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热门作品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

热门作品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

一只绿耳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军事历史,代表人物分别是刘晓陆杨,作者“一只绿耳”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想到这,陆杨抬头看了一眼老天,有些恨铁不成钢。既然要穿,也不给他挑个好日子穿!真是……唉!想到陆家如今的情况,陆杨脚步一转,就去了原主经常去的书坊。书坊掌柜是认识陆杨的。毕竟原主每次都是在这里买的笔墨纸砚。陈掌柜看着面前这个清朗俊俏的少年,笑道:“为方小兄弟这是要回家了......

主角:刘晓陆杨   更新:2024-02-15 22:0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晓陆杨的现代都市小说《热门作品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由网络作家“一只绿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军事历史,代表人物分别是刘晓陆杨,作者“一只绿耳”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想到这,陆杨抬头看了一眼老天,有些恨铁不成钢。既然要穿,也不给他挑个好日子穿!真是……唉!想到陆家如今的情况,陆杨脚步一转,就去了原主经常去的书坊。书坊掌柜是认识陆杨的。毕竟原主每次都是在这里买的笔墨纸砚。陈掌柜看着面前这个清朗俊俏的少年,笑道:“为方小兄弟这是要回家了......

《热门作品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精彩片段


元平二年,永州府,兴阳县,大河村。

刘晓拎着一个装满野菜的篮子匆匆往家里赶。

她今天回来得有些晚了。

现在太阳高悬,家里的几个劳动力还在田里割着稻谷,她得赶紧回去做好饭菜。

眼看就快要到家了,刘晓却是被吃完饭在树下乘凉的村民拖住了手脚。

“老陆家的,走这么急作甚?”

刘晓抿了抿唇,随后露出一抹淡笑。

“这不是要赶着回去做饭吗?”

那人笑道:“听说这几天学堂那边就要放田假了,你们家杨子还没回来呢?”

刘晓一听,便知道这些人想说什么。

她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应该就是这两天回了。”

说着,刘晓扯回自己的袖子,一边加快脚步,一边笑道:“不跟你们聊了,我还要回去做饭呢,等闲时再说。”

那人看着刘晓匆匆离去的背影,嗤笑道:“家里都穷成什么样子了,还想着供个秀才公出来呢?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那可不是,瞧老陆家那几个孩子都瘦成什么样子了,真是造孽啊!”

“我听人说杨子可是在县城里快活得很呢,又是吃肉又是喝花酒的,估计钱都被老陆家的掏给小儿子了!”

“真是苦了她那几个孝顺的儿子了。”

“唉,谁说不是呢?”

......

背后的闲言碎语刘晓也听到了。

她脚步微顿,随后像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般,快步往家里走去。

学堂舍房处。

陆杨一边收拾衣服,一边想着原主的事。

原主也叫陆杨,是个农家子,二月初参加了第二次县试,结果落了榜。

连续两次落榜打击,让原主意志逐渐消沉,终日郁郁寡欢。

最后也不知怎的,他一觉醒来便到了这里。

早知道在毕业酒会上他就不喝这么多了。

陆杨深深地叹了口气。

他原本的咸鱼生活就挺好的,怎地就到了等级森严的古代了呢!

陆杨心里悔啊!

听到陆杨的叹息声,刘开毅好奇地看了一眼陆杨。

见陆杨还在磨磨蹭蹭地收拾东西,便问道:“为方,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家?”

陆杨回过神,看向一旁背起箱笼准备回家的刘开毅,回道:“一会就回,启恒兄慢走。”

刘开毅点头,“行,那我就先走了。”

刘开毅走后,陆杨加快了手脚。

把桌上的笔墨纸砚和书籍放进箱笼里,陆杨关好舍房门慢悠悠地往外面走。

原主六岁读书,今年十四岁。

正是大好年华。

陆杨也做不出投河觅井的事,既然到了这里,便也要活得像样点。

最好是能做条有钱有权的咸鱼。

如今结合实际来看,考科举就是他唯一的出路了。

陆杨走出学堂大门,左右看了看,思考着该去哪里。

原主是个自尊心极重的人,最怕的就是别人瞧不起他。

不管什么交际,只要喊上了他,他就会去。

有时还会为了面子掏钱买单。

后来逐渐有了个冤大头的外号。

在穿越过来的三天里,陆杨不知拒绝了多少个邀约。

陆杨可不是原主,想在他手里讨好处,没门!

只是可惜了……

陆杨摸了摸怀里的荷包,心里划过一丝无奈。

里面的钱早就被原主花得差不多了。

他要是早来几天,荷包里还能剩个一两碎银。

想到这,陆杨抬头看了一眼老天,有些恨铁不成钢。

既然要穿,也不给他挑个好日子穿!

真是……

唉!

想到陆家如今的情况,陆杨脚步一转,就去了原主经常去的书坊。

书坊掌柜是认识陆杨的。

毕竟原主每次都是在这里买的笔墨纸砚。

陈掌柜看着面前这个清朗俊俏的少年,笑道:“为方小兄弟这是要回家了吧?”

陆杨点头,看着眼前这个圆润和蔼的中年男子,温声道:“掌柜的,在下有礼了。”

打过招呼,陆杨抬头看了看书坊里面的情况。

见掌柜的不忙之后,才把自己的来意说了出来。

“掌柜的,不知在下可能在这里接点活?”

陈掌柜笑着摸了摸胡子,见陆杨不像以往那般冷淡后,眼里也多了份笑意。

“为方兄弟想接书抄,那自然是可以的。”

说着,陈掌柜往柜子上铺了张白纸,接着把沾了墨水的毛笔递给陆杨。

陆杨明白陈掌柜的意思,伸手接过毛笔,直接在纸上写了静香书坊四个字。

原主从小聪慧,学习上也很是刻苦,写的字自然是不差的。

陈掌柜看着纸上龙飞凤舞的四个字,满意地点头。

“好字!”

“谢掌柜的夸赞。”

陆杨一脸谦虚地把毛笔还给陈掌柜。

陈掌柜把笔放好,沉思片刻,走到里面给陆杨拿了本《三字经》。

“为方兄弟想必也是第一次抄书,不如先从这《三字经》开始吧?”

陆杨点头,“多谢掌柜的照顾。”

他手里没多少钱。

从陈掌柜那拿了抄书所用的纸张,陆杨就离开了书坊。

抄书讲究认真,字迹清晰不出错。

《三字经》全文一千一百多个字。

他应该能很快抄完。

现在是五月初六,学堂放一个月的田假。

陆家现在正忙着,他也不可能把时间都花在抄书上。

抄书只是过渡,陆杨没打算靠抄书赚钱。

他的重点应该放在科举上。

这次陆杨只接了一本书的活。

抄完这本书,他大概能赚个二百文钱的样子。

想到这,陆杨的心思也动了动。

原主一月份回家拿了八两银子。

考县试住宿吃饭打点交际等花了五两多,当冤大头花了一两多。

买墨和纸,还有其他日常开支等就剩了二十文钱。

回村坐车要三文钱,他能用的只有十七文钱。

想到上次原主回家拿钱时家里吃饭的情况,陆杨往东南边的摊位走去。

东南边的摊位大多都是卖的肉类。

陆杨看了看,走到卖猪肉的摊位前停了下来。

“屠户大哥,这猪肉怎么卖?”

这县城原主差不多都逛过,却是从来没有买过东西回家。

陆杨不知道这猪肉的价钱,便问了屠户一句。

“肥肉十五文钱,瘦肉十三文钱,你要哪个?”

张屠户头也没抬,手都没停一下,快速地剔着骨。

陆杨看了一眼张屠户剃得干干净净的骨头,问道:“屠户大哥,这骨头怎么卖?”

听到这话,张屠户抬头看了一眼面前这人。

少年清瘦高挑,一身淡蓝长袍,浑身书生气息。

这还是张屠户第一次见到有书生过来买肉。

想了想,张屠户笑道:“这骨头没什么肉,你要的话,三文钱给你。”

陆杨看向张屠户指的方向。

那里有七八根排骨,还有两个猪扇骨。

即使这些骨头被剃得干干净净的,三文钱也值得。

“屠户大哥,这些骨头我要了,我还要半斤肥肉,半斤瘦肉。”

这些加起来刚好十七文钱。

拿好用大树叶包着的肉和骨头,陆杨道谢之后匆匆往城门那里走去。


“你买这么多肉做什么?”

刘晓看了看手里的肥肉,又看了看铁蛋和招娣手里捧着的东西,眉头紧蹙。

这会连铁蛋和二牛几个小孩子都感觉气氛有些不对劲了。

陆杨瞄了一眼刘晓难看的脸色,又看了一眼陆大石几人复杂的眼神。

想了想,陆杨没有解释,而是直接把背篓放下。

“娘,我还买了不少东西呢。”

刘晓等人一愣。

看着那装得满满的背篓,刘晓等人更是内心复杂。

他们何时买过这么多东西?

陆杨知道刘晓几人就是在心疼钱,但钱就是用来花的。

“娘,这是白面,这是石蜜,这是香料。”

陆杨一边说着,一边把东西随意地放在地上。

刘晓真是看得一阵心肝乱颤,心疼得不得了。

她连忙把手里的肥肉递给陆大石拿着,然后快步走过去把陆杨放在地上的白面和石蜜拿起来。

“你这孩子,怎能把白面和糖随便放在地上呢?”

刘晓一脸紧张地拍了拍布底,生怕白面和石蜜沾上了泥土。

陆杨笑了笑,随后从背篓里把那些布料拿出来。

陆杨还未说话,赵梨花三人便惊呼。

“小弟,你还买了布料?!”

陆杨一愣,看了看手里叠放得整整齐齐的布料。

又看了看陆大石几人惊讶的眼神。

陆杨心里有些无奈。

他当然想买,但他手里真没那么多钱。

“这些布料不是我买的。”

说着,陆杨看向赵梨花三人。

“大嫂,二嫂,三嫂,这是我给你们接的绣活。”

刘晓几人一愣。

赵梨花三人也是有些没反应过来。

她们何时能接触到这么好的绣活了?

赵梨花毕竟要年长一点,她很快便冷静了下来。

“杨子啊,你可不要骗大嫂。”

听到赵梨花的话,李静和周寻芳也回过神来看向陆杨的眼睛。

三人忐忑地等着陆杨的回答。

陆杨笑了笑,把手一伸。

“三位嫂嫂要是不信,可以去洗个手看一看,这布料里面还有图样呢!”

赵梨花三人一听,顾不上周边人的反应,连忙跑去洗手。

擦干手之后,三人才小心翼翼地接过布料认真看了起来。

时不时地还小声讨论两句。

陆杨看赵梨花三人这一时半会的,估计也听不进去他的话。

便没有把绣活的价钱说出来。

他看向还有些茫然的刘晓,笑道:“娘,咱们家好事要来了!”

刘晓还未反应过来,陆大石眉头一皱,呵斥道:“ 杨子,好好说话。”

“爹,我可没说错。”

陆杨拿出那包桃仁,走到陆大石几人面前,让几人看清楚。

“爹,这是我上次从后山那边摘回来的毛桃,药......”

陆杨话还没有说完,陆大石随手抓了几根竹片打向陆杨。

陆杨懵了,“爹,您打我作甚?”

陆大石脸色难看,拿着竹片又打了一下陆杨。

“爹之前是怎么跟你说的,让你不要进里面去,你不听是吧!”

村里不知有多少进了深山之后没走出来的人。

陆大石也是有些后怕。

想了想,陆大石又举起了竹片。

眼看陆大石又要打人,陆杨连忙跑到陆柏几人身后。

“爹,我没深入!我就是摘了些毛桃之后就下来了。”

刘晓也从陆杨的话里回过神来了。

见陆大石还要打陆杨,刘晓连忙走到陆大石面前拦了下来。

“行了,杨子都这么大了,进山肯定会小心的。”

陆杨连忙附和,“娘说得对,爹您就放心吧。”

陆大石就是气陆杨不听话。

这会打也打了,气也消得差不多了。

陆杨偷偷摸了摸屁股,不疼,就是有点麻。

见陆大石冷静下来后,陆杨又把手里紧握的桃仁拿了出来。

“爹,娘,药铺里收这东西呢,一百斤二百文钱,我们要拿去卖吗?”

陆大石和刘晓对视了一眼,还未说话,一旁的陆柏便出声了。

“爹,娘,我看这桃仁可以做。”

陆松也点头,“山上有不少毛桃呢,要是都弄成桃仁晒干,肯定有好几百斤。”

陆杨连忙趁机加了一句。

“爹,山上那些毛桃都没人要,这都是钱呐!”

陆榕看了一眼躲在陆柏身后的陆杨,眼里隐隐带着一丝笑意。

“爹,这左右用不了几天时间,等弄完之后我们照样能去找零工做。”

陆大石就是觉得弄这桃仁有些不踏实,心里有些不安。

听着陆柏几人的话,陆大石想了会,看向陆杨问道:“杨子,你确定药铺那边收吗?”

陆杨重重点头。

“收!爹,我亲自去药铺里问的,我都跟人家约好送货时间了。”

陆大石一惊,“什么?你都跟人家约好时间了?!”

陆杨无辜地眨了眨眼睛,“是啊,我怕人家后悔嘛。”

陆大石几人顿时有些无奈地看向陆杨。

这臭小子表面上是在跟他们商量,实际上啥都安排好了。

陆大石抹了把脸,心里有着一股说不上来的复杂。

“杨子你是说的什么时候送过去?”

“半个月后。”

这时间是陆杨想好之后才说的。

陆家人多,再加上现在太阳强烈,最多晒个三天桃仁便干了。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弄桃仁了。

陆大石几人听到这个时间之后,倒没有多大的反应。

这个时间足够了。

赵梨花三人在陆杨被陆大石打的时候,便没有再看那些布料了。

这会听到陆大石答应弄这个桃仁之后,三人也是松了一口气。

她们倒是不怕苦,就是怕没钱。

眼看大家这会都没有说话。

赵梨花摸了摸手里的软缎,出声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

“杨子啊,这些绣活你是从哪接的?”

陆杨抬眸看向赵梨花,笑道:“是在霓裳布庄里接的。”

说完,陆杨才想起来他还没跟赵梨花三人说绣活的价格和期限。

“对了,忘了跟三位嫂嫂说,这绣活一套能有八百文钱,不过要在六个月后交过去。”。

赵梨花三人已经听不到陆杨后面的话了。

她们已经被这价钱搞懵了。

赵梨花三人从没有接过这么高价的绣活。

以前倒是有那个心,想接点高价的活,但都被人拒绝了。

没想到现在却是被陆杨办到了。

赵梨花低头看了眼手里的布料,然后看向陆杨,笑道:“多谢杨子了。”

李静和周寻芳也抬头看向陆杨,真诚地跟陆杨道谢。

“谢谢杨子。”


马车到县城门口时,大概是六点半的样子。

太阳已经出来了,城门也是敞开的。

李伯的牛车进城之后就找了个空地停了。

跟陆杨几人说好回去的时间之后,李伯便赶着牛车出了城门。

李伯说申时一到就走。

如此的话,他们要在县城里待八个多小时。

时间充裕,陆杨也没有着急。

打算先把三个嫂嫂的事处理好再去药铺里询问。

陆杨没有直接去赵梨花三人说的锦绣布庄,而是打算多问几家。

在去锦绣布庄的路上,陆杨看到布庄就进去问一问。

不仅是问价钱,还问其他一些问题。

此时,陆杨站在一个门面很大的布庄门前。

看着里面络绎不绝的客人,陆杨抬头看了一眼上面的招牌。

“霓裳布庄?”

陆杨看了看里面的布置。

见里面卖的多是衣服之后,便走了进去。

布庄掌柜正在柜前打着算盘,一副忙得不得了的样子。

陆杨先是在店里逛了一圈,也没有理会周边人的眼光。

把自己想知道的情况都了解之后,陆杨径直走到掌柜的面前。

李掌柜打算盘的手一顿,抬眸看向眼前的少年。

一时间,李掌柜有些迷糊。

他们店里大多数都是卖的女装,怎地有这般年纪轻轻的少年郎过来了?

不过李掌柜也是从店里的伙计升上来的,心里虽然疑惑,但还是扬起笑脸问道:“小兄弟这是想要买什么衣服?”

陆杨摇头,“掌柜的,我想问一下你们店里收不收绣好的手帕?”

李掌柜一愣,看着陆杨身上穿着的干净长袍,想了想,问道:“不知小兄弟可有拿手帕来?”

陆杨当即解下后面的背篓,把三个嫂嫂绣好的手帕拿了出来。

赵梨花几人拿来绣手帕的布料不是好布料。

李掌柜一看,眼神就变了。

不过他也没有生气,而是直接拒绝了陆杨的要求。

“小兄弟,你也看到了我们店里做的都是什么人的生意,这手帕......”

陆杨明白掌柜的意思,见掌柜的没有犹豫就拒绝收这些手帕后,陆杨也没有失落。

毕竟他早就知道这布庄不会收下赵梨花三人的手帕。

陆杨的目的不是在这里卖出手帕,而是另有所求。

陆杨笑了笑,从容不迫地随手拿了条手帕,指着上面的花纹让掌柜的看。

“掌柜的,你看这绣工怎么样?”

李掌柜一听,便明白了陆杨的意思。

不过他也没有说什么,毕竟眼前这少年一看就是个读书人,将来说不定就会换了个身份。

他没必要得罪眼前这个少年,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好。

这样想着,李掌柜顺着陆杨指的地方看过去。

这花纹乍一看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可是仔细看过之后,李掌柜却是发现了问题。

“这绣线......”

李掌柜伸手摸了摸,绣线粗细能看清一个绣娘的刺绣年龄。

看着粗布上所用的绣线,这绣娘应该是有十年以上的绣龄了。

“绣工不错。”

虽然花纹简单了些,但能看出来这绣娘在上面下了功夫。

只是......

“可惜了这布料。”

李掌柜摇头,把手收了回来。

陆杨把手帕放到篓子里放好。

背起背篓,看向掌柜的笑道:“掌柜的,这布料差没事,就怕这绣娘绣工差,毕竟,这布料能换成细布不是?”

李掌柜一听,故作疑惑道:“小兄弟的意思是?”

陆杨转头,指着店里挂在墙上展示的一件女装,笑道:“掌柜的,你看那衣服上的牡丹花。”

闻言,李掌柜抬眸望去,顿时就知道了眼前这个小兄弟让他看这件衣服的目的。

牡丹花图样是他们店内提供的。

但是配色却是由绣娘来设计构思的。

单看那几朵牡丹花,自然是美艳动人。

只是整体一看,那几朵牡丹花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就有些普通了。

陆杨见掌柜的眉头皱紧后,便温声道:“这绣工还不及我那三个嫂嫂的一半,却也能被掌柜的挂在上面向众人展示。”

“可见,若是我那三个嫂嫂接了掌柜店里的绣活,恐怕掌柜的日入斗金都不成问题。”

李掌柜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墙上的衣裳。

然后摸着胡子若带深思地看向陆杨。

他虽看出陆杨是个书生,却是不知这书生的口齿如此厉害。

想来日后前途定然不会小。

想到这,李掌柜笑道:“小兄弟想在这里接活倒是不难。”

“只是我这店里有个规矩,若是不能定期绣好指定的花纹,这钱可是会扣掉的。”

陆杨眼神一闪,不动声色地观察了一下李掌柜。

见李掌柜并没有任何说假话的意思后,陆杨也松了口气。

“行,无规矩不成方圆,掌柜的放心好了,我那三个嫂嫂定然会在期限内交上来的。”

“呵呵,小兄弟是个明理的。”

说着,李掌柜挥手喊来一名伙计。

“你去里面拿些画好图样的软缎过来。”

伙计的一听,看了一眼陆杨之后,脸色有些迟疑。

“掌柜的,最近这一批布料都被孙娘子定下了,这......”

孙娘子是霓裳布庄里固定合作的三名绣娘之一,也是靠走关系进来的一个。

布庄里的绣活都是由着这三个绣娘完成的。

而刚刚陆杨指着的那件衣服的花纹,便是孙娘子绣的。

李掌柜脸色一沉,“叫你去拿就去拿,那么多话作甚?

伙计一听,连忙跑进去拿东西。

李掌柜摸摸胡子,对着陆杨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让小兄弟见笑了。”

陆杨摇头,“掌柜的说笑了。”

伙计出来得很快,陆杨刚和李掌柜聊了聊店内的花样,伙计便捧着布料和丝线过来了。

李掌柜脸色有些难看地瞪了一眼那名伙计。

心里滑过一丝遗憾。

他刚和陆杨聊到花样改动方面的内容,这伙计就出来了,真是存心不让他心情好过。

伙计的一头雾水,捧着一堆布料站在李掌柜和陆杨面前,呆愣道:“掌柜的,这放哪里?”

李掌柜看向陆杨,询问陆杨要怎么拿。

陆杨放下背篓,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后,示意伙计放进背篓里面。

伙计跟李掌柜小声报备完所拿的图样和布料后,李掌柜便挥手让伙计去招呼客人。

陆杨面色平静地站在一旁,等伙计走后,才转头看向李掌柜。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