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畅读全文

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畅读全文

恋小爱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看过很多穿越重生,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这是“恋小爱”写的,人物齐妙刘文彧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节前的艾蒿比过冬虫夏草、能吃呢。越来的艾蒿采回来、晒干,冬天泡脚也有好处。”说道中药,齐妙是侃侃而谈。走一半路的时候,梁汉森看着身边的小丫头,轻声问道:“妙儿,刚才为什么要跟他们说你以前就是香儿?那会儿明明他们就要走了,你不提这事儿就算过去了。”“过去了?我才不能让它过去呢!”齐妙说完,狠狠瞥了两下嘴,继续又道,“老宅卖了我八两银子,我啥啥没捞着,他们凭白得了银子,......

主角:齐妙刘文彧   更新:2024-05-07 20:3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齐妙刘文彧的现代都市小说《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畅读全文》,由网络作家“恋小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看过很多穿越重生,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这是“恋小爱”写的,人物齐妙刘文彧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节前的艾蒿比过冬虫夏草、能吃呢。越来的艾蒿采回来、晒干,冬天泡脚也有好处。”说道中药,齐妙是侃侃而谈。走一半路的时候,梁汉森看着身边的小丫头,轻声问道:“妙儿,刚才为什么要跟他们说你以前就是香儿?那会儿明明他们就要走了,你不提这事儿就算过去了。”“过去了?我才不能让它过去呢!”齐妙说完,狠狠瞥了两下嘴,继续又道,“老宅卖了我八两银子,我啥啥没捞着,他们凭白得了银子,......

《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畅读全文》精彩片段


一言惊醒梦中人。

李董跟王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消停了。孙玉轩瞅着没有留头的小丫头,突然挑了下眉。随后倒背着手,看着掌柜的说:

“孙乾,送客。”

“是,大少爷。”孙乾说着,来到王安跟李董面前,侧身比划了个“请”的手势,把人送出了店铺。

梁汉森看着眼前的孙玉轩,抱拳行礼一下,礼貌的说:“感谢您的仗义出手,汉森跟妹子……感激不尽。”

孙玉轩见到他的礼数,满意的点点头。不过这丫头……邪魅的上扬嘴角,挑眉道:“你呢?看着好像我坏了你的好事儿一般哦。”

丫还知道?

齐妙不爽,不过却也侧身行礼,淡淡的说:“多谢大少爷。”

“呵呵……”孙玉轩不在意的摆手,看着掌柜的又说,“孙乾,他们兄妹俩的账免了。如此勇敢,得嘉奖才是。”

“知道了,大少爷。”孙乾恭敬地应着。

孙玉轩说完那话,转身大踏步的离开了清泉居。齐妙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多少有些吃瘪。总觉得那小子……话里有话!

“掌柜的,该多少钱您照收。大少爷客气,我们不能没有分寸。”梁汉森虽然节省,但却知道什么该省、什么不该省。

吃饭给钱,天经地义,亘古不变的道理。

孙乾冲梁汉森、齐妙再次抱拳,道:“我们大少爷今儿是来查账,碰巧遇到此事。既然大少爷都说了不收银钱,小的自然就不能收,不然……不好交差啊。”

“这……”梁汉森迟疑了。虽然不想给掌柜的留啰烂,可是这不给钱……他心里过意不去。

齐妙见状,耸耸肩,说:“既然掌柜的这么说,我们也不能再继续坚持。这样吧,那素丸子不错,我再要一份带走,这钱您就得收了。”

孙乾怔了一下,随后秒懂的笑着点头,比划着大拇指,说:“还是姐儿心思细腻,那就这么办吧。”

喊着伙计去后边包一份素丸子,梁汉森接过来,揣在怀里。齐妙把银子付清之后,哥俩出了清泉居。

孙乾回到柜台里算账,走了的孙玉轩又回来了。掌柜的见状,忙出现相迎,恭顺的到:“大少爷,可是忘了什么东西吗?”

“没有。”孙玉轩摇头,来到柜台处瞅着他刚刚记录的东西,上扬下嘴角,出去了……

回家的路上,哥俩走的不快。不赶时间,也填饱了肚子,慢慢溜达往家走挺好。脚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齐妙贪玩,走一会儿停一下,偶尔还躺在雪地里印下身影。梁汉森见了,好笑的摇摇头,任由她“淘气”。不过却把她手里的中药接过来,以防被雪打湿。

虽然银针跟那个小盒子在做,不过齐妙已经把艾草、暖宫的中药抓回来了。一共当了十六两银子,给铁匠铺留了一两,剩下的几乎都抓药了。

关键也才抓这么几副而已。瞅着手里拎着的中药包,梁汉森多少心里在滴血。十多两银子,就换来了这么点儿东西。就说那艾草吧,无非就是艾蒿。想到这儿,看着齐妙道:

“妹儿,今年咱们自己采些艾蒿,晒干了用。”

“可以啊。端午节前的艾蒿比过冬虫夏草、能吃呢。越来的艾蒿采回来、晒干,冬天泡脚也有好处。”说道中药,齐妙是侃侃而谈。

走一半路的时候,梁汉森看着身边的小丫头,轻声问道:“妙儿,刚才为什么要跟他们说你以前就是香儿?那会儿明明他们就要走了,你不提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过去了?我才不能让它过去呢!”齐妙说完,狠狠瞥了两下嘴,继续又道,“老宅卖了我八两银子,我啥啥没捞着,他们凭白得了银子,为什么?凭什么!”


“知道就好。”孙师爷板着脸,叹口气,又说,“剩下的你看着办。屋里缺什么,就给补上,剩的二两银子,怎么都够了吧。被褥、炕桌、碗筷。”

“那是,那是。您放心,我一定给妙姐儿安排的明明白白、妥妥当当。”梁金山忙不迭点头。

齐妙再旁看着,听他们之间的谈话,对这个异世的物价,又有了新的认识。这样的房子三两银子,看起来物价不是很高呢。

孙师爷交代完梁金山,拽着齐妙去到一旁。梁金山也没有闲着,找来笤帚头,帮着收拾。屋子空了好久,都是灰,要想住,得好好收拾一番。

刘成把马车上的东西一一搬进屋,外屋地碗架子的下面有个空间,粳米、白面正好放在了那里。孙师爷看着烂糟的外屋地,再次嘱咐着说:

“奇姑娘,日后这日子可就看你的了。房子是我们大人出的钱,他是父母官,这是他该做的。他让我跟你说一声,过好过坏,那日的事情不许跟任何人提。”

“他日如果那人来寻,万望奇姑娘不要吱声,更不要说我们大人见过姑娘。实不相瞒,那人的身份,不是我们大人能抗衡的,姑娘明白吗?”

齐妙闻言,心里“咯噔”一下。话里什么意思她懂,这次之后她与县城那边毫无瓜葛,更不能跟那个人提及。帮她到这个地步,算是仁至义尽了。

恭敬地侧身行礼一下,说:“今日之事齐妙不胜感激。李大人担心的事情一定不会发生。我不会跟旁人胡乱说,师爷请放心。”

孙师爷笑呵呵的点头,轻拍她肩头一记,道:“奇姑娘说话得体,规矩遵守,对于姑娘的承诺,在下一定原原本本给大人带到。有劳姑娘严守这个秘密了。”

说着,郑重的冲她抱拳。

齐妙忙侧身还礼。

刘成进屋,将那布包放在了粳米口袋上。然后看着孙师爷,道:“时辰差不多了,咱们得回了。再晚就到县里天就该黑了。”

孙师爷闻言颔首,看着齐妙,语重心长的道:“明天开始,你会难过。所以奇姑娘你要记得,凡事隐忍有时或许也不是什么好事儿,明白吗?”

齐妙感激的再次行礼,略有无奈的道:“师爷放心,齐妙再不是以前的梁桂香,自然不会再那么任人揉捏。”

孙师爷欣慰,带着刘成,二人一前一后的出了屋子。齐妙跟着往外送,站在门口,瞅着孙师爷上马车,挥手、恬静的说:

“路上当心,今日之事,齐妙一定记得。”

孙师爷笑眯眯的冲她摆手,道:“奇姑娘,后会无期。再见面时,我们便是……走了!”

刘成扬起鞭子一抽,马车缓缓行走,越来越快!

齐妙站在原地,孙师爷话里停顿的点她知道,他想说再见面时,他们便是陌生人。

可为什么要停顿呢?不可能舍不得啊!

“妙姐儿,你跟三大爷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你跟这孙师爷关系怎么样?好不好?怎么认识的?”

不知道何时,梁金山出现在她身后。小妮子瞬间明了。孙师爷不是不说,而是……不能说!

转身,看着一脸好信儿的梁金山,礼貌的笑了一下。这人改口倒挺快,那会儿还“香姐儿”,这就换成了“妙姐儿”。

轻叹口气看着他,侧身行礼一下,说:“三大爷,多谢您今日的帮忙。屋子里需要忙活的事情不少,我就不招呼您了,得赶紧去收拾收拾,不然晚上没地儿睡。”

梁金山看着说话得体的齐妙,一时之间很困惑。她算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平时蔫了吧唧不爱吱声,可是刚刚这席话说的嘎巴溜丢脆。

眼前这个,还是那个梁桂香吗?

齐妙没有理他,迈步进到院内。要忙的事情实在太多,她可没时间跟他在这儿墨迹。

推门进屋,冷冰冰的一切让她下意识的打了个哆嗦。刚才孙师爷跟刘成都在,还没觉得冷清,但是现在就……

果然,过日子是过人气儿呢。

屋里东西不多但灰大,一看就是许久没人住了。要想住、得好生收拾。可这收拾的第一步就是——水!

院子里有一口井,但是这水井,她不会啊!

电视里演过,可演的跟实际有差别。颓败的进到里屋,瞅着铺着炕板的火炕,苦笑的摇摇头。这玩意儿是乡下老家的东西,城市已经见不到了。

即便能见到,都是那种插电的炕。这个地方,“电”是个天方夜谭啊!

伸手摸了一下,灰就不用说了,炕冰凉!晚上要是在这儿睡,腰、肩膀就不用要了。靠着箱柜,无奈的发呆起来。

这类的小说她无聊时也看过,不过里面的女主一个比一个能耐,打水、烧火样样精通。外挂开到底、金手指空间随身相伴。怎么偏偏到了她这儿,一无所有。

果然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啊!

打起精神,小妮子来到外屋地。除了刘成搬进来的东西,原来主人也留下了一些。

水舀子、菜刀、菜板……

许久不用,除了灰就是锈。灶台旁有些柴禾,应该是梁金山隔三差五过来烧火留下的。乡下表妹曾经跟她说过,火炕要时常烧,如果长时间不烧炕,等再烧的时候就会冒烟。

蹲下身子,看着灶膛内,用炉钩子勾了勾炉灰。现在想来,还应该感激小时候好信儿的举动。不然今日,点大锅这事儿就得难死她。

灶膛清空,接下来的问题把她难住了。点火需要火种,现代是打火机或者火柴,可这古代是打火石。如此古董的玩意儿,她是真的驾驭不来。

手里捏着两块火石,就跟相面算卦一般,半天都没得动作。努力回忆,按照原主的记忆,刚要动手——

“妹,老妹儿,哥过来看你了。赶紧出来,咱爹娘也一起过来了。”

梁汉森的声音从院子里传来,顿时打断了齐妙的动作。放下手里的火石,颠颠的将门打开,没想到梁安、曹氏还有梁汉森都来了。

这一刻,真的有种“主心骨到了”的感觉。

曹氏双眼通红,梁安背着东西,梁汉森手里拎了两捆柴禾。

这样的一幕,让齐妙想都不想,直接向他们跑去。把自己狠狠地摔在曹氏怀里,憋屈的直接哭出声。算起来他们是这副身体的父母,但不是她齐妙的父母。

可是……

从天开始,这就是她的爹娘,她的亲人!

“乖,乖。好香儿,咱们不哭,不哭。”曹氏轻拍着闺女,声音特别温柔好听。

齐妙在她怀里哭了有一会儿,这才吸了吸鼻子,直起腰身看着父母,满脸愧疚的说:“爹,娘,女儿不孝。没经过你们同意就选择了分家,还把自己的名字改了,女儿……”

“不说了,不说了。”梁安摆手,指着屋里无奈的道:“咱们进屋,进屋再说。你娘担心你,怕你一个人收拾不过来,正好今儿不是咱家做饭,所以爹就带着你娘还有你哥过来帮帮你。”

“是啊妹儿,虽然分家你什么都不能有。可这被褥啥的,都是你在家盖得。咱娘说给你拿过来,省的你晚上挨冷受冻。”梁汉森补充着说。

“谢谢爹,谢谢娘。”齐妙用袖子擦泪,然后又看了眼梁汉森,俏皮的道,“也谢谢哥。”

十七岁的梁汉森,正处于声音的变声期。听到亲妹子跟自己道谢,不禁伸手轻弹她额头,嘶哑的说:

“欠揍。跟自己哥哥说什么谢谢。走了走了,看看你的家。”

小伙子说着伸手搂她,直接把人拉进了屋。偶尔还互相敲打一下对方的额头,样子十分有爱。曹氏看着他们兄妹的背影,重重叹口气。

梁安见状,理解的拍拍媳妇儿肩头,说:“走吧,进去帮着收拾收拾。已经这样了,再不舍也没法子。说来说去是我不好,还是我娘没把我……当回事儿。”

“你还知道啊。”曹氏有些怨怼,不过却也不是生气,只是稍微抱怨一下罢了。

梁安苦笑,虽然没有说话,不过脸色好不到哪儿去。曹氏没有不依不饶,拽着他的袖子跟上。

一家四口先后脚进屋,烧火的烧火、打水的打水、扫地的扫地。齐妙在外屋地看似整理东西,实则是偷偷地看梁汉森点火。今日他们能过来帮忙,可不能每天都过来,她得学习点火才行。

有记忆是有记忆,可融会贯通还是差点儿火候。

“香儿,你是怎么……”

梁汉森的话没说完,齐妙叹口气,认真的提醒着说:“哥,我现在叫齐妙,你别叫错了。我不要顶着老梁家的姓,都把我卖了,我也不要他们。”

故作赌气的话,听在梁汉森的耳朵里,倒也像是那么回事儿。梁安从外面进来,听着闺女这话轻叹口气。没有法子改变的事实,玉碟都换了。

拎回来两桶井水。一桶倒进锅里,另一桶倒入水缸,伸手捏了捏闺女的脸颊,说:

“不叫就不叫,不管你叫啥,都是爹的闺女,对不?”


“那行,你们把门挂好。我们爷俩走了。”梁安跟梁汉森下地穿鞋,出去了……

齐妙把炕桌收了,将被子铺好。那床新被子,就放在了曹氏睡觉那边。

下地打水洗脸、洗脚。农家没有这样的讲究。除了下地干活儿时,每天晚上烫脚解解乏,其他时候据说都是不洗脚。

不过曹氏不行,她坚持让家里人每天晚上洗脸、烫脚,才可上炕。给曹氏重新倒了盆热水,放在地上,说:

“娘亲,洗脚。”

“哎。乖。”曹氏一脸愁容,坐在炕沿儿把脚放盆里以后,便没了动作。

齐妙用香脂擦了脸,扭头看着曹氏仍旧目不转睛的发呆。走过去,蹲下身子,小心翼翼的给她洗脚,然后淡淡的说:

“娘,您怎么了?”

曹氏看着给自己洗脚的闺女,有些不好意思的往回抽。不过齐妙不给她机会,抓住她的脚往上撩水。

这地方不错,没有古史上记录的什么三寸金莲。

“妙儿,娘自己来可以,你……”

曹氏是真的不习惯,看眼神就看得出来。齐妙耸肩,不以为然地说:

“娘,我是您闺女,闺女孝顺娘亲应当应分,您受着就好,别不好意思。”边说边往上撩水,用黄胰子还洗了洗,这才用抹布擦脚。

倒完水回来,齐妙脱鞋上炕,笑眯眯的看着曹氏,道:“等有机会我也给爹这么洗,孝顺孝顺爹。”

“好孩子。”曹氏欣慰,伸手轻摸闺女的小脸儿,一脸满足。

抠了一小块香脂摸脸,叹口气又说:“自打从主家出来,这东西就再也没用过。这么多年在农家,这脸……也没法看了。”

“谁说的,我娘最好看。”齐妙把香脂扣上,放在窗台,搂着她的胳膊,“要不然,能生我这么漂亮的姑娘嘛。”

“你哟!”曹氏好笑的摇摇头。这丫头确实不一样了,跟以前的那个梁桂香,明显不同。

以前的闺女他们疼爱,可是总觉得少些什么。但是现在这个不一样,亲兴、懂事、会哄人。或许真的就是经历过生死,所以能让人重生吧。

曹氏想到这儿,拉着闺女叹口气,道:“那药保准不?有的喝了药,也不见得会……”

“放心吧娘,是郎中开的,不会有事儿。”齐妙打着包票。

开玩笑,她若是连一个避子汤都整不明白,那么多年的中医可就是白学喽。娘俩脱衣服躺炕,曹氏一看自己盖得是新被子,忙起身要跟齐妙换。

小丫头嘟嘴,一脸认真的看着她,道:“娘,您是长辈,好东西自然是您来用。我要是想盖新的那不还有一床呢嘛。我还是习惯盖这个。”

曹氏这会儿了然于心。闺女不白养,知道疼娘了。肯定是昨天晚上见她没有被子盖,所以才……重重叹口气,伸手轻拍女儿的脸蛋,说:

“有你,还有你哥,娘知足。就是这……唉!什么时候能分家啊。”

“不是说孙子成亲,就可以分家了吗?”齐妙趴在枕头上,看着曹氏巴巴的问着。

树大分枝,人多分家。

有祖孙三代一起过得,但是孙子成亲以后,按照东陵国的习俗,本家是要分的。然后老人归大房,其他几个分支,逢年过节给东西、孝顺即可。

大房虽然劳累,可是日后家底儿是他们擎受,都是一样的。曹氏看着闺女的样子,苦笑一下,说:

“话是这么说,可你那个二大爷……精的跟个猴儿似的。今儿能给你爷爷出主意,估计也是因为汉松的年纪道了。”

“娘,早上我奶打你了?因为什么?”齐妙突然想起梁汉森那会儿说的话,忙开口问着。


“不知姐儿要当什么东西啊。咱们万宝轩算是太和镇最大的当铺,价格合理,童叟无欺。……”

学徒尽责的念叨着他们店铺里的那套嗑儿,齐妙则是四处观察,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反正你说就是了,我的想法不能告诉你。

正看着呢,突然听到学徒说——

“刘叔,这位姐儿是要当东西,您来接一下吧。”

说着,把她引到一位四十左右上下的男人面前。齐妙特意打量了一下,看着本分,故作老成的有些胡须。时不时的捋上一捋。

被唤“刘叔”的人点点头,指着身旁的凳子,说:“姐儿坐吧,要当什么东西啊。”

齐妙没有客气,来到凳子钱坐下之后,从怀里掏出曹氏给的那个荷包。

“刘叔”拿起荷包,将里面的东西倒出来,放在手上掂了掂,随后又拿到眼前仔细端详。好一会儿放下,点点头,说:

“不错,成色很纯,分量不轻。不知道姐儿心里……有个什么价格呢?”

齐妙无语。让她开价,这不是等于鸭子听雷。可要是不说,怕是这姓刘的家伙该……想到这儿,轻笑一下,道:

“素闻万宝轩童叟无欺、价格合理。还是请刘叔给个价儿吧。我这红口小儿,万一闹了笑话,岂不失了礼数?”

男子听了,故意捋了下胡子,笑呵呵的说:“还是姐儿懂规矩啊。”

齐妙也没客气,微微颔首,轻声地道:“受家母影响,规矩自然不能不守。”

男子听到这话,再次仔细的打量着她。看起来,这应该是大户人家落难,所以才……想到这儿,认真的看着她说:

“既然如此,那就请问下姐儿,你这物件儿打不打算赎?如果赎,那我给个一般的价格。如果不打算赎,那就给你一个合理的价格,你看……”

“我赎回去。”齐妙不假思索地说着。她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能力将耳环赎回去,可下意识的就想这么说。

男子笑呵呵的掂了下手里的金耳环,看着她琢磨了一下,又道:“姐儿,你这金子成色很好,可样式老旧。如果可以,你大可……”

“多谢您,我还是打算把它赎回去。”齐妙打断他的话,坚持自己的说辞。

男子见她不改变主意,只能妥协的点点头。

称重、记录、签字……

所有事情办妥之后,这副金耳环一共当了六两银子。给了五年的时间赎回。如果五年之内没有赎回去,那就是人家的东西了。

齐妙揣好当票,把那六两散碎银子也装好,笑眯眯的出了万宝轩。从这六两银子就知道,如果这耳环不赎,怕是能再多当个三、四两银子吧。

如此,母亲曹氏原来做工的地方,应该是个官宦人家。普通大户,怕也不能如此大方的把东西赏给下人。

来到广益斋,里面大堂很宽敞。所有的东西都摆放在地上,看着杂乱却也算有些章法。东西分门别类的摆放,想要什么一目了然。

大致的问了下价格,基本都不贵,调料都是几个铜板就一斤,顶多就是豆油贵一些。

来到摆放茶具的货架,好家伙,是真贵啊!

最便宜的一套,也要一百个铜板。一个茶壶,四个茶杯。还是最普通的白瓷。摸着手感还行,就是花纹大众了一些。

他们家正好四口人,这套……够用。

齐妙一咬牙,直接跟那伙计说包起来。伙计乐的不行,特意送了她二两茉莉花。二两就不少了,齐妙很知足。

油盐酱醋、水壶、脸盆,杯盘碗碟,锄头。搞头……

林林总总买了一大堆,加吧加吧花了三两银子。这其中还包括她买的五斤豆油,五十斤苞米面。店家看她买了这么多东西,还特意给了两根蜡烛。

又红又粗的大蜡烛!

一大堆的东西,齐妙拿不了,而且还有些东西没有买。伙计看出了她的为难,走上前,笑眯眯的说:

“这位姐儿,咱们店有马车可以送。您家是哪儿的,只要是周围的村儿都行。像什么小八家子,前进屯,南岗子,七家屯,还有……”

“我家就在七家屯,你们可以送?”齐妙一脸兴奋的看着他问。

伙计点点头,指着她的东西,说:“超过二两银子我们就管送。您这都三两多了,绝对可以。”

“那……我还想买点儿别的,能不能一起送,我可以多付几个铜板的车钱。”齐妙试探性的问着。这么老多东西如果坐杨二乐的骡子车,旁人就绝对不用坐了。

伙计看着她的样子摆摆手,笑呵呵的道:“不用不用。姐儿放心去买,一会儿我送你回去。我叫王五,这些东西我帮你拿去后院。”

齐妙想了一下点点头,侧身行礼,说:“那就有劳王五哥了。”

“没事儿没事儿。”王五摆手,一脸不在意的说着。

要说这个王五还真不多事儿。寻常人买这么多东西,伙计肯定会问上一嘴。齐妙发现,这广益斋的伙计,从来都不多嘴多舌。

你问东西怎么卖,他只会告诉你这东西是什么价儿,多一句话都不会有。她喜欢这样的卖家,哪像前世,一进商场,那些营业员就跟看到了亲戚一般,一个劲儿的拉着你说东道西。

从广益斋出来,齐妙去了对面的布庄瑞蚨祥。杨二乐指的地方还真不错,她需要去的几个铺子,都在这附近,特别好找。

进到瑞蚨祥,里面有两个人在挑布匹。看样子,还是大户人家的,身后跟个丫头。伙计见到齐妙进来,赶紧走过来抱拳行礼,说:

“哟,这位姐儿,您要买点儿啥?咱家这儿布匹绸缎应有尽有。”

齐妙看着他,侧身还礼一下,说:“想买被子,现成的那种。再有就是……”

“娘……娘……娘你怎么了?”

娇滴滴的急迫声音传来,让齐妙跟伙计都朝那边看去。本来挑布的两个人,其中一位竟然堆那了。伙计跟掌柜的都赶紧过去要扶,齐妙忙制止他们。

妙龄女子见状,一时之间没了分寸,跪坐在一旁,只是抹眼泪。齐妙无语,都这个时候哭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走上前,蹲下身子搭了下脉,然后用拇指,在其人中、风池,人迎……几个穴位连续不断的稍用力按压。

店家跟伙计见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之间没了主意。这人是镇上大户李军山李大善人的夫人。

在他们铺子里出事的话,那可是吃不了兜着走。再看那李小姐李紫玫,除了抹眼泪,根本没有任何作为。跟着丫头倒是机警,转身出去了。

看样子应该是去找郎中。

伙计见状,小声的说:“掌柜的,咱们先等等。那丫头八成是去找郎中了。”

“嗯,让这丫头先按着。”

一炷香的之间过后——

“啊——”

李夫人惊呼出声、缓过气儿来,李紫玫见状,赶紧过去将人扶起。关切的开口道:

“娘,您没事儿吧。”

正说着,丫头带郎中来了。见李夫人醒了,忙走过来帮着把人扶起,说:“夫人,您醒了。您都要吓坏小姐了。”

齐妙见人没事儿了,轻声地说:“您这是因为睡眠不好引起的暂时性昏厥。郎中来了,让郎中给夫人好好看看。”

说完,冲着伙计摆摆手。她还得买被子呢,得抓紧时间!

伙计冲她再次抱拳,这一次跟刚刚进门时不一样,十分恭敬。笑呵呵的带着她去到一旁,指着货架上的棉被,说:

“姑娘想要什么样的?咱们这六斤、八斤、十斤棉花,什么样儿的都有。想要一般的,还是便宜的,又或者是稍微贵一些的?”

从“姐儿”到“姑娘”这是有讲究的。

东陵国称呼未出阁的女子有讲究。一般农家的小村姑,都只是唤做“姐儿”,稍微有点儿身份、或者值得尊敬的则是换做“姑娘”,再来才是“小姐”。

齐妙听到他这个称呼,笑眯眯的点点头,说:“八斤一般的是什么样子,能给我看看吗?”

“能,这有什么不能的。姑娘等等啊。”伙计说着,搬了把椅子拿被。

齐妙原想帮他扶着,不料后面有人拍她。本能的转头,见识那对母女,满脸惊讶。中年妇人带着妙龄女子,冲她恭敬地侧身行礼。

齐妙见状,赶忙伸手扶着,忙不迭的摇头,说:“举手之劳罢了,别行这么大礼,乡下丫头可承受不住。”

“姑娘客气了。刚才那郎中跟我说了,如果不是姑娘仗义出手,这会儿我怕是早就得了那桂枝汤症了。”李夫人感激的说着。

“多谢姑娘救了我娘,紫玫感激不尽。”说着,李紫玫直接双膝跪地,就要磕头。

这么大的礼,齐妙肯定承受不住,忙伸手要扶,却被那妇人给拦住了。妇人冲她摇摇头,说:“我虚长你一辈,自然不能对你行如此大礼。”

“可救命之恩大于天,让小女代为行礼,实属应该。万望姑娘不要推辞,已了我这心愿。”妇人说的很诚恳,齐妙见了点点头,不再推辞……


曹氏双手垫在脑后,冷“哼”一声,说:“还能因为什么,老生常谈的事情,不提也罢。闺女,你那十两银子既然没动,那明天去买地吧,让你爹跟你哥跟着。”

齐妙听了点点头,没有任何异议。现在还没有开化,买地正好。量完地、上了地契,等种地的时候也能心安理得。

“明儿娘不过来了,晚上再来。你那个缎子……娘给你做身新衣服,正好你也劝劝你大哥,让他别老想着去军营,我不可能让他走。”

曹氏的话说完,齐妙默了。让她劝梁汉森?她怎么劝?如何劝?

屋子里安静好一会儿,这才开口说:“娘,哥应该是喜欢去当兵,您就让他去呗。”

“怎么可能,就那么一个儿子,以后我跟你爹还得……”

曹氏的话没等说完,齐妙颠颠的过去,伸手抱住她,说:

“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哥的愿望就是想去军营。往大了说那是……报效朝廷,往小了说也是想出人头地。”

“娘,打小您就教我们要活出个人样儿。您说在这儿农家,怎么活出个人样?女的到了岁数,嫁人、生子。男的到了岁数,娶妻、种地。娘……”

“别说了,睡觉。”曹氏翻个身,面冲里给她一个大后背。

齐妙见状很无奈,摇摇头,躺回自己的枕头上,心里暗暗替梁汉森惋惜。老哥啊老哥,不是妹子不帮你,实在是……

唉!

一夜无话,转天齐妙醒来,曹氏已经走了。那匹水粉色的锦缎也拿走了,不过却帮她把火给点好。屋子里暖烘烘,小妮子满足的抻了个懒腰。

果然有家人最好。

哪像前世,自打爷爷过世之后就她自己。一个人上的中医学院,一个人开的诊所,一个人买的房子,一个人生活。

每天就是诊所、房子、房子、诊所。顶多就是出去逛个街,买点衣服、用品。朋友、亲人,对于她来说都是奢侈品,妥妥的奢侈品。

简单洗漱之后,把剩下的那一碗兔子肉热热,吃掉。一个人的饭是真好做,稍微弄点儿就够吃。

昨天靠油的油梭子还有,这东西她还真不热衷。想了一下,用盆舀面。三碗白面、两碗玉米面。老面用水和开,然后发面。

她这肯定没有老面,想来是前天晚上曹氏给拿来的。

老面,又叫面引子,是指发面的面种子。其实就是蒸馒头时剩下一小团面,然后放在一旁,等用的时候直接拿来和面。

面和好放在小炕上,齐妙开始准备馅儿。昨天吕氏、魏氏他们那么帮忙说话,日后她也要在这儿生活,总要把邻里之间的关系搞好。

前世住楼,对门、楼上、楼下对她来说都是陌生人。可农家不一样,谁要是关门自己过日子,那以后家里有事儿,没人到场,会被笑话。

油梭子切碎,再加上昨天买的瘦肉。再剁些白菜,放调料拌匀。做些包子吧,正好给左邻右舍送一些,表示感谢。

院门推开,下一秒梁汉森进屋,笑眯眯的看着齐妙,说:“妹儿,吃了没?”

“刚吃完,这不准备中午包包子,给睿达嫂子还有隔壁金宝大大爷那送点儿。”齐妙说着,献宝儿似的把馅儿拿到他跟前儿。

梁汉森一看肉馅儿,顿时眼睛亮了。自家兄妹,无须客气,伸手轻点她鼻尖一下,道:“做好给哥留点儿,这肉不少呢,我也爱吃。”

“安啦,少不了我哥的。”齐妙笑眯眯的说着。

以前就想着有个哥哥,如今穿越竟梦想成真,真好!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