各一双。

但相应的要分四个月一共扣十二块。

如果他领棉被的话,还要再扣三十六,也是分四个月扣。

张宏城不要棉被,准备自己在京城买。

另外他还需要四斤棉花的垫被、八斤到十斤不等的冬被、床单两床、被面两床、枕芯一个、枕头套两个、解放鞋一双、大棉鞋一双。

京城到东北的托运比较方便,他准备把这些东西都托运过去。

天桥商场人流如织。

很多柜台前都排起了长龙。

卖北京手表的柜台前,张宏城正在打量这些手表。

张宏城来京城后也没好好打扮和休息,显得有些潦草,柜台里的售货员不自觉的捂了下鼻子,以为又来了个光看过瘾又买不起的。

“同志,你要不要买请快点决定,后面的顾客还等着呢。”

张宏城下意识的一回头,他身后根本没人。

“这块125元的,我要了。”

卖货员一怔,旋即冷笑:“手表票呢?”

张宏城二话不说递出了一张北京专用的手表票。

卖货员从来没遇到这样的主,只觉得脸有些红,她心头不爽又多说了一句。

“单位登记一下。”

这回轮到张宏城呆住了,卖货员一见他的样子得意的笑了起来。



“没单位,这表可买不成,要不让你家有单位的过来买吧。”

张宏城皱眉,他知道自己是被针对了。

“你这个售货员同志是不是在欺负人?什么时候买手表也需要登记单位呢?”

直爽的女声从旁边传来,是两个穿着绿上衣的女青年。

说话的是一个齐耳短发矮个子的娃娃脸,她的小姐妹正在劝她。

“小琴,别多管闲事啊。”

叫小琴的女同志没有听劝,反而撸起了自己的袖子。

“我三天前才从你们柜台上买的,为什么没问我的单位?”

“是不是现在也要给我登记下,要是我没单位,这表是不是也要收回去?”

卖货员被女同志怼得下不来台,狠狠的嘟囔了一句。

“真是狗拿耗子!”

负责这一片的经理这时才抬起头来严肃的对着售货员咳嗽了一声。

“注意点影响!”

售货员板着脸,拍桌子摔凳的给张宏城开了票。

张宏城正准备谢谢那个仗义执言的小琴,可人家已经走了。

北京表到了手,张宏城忽然对着卖货员嘿嘿一笑。

“请问您一下,意见箱在哪里?”

女卖货员的脸瞬间就白了。

罗琴被好姐妹一阵风的扯到商场门口。

“小琴啊,今天怎么又多管闲事?”

罗琴没好气的嘟嘴。

“我前几天买表的时候,这个售货员也是这样,嫌弃这个嫌弃那个的,还让我找家长来!”

“她居然怀疑我还是个孩子,偷的是家里的钱!”

小姐妹听到这里也捂嘴猛笑起来。

她这个朋友其她都好,就是听不得有人说她个子小。

两个姑娘笑闹一阵,又跑去鞋柜那边买鞋。

刚好今天又新到了一批次不要票的处理解放鞋,鞋柜前已经排起了长队。

眼尖的小姐妹发现,之前那个买表的人也站在这个队伍里,就站在她们前面隔着一个人的位置。

两个姑娘笑着对视一眼,都觉得世界很小。

站在她们两人前头的是个穿着短袖衬衫的男人,大约二十多岁,排了七八分钟的队,却装作漫不经心的回头看了两人四五次。

罗琴眉毛一皱,刚想呵斥,又被同伴拉住。

“算了,算了,咱们买了东西快点回去吧。”

罗琴的小胸脯狠狠的起伏了几下,又瞪了对方一眼,见对方讪讪的摸了摸鼻子这才暂时作罢。

又过了一会儿,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过来买鞋,看着老长的队伍显得有些犯愁。

排在罗琴前面的男人眼前一亮。

“谢科长!”

“哦,小何啊,你也来买鞋?”

名叫小何的男子觉得谢科长今天难得的和颜悦色,而排在小何后头的人们都觉得事情有些不妙。

“来来,谢科长,您站我前面!”

谢科长笑着点点头,也不去看其他人的脸色,直接站到了小何的前面。

小何后面排队的人们立即响起了一片议论声。

尤其是罗琴,她哪里忍得住。

“这位姓何的同志,你怎么可以帮人插队呢?”

小何看了一眼没有回头的谢科长,硬着头皮回答。

“这是我熟人,早就托我帮他站个位置,你管得着么?”

见小何这样无耻,而这个所谓的谢科长也无动于衷,罗琴气得不行,正要继续和小何理论,忽然听到前方传来惊喜的声音。

“小琴?你们怎么才来,快快,我这里给你们占好了位置。”

原来是她们之前帮过的那个男同志,正装模作样的在对她们两个说话。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