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全本阅读
现代都市连载
《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是网络作者“一只绿耳”创作的军事历史,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刘晓陆杨,详情概述:男子把酒杯里的酒喝完后,便起身走到陆杨面前。指了指周围的酒缸,男子笑道:“你是问的哪一种酒?”想到陆大石和陆柏几人,陆杨笑道:“来坛浊酒吧。”一坛浊酒十斤左右,陆杨付了一百八十文钱。趁着男子装酒的空隙,陆杨问道:“大哥,您这有松针酒吗?”“有的,你要吗?”陆杨没回答要不要,只是笑道:“这......
主角:刘晓陆杨 更新:2024-02-16 17:01: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晓陆杨的现代都市小说《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全本阅读》,由网络作家“一只绿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是网络作者“一只绿耳”创作的军事历史,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刘晓陆杨,详情概述:男子把酒杯里的酒喝完后,便起身走到陆杨面前。指了指周围的酒缸,男子笑道:“你是问的哪一种酒?”想到陆大石和陆柏几人,陆杨笑道:“来坛浊酒吧。”一坛浊酒十斤左右,陆杨付了一百八十文钱。趁着男子装酒的空隙,陆杨问道:“大哥,您这有松针酒吗?”“有的,你要吗?”陆杨没回答要不要,只是笑道:“这......
第二天天还灰蒙蒙的,陆杨便听到院子里有走动的声音。
陆家前两天才开始割稻谷。
十亩地,陆家劳动力还算可以,忙个四五天就能把十亩地收割完。
虽然陆杨没有割过稻谷,但既然他来到了这里,总归还是要适应这样的生活。
陆杨起身穿好昨天从衣柜里拿出来的破旧衣裳。
穿好旧布鞋,拿好洗漱用的东西后就往外面走。
月亮还挂在天上,陆杨借着淡淡的月光看向正在院子里洗脸的陆柏。
“大哥早。”
陆柏一愣,抹了一把脸后才看清是陆杨。
“杨子怎么这么早起来?”
现在看书也看不了,陆杨一般都是在太阳出来的时候起来。
这般早的起来,实属难见。
陆杨笑了笑,也没有解释什么,只是道:“起来活动活动。”
说着,陆杨也开始洗漱。
“哦。”
陆柏呆呆地应了一声之后,也不知道该跟陆杨说些什么,索性便去了厨房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事。
虽说陆家一般都是吃的两顿。
但现在是农忙时期,只吃两顿的话,身体肯定是受不了的。
而且他们还是一大早地出门,不吃早饭的话,肯定没法熬到中午。
此时刘晓正在弄着杂粮面。
陆杨洗漱完之后,便也去了厨房。
昨晚的杂粮野菜饼有些粗粝磨嗓子,陆杨吃不惯这东西,加上也没有什么胃口,便只吃了一个。
而那些菜少油少盐的,猪肉也是有着一股膻味。
陆杨只吃了几口,喝了碗汤便没有再吃了。
这会肚子也有些饿了。
陆杨看着刘晓手里拿着的微微发黑的面团,也没看出里面是加了什么东西。
刘晓看了一眼陆杨,惊讶道:“杨子起这么早作甚?现在看书,可是要坏眼睛的。”
陆杨看了一眼正打算把斧头拿到院子里劈柴的大哥,又看向刘晓。
“娘,我不看书,我背会书。”
刘晓点头,“行,那你出去等着,一会就能吃了。”
陆杨见厨房里也没有什么他能搭上手的事,便出了厨房。
陆柏正在角落里劈柴,陆杨看了一眼,当真就自己找了个地方开始背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原主读书是努力的,按理说应该过县试不难。
但无奈原主的应试心理有些问题。
第一次考县试的时候有些紧张,导致后面时间有些不够用。
落榜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第一次县试没有经验,紧张点也是正常的。
只是第二遍,原主担心这一次时间又不够,一紧张,导致平时背得滚瓜烂熟的四书五经等书籍忘得一干二净。
这越是想记起,就越是想不起。
后面原主出来时,双眼都是通红的。
陆杨和原主刚好相反。
他心态向来不错,平时考试成绩都是出乎意外的高分。
现在距离县试还有差不多两年的时间。
有着原主的记忆,他再努力努力,说不定能考个秀才出来。
陆柏听着院子里清朗的读书声,心里一阵欣慰。
小弟这般努力,想来下次县试一定能过。
到时候他们陆家,也就熬出头了。
这样想着,陆柏挥动手臂的动作又大了几分。
陆杨不知陆柏心里的想法,他这会正一边背书,一边想着所背句子的意思。
陆杨脑子是聪明的,不然也不能凭着咸鱼的态度考上重点大学。
这会一边背书一边理解意思,效率非常高。
时间慢慢过去,太阳隐约也要出来了。
刘晓把面分好之后,便喊陆杨几人过来吃面。
几人吃完面后,收拾收拾东西便准备往外走。
陆杨静静地跟在几人后面。
直到出了门,刘晓才反应过来。
“杨子,你就在家里看书好了,田里的事你不用管。”
今天再忙一天,明天田里的事就差不多了,用不着陆杨过去帮忙。
听到刘晓的话,陆柏几人这才反应过来。
陆大石看着陆杨,皱眉道:“杨子你这是要去做什么?”
陆杨看了同样有些不认同的陆柏一眼。
然后又看了一眼陆松和陆榕,见两人只是站在原地看着,并不打算出声之后,陆杨笑道:“爹,我这天天看书,出去散心放松一下心情也是好的。”
陆大石想了想,觉得陆杨说的话也有道理。
“行,那你就跟着过去看看吧。”
陆大石都答应了,刘晓也不好说什么。
回去给陆杨拿了顶草帽后,便跟陆杨嘱咐了两句。
“杨子你没割过稻谷,你站在路边看着就好,别下去帮忙了,小心割到手。”
“娘放心,我不下地割稻谷。”
他知道自己的能耐,这割稻谷说不定真会割到手。
他今天出门,一是想去后山看看,二也是看看能不能帮什么忙。
陆杨作为新时代青年,良心还是有一点的。
原主什么事都不帮忙,他却不能这么心安理得地接受。
眼看陆大石几人都走了好长一段路了,陆杨连忙出声打断了刘晓的嘱咐。
“娘,你再不放手,爹和大哥他们就要走远了。”
刘晓抬头看了一眼前面几人的身影,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松了手。
“那杨子你可得记住别下地干活啊!”
“娘放心吧。”
跟刘晓道别之后,陆杨也不着急,慢慢地跟在陆大石几人身后。
此时月亮还没有消失,天色刚有些亮。
路上却有不少人。
大家行色匆忙,倒也没有注意到陆杨。
原主跟村里的人也不算很熟,陆杨也就没跟周围的村民打招呼。
一炷香后。
陆杨跟在陆大石几人身后到了自家的田地。
大河村的田地还算平整,一眼望去,金色的稻浪此起彼伏,让人眼前一亮。
就在陆杨这一晃神的功夫,陆大石几人已经割了一小片空地出来了。
陆杨站在边上看了会,觉得这割稻谷好像也挺简单的。
弯腰抓住稻杆,然后右手一晃,瞬间就能割下一大把稻谷。
想了想,陆杨看向陆大石。
“爹,我也想割稻谷。”
小说《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一炷香后,陆杨走到了城门前。
“李伯,我来晚了。”
李伯摇头,指了指车上还剩下的几个位子,笑道:“不晚,还要再等等才能走呢。”
陆杨松了一口气,跟李伯聊了两句之后,便上车找位子坐下。
李伯也是大河村人。
因着前几年伤了脚做不了农活,便借了不少钱买了头牛。
现在专门做拉人或者拉货的生意。
片刻后,车上坐满了人。
李伯吆喝一声,牛车慢慢动了。
陆杨看了看车上的人,随后看向路边。
身上被几股视线盯着。
陆杨以前也经常被人这么盯过,早就习惯了。
他自动屏蔽了身旁细碎的声音,想着陆家的事。
陆家一共十七口人。
因为原主,原本三十多亩的田地现在只剩下了十亩。
如今日子都是过得紧巴巴的。
原主不管家里的事,每次回去都是为了拿钱。
他这次回家,估计几个哥哥嫂嫂多少也会有些意见。
毕竟,这是他第二次县试落榜。
县试三年两次。
要想再考,就得等到后年才能考。
而家里现在的情况,再卖地供他读书的话,估计一家人都会熬不下去。
陆杨垂下眼帘,看着手里抱着的箱笼,心里想着能赚钱的路子。
他是条真咸鱼,除了上课,手机玩得最多。
各种视频也看了不少。
仔细挑挑,能拿得出来赚钱的少之又少。
眼看想了几个,结合陆家的情况都一一放弃后,陆杨把注意力放到了自家祖业上。
他家是靠酿酒起家的。
后面虽然也投了一些其他的产业,但重心始终都是放在了酿酒上。
他从小到大接触得最多的,就是关于酿酒了。
不管怎么样,他对于自家拥有的酿酒方子多多少少也是有些了解的。
陆家如今这情况,用米酿酒不成,倒是可以从其他地方想办法。
陆家建在临村尾的位置,离后山差不多有一个时辰的距离。
他回家之后倒是可以去后山找一找,看看有没有什么能酿酒的东西。
就在陆杨想着以后的安排时,牛车慢慢停了。
陆杨抬头看了一眼,不知何时,车上只有他和另外两位大叔了。
他连忙跟着两位大叔下车。
车钱之前就给了,陆杨等李伯走远之后,才往前面的村口走去。
现在正是农忙时期。
陆杨直到走到家门口,也没有遇到人。
陆家院门关着,陆杨看了看周围的土墙,上前几步敲门。
“来了,是谁啊?”
一道稚嫩的声音响起。
陆杨从记忆里得知,这是大房二儿子二牛的声音。
“二牛,是小叔,把门开开。”
二牛已经从门缝里看出来是谁回来了,陆杨刚说完,他就已经踩着凳子把门栓拉开了。
“小叔!”
陆杨点点头,看向正在院里玩耍的几个小孩,一边往里走,一边问道:“二牛,只有你们几个在家吗?”
陆家有8个小孩。
除了大房7岁的铁蛋不在之外,其余几个小孩都在。
二牛点头,“大哥去田里帮忙了,我和招娣姐在家照顾弟弟妹妹。”
招娣是二房的大女儿,今年6岁。
现在背后正背着三房1岁的小女儿豆子。
几个小孩见到陆杨,也乖巧地过来喊人。
原主平时回家大多数时候都是关在房里看书,并不怎么接触这些小孩。
几个小孩也被家里的大人说过不能在小叔看书的时候大吵大闹,因此这会见到陆杨脸上都有些胆怯。
陆杨笑了笑,也没有说什么。
让他们自己继续玩之后,就回了房。
陆杨把箱笼里面的东西摆放到书桌上后,便拿着买的骨头和肉去了厨房。
陆家有五间土屋,形成一个凹字。
一间正屋,左右两边各两间土屋。
原主之前看书怕吵,就搬到了左边的土屋里住。
另一间则是用来放杂物。
右边一间是厨房,一间是大房在住。
正屋四间房。
一间父母住。
一间二房住。
一间三房住。
还有一间,则是给大点的孩子们住。
厨房里放了很多东西,看着不算大。
陆杨怕这天气把肉和骨头闷坏了,便从柜子里拿出几个碗把东西装好。
然后又打了两盆井水,把碗放上面搁着。
弄好后,陆杨趁机看了一眼厨房里的情况。
灶台上放着两个罐子。
一个装着半罐子的粗盐,一个装着浅浅一层的猪油。
米面豆子一类的东西陆杨没有看到,只在一旁的桌上看到了一篮子的野菜。
陆杨从记忆中得知,这是苦菜。
一听名字就知道味道肯定带着苦味。
这应该就是陆家晚上要吃的菜了。
陆杨走出厨房,看了看天色。
现在正是申时,他娘和三个嫂嫂应该也快要回来做饭了。
陆杨也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
见几个孩子玩得正高兴,就回房把桌上的东西整理了一下。
抄书可以明天开始。
他现在可以先练练字。
拿出笔墨纸砚。
陆杨一连写了两张纸,才停下活动了一下手腕。
看着纸上的字,陆杨满意地点头。
原主的字偏向于颜体。
笔画丰满浑厚,气势磅礴。
大气中带着一抹锐利。
整体看着仿佛多了一抹生动的灵魂。
陆杨抬头看了一眼窗外,见几个小孩都乖巧地在院子里玩石头后,又抽出两张废纸继续练字。
不知过去了多久,一道开门声响起。
陆杨抬眸望去,便见他娘刘晓拎着一个篮子走了进来。
后面还跟着铁蛋和三个嫂嫂。
想了想,陆杨放下笔,收拾好桌上的纸张就走了出来。
“娘......”
陆杨刚想跟几个嫂嫂打招呼,便被他娘给打断了。
“你爹就说你今天会回来,还让我回来早一点做饭。”
刘晓高兴地走上前拉着陆杨的手检查了一遍。
见陆杨的精神和整体看着比前几个月回来时还要好一些后,刘晓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杨子饿了吧?娘这就去做饭。”
陆杨刚想说不饿,刘晓就急匆匆地往厨房里走去。
片刻后又拿着一个葫芦瓢出来,然后进了正屋。
陆杨笑了笑,然后看向三个嫂嫂。
“大嫂,二嫂,三嫂。”
陆杨照着顺序喊了一遍。
小说《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