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萍李惠军的现代都市小说《全集小说推荐我的1983之重生当首富》,由网络作家“骑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我的1983之重生当首富》主角李萍李惠军,是小说写手“骑驴”所写。精彩内容:没法坐到主位上。北方的小八仙桌,一般以正对门口的两个位子为主,又以右边为尊,给李惠军留出来的位子,正是右边的。“大爷,你可别,我坐到下首,给您倒酒方便。”另一个村领导李惠方拉着李惠军坐到主位上,“惠军,你是状元郎,今天,你必须坐到主位上,以后你想坐,哥哥我也不能同意。”众人纷纷笑着,让李惠军坐下。李惠方把所有人的酒倒满......
《全集小说推荐我的1983之重生当首富》精彩片段
正在众人准备起身离开时,李茂前再次开口,“大家先别走,听我说一句,经过村里商量,为了表彰李惠军同学为咱村挣得的荣誉,村里决定,奖励李惠军一百块钱。”
底下人开始议论纷纷,都知道村里因为小咸鱼的事情赚钱了,大家都等着年底分点钱,听说一下子奖励李惠军一百块,有人不愿意。
“你们也别不愿意,以后,你们谁家考个状元出来,村里还是奖励一百块,有人考上大学,奖励八十,有人考上大专,奖励六十,有人考上中专,奖励五十。”
大家都有机会得到奖励,反对的声音淡了下去。
三天后,李惠国的升学宴再开席,一样的人,一样的场地,一样的酒菜。
当天晚上,李惠军提着两瓶酒,到了李茂前家。
村里的高官已经在支书家等着了。
“大娘,又来你家蹭饭吃了。”
李惠国的娘笑着接过李惠军的酒,“你这孩子,上你大娘家来吃个饭,你还要提酒。”
随后,李惠国的娘凑到李惠军耳边,悄悄说:“惠国都和我们说了,应该是我们好好感谢你才行咧,以后勤来着点,大娘给你做好吃的。”
李惠军爽快的答应。
屋里,酒菜已经上桌,李惠国喝多了,到现在还没起。
“惠军,坐到这。”
李惠军一看,竟然是主位,这可不行,不管是从身份、年龄、辈分来说,李惠军都没法坐到主位上。
北方的小八仙桌,一般以正对门口的两个位子为主,又以右边为尊,给李惠军留出来的位子,正是右边的。
“大爷,你可别,我坐到下首,给您倒酒方便。”
另一个村领导李惠方拉着李惠军坐到主位上,“惠军,你是状元郎,今天,你必须坐到主位上,以后你想坐,哥哥我也不能同意。”
众人纷纷笑着,让李惠军坐下。
李惠方把所有人的酒倒满。
李茂前端起酒杯,“惠军,今天,你是第一次以大人的身份,在大爷家吃饭,上了大学,你就是大人了,我们也不再拿你当小孩子看,今天这杯酒,我们所有村干部敬你一杯。”
李惠军正要站起来,被李海利拉住了,“惠军坐着,这个场面,你当得起。”
“大爷爷,可别折煞小子。”
李海利和李惠军的爷爷是一辈,喊一声爷爷是应当应分的。
“惠军你坐着,咱们全村,都欠你一个谢谢咧。”
李茂前说完,率先把酒干了。
“村干部都知道你帮着卖咸鱼的事情,如果不是你,咱们村里,还是穷的叮当响,这杯酒,是谢谢你的。”
李茂前又倒满一杯,“这第二杯,是感谢你给咱们村里的娃娃树立了个榜样,按理说应该把你爹喊过来喝这杯酒,但村里有些事情,不能让你爹知道,只能你代着喝了。”
大家又喝一杯。
“第三杯,是想让你给出个主意,咱们村有钱了,能干些什么。”
“是啊,惠军,一下子好几千块钱,放在村里,也不是个事,我这心里天天不踏实,又不敢存银行,万一让镇上知道了,肯定给咱截留了。”村里的会计李茂灿问道。
村里的发展,李惠军当仁不让,重生金手指,不能光顾自家享用,也要带着村里一起发家致富,何况,枯河村全是姓李的,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
“大爷,大爷爷,咱们先说小咸鱼的货源问题,如今,方圆十里的渔村,都在给咱供应小咸鱼,大家最好联系一下各村委,以后的咸鱼,只供应咱们村,别让其他村学咱,咱们才能继续吃下去。”
“是这个理,已经有外村的人开始打听咱们销路的问题了。”
“可以适当提高一下收购的价格,我感觉一毛五,问题不大,不能光咱村委会拿大头,村民得不到多大的实惠。”
李茂灿接话:“是这么个理,如果一斤一毛五,每户每月晒出两百斤咸鱼,也能增收三十块钱。”
“第二,是防止县供销社插手,一旦县供销社插手了,咱们一个小小的村庄,扛不住,前几天陆高官来的时候,他好像很感兴趣,大爷,你可以多去县里跑跑。”
李茂前立刻表态:“没问题。”
“第三,是销售的问题,泉城、燕京已经拿下,剩下的,内陆很多大城市,你们都可以出去跑跑,说不准会有新的销路,借着泉城把咱列为典型的机会,一定能打开其他地方的销路。”
“最后一个,是运输,以后再用县供销社的车,可能不太方便,我觉得村里可以买辆车,以后咱们自己送货。”
李茂前的筷子啪叽一声,掉到地上。
买车?那要多少钱?
“不用买新车,买个别人淘汰的就行,部队上,或者矿上,处理的卡车,应该很便宜就能拿下来,具体的,需要你们去打听。”
“再就是联系方式,我不知道现在能不能装电话,以后谁想要货,直接打电话,咱们送过去,多方便?”
以村委的名义装部电话,问题不大。
众人回味了下李惠军出的点子,越说越觉得可行。
“不愧是大学生,点子就是正,行,就按惠军说的办。”
大家喝到半夜才散伙,李惠军醉醺醺的回家,倒头就睡。
村里的事情解决了,李惠军也开始收拾行李,通知书上要求,九月二十三号之前报到,只剩下二十天。
李惠军天天枕着几万块钱睡觉,爽的不要不要的。
李惠军最头疼的是这么多钱,怎么弄到燕京?用麻袋装着?不安全,存银行?不敢。
为钱多的发愁,估计只有李惠军了。
既然钱多,那就花!
盖房子!
说干就干,李惠军拿出纸笔,在纸上写写画画,二层小楼?不要想了,太招摇,板板正正的北方四合院就很好。
如今,李惠军单独一个屋子,两个妹妹一间屋子,李慧峰住在粮仓里,显得有点挤吧。
扩大面积,后面的小菜地,不要了,建房子。
好家伙,李惠军一计算,房子面积两百来平方,有点招摇。
改到一百五十平方左右,东西南北全盖上房子,中间再留出百十平方的庭院。
第二天,李惠军约着同村的李惠国一起回县城中学。
李惠国和李惠军是同辈,高考预选的时候,李惠军是第四十八名,李惠国是第三十名。
两人的成绩,考上大学的概率非常非常小,一个学校能考上五个,校长能烧高香。
李惠国的父亲李茂前,是村里的支书,家庭条件一直比李惠军家好。
“惠军,赶紧的,墨迹啥呢。”
李惠军看到李茂前的驴车已经在外面等着了。
“大爷,又得麻烦您了。”
李茂前比李茂山大几岁,李惠军喊大爷没问题。
李茂前笑呵呵的说:“你这孩子,净说客气话,赶紧的,要不我赶不回来。”
每月一次回家,都是李茂前赶着驴车接送俩人。
李惠军把一袋子面粉放到驴车上,自己也跳了上去。
这一袋面粉,大约三十斤,是李惠军高考前的口粮。
杨秀兰小跑出来:“他大爷,又要麻烦你了。”
李茂前没说话,甩甩鞭子,驴车启动起来。
前世时,李惠国没考上大学,回村务农,后来接了他爹的班,成了村里的支书,自己做海鲜生意,全镇数得着的富户。
李惠国和李惠军两人一直没断了联系,逢年过节,都会坐在一起喝个酒。
李惠国从来没有看不起李惠军这个教书匠,反倒是非常尊重文化人,经常放到嘴边的一句话是:要是俺多读点书,成就不止于此。
“怎么才能把高考题透露给李惠国呢?”,李惠军有了帮李惠国一把的想法,让老兄弟多读几年书也是好的。
作为最好的兄弟,李惠军也想让李惠国有个出路。
“惠国,闲着也是闲着,咱俩互相出个作文题目吧。”
李惠国撇了撇嘴,“在学校你还没学够啊?我是够够的,不来。”
“来嘛,闲着也是闲着,我先给你出个题,我记得咱们队上挖井的时候,挖了两次才挖到水吧?你说,第一个井眼,如果继续挖下去,会不会出水?说不准就差一两米就挖到水了。”
今年高考的题目:这下面没有水,换个地方挖。
李惠国毕竟是小孩一个,被李惠军带着,慢慢的开始思考作文如何写,作文完成了,然后开始古诗词背诵,文言文等,李惠军带着李惠国复习了一遍。
全程,李惠国一个题目都没出。
两个小时后,两人进了学校,先把面粉送到食堂,才回到宿舍安顿下来。
偌大的宿舍,显得空空如也,经过惨烈的预选大战,将近四分之三的人被刷了下来。
学校仿佛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往日的喧闹,高一高二已经放假,整个学校显得肃静非常。
偌大的教室,仅有十几个学生,当初被挤占的满满当当的课桌,顷刻间被撤走了一大部分,教室内鸦雀无声。
黑板上,倒计时的粉笔字,显得那么刺眼,刺激着每个人拼命复习。
李惠军走到自己的书桌前,放下书包,整理完物品,开始上自习。
前世的时候,无数次讲解过这些题目,如今再看,竟然显得如此简单。
隔壁桌的,一个长头发的女生,看了看李惠军,觉得今天的李惠军有点奇怪。
“李惠军,我怎么感觉你变了个样呢?”
“杨小翠,你啥意思?难道你的意思,我变帅了?”
杨小翠白了李惠军一眼,“少臭美。”
杨小翠说完,不打算再搭理李惠军。以前,李惠军可是木讷的很,有点像书呆子,没想到,今天竟然会开玩笑了。
杨小翠,班花,身材修长,一束马尾辫在脑袋后头一晃一晃的,青春又美丽,年级前三名,是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将来的大学生。
她确实考上大学了,还是魔都的一所名校,好像后来留校任教,和李惠军断了联系,只从别人口中,听到一点杨小翠的消息。
“杨小翠,你是城里人,能帮我打听一下,城里能租一个货车吗?我想去趟省城。”
“去省城干嘛?来回八百里路呢。”
李惠军只能撒个谎,“俺家有亲戚在省城,俺爹让俺给亲戚送点东西。”
杨小翠压根就不信李惠军的话,“得了吧,你爹能让你去省城?我又不是小孩子。”
“真的,骗你是小狗。”
“不认识,别找我。”
班花翻了个白眼,不再搭理李惠军。
如今,只有公家单位才有汽车,如果用驴车往省城拉货,再加上卖货的时间,来回至少半个月。
李惠军可没这么长的时间。
“好小翠,你帮我打听打听,就一辆车,就这一次。”,李惠军边说,边摇晃杨小翠的胳膊。
在后世,这句话和这个动作没问题,可现在,男女大防很严重。
杨小翠的脸一下子通红通红的,“李惠军,你放开。”
杨小翠说完,赶紧看了看四周,幸好没人看到。
“你要死啊,被别人看到了,还不知道怎么编排咱俩呢。”
李惠军牛眼一瞪:“谁敢编排,弄死他。”
杨小翠噗嗤一笑,瞪了一眼李惠军:“就这一次哈。”
李惠军学着解放军敬了个礼,“没问题。”
为啥要找杨小翠?因为杨小翠的爹,是县城供销社的一把手。
车的事情解决了,如何解决货源问题?
李惠军手里没有一毛钱,即便是收购一吨小咸鱼,也要一百块钱,再加上车费和来回的吃喝费用,至少需要准备一百五十块。
一百五十块,一个工人两个月的工资!
李惠军冒了很大的风险,在不知道泉城咸鱼价格的情况下,投入一百五十块巨资,任谁也会捏一把汗。
但李惠军必须赌一把,必须趁着上大学前,攒够一笔钱,改善家里的生活状况,他才能安心去上大学。
钱从哪来?李惠军再次把目光投向杨小翠。
杨小翠好像感觉到李惠军的目光不善,“你看我干嘛?我都答应你了,你还要干啥?”
李惠军换了个笑脸:“小翠啊,你看看,俺家这么穷,去省城亲戚家,怎么也不能空着手,你有钱吗?借俺点,俺过几天就还给你。”
“没有。”杨小翠咬着牙说道。
“俺借的不多,就借一百块,你肯定有。”
“没有。”
杨小翠听李惠军要借一百块,吓了一跳,一下子借这么多,他要干啥?
“九十”
“没有”
“八十”
“没有”
“你有多少?”,李惠军猛不丁的问。
“我只有六十块。”
杨小翠说完,赶紧捂住嘴巴。
李惠军心里有点泛酸,NND,俺全家都拿不出十块钱,你一个高中生,竟然有六十块。
李惠军立刻喜笑颜开:“小翠,借我六十块,五天后还给你七十块。”
“李惠军,你到底要干啥啊?我这些钱是好不容易攒起来的,可不能给你糟蹋了。”
“我真有用,不是乱花钱。”
好说歹说的,杨小翠才同意借给李惠军五十八块钱。
如果不是正在上晚自习,李惠军恨不得抱着杨小翠转两圈。
重生人士为了五十八块钱低三下四,丢人!但和美女低三下四,值得原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