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由检魏忠贤的现代都市小说《回到明朝科技兴国全集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席风万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回到明朝科技兴国》是“席风万里”的小说。内容精选:卖行的工作人员更是激动,自从取消底薪采用分成制度之后,虽然只能获取很小的一部分分润,大头还是进朱由检的内帑,可这到底是白花花的银子啊。价格越高,他们拿的也才能越多。“还有没有人要加价!”“成交!”“皇爷,皇家拍卖行的银两已经送至宫中,奴才清点完共合现银两千六百万两。”可谓触目惊心,仅仅是消化查抄贪官的家当就获利如此巨大......
《回到明朝科技兴国全集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眼下的欧洲无论王室还是贵族都以能够拥有一套来自东方的瓷器或银器为荣,茶叶贸易早已满足不了这些来大明捞金的商队。
珍宝才能卖出高价,回到欧洲之后这一套瓷瓶起码能卖出十万银币以上的高价,所以这些人在此也是毫不吝啬。
而负责拍卖秩序的大明皇家拍卖行的工作人员更是激动,自从取消底薪采用分成制度之后,虽然只能获取很小的一部分分润,大头还是进朱由检的内帑,可这到底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价格越高,他们拿的也才能越多。
“还有没有人要加价!”
“成交!”
“皇爷,皇家拍卖行的银两已经送至宫中,奴才清点完共合现银两千六百万两。”
可谓触目惊心,仅仅是消化查抄贪官的家当就获利如此巨大,朱由检摇摇头叹息道。
“此番银两全部送入内帑吧,此番王恭厂和天虎军训练开拔辽东,所耗恐怕也是巨大。”
此番朱由检的行为其实也是一轮全新的尝试,明朝皇帝自古以来都不对商收税不说,自己也是放弃了经营行商的权利。
但朱由检可不听这话,我这皇帝都快穷的冒烟了,你们富得流油还不叫我做生意,开什么玩笑?
所以朕也要做生意,只不过朕这一时半会做的还是无本买卖,赚的都是自己的。
这就是朱由检的态度。
顺天府西城内,一间临街店铺换了全新牌匾。
“大明工商局”
于此同时,大门口还立起来数个木板,上面张贴着最新的政策。
所有行商店铺,需统一按照《大明京师行商注册准则》要求领取营业执照。
半个月内无营业执照还经营商业行为者,一律查封。
半个月内缴纳一千两白银后方可赎回,若到期仍未赎回将直接查封。
此举一出,全城哗然。
但更多的人似乎漠然看待这条最新传出的要求,并没有着急在第一时间去领取这所谓的营业执照,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从这之后就要开启新的篇章——纳税。
从东厂和锦衣卫内抽调出来的人手加上原本京师的一些衙役共同组建了新的皇家税丞。
并且免费向所有前来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商家赠送由大明皇家税局监制印刷的进销存底册。
“李掌柜,这新出的营业执照照您说我们是办还是不办啊?”
“办是肯定要办的,就是不知道这商税到底是个怎么收法,只怕就算我想要去办,到时候收税和东家老爷交待不过去啊。”
“对啊,东家老爷怎么可能看着让这所谓税局来收税,这么多年生意了也没听哪家铺子交过税啊。”
“唉…”
此刻大明京城内的商贾们虽然满面愁容,但是朱由检却笑容满面。
源源不断的银子就马上能进入到自己兜里来了,所以说目前只是针对京师范围之内的商户进行一个试点,但是将来肯定是要推广至整个大明的。
有了这次的经验,在接下来的工作推广当中一定能够更加顺利。
尤其是针对江南。
经济上的胜利,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朱由检解决最大的困难。
但军备上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王恭厂逐渐在搬迁之后都还没有去过,于是他便吩咐王承恩摆驾王恭厂。
王恭厂自顺天府搬迁至通州皇庄内之后,可谓戒备森严,堡垒重重。
“你知道你说的这番话意味着什么嘛?”
面对黄立极的这番话,朱由检其实早已猜测出了其背后的真实原因,但猜出来归猜出来,一时间也真的没有办法贸然揭穿。
大明的腐朽不是一蹴而就的,眼下就算想要去使用所谓的强制性手段,可自己手里又何来的这番手段呢?
东厂?锦衣卫?其实朱由检已不敢奢求,虽然魏忠贤咬着牙一直没敢与朱由检说实话,可据王承恩了解后禀报,眼下的大明锦衣卫与东厂厂卫人手已然吃紧。
乃至于魏忠贤逼不得已一边利用朱由检批下来的银子招兵买马,扩充人手,一边还从各地势力中抽调精良骨干,且中间之手段也是令人啧啧称奇。
先是下令,责令各地方东厂机构将年轻厂卫派至京城,许以加官厚禄,一方面对到达京师的人手进行逐一挑选。
利索精干的送至京营天虎军负责以手册训精兵或去江南督查盐务,次之送至稽查一线,负责京城大小官员的督查任务之中,再次送入王恭厂内监督建设及搬迁事宜。
逐渐剥离原有精干人手,保障朱由检的各项意图都能实现,毕竟就连魏忠贤都能够看得出来若朱由检收税不成,则今后大明危在旦夕。
一切都离不开一个钱字,这一点算是看的很是透彻。
而对于此次的科举改革,魏忠贤也不是不知,但都埋藏在心里,暗中安排人手摸查眼下大明朝科举现状。
真正是把一切都安排在了前面,就等朱由检将旨意尘埃落定之后,立刻行动。
而黄立极见朱由检如此一说,一边抬头与朱由检交换着眼神,一边在脑中思索着朱由检的此话的意思。
但显然朱由检看着一时间默不作声的黄立极,心里知道,若是连黄立极都说不通,那么这次科举改革传到下面之后,定然不会引起重视。
“这番改革,不是朕逼着你们贸然改制,肩挑大梁也并非如此容易,这些朕都知道,可爱卿可知朕心中之苦?”
黄立极闻言依旧默不作声,但思索片刻还是接话道:“微臣愚钝,请陛下明示。”
“眼下这大明朝堂之上的空缺是一天更比一天多了,无数的眼睛都在看着朕,就连诏狱里的那些所谓东林官员都悠哉的等着朕,丝毫不把此次贪污受贿之事放在心上,你可知道这是为何?”
黄立极皱起了眉头,心中暗道:“这..又该如何说呢..”
“因为他们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都以为,朕还是离不开他们,这偌大的大明朝廷离不开他们,这偌大的大明还需要他们为政治理一方,可朕不想用他们所以你可明白?”
黄立极懂了,这话一出他还能有什么不懂的。
怪不得不仅仅是直接对延续近千年的科举制度下手,怪不得要把这原本放在从春季的三月份提前至眼下深秋九月。
原来背后都是陛下的一番苦心。
朝廷..缺人啊,联想到近来陛下训练新军、搬迁王恭厂、恢复商税,这一切都是在布局。
其实不怪黄立极,哪怕是时至今日,都没人将辽东之外的鞑子看作威胁,只认为是蛮夷偏安一隅的动荡,还以为鞑子还是那个对大明俯首称臣的鞑子。
可朱由检却心如明镜啊!
那北方的皇太极是什么样的人,他再清楚不过了!
文治武功样样精通,善用汉臣,禁止旗人对汉人滥用私刑,仅仅数年利用汉人就编制出甚至高于眼下明军战斗力的汉八旗。
完善后金的体制问题,将大权彻底的从分散场面集中到他一人之手,其中不可谓不艰难。
黄立极也不能再不开口了。
“微臣惶恐无法替陛下分忧..可这开科考试的钱从何来,臣实在是没办法啊..”
别的可能有困难,要是现在直接说钱的话,朱由检还是有点自信的。
“此番开科考试,乃朕之所意,期间开支从内帑单列,并且不止这样,此番考试将定于崇祯元年一月举行,并且设立地方大明考试院,未来将不止这一个考试。”
“要记得功在当下,利在千秋,先将框架搭起来,若是地方发现贫困学生,想要参加此次科举却无力承担期间开销,一律由地方考试院承担,未来所有关于各类考试职权,将全部收至京师!”
黄立极闻言此番才算是彻彻底底的明白了朱由检的意图。
挥挥衣袖,整了整原本因快步前来导致凌乱的官袍,目光间带着一丝坚毅与果断,跪倒地上高呼遵旨。
朱由检放心了,此事交给黄立极要比魏忠贤好得多。
毕竟黄立极算是正经从大明科举制度中一层一层筛出来的读书人,虽无挽救大明于危难之中的大才能。
但也算是眼下为数不多的可用人才。
“这次考试,不仅意味着我大明将科举彻底洗刷一遍,还意味着大明科举之科目从八股文章、那圣人文学中摆脱了出来,我大明眼下要的不是满口之乎者也的书呆子,更要那些真正有才华的士子!”
“此番考试,由朕亲自拟卷,其中将涵盖地理、数学、杂学、历史、民情、天下大势之见解等等方面,且考生答卷将全面禁止八股文章作答。”
黄立极愣在当场,原本在他以为,所谓皇爷亲自拟卷只是考题不同,眼下看来却是大错特错。
“不必惊愕,之后朕做的事情还多着呢!”
接见完黄立极,这次的科举革新算是彻底要落在实处了,而朱由检眼下也算是除过北方鞑子袭扰这事以外,短期内不准备上马新事宜了。
不仅是要理清眼下大明之局面,更重要的是要给这一番布局足够的发酵时间。
事虽繁杂,局势虽危急。
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朱由检也清楚。
黄立极走后的朱由检再次伏案在旁批阅折子的时候,心态明显松了很多,紧着的那条心弦似乎也被调松了。
廉政爱民,将成为大明新一代官员的主旋律,贪腐渎职也将成为让所有官员不敢碰触的高压线。
另一方面,朱由检却始终没有停止关注。
那就是王恭厂!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