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烨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章节阅读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由网络作家“情绪的面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朱烨朱元璋出自军事历史《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作者“情绪的面具”大大的一部完结作品,纯净无弹窗版本非常适合追更,主要讲述的是:璋和刘三吾两人也也知道朱烨说的是实话,只有从新丈量编辑入册,才能实现去全方位的税收。“如果真的按照朝中大臣的提议,只是一味的增加赋税,那么治标不治本。“虽能解一时之困,但是时间久了,民不聊生,反而会使百姓奋起反之。”“如此一来,得不偿失。咱皇上他老人家,不会同意这般提议的。”朱烨的话音刚落,刘三吾便看向朱元璋忍不住缩了缩脑袋。......
《完整章节阅读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精彩片段
“若是皇上知道了,责怪爷爷和刘大人可就不好了。”
朱烨苦笑,暗道自己爷爷真是没有分寸,竟然私下妄论朝堂国事,要被其他人知道了恐拿他问罪。
“无碍,这里没有外人,你说便是,我们也只是听听。”
朱元璋双眼闪烁着光芒,重新燃起希望,看着朱烨开口说道。
“对对,老夫以性命起誓,绝对不会泄露出去的,你尽管说便是。”
刘三吾知道朱烨这是有了答案,也兴奋不已的看向朱烨,等待着朱烨的回答。
“那我说说,要是哪里说的不对,你们别怪罪我就好。”
朱烨沉默些许,理了理脑海中的内容,这才缓缓开口。
将关于明代初治理农田,丈量土地,整理赋税的问题一一分析给刘三吾和朱元璋。
朱烨的一番解释令朱元璋和刘三吾不由得嗔目结舌。
这般见地,是他们两个人加一起都不能赶超的。
就像朱烨所说重新丈量土地,制作鱼鳞黄册这种事情,他们想都没想过。
不过朱元璋和刘三吾两人也也知道朱烨说的是实话,只有从新丈量编辑入册,才能实现去全方位的税收。
“如果真的按照朝中大臣的提议,只是一味的增加赋税,那么治标不治本。
“虽能解一时之困,但是时间久了,民不聊生,反而会使百姓奋起反之。”
“如此一来,得不偿失。咱皇上他老人家,不会同意这般提议的。”
朱烨的话音刚落,刘三吾便看向朱元璋忍不住缩了缩脑袋。
“哦?为何皇上不会同意采纳?”朱元璋来了兴趣,盎然的看向朱烨问起来。
“咱皇上本来就是农民出身,又岂会用这种压榨农民百姓的方法去填充国库。”
“这法子,一听就是那些没吃过苦的人提出来的。没种过土地的人,又怎么会体会到农民的辛苦。”
“如今税收已经高到四成了,再加的话,一年种下的粮食,交完赋税,所剩无几,人家辛苦一年,最后躺在床上喝西北风,要你你干吗!”
朱烨说到这里,有些愤怒,自己当初弃农从商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农税赋收太高。
“国库不足,不是因为税收量少,而是因为税收不全面。”
“底下的乡绅佃户,想尽了办法逃避赋税,哪怕将税收提高到百分之百,国库收到的银子,也只能是现在税收的钱数,不会增多,甚至可能更少。”
“所以,要想真正的实现赋税征收,只能从根本治理,丈量土地,编写鱼鳞皇册,降低农税,加高商税。”
朱烨继续分析道。
“为何加高商税,就算编写鱼鳞皇册,重新丈量土地,实施税收,又跟商人有什么关系。”
“商贾之辈还能和农耕创收相提并论?”
刘三吾显然不认同朱烨的说法,只当朱烨年少轻狂,所言不过如此。
本是被朱烨才学所征服,但是此时听到朱烨的治国之论,并不敢苟同。
刘三吾身为文臣儒生,从年少便是苦读圣人诗书,最看不上的便是从商之人。
“那我便说了,爷爷听听就好,可千万别上报给皇上,否则朝堂上那些大臣就把你生吞活剥了。”
朱烨看着兴奋的爷爷,叹了口气。
“他们敢,给他们八个胆子,他们敢把咱怎么着。孙儿,你尽管说便是。”
朱烨看着怒目圆睁的爷爷,无奈的摇摇头,缓缓道来。
“那日听炆儿弟弟说国库如今并不充裕,首先,银两的支持对皇上来说有些困难。”
“即使更改了税收,一时半会,这些银子,到不了户部。所以,不如把银两换成粮食,直接统计入库,统一送到灾区。”
朱烨指着奏折,仔细的给朱元璋分析。
“其二,水患的治理,不能治标不治本。”
“不能仅仅平复了如今的水患,便视为主要目的。”
“我们要预防未来的水患,所以,不要以堵为目的,而是要以疏通为目的。”
“下水道,知道吗?就是排水系统,做好排水系统,将这些水引入黄河。哪来的让他回哪去。”
朱烨的发言,让朱元璋眼前一亮。
“好一个哪来的回哪去。孙儿说的好。”
朱元璋刚说完,语气又沉寂了下来:“可是,这个工程也是劳民伤财之举,实施起来,耗人耗力,目前来说,并不现实。”
朱元璋暗叹朱烨的方法虽然很好,但是并不能投入实用。
到底是没在朝堂之上厮杀过得孩子,对朝堂内政不了解,考虑问题,并不周全。
“并不是没有办法呀,爷爷,可以让百姓自发去疏通,自家管自家。”
“至于街道,一条街上多少户人家,平均分配。”
“哪个百姓想要背井离乡,流离失所。不是迫不得已,谁想离开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
“如此这般,大家齐心协力,治理好自己的家园,就不用因为水患灾害而离开自己的家,逃难别处了。”
“相比较抛弃自己的一切拖家带口远赴他城,我相信,他们更愿意一起疏通排水系统,稳固自己的家园。”
“妙啊,实在是妙,咱怎么没想到。”
朱元璋心中动容,他没想到,自己苦愁已久的事情,竟然被朱烨三言两语就给化解了。
“如此一来,就节省了一大笔开销了。”
朱元璋心中默算之后,激动的从椅子上蹦了起来。
“咱孙果然是年少有志,此等见解,足以让朝堂之上那些老东西汗颜。”
朱烨却一把拉下了朱元璋,继续说道:“爷爷,我刚才之所以不说,就是因为这法子虽好,但是实施不了。”
“此话怎讲?”朱元璋狐疑的看向朱烨,不知道为何朱烨会这样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