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完整文本阅读

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完整文本阅读

一叶遮目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主角分别是李元童渊,作者“一叶遮目”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然而郭嘉的智谋可以说是鬼神莫测,堪称三国里的鬼才,更有古诗称赞他,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郭嘉因病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七岁而已。其实有不少人认为如若郭嘉不死,连诸葛孔明也不敢出山,这其中或许有夸张的成分,但由此可见郭嘉的智谋是有多厉害。“哈哈,奉孝说话果然够直爽,我最为欣赏你的性格,来,我敬你一杯。”李元举起酒......

主角:李元童渊   更新:2024-03-23 14:5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元童渊的现代都市小说《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完整文本阅读》,由网络作家“一叶遮目”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主角分别是李元童渊,作者“一叶遮目”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然而郭嘉的智谋可以说是鬼神莫测,堪称三国里的鬼才,更有古诗称赞他,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郭嘉因病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七岁而已。其实有不少人认为如若郭嘉不死,连诸葛孔明也不敢出山,这其中或许有夸张的成分,但由此可见郭嘉的智谋是有多厉害。“哈哈,奉孝说话果然够直爽,我最为欣赏你的性格,来,我敬你一杯。”李元举起酒......

《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完整文本阅读》精彩片段


李元整理了一下衣服,抬手敲了敲门,与其说那是门还不如说是一块木板比较合理,看来这位高人生活也是够拮据的,这破烂的房屋即使打开门恐怕也不会有贼进去偷盗。

屋内的人听到敲门声便走来开门,看见不是认识的人,问道:“请问你是?”

“我乃李元,字文忠,本要前往汝南,路过此地听闻有高才隐居,因此特意前来拜访。”李元说明来意,他探头往里看,看到除了开门的人还坐着三个人,都是文士打扮,桌上摆满了酒,看来众人正在饮酒畅叙。

“李元李文忠?莫非你就是那个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平定荥阳暴乱的李元?”开门的人仔细地打量着李元,眼中满是惊讶。

李元抱拳回答道:“没错,正是在下,敢问阁下高姓大名?”

“在下郭嘉,字奉孝,一山野人士,”郭嘉微微笑了笑,脸上惊讶之色很快就消失,他拉着李元进来,“李将军的到来让我寒舍蓬荜生辉,请进来吧。”

正在谈话的众人看见有客人来,纷纷起来查看,看见李元长得剑眉虎目,英武不凡,仪表堂堂,众人都感觉此人身份必定不凡。

一身穿华贵衣服的人站起来问道:“奉孝,这位是你新交的友人吗,此前我们未曾见过,得好好给我们介绍介绍。”

郭嘉哈哈大笑道:“各位,这位客人我也是第一次见,他就是近来威震荥阳的李元李文忠。”

“什么?他就是李元?!!”众人不约而同地露出惊讶之色,这表现和郭嘉刚才一模一样。

“李元见过各位先生了。”李元对着众人抱拳行礼,其他人纷纷还礼。

“坐在左手边的是荀彧荀文若,中间的是戏志才,右手边的是陈群陈长文,此等皆是我好友,李将军你不用客气,尽管开怀痛饮即可。”郭嘉为李元一一介绍众人,他好酒,可以说是无酒不欢,而且生性放荡不羁,不喜欢传统礼节的约束。

李元听完后不禁暗喜,在这里坐着的都是日后名动一方的人物,心想这回要撒网捕鱼,一网打尽,把这些人招揽到麾下,无论哪个时代人才都是最重要的资源。

酒过三巡,陈群率先开口道:“不知道李将军此番前往颍川有何要事?”

李元看了陈群一眼,见他举止彬彬有礼,与郭嘉的放荡不羁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座的众人,若轮才华陈群或许是最低的,但他的政治才能非常卓越。

陈群出身名门,早年被刘备辟为豫州别驾,曹操入主徐州时被辟为司空西曹掾属,后转任参丞相军事。曹操封魏公时,任魏国的御史中丞,后拜吏部尚书,封昌武亭侯。曹魏建立后历任尚书令、镇军大将军、中护军、录尚书事。曹叡即位,任司空、录尚书事,累封颍阴侯。

由此可见陈群在曹魏之时做官已经做到非常之高,而且深受曹氏一族的信赖,可以说是曹魏后期非常重要的一员。

李元回答道:“我此番本要前往汝南,但久闻颍川一带多贤能,刚才路上遇一老农说这里有大才,因此特意冒昧拜访。”

“李将军仅用短短几天就攻陷荥阳,平定暴乱,我看李将军方是大才,我等在你面前可谓是小巫见大巫。”说话的是荀彧,他身穿一套红色长袍,黄色花边,一看就是有钱的主,但是文人的气息浑然自发,让人不敢小瞧。

荀彧被誉为王佐之才,在早年为曹操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

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

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可惜最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受曹操所忌,调离中枢,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死后被追谥为敬侯,后又被追赠太尉。

“文若过奖了,在众先生面前我又怎敢自称大才,能够在短短几天内攻陷荥阳不过是我运气而已,若论首功应当是何苗将军才对,如若没有他从中协助,我又怎么可能如此顺利。”李元谦虚道,把功劳都归到何苗身上,他如此客气其实是为了获得荀彧的好感。

“哈哈哈哈,李将军这话就不对了,我等皆是豪爽之人,又何必如此谦虚,何苗不过一平凡之辈,如若不是因为大将军何进,他又怎么可能坐到这个位置,真要和你比较他差了十万八千里。”

郭嘉有话说话十分爽朗,也不怕说得罪何苗的话,他性格放荡不羁,说话做事不拘一格,但有时候把话说太直就很容易得罪人,在东汉末年恐怕除了曹操和刘备也没有多少君主能够容得下他。

然而郭嘉的智谋可以说是鬼神莫测,堪称三国里的鬼才,更有古诗称赞他,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

可惜郭嘉因病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七岁而已。其实有不少人认为如若郭嘉不死,连诸葛孔明也不敢出山,这其中或许有夸张的成分,但由此可见郭嘉的智谋是有多厉害。

“哈哈,奉孝说话果然够直爽,我最为欣赏你的性格,来,我敬你一杯。”李元举起酒杯一饮而尽,真要说在座这么多人,他最想招揽的就是郭嘉,凭借郭嘉超绝的智谋,日后面对各种顶尖谋士他也不用慌。

郭嘉回敬李元一杯,众人看见二人喝得如此高兴,纷纷举杯而饮,所有人都聊得非常愉快,但唯独一人从头到尾没有说一句话,脸色也不大好看。

李元早已发现戏志才的不对劲,便开口问道:“这位先生的身体是不是不大舒服,为何一直不说话也不喝酒?”

其他人看到戏志才一脸的不高兴都觉得有些尴尬,但他们知道戏志才平日不是这样的,直到李元进来后他才变了个样子,郭嘉,陈群和荀彧这些好友自然知道戏志才为何会这样,但也不好在李元面前说明。

荀彧连忙替戏志才解释:“李将军说的不错,今天志才的身体的确不适,所以脸色才有点难看,你千万不要介意。”

戏志才冷哼一声道:“哼,文若你不用替我解释,我身体无恙,今天本来是我等相聚喝酒的好日子,只因某些人的到来而让我扫兴而已。”

戏志才如此一说荀彧等人不禁有些尴尬,李元更加觉得莫名其妙,戏志才就是在针对他,但他实在不明白对方为什么会讨厌他,不解地问道:“志才兄,我与你应该是第一次见面,你又为何如此不喜我,莫非我有做过得罪你的事情?”

“李将军真是贵人多忘事,你做过什么难道你还不清楚吗?”戏志才依然没有给李元好脸色看。

李元也来脾气了,即使面对张让何进的时候对方也没给过这种脸色他看,更何况是现在还没有什么名气的戏志才,即使对方有大才他有心要招揽,但也不能在众人面前落了自己的威风。

李元冷笑道:“我李元行事向来光明磊落,从未做过半点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我与你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你为何要给此等脸色我看,如若我真有得罪的地方你尽管说出来即可,我李元顶天立地敢作敢当。”


其实李元拜师最重要的原因不是求学,而是为了名望,在这个时代名望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不久之后将会群雄并起,李元如若想成为一方诸侯必须要有一定的名望才行,只有名望才能吸引各方人才为他效力。

第二天上朝,蔡邕把昨晚遇袭的事毫无保留禀报给灵帝,灵帝知道后大为惊讶,然而张让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而且还说那贼人实在狂妄,这番演技着实了得。

大将军何进仿佛从中看出了一丝端倪,但是没有说出来。最终灵帝让人查办此事,张让说要亲自捉拿贼人,发生的一切几乎如李元预料一般,看到如此王允和蔡邕更是对李元佩服不已。

当然,李元自是不知道朝上发生的事情,但是他的计划却是成功地踏出了第一步,成为蔡邕的门生,算是给自己弄了一个还算不错的身份。

今早,蔡邕临上朝前给李元了几卷书,希望他能够熟读,李元对这些自是没有任何兴趣,他拿起长剑前往庭院修炼剑法。

虽然童渊是枪法名家,但并不代表不会其他武艺,并且造诣还不低,只因为他枪法实在太厉害,所以大家才没有发现他剑法也有独到之处,不过当世剑术大师还是首选王越。

只见庭院中剑如银光,随风飞动,李元身如脱兔,踪影不定,动作潇洒敏捷,剑法如幻如雾,一看就知道是用剑高手。

正在此时,一道倩影从后院走了出来,看到有人练剑便停下来观看,刚开始只是好奇,到后面越看越惊讶,发现李元出剑速度越来越快,身影缥缈不定,跟她平常所见剑法大有不同。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蔡邕的女儿蔡琰蔡文姬,她平常喜爱诗词歌赋,书法音韵,但也经常看一些学子和富家子弟演练剑法,因此对剑法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李元所施展的剑法招式复杂繁多,而且速度奇快,比她平常所见高明不少。

李元练得正兴起,所以并不知道蔡文姬在一旁查看,突然,他拿着长剑在庭院中的一块大石上挥舞起来,只听闻一阵剑石交鸣之声,没一会石头上便刻出一个“剑”字。

蔡文姬走近看,看见此字写得苍劲有力,力透岩身,一股征战沙场的气息无形地展露出来,是实属难得的好字。

“这字写得真是妙!”蔡文姬不禁拍手称赞。

李元回头看去,看见来人长得花容月貌,一头靓丽的黑发飘然如瀑布般垂落,远山般的柳叶眉,一双杏眼如星辰如明月,秀美的鼻子,玉腮微晕,小嘴性感而红润,如玉脂般的肌肤肤色奇美,身姿绝美。

“谢谢文姬小姐称赞。”李元虽然未见过蔡文姬,但在蔡府上长得如此貌美的也只有赫赫有名的蔡文姬了。

“咦?我与你尚未谋面,如何得知我的名字?”蔡琰疑惑道。

“我久闻洛阳有一才女,乃是蔡邕蔡大人之女,姓蔡名琰,字文姬,精通音韵书法,喜好律诗歌赋,而且长得倾国倾城,号称洛阳城第一才女,我观你长得国色天香,试问在蔡府中除了蔡琰还有谁如此美貌呢?”

李元徐徐说道,还狠狠地夸了蔡琰一把,不过蔡琰长得确实非常有气质,前世的那些明星和她简直无法比较。

蔡琰听李元夸赞自己美貌,不禁脸红耳热,但内心还是十分高兴,女人都是喜欢被人称赞的,她见李文忠长得器宇轩昂,相貌堂堂,内心也生出一丝好感,又想到昨晚蔡邕说新收了一名弟子,便问道:“莫非你就是我爹新收的弟子李元李文忠?”

“没错,正是在下,多得蔡大人不嫌我身份低微收我为徒,我十分感激。”

“今日蔡府正好要举行雅诗会,不如你也一起参加与我们一起共赏雅俗。”蔡琰经常举办雅诗会,在洛阳城颇为有名,城内不少有才气的年轻人都乐于参加,一来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学,二来是为了追求蔡文姬,希望能够获得她的赏识。

李元对这些东西本没兴趣,但因为现在没什么事做,也想多和蔡琰接触,便点头答应。

没多久,不少青年文士陆陆续续到来,李元数了一下,竟然有不下四五十人,由此可见蔡琰的魅力之大,不过蔡琰的雅诗会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来,要有一定的才学和名气才能获得她的邀请,否则你连蔡府的大门都进不来。

庭院之中,数十人席地而坐,此时正值三月,满园桃花,艳丽无比,树上鸟语花香,阵阵清风拂面,风中夹带着一丝花香,让人神清气爽,不时落下几朵桃花,犹如亮丽的蝴蝶不断飘舞,此番景色确实别有一番风味,这些红艳的桃花恐怕也是蔡琰为了雅诗会而特意种下的。

蔡琰坐在众人的中间,她面前摆了一张琴,只见她轻抬玉手,纤纤手指拨动琴弦,阵阵欢快的音乐不断弹奏而出,李元虽然不懂音韵,但也觉得此曲甚是好听,再加上美人桃花,景色如诗如画,不知不觉竟然也跟着一起沉醉。

一曲终,良久之后众人才回过神来,不少学子纷纷赞扬蔡琰出众的琴技,蔡琰点头微笑,并没有过多的自得,其实她早已习惯这些人的赞美之词,甚至已经听得有些麻木了。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李元拍手称赞道,“蔡小姐的琴技果真是出类拔萃,在下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此美妙的琴音。”李元倒没有奉承的意思,他还真是第一次听到古人弹奏,而且蔡琰也的确弹得非常好听。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蔡琰听到这两句话不禁眼前一亮,“李公子谬赞了,相对于我这一曲,你随口而来的两句诗更是让我感到惊艳。”

“哪里哪里,蔡小姐谦虚了。”李元不好意思挠了挠头发,这两句诗本出自杜甫之诗,他不过是随手借来而已。

“哼,不过是雕虫小技。”一人突然站了起来冷哼一声。

李元望过去,看到此人样子虽然长得还算不错,但皮肤过白,脸上毫无精神之气,宛若病入膏肓之人,便问道:“敢问阁下高姓大名?”

“在下卫仲道,文姬的雅诗会我已参与多次,我观你面生得很,莫非是第一次来?”卫仲道追求蔡琰已久,刚才看见李元获得蔡琰的欣赏心中十分不爽。

“哈哈哈哈,我的确是头次参与,在下李元,字文忠,莫非你有更高明的诗句。”李元知道对方是卫仲道后便不再计较,因为卫仲道是个短命鬼,活不了多久,唯一可惜的是蔡文姬会嫁给他,但李元已经决定要阻止这种事情发生。

“我当然有更好的诗,你等给我听好了,”卫仲道清了一下嗓子,开始吟诵,“院里桃花开,花开红艳时,文姬拨琴弦,人比桃花美。”

“好诗,好诗!这首绝世好诗也只有卫公子才能作出来。”好几个人纷纷拍手称赞,一看就知道这几人都是卫仲道的猪朋狗友,这些人只擅长阿谀奉承。

其他人听了不禁捂嘴偷笑,心想这卫仲道要不是因为与蔡琰熟络,恐怕也无法参加这雅诗会。蔡琰轻轻皱了皱眉头,但也没有多说什么。

李元听了也是汗颜,卫仲道刚才念的“诗”其实连最普通的打油诗都算不上,不过是几句句子凑在一起,没想到在古时候竟然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真不知道蔡琰是怎么看上这种人的,或许是因为卫家的势力,所以她才没得选择吧。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