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程弯弯赵大山的现代都市小说《热门作品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由网络作家“朝云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中的人物程弯弯赵大山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穿越重生,“朝云紫”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内容概括:程弯弯正在院子里洗手,就听到外面传来骂骂咧咧的声音。又是谁,大白天站在她家门口骂她?她擦干手走出去,就见王婶子拉着赵四蛋站在隔壁门口说话,四蛋几次想打断,都被王婶子强行压回去:“行了,这半个窝窝头赶紧吃了,千万别让你娘看到,不然你一口都落不着……”程弯弯也是服了,分享食物明明是一件善事,偏偏被王婶子做的让人憋火。不过,她回忆了一下......
《热门作品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精彩片段
大河村一天吃两顿,上午一顿,下午一顿,中午是不会开火的。
但这会儿,空气里却隐隐浮动着肉香味。
王婶子坐在院子里,用力嗅了嗅,这是猪肉的香味,绝对是猪肉。
这个时节,村里竟然还有人吃得起猪肉!
王婶子循着香味走出院子,看到赵四蛋从田埂那边走过来,小小的身体背着一个大大的背篓,里头装满了小鹅菜。
“四蛋,你咋挖这么多小鹅菜?”
赵四蛋老老实实回答:“我娘说小鹅菜好吃。”
王婶子嘴角直抽,小鹅菜煮熟特别费柴,还苦的要死,赵大嫂子这是骗小孩子呢。
小屁孩懂什么,还不是娘给什么就吃什么,天可怜见的。
“四蛋,你等等!”
王婶子转身进屋,拿了一个窝窝头出来,伸出去又缩回来,然后掰成两半,塞一小半到赵四蛋手上:“赶紧吃了,填填肚子。”
赵四蛋连忙推回去:“婶子,我不能要……”
“你这孩子,给你就拿着,瞎客气什么?”王婶子没好气的骂道,“你那个娘,什么好东西都拿去程家,苦了你们四个,十岁的孩子瞧着跟六七岁似的……你娘也是活该,心心念念娘家人,结果被自己亲大哥揍了一顿,真是笑死个人了!四蛋,你长大后就赶紧从家里搬出来,别学你哥你大嫂留在家里当老黄牛,连一口吃的都捞不上,我看她比后娘还恶毒……”
程弯弯正在院子里洗手,就听到外面传来骂骂咧咧的声音。
又是谁,大白天站在她家门口骂她?
她擦干手走出去,就见王婶子拉着赵四蛋站在隔壁门口说话,四蛋几次想打断,都被王婶子强行压回去:“行了,这半个窝窝头赶紧吃了,千万别让你娘看到,不然你一口都落不着……”
程弯弯也是服了,分享食物明明是一件善事,偏偏被王婶子做的让人憋火。
不过,她回忆了一下原身干的破事,也能明白王婶子为啥对原身这么大火气,因着两家是邻居,两个院子中间就隔着几棵大树,离得近自然矛盾就多,原身又是个爱占便宜的,王婶子没少在原身手上吃亏。
好多次,原身都把王婶子骂的狗血淋头回去自闭。
即便这样,王婶子竟然都还偷偷给原身的儿子塞窝窝头。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若是能和王婶子化干戈为玉帛,不失为一件好事,但原身性格尖酸刻薄,突然转变实在是突兀。
“这东西你们留着自个吃吧。”程弯弯上前拎起赵四蛋身上的背篓,“我们家今天有肉吃,谁还吃窝窝头?”
她的话,三分讥讽,三分嘲弄,四分炫耀,倒是把原身的脾性学了个八分。
王婶子闻了闻空气里浮动的肉香味,满是不可置信:“你家还吃得起肉?!”
“程家人把我脑袋砸了个血窟窿,以前给他们的肉,我抢回来给自己吃,咋的不行?”程弯弯理直气壮,“走了四蛋,回家吃肉!”
她不是故意炫耀,而是想通过王婶子这张嘴,告诉全村所有人,她和程家闹掰了。
她程弯弯对娘家死心了,所以性格大变,所以决定要开始好好过日子。
“我信你个鬼!”王婶子翻了个白眼,“有钱买肉吃,还不如留着多买几斤粮食,赵老太太果然没说错,真是个败家娘们,吃了上顿没下顿,几个孩子都跟着受苦……”
她说着,狠狠咽了一下口水,隔壁的肉香味把她的口水都勾出来了,等秋收过后,一定要拿几斤粮食去镇上换半斤猪肉回来,也让家里孩子们尝尝肉腥味儿……
赵四蛋飞快冲进院子里,一眼就看到了锅子里咕咕冒泡的红烧肉,他的口水无法控制的往下流。
程弯弯低声叮嘱道:“四蛋,以后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不许告诉外头任何人,知道吗?”
赵四蛋拼命点头:“不说,谁都不说!”
万一传到大舅耳朵里去了,大舅肯定会来把家里的肉肉全部抢走。
程弯弯用筷子夹了一块红烧肉,吹了吹,塞进他嘴里:“怎么样,入味了吗?”
赵四蛋一口气吞下去,根本就没尝到什么味道,他舔了舔嘴唇:“娘,还想吃……”
“你个小馋猫。”程弯弯失笑,“去喊你二哥三哥回来吃饭。”
赵四蛋转身就往外跑。
程弯弯让吴慧娘将红烧肉盛起来,然后焖白米饭。
她将赵大山叫进来:“我记得你好像会一点泥瓦活儿,能靠这边再垒一个小灶吗?”
一个灶上放两口锅,破锅拿来焖饭,新锅拿来做菜,可以省去许多功夫,还能省点柴。
赵大山去年在镇上做过泥瓦学徒,确实会那么一点,他立即去门口河滩上捡了几块石头回来,然后去后院挖黄泥土,加水混合成泥浆,按照程弯弯的指示开始垒土灶……
锅子里的米饭焖熟了,屋子里浮动着肉香味和米香味儿。
就在这时,赵四蛋慌慌张张的跑回来:“娘,不好了,二哥三哥跟人吵起来了……”
程弯弯顿觉心累。
这俩小子怎么这么能闯祸?
她还没说什么,赵大山就扔掉了手里的石头:“走,去看看,谁敢欺负我弟弟!”
“你站住!”程弯弯叫住他,“留在家里把灶垒好,我回来了检查。”
她提步朝外走去。
熊孩子打架,自然是家长出面解决,让老大过去,只会加剧矛盾。
赵四蛋在前面带路,并说明情况。
和俩小子吵架的是张无赖,也就是张大刚的亲爹,这父子两人都是村里游手好闲的代表性人物。
用脚指头想都知道,张无赖这是为昨天那只没到手的兔子,故意找她俩儿子的麻烦。
所以二狗和三牛是遭受了无妄之灾。
程弯弯走到了村头,这边有一口井,是目前村里唯一还在出水的井,一天到晚都有人排队打水。
这会儿,张无赖和赵家两个小子打架,半个村的人都在这里看热闹。
“张无赖,你真是白活一把年纪,咋跟两个半大的小子过不去?”
张无赖吐了一口唾沫:“老子是维护全村人的利益,这俩小子昨天大半夜挑了十几桶水回去,今天又来排队打水,当村里的水是大风刮来的是吧?他们家用的水多,别人家就用得少,凭啥好处都让他们家占了?”
大河村断水了。
天还没亮,就有人已经去一趟程家村,挑着两桶水回来了。
“程家村的人真特娘的不是东西!一斤粟米或者玉米面才能换一桶水,这是想逼死人!”
“程家村好歹比桂花村强点,桂花村的放出话来了,三斤粟米才能换一桶水。”
“一天不吃粮还能动,这么热的天,一天不喝水那真的会死人的……”
“里正来了,看里正怎么说……”
里正面色严肃的走过来,他站在高地上,清了清嗓子道:“大家都安静一下。”
众人目光饱含希冀的看着里正,这是他们大河村的顶梁柱,他们相信里正一定能拿出个章程来。
“一斤粟米,加一篮子野菜,是一家人一天的口粮,送去给程家村,那就是程家村的人活命,而我们大河村的人,会像赵二婆一样,一个接一个的饿死。”里正冷声道,“先饿死的,还能赚一口棺材,后饿死的,直接用草席子卷着埋起来……”
里正的话,叫不少人惊惶起来。
大家都知道荒灾会死人,可昨天赵二婆的死,让他们第一次感受到身边真的有人活生生因为没有粮食被饿死了。
如今水也没了,除了有人被饿死,将会有更多的人被渴死。
祖祖辈辈生活的大河村,很快就会饿殍遍野……
底下有老人哭起来:“大河村的人从来没做过坏事,老天爷为啥要这么惩罚我们,造孽啊……”
“都安静!”里正拔高声音,“老天爷没那么绝情,总会给我们一条活路。”
昨天晚上里正已经想清楚了,山上的树和野菜蘑菇能存活,还有一些野鸡野兔也活的好好的,那就说明山上一定有水源,大山娘说的话是有根据的,现在的大河村,只能抱这个期望。
“一天不喝水除了会难受点,也不会死,该干啥就干啥去。”里正缓缓道,“太阳落山之前,我会给大家一个说法。”
山上有水的事,还未经证实,暂时不能透露太多。
也不等众人多问,里正背着手就走了。
当了二三十年的里正,在村里威信十足,这么一说后,村里人果然慢慢从那种惊惶之中抽出来。
程弯弯带着四个儿子和里正在山脚下汇合。
里正身后跟着家里两个儿子赵安江和赵安河,还带上了全村最有出息的大孙子赵铁柱。
赵铁柱比赵四蛋大一点,比赵三牛小一点,三个小子厮混在一起。
赵三牛抓了抓后脑勺道:“铁柱,你教我写我的名字呗。”
“赵三牛太简单了。”铁柱蹲地上就写了三个字,一笔一划写的虽然笔直,但不太好看。
赵四蛋一脸崇拜:“铁柱哥你好厉害,你会写我的名字吗?”
“这有啥不会的。”
赵铁柱蹲地上写下了“赵四”两个字,蛋却怎么都想不起来该怎么写,好像有个“虫”字,“虫”在上头还是在下头来着,他竟然记不起来了……他本来想画个圆圈当做蛋算了,可是一对上赵四蛋崇拜的眼神,他就有点不敢这么做,主要是怕毁了自己的形象……
他抬头看天,看到天上悠悠飘着几朵白云,立马转移话题道:“阿爷,天上的云好高,是不是要下雨了?”
一时间,所有人仰起头。
天上确实有零星的白云飘过,显得很高远,但程弯弯并不觉得这是要降雨的征兆。
里正一脸凝重道:“根据我种田多年的经验来看,今天应该又是大太阳,肯定不会下雨。”
“可是书上说,云变高,则下雨。”赵铁柱煞有介事,“书上写的不会错,那就是阿爷错了,可是阿爷好像也没有错过,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程弯弯:“……”
傻孩子,谁都没错,是你认错了字。
大河村世代都是农民,偶尔几个有出息的去镇上经商,但从来没出过一个读书人。
程家村之所有能有人读书读出来,是因为那边有个老秀才,开了一个草屋学堂,收了不少学生,多多少少也有几个好苗子。
大河村这边连学堂都没有,就算有好苗子也发现不了。
想让孩子认字学知识,那就得送到镇上的学堂去,据说一个月束脩就要一两银子,难怪程家的人可劲的剥削原身的钱财,家里养个读书人,那确实不是一般的费钱。
半个多时辰后,一行人到了两座山峰的谷沟处。
一走过去,就有清凉的水汽被风吹过来,令人神清气爽。
赵安江大步跨过去,当看到石壁上一滴一滴往外渗的水时,他整个人激动的无以复加:“真的有水!这里一直都有水,为啥从来没有人发现!我的老天爷啊,大河村有救了!”
里正浑身颤抖:“因为从前不缺水,所以没有人想过来寻水,若是没有大山娘,大河村今年怕是至少要死一半的人……”
赵安河扛着铲锹上前,二话不说开始挖,才挖了一个小口子,一股清泉就从地下涌出来,一行人喝了个痛快。
赵安江十分羞愧:“赵大嫂子,先前我还以为你是故意诓骗我爹,我在这里给你认个错。”
“都是一家人,说这话就见外了。”程弯弯并不在意被人误会,她转入正题道,“若是将这里的水引下山,稻子就有救了。”
里正掰着手指头,按照正常时节来算,这会儿应该是灌浆成熟期了,但因为干旱太久,村里的稻子大都还在抽穗扬花,正是大量需要肥水的时候,引水下山的事,宜早不宜迟。
但水源处距离山下太远,一来一回一个多时辰就过去了,就算把人当牲畜使,都不可能在十天之内把稻田都浇灌一遍,这事儿有点棘手。
里正抽了两口旱烟,缓声道:“大山娘,你可有什么主意?”
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大山娘会有好办法,这种感觉从何而来也不清楚。
程弯弯笑着看向老二:“二狗,你昨天想出来的法子,让里正给你指点一下。”
赵二狗立即来了精神:“咱们大河村的稻田有上千亩,靠人肩挑手提肯定不行,我想着,是不是可以从山上挖一条沟到山下,把水引到田地里……”
他话还没说完,赵安河就立马摇头:“二狗子,你知道从山脚到这里有多少里吗,有十几二十里路,比防洪的河堤还要长……”
“大家都安静一下!”
里正抬手往下压了压,群情激愤的村民们这才闭嘴不言。
“大河村和桂花村比邻而居,二十多年前因地界的问题起纠纷之后,两个村和平共处二十多年,若是大河村先动手,闹到县令大人那儿去,吃亏的是我们村所有人。”里正缓声道,“但我们大河村也决不会允许任何人来抢走我们的粮食!”
“不能打过去,那咋办?”
“总不能让桂花村偷走了粮食,再打回去吧?”
“桂花村的人都不是啥好东西!”
人群中有气愤的,也有满脸不是滋味的。
两个村离得近,不少人都是从桂花村嫁过来,或者有女儿嫁去了桂花村,自然不愿意两个村闹矛盾。
“就凭赵大嫂子一句话,就要跟桂花村闹翻吗?”
“桂花村是有些地痞无赖,但并不是人人都不讲道理,贸然打过去,就是我们大河村理亏。”
“万一是赵大嫂子听错了呢?”
程弯弯开口道:“不如建立巡逻队,每家每户派出一个人,轮流值岗,一旦发现桂花村有异动,再反击也不迟。”
里正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还没点头,就有人反驳。
是村里第一好吃懒做的张无赖,他背着手站在田埂上,轻嗤一声:“地里一堆事等着做,谁有闲工夫轮流值岗,你这娘们一句话,就给大伙儿找了个破差事,里正这么清正的人要是同意这个主意,我还要怀疑一下赵大嫂子这个寡妇是不是勾上了里正!”
一句话,往两个人身上泼脏水。
里正都五十多的人了,听到这话,气的胡子都翘起来,恨不得一脚把张无赖踹进稻田里。
程弯弯冷笑:“里正同意我这个主意,就是跟我勾上了,那村里其他人都同意,岂不是人人都跟我有一腿?!”
张无赖一脸嚣张:“除了里正,根本就不可能会再有人同意!”
“这个主意顶好,为啥不同意?”赵老头子走出来,“我们家老大媳妇提出这个办法,也是为了全村人着想,张无赖为了躲懒,竟恶意揣测,这笔账我们赵家记下了。”
程弯弯微微错愕。
没想到这种时候,赵家的人竟然会无条件相信她。
赵老头子给了她一个坚定的眼神,然后继续道,“早几十年前,大河村都姓赵,往上数几代都是一家人,大家心齐,很少有矛盾。但这十几年来,外姓人越来越多,村里人的争执也渐渐多了。这次建立巡逻队,就姑且看成是赵家的事,外姓人就不必参与了,当然,赵家人建立的巡逻队,只会护着赵家的粮食。”
里正点头:“晚些时候,赵家人去赵家宗祠开个会。”
“里正,这不行哩!”一个看起来七八十岁的老婆婆站出来,“张无赖不答应,那是他一个人的事,我们其他人可没说不答应!我家虽姓朱,但在村里生活五六十年,早就成了大河村的一份子,这种时候,怎么能退缩?我这孙子虽然年纪小,但机灵,就让他进巡逻队吧!”
老婆婆将一个小子推了出来,叫朱虎子,人确实机灵。
这朱家也是惨,多年前逃难来大河村避难,不多时顶梁柱老朱暴毙而亡,底下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也全都生病去世,最后留下个这么个小孙子,全靠朱老婆子拉扯长大。
朱家老的老小的小,昨儿村里一人十斤上交的玉笋,分了四五十斤给朱家,再加上虎子自己也挖了点,加起来八十多斤,这么多粮食,两口人能吃一两个月,朱老婆子怎么能同意这些粮食被桂花村的人抢走!于是第一个表态。
王婶子经历过粮食被偷的痛苦,第二个开口:“大山娘提的这个主意确实不错,我们家就让泥鳅爹去。”
“还有我们家,孩子爹长得三大五粗,桂花村的人肯定不敢来偷粮食!”
“我们家人口多,可以安排两个人当值!”
外姓人一个个表态,气的张无赖脸色铁青。
这些垃圾个个捧着赵家人的臭脚,活该在大河村遭排挤。
他说也说不过,甩袖子就走了。
里正让大家安静下来,喊来铁柱登记人名。
铁柱应该是村里识字最多的,他不是专门学过认字,而是跟着镇上酒楼掌柜干过一年活,耳濡目染之下就会了一些。
他铺开一张草纸,手拿着毛笔,在纸上写名字。
“王永成报名。”
“赵大山报名。”
程弯弯报名的时候,看到铁柱写在纸上的字,嘴角不由抽了抽。
这字比狗爬还丑,左一撇,右一竖,一笔一划分家似的,大山两个字写的扭扭曲曲。
关键是,村里人还在夸奖:“铁柱这字,写的真好,大河村独一份。”
“里正家要出一个读书人了。”
“说起读书人,还是隔壁程家村厉害,程家大孙子都考上童生了。”
“童生是啥?”
“不晓得,反正很厉害就是了。”
边上不少人看了程弯弯一眼。
程弯弯姓程,但是跟程家闹翻了,他们也不好多问什么。
铁柱还有很多字不会写,不会写的就画个圈,全村人报完名,草纸上全是大大小小的圈圈。
程弯弯扭过头,幸好她不是老师,不然肯定会忍不住上前纠正。
她转身准备离开,看到不远处站着一个孩子。
是上回和四蛋抢兔子的张大刚,是张无赖的儿子,他一个人站在那儿,神情藏在阴影里,看不出什么情绪。
他站了一会,转身就走了。
程弯弯回到家中,径直走到房间,然后点开交易商城。
桂花村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摸过来,她必须得买点东西防身。
她看来看去,选择了一把短刀。
这把刀设计的很不错,可以折叠藏在袖子里,是防身的最佳利器。
她拿着刀从桌子角边挥过去,竟然能把桌角切断,难怪要五百文一把,确实很值。
“娘……”赵三牛推门进来,要说什么时,一看到她手上的短刀,要说的话就全忘了,他满眼放光,“这是哪里来的刀,看起来好锋利!”
被看到了,程弯弯也不藏,面色坦然道:“上回去镇上,在巷子里捡的,确实很锋利。”
赵三牛无法控制住自己对这把刀的喜爱,两只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刀,不停地搓手。
程弯弯扶额:“送给你了。”
“谢谢娘!”
赵三牛拿着短刀就出去了。
程弯弯最后给自己买了一个电击指环,一次性放电,能电晕一个成年人,要价一两银子。
她狠狠心买下来,用绳子拴起来挂在脖子上,用来防身。
小说《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太阳慢慢下山。
晚霞遍布天边,大河村笼罩在金灿灿的云霞里,景色很美。
白日的燥热褪去,清冷的晚风从母子四人脸上轻抚而过。
走到家门口,赵四蛋和吴慧娘一脸焦急的迎出来。
程弯弯淡声开口:“洗个手,准备吃饭吧。”
吴慧娘连忙把热在锅子里的饭菜端出来,赵大山拿出一个碗,将怀里的半只鸡放在碗里。
木桌上,四个菜,六碗粟米饭。
赵二狗和赵三牛惊呆了,两人在外头闯了祸,以为回来后会挨打,没想到却有这么多好吃的,一个兔肉炖萝卜,蘑菇蛋汤,还有一个炒豆角,再加上他们带回来的大母鸡,这么多食物,比过年还要丰盛,两人的口水不断往下流。
赵四蛋的肚子早就饿的咕噜噜乱叫了,他迫不及待拿起筷子。
程弯弯开口道:“慧娘,你再去拿个碗过来。”
吴慧娘立马去灶房拿了个碗出来,程弯弯分了一些兔肉萝卜出来:“四蛋,端去给你阿爷阿奶。”
赵四蛋舔了舔嘴唇,端着碗呲溜一下就跑出去了。
天色将暗,赵家老宅已经吃过晚饭了,一点荞麦粉煮野菜,再一人一个窝窝头,窝窝头里放了些长豆角,能吃个五六分饱,这在大河村已经算是顶好的伙食了。
“老头子,我怎么好像闻到了肉香味?”赵老太太吸了吸鼻子,“这会儿谁家里还吃得起肉?”
赵老头子吸了一口旱烟:“再等个三五天,村里起码会有一半人断粮,你说这可咋办?”
“去年蝗灾不是也过来了吗,朝廷不会不管咱们的。”赵老太太一边缝补一边道,“今儿里正去了一趟镇上,县令说朝廷准备做法求雨了,希望这雨啊快点降下来……”
正说着,院子里有人大喊:“阿奶!”
赵老太太忙放下针线:“四蛋这孩子咋又来了,不会是被他娘揍了吧?”
老太太推开门走出去,就见赵四蛋手里捧着一个碗,离得远看不清,还以为这小子是讨饭来的,走近了才发现,竟然是一碗肉!刚刚闻到的肉香味,就是从这个碗里传出来的!
“阿奶,这是娘让我拿过来的,我先回去了!”
赵四蛋满嘴巴口水,把碗塞进赵老太太手里就跑了,他要回去吃兔肉!
赵老太太一愣,总觉得是自己耳朵出了问题,老大媳妇那个败家玩意儿,竟然会给她送一碗肉过来?
肉香味在院子里蔓延,赵家其他人也出来了。
赵老二的小儿子赵二旺道:“我听铁柱哥说四蛋今天抓到了一只兔子,这肯定是兔子肉,好香!”
赵二媳妇有些惊讶:“大嫂竟然会给娘送吃的?”
大嫂有吃的都是送去给程家,这么多年只会来老赵家要东西,什么时候给过一粒米?
“四蛋白天来要走了三根萝卜一把豆角,还拿走了一个鸡蛋。”赵三媳妇轻声道,“一来一回的,差不多也抵了。”
赵老太太却不觉得是抵了。
那个败家娘们白天给了五文钱,这会儿又送一大碗肉汤过来,老大媳妇什么时候这么大方过?
老大媳妇只有需要老赵家帮忙的时候,才会突然示好,她倒是要看看老大媳妇到底想要干什么。
赵老太太听到边上几个孙子孙女不停咽口水,两个孙子,四个孙女,一人一口都不够吃,光给孙子不给孙女也不太像话。
她摆摆手:“这是你们大伯母孝敬我老婆子的,就不给你们吃了。”
她将一碗兔肉端回里屋,连老头子也惊住了:“老大媳妇什么时候这么孝顺了?”
“憋着坏招呢。”老太太冷笑,“既然她主动送过来,不吃白不吃,不吃饱哪有精力对付她。”
老太太吃了一口,兔肉鲜滑可口,萝卜软烂鲜美,她活了六十年,竟然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大山媳妇的厨艺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赵四蛋一回到家,程弯弯就宣布开饭。
四个小子都是干饭人,低头猛扒饭,还不忘大口吃兔肉,就连吴慧娘这个谨小慎微的秀气小媳妇,也敞开了肚皮默默干饭。
程弯弯以为会有剩菜,没想到,连一点剩汤都喝光了。
一家六口人心满意足的靠着椅子打饱嗝。
“我第一次吃这么饱……”赵四蛋摸着小肚子,“娘,明天,还能吃饱肚子吗?”
另外几个人齐刷刷抬头,看向家中的主心骨。
程弯弯喝了一口水道:“家中确实没有粮食了。”
五张脸垮下来,家里果然没粮食了,幸好今天吃得饱,应该能管三天吧……
“不过——”程弯弯将银簪放在木桌上,“这是十几年前你们爹送给我的定情信物,当初我猪油蒙了心,拿去给了程家人,如今我和程家人彻底决裂,这银簪我也不想留着了,明儿拿去街上当了换点粮食回来。”
提到爹,四个小子的眼眶顿时红了。
赵大山是对爹最有印象的人,他捏紧拳头:“这是爹送给娘的东西,不能当!”
程弯弯笑着道:“不当银簪就没钱买粮食,我想你们的爹在天之灵也不愿看到儿子们饿肚子吧?”
四个儿子沉默。
爹能给娘送银簪,而他们却没能力保住这根簪子。
赵二狗缓声开口道:“总有一天,我会把这根银簪赎回来。”
今天娘为了他们,和程家决裂。
总有一天,他会让娘戴上金簪,穿上绫罗绸缎。
四个孩子心情低落,程弯弯转移话题:“大山,你去达叔那边问问明早牛车去镇上吗?”
大河村走到太平镇要一个多时辰,比两个程家村还要远,要是走路去,她整个人都得废掉。
赵大山点头出去了。
赵四蛋还在娘亲肚子里的时候,亲爹就上了战场,然后一去不回,直到去年才传来战死的消息。
他没见过亲爹,对亲爹亡故的悲伤,还不及眼前餐盘里的兔子。
他将木桌上的所有兔骨头收起来,用树叶包住,埋葬在了院子里……这是他唯一能为兔子做的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