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标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本小说推荐这个大明不一般》,由网络作家“四王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精品军事历史《这个大明不一般》,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朱元璋朱标,是作者大神“四王爷,”出品的,简介如下:人才吧!而且这身衣服帅啊!只有这样的衣服才是真正的汉人服饰,可比后期的长袍马褂强多了!自己既然已经来到了这大明天下,已经创造了一个历史上从来都没有的盐业衙门,那么就从今天开始,历史由我改变,坚船利炮尽出于大明,万里海疆,皆我大明内河!兵锋所指,世界万族皆望风披靡!“太子殿下真是翩翩美少年。”看着镜中蟒袍玉带的朱标,贞贤忽然开口称赞道。......
《全本小说推荐这个大明不一般》精彩片段
早起的应天下了一点清雪,细细簌簌的落在青石甬道上,几只鸟儿静静的落在枝头,都不敢大声的鸣叫,像是怕打扰了这人间极致的安宁。
“哈!嘿!”
朱标在花园中,疲惫的呼出两口气。
这身体说实话,真的是很强,特别是经过朱标现代化的训练之后,浑身上下棱角分明。
这是必须要干的事情,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愿望还没有实现,怎么可以躺平呢?再说了,没有身体素质还击什么狂胡?被狂胡击杀还差不多……
在明初的这个时候,三军主将平时可以不用厮杀,但是真厮杀起来一定要勇猛异常,比如朱标的老泰山常遇春!那可是妥妥的勇冠三军!老朱当年在郭子兴麾下,也是妥妥的勇猛异常,逢战必先登的那种!
而且自己以后一定要当皇帝的,作为大明的第二代皇帝,日不落帝国的缔造者,御驾亲征这种事情是一定要常干的,到时候仗打了一年半,天天缩在中军大帐,都不知道血腥味儿,还叫什么御驾亲征……
想到此处朱标也是强忍着身体上的酸爽,开始做俯卧撑和仰卧起坐。
来大明虽然也就这么几天,但是朱标已经完全适应了,说起话来,一口一个孤王,朗朗上口,看见跪拜行礼也能泰然处之了。
“太子殿下这是在练武吗?这是什么路数的拳法?咱怎么没见过呀?”
朱标的花园门口,康茂才和汪兴祖两尊门神在那里窃窃私语。
“俺看不像是军中的路数,你看太子爷这一抓一带,明显就是奔着脖子去的,军中断然没有这样的招式!”
康寿卿你再仔细看看,汪兴祖眯眯着三角眼儿,仔细观察道:
“这招式明明就是奔着身体各大关节要害去的,我看呢,这应该是一门极其厉害的擒拿技法!”
两位军中的百战大将,就在门口默默观察着,拳拳有风,章法分明的朱标,不时的叫上一声,“好!”
朱标第二圈打完收力。
苟宝就带着众太监上前,帮朱标重新更衣。
今天是要去大学堂,重新开始读书的日子。
朱标记忆中的自己,是一个极其勤学苦读的学生,以宋廉方孝儒为首的老师们,也对自己喜爱有加,称赞他是古今少有的贤明储君,可是现在朱标却知道,自己永远不可能变成他们心中的完美君主,他要成为的是,秦皇汉武那样的千古一帝,成为汉人的骄傲!成为汉人的脊梁!
一面巨大的铜镜被摆在了朱标的面前,贞贤带着几个宫女,正在有条不紊的帮自己整理衣冠。
镜中是典型的大明服饰,都说大明服脱颖于唐,在朱标看来确实有那么几分相像。
五爪金龙太子服饰,头戴金冠,腰佩玉带,香囊玉佩紧随其后,脚下是厚底牛皮朝靴!
朱标自恋的看了一眼镜中的自己,也算是一表人才吧!而且这身衣服帅啊!
只有这样的衣服才是真正的汉人服饰,可比后期的长袍马褂强多了!
自己既然已经来到了这大明天下,已经创造了一个历史上从来都没有的盐业衙门,那么就从今天开始,历史由我改变,坚船利炮尽出于大明,万里海疆,皆我大明内河!兵锋所指,世界万族皆望风披靡!
“太子殿下真是翩翩美少年。”
看着镜中蟒袍玉带的朱标,贞贤忽然开口称赞道。
“嗯??”
朱标豁然回头看向身边的女人。
贞贤被吓了一大跳,慌忙跪下说道:“奴婢多嘴,奴婢多嘴,请太子爷处罚!”
朱标这才注意到,这就是昨天晚上伺候了自己一宿的女人,当下老脸一红。
回手在贞贤巴掌大小的脸蛋上掐了一把。
皇帝也缺钱呢,尤其是开国皇帝。
皇明从元朝的手里接过来的是一片废墟,扬州堂堂的鱼米之乡赋税之源,都被兵祸和苛政糟蹋的只剩十几户人家,何况其他的地方?
全国上下包括老朱,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
所以老朱每日饮食,包括后宫的用度,都是能省则省,奉天殿的大柱子上,都掉了好几块漆,老朱都没有拿出银子来修缮,皇帝的宫殿尚且如此,其他的地方就绝不能奢侈浪费。
这种简朴一直持续到洪武皇帝朱元璋去世,去世前他还严令所有藩王,不得进京奔丧。
( 有些人说,不让进京奔丧是怕藩王联合起来谋反,那可真是可笑了,朱允炆巴不得他那些叔叔们在应天发难,藩王们回应天撑死能带多少兵?一个京营够不够?不行再加一个殿前亲军!)
其实老朱是怕,怕一众王爷浩浩荡荡的回到应天,会骚扰到地方,也会给沿途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
也就是老朱会这么想,后世的通古斯酋长啥的,军费都得拿来作寿!每逢皇家的婚丧嫁娶,都是下边人发财的契机!
于是朱标给老朱上了两个条陈。
第一个条陈是请开大明盐业衙门。
第二个条陈是矿盐的配方,以及提炼方法。
老朱接到两个条陈以后,连夜让满仓捎来话道,同意朱标的想法,让朱标放心去干!
第二天中午,乾清宫,御书房。
因为皇帝龙体欠安,所以取消了今天的奉天门听政,改为御书房议事。
所以一大清早,大明的各路重臣就云集在了御书房。
胡惟庸,李善长,刘伯温,李文忠,徐达,汤和,正在传看朱标的,请开大明盐业衙门条陈…
朱元璋老神的坐在自己的皇帝宝座上,淡淡的说道:
“这个条陈是太子写的,咱已经派人去叫他了,你们和他说道说道,看看他出的主意可不可行。”
与此同时,朱标正在坐着软轿,往乾清宫的御书房赶来…
说实话他的心里有点慌,因为从穿越到大明到现在,他一直都在和老朱说他的想法,因为熟知历史,知道老朱特别宠爱他,就算是说错了也不会怎么样。
但是今天所面对的,都是明初的大咖,辅佐老朱打下大明的功臣。
可转念一想:“自己来自于后世,掌握着历史方向的真理,自己还是皇太子,未来的皇帝,就一定要有那种舍我其谁的气质。”
怕的是什么呢?朱标要做皇帝,要做改变华夏历史的皇帝,最起码是把通古斯酋长干没的皇帝。
朱标的脸上渐渐升起了一丝自信的笑容。
“父皇圣躬安。”
“咱安!”
今天的老朱满脸威严。
“也别光跟咱客气,你的几个长辈看了你的条陈,你和他们说道说道。”
“太子殿下!”
先开口的是左丞相胡惟庸:“盐铁乃国家重器,洪武三年陛下定下盐引事宜,天下商旅归心,我皇明军队浩大的开支得到了补充,如今天下初安,皇明便收回当年陛下所签发之盐引,可是失信于天下商旅?如此一来,国家信誉何在?陛下信誉何在?”
“好贼子!”
朱标心中大喝一声,这胡惟庸明显就是在用老朱压他,搞不好各地私盐买卖,获利得到的银子,有一部分就落到了他的口袋里!
但是当下朱标也是不动声色,客气的说道:“孤的条陈上,可从来没有写过要收回盐引,既然是父皇,当时定下的规矩,那么大明就定当守信!”
“孤办这个盐业衙门,是为了平衡各地盐价,让穷苦百姓都能吃上有盐味的吃食!各地盐田海盐,大多数都有盐引签发!或者赏赐给功臣勋贵!他们如果奉公守法,朝廷自然不会难为他们!”
“但是盐引过期的朝廷自然会把盐地收回来,哄抬物价违反大明律令的,自然会受到处罚!奉公守法的没过期的朝廷自然会履行契约。”
“衙门卖衙门的,各地盐商,卖各地盐商的,互不相扰!”
“胡相感觉怎么样呢?”
老朱微微皱眉。
胡惟庸听朱标说完这话,也就没什么可说的,毕竟朱标也没有说一刀切,他也犯不上和太子爷死磕。
“太子殿下!”
刘伯温接过话茬说道。
“臣认为太子殿下的新政可行,但是臣有一个问题,就算是把一部分食盐产地收了回来,也不足以供应全国,如果开了盐业衙门,在由陛下把盐价明发天下,抑制高价盐和黑市盐。”
“这自然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儿,但如果打击成功以后,盐业衙门的食盐产量不足,黑心商人又囤积居奇,那可如何是好呢?”
这刘伯温说的是人话,朱标心中暗自点点头。
他是担心我把黑市盐和高价盐都一竿子打死以后,盐业衙门自身的产量还不足,那可就不是帮助百姓吃盐了,那就是惹了滔天大祸呀。
老朱却突然接过话来,淡淡的说道:
“伯温此事不用担心,咱的府库里还有一些食盐,可以支撑很久。”
“陛下英明。”
刘伯温不再言语。
看到刘伯温欲言又止的样子,朱标也是叹了口气。
这老小子自从跟了朱元璋以后,就一直怕老猪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皇明立朝之后,更是三番五次的请求告老还乡,都被老朱驳回了。
刘伯温的能力确实很强,连大明的国运都能算得出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遇顺则止,烧饼歌,陕西太白山刘伯温碑记。都是出自这位之手!
朱标瞥了一眼低眉顺气儿的刘伯温,心里暗暗攥了个拳头。
“一定要把这个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玄学大师彻底收服!”
让他给自己好好算一卦!
老朱也在这个时候一锤定音。
“盐业衙门的人选由老朱亲自甄选,下月初一大明盐业衙门就正式挂牌办公,朱标直管。”
在座的大官儿都是人精,皇上和太子都说到这个程度了,他们怎么可能听不明白,货源的事情这爷俩已经搞定了,至于是什么方法,就不用他们操心了,不是他们能够知道的,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怎么开好这个盐业衙门,为国家创收,顺带着把小太子哄高兴了。
“陛下英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