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苏韵韩凌渊的现代都市小说《精选全文娇软知青回乡后,军家老公跪着哄》,由网络作家“夏日染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是苏韵韩凌渊的现代言情《娇软知青回乡后,军家老公跪着哄》,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现代言情,作者“夏日染染”所著,主要讲述的是: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她本来没有工作,嫁给李光辉后就怀上了。嫁之前,她也不知道李家重男轻女到这个地步,李光辉老爹早逝,他们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他对他娘言听计从,也没觉得他娘想要个孙子有错。大丫二丫以后嫁出去就不是李家人了,自己死后也没有人给自己摔盆,在农村没儿子的人家就低人一等,被人歧视。要不是自己是个男娃,他爹留下的祖屋也保不住。所以,李光辉对生儿子也很执着。李家的事情......
《精选全文娇软知青回乡后,军家老公跪着哄》精彩片段
这誓够毒,大伙这下真的是相信了。
经过这一遭,苏韵好不容易有点好转的名声又被败坏了。男人平时训练那么累了,回家就要休息,你一个女人没上班在家还让男人洗你的衣服,懒到没边了,咋可以这样呢。
之前讽刺李爱红的那位倒是有点羡慕苏韵 ,这帮女人表面上嫌弃苏韵,其实谁又不想过上苏韵那样的生活呢?
许愿中午饭后去隔壁帮忙,发现苏韵准备得差不多了,抱怨道:“怎么不等我?”
“你可以帮忙切菜烧火,不过时间还早也不急。”苏韵笑着说。
“我来帮忙洗菜的,结果你全洗好了。”许愿叹气。
“不是我洗的,我起来时韩凌渊已经洗好了。”苏韵也是无可奈何。
“真看不出来韩团这样的男人还这么贴心,打着灯笼也难找,比我家老王强多了。”
许愿说完,还朝苏韵挤眉弄眼,“听说韩团在家还帮你洗衣服,家属院都传开了,很多人酸得不行到处说风凉话,但我可是实名羡慕你。有几个男人愿意给女人洗衣服的,他们连自己的衣服都懒得洗呢。男人在外训练是累,可女人打理家里家外的也没有轻松到哪里去。大家都是女人,真想不通女人为何要为难女人?”
苏韵闻言,顿时傻眼,韩凌渊帮自己洗衣服怎么就传出去了?以韩凌渊的性子,不可能大肆宣传,自己觉得尴尬也没有告诉任何人。剩下就只有一个可能了。
“ 李爱红是不是吃饱了没事干啊,成天就盯着别人屋子里的事情说三道四。韩凌渊帮我洗衣服又怎么了,人家乐意,又没叫她洗衣服。”苏韵气得脸都鼓起来了。
许愿一本正经地点点头:“她还真的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说完,自己也笑场了。
“你就当她是羡慕好了,她成天盯着你也没盯别人,说明她在意你。”许愿有条不紊地分析道,顿了顿,“她都不屑盯旁边李家的,因为李家不值得她在意。”
李爱红左边是李家,右边是韩家,照理说她在二楼打开窗户往外看,两家院子可尽收眼底。
李家男人也是个连长,叫李光辉,也是农村人,妻子丁春花是军区联谊认识的,是李光辉手下一个排长的妹妹,本来两口子过得也不错,可他妻子怀孕后,李光辉老娘借口说来伺候儿媳妇,结果来了就不肯回去了。尤其是李春花生下一个又一个女儿后,李老娘彻底翻脸了,嫌弃丁春花生了两个赔钱货,又逼着她怀上了第三胎。如果这一胎还生不出儿子来,李老娘还不知道怎么闹呢。
李光辉两个女儿又瘦又小,被李老娘抠扣粮食,长期营养不良,看上去很可怜。丁春花虽然心疼女儿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她本来没有工作,嫁给李光辉后就怀上了。嫁之前,她也不知道李家重男轻女到这个地步,李光辉老爹早逝,他们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他对他娘言听计从,也没觉得他娘想要个孙子有错。
大丫二丫以后嫁出去就不是李家人了,自己死后也没有人给自己摔盆,在农村没儿子的人家就低人一等,被人歧视。要不是自己是个男娃,他爹留下的祖屋也保不住。所以,李光辉对生儿子也很执着。
李家的事情,哪怕苏韵不爱管闲事,离得近也有所耳闻。丁春花自己不立起来,她两个女儿苦头有的吃。大丫二丫两个早过了上小学的年纪家里也不让念书,成天被李老娘指使干各种家务。丁春花要不是怀孕了,也是那样的待遇。在李老娘眼里,只有她和儿子是最重要的。
鉴于韩凌渊下午表现良好,苏韵果断地决定晚上割肉包饺子吃,她绝不承认的是自己馋饺子了。
她动作生疏,不太会擀饺子皮,韩凌渊搀起袖子洗手后就接了过来,他擀的饺子一个个像是模子里刻出来的,苏韵便负责包,她包得好看,动作利落,一个个圆滚滚的,花边漂亮。
自从赚了第一桶金后,苏韵看到了赚钱的希望,就不再亏待自己的胃了,但是光有钱也不行,肉票不够,只能隔三差五改善伙食了。
等她上岗到位后,听说宣传员一个月有1.5斤肉票,韩凌渊一个月有3斤肉票,2个人加起来其实还是有点少。韩凌渊回来吃了几次晚饭后,大概是察觉到她爱吃肉,又时不时给过她几张肉票。
她问过他哪来的,他说拿别的票跟人换的。苏韵倒是也想跟人换票,但她没票,什么也做不了。
天天吃肉也不行,人家看你天天买肉,会说你作风不好,在这个年代吃肉还要偷偷摸摸,真的是太难了。
虽然吃的不是纯肉饺子,苏韵还是吃得眯起了眼,很满足。她和韩凌渊的伙食,在军区大院里也算好的了。
许愿都省着花,王志强的津贴里每个月还要寄5块钱回老家去,她以前的日子和如今的有着云泥之别,她却从来不自怨自艾,积极乐观地活着。苏韵和她合得来,也是因为她的坚强。
周一的时候,苏韵进了一趟城,把兰花面霜带给了那位张兄,他在看了苏韵的货后,爽快地自报家门,说他叫张伟。
他说这样好的货有多少收多少,除了黑市,他还有别的渠道可以卖。苏韵本来定价6块钱的,张伟说可以定再高点,可以定8块钱。如果买10个,可以送1个。买10个的,也算是批发商了。
张伟有这个自信,苏韵顿时觉得找对合伙人了。
张伟提出卖出一个木盒子兰花面霜,他要拿2块钱的提成,苏韵算了一下,她这个面霜的成本,原材料加木盒子一个面霜也就一块八左右的成本,6块钱里她能赚4块多,利润挺高的,她当下就同意了。
为表诚意,这第一次的钱,张伟一次性全结给了苏韵。
苏韵拿着赚到的40多块钱,高兴得合不拢嘴。那个争破头的宣传员津贴,一个月也就40块钱。她一次性就挣到了人家一个月的钱,将来还会更多,这样下去,等她上大学后,买个房子应该不成问题了。
她到上次韩凌渊带她去吃的国营饭店饱餐了一顿,还外带了一份红烧肉,晚上回去给韩某人加餐,也算投桃报李,礼尚往来了。
当晚看到兰平市国营饭店包装的红烧肉,韩凌渊忍不住问:“你今天一个人进城了?”
“我去买书,但是没找到,我想买套《数理化自学丛书》。”苏韵瞎编乱造,反正现在还没宣布高考,韩凌渊察觉不到自己的意图。
她还要再进城,肯定要找理由,先暂时用这个应付着先。
韩凌渊双眸沉了沉,想到一大早出现在自己办公室的调查报告,跟以前那份无异。唯一的补充便是在从军之前,苏韵投了一次井。
他从来没听过投井醒来还能点亮技能的,但是这些的的确确发生在苏韵身上,容不得他否认和逃避。
但是他内心很清楚,他不排斥现在的苏韵,甚至渐渐有些习惯她的存在。以前的那位,他敬谢不敏。或许,他不该执着于此,对他而言,这毕竟是个好现象,不是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