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完整文集阅读我,长子扶苏,绝不让秦二世而亡

完整文集阅读我,长子扶苏,绝不让秦二世而亡

白马入芦花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我,长子扶苏,绝不让秦二世而亡》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白马入芦花”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扶苏荆轲,小说中具体讲述了:是秦国休养生息,体恤民众,减轻赋税,百姓生活安定,你看看谁还会跟他们这些旧贵族去造反,民心,华夏两千多年历史都在活生生的证明着,得民心者的天下!而现在,若是还按照法家那一套走,威压当世,那么,等自己父王离世,天下必将大乱,那又是重蹈历史的覆辙。必须想出一套新的策略,居中调和,慢慢改变大秦的治国之策!......

主角:扶苏荆轲   更新:2024-05-02 05:3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扶苏荆轲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文集阅读我,长子扶苏,绝不让秦二世而亡》,由网络作家“白马入芦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我,长子扶苏,绝不让秦二世而亡》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白马入芦花”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扶苏荆轲,小说中具体讲述了:是秦国休养生息,体恤民众,减轻赋税,百姓生活安定,你看看谁还会跟他们这些旧贵族去造反,民心,华夏两千多年历史都在活生生的证明着,得民心者的天下!而现在,若是还按照法家那一套走,威压当世,那么,等自己父王离世,天下必将大乱,那又是重蹈历史的覆辙。必须想出一套新的策略,居中调和,慢慢改变大秦的治国之策!......

《完整文集阅读我,长子扶苏,绝不让秦二世而亡》精彩片段


“嗡嗡~”

羽箭划破长空,发出刺耳的嗡鸣,又有火石夹杂其中,直扑临淄而去。

临淄城墙上的守军,多数都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或是齐国安逸多年,军备整训早已懈怠,面对漫天的箭矢,以及划破天空的火石,一时间,竟呆滞在原地,不知该如何应对。

“躲起来啊!”临淄城墙守将一声怒吼。

话音未落,第一波羽箭便已到来。

“啊!”凄厉的惨叫响彻临淄上空,一些齐军士兵躲闪不及,被漫天飞羽射成了筛子。

羽箭从耳边呼啸而过,一些趴在地上的齐军看见身旁满身血污倒地不起的同僚,顿时吓得肝胆俱裂,有的士兵拿起同僚的尸体做肉盾,有的害怕的疯狂乱窜。

“娘啊,我要回家!”

一名士兵大喊,下一刻,一块巨大的火石便砸了下来,带着他的尸体滚下城墙,血肉模糊。

“救命!救命!”

一名趴在城墙上的齐军士兵身中一箭,正疯狂的呼喊,发动着求生的本能,他旁边一位同僚见他还有救,便想起身把他拉回来,刚刚握住伤兵的手,正要用力。

一支巨大的弩箭飞射而过,将救人士卒洞穿,钉死在另一侧的城墙上,血污溅射了那名伤兵一身!

“啊~”那名伤兵吓得下身失禁,下一刻,他也被射穿!

临淄北城墙守将看着这遍地的惨像,双目充血,这简直是一场屠杀,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临淄城的百姓躲在家中瑟瑟发抖,城墙上的惨叫如同在他们耳边响起,他们害怕着,他们祈祷着!

“轰!”

一块巨大的火石直接越过城墙,将城中的一座民宅砸成废墟,房中之人,还在卑微祈祷着,现在却成为了一堆焦炭。

爆炸声,火焰燃烧的噼啪声在城内响个不停,而百姓,出去就是死,就是躲在家中也不安全,全部都把命运交给了老天!

一栋成为废墟的民宅里,一位蓬头垢面,满脸漆黑的女子挣扎着从废墟中探出头,用尽全力将自己护在怀中的孩子送出废墟,她的丈夫已经葬身火海,她自己的双腿也被房梁压断,这生的机会,她留给了她的孩子。

女子见孩子成功逃离废墟,最后的力气也已用尽,就此一睡不起,旁边的孩子看着外面漫天的火光,慌乱的人群,心里害怕,“哇哇”的哭着,并推着他最爱的娘亲,却在也得不到回应!

他不知道自己娘亲为什么不理他了,他只是一个劲的推着,废墟之中,一名小孩坐在他倒地的娘亲身旁,远处还有火光从天而降,如坠地狱!

战争之下,受苦的永远是普通百姓!

一轮箭矢终于停下,守城将军抽出长刀,在城墙上嘶吼着:“起来!还击,放箭还击!快一点”

他在城墙上监督着,见到那些怯战的挥手就是一刀,“快点,临阵后退者死!”

终于,在他的强力督战下,齐军开始反击,拉弓搭箭,居高临下,向下方秦军阵营射去。

“咻咻~”

临淄城墙上的箭矢也如暴雨般落下,看到这一幕,秦军阵营丝毫不乱,视若无睹。

让齐军绝望的是,他们的箭矢竟然射不到秦军阵营,距离还有五六步,而秦军的箭,却能射上城墙。

面对这一情况,城头上的齐军都傻眼了,这,居高临下都射不到他们,这仗还怎么打?

这,便是大秦军威之盛,大秦兵甲,就强在弓强箭利,经过大秦历代工匠的精心制作,秦国的弩箭,比六国射的更远,杀伤力更强!

就连上弦,秦军弓弩兵都需要先盘坐在地,嘴衔弩箭,用尽全身力气拉开弩弦,再将弩箭放入弩机,此举有些费时,但胜在人多,万箭齐发的威势无人能挡。

“不要慌,不要慌,准备好滚石和镭目,弩箭上弦,秦军的步军要进攻了,到时候,迎头重击”

“二轮齐射!”王贲再次下令。

“唰~”

刚刚停歇的弩箭再度袭来,投石车接连呼啸!

扶苏从下方望去,临淄城内都已经冒起浓烟,细看,好几个巨大火石全部越过城墙,投入了临淄城中。

扶苏眉头紧皱,若是城中百姓发现在城内也是死路一条,再被齐军煽动,激起血性,临淄六十万百姓不惜决死一战,拼死一搏,参加守城,那攻城秦军将付出更加庞大的代价。

“将军,临淄城中守军不足,当集中火石攻击城墙!

我看到有许多火石落入城中,不妥,城中百姓六十多万,我秦军火石这样砸,要是让他们觉得城中已无活路,必定奋起反抗!

到时候,原本只有数万守军的临淄城,眨眼间便有几十万人拱卫,真到那时,我秦军想要速胜,怕是难!”

扶苏说着。

王贲抬头,深深的看了一眼临淄城,微微点头。

“公子说的是,齐都不比赵都,倒也不必这么狠,齐人也不是赵人,当然,兔子急了都会咬人,何况是人呢!

我秦军攻势虽猛,但若是激起齐人血性,奋起反抗,反而不美!

昔日的邯郸之战,就是那赵王发动全城百姓,拼死守城,才让我大秦铩羽而归,今日,在这临淄,可不能让这种情况再发生!”

“来人!”

“末将在。”

“传令给投石车的那些士卒工匠,瞅准了打,把火石集中往城墙上投!”

“诺!”

“将军,多谢了!”扶苏说着。

“谢?公子,这你就见外了,你是监军,王上亲自任命,纠正大战之中的错误行为,原本就是公子的本分啊!

公子,看着吧,待我大军的箭雨和火石压的齐军抬不起头时,你就能看到我大秦锐士的无敌之姿了!”

“我拭目以待!”

箭雨阵阵,如黑云蔽日。

火石破空,如苍天怒吼。

看着这个景象,扶苏心中感慨万千!

如此强军,何人能敌?

无人能敌!

齐国灭亡已是必然。

只是,齐国事了,大秦打天下结束,要开始坐天下。

坐天下要的是什么,民心,现在大秦缺的,也是民心!

武力只是让人暂时屈服,而民心才可使天下百姓众望所归,武力和民心,是大秦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啊。

扶苏如此忧心忡忡,就是因为他知道以前大秦是怎么灭亡的,苛政,暴虐,徭役,每一个都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得民心。

底层的百姓思想很简单,谁对他们好,他们就爱戴谁,说百姓对灭亡的六国有多大的怀念,是片面的,只是那些六国旧贵族的余孽看到大秦百姓生活痛苦,具备造反的条件,才纷纷跳了出来。

而百姓,反正都是死,还不如拼一把的心态,才使的秦末战火四起,若是秦国休养生息,体恤民众,减轻赋税,百姓生活安定,你看看谁还会跟他们这些旧贵族去造反,民心,华夏两千多年历史都在活生生的证明着,得民心者的天下!

而现在,若是还按照法家那一套走,威压当世,那么,等自己父王离世,天下必将大乱,那又是重蹈历史的覆辙。

必须想出一套新的策略,居中调和,慢慢改变大秦的治国之策!


每次攻城,齐军若是全力抵抗,秦军袭扰完便跑,若是城防松懈,秦军就像看到猎物一般的饿狼,疯狂的扑上来,一打他们就跑,不打他们就进攻,齐军身心俱疲。

面对这样的现状,齐王大怒,他根本不信,认为是齐军将领的无能,才导致了如今的状况,于是他带着亲卫登上城墙,守城将领拼死劝诫,但也拦不住齐王。

齐王壮志凌云的要和齐军士卒共生死,共战斗,以此来激励齐军士气,但这一次走上前线,却让他终生难忘!

齐王第一次走上战场,就遇到了这片大地上最强的军队,这是幸运呢,还是不幸呢!

走上城墙,入眼便看见下方黑压压一片,大秦的旗帜在风中疯狂的飘扬着,而齐王反观城头,齐军士卒灰头土脸,旗帜也是东倒西歪,顿时,怒从心起。

“此地守城将领呢?给本王滚过来!”

一名齐军将领摸着城墙根,弯着腰,小心翼翼的来到齐王身旁,跪倒在地。

齐王建见他这副怂样,火冒三丈,上去就是一脚:“你就这样带兵的,我大齐的甲士都被你带成了什么怂样!站起来,给我挺直身板!”

“大王,大王不可啊,快蹲下,秦军的第一轮箭雨停了,马上就会来第二轮,第二轮秦军就要攻城了,大王啊,此处危险,快快离开吧”

“滚你吗的蛋,我大齐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将领,给我站起来!”

齐王抽出长剑,架在守城将领的脖子上,对着城墙上畏手畏脚的齐军士卒大喊:“都站起来,起身迎战,都当缩头乌龟,齐国能胜吗?”

齐军士卒一脸错愕的看着他们的王,没想到王上竟然如此硬气,在城头还站那么高。

守城将领被逼着站了起来,可齐军士卒没一个人动,开玩笑,他们在这守了这么久,都有经验了,秦军第二轮箭雨马上就来了,现在起身不是找死吗。

齐王见城头士卒无人遵王诏,气的脸色通红,“你们胆敢违抗王命,来人,杀了他们!”

话音刚落,一块火石飞来,一瞬间就把齐王面前的守城将领砸成了一堆肉泥,鲜血喷了齐王一身。

齐王懵了,呆呆的站在那里,脸上的鲜血一滴一滴往下掉,他低头,火石已经滚落下城墙,只留下一地红的白的。

齐王的护卫吓了一大跳,以为王上受伤了,正呼唤,就见齐王脸色僵硬的转过身来。

齐王隐约听到,城墙上响起的惨叫和火石飞过的爆炸声,护卫的叫喊,让他赶紧离开,下一刻,那名护卫就被射成刺猬,倒地惨叫着,那手还抓着齐王的脚,在地上挣扎着咽了气。

齐王浑身颤抖,他再转身,就见城头上爬上一人,和他对视了两秒,那人大喊一声:“什么玩意!”挥刀便砍。

“王上!”几名护卫持刀反击,将那名秦军击落。

那名秦军掉落时,嘴上还在大喊:“兄弟们,杀那个满身是血的,那是齐王!”

听到这一声,秦军顿时吃了药一般,疯狂的往城头爬,齐王,妈的,那可是条大鱼。

“啊!”齐王从呆滞之中恢复过来,一声大喊

“护驾,护驾,来人呐!”

齐军刚刚躲藏在城墙下的士卒已经起身,英勇的和秦军缠斗在一起,但是,因为齐王的大喊,无数登上城头的秦军都朝着齐王的方向去,不惜性命,誓要将他的人头砍下。

齐王身旁的护卫苦苦支撑着,城头的守军也在拼命保护齐王,齐王身旁被挤成一团,齐军人一个个倒下,为了他的愚蠢而买单。

小说《我,长子扶苏,绝不让秦二世而亡》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第二日,扶苏早早就起来,刚下床,王犊子便手持水盆,带着汗巾前来伺候。

面对着王犊子那面面俱到的伺候,扶苏十分不舒服,洗脸都要别人帮忙,自己是瘫痪了,还是残废了!便将王犊子赶了出去。

随后,便马上陷入了尴尬,这秦朝的衣服,就这几块布,还是便服,自己愣是穿不来,没办法,还是的叫王犊子来穿衣。

扶苏展开双臂,感觉自己像个人形衣架,没过多久,王犊子便将衣物给自己穿好了。

这个,就叫专业!

扶苏走出大帐,一阵微风袭来,带来山林之间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远处,一抹晨曦已在树梢之上冒头,金黄的光芒散射在林间,几只小麻雀叽叽喳喳的吵闹着,似乎不解下方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陌生人。

军中已经开始埋锅造饭,二十万人的饭菜,光埋锅便有两万口,秦军十人为一什,十人吃一锅。

炊烟随着微风袅袅升起,那粟米的清香便萦绕着整个营地,不远处,还有大秦锐士在训练,以求在战场上多夺军功。

入眼的景象,让扶苏有些恍惚,他仿佛又回到了以前的军营之中,身旁,是袍泽,是兄弟,是值得性命相托的人。

而现在,下方的甲士,都在谈笑风生,他们依然在为国而战,或许,他们只是为了生存,为了获得爵位,为了摆脱奴藉,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所作之事有多么伟大。

但,他们聚在一起,就组建了我大秦之军,大秦锐士,他们是历史的推动者,也是历史车轮下的牺牲者。

“公子,该用膳了!属下已将膳食准备完毕!”

扶苏走入自己军帐,眼前的食物眼花缭乱,他身为秦王之子,待遇自然十分丰厚。

“王犊子,我秦军将士吃的如何?”扶苏问道。

“这,王上曾有令,不允许宦官插足军事”

这倒是,父王青年执政时曾爆发嫪毐之乱,虽被平息,但在父王心中留下了阴影,长信候嫪毐广纳门客,甚至插足军政,谋反,这就是宦官之害,虽说嫪毐算不上真正的宦官。

父王讨厌宦官,那为何一统天下后会宠幸赵高呢?

“算了,不想了,出去看看!”扶苏起身。

“公子,公子,还没用膳呢!”王犊子急切的说。

扶苏再次走出大帐,往旁边军营而去,一路走一路看,他发现一件事。

秦军士卒吃什么,都有定额,那些战车的御者,应该有着第三级爵位,簪袅(zan,niao),他们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而军营之中最多的,是身着铠甲,戴着尖顶圆帽的步兵,他们是二级爵,上造,吃粗米。

大秦,二十等军功爵制真是深入人心,一言一行,一饭一菜,都体现着阶级,而唯一能跨越阶级的,就是军功,如此,为了军功,大秦甲士如何能不勇猛,商鞅真是鬼才啊!

扶苏身着便服,走到一口大锅面前,锅前已经围坐十人了,那名什长正在向他手下那群甲士吹嘘他的战绩。

“王贲将军,真乃当世无敌,想当初,我大秦围困魏都大梁,久攻不下,那大梁城城墙修的,无比坚固,连我大秦的投石车都不能撼动它,并且,大梁城内粮草充足,足足可以支持三年调度”

“束手无策之时,王贲将军命几万秦军甲士不分昼夜,疯狂挖掘黄河河堤,大堤冲开,那黄河之水,犹如天倾,席卷而下,而那时又是雨季,大梁就此沦为水泽之国。

无奈之下,魏王假只好开城投降,那魏王站在水泽之中,面对着我大秦锐士缓缓跪倒,手捧国书与玉玺,他这一跪,就此宣告天下,魏国灭国,你们能理解这种感觉吗?”

旁边的甲士听得入神,恨不得围困魏都的就是自己。

扶苏在一旁听着,笑着说道:“老什长,那是王贲将军的奇策,和你有什么关系啊!”

“放屁,怎么没关系,老子可是在黄河之堤挖了几天几夜,连我手中的长戈,都挖断两把,那一战,王上大喜,我们这些平民全都赐爵一级,欸,你小子哪来的?”

“啊,我是别的营的,听的入迷了”扶苏打了个哈哈。

“别乱跑,你小子,这么年轻,不懂规矩,大秦的军法可是十分严酷的”老什长告诫道。

“是是是,老什长,我都在这了,也是饭点,赏口饭吃啊”

“臭小子,行嘞,六子,拿个碗,咱一起吃!”老什长大手一挥。

扶苏成功挤进了这群汉子里,虽是粗米,但这帮人吃的贼香,扶苏以前也没少吃大锅饭,看着他们吃,自己也吃的津津有味。

正在此时,辕门处飞掠进一支马队,这群骑兵,全都身穿黑色铠甲,面覆黑色面具,这是大秦王宫的禁军。

为首之人,手持一杆巨大的黑龙旗,身旁有一名书生装扮的儒生,看这群骑兵,都护在这名书生身旁。

他们冲进军营,大喊:“王诏,王贲接诏!”

中军大营,王贲和李信诸将快步走出大帐,来到那群甲士面前。

书生拿出一卷绣着黑龙的布帛,缓缓开口:

“王诏!”

历下军营,二十万秦军将士皆齐身跪地,扶苏也不例外,这,是对王权的臣服。

“将军王贲,率王师攻灭燕代,现拜王贲为大将,由燕地入齐国,正是回师之路。齐国若存,大秦如缺臂膀,望将军一鼓作气,由燕地南下,攻灭齐国!秦王政二十五年”

“臣王贲领诏!”

书生将王贲扶起,笑着说:“大将军,王上望大将军凯旋”

“大将军,我说的没错吧,我父王一定会让大军从燕地南下的。”扶苏缓缓从人群中走出。

“见过公子”使者作揖行礼。

“哦,使者辛苦,不知名讳?”

“臣下陈驰”

陈驰,卧槽,就是凭一张嘴说动齐王建投降,让齐国数十万大军放下兵器的陈驰。

“先生辛苦!”

“公子如何得知王上会从燕地出兵呢?”

“此事,简单,齐国兵戈齐齐向西,举国畏惧秦国派大军攻齐,那齐王建更是战战兢兢,却不曾想,我大秦大将军王翦攻灭燕国后,燕王喜逃窜。

如今,王贲将军率大军俘虏燕王,攻灭代地,毫不费力,这支强劲之师已经移动至齐国北面,整整二十万大军,若是南下岂不是势如破竹!齐都临淄便是我大秦掌中之物”

好大一盘棋,公子其智近妖啊!

妖个毛线,历史就是这样好吧。

......

扶苏公子加入灭齐大战,各位读者大大多多支持啊!


“也就是说,临淄还有五万之数!不妥”蒙恬一脸凝重。

“不妥?蒙恬将军,临淄可是大城,五万守军还算少的,难道你还要派更多的军队驻扎?”杨端和在一旁发出疑问。

“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依我之见,一万人足矣!”

“一万!这可是战时,临淄刚刚拿下,况且城内可是六十万百姓啊,若是再发生一次郢陈之乱,使我秦军大败,王上震怒自不必说,我们怕都是要以死谢罪!”内史腾一脸凝重的说道。

谁能想到,刚才还在扯淡吹牛的几人,现在,就在这马背之上,谈论起了军国大事。

王贲已经让亲卫对四周戒严,两百米的范围内,不允许出现任何人,所有的亲卫如临大敌。

“王贲将军怎么看?”

“不妥,太过冒险,若是临淄叛变,一万秦军根本无法镇压,到时候,我二十万大军将陷入高唐和临淄的包围之中,局势大变,到时候,谁也不敢说大胜!驻军五万是我和公子商量过的,这个兵力,最合适,既不会影响高唐之围,又有能力掌控临淄!”

“呵呵!公子,高唐没粮草了吧!”蒙恬自信的说道。

“你个赌徒!”扶苏无奈的笑道。

“哈哈,还是公子了解我啊,赌徒,没错,我就是赌徒,但我是有必胜把握的赌徒!”

“说说,今天的大战怎么回事?”扶苏问道。

“唉,你们知道啊,原本王上是要我单独攻灭齐国,可是没想到啊,那高唐就是一个乌龟壳,硬生生把我三十万大军东进的脚步给拦截了下来,打了三个月,没有丝毫进展,但我也不会让他们好过,毕竟,主动权在我手上。

我将麾下三十万大军分成二十对,日夜袭扰,齐军一放松城防,就召几个队一起猛攻,齐军增援一到,立刻鸣金收兵,连着几个月,我秦军分队进攻,越打越有劲,而齐军,分不清我哪次是真的攻城,那次是袭扰,这优势不就出来了!”

在场诸将眼前一亮“蒙恬将军好计策,这齐军被我军日夜袭扰,怕是疲惫不堪啊!”

而扶苏则一脸奇怪的看着他:“这个老六我服了,敌进我退,敌退我扰,游击战法竟然被蒙恬用的炉火纯青,佩服佩服!”

“我大秦不是擅长大规模军团作战吗,你这套很有新意啊!”扶苏问道。

“公子,我秦军大规模军团作战那是拿手好戏,但是在高唐不行啊,高唐不愧是齐国边境第一城,天时地利它全部占尽,易守难攻,并且军队不宜展开,若是一味猛攻,我秦军损失不敢想象,就我那三十万人马,全部死光,都未必能拿下高唐

无奈,只能向咸阳求援了,现在,我大秦兵马足足六十五万,但也不可强攻,毕竟高唐之中驻扎有五十万齐军,一味死战,我大秦必定元气大伤!

我的建议有两条,诱敌,劝降!”

蒙恬说完,在场五人陷入一片沉默,蒙恬乃是经验丰富的名将,他的分析,条条切中高唐利弊。

虽然大秦已经集中优势兵力,但若强攻高唐,其损失没人承担的起,五十万人的堡垒啊,秦军若是拿下,六十五万大军怕是有一半要埋骨于此,就算拿下,那齐军投降的俘虏呢?

放了。秦军杀了他们这么多人,仇恨已经根深蒂固,放走岂不是放虎归山。

若是不放,全部杀掉,五十万人的鲜血,怕是方圆百里都将被鲜血染红,暴秦之名将传遍天下。

小说《我,长子扶苏,绝不让秦二世而亡》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扶苏在雨中兴奋的颤抖着,大秦锐士屯兵历下,这是马上就要发动对齐国的战争了,在这次战争中,自己一定要好好表现一次,让父王改变对自己的偏见。

秦军奖罚分明,沿用商鞅变法时期的二十等军功爵制,有功即赏,有过即罚,让平民阶层有了向上晋升的渠道,这大大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才能使秦国逐渐闻达于诸侯。

但唯一被人诟病的,就是大秦的律令和刑罚,太过于严酷,面对当时的社会环境,秦王嬴政信奉乱世当用严法,这是没错的。

大周末期,正由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乱世多动荡,严法才可威慑天下;但秦王一统天下后,还沿用严刑峻法,这便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公子,公子,您怎么站在暴雨之中啊!您的病可是还没好啊!”

一名内侍呼唤打断了扶苏的思路,他回头望去,只见一名太监手持一个华盖而来,欲帮他遮挡雨水。

“有心了,王犊子!”

这名太监在自己出生之后便开始伺候自己,二十年来兢兢业业,算得上是自己的心腹。

“能得公子一言,我死而无憾!”

正当此时,不远处响起甲胄之声,眨眼便到了近前。

一群身着铠甲,腰佩长剑的将领走来,为首之人,眼神锐利,一身黑甲在其身更显庄严,目光直视之下,只感觉杀气凛然。

这便是大将军王翦之子,王贲!

王家父子,为大秦一统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东方六国,除韩国外,全部亡于这父子二人之手,王翦攻灭赵国,楚国,燕国,王贲攻灭魏国,齐国,这等功绩,可谓传奇。

“见过公子!公子大病初愈岂可再淋此暴雨,你是怎么伺候的?”

王犊子害怕的跪倒在地,双手撑着华盖,不停的颤抖着。

“将军息怒,不怪他,我已经彻底好了!诸位将军是要商讨伐齐之事吧,那别站在雨中了,入帐议事吧”

进入大帐,王犊子立即将大帐中的灯火点亮,霎时,一片明亮,借着这明亮的光,扶苏好奇的看着这位名传千古的大将,王贲!

“公子,公子”

一声呼唤让扶苏回神。

“怎么,公子,我脸上有东西?”王贲疑惑的问道。

“没有,就是感觉将军脸上有杀气!”

“哈哈哈,杀气,我大秦锐士最不缺的就是杀气!”王贲豪爽的大笑。

“况且,当今天下,六国仅存齐国,若不带点杀气如何灭齐!”

“将军说的是,请上座!”扶苏伸手迎出。

王贲大惊,“属下不敢,公子在此,贲岂敢僭越!”

扶苏摇摇头,“将军这话就不对了,大军之中,只有主帅与将士,哪来什么公子,你是我秦军主帅,理应坐上位!”

扶苏起身,扶着王贲坐上主位。

“大军灭齐在即,我扶苏在军中不是公子,而是主帅帐下监军,能与诸位将军并肩,乃扶苏之幸,有诸位,乃是我大秦之幸,此战,诸位必定青史留名”

说罢弯腰,面对帐中将领行了一礼。

面对大秦王长子的行礼,帐中将领纷纷抱拳。

“臣等不敢受此大礼!”

“如何不能受,我大秦锐士,为我大秦开疆扩土,为我大秦平定天下,你们,受之无愧!”

王贲此时也从主位中站起,眼中闪过一阵惊奇,扶苏公子怎么变了一个人一般,以前的公子,嘴中总是说着礼法,讲着仁德,甚至认为兵戈是天下大乱的根源,是百姓苦难的根源,甚至不惜性命进谏!

而此刻,扶苏公子一改常态,盛赞大秦锐士,盛赞诸位将领,身上隐隐有壮志,此举对收取军心有莫大的帮助啊。

须知,储君乃国本,再强大的帝国也得要有人继承,当今王上虽然正值壮年,储君之位高悬,身为王长子的扶苏自然被许多人看重。

只可惜,扶苏虽长,却屡屡被王上训斥,甚至有传闻,王上不喜扶苏。

“将军,大军已经全部屯扎于历下,下一步该如何行事?”

问出此言的是秦将李信,扶苏循声望去,只见一名俊朗的中年人,眉宇之间带着些许颓废。

是了,秦王政二十二年,即公元前二二五年,李信率二十万秦军攻楚,大军一路高歌,大败楚军,却不曾想,战线拉的太长,在李信准备攻打楚国国都寿春时,已经攻陷的郢陈在昌平君的率领下起兵反秦,使李信腹背受敌,无奈回师郢陈,途中却遭遇楚将项燕偷袭,大败而归。

壮年之时,遭遇如此挫折,李信有些心灰意冷,如今随大军剿灭燕国残部,都只是副将,在秦王的眼里,他已是一名败军之将。

败军之将,不在秦王眼中也正常,毕竟,大秦初期名将太多,败绩只是让他多了一种被淘汰的理由罢了。

父王不要,我要啊,李信啊,除去楚国之败,他也是一代强将啊,毕竟是史书留名之人,如何能弱。

秦初强将遍地走,秦末狼烟无将平,岂不可笑。

“这位是李信将军吧,果然英武非凡,李信将军,我可是仰慕你很久了,何日你我畅谈一番”扶苏笑着开口,令人如沐春风。

李信眼中闪过不可置信,自己在楚国的败绩,已经让他在大秦军方有些可有可无,可这,扶苏公子竟然能看重自己?

见李信迟迟未回答,王贲开口:“李信,公子器重还不谢恩,你在等什么?”

李信瞬间清醒,对啊,这可是扶苏公子,王上长子啊,不管怎么说,公子扶苏都是大秦最合法的继承人啊,能得到他的看重,日后未必没有再度崛起之日。

想到这,李信跪地。

“谢公子,信愿聆听公子教诲!”

“好,咱先听候王贲将军命令!”扶苏微笑着将他扶起。

“好啊,公子痊愈,乃是吉兆,我大秦必将大破齐国,如今,我等已将兵马屯扎于历下,只需举兵南下,大军便可长驱直入,直达齐都临淄,我已禀明王上,不管王上从何处发兵,我等也不可懈怠,各位将军,下去准备吧!”

“诺!”

众将走后,王贲满脸微笑:“公子刚才一言一行,着实让贲不敢相信,简直判若两人,之前公子还问我,王上厌恶公子该如何应对,如今公子之表现,就是最好的方法啊!王上若是得知,必定大喜!”

“况且,王上让公子监军,就是信任公子,想要培养公子啊!”

“将军说笑了,你可是我的妻兄,我不问计于你我问谁,以前,是我太过愚笨,让父王失望,今日起,我绝对让父王不可置信”

“对了,将军,刚才你的决定是对的,我父王必定从历下用兵,攻取齐国!”扶苏严肃的说。

“公子何出此言?这可是军国大事,不敢妄断啊!”王贲劝诫道。

我靠,我咋知道的,我看历史书知道的啊,扶苏顿时一脸高兴,幸好自己多看了几本历史书啊。

“将军,我可是父王的儿子,父王的心思我还是能猜到一二的”

“公子,慎言,王心不可随意揣测!”

“这不就只跟你说了吗,相信我,准备好便是!”

自己原本就是一名军人,面对华夏近代那百年的屈辱史,他深深知道,一个国家,光讲礼是不行的,你还得有自保的武力。

而现在,面对华夏历史中那最最巨大的变革,能加入其中,无疑让自己心潮澎湃。

“韩,赵,魏,楚,燕”战国七雄中已有五国灭国,就剩齐国,还在苟延残喘,这最后一国,就让我扶苏来终结吧!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