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杨宪朱雄英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篇章大明:自爆身份后,老朱绷不住了》,由网络作家“京海第一深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精品军事历史《大明:自爆身份后,老朱绷不住了》,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杨宪朱雄英,是作者大神“京海第一深情”出品的,简介如下:能让自己一展胸中抱负!与此同时,朱雄英也将目光放在了眼前的刘伯温身上。......
《完整篇章大明:自爆身份后,老朱绷不住了》精彩片段
另一边,李善长已经按照传旨太监的指引来到了御书房。
看到朱元璋和 朱标之后。
李善长赶紧行礼道:
“老臣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
对于朱标在朱元璋身边这件事。
李善长没有任何意外。
不仅仅只是李善长没有什么意外之色。
换做任何一个大明的臣子。
都不可能有任何意外之色。
谁不知道这皇位早就已经板上钉钉的要传给朱标了。
朱元璋看着 眼前的李善长,笑眯眯的说道:
“善长啊,最近这些天过的怎么样?”
“咱也是看你年纪大了,不忍心让你一直这么操心劳力。”
李善长闻言赶紧说道:
“陛下啊,恕臣说句不恭敬的话。”
“要是早知道致仕后的日子能过得这么舒坦,臣早就向陛下请辞了。”
“自从臣不再操心国事,整个人都感觉有精神多了。”
“这不,臣这两天还纳了一房小妾。”
“臣决定以后就留在应天了。”
“毕竟这是咱们老兄弟起兵的地方。”
“这么多年过去了。”
“这里的一花一草,每一寸土地臣都无比的熟悉。”
“比臣的老家还要熟。”
“臣闲来无事,还能找那些老兄弟们聊聊天,叙叙旧。”
朱元璋听着李善长的这番话,也没有戳穿他。
任由李善长在自己面前卖力的表演。
什么早知道早就致仕。
话里话外的意思不就是说自己卸磨杀驴。
若是换做旁人,肯定会有些尴尬的想法。
但是朱元璋是谁,一个乞丐出身的皇帝。
脸皮早就比城墙还厚了。
否则怎么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所以朱元璋根本就不会感到尴尬。
反而是笑着说道:
“你倒是个会享福的。”
“既然善长觉得应天不错,那以后就留在应天好了。”
“咱们也能时不时的见上一见。”
李善长自然 笑着点头应允。
随后朱元璋话锋一转的说道:
“不过,今天叫你进宫,却不是为了说这些。”
“而是有些事情想要请教一下你。”
李善长闻言精神一振,来了!
李善长赶紧说道:
“臣当不得陛下请教二字,不过陛下相问,臣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
“那杨宪贼子已经被咱给下了诏狱。”
“你现在也已经致仕。”
“如此一来,这宰相的位置就空缺出来了。”
“一天两天的还行,时间长了,谁来帮着咱处理这堆积如山的政务。”
“咱为了这件事,这些日子是吃不好睡不好。”
“所以就把你叫来问问。”
“这宰相位置的人选,你有什么推荐的?”
李善长的脸上故意露出犹豫之色:
“陛下,老臣如今已经致仕,这朝中之事.....”
朱元璋大手一挥说道:
“咱们君臣之间还要玩这些虚的吗?”
“你虽然致仕了,但是可不能真的就什么事都撒手不管啊。”
“你尽管说就是了!”
李善长这才开口说道:
“陛下,臣觉得户部尚书是个不错的人选。”
“此人掌管天下钱粮,心思也是相当的细腻。”
“将来肯定能够好好的辅佐陛下。”
朱元璋摇了摇头说道:
“户部尚书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只是此人虽然心思细腻,但却是在算计之上。”
“给大明管管钱袋子绰绰有余,宰辅之才还差点意思。”
李善长对于朱元璋的反应早就已经有所预料。
所以没有丝毫意外,想了一下又说道:
“那吏部尚书如何?”
“本就管着天下官员任用,是个有识人之明的人才。”
朱元璋再次摇头道:
“这吏部尚书看似掌管官员任用,但哪一个官员的任用不是出自宫中,他顶多就算是个传话的,不行不行。”
随后李善长又推荐了好几个人。
唯独没有推荐胡惟庸。
而这些人选也都不出意外的被朱元璋全都否定了。
“陛下,恕老臣愚钝,只能想到这么多了!”
李善长面带愧疚的说道。
朱元璋脸上却露出一丝笑意说道:
“咱倒是觉得胡惟庸很不错,可堪大任。”
“善长你觉得此人怎么样?”
李善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自己所料果然不错,只要自己不举荐胡惟庸。
陛下就会自己提出来。
但是嘴里却郑重其事的说道:
“陛下,恕臣直言。”
“胡惟庸此人做事毛躁,根本不能当此大任!”
马皇后那边,常氏被马皇后再次叫了出来。
并且从常氏的手里接过朱雄英。
抱给刘伯温看。
刘伯温的本事马皇后很清楚。
无论是命理还是风水,都非同一般。
这也是重八为什么忌惮他的一个原因。
“青田先生,听说你懂相面之术。”
“所以想请你帮我看看雄英这面相。”
听到马皇后的话,刘伯温的心中想的却是如何推辞。
毕竟皇孙的命数可不是好看的,万一说不好,连马皇后都得罪了,拿自己才是真的没了活路。
赶紧开口说道:
“娘娘,臣的相术只能看凡人之相。”
“皇孙贵为天潢贵胄,岂是臣有资格相的。”
马皇后闻言笑着说道:
“我让你看,你尽管看就是了。”
“哪有那么多的道道。”
听到马皇后的话,刘伯温心中犹豫再三。
最终还是决定帮朱雄英看一看。
毕竟皇后娘娘才刚刚帮了自己一个大忙。
这么拒绝的话,也有点太不近人情了。
“既然是皇后娘娘旨意,那臣就 斗胆看上一看。”
说着便将目光放在马皇后怀里的朱雄英身上。
只是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让刘伯温感到惊奇无比。
眼前这个皇孙的面相,自然是贵不可言。
但这并不是重点。
生在帝王之家,身有贵气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只是让刘伯温感到不正常的是。
按面相来看,这位皇孙殿下原本应该是早夭之相。
可是不知道怎么的突然一变。
变得刘伯温都有点看不懂了。
这种改变命格的事,刘伯温还是第一次遇到。
心中 自然惊讶无比。
但是刘伯温的心中隐隐有一种感觉。
眼前的这个皇孙,正是自己的贵人。
不止是自己能够活下去的关键。
还能让自己一展胸中抱负!
与此同时,朱雄英也将目光放在了眼前的刘伯温身上。
听到马皇后的话。
刘伯温不由得一怔。
没想到这位皇后娘娘给自己出的是这么一个主意。
这八个字的意思刘伯温当然不会不清楚。
但是刘伯温却不相信这八个字是眼前这位贤后说出来的。
谁不知道朱元璋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人。
这些年皇上杀了多少贪官?所有人都有目共睹。
真要是这样的话,自己这些年又何必谨小慎微的爱惜羽毛 。
生怕一个不小心惹皇帝生气。
很显然,刘伯温想错了方向,以为马皇后是让自己贪污。
为了确认自己不是自己听错了。
刘伯温试探的问道:
“臣不明白皇后娘娘的意思,请皇后娘娘明示。”
马皇后何等样人物,怎么会不明白刘伯温的弦外之音。
不过马皇后却并没有明说。
而是开口问道:
“青田先生,尊夫人去世之后,这么多年你未曾续弦吧?”
刘伯温闻言心中一阵诧异,皇后娘娘为什么要问自己这种事?
不过刘伯温还是老老实实的说道:
“娘娘说的没错,拙荆去世之后,这些年臣都是一个人过的。”
“确实不曾续弦。”
马皇后点了点头:
“这些年也是难为青田先生了。”
“府里也没有个体己的人,难免有些冷清。”
“照我说啊,青田先生不如再操持一份婚礼。”
“若是看中谁家女子。”
“就跟我说一声,到时候我就做主了。”
“最好是找个年轻漂亮,懂得体贴照顾人的。”
“大明还有很多事情都需要青田先生。”
“留待有用之身,为天下百姓多做些事情,也不枉先生胸中抱负。”
刘伯温听到马皇后的话,心中不免有些尴尬。
自己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
这会儿娶一个年轻老婆,那不是让人戳脊梁骨么。
更何况还是皇后娘娘亲自做媒。
知道的是皇后娘娘本人提出来要替自己续弦。
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是借着皇后娘娘的威风以权势压人呢。
陛下原本就在猜忌自己,自己在这个节骨眼上这么做的话。
岂不是坐实了皇帝心中的想法。
皇帝可正愁没有什么把柄拿捏自己呢!
刘伯温当即就要出言婉拒。
突然间,马皇后说的那八个字再次浮现在了刘伯温的脑海里。
“小节有亏,大节无损。”
刘伯温瞬间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皇后娘娘哪里是在跟自己讨论续弦的事。
这是在点自己呢!
想到这里,刘伯温全明白了。
皇后娘娘说的没错,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自己这些年为了不被陛下猜忌。
表现的确实是有点过于不食人间烟火了。
没想到过犹不及。
反而让陛下猜忌自己。
是啊,一个没有任何把柄和缺点的人。
放在谁身上,谁也不会放心的。
当年汉丞相萧何,何等样的人物。
尚且能为了保全自己 而自污。
自己却还在这里想着爱惜羽毛。
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
想明白这一切之后的刘伯温终于放下心来了。
皇后娘娘确实是真心实意的在帮自己。
“既然如此的话,那臣就多谢皇后娘娘了。”
“回头臣就找一个良善人家的女子娶了续弦。”
刘伯温对着马皇后行礼道。
马皇后看到刘伯温终于开窍了。
心下也是十分满意,刘伯温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
又不像某些人一样在朝中结党营私。
若说刘伯温有什么野心,自己肯定第一个不信。
现在又求到自己的头上,让自己劝劝皇帝让他致仕。
对于这样一个大功臣。
自己在重八面前说上几句,重八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即使不愿意,也会放他养老。
但作为枕边人,没人比马皇后更了解朱元璋了。
即便是现在放了刘伯温,重八肯定也不会放心,后面怕是会找个由头,重新启用青田先生。
更何况这可是自己大孙子点名要的人。
自己肯定是要替自己大孙子留下他的。
怎么能轻易放走他呢。
不过就在这时,刘伯温却苦笑了一声说道:
“皇后娘娘的心意,臣已经知道了。”
“臣又何尝不想为大明百姓做点事。”
“娘娘也知道臣并非是贪图享乐之人。”
“否则当初也不会跟着陛下一起起兵反元了。”
“只是有些话,臣在陛下面前不敢讲,只能说给皇后娘娘听 。”
“不知道娘娘愿意不愿意听臣的肺腑之言。”
马皇后听到刘伯温的话,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心中还很高兴。
因为刘伯温的话里,看似是带着埋怨。
但其实包含的都是忠君爱国之心。
“青田先生的心思我是知道的。”
“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法不传六耳,青田先生尽管放心就是了。”
刘伯温闻言点了点头说道:
“皇后娘娘,臣很久之前就已经发现。”
“陛下和臣的理念已经背道而驰了。”
“臣当初请陛下不要 设置诸藩。”
“陛下不仅不同意,就连臣的学生都因此丧命。”
“之后臣又 进行了几次谏言。”
“还有淮西勋贵做大之事。”
“可是无论臣说什么,陛下都听不进去。”
“既然陛下听不进去,臣又何必多说。”
“所以一来二去,臣也就淡了这份心思。”
“所以才会想着要致仕归老。”
“娘娘放心,臣绝对没有什么不敬之意,只是实话实说罢了。”
马皇后听到刘伯温的话。
也是一脸的无奈。
这个朱重八什么都好,但就是有点认死理。
只要是自己拿定了的主意。
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
就连自己有时候劝着劝着,都要跟他大吵一架。
那些 大臣们就更不用说了 。
杨宪为什么能够得到皇帝的 恩宠。
还不是因为他说的做的,都是 皇帝爱听的爱看的。
这些话马皇后 并没有当着刘伯温的面说出来。
尤其是杨宪的事。
本身刘伯温就因为杨宪的事感到诚惶诚恐。
自己当着他的面说出来,岂不是更加的刺激他。
不过现在好了。
有朱雄英在。
这个大孙子似乎能够拿捏住重八的命脉。
想到这里。
马皇后开口说道:
“青田先生不必着急。”
“以后陛下不会如此了,会有转机的。”
刘伯温听到马皇后的话。
不由得一头雾水。
自己很了解朱元璋,就是个一意孤行的性子。
再说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陛下要是真这么容易改性子的话。
自己也不会感到这么担忧了。
现在马皇后这么说,刘伯温怎么都想不明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