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完整文集

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完整文集

舒甯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热门小说《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舒蕙建安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舒甯”,喜欢古代言情文的网友闭眼入:自由市场来了不少摊贩,有卖红薯,卖鸡蛋,卖瓜子,卖肉的……也有卖各种票据的。远远比不上后世的农贸市场丰富,可在物资缺乏的八十年代,自由市场的意义可非同一般。楚榆初来乍到,找了个靠尾端的位置,这里靠制药厂北门,北门人流量小,摊贩们不爱来这边,都沿着大马路摆摊。楚榆把自行车屁股朝外支好,刚把木抽屉里的锯末理干净,隔壁一个穿着还算讲究的大娘就围了上来。......

主角:舒蕙建安   更新:2024-08-04 20:4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舒蕙建安的现代都市小说《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完整文集》,由网络作家“舒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热门小说《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舒蕙建安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舒甯”,喜欢古代言情文的网友闭眼入:自由市场来了不少摊贩,有卖红薯,卖鸡蛋,卖瓜子,卖肉的……也有卖各种票据的。远远比不上后世的农贸市场丰富,可在物资缺乏的八十年代,自由市场的意义可非同一般。楚榆初来乍到,找了个靠尾端的位置,这里靠制药厂北门,北门人流量小,摊贩们不爱来这边,都沿着大马路摆摊。楚榆把自行车屁股朝外支好,刚把木抽屉里的锯末理干净,隔壁一个穿着还算讲究的大娘就围了上来。......

《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完整文集》精彩片段


路边的一辆军绿色吉普车里,赵磊坐在后座,米飞坐在副驾驶,俩人一左一右跟戴东林说这事。

“咱们广省那边的路子已经铺好了,公司成立后从水里进了两批货,一批送去京市了,一批下周送到德阳来,下个月货会从广省的南海行政区过来,哥,批条的事就全靠你了,咱们家老爷子怎么说来着?”赵磊抽着烟问。

米飞吊儿郎当道:

“还能怎么样啊?你又不是不知道,老爷子就想送东林哥去部队,可咱东林哥立志在商海浮沉,这不,上周被老爷子关在了家里……不过!咱东林哥继承了祖辈的大无畏精神,宁死不屈,从三楼跳了下来,可惜跳下来时被老爷子发现了,老爷子站在三楼一声吼,东林哥就把脚给崴了。”

米飞绘声绘色的,赵磊听得乐呵,“这崴的不轻啊?咱哥这腿还能用不啊?”

“别的腿能不能用我不晓得,但这第三条腿是绝对能用的!”

米飞乐极生悲,头顶被戴东林狠狠敲了一下。

“哎呦,哥!我哪句话说的不对?”

戴东林抽了口烟,眼神有股狠劲儿, 凉飕飕道:“再多话我废了你第三条腿!”

米飞狠狠捏着嘴唇。

“言归正传,批条没问题,不然你以为我为什么要来德阳,赖在我姑家不走?”戴东林抖落着烟灰,“现在国家允许私人运输了,但路上检查也多了不少,叫老马那边小心点,上周秦卫东有批货被人扣了,求爷爷告奶奶,找了不少关系才把货给弄回来。”

赵磊说:“行,我回头跟老马说。”

“哥,咱这批货要是搞下来,至少得赚这个数!”米飞竖了五根手指。

“这才到哪啊?”戴东林看不上这点钱,从港城那边倒卖电子表、收音机、电子钟来内地贩卖,虽然不少赚,可离他的目标还差老远,“去年秦卫东一张批条赚了五十万,这次还不是被人扣了?总之,在外面低调点,低调点没坏处。”

米飞和赵磊都点头,他们三人脑子活,从小又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政策一放开就钻空子赚钱了,这几年真是没少赚,可戴东林胃口大,路子又野,赚多少钱都不放在眼里。

米飞忽然摇下车窗,眼睛一亮,激动道:

“东林哥,那不是前天咱在医院遇到的,想要关爱你的妹子吗?”

赵磊凑过去,“谁想关爱咱哥?”

“磊子,你不知道前几天有多好笑,咱哥拄着拐去医院看脚,这妹子见着咱哥,竟然给咱哥让位置,说要关爱残疾人士……”

话音刚落,车门打开,又砰地一声关上。

米飞一脸懵,看着他东林哥又把吉普车后车厢的的拐拿出来了。

“哥,医生不是说你脚没问题吗?你这是去哪?”

戴东林左手拐右手烟,撂下一句话:

“求关爱!”

“啥???”米飞和赵磊面面相觑。

“老子从小缺爱,你们不懂?”

凉风徐徐,等楚榆推着自行车走到自由市场时,依旧热的一身是汗。

自由市场来了不少摊贩,有卖红薯,卖鸡蛋,卖瓜子,卖肉的……也有卖各种票据的。

远远比不上后世的农贸市场丰富,可在物资缺乏的八十年代,自由市场的意义可非同一般。

楚榆初来乍到,找了个靠尾端的位置,这里靠制药厂北门,北门人流量小,摊贩们不爱来这边,都沿着大马路摆摊。

楚榆把自行车屁股朝外支好,刚把木抽屉里的锯末理干净,隔壁一个穿着还算讲究的大娘就围了上来。


“楚榆,今天休息一天吧?”邓芳萍提议。

看日头才八九点的样子,邓芳萍已经把家里收拾妥当了,衣服晾起来、猪食煮好了,院子里外都打扫的干干净净,据说还下过地,给地里的水稻浇了一遍水。

楚榆拒绝了,二舅妈这么勤快,她这个做晚辈的哪好意思偷懒?

有钱赚就多赚点,等没钱赚的时候,多的是时间躺着。

邓芳萍只得帮她把三百斤夜明砂搬上自行车。

隔壁赵家媳妇瞥了眼楚榆那鼓鼓的胸脯,和不堪一握的腰肢,意味深长地笑笑:

“呦,小江他娘,你这外甥女去哪呢?怎么天天往外跑?”

赵家媳妇直勾勾盯着楚榆后车座。

最近几天,她就发现舒老二家几个孩子爱往山上跑,每次都带着麻袋去,回来时那麻袋里装满了东西,隔日,舒老二这外甥女就会拖着麻袋出去。

这赵家媳妇跟舒大嫂处得好,俩人常常躲在一起说闲话,跟邓芳萍虽然也没交恶,可邓芳萍一向躲着她走,不爱搭理她。

人家主动说话,邓芳萍总不能不搭理。

“去县城。”她含糊道。

去县城?赵家媳妇嗤笑一声,觉得这事有鬼,前两天她回娘家还看到这小蹄子往西边去,这哪是去县城啊?明明是去市里!

天天拖着几麻袋东西去市里,难不成这山上藏了什么金疙瘩,能换钱?

赵家媳妇眼珠子滴溜一转,就惦记上了,等楚湘再带着弟弟妹妹去山上,赵家媳妇就把闺女叫来了。

“你跟着他们,看他们到底想干嘛,干得好,娘给你钱买冰棍吃!”

她闺女点点头,偷偷摸摸跟在三人后面往山上去了。

楚榆还不知道自己被人盯上了,她骑车出了村子就有些后悔,连着两天的劳累,腿酸痛的厉害,骑了几步路就累得够呛,只能下来推着走了。

楚楚马上就要做手术了,照这速度一百块钱是凑不齐了,只能回周家村找周建安要了。

汽车的发动机声由远及近,一辆军绿色吉普车从楚榆身边驶过,带起尘土飞扬。

石子路就这点不好,尘土大得很,每次有车路过,楚榆都吃一嘴土。

“咳咳!”她伸手扇了扇,这土大的她都看不清路了。

往前走几步,那吉普车忽然横在她面前,楚榆心说该不会遇到打劫了吧?

一个高瘦的男人从车上跳下来,短发、眉眼锐利、鼻高唇薄,唇边带着戏谑,说话吊儿郎当的:

“打劫!”

楚榆一眼就认出他来了,装瘸子骗她的王八蛋!

但同时也是买了她100个鹌鹑蛋的大金主。

要说楚榆开公司这些年,有啥心得体会,那就是“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人混归混,可买了她100个鹌鹑蛋也是真的,看他这派头非富即贵,自己没必要得罪他。

但不得罪,不代表要捧着,楚榆差点没把白眼翻上天。

“要钱没有,只有三百斤夜明砂!”

戴东林漆黑的眼里带着三分笑意,“小榆木,夜明砂是什么?”

楚榆自动忽视“小榆木”这磕碜的称呼,没好气道:

“蝙蝠的粪便,要吗?要的话我称二斤给你!”

戴东林碰一鼻子灰,更来劲了,掐着烟说:“谁说要劫财来着?老子要劫色!”

这人的脸皮之厚完全超出她的预期了,楚榆快喷火了:“劫色?说吧!要我怎么配合?”

她眼波盈盈,含嗔带怒的模样让戴东林心里痒得厉害,心脏猝不及防地猛烈跳动着,他咳了一声,转过头,怕眼神太有侵略性吓到她。

小说《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媳妇说的这般笃定,舒建党也就放心了。

兄弟俩没成家前关系还算不错,成家后为了维护各自利益,就渐渐有了嫌隙,盖房时他占了舒爱国的宅基地,也没觉得愧疚啥的,他媳妇说得对,舒爱国穷成那样,这辈子恐怕都盖不起房,要那么大宅地基干啥?

自己这个当哥哥的占他那点宅基地怎么了?

不过闹成这样,就再无和好的可能,舒建党自然不希望舒爱国家过得好,最好永远被自己压在头上。

次日一早,没有闹钟也没有手表,全靠村里的鸡帮忙,楚榆四点半就醒了。

天还没亮,夜色朦胧,空气黏糊糊的。

荣泰县城离德阳市区有两个小时车程,山关村在荣泰县城西边,去德阳市区反而要近些,坐公交车要坐一个多小时。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至少五十里地吧?谁知真正走起来,直线距离并不远,只是石子路颠簸,汽车又总是等客绕路,拖拖拉拉,才给村民留下了去市区不容易的印象。

到市区时,天已经亮了,楚榆找人问了路,中药收购站在老城区,但听说要搬了去北郊了,路人也不确定有没有搬。

德阳市不是荣泰这个县城能比的,八三年,城市规划颇具雏形,德阳市刚划分了南北郊。

南郊偏远被划分为重工业区,本市的机械厂、配件厂、鼓风机厂都在南郊。

北郊则是轻工业区,制药厂、搪瓷厂、胶鞋厂、日化厂都在北边。

今年中药收购站也要搬过去,不过消息传出来后一直没个动静,楚榆寻思着搬迁这种事吃力不讨好,政策从颁布到执行总要拖个一年半载,收购站十有八九还在老地方。

果不其然,到那时,看日头也才八点多,就已经排着长队了。

楚榆推着自行车站在队伍最后面,刚站定,就有个阿姨拿着一根竹竿过来。

竹竿上挂着太阳帽、头绳、丝巾、墨镜啥的,款式算不上新颖,可这种售卖形式却叫楚榆开了眼界,没想到八十年代初,德阳市就有这种形式的叫卖了,果然,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小姑娘,太阳帽买吗?别看你年轻皮肤好,不戴帽子过几年就老了!”

阿姨简直营销鬼才,知道利用顾客的焦虑来赚钱,楚榆笑笑:“多少钱一顶?”

“这是南方来的太阳帽,两块钱一顶,最新款的,戴上可时髦了!你要是喜欢,阿姨拿一个给你试戴。”

两块钱可真不便宜,县城很少有人花钱买这个,但德阳市人均收入水平高,市里的制药厂和胶鞋厂是出了名的效益好。

全国青年穿的胶鞋九成出自胶鞋厂,制药厂更是了不得,里头分南厂宿舍和北厂宿舍,光是宿舍区就有五十多栋楼,更别提生产区、生活区、科室之类的,除此外托儿所、幼儿园、技校啥都有,毕业后包分配,死后还有厂职工医院的落气亭等着收留。

要么德阳市流传着一句玩笑话,说制药厂是封闭的独立王国,从出生到死都出不了这个厂。

玩笑归玩笑,也从侧面反映,德阳市几个大厂的情况,收益好的厂矿职工和子弟,不愁吃不愁穿,花个两块钱买顶太阳帽还真不算什么。

太阳帽本钱不高,撑死了几毛钱一顶,可本地没有太阳帽,从外地运回来赚个信息差就是阿姨的本事了。

楚榆思考着卖小商品的可能性,语气真诚:

“阿姨,太贵了,我没钱买太阳帽。”

“没钱也没事,”阿姨笑着给她打气,“好好赚钱,总有一天你会买得起阿姨家的太阳帽!”

楚榆被喂了一嘴心里鸡汤,正笑着,前头传来老大爷的嚷嚷声:

“我这明明是八十斤,怎么就算七十五斤了?”

大爷卖的是陈皮,陈皮价格不算贵,可是年份好的陈皮也不便宜,八十斤算七十五斤,以小黑板上的收购价来看,至少有两块差价,又不是小钱,大爷当然要计较。

“我这陈皮有年份了,怎么着也能卖个四五毛,怎么你们开价才三毛钱?”

收购站工作人员打着哈欠,“麻袋不压秤?水分不压秤?我们操作没有任何问题,就是七五十斤,三毛钱一斤,你不愿意卖就到一边去,让下面的人过秤。”

老大爷脸都黑了,可是来卖东西的人都等钱用,市区收购站价格是低了点,可你不卖就得拖去别的收购站?县城的收购站给不起价,去别的城市远不说又怕再次遇上这事。

到了这种地方,就得低着头做人,不卖也得卖。

楚榆就担心起自己的夜明砂来了,夜明砂虽然晒干了,可她足足拖了三百斤来,真要有心卡她,她这趟来可不划算的。

轮到她时,也是一样的检查、过秤、开单。

“谁的夜明砂?”

“我的。”楚榆站出来。

工作人员一抬头对上一位凝脂美人,脸一红,有些不自然,“夜明砂是吧?两百八十斤,收购价三分。”

少了二十斤但是收购价给的足,已经是手下留情了,楚榆知道这是占了外貌的便宜,就赶紧跟工作人员搭了句话,想混个熟脸。

“谢谢同志,我全部卖掉。”

她声音轻柔悦耳,像浸了蜜似的,工作人员顿时觉得暑热都没那么难捱了,就火速给她开单结账,一点都没耽误。

虽然被克扣了二十斤,但也赚了八块四,比县城足足多了两块四毛钱,这一趟还是值得的。

楚榆又跟工作人员打听市立医院怎么走,工作人员很热情:

“沿着这条路直走,约两里路,到马市巷左拐再走五百米就到了。”

楚榆到市立医院时打听了好久,才找到眼科医院的病房,原先德阳市立医院的眼科并不出名,自从返聘了回乡养老的朱教授后,眼科病房就人满为患。

“是阿姐!”楚楚激动道。

楚榆拍拍她的脑袋,看向舒蕙,“不是下周手术吗?怎么提前了?”

“说是有位置,就叫我们住进来了,刚才护士还叫我去交钱。”

舒蕙一辈子没出过远门,遇到这种事有些局促,楚榆顺手接过单据,接过钱就下去交住院费了。

天气炎热,医院大厅吵吵嚷嚷的,一股子怪味。

楚榆刚站定,就听到后头传来一个声音:

“哥,这拐哪能配得上你的身份!你等着,我去给你搞个轮椅来!”

排队的人齐刷刷望向楚榆身后,楚榆侧头看去,身后站着一个高个男人。

楚榆够高了,对方比她还高一个头,面部线条流畅,鼻高唇薄,眼神沉而深,看人时带着几分漫不经心。

都说这年头分为三种子弟,农家子弟、厂矿子弟、大院子弟。

这男人一看就是不能得罪的,楚榆猜测他是德阳的大厂子弟,父母至少也是当官的,可德阳的水土又养不出这种野性难驯的气质。

可惜了,这么帅的男人左胳膊下竟然拄着拐。

戴东林与她四目相对,也在打量着她。

她穿的格外严实,短袖衬衫露出一截手臂,肤若凝脂,柔腻白皙,脸上干干净净,头发散落了两绺贴在脸侧,风一吹,清纯又娇媚。

戴东林挑眉,他千里迢迢从京市大院翻墙跑来德阳,还崴了一条腿,也不算白来一趟,至少在德阳见着了这么个凝脂美人。

他一直盯着自己,眼神怪有压力的,楚榆足够有理由怀疑对方在阴阳自己,她默默退了两步,把位置让给他。

戴东林把所有重量都压在拐上,要笑不笑的,“几个意思啊?”

楚榆默默指着前面“关爱残疾人”的标志。

小说《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可卖夜明砂赚的是辛苦钱,九块钱的东西克扣她一块五,这就跟咬了她一块肉没区别,让她越想越心疼。

戴东林也皱了眉头,他夹着烟俯身拨动秤砣,眯眼一打量。

“同志,你是不是看错了?这明明是三百斤,你再仔细看看!”

自小就只有他戴东林阴别人的份,哪轮得到别人阴他?即便他跟楚榆还不是男女朋友关系,但他把她当成自己人,就不能叫她吃这种闷亏。

戴东林这话是给了小汪一个台阶下,这种事层出不穷倒也不算什么,做人不要太绝,只要对方接得住梯子往下爬,大家还是能和和气气的。

然则小汪被安排来做过秤这种肥差,少不了家里关系运作,但要说起工作经验和人情练达,他还远远不够,事实上,他才工作两个多月,还不懂什么叫顺杆爬。

哪怕他同事一直在边上给他使眼色,暗示他这人不好惹,他都没看出来同事的意思,依旧昂着下巴说:

“哪里看错了?就是二百五十斤!”

小汪眼神不友善,戴东林略一想就明白原因了。

这是暗恋不成,反生妒恨了?

没想到自己帮她来德阳还帮了倒忙,不过这丫头也够招人的,看着小汪那愤愤不平的眼神,就好像她撬了他祖坟似的!

戴东林被气笑了,“行,你把你站长叫来,我倒要问问他,你们德阳中药收购站的秤是不是跟国家标准不一样?怎么同样的东西到你这秤上就缩水这么多!

这年头不管哪个厂,最吃香的职业就是“过秤员”了,过秤员掌握着“生杀大权”,油水可不少,小汪平时没克扣老百姓的斤重,可老百姓怕事,又要靠他们吃饭,都不敢闹大,狐假虎威吓一吓就很管用。

戴东林却不一样,他不仅不怕,还硬气地要找站长。

这真是破天荒头一回!

戴东林话出来后,后面几个排队的大爷也跟着嚷嚷:

“中药收购站克扣的太狠了!每次都来少算十几斤!真黑!”

“你们就是这样为人民服务的?”

“克扣几斤就算了,克扣人家五十斤,真过分!”

那几个工作人员也慌了神,这男人看着就不像能忍气吞声的,保不定真认识站长,事情要闹大了,别说油水,他们的工作只怕都要黄了,要是被人发到报纸上当典型批判,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都怪小汪惹出这档事来,他们平常克扣人家东西,只敢叫人出出血,小汪倒好,直接让人大出血,这人家能让吗?

同事怪小汪不懂事,不会做人,连忙拉住他,对楚榆赔礼道歉:

“您好,是小汪看错了,确实是三百斤不假,我这就给您开单结账!”

小汪还要说话,被同事拦了回去。

这套说辞挑不出错,人家咬定是看错数字了,就算把事情闹大,也会不了了之,楚榆拉着戴东林的胳膊,低声道:“算了,咱们走吧!”

她小手拽着他胳膊,粉嫩的一截手臂看得戴东林喉头干哑,自然说什么听什么。

楚榆数好钱,推着车走到不远处的阴凉地,拿出帕子来擦汗。

微风徐徐,她香腮粉嫩,戴东林心说这姑娘简直是往他心口长,哪哪都中看,连汗都带着香甜的气味。

戴东林殷勤道:“你要是担心他下次为难你,我去帮你打个招呼。”

楚榆摇头,“不用,我这夜明砂也卖不了多久。”

小说《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她看得出戴东林对自己有好感,只是两人家世相差甚远,她出身农村不说,家里还有一摊子烂事,从婚配的角度来说,没有人愿意女方家里是这么个情况,她不愿意隐瞒,全盘托出,也好早点叫他打退堂鼓。

戴东林笑得意味深长,“那我更要等你了,万一你被人揍了,我还能替你撑腰。去吧!我在这等你!”

天气炎热,戴东林摇下车窗,聒噪的蝉鸣声一阵接一阵,热浪扑来,他眯着眼注视着楚榆的背影。

这丫头真够勇的,一个人跑来要钱,也不知道怕,表面上看起来柔柔弱弱,实则像个冲锋陷阵的女战士,不知道谈起恋爱来是什么样?

楚榆走进周家大门时,周家人正在吃饭。

周家原本一天只吃两顿饭,可戴琴雪是京市人,习惯了一天三顿,周建安说要把她伺候好,蒋美凤只得像伺候老佛爷似的伺候她。

原以为就是一天三顿饭的事,可蒋美凤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

周家村分产到户后,周家分到的十亩地都是舒蕙在打理。往常舒蕙白天带着闺女下地干活,晚上回家做饭,吃完饭洗全家人的衣服,经常忙活到后半夜才能睡。天没亮又得爬起来煮猪食、做早饭、收拾家,还得抽空照顾孩子,伺候瘫痪的周父。

蒋美凤年轻时就是个懒婆娘,家里油瓶倒了都不扶,从前还有周父兜底,周父做河工被木材压到腰瘫痪后,闺女相继嫁人,蒋美凤实在找不到人使唤,就开始奴役儿媳。

舒蕙又是个受气包,向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蒋美凤得寸进尺,干脆一点活都不干了!

周建安提离婚时,她光想着那戴琴雪城里人的身份了,却忘了想想家里那十亩地该怎么办!

地里的农活可不轻松,寒冬腊月、烈日酷暑,不管风吹雨打,只要活来了你就得干!

耕地、施肥、播种、移栽、灌溉、除草……

忙完水稻忙小麦,忙完小麦忙大豆,栽秧时水鞋不好使,就得赤脚下地,收小麦时累得头晕眼花,还得咬牙继续干!一亩就算了,还能有点指望,周家足足有十亩地!

男人是个瘫子,女儿早跑的没影了,儿子说大学生不能下地,孙子指望不上,家里就她一个劳动力,活儿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了!

蒋美凤万万没想到自己会落到这个地步,她很多年没下过地,哪里还记得干农活的辛苦?

几天下来,手心脚掌都起了一层水泡,就这样还得当丫鬟伺候戴琴雪这城里来的娇小姐,差点没累趴下。

想想以前都是舒蕙伺候她,她哪里伺候过儿媳妇?

蒋美凤憋了一肚子气,不敢在戴琴雪面前撒泼,见了楚榆仿佛见了出气筒。

“你怎么来了?该不会是在外面过不下去,想回来叫我们收留你吧?”蒋美凤头抬得高高的,毫不留情地奚落,“我可告诉你!你妈跟你爸已经离婚了,你跟着你妈就别想沾你爸一点光,有本事走就别回来啊!别以为我们会收留你!”

蒋美凤自认说这话是有底气的。

谁不知道她蒋美凤的儿子是大学生?离婚怎么了?男人离了婚照样是金疙瘩,照样有的是人要!这不,就把戴琴雪这城里人给拿下了!

等戴家帮建安谋个一官半职,她蒋美凤就是官太太了,甭管现在受多少罪,骨子里跟这些农村人到底不一样。孙女本是这个家的底层,就该任打任骂,现在倒好,帮着那受气包舒蕙,找家里要钱,生生扒了周家一层皮!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