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精修版重生新婚之夜,她要手刃摄政王

精修版重生新婚之夜,她要手刃摄政王

梁安祯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精品古代言情《重生新婚之夜,她要手刃摄政王》,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宋音书萧御辞,是作者大神“梁安祯”出品的,简介如下:着背锅的,还不是娘娘?”确实。前世她就是在佛像这事上栽了跟头。彼时她不设防,从大哥那里拿回来一尊之后,就把自己这尊也一并给了芷秋,让她一起送去慈安宫。结果因为两尊佛像都被动了手脚,宋音书不光被太后罚抄了几百卷佛经,还从此失了太后的心。而当时她丝毫没有怀疑到芷秋身上。谁能想到那么一个单纯莽撞的小丫头,会懂......

主角:宋音书萧御辞   更新:2024-07-21 12:3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宋音书萧御辞的现代都市小说《精修版重生新婚之夜,她要手刃摄政王》,由网络作家“梁安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精品古代言情《重生新婚之夜,她要手刃摄政王》,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宋音书萧御辞,是作者大神“梁安祯”出品的,简介如下:着背锅的,还不是娘娘?”确实。前世她就是在佛像这事上栽了跟头。彼时她不设防,从大哥那里拿回来一尊之后,就把自己这尊也一并给了芷秋,让她一起送去慈安宫。结果因为两尊佛像都被动了手脚,宋音书不光被太后罚抄了几百卷佛经,还从此失了太后的心。而当时她丝毫没有怀疑到芷秋身上。谁能想到那么一个单纯莽撞的小丫头,会懂......

《精修版重生新婚之夜,她要手刃摄政王》精彩片段


宋音书感觉自己手骨都快被他给捏碎了,疼得直吸气:“你能不能好好说话,别动手动脚的!”

睚眦见状,赶忙又跟狻猊两个人架着太医令飞奔了出去。

内室顿时安静了下来。

只余男人和女人怒不可遏的两道呼吸声,交织在一起。

萧御辞终于败下阵来,松开钳制住宋音书的手。

“说吧。皇兄究竟对你说什么了。”

宋音书揉了揉自己酸胀无比的手腕,故意漫不经心地答:“还能说什么?叮嘱本宫一定要劝誉王继位罢了。”

萧御辞狐疑地看着她:“你以为本王会信?”

“相不相信重要吗?誉王不是早就打定主意了吗?”宋音书又换上了一贯讥诮无比的神色,嘲讽般看着他说,“你不就是想扶尹贵妃的儿子上位吗?”

萧御辞下意识反感她此刻的神情,纠正道:“你说得很对,本王确实想让晟儿继位,但你说得也不对,本王一心想要辅佐的,是皇兄的儿子,并非尹贵妃的儿子。”

宋音书不置可否。

尹贵妃的儿子和皇帝的儿子,说到底,还不都是同一个孩子?

“誉王还真是伟大。”她讥笑一声,“为了尹贵妃和陛下,竟连唾手可得的皇位都不要。”

萧御辞觉得她话里带刺,忍不住皱起了眉:“皇兄于本王虽非血亲,但胜似血亲,尹贵妃又于本王有恩,本王不为了他们,难道为了你?”

“有恩?”宋音书诧异道,“难不成尹贵妃还救过你的命?”

“此事与你无关。”萧御辞说着弹了下她的耳珠,面不改色道,“本王今晚还去你那,提早准备好,最好能叫本王一去就能直接吃上。”

宋音书想到他方才以为自己害了皇帝,恨不能动手了结自己的画面,再看看他此刻波澜不惊说着浑话的侧脸,胸口不由燃起了熊熊烈火:“誉王把本宫当什么?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暖床婢子?”

萧御辞见她又要拒绝,不由也冷了面色:“小皇后,本王虽然不知道你究竟想要做什么,但你确定要在这件事上惹本王不快?”

宋音书呆了呆。

是啊。

她有什么资格拒绝他?

如今整个大梁都是这人的掌中之物。

想要保住宋家,对付尹毓秀,甚至杀了眼前这个人,仅凭她一个无权无势的深宫妇人,根本不可能完成。

西施难道心甘情愿委身吴王?

还不是一个忍字?

念及此,她咬紧牙关,垂下螓首,没有再反唇相讥。

萧御辞见她这副乖顺模样,顿时来了兴致:“当真有求于本王?说来听听?”

宋音书脑中一时百转千回。

她不知道萧御辞对她的兴趣究竟有几分,自然不敢轻易亮出底牌。

思虑良久,她忽然抬起头,扬起一张明媚的笑脸道:“没什么,只是忽然觉得,誉王在那事上还算勇猛,本宫年纪轻轻还没怎么尝过男人滋味就要面临守寡,委实可怜得紧,不如把誉王当个面首,也没什么吃亏的。”

萧御辞听到这话,气得脸都绿了。

宋音书不免心情大好,昂首阔步走出了皇帝寝宫。

与萧御辞斗,当真其乐无穷。

想到皇帝嘱托将传位诏书交给萧御辞一事,她不免又在心里叹了口气。

萧御辞铁了心要成全尹毓秀,又岂是她能拦得住的?

再说,萧御辞真当了皇帝,对她也没半点好处。

她才懒得去操这份心。

有点精力,她还要先忙着对付芷秋那个吃里扒外的小贱人呢。

回到凤栖宫时,芷秋已经将佛像请了回来。

宋音书随意看了一眼,便满意地点了点头,对惜夏赞叹道:“芷秋这丫头,看着大大咧咧,做事其实比谁都细心,这请佛像的事,倘若交给旁人,本宫还真放心不下来。”

惜夏欲言又止地应了一声,眼底满是矛盾。

芷秋浑然未觉宋音书的话外之音,早上被无端训斥过的坏心情彻底烟消云散,脸上又挂上了没心没肺的笑容。

宋音书一言不发地看了她半晌,然后朝佛像指了指,道:“你给太后送去吧。”

芷秋眼神一滞:“娘娘不亲自去送?”

“本宫有些乏了。”宋音书说着打了个哈欠,“你是凤栖宫的人,你送,跟本宫送,是一样的。”

芷秋抿了抿嘴,垂首应了一声。

她前脚刚走,宋音书便命惜夏取出了另一尊玉佛。

“咱们也去慈安宫瞧瞧热闹吧。”

“这……”惜夏一头雾水,“娘娘既担心芷秋会在那尊小玉佛上动手脚,为何还要叫她亲自送去慈安宫?”

“不得给她唱戏的机会嘛。”

“万一她惹出祸端,最后跟着背锅的,还不是娘娘?”

确实。

前世她就是在佛像这事上栽了跟头。

彼时她不设防,从大哥那里拿回来一尊之后,就把自己这尊也一并给了芷秋,让她一起送去慈安宫。

结果因为两尊佛像都被动了手脚,宋音书不光被太后罚抄了几百卷佛经,还从此失了太后的心。

而当时她丝毫没有怀疑到芷秋身上。

谁能想到那么一个单纯莽撞的小丫头,会懂得把佛像胸前的卍字符给磨去呢?

前世的她,才是真正单纯又不谙世事的傻姑娘啊。

宋音书没有坐步辇,就那么扶着惜夏的手慢慢往慈安宫走。

深秋的后宫显得格外萧瑟,满地的落叶似乎怎么扫也扫不尽。

宋音书踩在落叶上,听着咯吱咯吱的声响,心里十分平静。

她知道,明天皇帝就要驾崩了。

而她跟尹毓秀的斗争,从今天起,才刚刚拉开帷幕。

慈安宫中已然乱了套,宋音书走至殿门口时,恰巧迎面碰上太后身边的太监匆匆忙忙出来传话。

“皇后娘娘来得倒巧,太后娘娘正命奴才去请了您来回话呢。”

宋音书装作一脸懵懂的样子进了殿。

“儿臣见过母后……”

“行了,不必行礼了。”太后一脸不悦,“皇后,你来得正好,你仔细瞧瞧,那小宫女是不是你宫里的人?”

宋音书打量了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芷秋一眼,道:“回母后的话,是儿臣身边的宫女。”

“那这尊佛像,也是皇后命她送的?”


眼下见她肤如凝脂,眸似繁星,身姿曼妙,仪态万千,行动间娉婷绰约,顾盼生姿,周身光华竟连皎月都难及半分,众人不觉间都放轻了说话的声音,视线不住地往她身上瞄。

她倒是浑然未觉自己的出现引来了多大的震撼,还兀自逗着尹毓秀怀里抱着的小皇帝。

尹毓秀亦没忍住瞥她一眼,眸中嫉恨的光一闪而过,很快便被故作友善的笑意所取代。

“宋太后真是珺璟如晔,雯华若锦,你方才走过来时,哀家作为女人都看呆了。”

宋音书下意识排斥她在今天这样的场合拿自己的容貌说事,只微微笑道:“尹太后今日这副头面也是新奇得很,这上头的金翅凤蝶栩栩如生,振翅欲飞,哀家还是头一回见呢。”

你非要攻击我貌美夺目,我就攻击你妆容华丽。

看谁段位高。

尹毓秀不自在地摸了摸自己头上的金步摇,面色有几分尴尬。

她原想着自己今日穿得沉闷,就在头饰上下下功夫,谁知竟被宋音书当场看出来了。

真是晦气。

小小年纪心眼还真不少。

两人话不投机半句多,很快便没了任何交流,各自分坐到大殿两侧的太后坐席上。

萧御辞最后才到,扶着太皇太后,款步走向大殿最中间的两个宝座。

待所有人都落座,萧御辞简单寒暄几句后便宣布开席。

宫人鱼贯而入,开始为贵人们上菜。

萧御辞没忍住扭头瞥了眼坐在自己身侧的宋音书,多日未见,这人怎么好似又娇媚了几分?

那执着汤勺的皓腕白晃晃的,叫人瞧了心里直发痒。

他收回视线,仰头饮了一杯凉酒,堪堪浇灭了心里无端窜上来的几许燥热。

“摄政王,孤前日与你提的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太皇太后对面前的菜式兴趣缺缺,只随意动了两勺红枣粥,便开始跟萧御辞闲聊起来。

萧御辞眉心微蹙:“新帝尚且年幼,臣一心都在治理朝政上,政务繁琐,并无精力去考虑婚事。”

宋音书一听这话,立马竖起了耳朵。

太皇太后既然这么问,证明已经帮萧御辞物色了心仪的世家女子,也不知道会是谁。

“尽说浑话!你都多大了,身边还没个知冷热的,叫孤如何对得起你萧家的列祖列宗?”

萧御辞闻言,忽然用眼角余光暗暗扫过宋音书,漫不经心道:“怎么没有?上回宠幸的那个小……宫女,臣可是欢喜得紧。”

宋音书听他这么说,心口猛地一跳,被刚喝进去的一口汤呛得满脸通红,引来周遭不少人的注视。

萧御辞斜斜倚在宝座上,趁机扭头看她:“宋太后怎么连喝个汤都喝不好?”

太皇太后见状也有些担忧:“宋太后没事吧?”

宋音书摆摆手,由着惜夏为自己顺气,终于止了咳:“儿臣无事,惊扰母后了,儿臣敬您一杯,请母后降罪。”

“无妨,宋太后无甚大碍就好。”太皇太后很给面子地饮了酒。

就在宋音书暗自松了口气时,萧御辞却举着手中的酒盏问:“宋太后也惊扰本王了,怎么不向本王赔罪?”

太皇太后眼神狐疑地在两人之间打转,忍不住开口制止道:“摄政王又去为难宋太后做什么?你总不会是想故意打岔敷衍孤吧?”

“怎么会呢。”萧御辞漫不经心地往酒兴正酣的朝臣女眷堆里打量一眼,道,“不就是尹家的小女儿嘛,叫上来给本王瞧瞧就是。”


尹氏闻言笑了笑:“你大哥打小就听你的话,若是连你都劝他娶妻,想必他断然不会拒绝。”

宋音书亦弯起了嘴角。

她想要宋淮之尽早定下婚事,也是希望能多一个人来帮扶和约束他。

这周可遇小姐一听就不同凡响,定是个极有主意的奇女子,若真能成了她大嫂,绝对是宋家的福气。

“若是你没入宫……母亲也定能帮你寻门好亲事,江家那个状元郎前阵子又升官了……”尹氏说着忽然住了口,“唉,母亲真是糊涂了,好好的说这些做什么?”

“江清越?”宋音书却敏锐地捕捉到了尹氏话里的重要信息。

严格说起来,她跟江清越还算得上沾亲带故。

京中几个大家族,多多少少都有几分姻亲关系。

宋家跟尹家联了姻,尹家又跟江家联了姻。

因此,三家的小辈们,小时候时常会碰面。

宋音书会对江清越印象深刻,也是因为此人从孩童时开始,就过于耀眼。

在一众小屁孩连话都说不清楚的时候,人家已经被大梁有名的鸿儒收作关门弟子了。

那人十五岁连中三元,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冠盖满京华,仿佛还只是昨日。

转眼间一同长大的人都已各奔东西,叫人怎能不唏嘘?

“你还记得他?”

宋音书的思绪被拉回现实。

她不在意地摆摆手道:“知道有这么个人而已,他小时候就性情孤僻,不大跟我们一处玩。”

“他跟你大哥差不多岁数,到现在也还没说亲呢。”尹氏随口感慨了一句,“怕不是念书念傻了。”

宋音书噗嗤笑道:“大哥书也念不过人家,怎的这么大了也没娶妻?”

“你这孩子,又拿你大哥说笑。”

母女俩一直说到天色将晚才依依不舍地道别。

宋音书本想留尹氏在宫中用过晚膳再走,但想到今晚皇帝就要驾崩,宫中只怕会乱套,便也没多留她,红着眼睛一直将她送到了凤栖宫外。

是夜,萧御辞仍旧按时按点地来了凤栖宫。

“眼睛怎么肿成这样?”男人一来就满脸不悦地捏了捏她的脸,“本王不太喜欢见你下了床还掉眼泪。”

宋音书一听这话就没忍住翻了个白眼。

但想到很快他就要笑不出来了,便也没跟他计较太多。

只乖巧地朝他福了福身子:“说起来,还得多谢誉王肯帮本宫这个忙。”

赶在皇帝驾崩前见上母亲一面,她心里就踏实了。

否则等皇帝的后事料理完,朝堂彻底重新洗牌,到时没准黄花菜都凉了。

萧御辞很满意她这副乖顺的模样,将她拉坐在自己怀里,挑起她一小撮头发随手把玩着。

“小皇后……你将来,想不想换个身份……跟着本王?”

“换个身份?”

“只要你不是宋家女,就不是大梁皇后。”萧御辞道,“本王可以给你安排个新身份,名正言顺地迎你入府。”

“不做宋家女?”宋音书瞪大眼睛看着他,“本宫尚有父母兄妹,为何要为了誉王,与他们断绝关系?”

萧御辞眼底的光暗了暗,自嘲般扯了扯嘴角:“也是,小皇后心里重要的人多的是,本王不知被排到了十万八千里之外,何苦费这等心思?”

“誉王殿下。”宋音书道,“你我之间,说到底并无感情。如今本宫有求于你,你对本宫也尚有几分兴趣,咱们姑且各取所需。

“本宫不需要你负责,希望你也同本宫一样,将来能够……好聚好散。”

听她不冷不热地说出这些话来,萧御辞面色越发冷峻。

什么叫热脸贴人家冷屁股。

今儿个他可算是见识到了。

放眼整个大梁,排着队想要进他誉王府的姑娘数都数不清。

可她呢?

这才刚开始,就盘算着跟他好聚好散了。

真是好样的。

要不是看在她这张脸的份上,他还真恨不能现在立刻就跟她好聚好散算了。

宋音书见他一直板着脸不说话,没忍住打了个哈欠。

也不知道这狗男人是几个意思。

有需求的话就早点开始啊。

半夜就要敲丧钟了,到时候哪里还有觉睡?

“困了?”萧御辞见她接连打了好几个哈欠,终于大发慈悲地开了口,“困了就睡吧。”

“誉王……不留下来?”

“总这么剃头挑子一头热,本王也有些厌倦了。”

萧御辞说罢扫她一眼,冷笑一声转身就走,背影似乎还隐隐透着几分怒气。

宋音书本想好心劝他一句别走远了,免得夜里还要往皇帝那边赶,但想想这跟她也没多大关系,便意兴阑珊地住了嘴,歪在榻上睡了过去。

萧御辞见她一句挽留的话都没有,心里越发闷得喘不上气,不知不觉便走到了御花园。

“主子,你赶紧避一避,尹贵妃就在前头,已经瞧见您了!”狻猊跟在他身后瓮声瓮气道。

萧御辞白他一眼:“你干脆下次等本王跟她撞上了再提醒!”

狻猊挠挠头,一副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的蠢样子。

萧御辞深吸一口气,忍了又忍才迫使自己平静下来,沉着脸望向款步而至的尹毓秀。

“誉王殿下。”尹毓秀扶着宫女的手,婀娜多姿地走近,侧身行了个礼,“今儿个怎么有空进宫来?”

“本王来看看皇兄。”

尹毓秀望着他出现的方向,意有所指道:“本宫怎么瞧着,誉王殿下像是从凤栖宫出来的?”

萧御辞冷冷打量她一眼:“尹贵妃这是何意?”

“本宫能有什么意思?随口说说罢了。”尹毓秀说着,掩唇笑了笑,“誉王还真是不苟言笑。”

“言笑也得分人,本王对着贵妃,委实笑不出来。”

尹毓秀听他语气不善,心里微微有些发毛:“誉王这话,本宫可就听不懂了。”

“听不懂就听不懂吧。”萧御辞说着转身就想离开,“本王没什么耐心给不相干的人解释太多。”

尹毓秀好容易才有与他独处,自然不舍得就这么眼睁睁看他离开。

“誉王对本宫日益冷淡,只怕早就忘了当年那一玉之恩了吧?”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