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佳作推荐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由网络作家“关河万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从能力上讲,朱允炆远远强过朱允熥。但朱允熥的血脉和背后的武将家族,则远远强过朱允炆。所以,陛下今天,下手了。一时间,文臣们纷纷出班,赞同朱允熥封王。武将们纷纷站出,反对朱允熥封王。甚至文臣和武人开始瞪眼,一些人开始挽䄂子,准备大打出手。“好了,吵吵闹闹,成何体统?都听咱说。”朱元璋一......
《畅读佳作推荐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精彩片段
朱元璋的表情很是奇怪。
朱允熥心里咯噔一下。
「老朱心里憋着什么坏呢?」
「老朱是不是又想把我架到火上烤?」
「不要看我,不要看我,没看到,没看到。」
朱元璋听后,这个皇孙真是好心不识驴肝肺!
“三皇孙朱允熥近期表现很好,也立了大功。咱想给他封个王,你们说说,给个啥名头好?”
朱元璋的话一出,朱允熥的脑子嗡嗡直响。
「这是个什么情况?」
「表现很好?」
「我也没说过什么太过分的话呀?」
「今天站到这里之后,老朱也没问自己任何问题。」
「除了向前跨了一步,其他就没有任何动作。」
「一个字都没有往外蹦!」
「立了大功?」
「我怎么不知道?」
朱允熥的心声,让朱元璋忽然有一种恶趣味。
哈哈,皇孙被蒙在鼓里的样子,好可笑!
且不说朱允熥本人,其他大臣都石化了。
朱允熥怎么立了大功了?
居然给他封王了!
皇孙当中,他是第一个封王的!
目前所有的藩王都是陛下的儿子们!
岂不是说明,这个皇孙的地位,已经与他的叔叔们相提交论了?
这次封王的时机太敏感了!
先是封了蓝玉为梁国公,再封沐英的小女儿为安宁郡主,一个比一个意外。
最后要封朱允熥为王,更是意外之外的意外!
朱元璋要封朱允熥为王,一棒子把朱允炆给打蒙了。
皇爷爷对朱允熥的恩宠居然到了这个地步!
据平时的观察和朝臣的反映,朱允熥每天都是躺平,哪里来的功劳?
蓝玉打了胜仗,难道也能分给他一些?
朱允炆真想问一问皇爷爷,朱允熥究竟立了什么大功。
但黄子澄、齐泰都被皇爷爷吼过,此时再问,实为不智。
还是再观察一下再说。
黄子澄看了一下朱允炆苍白的脸,一股书生的愣劲上来了。
站出一步说道:“陛下,封皇孙为王,于礼不合。”
朱元璋厌恶地看着黄子澄,怎么又是他!
又是于礼不合?
分明是想找回场子,赢回一点可怜的脸面罢了。
“咱定的事,就这么定了。你说,谁说过不能封皇孙为王?”
黄子澄顿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是啊,谁说过不能封皇孙为王?
朱元璋是大明开国皇帝,不存在什么先皇!
朱元璋的父母也早死了,也就没有祖制、祖训之说。
你说是以前的朝代?
以前的朝代算个屁?
以前的朝代就是朱元璋推翻的!
他能推翻一个朝廷,就能推翻约定俗成的礼法限制!
黄子澄实在是陷入了一个思维惯性。
「哈哈,老朱,霸气侧露!」
「黄子澄这些臭文人,胸无半点大局,手无扶鸡之力!」
「敢反对我封王,黄子澄,我与你不共戴天!」
朱元璋被皇孙内心里表扬了,不由得脸上升起了笑容。
臭文人?
这个骂得好!
之所以用这些文人,是因为他们能用那些大道理来约束其他官员和学子。
至于让他们治国平天下,靠的还是那种从底层一步步干起来的。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这帮人不了解民间疾苦,怎么能制定出好政策来?
对了,这皇孙居然要与黄子澄不共戴天?
朱允熥不反对封王!
这皇孙不是一向低调吗?
今天是怎么了,愿意接受自己封王了!
好现象啊!
乖孙子终于不再隐藏了!
朱允炆想起了自己的叔叔们,心中灵光一闪。
“皇爷爷,孙儿认为给三弟封王,理所应当。”
朱元璋不由得一愣,笑道:“你说说,怎么个理所应当法?”
“皇爷爷的决定,就是理所应当。”朱允炆反应也挺快:“孙儿建议,封三弟为陇王,十分合适。”
「哈哈,朱允炆,你今天总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陇王,多好啊,跑到大西北去,那地方真叫做天高皇帝远!」
「不管老子做什么事,皇帝都不知道!」
「去了陇西,咱就是天王老子!根本不怕秘密泄露!」
朱元璋这才明白了这个皇孙的打算。
原来,他还是想猫着、藏着!
原来,他乐于接受封王,不是为了荣誉,只是为了能跑得远一点!
天高皇帝远!
他想离开自己,离开京城!
他不想让自己的秘密泄露。
皇孙呐,你的秘密早就泄露了!
想躲得远远的?
想都不要想!
朱允熥心中极为高兴,被封王,终于有了自己施展的天地!
尽管大西北土地贫瘠,但自己有系统啊。
而且还有高产的作物和粮食,咱不怕呀!
最重要的是,这地方有仗打!
这里的兵员也极为彪悍!
用后世的训练方法,绝对能练出一支精兵!
常升此时却急了,封王,对自己的外甥来讲,可不是什么好事!
远离朝堂,远离中心,到西北边陲,纯粹是吃苦受累!
我这外甥,多金贵的身子,怎么能吃这种苦头!
我这外甥,越看越有君王之相,怎么能去当王?
他必须把朱允熥留下来,把朱允炆的势头给打下去!
常升想到就说,绝不犹豫:“陛下,臣认为,给允熥封王,有失公允!”
朱允熥急了,没想到自己的舅舅和黄子澄站到了一个立场上。
朱允熥也没顾朝堂礼仪了,小跑几步,拉住了常升的衣䄂:“舅舅,我能当个太平王爷,就已经很好了。别的,我也不敢奢求。”
看到此,文臣武将们终于回过味来了。
陛下明显是为朱允炆铺路,把朱允熥一脚踢开。
从能力上讲,朱允炆远远强过朱允熥。
但朱允熥的血脉和背后的武将家族,则远远强过朱允炆。
所以,陛下今天,下手了。
一时间,文臣们纷纷出班,赞同朱允熥封王。
武将们纷纷站出,反对朱允熥封王。
甚至文臣和武人开始瞪眼,一些人开始挽䄂子,准备大打出手。
“好了,吵吵闹闹,成何体统?都听咱说。”
朱元璋一发话,百官都低头回到了本来的位置。
“允熥身体需要休养,封陇王,未免太远。”
朱元璋故意顿了一下说:“咱定了,封允熥为:吴王。”
吴王?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里充满了惊骇!
蓝玉没想到会有这一出,急忙大喊:“陛下,臣有功,为何杀我?”
朱元璋从锦衣卫手中拿过一个箱子,扔到蓝玉面前。
箱子翻了,里面全是蓝玉的各种罪状!
“这些暂且不说,你侮辱北元皇后,致其自尽,我想饶你,天不饶你!”
朱元璋指着蓝玉道。
蓝玉脖子一梗,大声道:“陛下,还记得靖康之耻吗?宋朝嫔妃、公主受尽侮辱,由我蓝玉来为他们报仇吧,这就是天意!”
朱元璋大䄂一甩:“你还敢狡辩!靖康之耻,那是金人造成。而消灭金人的,则是元人!”
“元人已经向西,不知何时又会卷土重来。你让我大明与残元结下了血海深仇!”
“从此,边地将争战不休!”
“多少大明男儿又要抛妻离子,重新赴死!”
“蓝玉,你,该死!”
朱元璋说完转身就走,脑海中传入了朱允熥的心声:「老朱,这是要为朱允炆上位扫清障碍了!」
「可惜啊,如果蓝玉活着,就没有后面的靖难之役了!」
「朱棣虽然很猛,但哪里是蓝玉的对手?」
「蓝玉如果不死,哪里有这场祸乱?」
祸乱?今后会有一场祸乱?是四儿子朱棣引起的?
这个皇孙以前曾经透露,蓝玉是最后一位名将。
想了想,跟着自己打天下的武将们,真的是没几个了。
死的死了,病的病了,能上战场的基本都是将二代。
当然还有镇守云南的沐英,但听皇孙透露,好像只能活到48岁。
如果北方再有战事,还有谁能领军?
朱元璋此时真的是想杀蓝玉,不是为了给朱允炆上位扫清障碍。
而是担心朱允熥压不住蓝玉。
孙儿啊,你这个舅祖爷要功高震主!
除了我,谁也治不了他!
蓝玉到时候想欺压你,你会因为亲戚关系,而不敢下手!
这种事情,就由爷爷我来替你做吧。
「或许是老朱感到蓝玉的威胁太大?」
「此事,老朱真的是多虑了!」
「蓝玉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如此骄横,也不是坐天下的料子!」
「他想造反?凭着勇力就可以了?」
「这种没脑子、没城府的人,根本不可能造反成功!」
「留着他,为大明冲锋陷阵不行吗?」
「有了蓝玉,到时候朱棣想起事,也得掂量掂量啊。」
「老朱,你要真杀了蓝玉,到时候,倒霉的就是你的心头肉——朱允炆!」
朱元璋停下了脚步,朱允熥说的没错!
就蓝玉这种混蛋劲儿,想当皇帝,这不是开玩笑吗?
他想造反,又有几个人愿意跟着他?
再说了,每次打完仗回来,兵都收到了五军都督府。
下次再打仗,临时调兵,一个将军不可能培养出自己的部队!
蓝玉不能死,但不能让他轻易活!
我的孙儿啊,你怎么还以为我的心头肉是朱允炆?
你也是爷爷我的心头肉!
朱棣,朱棣,燕王,燕王!
难道这个四儿子以后会反吗?
朱元璋深深看了一眼朱允熥,转身离去。
蓝玉连声大呼,朱元璋头也不回。
只剩下武官们呆立当场。
陛下撂了一句“蓝玉该死”就走了?
锦衣卫将蓝玉抓进了典诏狱!
看到锦衣卫,听到典诏狱,所有的官员都头皮发麻、心头发紧。
这根本就不是人呆的地方。
诏狱的刑法极其残酷,刑具有拶指、上夹棍、剥皮、舌、断脊、堕指、刺心、琵琶等十八种。
锦衣卫直接听命于陛下,任何人不能对他进行限制。
锦衣卫拥有自己的监狱,称典诏狱,简称为诏狱,也叫锦衣狱。
但凡进了诏狱,就不要想出来的事了。
洪武年间,只有一个人从诏狱里出来了。
此人是太子之师宋濂,孙子已经下诏狱处死,他被牵连也被锦衣卫抓了进来。
此时的宋濂年过七旬,马皇后于心不忍,极力劝谏。
这才被锦衣卫从诏狱中放出,但也被发配茂州,最后死于中途的奉节。
只要进了诏狱,等于是死定了!
文官集团们个个窃喜,这些个武人们,让你们狂!
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代!
现在,已经不是马上打天下的时代了,而是下马治天下的时代了!
武官的荣光结束了!
今后,就是文官的天下!
朱允炆今天的心情,别提多高兴了!
蓝玉,你这是咎由自取!
也许陛下早就想整蓝玉了,只是没有找到好的理由!
明明最大的功劳是陛下,而蓝玉却如此贪天之功,还做出这么多天人共怒的事情!
太好了!
杀了蓝玉,这对朱允熥来说,就是一大削弱!
这说明,皇爷爷的心里是有我的!
正如齐泰、黄子澄等人所讲,皇爷爷之所以突然对朱允熥这么好,就是为了磨砺他的性子!
这是当上皇太孙必经的步骤和考验!
什么梁国公?黄梁美梦而已!
只要陛下做弄死谁,什么公都不管用,哪怕你有所谓的免死铁卷。
李善长不是有免死牌吗?不照样被处死?
朱允炆笑眯眯地走过来,拍了拍朱允熥的后背:“三弟啊,凉国公这次,我实在是无能为力呀。你看开一些,不要太伤心,以免弄坏了身子。”
朱允熥连忙做出一事感激的样子:“二哥,你把我感动得眼泪哗哗的。我先走了,去厕所哭一会儿去。”
“也好,蓝将军下诏狱,你也该哭。”
常升阴沉着脸,推开朱允炆,拉着朱允熥就奔向蓝府。
蓝府早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府中众人,哭声震天。
蓝玉下诏狱,即将被处死!蓝家的天塌了!
此时,院中有人开始扯白布作幡,一口棺材也停了进来。
不少管事和下人已经收拾好包袱,向蓝夫人、蓝寿等人要工钱。
准备随时走人。
蓝老夫人比常升高一辈,居然跪下来:“常升,快,去宫里求求陛下,放过我家老爷吧。”
蓝寿六神无主,也向常升跪了下来。
常升忽然想起了朱允熥以及这些天来陛下对他的恩宠。
“允熥,只有你了,只有你能救了!”
蓝夫人勉强收住了哭声,疑惑地看着朱允熥。
他能从诏狱里救出老爷?
常升是糊涂了吗?
朱允熥文不成、武不就、胆小如鼠,向来为陛下和太子所不喜,他有什么办法救人?
“看,吴王回来了!”
“吴王,吴王,吴王!”
众人热情地上前,围住了朱允熥。
“让开!”朱允熥挥了一下棍子。
众人一愣,朱允熥今天是犯冲了吗?
大家都是来拜访他的,居然是热脸贴了个冷屁股?
太常寺卿黄子澄的儿子黄承印走在最前。
刚刚他被父亲紧急派过来,务必请到他赴宴。
黄承印知道父亲是朱允炆的人,怎么能与朱允熥把酒言欢?
父亲几句话一点拨,黄承印明白了。
在宴席上少不了诗词互答和学问探讨。
只要朱允熥赴宴,他在宴会上的种种不堪,岂不是显露无遗?
这一切,都是在让朱允熥出丑!
最终目的是,为朱允炆消除一切可能的威胁。
哪知道赶到这里时,已经有不少人等着要见朱允熥。
朱允熥只不过是被陛下封了吴王,这些官员们就派人来拜访了!
他们大多数都是平时不怎么如意的官员。
父亲黄子澄和二皇孙朱允炆根本看不上他们。
于是,这些人就瞄上了朱允熥。
近两个月,陛下对朱允熥一反常态的亲近,让他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特别是被封吴王,时不时地到养心殿和陛下说话。
陛下本来是要杀掉蓝玉的。
最后给了朱允熥一个面子,让他从诏狱里带走蓝玉。
于是他们都赶过来,想提前抱住朱允熥这棵“大树”。
黄承印最看不起的就是这些人。
自己虽然也是来请朱允熥的,但并非是来巴结他的。
黄承印说道:“在下黄承印,家父讳子澄,明晚在凤满楼设宴,恳请吴王拨冗光临。”
说完,黄承印就递上了请帖。
朱允熥的双眼眯起。
原来是黄子澄的儿子。
“你,真的是黄子澄派来的?”
黄承印感到朱允熥的语气不善,还是恭谨地答道:“正是。”
朱允熥明白了,黄子澄摆下的是鸿门宴!
历史上,黄子澄就是朱允炆的死忠。
虽然屁本事没有,但气节方面还真是没说的。
黄子澄离开朱允炆,转投自己?不可能的事!
除了蓝家、常家,其他人的宴会和聚会,统统不能参加!
“抱歉,明天晚上,我去不了!”朱允熥说道:“麻烦让开,我要回家。”
黄承印没料到朱允熥是这个态度,向右斜跨一步道:“吴王,是您的时间不够用,还是家父的面子不够大?”
这小子够狂的!
还把朱允熥当作过去那个胆小怕事的朱允熥!
老子想低调,但不代表没脾气!
朱允熥笑道:“第一,黄子澄的面子算个屁!第二,我没时间,明天晚上,我还要给我的梅儿、兰儿讲《西游记》。”
“吴王,你,怎么,怎么可以……”
黄承印千想万想,也想不到朱允熥耍起了无赖。
这是完全没有把父亲黄子澄放到眼里。
“我是吴王,想怎么就怎么,怎么可以怎么来!滚开!”
黄承印完全蒙了,今天似乎是完不成父亲交待的任务了!
黄承印直接挡在了朱允熥面前。
朱允熥也不客气了,一棍子下去,砸到黄承印的额头上。
血,流下来了。
黄承印手一摸,全是血,直接翻白眼晕了过去。
所有人都不敢上前了,自动让出一条路来。
朱允熥跨进院子,转过头说:“有私围民宅者,后果自负!”
“梅儿、兰儿,放狗!”
梅儿从院里牵出了一条大狼狗!
狼狗一声嚎叫,直接把晕过去的黄承印给吓醒了。
这是狗吗?分明是狼!
大狼狗亮着獠牙,作势欲扑。
众人大呼一声,撒丫子就跑。
黄承印捂着脑袋,居然跑得最快。
听到黄承印的哭诉,黄子澄开始很是生气。
随即黄子澄高兴起来:“打得好,打得好!”
还没有问是怎么回事,黄子澄兴冲冲地走了。
黄承印郁闷得要死,直接怀疑是不是他爹亲生的。
黄子澄马上见了兵部尚书齐泰。
“齐大人,吴王今天拒绝了所有的宴请和拜会,还打了犬子。这说明,吴王根本没有野心。”
齐泰沉吟好半天:“黄大人,朱允熥,万万不可小视。”
因为他看到了那分密件。
密件内容居然是,陛下担心蓝玉会奸污北元的皇后。
陛下根本没有对朱允熥单独交待过什么。
陛下的旨意,难道不能在一个密件里说吗?
很明显,蓝玉要奸污北元皇后,这是朱允熥的判断。
虽说扣下常升送来的密件,往密件里夹带了一些私货,但朱允熥能有此判断,说明此人很不简单。
能够对朱允熥如此态度,陛下是简单人物吗?
很快,朱允熥的所作所为又传到了皇宫和百官耳中。
几乎无人理解。
有人庆幸,有人感叹,朱允熥这是在自毁长城!
和他的舅祖爷蓝玉,一个性格!
这样的人,就算是封了吴王,得到陛下特别的恩宠,也不会对朱允炆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不过,朱允熥的行为,却让蓝玉、常升等人感到十分解气。
平时,他们一直就看不惯黄子澄这种酸气十足的书生!
朱允熥居然把他儿子给开瓢了!
过瘾啊,不愧是俺的亲外甥(外甥孙)!
蓝玉、常升等人已经解散了庄奴,归还了田地,还给百姓给了双倍赔偿。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性格和脾气有所改变。
蓝玉、常升专门把朱允熥请到家里进行表扬。
“允熥,今后哪个不长眼的再欺负你,不要客气,舅祖父给你担着!”
“父亲,这个,我们蓝家上次,都是允熥给咱担着。”
蓝玉脸一红,随即哈哈大笑:“允熥,真的出息了!咱们压过朱允炆一头,也不用巴结这些官员,不用给他们好脸!”
从蓝府喝完酒,蓝寿送朱允熥回到院子里。
梅儿、兰儿搀过了朱允熥。
“梅儿、兰儿,快,洗白白,给我暖床去。”
蓝府的酒度数太低,喝起来反而容易醉,朱允熥的舌头有些发直。
“公子,”朱允熥被封吴王,梅儿却依然沿用习惯性称呼:“陛下派来的人,到了。”
陛下派来的人?
“吴王,小的马三保,奉命前来报到。”
一个小太监躬身行礼。
朱元璋说话算话,真把马三保赐给自己了!
“胡说,你不是马三保!”忽然,又一个小太监尖声说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