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全本阅读

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全本阅读

一只绿耳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是网络作者“一只绿耳”创作的军事历史,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刘晓陆杨,详情概述:男子把酒杯里的酒喝完后,便起身走到陆杨面前。指了指周围的酒缸,男子笑道:“你是问的哪一种酒?”想到陆大石和陆柏几人,陆杨笑道:“来坛浊酒吧。”一坛浊酒十斤左右,陆杨付了一百八十文钱。趁着男子装酒的空隙,陆杨问道:“大哥,您这有松针酒吗?”“有的,你要吗?”陆杨没回答要不要,只是笑道:“这......

主角:刘晓陆杨   更新:2024-02-16 17:0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晓陆杨的现代都市小说《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全本阅读》,由网络作家“一只绿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是网络作者“一只绿耳”创作的军事历史,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刘晓陆杨,详情概述:男子把酒杯里的酒喝完后,便起身走到陆杨面前。指了指周围的酒缸,男子笑道:“你是问的哪一种酒?”想到陆大石和陆柏几人,陆杨笑道:“来坛浊酒吧。”一坛浊酒十斤左右,陆杨付了一百八十文钱。趁着男子装酒的空隙,陆杨问道:“大哥,您这有松针酒吗?”“有的,你要吗?”陆杨没回答要不要,只是笑道:“这......

《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全本阅读》精彩片段


三人没聊多久,药铺里便有人来了。

陆杨识趣地提出告辞。

从焕春堂里出来,陆杨连忙让李伯去怀仁堂。

现在时间还早,怀仁堂里面没什么人。

陆大石和陆榕已经走了,只有陆松等在外面。

见陆杨过来之后,陆松瞬间松了一口气。

“小弟,怀仁堂大夫已经把这些桃仁查看过了,说没问题。”

“辛苦二哥了。”

陆松摇头,“杨子,你快进去吧。”

陆杨点头应了一声,整理好衣服便往里走去。

怀仁堂掌柜的正在查账,听到脚步声后,一抬头便看到了陆杨。

他笑道:“呀,小兄弟你可来了。”

陆杨连忙上前几步,拱手回礼。

“让掌柜的久等了。”

孙掌柜收起手里的账簿,从柜台里走了出来。

“哪的话。”

两人寒暄了会,便开始谈正事。

送到怀仁堂的桃仁有二十四袋。

这一袋便是一百斤。

一百斤便是二百文。

如此的话,怀仁堂要给陆杨四贯八百文钱。

但是陆杨肯定不能把这个钱全部收下。

看着掌柜的递过来的钱,陆杨笑道:“掌柜的,您给我四两半就好。”

孙掌柜一听,抬眸瞥了一眼陆杨,似笑非笑道:“小兄弟这是把我当什么人了?”

“掌柜的能收下这么多桃仁,我感激掌柜的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把掌柜的往坏里想呢?”

陆杨解释了一下,便笑道:“掌柜的这么爽快也是因为信任我。”

“我虽问心无愧,但这个桃仁说不准在运过来的途中有些破损,我与掌柜的有缘,自然不能让掌柜的来吃这个亏。”

陆杨话说得好听,孙掌柜听了之后,心里的那一丝不爽也消了。

一旁的陆柏和陆松看着眼前这个侃侃而谈的小弟,一时间都有些佩服陆杨。

若是他们,肯定就是拿了钱就走了,哪还想得了这么多。

如今听到陆杨的话,两人倒是也学会了这一招。

孙掌柜看着如此真诚的陆杨,又瞥了眼陆杨身上穿的旧衣裳。

想了想,便笑道:“小兄弟真诚,我便也不跟你弄虚的,这样吧,我给你四贯六百文钱。”

说着,孙掌柜数好钱之后,便递给陆杨。

这回陆杨没有拒绝,直接收下了。

“在下在此,就多谢掌柜的了。”

孙掌柜摆手,“行了,以后若是有什么草药,也可以拿到怀仁堂里来。”

陆杨一笑,连忙拱手谢道:“多谢掌柜的。”

陆柏和陆松这会也听懂了孙掌柜的话,连忙跟着道谢。

直到从怀仁堂里出来,陆柏和陆松还有些没回过神。

他们以后能去后山采药来卖了?

陆柏和陆松对视一眼,都有些不敢相信。

他们以前哪想过这样的事。

若不是陆杨,他们平时都不敢往药铺里走。

想到这,陆柏和陆松看向陆杨,眼神既复杂又有点自豪。

“小弟,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用二百文钱换来了以后的药草生意,不仅不亏,还赚了。

陆杨摸了摸怀里的银子,嘴角的笑意就没下来过。

听到这话,陆杨笑道:“与人为善,便是于己为善。”

陆杨之前倒是没有想这么多。

他开口也是因为这路上磕磕碰碰的,有桃仁破皮也是正常的。

这个钱,他确实是要扣一些的。

不过能得到孙掌柜的承诺,也算是意外惊喜了。

常见的药草大家都认识,每天采点药草卖钱,总比在码头扛货要好。

而且陆大石年纪也不小了......

想到这,陆杨又道:“爹年纪也不小了,到时候可以去后山采点草药去卖。”

陆柏和陆松也点头。

陆大石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了。

身体肯定是不比以前了。

如今能找到一份这么轻松的活,是该休息休息了。

三兄弟聊了会后,便要分开了。

陆柏和陆松还要去码头那边干活。

李伯已经赶着回去拉其他货了,陆杨一时半会地也回不去。

跟陆柏和陆松道别之后,陆杨打算去买些肉。

身怀一笔巨款,陆杨真是感觉走路都带风。

怀仁堂这边离肉摊那边有些远。

李伯刚回去,怎么着也要两个时辰才能过来。

时间充足,陆杨便打算去打听一下酒的价钱。

原主没喝过酒,自然也不是很清楚县城里的酒价。

松针酒还要过一个多月才能开封,他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来调查这个酒价。

因此这会陆杨倒也没有多着急这事。

陆杨悠闲地边看边走,这时,一间酒肆进入陆杨的眼里。

酒肆不大,里面却摆放了不少大酒缸。

陆杨走进去看了看,见酒缸上也没有什么信息后。

便看向正在一旁悠闲地喝着小酒的中年男子。

“大哥,您这酒是怎么卖的?”

男子把酒杯里的酒喝完后,便起身走到陆杨面前。

指了指周围的酒缸,男子笑道:“你是问的哪一种酒?”

想到陆大石和陆柏几人,陆杨笑道:“来坛浊酒吧。”

一坛浊酒十斤左右,陆杨付了一百八十文钱。

趁着男子装酒的空隙,陆杨问道:“大哥,您这有松针酒吗?”

“有的,你要吗?”

陆杨没回答要不要,只是笑道:“这一坛松针酒我怕是买不起了。”

男子笑了笑,把酒坛子封好后。

一边递给陆杨,一边笑道:“这松针酒啊,一坛要二两多呢,这酒就是喝个延年益寿,你我怕是用不着了。”

男子笑得爽朗,丝毫没有冒犯陆杨的意思。

陆杨也没有在意,笑道:“大哥看得明白。”

两人聊了两句之后,陆杨便离开了。

后面陆杨又进去问了几家,得出的价钱都是差不多的。

想到家里那三大坛子的酒,陆杨心情就十分愉悦。

眼看再走一段路就要走到肉摊那边了,陆杨却是停下了脚步。

看着迎面走来的三个年轻男子,陆杨的眼神冷了几分。

“你们看,这不是为方兄吗?”

陆杨微微勾起嘴角,淡笑道:“哟,这不是王兄,余兄和方兄吗? ”

陆杨上下打量了一下三人华丽的装着,笑道:“王兄你们这是打算去哪里呢?”

这三人是坑原主最多的人。

之前的邀约,这三人可是屡败屡战。

遇到这三人组,肯定没好事。


第二天天还灰蒙蒙的,陆杨便听到院子里有走动的声音。

陆家前两天才开始割稻谷。

十亩地,陆家劳动力还算可以,忙个四五天就能把十亩地收割完。

虽然陆杨没有割过稻谷,但既然他来到了这里,总归还是要适应这样的生活。

陆杨起身穿好昨天从衣柜里拿出来的破旧衣裳。

穿好旧布鞋,拿好洗漱用的东西后就往外面走。

月亮还挂在天上,陆杨借着淡淡的月光看向正在院子里洗脸的陆柏。

“大哥早。”

陆柏一愣,抹了一把脸后才看清是陆杨。

“杨子怎么这么早起来?”

现在看书也看不了,陆杨一般都是在太阳出来的时候起来。

这般早的起来,实属难见。

陆杨笑了笑,也没有解释什么,只是道:“起来活动活动。”

说着,陆杨也开始洗漱。

“哦。”

陆柏呆呆地应了一声之后,也不知道该跟陆杨说些什么,索性便去了厨房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事。

虽说陆家一般都是吃的两顿。

但现在是农忙时期,只吃两顿的话,身体肯定是受不了的。

而且他们还是一大早地出门,不吃早饭的话,肯定没法熬到中午。

此时刘晓正在弄着杂粮面。

陆杨洗漱完之后,便也去了厨房。

昨晚的杂粮野菜饼有些粗粝磨嗓子,陆杨吃不惯这东西,加上也没有什么胃口,便只吃了一个。

而那些菜少油少盐的,猪肉也是有着一股膻味。

陆杨只吃了几口,喝了碗汤便没有再吃了。

这会肚子也有些饿了。

陆杨看着刘晓手里拿着的微微发黑的面团,也没看出里面是加了什么东西。

刘晓看了一眼陆杨,惊讶道:“杨子起这么早作甚?现在看书,可是要坏眼睛的。”

陆杨看了一眼正打算把斧头拿到院子里劈柴的大哥,又看向刘晓。

“娘,我不看书,我背会书。”

刘晓点头,“行,那你出去等着,一会就能吃了。”

陆杨见厨房里也没有什么他能搭上手的事,便出了厨房。

陆柏正在角落里劈柴,陆杨看了一眼,当真就自己找了个地方开始背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原主读书是努力的,按理说应该过县试不难。

但无奈原主的应试心理有些问题。

第一次考县试的时候有些紧张,导致后面时间有些不够用。

落榜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第一次县试没有经验,紧张点也是正常的。

只是第二遍,原主担心这一次时间又不够,一紧张,导致平时背得滚瓜烂熟的四书五经等书籍忘得一干二净。

这越是想记起,就越是想不起。

后面原主出来时,双眼都是通红的。

陆杨和原主刚好相反。

他心态向来不错,平时考试成绩都是出乎意外的高分。

现在距离县试还有差不多两年的时间。

有着原主的记忆,他再努力努力,说不定能考个秀才出来。

陆柏听着院子里清朗的读书声,心里一阵欣慰。

小弟这般努力,想来下次县试一定能过。

到时候他们陆家,也就熬出头了。

这样想着,陆柏挥动手臂的动作又大了几分。

陆杨不知陆柏心里的想法,他这会正一边背书,一边想着所背句子的意思。

陆杨脑子是聪明的,不然也不能凭着咸鱼的态度考上重点大学。

这会一边背书一边理解意思,效率非常高。

时间慢慢过去,太阳隐约也要出来了。

刘晓把面分好之后,便喊陆杨几人过来吃面。

几人吃完面后,收拾收拾东西便准备往外走。

陆杨静静地跟在几人后面。

直到出了门,刘晓才反应过来。

“杨子,你就在家里看书好了,田里的事你不用管。”

今天再忙一天,明天田里的事就差不多了,用不着陆杨过去帮忙。

听到刘晓的话,陆柏几人这才反应过来。

陆大石看着陆杨,皱眉道:“杨子你这是要去做什么?”

陆杨看了同样有些不认同的陆柏一眼。

然后又看了一眼陆松和陆榕,见两人只是站在原地看着,并不打算出声之后,陆杨笑道:“爹,我这天天看书,出去散心放松一下心情也是好的。”

陆大石想了想,觉得陆杨说的话也有道理。

“行,那你就跟着过去看看吧。”

陆大石都答应了,刘晓也不好说什么。

回去给陆杨拿了顶草帽后,便跟陆杨嘱咐了两句。

“杨子你没割过稻谷,你站在路边看着就好,别下去帮忙了,小心割到手。”

“娘放心,我不下地割稻谷。”

他知道自己的能耐,这割稻谷说不定真会割到手。

他今天出门,一是想去后山看看,二也是看看能不能帮什么忙。

陆杨作为新时代青年,良心还是有一点的。

原主什么事都不帮忙,他却不能这么心安理得地接受。

眼看陆大石几人都走了好长一段路了,陆杨连忙出声打断了刘晓的嘱咐。

“娘,你再不放手,爹和大哥他们就要走远了。”

刘晓抬头看了一眼前面几人的身影,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松了手。

“那杨子你可得记住别下地干活啊!”

“娘放心吧。”

跟刘晓道别之后,陆杨也不着急,慢慢地跟在陆大石几人身后。

此时月亮还没有消失,天色刚有些亮。

路上却有不少人。

大家行色匆忙,倒也没有注意到陆杨。

原主跟村里的人也不算很熟,陆杨也就没跟周围的村民打招呼。

一炷香后。

陆杨跟在陆大石几人身后到了自家的田地。

大河村的田地还算平整,一眼望去,金色的稻浪此起彼伏,让人眼前一亮。

就在陆杨这一晃神的功夫,陆大石几人已经割了一小片空地出来了。

陆杨站在边上看了会,觉得这割稻谷好像也挺简单的。

弯腰抓住稻杆,然后右手一晃,瞬间就能割下一大把稻谷。

想了想,陆杨看向陆大石。

“爹,我也想割稻谷。”

小说《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一炷香后,陆杨走到了城门前。

“李伯,我来晚了。”

李伯摇头,指了指车上还剩下的几个位子,笑道:“不晚,还要再等等才能走呢。”

陆杨松了一口气,跟李伯聊了两句之后,便上车找位子坐下。

李伯也是大河村人。

因着前几年伤了脚做不了农活,便借了不少钱买了头牛。

现在专门做拉人或者拉货的生意。

片刻后,车上坐满了人。

李伯吆喝一声,牛车慢慢动了。

陆杨看了看车上的人,随后看向路边。

身上被几股视线盯着。

陆杨以前也经常被人这么盯过,早就习惯了。

他自动屏蔽了身旁细碎的声音,想着陆家的事。

陆家一共十七口人。

因为原主,原本三十多亩的田地现在只剩下了十亩。

如今日子都是过得紧巴巴的。

原主不管家里的事,每次回去都是为了拿钱。

他这次回家,估计几个哥哥嫂嫂多少也会有些意见。

毕竟,这是他第二次县试落榜。

县试三年两次。

要想再考,就得等到后年才能考。

而家里现在的情况,再卖地供他读书的话,估计一家人都会熬不下去。

陆杨垂下眼帘,看着手里抱着的箱笼,心里想着能赚钱的路子。

他是条真咸鱼,除了上课,手机玩得最多。

各种视频也看了不少。

仔细挑挑,能拿得出来赚钱的少之又少。

眼看想了几个,结合陆家的情况都一一放弃后,陆杨把注意力放到了自家祖业上。

他家是靠酿酒起家的。

后面虽然也投了一些其他的产业,但重心始终都是放在了酿酒上。

他从小到大接触得最多的,就是关于酿酒了。

不管怎么样,他对于自家拥有的酿酒方子多多少少也是有些了解的。

陆家如今这情况,用米酿酒不成,倒是可以从其他地方想办法。

陆家建在临村尾的位置,离后山差不多有一个时辰的距离。

他回家之后倒是可以去后山找一找,看看有没有什么能酿酒的东西。

就在陆杨想着以后的安排时,牛车慢慢停了。

陆杨抬头看了一眼,不知何时,车上只有他和另外两位大叔了。

他连忙跟着两位大叔下车。

车钱之前就给了,陆杨等李伯走远之后,才往前面的村口走去。

现在正是农忙时期。

陆杨直到走到家门口,也没有遇到人。

陆家院门关着,陆杨看了看周围的土墙,上前几步敲门。

“来了,是谁啊?”

一道稚嫩的声音响起。

陆杨从记忆里得知,这是大房二儿子二牛的声音。

“二牛,是小叔,把门开开。”

二牛已经从门缝里看出来是谁回来了,陆杨刚说完,他就已经踩着凳子把门栓拉开了。

“小叔!”

陆杨点点头,看向正在院里玩耍的几个小孩,一边往里走,一边问道:“二牛,只有你们几个在家吗?”

陆家有8个小孩。

除了大房7岁的铁蛋不在之外,其余几个小孩都在。

二牛点头,“大哥去田里帮忙了,我和招娣姐在家照顾弟弟妹妹。”

招娣是二房的大女儿,今年6岁。

现在背后正背着三房1岁的小女儿豆子。

几个小孩见到陆杨,也乖巧地过来喊人。

原主平时回家大多数时候都是关在房里看书,并不怎么接触这些小孩。

几个小孩也被家里的大人说过不能在小叔看书的时候大吵大闹,因此这会见到陆杨脸上都有些胆怯。

陆杨笑了笑,也没有说什么。

让他们自己继续玩之后,就回了房。

陆杨把箱笼里面的东西摆放到书桌上后,便拿着买的骨头和肉去了厨房。

陆家有五间土屋,形成一个凹字。

一间正屋,左右两边各两间土屋。

原主之前看书怕吵,就搬到了左边的土屋里住。

另一间则是用来放杂物。

右边一间是厨房,一间是大房在住。

正屋四间房。

一间父母住。

一间二房住。

一间三房住。

还有一间,则是给大点的孩子们住。

厨房里放了很多东西,看着不算大。

陆杨怕这天气把肉和骨头闷坏了,便从柜子里拿出几个碗把东西装好。

然后又打了两盆井水,把碗放上面搁着。

弄好后,陆杨趁机看了一眼厨房里的情况。

灶台上放着两个罐子。

一个装着半罐子的粗盐,一个装着浅浅一层的猪油。

米面豆子一类的东西陆杨没有看到,只在一旁的桌上看到了一篮子的野菜。

陆杨从记忆中得知,这是苦菜。

一听名字就知道味道肯定带着苦味。

这应该就是陆家晚上要吃的菜了。

陆杨走出厨房,看了看天色。

现在正是申时,他娘和三个嫂嫂应该也快要回来做饭了。

陆杨也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

见几个孩子玩得正高兴,就回房把桌上的东西整理了一下。

抄书可以明天开始。

他现在可以先练练字。

拿出笔墨纸砚。

陆杨一连写了两张纸,才停下活动了一下手腕。

看着纸上的字,陆杨满意地点头。

原主的字偏向于颜体。

笔画丰满浑厚,气势磅礴。

大气中带着一抹锐利。

整体看着仿佛多了一抹生动的灵魂。

陆杨抬头看了一眼窗外,见几个小孩都乖巧地在院子里玩石头后,又抽出两张废纸继续练字。

不知过去了多久,一道开门声响起。

陆杨抬眸望去,便见他娘刘晓拎着一个篮子走了进来。

后面还跟着铁蛋和三个嫂嫂。

想了想,陆杨放下笔,收拾好桌上的纸张就走了出来。

“娘......”

陆杨刚想跟几个嫂嫂打招呼,便被他娘给打断了。

“你爹就说你今天会回来,还让我回来早一点做饭。”

刘晓高兴地走上前拉着陆杨的手检查了一遍。

见陆杨的精神和整体看着比前几个月回来时还要好一些后,刘晓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杨子饿了吧?娘这就去做饭。”

陆杨刚想说不饿,刘晓就急匆匆地往厨房里走去。

片刻后又拿着一个葫芦瓢出来,然后进了正屋。

陆杨笑了笑,然后看向三个嫂嫂。

“大嫂,二嫂,三嫂。”

陆杨照着顺序喊了一遍。

小说《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陆松回过神,看了一眼陆杨之后,才转头看向陆柏。

“大哥,我觉得听小弟的话没错。”

这酒价既然能从一两升到一两半,说明这里面的水分有些多。

陆松就算没有跟人谈过生意。

也能从陆杨那淡定的神情中看出一丝坚决。

想了想,陆松加强了语气:“大哥,现在小弟也开窍了,我们听他的就行。”

上次,陆松便从桃仁那件事中学到了一些。

有时候,放弃一些好处。

说不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而这次,陆松也能从陆杨不让步的态度中学到了一点。

那就是谈生意,就是件你情我愿的事。

不该让步的,就不能让步。

这样想着,陆松的脚步也走得快了几分。

陆柏听着陆松的话,慢慢地停下了脚步。

看着前面两个弟弟的身影,陆柏似是明白了什么。

一盏茶后,三人来到了云间酒楼门前。

酒楼大门装修得很是大气。

门窗上都是流云的图案,看着别有一番滋味。

招牌上的云间酒楼四个大字写得十分潇洒飘逸。

应该是特意请人写的。

陆杨收回打量的视线。

站在门前看了看里面,眼里闪过一丝深思。

他后退几步,转头看向云间酒楼周围。

云间酒楼里的客人并不多,跟以往原主的记忆有些出入。

不过等看到云间酒楼侧对面那间新建的大酒楼后,陆杨便了然了。

就这么几眼,对面那间明月酒楼进进出出的人络绎不绝。

而他在云间酒楼门前站了这么久,连一个人影也没看到。

陆杨当下便知道了云间酒楼的窘境。

不过,这正合他意。

陆杨眼里含着笑意。

看了一眼明月酒楼之后,便让陆柏和陆松跟他一起进去。

陆柏和陆松对视一眼,也没有问陆杨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没什么客人的酒楼。

陆杨一进去,便见酒楼掌柜懒散地拨弄着算盘。

就连小二也是一脸的无精打采。

不过进来既是客。

陆杨三人还是被小二殷勤地招待着入了座。

小二看了一眼陆杨手里捧着的酒坛子,又看了一眼陆柏和陆松的。

心里不禁泛起了嘀咕。

这来酒楼里还能自带酒水的?

不过难得酒楼里来了客,小二还是提起精神向陆杨三人询问。

“三位客官,请问你们这是来吃饭还是来喝酒的?”

陆杨看了一眼陆柏和陆松,见两人都摇头之后。

便自己拿了主意。

“小二的,你们酒楼里可有什么招牌酒?”

小二的一听,顿时满脸笑意,眼神里也是有着一股骄傲。

“说起我们酒楼里的招牌酒,客官们可是来对了!”

说着,小二数起了手指头。

“我们酒楼里有竹叶青,有琼花露......”

小二说得正起兴,便见眼前这位少年郎勾起嘴唇。

“你们酒楼里有这么多招牌酒,怎地没什么人来呢?”

小二顿时说不下去了。

杀人不诛心,这人说的话真是杀人诛心又不见血。

见小二的脸色难看,陆杨解释:“小二哥,劳烦你把你们掌柜的请过来,我有些事想要与你们掌柜说。”

小二皱眉道:“我们掌柜的可忙了,没空来见你们,你们来这若是想找茬,可以去隔壁酒楼。”

小二说着,转身便打算离去。

陆杨笑道:“小二哥且慢,在下是真有事找你们掌柜商量。”

陆杨瞥了一眼正往他们这边看过来的酒楼掌柜。

他轻轻拍了拍桌上的酒坛子,淡笑道:“你看,我连酒坛子都搬过来了,自然是想帮你们掌柜的一把。”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