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重生:从一场相亲开始新人生高质量小说阅读

重生:从一场相亲开始新人生高质量小说阅读

火中取例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完整版都市小说《重生:从一场相亲开始新人生》,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陆子坚柏长青,由作者“火中取例”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小君也是看得眼睛发亮。不知道是不是被陆子坚的魅力给打动了,她少有地表现出一点温柔的味道,悄悄地问:“嗳,陆子坚,你跟赵美琴不是关系挺好吗?是不是闹什么不愉快了?我一说是你想弹吉他,她愣了一下,我看好像是犹豫了一下,才答应借给我!”......

主角:陆子坚柏长青   更新:2024-02-09 00:2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陆子坚柏长青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从一场相亲开始新人生高质量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火中取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完整版都市小说《重生:从一场相亲开始新人生》,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陆子坚柏长青,由作者“火中取例”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小君也是看得眼睛发亮。不知道是不是被陆子坚的魅力给打动了,她少有地表现出一点温柔的味道,悄悄地问:“嗳,陆子坚,你跟赵美琴不是关系挺好吗?是不是闹什么不愉快了?我一说是你想弹吉他,她愣了一下,我看好像是犹豫了一下,才答应借给我!”......

《重生:从一场相亲开始新人生高质量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数学甚至是第四名。

在一个大家都有所下降的成绩里,他上升,那这上升就显得格外刺眼。

历史性第一次,他的成绩进入了班级前五。

第五名。

周四下午是约定了靳晓燕会回来的时间,陆子坚出去吃包子,还叫上了边兆国和程勇,他请客。

果然,已经回来了。

“一切顺利!”

她说,“就是铺货有限,据那些县里的经销商说,这孔府家在他们县上,一年也就是一百箱上下的量,基本上很少有人喝,而且他们都要最低端的,有三个县干脆连一箱那个高端款都不让卸!说是卖不掉!我带着一辆四米二出去,八个县市转一遍,到最后居然还又拉回来小半车!”

她叹气,“我甚至觉得,跑这一趟,三天下来铺下去的这点货,就算将来全都顺利的收回货款,也挣不够租车钱!”

陆子坚笑,“你没告诉他们,马上这酒的广告就要上央视吗?”

靳晓燕吐槽,“说了呀!当然说呀!这不就是咱卖货的最大保证嘛,我哪能不说,我是见谁朝谁说,一遍遍的说,劝人家。但是没用啊!人家说了,那上央视做广告的酒多了,那汾酒、西凤、剑南春,还都是全国名酒呢,也一样,都卖不动!大家都说,在咱们这里,就是本地酒吃得开,别的谁来都不行!”

嗯,好吧,这的确就是现状。

但别的酒,哪怕是名酒,在曹州地区卖不动,主要是他们路子没吃准啊!谁能想到,央视会忽然想着搞这个广告推送试点,甚至还弄了一个标王出来,集全台之力,花大力气的吹捧呢?

不过也不用急,陆子坚告诉她,“等吧,现在费好大劲,也没人听劝,等广告一上,下面发现酒一下子卖得快了,甚至会有酒店、饭店、商场,找他们要酒、定酒了,他们就回过味来了!一旦回过味来,这帮人比谁都精,肯定就会催着你赶紧给他们送货去!”

“但愿吧!”靳晓燕叹了口气,感觉有点泄气的样子。

其实呢……是有招的。

一个东西要卖的好,除了央视广告使劲儿的吹之外,在自己负责的这一块地区,也是有很多开拓销路的技巧的。

陆子坚眼下就能说出许多来。

但是考虑到大势在我,他也就懒得费那个劲了。

市场有个反应期,也不是说你广告一上,这酒立马就热了,今年春节前的这一个月,顶天了也就小爆一下,真正要说大量出货,其实还得看明年中秋的!

当然,年前做一下铺垫,事实上从春节过后,这酒就应该趟开路子了才对。

懒得搭理了,陆子坚干脆专心干包子。

演戏的有所谓戏保人一说,靳晓燕现在干的这个生意,算是生意保人。

弄不太差,一年下来也得有个百万级别的利润了。

…… ……

姜小君是真的把吉他给借来了。

这年头真的不比以后,平成县这种小地方,也不比大城市,吉他还的确算是个稀罕物件,会弹的不多,有的更少。

赵美琴不但有,姜小君把东西借来之后,陆子坚一上手就知道,她这把琴甚至还真不错,太牛逼算不上,民谣吉他里,已经算很扎实的物件了。

晚上的元旦晚会开始前,姜小君把琴借来,陆子坚一上手,先就来了一段,顿时把班里很多人的注意力都给吸引了过来,姜小君也是看得眼睛发亮。

不知道是不是被陆子坚的魅力给打动了,她少有地表现出一点温柔的味道,悄悄地问:“嗳,陆子坚,你跟赵美琴不是关系挺好吗?是不是闹什么不愉快了?我一说是你想弹吉他,她愣了一下,我看好像是犹豫了一下,才答应借给我!”


“我说燕儿姐,我这刚骑了三十里路回来,气儿都没喘匀呢!还一身汗,你是不是好歹先给弄口热水喝喝?”

陆子坚不接茬,反倒轻轻把话题给转开了。

靳晓燕闻言瞪他一眼,但是却麻利地起身,到店门口的碗架子上拿了个碗,真的给倒了一碗热水端过来了,“给!喝!”

但是她继续瞪,“你就不能先说句热乎话,叫我心里舒服点儿?”

陆子坚笑笑,端起大碗喝水。

其实陆子坚上辈子没跟靳晓燕打过什么交道,完全不认识。

但他听过她很多的传说。

在九十年代末、两千年前后,一直到2010年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她从一个小寡妇变成亿万富翁的过程,都为本地人所津津乐道。

她初中没毕业。

别管后来对外怎么美化,什么商学院之类的,那都是后来的,也大概率扯淡,本地人很清楚她的底细,她的确就是初中都没毕业。

但她长得好看,个头不算多高,应该也就一米六出头,一六二到一六三的样子,但模样实在是标致,身材又好,人也聪明伶俐,会说话、能做事,因此,在这个年代而言,她算是攀上了金龟婿——找了个端国家饭碗的老师。

她的对象是曹州师专毕业,就在一中教数学,俩人已经订婚了,据说距离婚礼也就差个把月的工夫,但根据事后的情况来看,应该是还没领证。

忽然那一天,她对象在讲台上昏倒了,紧急送到县医院,没抢救回来,也压根儿没有转去更好医院的机会,人就走了,脑溢血。

在90年前后来说,县医院对付这种病,几乎没有什么好办法。

死了,而且算是死在了讲台上,才刚二十出头,师专毕业还不到两年。

学校、教育局按照规定,当然要给出一定的抚恤,并且给他的爹娘安排了养老金,据说每人每月一百二十块,活一天给一天,讲真是还算不少了。

但是不行,人家爹娘不认,跑到县一中、跑到教育局、跑到县府去闹。

闹了几个月,大家扛不住了,又赔了一大笔钱,这才算安抚下来。

当然,这个钱跟靳晓燕毫无关系。

据说她去未来婆家理论过,但显然掰不过人家。

婚事当然取消了,换书的钱退回去了,这事儿只好当做大家没福气,但靳晓燕明显不接受这个结果。

于是,那头她对象的爹娘刚消停,她又跑来闹。

肯定是因为穷,但靳晓燕应该是从一开始就有她的打算。

据说她跟自己家里不大和睦。

她从小就不是那种安分守己的听话孩子,有主见,有胆量,敢反抗,还牙尖嘴利,因此实在是不讨她爹娘的喜欢,据说挨过好多次打。

但是最终,她闹成了。

县一中门口有一排房子,是允许对内开门卖东西的。

当然,承包出去了,而有资格承包的人,显然不可能是外人。

在这个年代而言,守着两千多高中生,这个买卖可不差。

最终县一中硬是给她挤出来一家店面,免费让她用五年。

于是她摇身一变,从农村一下子蹦出来了,到县一中当起了小老板,还是对内开门的小卖部老板。

她年轻漂亮,对学生很亲热,没有老师或长辈的架子,很受大家欢迎——事实上那时候,她也就顶多十八九岁,跟高三的学生几乎同龄。

但仅仅只干了不到一年,她就干脆利落地把小卖部剩下四年多的租期,整个卖掉了,没多久,她就干起了晓燕包子。

生意极好。

没有炒菜,不供别的饭,就只是一天三顿卖包子卖油茶胡辣汤小米粥。

她选的这个地方,往西三百米就是县一中,往东一百多米是城关派出所,附近开了不少卖书的、卖文具的、卖衣服鞋帽的店,稍往后一点还有一中家属院和几个县局的家属院,的确是个好地方。

晓燕包子几乎是一炮而红。

很快她招的两个包子工就不够用了,她继续招人。

讲真,前几年国内的那个局面,正是全面讨论到底是社还是资的关键时候,她这么干还是有点冒险的,幸好她的规模还不算太大,本地风气虽然保守,但也正因为保守,没有什么真正冒头的民营企业,这股风算是没扫到。

她不光卖包子,晚上连她的工人们都已经下班回家了,她自己守着店铺,等下了晚自习的学生们跑来再买一波的时候,忽然就又做起了面条生意。

拿大锅下面条,一锅就是三十多碗。

五毛钱一碗。

放了晚自习的学生,饿,但也穷,舍得吃包子的虽然有,但是在这个大家还都纷纷从家里拿咸菜来吃的年代,她那一块钱四个的包子,不算便宜,但五毛钱一大碗的面条,还给放点葱花香油,可就不算贵了。

这年头连最便宜的方便面都得五毛钱一袋!

这一碗面条,比方便面可香多了,也当饱多了!

九点十分下晚自习,到十点关校门,就这四五十分钟,据说她自己一个人忙活,愣是能卖出去二三百碗面条!

这还不算完。

去年夏天,就借着这个包子铺的店面,她又开了自己的烧烤店。

白天卖包子,晚上卖烧烤啤酒。

还聘了县招待所的大厨晚上下了班过来给她炒菜。

又一下子火了。

如果世界线不被撬动,她应该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开始做起了好几家酒厂的代理,啤酒白酒都有,后来她还创办了自己的运输车队,再后来开始卖农机,三轮车、拖拉机、播种机,一直到联合收割机。

九十年代末,她开了一家纺织厂。

平成县是大平原,历来棉花都是高产,两千年前后,应该跟外贸越来越好有关系,反正那时候县里好多家纺织厂,据说都很赚。

再后来,据说她还做起了房地产……

总之,一个初中没毕业的,极富传奇色彩的漂亮女人,只用了短短十来年,就成了这片土地上最著名的有钱人。

她最轰动的事情,是县一中六十年校庆的时候,她来捐了三百万,盖了一栋晓燕楼——当然,陆子坚那时候远在外地,已经开始过起了小富即安的生活,还没开始第二次的创业,压根儿也没收到校庆的邀请。

由是错过了再次见到靳晓燕的机会。

但重新回到1993年,惦记着先捞点钱垫垫饥的陆子坚,却是很容易就发现了现在就在县一中门口不远的地方开着包子店的靳晓燕。

然后,他选中了她。

当然,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说是靳晓燕启发了他。

正是从她前世的传奇经历中,陆子坚才忽然想到了代理孔府家酒这个主意。

只是,今年大概已经有二十出头,而且也应该算是已经开了些眼界,攒下了不少钱的靳晓燕,却毕竟还不是后世已经彻底成长起来的那个女富豪。

一下子把之前几年积攒的身家全都压出去,对她来说,看来压力山大。

“这么说……燕儿姐,看来这会儿是有点后悔了?”

这一路三十里地骑过来,陆子坚是真的渴了,咕咚咕咚灌了好几口先过过瘾,这才开始小口啜饮,并且又开口,把话题拉了回来。

只是说话有点欠揍。

“那么大一包啊!”

靳晓燕伸开双臂比划着,没好气地说:“就这么给人家了,就换回来一张纸……你说呢?”

但是顿了顿,她却又说:“但是要说后悔,倒也不至于。我就是觉得那么大笔钱交给人家了,心里不踏实,就老想找你念叨念叨,听你安慰我几句。”

“我能安慰你啥?”

陆子坚放下碗,认真地看着她,“没看到事情真正开始,没真正赚到钱之前,我说什么有用吗?”

“有用啊,当然有用!”

她也同样认真,“我就喜欢听你说话,感觉你说的话总是特别有道理。要不然,那么大一包……我哪可能说给人就给人了!”

陆子坚又笑,“所以说,你信我?”

“废话!”

靳晓燕瞪他。

忽然某一天下午,有个高中生跑到店里来,表示有件事想跟自己聊聊,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自己明明累得够呛,明天早起要包包子的肉也还没出去买,却偏偏就是一脸好奇地跟他一起到一张桌子上坐下了。

然后,只用了大概十几分钟?

或者是二三十分钟。

就像中了魔一样,靳晓燕惊奇地发现,自己被他给说动了。

似乎是因为他这个人身上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魅力,言谈、举止,乃至于说话的语气,乃至于说话中间的停顿,当然还有他的眼神,他的表情,总之,他所表露出来的一切,都给人一种可以放心相信的感觉。

也似乎是因为,他只用了一段谈话的工夫,就很轻易地撩拨起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一团火,并且向自己清楚明白地指出了就在脚边的一条金光大道。

她知道,自己想挣钱。

很想挣钱。

很想挣很多很多的钱。

多到让自己一个女孩子也能顶天立地大声说话的钱。

而他说,“想挣钱,那你就信我的。”

于是,自己干这几年攒下的十几万,借的、贷的十几万,一把全押上去了。

那可是二十五万!

就因为他一句话,自己就这么冲动地全都押上去了!

这要是还不算相信他,那什么才算?

“既然你信我,那就静下心来,别急也别怕,这笔钱,咱挣定了!”

靳晓燕怔怔的。

忽然,她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抬手指指陆子坚,“对!就是这个语气,就是这个表情,那天你就是这样,我真是中了邪,居然让个高中生几句话就给说服了,还傻乎乎的又借又贷……”

她摆摆手,“行吧!有你这句话,我忽然就觉得有底气多了!”

然后她站起身来,“去他娘的,大不了赔干净,下半辈子找你蹭饭吃!我得出去买肉了,今天得把馅儿弄好,早上四点半就得开包,明天弄可来不及!这两天给我弄得……心里七上八下,啥都耽误了。”

一旦恢复过来,她马上就又恢复了自己的精干利落,“吃包子不,有热的……”

但陆子坚却已经起身,“不吃啦!”

“晚上来吃面条!”

“不来!俺娘给我烙饼了!”

“爱来不来!”


所谓侉子,就是两轮摩托带个挎斗的三轮摩托。

在九十年代的城乡,这种侉子是很多基层大量使用的办公车辆,派出所、税务所等等,到大概十几年之后,就基本销声匿迹了。

陆子坚选择了坐在挎斗里。

颠啊颠啊颠!

基本上毫无乘坐体验可谈。

别的不说,重新回到93年,这道路交通情况是真的很差。

这年头的曹州地区绝大部分的乡镇,已经通了柏油路,毕竟大平原,修路成本其实并不算太高,但农村就基本上全都是土路。

开不快,也不敢开快,一路上姑父就一边开车一边跟陆子坚说话。

“他们家那边,基本上都知道你今天要过来相看相看,肯定聚很多人,你呢,到了地方别紧张,大大方方的,看就看呗!”

“你是在村里长大的,没经过也见过,农村这些老娘们,都这样,当着你的面就对你评头论足的,别怵!就你这条件,这大衣一穿,往她家门口一站,她家都算得上蓬荜生辉,只有夸你的份儿!”

“还有,农村庄户人家,干净不了,到了地方,给你端杯糖水,别嫌人家脏,多少喝两口!不过那闺女是个爱干净的,我跟你姑上次过去她家说这事儿,就见她家到处都挺乱,但她跟她妹妹睡觉的那个铺,收拾得干干净净……”

大姑父说一句,陆子坚就“哦”一声。

七八里路,蹬自行车的话,正经得骑一阵子,骑侉子就快了很多,感觉上也就是个十分钟的工夫,已经进村了。

典型的鲁西南农村的面貌。

昨天从学校里回来的时候,陆子坚已经回味过一遍了。

“就前面那个胡同里!”

这句话刚飘进耳朵,侉子的速度已经慢了下来,然后就拐进了一条狭窄的胡同——入目第一眼,有一户人家门口,已经聚了好大一堆人。

刷的一下,陆子坚有点头皮发麻。

但很快,他自嘲地笑了笑,紧张感就又褪了下去。

搁在十七岁的大男孩来说,眼看就要被那么多人盯着,从头到脚的看,还边看边品量,怕不是想一想都要脸红头大。

但陆子坚上辈子见过的大场面多了去了。

那忽然一下来的头皮发麻,其实也不是单纯为了这些围观看热闹的人,而是因为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要去改变一些事情了。

比如,某个人的命运。

侉子还在突突,那边人群已经搅动起来,有人大声喊着进院子里去报信,“来了来了!这小孩可真俊!”

侉子停下,俩人都下车。

大姑父掏出一包烟来,但并没有见人就散烟。

他堂堂辛集乡中副校长,在大姑那里不叫啥,来到这村上,可正经是个人物。

很快就有人主动迎上来握手,看穿着打扮说话,像是个村干部的样子,大姑父这才主动递烟,那人也让烟,大家互相让了两回合,那村干部接过去了。

“这就是我侄子,叫陆子坚。就是他,来叫桂萍相相!”

他介绍一句,又一回首,“这是他们村刘支书,桂萍该叫大爷,你也叫大爷。”

陆子坚自如地伸出手去,面带标准笑容,“大爷!”

那支书愣了一下,赶紧伸手过来,一边握手,一边看着陆子坚,那目光,也是刷刷的放光,“哎呦呦,你俩可真是老天爷凑好的一对!这小孩长得,跟那电视上的人似的!”

大姑父哈哈大笑,洋洋得意,“电视上也没那么好看的!”

这个时候,院子里已经出来人了。

是刘桂萍的爹。

一看就是个老实木讷的庄稼人,尽管应该是用心收拾过了,但这个年代的农民,不管怎么收拾,脸上也似乎总是会有一种灰扑扑的感觉。

他们正是三十年后进城卖瓜卖菜,三十年后六七十岁了,依然活跃在建筑工地上,牙都掉了还在扛水泥的那代人。

大姑父又给做介绍。

陆子坚再次伸出手,“叔,我叫陆子坚。”

他很木讷,显然也不大适应握手这种礼节,勉强握了握手,就只知道往家里让客,“到屋里喝口水,来,来!”

然后一行人进了院子。

陆子坚也就刚进去,就听身后轰的一下就跟炸开了似的。

各种各样的话头,一下子全起来了。

“哎呦,这个小孩长得可真俊!”

“就是,拾掇的也干净,一看就是城里小孩!”

“人家姑是乡长!”

“听说要六千六,桂勇家爹真敢要!”

“嗯!狠着哩!就人家小孩长这样,啥样的找不着!桂萍好看,人家比桂萍也不差啥!我估着,人家不舍得给六千六!”

“就是……”

这已经很好了。

这个年代的村里人,是褒是贬,都是直接照你脸上说的,陆子坚估计是自己这一身造型,把他们都给震了一下,反应有点迟钝了。

进了院子,又是满满的人。

按照陆子坚对这个年代农村习俗的了解,这时候站在院子里的,应该以女孩家的本家亲人和近邻为主了。

当然,无所谓了。

陆子坚一眼就看到了那身红花袄。

懵了一下。

院子里有一堆堆起来的雪,还没怎么融化,她就站在雪堆边。

看来是记忆出现了偏差。

她不是站在雪地里,是站在雪堆边。

呼……

是真好看。

穷困贫寒,难掩殊色。

以陆子坚的人生经验来看,人对于记忆中的美好回忆,是会自带美颜滤镜的,又更何况对于上辈子的他而言,已经是近三十年的时间过去,所有关于这个女孩的回忆,是早都模糊破碎了的,可以说,剩下的应该全都是滤镜了。

记忆中,和情怀中的她,是真的很美。

但真的见到她本人之前,陆子坚是已经做好了会失望的准备的。

毕竟这些年来,他见过太多太多漂亮之极的女孩子了。

这就好比多年之后再吃自己小时候的某样东西,几乎十有八九会失望一样。

然而,四目对视,他下意识地就露出一个笑容。

真美。

没有一丝一毫的失望。

甚至感觉很惊喜。

她比自己记忆中带了美好滤镜的回忆,还要更漂亮。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倒是让陆子坚忽然间想起了一位故人。

同样美得不染纤尘。

这个翩若惊鸿。

那个婉若游龙。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