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朱标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大明,我开局就削藩全文版》,由网络作家“水一方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以朱棣朱标为主角的军事历史《穿越大明,我开局就削藩》,是由网文大神“水一方啊”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等妹妹进来,多给母后生几个胖孙子才好!”马皇后亲昵拉过常氏的手轻轻拍了拍。“好孩子,标儿能娶到你这样的媳妇,真是他的福气!”看到常氏这么知书达理,马皇后还是很欣慰的。标儿日后是要做皇帝的。而身为后宫之主的马皇后,自然知道后宫稳定的重要性。等到朱标继位之后,常氏就是后宫之主。若是和寻常女子......
《穿越大明,我开局就削藩全文版》精彩片段
常氏莹莹笑道:
“这都是太子殿下贤名所致。”
“日后这东宫,可就热闹了。”
“媳妇这肚子不争气,日后等妹妹进来,多给母后生几个胖孙子才好!”
马皇后亲昵拉过常氏的手轻轻拍了拍。
“好孩子,标儿能娶到你这样的媳妇,真是他的福气!”
看到常氏这么知书达理,马皇后还是很欣慰的。
标儿日后是要做皇帝的。
而身为后宫之主的马皇后,自然知道后宫稳定的重要性。
等到朱标继位之后,常氏就是后宫之主。
若是和寻常女子那般争风吃醋,标儿日后便少不了烦心事!
常氏能说出这番话,让马皇后对这个儿媳妇越看越喜欢。
马皇后晃了晃手中的秀女名单,“各公侯府送来的名单,咱们也都看了。”
“母后觉得,颍川侯和长兴侯的女儿都还不错,你觉得呢?”
毕竟是朱标纳妾,本来就该是常氏来操办。
所以她的意见,马皇后自然是要听一听的。
常氏施施然施了一礼,“一切单凭母后做主!”
马皇后有些无奈。
“既然你没什么意见,那就拿去让标儿看看吧。”
常氏接过马皇后递过来的名单,“媳妇告退!”
看着常氏曼妙的背影,马皇后悠悠叹了口气。
这孩子哪都好,就是太没主见,性子太软!
不说日后标儿新纳的妃子能不能服她。
就是如今东宫中的另一位,也能隐隐压她一头。
也不知道新纳的妃子是个什么脾性。
其实之所以选择耿炳文和傅友德二人的送来的秀女,马皇后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这些开国功臣,一个个自持功高,一向横行霸道。
而这一点,是朱元璋最为厌恶的。
保不齐哪一天,朱元璋就会对这些功臣下手。
除去徐达汤和李善长等人。
在一众开国功臣中,就属耿炳文和傅友德最为跋扈。
朱标能够娶了他们的女儿,或许在关键时刻,也能保他们一命!
……
东宫。
朱标看着常氏递过来的名单,微微蹙眉。
“母后的意思,是耿炳文和傅友德的女儿?”
还不得常氏点头,一旁大着肚子的吕氏就自作聪明地猜测道:
“太子殿下,臣妾觉得母后如此安排是最好的。”
“长兴侯和颍川候皆是军中砥柱,他们的女儿能入东宫,日后,太子殿下您在军中的威望必然能够拔高!”
朱标冷冷地看了一眼吕氏。
“这里有你说话的份?”
“妄自揣测母后的心思,你该当何罪?!”
被朱标一呵斥,吕氏瞬间吓得面色惨白。
自从她嫁进东宫以来,朱标就没怎么给过她好脸色。
今日,自己也只是想在朱标面前表示一下,谁料直接来个弄巧成拙。
“臣妾失言,请太子殿下恕罪!”
朱标冷冷地一挥手。
“看在你有身子的份上,孤不跟你计较,这没你的事,下去养胎吧!”
“是,臣妾告退!”
吕氏走了之后,常氏怯生生地问道:
“太子殿下,这些事,臣妾向来不擅长,妹妹出身江南望族,我看,还是听听她的意见吧?”
朱标拉过常氏的手,有些无奈的说道:
“她的心思,你看不出来吗?”
“你是东宫女主,这些事,自然是你来办,办不好,孤不怪你,即便你不会,也要学,难不成日后雄英成亲,你也说不会吗?”
吕氏的心思,常氏自然能够看出来。
但她是顾全大局之人。
若是朱标能不为这些琐事烦心,即便是被吕氏压上一头,常氏也无所谓。
大明洪武九年。
应天太子府。
一男子伫立在花园,身影清瘦,双眸深邃而坚定,透露着难以掩饰的野心。
大明太子——朱标!
与世人熟知中宅心仁厚,略显臃肿的形象大相径庭!
只因此刻!
朱标的体内早已换成了另一个来自数百年后的灵魂!
他低头看了看身上的明黄蟒袍,淡然一笑。
自胎穿算起,他已经穿越到大明二十三年了。
虽说朱标是史上地位最稳,最有权势的太子。
经过明太祖朱元璋二十多年的苦心培养。
却没能如愿当上大明的第二任皇帝!
年仅三十九岁,便英年早逝!
这些年来,朱标注重养生锻炼,很少干涉历史的进程。
只要活着,皇帝之位唾手可得。
然而,就在一刻钟前系统激活,打乱了他的计划。
【“万岁”系统】
每颁布一道圣旨,能够增加三年寿命。
假以时日,或许能够真正的万岁!
对于任何时期的太子来说,代君颁诏都是僭越之举。
后果小一些的,可能会被剥夺太子之位。
而后果更为严重的,更是直接被杀!
但是朱标不怕这个。
身为洪武一朝的掌上明珠,背靠朱元璋,执掌文武百官!
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大明帝国继承人!
最为直白的一,就是朱标根本就不屑于培植自己的班底。
在朱标眼中,自己没有任何意义培养属于自己的班底。
只要那些人忠于大明,便是忠于自己!
因为这世上,最忠实的太子党,就在龙椅上坐着呢!
而朱标的权势,在历朝历代的太子中,也是最大的。
朱标相信,假如自己学汉武帝末年的太子刘据起兵造反。
朱元璋只会让沿边兵马不得抵抗,莫要伤太子分毫。
更会亲手将黄袍披在朱标身上,即刻退位做个太上皇!
所以说,这个系统,简直就是为朱标量身定做的。
“只是我该从哪里入手好一点呢?”
朱标有些纠结,想做的事有点多。
恰在此时。
身后传来一阵喊声。
“大哥,臣弟来看你了。”
朱标循声望去。
只见燕王朱棣抱着老十二朱柏走了进来。
“老十二来了,来,让大哥抱抱!”
说着,朱标就从朱棣手中接过朱柏。
直接让他坐到了自己腿上!
对于这个十二弟。
朱标心中其实还是有些惋惜的。
自己那个还没出生的逆子。
口口声声要削藩。
将文武双全的朱柏逼得无以自明。
亲手放火焚其宫室妻妾,并穿戴好藩王衣冠,手持弓箭骑着白马跃入火中自焚而亡。
湘王府阖府上下,皆从朱柏而死!
所以自从朱柏降生以来。
朱标便对这个十二弟疼爱有加。
甚至有时还会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将朱柏递给朱标之后。
朱棣直接大喇喇地就这么坐在了凉亭的椅子上。
朱标瞥了一眼朱棣。
“没规矩!”
只是这么淡淡的一个眼神,以及轻飘飘的一句话。
便让朱棣如坠冰窟!
他从小就是被朱标带大的。
所以在朱棣内心深处。
对朱标的敬意。
甚至更胜自己的皇帝老子!
朱棣连忙起身向朱标行礼。
“臣弟拜见太子殿下!”
朱标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行了,起来吧。”
这还真不是朱标在拿捏大哥和太子的架子。
燕王朱棣。
那可是未来的明成祖。
就是他,亲手将皇位从自己这一脉抢走的!
朱标虽然知道靖难之事怪不得朱棣。
但是说心里没有气。
那是不可能的。
朱允炆那个逆子做事确实不地道。
朱棣夺了他的江山,无可厚非。
但是你不该占为己有,甚至还将我的几个儿女圈禁到老。
念及此。
朱标心中猛然坚定了一个念头。
他放下腿上的朱柏。
站起身操起桌子上泡着枸杞茶的紫砂壶拿在手中。
走到门口朗声:“传圣上口谕,着秦王晋王,太子府议事!”
一直侍奉在门外的太监当即迈着小碎步去喊人。
朱棣一脸茫然。
父皇口谕?
父皇都不在,哪来的口谕?
不过朱棣自然不敢职指责大哥逾越。
而是开口问道:
“大哥,既然你们要议事,我要不要带老十二回避一二?”
朱标摇头道:
“不需要,此事也关乎你们,听着便是。”
朱棣更是一阵茫然。
朱柏拽着朱柏的裤脚稚声稚气地问道:
“大哥,你要说什么事啊?”
朱标虽然面带笑意,但是口中吐出的两个字却是让朱棣如遭雷击!
“削藩!”
……
太子府内。
当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到来时,大堂内早已摆好了麻将桌。
朱樉见状喜道:
“大哥这是叫我们来打麻将的吗?”
其实在这个时候,麻将本不该出现。
但是谁让人家朱标是穿越者呢?
大事不曾插手。
但是这种娱乐活动。
朱标可没少在宫里普及。
毕竟偶尔放松一下,也有益身心健康!
朱标伸了伸手,示意几人落座。
而年仅两岁的朱柏,自然是被朱标抱着,就这么坐在自己大哥的腿上!
朱标码了手牌,宠溺地询问坐在自己腿上的朱柏道:
“老十二,你说咱们打什么好?”
朱柏兴奋地指着朱柏手上的幺鸡稚声稚气道:
“鸡!”
朱标宠溺地摸了摸朱柏的头。
“好,那就打这个,幺鸡!”
朱樉耍赖,偷摸往朱棣那边一瞥。
“唉,老四,你这开杠了啊!”
经过朱樉这么一提醒。
朱棣这才反应过来。
“杠!”
朱棡像是看出了什么一般。
一边码牌一边漫不经心地问道:
“怎么?老四有心事?”
朱棣闷闷不乐道:“还是让大哥说吧。”
闻言。
朱樉和朱棡连忙看向朱标。
就说朱标怎么会没事喊他们来打麻将。
原来是有话说!
朱标毫不在意地拿起一张牌。
“也没啥大事。”
“就是你们就藩之后,不可掌兵。”
“还有父皇给你们设立的三卫,日后只留一卫。”
朱标话音刚落。
朱樉和朱棡瞬间对视一眼。
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不可思议!
这意思,摆明了就是在削藩啊!
这是让他们手中没有一点兵权!
当初老爹分封藩王的初衷。
就是让藩王从那些武将手中接过兵权,代替他们拱卫大明。
但是朱标轻飘飘一句话。
却收回了他们这些藩王节制沿边兵马之权。
如此一来,兵权旁落。
他们这些皇子亲王,虽然名义上是藩国之主。
却再无一点实权!
听着朱标的话,朱元璋咬着牙从牙缝里蹦出几个字。
“小兔崽子!”
事到如今,朱元璋怎么可能还不明白?
宗室俸禄,趁着现在还不起眼时削,总好过等到大明供养不起的时候再削。
届时,宗室们已经习惯了大手大脚的花销,朝廷贸然削减了他们的俸禄,必然会使天家骨肉相离。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那些宗室,都是朱元璋的后代,这天下都是自己家的,但是自己的儿孙们却不能过上好日子,那自己还造反干什么呢?
朱元璋不是不明白。
当年的北元行将就木,即便自己不建立大明。
也会有其他建立一个新的国朝。
想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不假,但是让自己的儿孙们能过上好日子,也是真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
即便是皇帝,也概莫能外。
朱标也不催促。
他知道朱元璋的性格,任何一个会影响大明国运的事情,哪怕是一丁点不起眼的小事,他都不会允许其存在。
如今道理已经说清,削与不削,想必朱元璋一定能想的明白。
两人沉默片刻,朱元璋好似做出一个痛心疾首的决定。
“咱决定了!”
朱标带着笑意点头道:“这才对嘛。”
他相信,跟大明的江山比起来,孰轻孰重,朱元璋自然是分得清的。
“不削!”
朱标满意地点头道:“削就对...你说啥?还不削?!”
他一脸懵逼的看着朱元璋。
“不削咱们家就完了!”
朱元璋咬着牙说道:“咱就不信了!”
“除了削俸,难道还想不出个别的办法!”
朱标一阵懵逼。
平时挺灵光的一个人,怎么到了自己家的事上,就这么分不清呢?
比驴还犟!
朱标猛然一拍桌子,“你不削是吧?”
朱元璋梗着脖子道:“就不削!”
“你不削,等到儿臣登基了,我自己削!”
听见这话,朱元璋鼻子都气歪了!
“你在威胁咱?”
朱标两手一摊,“儿臣不敢!”
朱标这句话,可算是真的戳到朱元璋心里去了!
娘的,咱死了以后,标儿要干什么,咱还能阻拦不成?
他脸色铁青地猛然想到一句话,“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朱标一脸无所谓道:“那就等父皇驾崩三年以后再削!”
“你....”
朱元璋简直都要气死了!
抄起屁股下的椅子就朝朱标砸去!
朱标连忙侧身躲过,直接跑出了坤宁宫。
门外还不断传来朱标的声音。
“宗室俸禄必须削!”
“必须削!”
朱元璋痛骂道:“不孝子,不孝子啊!”
门外传来朱标悠悠的声音。
“小仗受,大仗跑。”
“真把儿臣打出个好歹来,父皇难过,才是真的不孝!”
朱标走后。
整个坤宁宫中,只剩下朱元璋一人。
他呆呆立在原地愣了半晌,突然笑了。
标儿似乎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
但是朱元璋还没来得及高兴,猛然又想到朱标要削俸禄的事。
他挎着一张老脸怒声喝道:
“来人,宣徐达胡惟庸御书房议事!”
想了想,朱元璋又补充道:“对了,把李善长也给咱叫上!”
下完这道命令,朱元璋怒气冲冲地赶往御书房。
而在后殿一直听着的马皇后长出一口气。
“可算是走了!”
方才朱元璋和朱标说的话,她全都在后殿听了去。
看着面前同样摆满了米粒的棋盘,她沉思片刻之后,对着身边的侍女沉声吩咐道:
“玉儿,随本宫去一趟诚意伯府,莫要声张。”
...
御书房内。
徐达三人急匆匆赶来。
“臣等拜见上位!”
赐座之后,朱元璋沉声问道:“那两道圣旨,你们都听说了吧?”
三位大臣齐齐点头。
“臣等已然知晓,上位圣明!”
朱元璋抽了抽嘴角!
圣明?
圣明个屁!
那圣旨根本就不是咱发的!
但是这话,朱元璋肯定不会说出来。
“行了,咱叫你们来,不是听你们拍马屁的!”
“宗室俸禄,咱觉得是个大头支出,但是咱又不忍心儿子们没钱用,想找你们商量个办法出来!”
闻言,三人一阵错愕。
你看我,我看你,一时间都不曾说话。
但是脸上的表情都很明显。
那意思好像是在说,你还知道你儿子们的俸禄高啊?
文武百官中,就属徐达的俸禄最高,但是也不过两千石。
你的那些儿子们,啥也不用干,每年就有五万石俸禄。
百官们早就不平衡了。
这也是为什么徐达等人称赞削减宗室俸禄是明智之举的原因。
只不过一直没人敢说罢了!
但是这种事关皇室宗亲的事,你问我们这些外人,谁敢说谁是傻子!
这不是找砍呢?
朱元璋也不在意三人心中的小九九。
他现在没心思计较这些。
见没人说话,朱元璋直接拍桌子怒道:
“咱就是让你们像个办法出来,又不是要砍你们,你们一个个都哑巴了?!”
他直接点名道:“天德,你先说!”
徐达一愣。
这怎么就问到我了?
但是朱元璋发问,他也不敢不答,抱拳说道:
他连忙站起身来抱拳道:“上位,您是知道的,咱这个中书右相,那就是挂名的。”
“问军事,咱知道,问军事以外的事,咱不知道!”
感受到朱元璋的目光移到自己身上。
李善长也连忙起身说道:
“上位,臣不问政事多年,朝中许多事,臣都不清楚,此事,当问惟庸!”
闻言,胡惟庸当场就傻眼了!
好家伙,感情你俩在这踢皮球,把问题抛给我了?
胡惟庸此时也想找个人接下这个烫手山芋,但是左看看右看看。
尼玛,这御书房里拢共就咱四个人啊!
而且户部现在确实是自己掌管,问自己,合情合理!
你觉得你儿子的俸禄太高,朝廷支应不起,又不舍得儿子没钱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