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沈渊李良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推荐大明:权谋盛世》,由网络作家“龙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龙渊”大大的完结小说《大明:权谋盛世》,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军事历史,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沈渊李良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城也不知去了多少回,这崇王府在他的心里当然构不成任何压力。此行没有见到崇王,沈渊心里暗自想道:从他找石捕头过来查案这件事来看,这位王爷似乎不是个特别守旧的人。另外从鹿邑县主的房间布置看来,这一家人也不像历史上说的,明代王侯之家那么草包。那位县主姑娘志趣高雅,屋子里的各种物品也透着疏朗洒脱的味道,有这样的女儿,那个当爹的想必差也差不到哪儿去。......
《精品推荐大明:权谋盛世》精彩片段
……
等到焦六爷让人送信,叫吴六狗尽快过来,沈渊他们这些人就在王府里等着吴六狗。
一闲下来大家都觉得有些紧张,哪怕石勇捕头是官场人物,焦六爷见多识广,他们也是头一回进王府。
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环境不免让他们小心翼翼。可是他俩却看到沈渊找了一处树荫,随便在一块大青石上坐了下来。
看他的样子丝毫不为王府的威严所动,完全没有局促的样子,这俩人见了未免啧啧称奇。
话说这位小沈先生,城府当真是深不可测!怎么看这个年轻人的样子,就像是没有什么事能让他害怕,也没有什么事能难倒他似的?
实际上他俩当然不知道,沈渊在前世差不多各国王宫都逛遍了。大明朝的紫禁城也不知去了多少回,这崇王府在他的心里当然构不成任何压力。
此行没有见到崇王,沈渊心里暗自想道:从他找石捕头过来查案这件事来看,这位王爷似乎不是个特别守旧的人。
另外从鹿邑县主的房间布置看来,这一家人也不像历史上说的,明代王侯之家那么草包。
那位县主姑娘志趣高雅,屋子里的各种物品也透着疏朗洒脱的味道,有这样的女儿,那个当爹的想必差也差不到哪儿去。
从历史上看,明朝的王爷大都在自己的封地里作威作福,地方官也不敢管。自己在扬州城这边一开局就是步步惊心,这位王爷对自己面对的局面而言,是个转机也说不定……
这时的沈渊却没想到,自己在心里暗自分析的那位崇王,此时也正在几丈外,一处树荫下观察着他。
“你看这人怎么样?”
崇王一出声,声音低沉厚重。他身边有个人,看打扮是个女子,身影却掩映在花木中看不真切。
听到王爷问起,就见这女子轻声说道:“扬州城里竟有这样的人物,我也是第一次听闻。”
这个女子的声音柔美,语声清丽。听她说话的口气,竟然和王爷对话时也不显得十分局促。
“王爷让那位石捕头查案,他却忙不迭地回去搬兵。请来了这个年轻人之后,查案时也事事都以这青年为主。现在看来石捕头昨天破的案子,只怕是出自这个年轻人的手笔才对。”
“没错,是个有意思的家伙……他要能尽快把羽棋找回来就好了。”
王爷说到这里,回头看了看那个女子道:“盯住那个小家伙,要知道越是聪明人,肚子里的鬼门道就越多!”
……
这时的沈渊还不知道,自己正被人评头论足……那个吴六狗终于到了。
一见他走过来的样子,就看得沈渊直呲牙。这家伙真不愧是奇人异士,一看就是个嗅觉极其灵敏的人。
他那个鼻子,大得简直一里外都能让人看见,活脱脱就像是一个大号癞蛤蟆趴在他脸上!
“六哥辛苦!”此人是焦六爷帮中的兄弟,沈渊自然也要以礼相待,他这一声“六哥”却叫得此人局促万分。
“你不用跟他客气,都是自己人,尽管使唤他就是。”焦六也向着沈渊交代了一句,然后回头朝着吴六狗说道:“知道小沈公子是什么人吧?”
“知道!那天府衙门口我也去了,沈小爷是咱桩会兄弟的恩人!”这吴六狗一开口,说话的语速极快,脸上的表情也分外诚挚,焦六爷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之后沈渊请焦六爷回去,还说一旦有事再叫他来帮忙。六爷关切的叮嘱了沈渊两句,也匆匆离开了王府。
从头到尾,这个焦六爷都没向沈渊问起今天到王府来,要办的是什么事!
非但如此,他还告诉吴六狗不要乱说话,只管听小沈先生的吩咐就行。
要说焦六爷这老江湖,真是精明得要命。他当然知道有关王府的事,人家不主动告诉他,自己是万万打听不得的!
之后沈渊吴六狗石捕头他们三人,在小丫鬟扶头的带领下,再次向着县主的小楼走去。
这回沈渊并没上楼,而是让扶头拿下了一盆“素冠荷鼎”。他向着吴六狗笑道:“六哥你闻闻这个味道,我让你找的人身上,就有这个味儿……”
“把这玩意拿远点!”还没等扶头捧着花过来,吴六狗就一个箭步往后窜出去老远,他捂着鼻子,向沈渊面带歉意地说道:
“这么重的味儿,难道还非得把花儿怼到到鼻子眼儿里闻才行?这味道我记住了,我这人一离花朵近了就打喷嚏,赶紧让她拿走吧小爷!”
沈渊挥手让扶头把兰花送回去,心里对这个花粉过敏的家伙未免觉得好笑。之后他就看到吴六狗背着手,若有所思地绕着小楼外围转了一圈。
等到他转回来之后,吴六狗带着沈渊他们来到了南边的窗户……也就是沈渊刚刚凭栏远眺的那扇窗户楼下。
吴六狗凑过去闻了闻楼下灌木上的叶子,转过头一脸费解地看向了沈渊。
“咋回事儿?身上带着这兰花味道的人,居然是从楼上跳下来的?”
“这就对了!”沈渊见此情景,欣喜地笑着对吴六狗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追踪。
……
这时的石勇捕头,要不是他拼命按捺着自己,他乐得都要跳起来了!
这个吴六狗,真不愧是个奇人!他居然真凭着兰花上的味道,找到了那条飞贼撤离的路线!
在这之后,沈渊他们的动作快得让人目不暇接。
他们一边在吴六狗的带领下,绕过一道道院墙,向着王府外走去……话说那位飞贼走得可不是府中的道路,而是上房跳墙,走了一条指向东北方的直线。
同时沈渊让小丫鬟扶头赶紧去报告王爷,让他派两个信得过,身手又不错的护卫来。
沈渊一向谋定而后动,他知道这一路追下去,很可能要跟那位武功高强的飞贼动手!
他们一路上绕过各种建筑和院墙,路线走得七扭八歪。好在吴六狗非常确定味道的走向,那种兰花的气味太过奇异了,所以看起来一时半会儿他是不会跟丢的。
之后他们终于走到了王府的大墙下,记住了飞贼翻墙位置后,他们还得顺着大门绕到外头去。
等到沈渊一出王府大门,就看到门外有两个人正在等着他。
其中一个细腰乍背,是个面目清秀的年轻人。沈渊一看这年轻人身上的气势,就知道这是王府派给自己抓贼的武功高手。
他就在那儿随随便便地站着,可是周围几丈方圆却似乎都在他威势的笼罩下。
沈渊见状暗道:这么重要的事,王爷居然只派他一个人来。看来他不但深得信任,而且肯定是王府中的第一高手!
除此之外,门外的另一个人,就连沈渊也看不懂,居然是个二十二、三岁的姑娘。
焦六爷知道以眼前的情形看,即便是他不露面,这笔银子也一定能拿到手。而且过后他还能编个借口,就说自己卧病在床,无法及时约束这些河工。
这样一来,好歹那两个县令不至于对他怀恨在心,而且桩会以后还有机会从官府那里拿到修河的活计。
可要是他一旦露了面,就说明他跟沈渊两个人早有勾结。到那时刘征县令一定会在心里,恨得他老大一个疙瘩!
想到这里,焦六爷才意识到沈渊刚才的一个眼神,又把他从悬崖边上拉回来了一次!
“好险……幸亏有小沈先生!”他忙不迭又向人群中退了回去,同时向沈渊看了一眼,两人对视之间,沈渊清楚地看到了焦六爷眼中浓浓的感激和敬佩。
看这意思,焦六爷这个朋友算是交下了,沈渊的心里顿时一笑。
当他看到刘征县令的眼脑袋转来转去,还在寻找焦六,于是大声说道:“听说焦六爷病了,发烧烧得稀里糊涂。你不用管他,银子拿出来,当场给了这些兄弟们再说!”
“好好好!”刘征和唐利听了他的话,赶紧商议如何拿出这笔钱来,立刻长街上就是一片欢声雷动!
那些河工看到自己血汗换来的银子终于要到手了,自然是欣喜之极。
在他们的欢呼声中,沈玉亭面带微笑走到了自己的儿子面前。这一刻,这位当爹的心里的喜悦和欣慰,简直是说之不尽!
沈渊向沈玉亭微微一笑,把怀里那个册子拿出来放在了他爹的手上。之后他小声向沈玉亭说道:“您就站在这台阶下边别动,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吆喝这些兄弟冲进去告状!”
之后沈渊背负着双手,施施然向着那两个县令走去。
沈玉亭看了看手里的册子,知道沈渊留下自己在府衙门口,就是为了防止那俩县令狗急跳墙。他一边暗自感叹儿子的心思缜密,一边欣慰地看着儿子的背影。
十七年了,他……终于长大了!
……
“就这点银子,有什么可商量的?”这时的沈渊笑着走到了两位县令的面前。他看着满脸阴云、一脑门子汗的两人,脸上的笑容真是越看越气人。
“这些钱在你们肋条骨上穿着呢?拽不下来了是吧?”沈渊兴致勃勃地分别看了看这两只县令……如今这俩货的表情,就像是头上各自挨了一闷棍一样。
“县衙的银库里,可没有这么多钱!”这时的刘征恨不得在沈渊的脖子上咬几口再说,可他还是皱着眉头道:“江都县衙里只有亏空,哪有现银啊?”
“那还不好办?”沈渊对这时的情况早有预料,他笑着指了指两位县令说道:“反正江都县衙又跑不了,你们两个就给垫上呗?你们都是官儿,又不怕当官的赖账!”
听见沈渊话里夹枪带棒的讽刺他们,这两位县令气得一翻白眼。
就见沈渊接着说道:“现在事态急如烈火,这帮人要是闹起来我也拦不住!所以这银子必须当场就给。”
“既然库里没银子,四万银子你们二位县令一人垫付两万,就记在县衙的账上,银库什么时候有钱,什么时候再还你们不就完了?”
这俩县令听到了这话同时一楞,脸上露出了犹豫的神色,沈渊见状把脸一板,又向着他俩说道:
“你们身后那一千多汉子穷得都尿血,那里头可是什么人都有!要是再拖下去,出什么事都有可能!”
“在这太阳地儿底下等着得久了,脾气越发暴躁。要是过一会儿他们拿不到钱再闹起来,谁能按得住他们?”
“你们两个垫付的钱,等县里有了银子,自然窟窿就堵上了,现在还犹豫什么?”
“也……只好如此!”两位县令互相看了一眼,只得无可奈何地听从了沈渊的提议,之后他们各自派人到自己内宅里取银票去了。
事情到了这种程度,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等到两位县令的银票拿来,这场大难就算过去了,沈渊也重新回到了府衙门口自己老爹旁边。
这父子俩并肩站在台阶下,和桩会众人一起等着银子来。沈玉亭看着前面的人山人海,头也不回地轻声说道:“你这小子,怎么可着唐利一个人坑呢?”
沈玉亭为什么说这话?其实刚才这件事从头到尾,他在旁边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刚才的这件事,其实是脑筋不够清楚的唐利县令上了个大当!
他们俩县令各自掏了两万银子不假,可是新任县令刘征还要在这里待上三年,他自己垫付的那两万当然能报账……可唐利却是新官上任,要到别处去当官的。
他人不在江都县,也不能和刘征撕破脸,到时这笔银子想要回去可就难了!
沈玉亭估计刘征会把它一直记在账上拖着,等到自己离任时再当成亏空,甩给下一任县令……到时候唐利连哭都没地儿哭去!
所以沈玉亭才说,沈渊是可着唐利一个人坑。
通过这句话,沈渊也知道自己的老爹不是个头脑简单的人。他这次吃亏上当,不过是因为太过正直的缘故罢了。
沈渊笑着说道:“那唐县令都是要走的人了,咱不坑他坑谁?要是让新任县令在您手上活活亏了两万银子,他不得恨死您啊?”
“原来你连这个都想到了,”沈玉亭闻言点了点头,惊喜地笑道:“好样的儿子,你今天这事,做得真是漂亮!”
“漂亮什么?这盘棋到最后走得太干净了,一点余味都没留。”沈渊闻言,回头向自己的爹苦笑了一下道:
“等过了今天,河工拿到了钱,您也被放出来了。那时咱们也没有了任何制约刘征的手段。他在任的这三年,您就小心着点吧!”
“有你在,我怕什么?”
这时的沈玉亭虽然没看儿子,可说出这话的时候,他的眉梢眼角上,却是一股抑制不住的笑意!
……
很快四万两银票就到了,清点过后交给了桩会河工的头目。沈玉亭笑嘻嘻地把那个至关重要的工料册子随手还给了刘征。
在这之后,满街黑衣汉子大声向沈渊道谢。一千多人在长街两侧齐刷刷地躬身行礼,场面蔚为壮观!
沈渊看着这些汉子脸上的感激钦佩,他也学着电视剧上的样子抱拳拱手,来了个罗圈揖,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人群中的焦六爷也不管俩县令看不看得见,他在欢声笑语的人群里向着沈渊父子深深抱拳行礼,以示感谢。
这时的沈玉亭脸上带着莫测的微笑,而那两条县令的脸……简直比白菜叶子还难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