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文章全文

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文章全文

林桐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赵麟刘福出自军事历史《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作者“林桐”大大的一部完结作品,纯净无弹窗版本非常适合追更,主要讲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他写完之后,转过身后,发现所有人都满脸震惊,不可思议的望着他。“这……又是一首千古佳作啊!”“真诗仙也。”“我终于见证了一首千古佳作的诞生。”......

主角:赵麟刘福   更新:2024-03-22 14:4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麟刘福的现代都市小说《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文章全文》,由网络作家“林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赵麟刘福出自军事历史《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作者“林桐”大大的一部完结作品,纯净无弹窗版本非常适合追更,主要讲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他写完之后,转过身后,发现所有人都满脸震惊,不可思议的望着他。“这……又是一首千古佳作啊!”“真诗仙也。”“我终于见证了一首千古佳作的诞生。”......

《科举成名,皇帝是我死忠粉?文章全文》精彩片段


这下,赵麟就尴尬了。


他出来本是散心的,哪里会带彩头在身上?

林世海似乎看出了他的窘迫,朗笑一声:“刚才多亏你的提醒,才有那一句‘落入水中都不见’,这一青田印章就送你了。”

赵麟感激一礼,而后接过那枚印章当作了彩头。

苏方正却是一笑:“其实,以赵小友的才情,无须准备彩头的。”

随后,四人便再次观赏汤尹的那幅《雪夜宴饮图》。

赵麟知道,眼前三人的才情,可是要比那什么“汴州四秀”要厉害的多。

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输了他“中原小诗仙”的名头。

一炷香时间后。

苏诗诗最先完成了一首诗,只见她的字体清秀隽永,给人一种典雅、高贵的美感。

只不过她终究是女子,她的诗中充满了那种凄婉、悲凉之意。

虽也符合这幅画作的意境,可总感觉缺少了什么。

总体来说,算得上一首上好的悲秋诗词。

与此同时,儒雅的大叔也完成了其诗作。

不愧是博学大儒,因为其参与了那场宴会,在意境上领悟的更为透彻。

可是他的人生经历,一帆风顺,几乎没有什么遗憾、坎坷,所以诗中所体现出的凄凉悲苦,显得有些矫揉造作。

至于苏方正……他的诗才,连他女儿都不如。

赵麟不想给他过多的评价。

实在要评价的话,那就是他的才,不如他的财。

赵麟对三人的诗评头论足了一番后,也终于出手了。

对不住了,诗圣大大,这次选你了。

“唰唰”

他没像其他三人那般苦思冥想,而是随手一挥,一首千古佳作再次横空出世。

好在他的书法功底,有了新的突破,达到了登堂入室的境界。

否则,以原身那初入门窥的书法,和三人对比的话,实在拿不出手。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他写完之后,转过身后,发现所有人都满脸震惊,不可思议的望着他。

“这……又是一首千古佳作啊!”

“真诗仙也。”

“我终于见证了一首千古佳作的诞生。”

千古佳作,又一首千古佳作!

林世海、苏方正、苏诗诗震惊当场,因为太过激动,神色略显通红。

他们见证了一首千古佳作的诞生。

不但亲眼目睹,而且,还参与其中。

《雪夜宴饮图》的主题,以雪景来阐述凄苦、悲凉之感。

而这首《登高》并未拘泥表象,以深秋的描写代替了雪景,却又紧扣了画的主旨。

画中出现的景致,大都也能在诗中找到。

同样以景来描述那种疾病、孤独、愁苦,凄凉之感。

“此诗当为七律之冠。”

林世海颤抖着双手,捧着那幅诗词,感叹道。

一旁的苏方正,也是伸出了手,小心翼翼的扶着那幅字,点了点头:“我亦有同感。”

二人感叹完毕后,出现了尴尬的一幕。

他们捧着那幅诗词,谁都不愿撒手。

他们深切地明白,只要松手,这幅价值不可估量的首题千古佳作,绝对会落入对方的手中。

作为文人雅士,他们二人当然知道首题千古佳作,绝不是誊抄出的所能比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汤尹的这幅《雪夜宴饮图》。

此时,就算汤子畏本人亲自来临摹,其画法技艺就算高上一层,也难以比拟原作。

因为第二幅临摹的再好,再相似,其中蕴含的意境、画的灵魂已有了残缺。



赵麟虽惊叹疯道人师父的博学和才华,却没有询问他的身世。

很难想象,一个如此的才子,究竟遭遇到怎样的打击,才会精神崩溃到疯癫。

“对了,师父,这是我下午有感而发,写的一篇文章。”

赵麟从衣襟中拿出那篇文章,恭敬的递给过去。

疯道人刚开始还没太在意,可读着读着,他的眼神中开始透出莫名的惊喜。

“好,好,你的字大有进步。文章也写的极好,情感真挚,质朴,以小见大,立意深远。”

赵麟没想到自己有感而发的一篇文章,竟能博得师父的如此赞誉,也稍松了口气。

“这篇文章别说放在院试能夺得前列,就算在乡试,也能榜上有名。”疯道人见猎心喜,颇为感慨。

他望向赵麟的眼神,也是愈发的喜爱:“你的书法已算得上登堂入室了,就是不知道你画画方面,可有长进?”

“师父,最近一直准备科考,画画方面倒生疏了一些。”

面对疯道人殷切询问,他颇为窘迫道。

总不能把原主画的春宫艳图拿给他看吧。

要是让疯道人师父知道用他所教的绘画技艺,画春宫艳图,不知他会不会暴怒而起,把自己逐出门墙。

“无妨,绘画本是陶冶情操,给枯燥的生活增添趣味的,什么时候灵感到了,有了冲动,再画也不迟。再者,你文化素养高了,所画作品的立意,也更为深远,富有韵味。”

疯道人倒是很能理解他,淡淡一笑,继续道:“以前传授你书画技艺,也是心想让你学门手艺,将来就算科考成就有限,也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好在你度过劫难后,心性,面相都发生了变化,将来成就已不可揣测。以后倒也不用花费太多时间浸淫书画技艺上。”

师徒二人正畅聊兴头上,门外传来匆匆的脚步声。

人还未进入观中,声音已传了进来。

“麟弟,你猜我在丁屠户那见到了什么?”

话音刚落,王大石竟满脸大汗的,喜色匆匆,提着几包肉食凉菜,走了进来。

“你是跑着回来的?什么事如此慌张。”

赵麟见状,不由惊讶问道。

那王大石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把手中的肉食放下,满脸惊喜的讲述道:“麟弟,好事,大好事。”

“关于我的?”赵麟不明其意,他实在想不到自己究竟有何事,值得王大石这么失态。

自己最近似乎也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值得大家关注的大事吧?

“大石,你先喝口水,慢慢说。”疯道人也开始好奇了。

王大石咕咚咚痛饮了一大碗的凉白开,而后一抹嘴巴,就开始讲起他在丁屠户那所看到的事情。

按照他所说,他买了两份猪蹄、烧鸡,正准备离开时,两个游商模样的人走了进来,并且说是来收购字画的。

听到这,赵麟笑了:“那俩人莫不是傻?去屠户那收字画?”

“哈哈,当时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就好奇地看了下去。你猜他们收购什么字画?”王大石突然停下来,看向二人笑道。

他这个模样,让疯道人又好气又好笑:“快说,别给贫道打哑谜,真以为我能掐会算,无所不知啊?”

“哈哈,就知道你这道人是假道人。”王大石大笑一声,继续道:“那两个游商想收购的,竟是丁屠户肉铺摊上所挂的‘招财进宝’四个字。气的丁屠户脸色铁青,直接喊价一个字一两银子。”

疯道人在丁屠户那里,也是见过这四个字的,不由惊疑看向徒弟:“我记得那四个字,似乎是你写的吧?”

赵麟回想了一下,点头笑道:“是的,十三四岁那年写的吧,丁屠户用两只五香味的猪蹄换的。那时候的字,还很稚嫩,只能说不算太难看,别说四两银子,一钱银子也不值。”

王大石听了,也是附和道:“哈哈,麟弟,不瞒你说,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我感觉这几年过去了,至少值四个猪蹄了。”

疯道人见他又左顾而言他,便斥道:“快说,那两个游商怎么还价的?”

“还价?”王大石再次大笑:“还什么价?他们根本没还价,拿出四两银子直接收了。”

“收了?这怎么可能,他们是不是眼瞎?”赵麟都感觉这事有点匪夷所思了。

如今,因为大宗师林世海对他的一句断言,他的名声大跌。

二嫂昨天还说,他一幅书画作品,价格已跌到了一两左右。

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出现了逆转?

连他十三四岁随手的作品,都涨到了四两银子,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好吧。

四两银子一副字,足够买一个有名气的大家作品了。

汴州府,那么多成名的大家,一幅字能卖上四两银子的,恐怕也不超过十个。

赵麟虽在书画上,天赋卓著,可与其他大家作品相比,还是稍显不足的。

之所以他的书画溢价那么多,那是他“文曲星神童”名气的加持罢了。

用疯道人的话说,他的作品,拿到京城,或者江南,最多也就百十文的价格吧。

可他名气比之前还跌落了,怎么书画价格突然暴涨了?

想不通,实在想不通。

他不可置信的望着王大石,想从他的神色中找出一丝开玩笑的迹象。

可王大石那急切的神色,不似作伪。

“真买走了?”疯道人再次询问道。

“买走了,别说是你们,当时丁屠户和一旁围观的人,都是不敢置信。”王大石苦笑道:“甚至还有人问他们还收不收,那两个游商说,收,只要是你赵麟的画,他们通通都收。”

“对了,他们还打听一颗明珠的下落,说哪怕有线索,确认后就能领千两白银的赏钱。”

…………

魏王府丢失明珠的事,他们倒不关心。

那简直就是大海捞针。

赵麟、疯道人关心的则是书画价格为何突然涨到如此惊人的地步?

这个变化太快了。

是那两个游商疯了,还是发生了什么不为人知的事?

怎么这才一天功夫,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四两银子四个字?

你来找我啊,要什么旧作品啊?

王大石看着发呆的赵麟:“要不,去看看?”

赵麟站起身,准备去向那两个游商问个清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可就在这时,他脑海中突然蹦出一个词——炒作。

是的,炒作。


“天道还真是眷顾他。”


正当他感叹时,一个颇有儒生气质的管事老者看到了他,神色透着惊讶,慌忙走过迎接。

不过,还未等他说什么。

林世海已经笑道:“苏执事,你忙你的,今天听说你们漱芳斋新进了珍品,这才来观赏一二,希望没有打扰到你们。”

“大人哪里话,这是我们漱芳斋的荣幸。”那执事老者满脸笑意:“那些珍品,老爷、小姐拿回府上欣赏了,不过我这就派人去取,还望大人多等待一会片刻。”

林世海很是随和,他也知道那苏方正和他一样,都对诗词书画痴迷的紧。

如今新得珍品,当然首先拿回府独自欣赏了。

那执事老者安排妥当之后,又来到林世海身边,邀请道:“大人,还请三楼等待吧,前天有人从蜀都带回了上好的茶叶,还没开封呢。”

林世海摆了摆手,笑道:“不用,我先在这二楼欣赏一下这些前人的佳作。苏执事,你可以先去忙。”

那管事老者无奈,只得恭敬退下。

随后,林世海来到赵麟身边,给他讲解道:“此画,乃是大启皇朝的御用画师杨奋所作,他的画风高贵,典雅,大都体现皇家的威严,豪奢……”

有了这个免费的大儒跟着讲解,赵麟对这些陌生的王朝名家书画的理解,更上升了一层。

无论是知识面,还是这些书画技艺的传承性,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大叔,你看这个拓印,是怎么回事?”

赵麟抓住一切机会,询问着心中的疑惑。

如此好的机会,万不能错过。

而眼前这个文雅的大儒,还真是厉害至极,这二楼上的书画,无论其典故,还是其流派变化,他都了如指掌。

赵麟不觉感叹,在他所有认识的人中,也唯有疯道人师父能与之相媲美了。

苏府。

漱芳斋有个不成文的传统。

那就是收到珍稀名贵字画后,会在第一时间送回府中,先由老爷、小姐鉴赏。

这次依旧如以往一样,把从江南带回的珍稀字画、印章,先行带回了府上。

书房。

苏方正、苏诗诗父女二人,正在鉴赏着一幅珍稀字画《雪中宴饮图》。

此画是江南第一才子汤尹所画。

这位江南第一才子,命运多舛,悲惨至极,经受不住打击下,疯疯癫癫,不知所踪。

其书画的价格在其失踪后这些年,一路疯涨。

一幅普普通通的字画,也能卖上近千两的白银。

更不用说那些精品的字画了。

而这《雪中宴饮图》之所以称其最为珍稀的字画,是因为这是那位汤公封笔之作。

就连字画上的题跋诗词,都缺少了一句,可见他当时的神智已经不怎么清楚了。

也正是它是封笔之作,再加上它的缺陷,造就出了汤公的这幅《雪中宴饮图》成为了其一生中最为珍稀的作品之一。

这幅字画的意境,给人一种凄凉、悲惨之感。

画中的色彩结构单调、诡异,仅仅是观赏片刻,就能感受那刺骨的寒意,继而升起无尽的绝望之感。

苏氏父女二人,沉浸在那悲怆、绝望的意境之中。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

一首看似儿歌一样的残缺的诗,临近结尾却戛然而止。

苏方正、苏诗诗都精通诗词之道,他父女二人都想填补完成。

可惜,每次都感觉欠缺些什么。

最后一句既要融入这画境之中,又要能体现作者的心境。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