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宋隐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我,大明首富,朱元璋都酸了全文浏览》,由网络作家“大江大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我,大明首富,朱元璋都酸了》是作者“大江大河”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军事历史,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宋隐朱元璋,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别县令职位没有变动。几乎所有人都升职。只是令人纳闷的是,升职的官员全部调往异地上任。表面看来。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毕竟升职官员太多,徐州的官职不够用了。一时间。徐州各地许多官员们大摆宴席。然后欢天喜地地赴任。同一时间。宋隐也接到了前往福州府......
《我,大明首富,朱元璋都酸了全文浏览》精彩片段
朱元璋和马皇后一番商量后,往徐州发了一道圣旨。
徐州大小官员,除了知府王雄和个别县令职位没有变动。
几乎所有人都升职。
只是令人纳闷的是,升职的官员全部调往异地上任。
表面看来。
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
毕竟升职官员太多,徐州的官职不够用了。
一时间。
徐州各地许多官员们大摆宴席。
然后欢天喜地地赴任。
同一时间。
宋隐也接到了前往福州府上任的调令。
朱元璋甚至还派了人盯着他立刻赴任。
府邸,宋隐正指挥着下人收拾东西。
“仔细点,这些宝贝路上可经不起磕碰。”
“所有装有宝贝的箱子,都得写上易碎易坏物品,须轻拿轻放的字样。”
宋隐正说话时。
一片哭声从府邸外传来。
哭声越来越大,吵得他心烦。
一拍桌子大喊,“来人!”
黄明听到声音,连忙往这边过来。
他是管家的儿子,典型的欺软怕硬。
走过路过看到下人就是一顿呵斥。
来到宋隐面前时,立刻换了一张笑脸。
“大人有何吩咐。”
宋隐不耐烦的问,“外面是怎么回事,哭哭啼啼吵得本官心烦。”
黄明呵呵笑了,“大人,咱们沛县的百姓舍不得您调走,都来送您呢。”
得知原因。
宋隐没有感动,反而一阵火大。
“送就送,哭毛线啊!”
珠宝太多,箱子装不下。
本就心烦,门外的哭声更是让他火冒三丈。
“他喵的,你还愣在这做什么,还不快想想怎么运走本官的这些宝贝。”
“这么急催本官赶紧走,这不是诚心让本官不好过吗?”
宋隐冷哼。
黄明慌了神,“大人息怒,小人这就想办法。”
宋隐只是嘴上说说。
也不会真拿下人出气。
思忖了片刻。
他挥了挥手。
“算了,本官自有主意。”
“你派人去玉龙商会,让他们负责把本官的宝贝运往福州。”
玉龙商会,沛县商会的龙头。
里面的人非富即贵。
宋隐跟他们合作多年,关系极好。
听闻宋隐调任福州,他们早动了跟宋隐去福州发展的念头。
现在宋隐主动提出合作,于是欣然接受。
他们早见识过宋隐的本事。
一个县令都能让身家翻了好倍。
升职去了福州,前途更是不可估量。
小小沛县,走了去逑!
存着巴结宋隐的心思,玉龙商会的人打起十二万分精神,生怕把宋隐的宝贝磕坏了。
这时。
宋隐带着路上的一些必备用品,满脸开心的走出府邸。
可刚开门。
就看到百姓排成了长龙,一个个呜呜哭着。
他们手里拿着鸡蛋、水果等物品。
看到宋隐那一刻,哭得更伤心了。
“呜呜…宋大人…咱们舍不得你走……”
只是。
哭声也留不住宋隐。
宋隐甚至都没有搭理他们就上了马车。
马车里的宋隐,心里也不好受。
郁闷之外还吵得慌。
他撩起帘子,看着几乎来了多半的沛县百姓。
怪不得马车已经走出很远,耳边都还回荡着哭声。
“一路走好啊大人!”
宋隐脸都黑了。
忍无可忍冲着百姓骂了起来。
“你们这些刁民,哭个屁!”
“本官是高升,又不是去死。”
“一个个哭丧着脸,还一路走好。”
“你们怎么不祝本官上西天呢?”
可是。
百姓对宋隐的爱戴胜过他的毒舌。
“沛县要是没了大人,我们可怎么办啊?”
宋隐气笑了。
“哭哭啼啼田里的庄稼就能长出来了?”
“铺子哭着就赚钱了?哭着就有饭吃了……”
“都堵着马路做什么?”
“快给本官让道,本官急着上任。”
骂声却让百姓们更加感动。
“呜呜……大人是真舍不得我们啊,临走都还想着我们。”
“大人就是咱们沛县百姓的福气!”
宋隐:“……”
你妈,本官对你们是挺服气的!
……
日月如梭。
洪武十一年。
朱元璋正在查阅徐州官员上任后的政绩。
看着这些官员都将新的地方治理的不错后,他想到了宋隐。
“来人,宣拱卫司头领陈盾。”
“臣,参见陛下!”
陈盾很快就到位。
“朕让你们把宋隐到福州的过程都详细记录下来,都做了吧?”
陈盾连忙点头,“回陛下,拱卫司不敢有误。”
朱元璋满意地点头。
“从宋隐离开沛县开始,给朕说说。”
“是。”
陈盾连忙点头。
“宋隐离开沛县时,沛县前来相送的百姓,一眼望不到头。”
朱元璋惊讶地感叹。
“宋隐还是得了民心啊!”
“百姓舍不得他,一定倍感风光了。”
陈盾一脸古怪。
“宋隐不但没有感激前来相送的百姓。”
“甚至对百姓破口大骂。”
“还嫌百姓哭声难听,吵得他心烦,让百姓让路,别挡着他离开。”
朱元璋嘴角瞅了瞅,还有些难受。
如此看来,宋隐比自己还受百姓的欢迎。
偏偏,宋隐还不以为意。
这让他更加得郁闷。
不过,以福州的情况,朱元璋觉得宋隐过去后肯定会处处碰壁。
有可能现在也躲在家里唉声叹气。
这么一想,朱元璋笑了。
对陈盾颔首,“你接着说说徐州的情况。”
“徐州的情况跟之前没有多大出入,在知府王雄的管理下,现今都还好。”
朱元璋扬眉,“在福州的宋隐呢?”
陈盾却是半晌都没有吱声。
朱元璋正纳闷。
陈盾才道,“宋隐到了福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福州最繁华地段,开了一家极其豪华的青楼。”
朱元璋当场石化。
做梦都没想到,宋隐会开青楼!
“他居然开青楼!?”
朱元璋鼻子都快气歪了。
哪个官员上任,第一时间不是想着让百姓怎么过上好日子。
再不济也是先调研,再做计划。
从未有一个官员像宋隐这么乖张,一上任就先开了一个青楼。
还是最豪华的。
这是想干什么?
朱元璋龙颜大怒。
陈盾见状心里惶恐,生怕自己受牵连。
正思虑要不要开口时。
朱元璋瞪着他,语气严厉道:“继续,朕要知道这宋隐还干了什么事?”
陈盾硬着头皮继续。
“福州青楼一开,当地官员立刻流连忘返。”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宋隐那座青楼就获利三十多万两白银。”
回去跟朱元璋商量,已经是他们最大的让步。
他们自己肯定不会答应此事。
宋隐心想也是这个理,点头的应道。
“行,那本官等你们的好消息。”
朱标也不知道朱元璋会如何看待这事。
只能回去赌一把。
随后。
他们到官府交了钱,拿了地契就回京。
目送着两人离开,宋隐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
朱标和朱樉一回京,直奔皇宫而去。
此刻。
朱元璋正在书房。
听说两人回来了,立刻传他们进来。
“儿臣参见父皇。”
朱元璋开口就问,“你们在福州有什么收获?”
朱标流露出钦佩之色,“儿臣觉得宋隐真是治世的人才。”
朱元璋听了心情大好。
“看来朕把他调任福州,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朱樉也跟着点头,“儿臣的能力,确实是比不上宋隐。”
朱元璋满意的笑了。
两个儿子认可宋隐的才华,想来他在福州的成就一定不小。
朱元璋感兴趣的问“你们给朕说说,宋隐都干了什么?”
朱樉开口,“父皇,我看出来了,这大基建就是官府想办法给百姓银子,然后改造建筑,最后再卖给商人去做生意。”
“三方都得利。”
朱元璋恍然的道,“原来如此,倒也不算多出彩。”
朱标却说道,“回父皇,想要将福州打造成第二个沛县可不是易事。”
“宋隐把所有项目都在展厅里展示出来。”
“还配上投资说明。”
“哪个区域是干什么的?”
“投资的低价是多少?”
“这些都明码标价。”
朱元璋说道,“这么说来商机挺大的。”
朱樉也道,“是啊,父皇,这里面的远不止这些。”
“宋隐还说有大生意,想让我们入伙。”
朱元璋眼睛一亮,“什么生意?”
这时。
两兄弟却沉默了下来。
朱元璋眉头一皱,“怎么,不敢说?”
“该不会是什么祸害百姓的生意吧?”
朱标和朱樉忙摇头,“不是。”
“就是……这笔大生意,宋隐说是要出海。”
“这违反了当朝禁海的国策。”
“什么?”
朱元璋一怔,随即愤怒的看着两人。
“宋隐当真要出海?”
朱标和朱樉心虚的点头。
朱元璋气的吹鼻子瞪眼。
“他这是想反了天吗?”
“当真以为朕不敢砍了他?”
朱元璋气的脸色发青。
他感觉宋隐每次做事,都是在触碰自己的逆鳞。
这次他是真的动了杀念。
朱标见状连忙求情,“父皇息怒啊!”
朱樉也连忙替宋隐求情,“父皇,宋隐说他现在的压力很大,他也是有苦衷的。”
朱元璋瞪大眼睛,不明就里。
“他能有什么压力?”
朱标赶紧把宋隐的顾虑复述给朱元璋。
四处横行的倭寇霸占农田,百姓有钱后的物资危机……
朱元璋耐着性子听完,脸色却难看起来。
朱樉补充道,“父皇,宋隐说了,他这么做是为了让百姓填饱肚子。”
“不然等到整个福州的人都没有粮食。”
“别说是百姓,连他都会饿死。”
“他想到出海也是迫不得已啊!”
“宋隐当时一副痛心疾首的说,他不想饿死。”
“他还说,打着皇家特供的旗号出海做琉璃生意,挣个上千万绝没问题。”
朱元璋抽了抽嘴角。
他怎么觉得宋隐的苦衷,更像在演戏?
在沛县时的人命官司,宋隐就演的一手好戏。
估计宋隐在两个儿子面前,同样也是在演戏。
也就咱两个儿子老实。
这才被宋隐骗的团团转,还着急的替他求情。
一番思忖。
朱元璋恍然大悟。
宋隐这是看他们搞到皇家特供的批文,借出海做生意来衡量皇家的底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