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鲁明义的现代都市小说《畅销小说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由网络作家“妙笔入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热门小说《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是作者“妙笔入梦”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朱元璋鲁明义,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皇上此事是否还需要商榷一二,抓个贪官难道非要您亲自出马吗?”朱元璋却是心意已定,喝道:“这李进奸猾似鬼,如果不是咱亲自出马,只怕又会被他花言巧语糊弄过去。”“勿须多言,速速摆驾。”朱标见朱元璋心意已决,也是出言劝道:“父皇,毕竟是去青楼烟花之地,大张旗鼓实在不太妥当。”朱元璋猛然拍了......
《畅销小说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精彩片段
上书房内,朱元璋脸色气的通红,而朱标却在朱元璋耳边不断对李进求情。
“父皇,李进怎么可能如此荒唐?”
朱标根本不信李进会为了逛青楼花了二十万银子,不断替李进求情着。
“您想想,就算是李进再怎么有钱,难道是傻子不成?”
朱元璋喘着粗气,仍旧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说道:
“李进有多少钱,难道你不知道?”
“当初就连咱都给了他五十万两银子,这些年下来,他恐怕都要富可敌国了。”
“咱要砍他的头,抄他的家!”
底下的毛骧被朱元璋的言语吓了一跳,没想到当初朱元璋微服私访出去一趟,竟然就花费了五十万两?
如果让底下那些御史知道,恐怕又会上书死谏了。
“咳咳。”
朱标瞥了底下一眼毛骧,随后说道:
“父皇,之前的事情暂且不提。”
“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父皇就算要杀李进,也要让李进死个明白啊。”
听到朱标的话,朱元璋嘴角一狞,狠声道:
“好,既然如此,咱就让他死个心服口服。”
“毛骧摆驾,咱要亲自去看看李进如何在画舫嫖妓的。”
毛骧闻言却是大惊失色,没想到皇上竟然要亲自前去查看,当即出言道:
“皇上此事是否还需要商榷一二,抓个贪官难道非要您亲自出马吗?”
朱元璋却是心意已定,喝道:
“这李进奸猾似鬼,如果不是咱亲自出马,只怕又会被他花言巧语糊弄过去。”
“勿须多言,速速摆驾。”
朱标见朱元璋心意已决,也是出言劝道:
“父皇,毕竟是去青楼烟花之地,大张旗鼓实在不太妥当。”
朱元璋猛然拍了拍自己脑门,恨道:
“咱都被李进这个混蛋给气昏头了。”
“毛骧,不用摆驾了,微服出宫,即刻前往秦淮河。”
....
秦淮河,画舫之上。
整座画舫此刻已经被李进给包了,随着老鸨:
今天的消费,由李公子买单。
正式将李进的名声给打了出去。
这李进瞬间就成为了画舫上,这些青楼女子的香饽饽。
在她们眼里,李进不仅年轻有为,还帅气多金,简直就是理想中的配偶。
虽然不可能成为李进的妻子,但是如果被李进看中,能被赎身,成为李进的妾室,那她们也是一百个愿意。
于是此刻只要是对自己姿色有些自信的女子,全都围在李进的身边,不断地搔首弄姿,挑逗李进。
李进当然是来者不拒。
有道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虽然看上去李进好似对每个人都有意思,其实却对任何人都保持着若即若离。
李进此刻跟淮西勋贵们坐在一起,看上去热络之极,好似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谈天说地。
刚被马三刀拽到酒桌上的时候,桌子上的武将们,还很看不起李进。
尤其是蓝玉,看李进弱不禁风的样子,一看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眼神里尽是鄙夷。
结果李进出手就把整座画舫给包了,顺便把这几位的消费也一起买单。
顿时几位淮西武将,就凑上前来给李进把酒言欢,再也不提文武之分。
只要愿意花钱,那大家就是好朋友。
“李进兄弟,你真是好桃花运。”
马三刀此刻就坐在李进的身边,羡慕的对李进说道:
“你这一来,船上的姑娘全跑你这了。”
“当初我们兄弟请了这么多会,那些当红的姑娘都不肯出面,看不上我们这些粗鄙武夫。”
“还是你厉害啊。”
“就是,不过我觉得李进兄弟最厉害的还是挣银子的能力,在这画舫上差不多花了有三十万两银子了吧?”
蓝玉此刻也听说了楼上发生的事情,在知道李进随手拿出二十万两银子的时候,彻底被李进给镇住了。
现在的蓝玉喝酒喝到一半,见与李进的关系已经熟络,直接就试探性的问道:
“李进兄弟最近在哪发财?不知能否带带我们兄弟,一起发财?”
众人闻言,都是眼神一亮。
虽然大家都贵为伯侯,还身兼数职,领着朝廷的俸禄。
但是朝廷的俸禄大家都知道,也就是意思意思,别说贪图享乐,就连养家糊口也是勉强。
想要发财,还得靠捞偏门,毕竟大家都有一家老小要养活,都不容易。
但是任他们如何捞,也从没有见过如此花钱如流水的官员。
如今机会近在眼前,那自然要多向李进讨教,想问问李进是怎么捞的?
李进见众人表情,心中暗叫一声,终于来了。
今晚如此装逼,为的不还是这些无法无天的淮西武夫?
论大明开国最为强大的势力,那自然就属淮西集团。
这些随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武夫们,全是靠军功封的伯侯,各个英勇善战,掌控着大明大部分的军权。
如果这些武夫们抱成团,就连朱元璋也要退避三舍。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要终及洪武一朝,都在削弱淮西集团的原因。
李进之所以会想要靠近这些人,是因为有些事情不得不做,而他们就是做这些事情最合适的人。
李进脸色挂着浅笑,轻轻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说道:
“发财不敢当,只不过是做一些小买卖。”
蓝玉等人面面相觑,小买卖?什么小买卖能随身随随便便掏出三十万两现银?
“不知李兄弟所谓的小买卖,有多小?”
蓝玉决定还是问问清楚,以免引起笑话。
“不多,一年也就二百多万两。”
李进仍旧是笑眯眯的样子,十分随意的说道。
“嘶!!”
场内顿时响起了一阵阵抽冷气的声音。
大明一年的税赋都没有超过四百万两,这李进一人就能抵得过半个国库?
“可否带上哥哥几个?”
马三刀此刻也淡定不下来了,赶忙朝李进问道。
“区区二百万两,何足挂齿?”
李进却是表现的风轻云淡,开口道:
“我这边有个大买卖,正缺人手,不知几位哥哥有没有兴趣?”
正当几人讨论的正兴奋时,外面突然传来嘈杂的吵闹声。
“那个狗东西敢在这里闹事,看我不剁了他!!”
蓝玉兴致被打断,顿时怒不可遏。
“咱倒要看看你怎么剁了咱?”
一道熟悉的声音,在画舫内炸响,将在座的所有淮西武将,全都震得头皮发麻。
“皇...皇...”
很快,经过朱元璋的不断催促,一行人终于是赶到了前方的县城,百姓也更多了起来。
“欢迎来到上沪县,一座自由之城!”
临近县城,朱元璋远远的就看到一个红色条幅,高高挂在通往县城的道路上。
“自由之城?上沪县还有这样的别称?”
朱元璋疑惑的看向刘伯温,毕竟当初刘伯温也是来过松江府的。
刘伯温却是坚定了摇了摇头,说道:
“从来没有!”
“那这肯定是那个李进搞得,继续前进,咱倒要看看所谓的自由之城,是个什么样子?”
朱元璋对上沪县可谓是十分的期待。
沿着进城大道没走一会,朱元璋却觉得哪里好像不对。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上沪县怎么没有城墙?”
此话一出,一行人顿时惊醒。
对啊,这上沪县怎么没有城墙,难道自己等人还没到上沪县城内?
刘伯温在旁边又提了一嘴:
“不仅没有城墙,进入上沪县还没有人检查路引。”
自从朱元璋的户籍制度建立之后,路引是每一个外出之人必备的东西,要不然就出不了远门。
但是在上沪县竟然没人查这个东西。
朱标这个时候给出了一个解释:
“可能这就是为什么上沪县号称自由之城。”
朱元璋闻言,却是说道:
“咱们还是往前走再看看吧,说不定还没有进入上沪县城内呢!”
可是刚往前没走多久,朱元璋就忍不住瞪大着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
只见宽敞的大街上,到处都充斥着人群,这些人有说有笑的在大街上走着。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的出来,这里百姓的生活过得十分的美满。
“走一走,瞧一瞧,这里的衣服真时髦!”
“停一停,看一看,漂亮的衣服便宜卖!”
“大甩卖!大甩卖啦!今天商场的东西便宜卖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不要998,不要98,只要38文。漂亮的衣服立马就能带回家。”
“清仓大甩卖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买到就是赚到!!”
朱元璋目瞪口呆的看着街道两边到处叫卖的声音,仿佛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身后朱标等人,也是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张大着嘴巴看着眼前的一切。
“几位,这里是步行街,马车不能通行。”
“若想逛街,请将马车寄放在旁边的车马行!”
就当朱元璋等人在路边观望之时,一名男子却走上来提醒他们,这里马车不能通行。
经过提醒,朱元璋这才注意到,这条街道上的人竟然全都是步行的。
“谢谢提醒,我们这就离开。”
马皇后道谢后,就拉着朱元璋等人离开了。
随后,几人就乘坐马车继续坐在马车上,在县城里逛了起来。
上沪县的大街极为宽阔,中间四个车道是给马车走的,两边的街道是给行人走的。
即便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可是却不觉得一点堵塞。
不仅如此,在大街上各种小吃,应有尽有。
街道上的门面,开启了大大小小的店铺。
买东西的人群,在这些店铺里进进出出,热闹至极。
当朱元璋一行人,来到县中心,最繁华的地带时,被彻底的震惊了。
县中心到处都是高楼,一点也不比之前的小学低。
这些高楼却不像小学那样通体灰白色,而是被粉刷的金碧辉煌,在太阳底下竟然闪闪发光。
“这还是一个县城吗?”
“就连咱的应天府,都没有如此繁华吧?这难道是天上吗?”
朱元璋被上沪县的繁花似锦彻底震惊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自己治下的县城。
“爹,你看那里,天上人间!!”
朱棣眼尖,竟然真的看到了一个店铺的名字叫天上人间。
朱标将周围的店铺一个个看过去,只见什么店铺的名字都有。
天上人间,白金汉宫,新葡京,夜总会。
朱标嘴中喃喃道:
“这些名字好奇怪哦!总感觉哪里不对。”
朱元璋没有在意这些,而是看向了坐落在县中心的地标建筑,一个巨大的男人雕像。
这是一座高达数十丈的人形雕像,比周围所有的建筑都要高。
这个雕像昂然挺立在上沪县的市中心,一身绿色衣服,披坚执锐。
头上还带着一个绿色的帽子,面若重枣,长须美髯,面容坚毅。
左手抚须,右手握着一把青龙偃月刀,显得霸气十足。
“爹,这人是谁啊?为什么把他放在这里?我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人?”
朱棣十分疑惑。
朱元璋还没说话,旁边的百姓却是忍不住出言打断道:
“不得对关二爷无礼。”
“这是关圣像,又称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是我们整个上沪县的保护神。”
“县老爷曾说,关二爷忠肝义胆,乃是我华夏子孙的守护神,我等身为华夏子民,更应该像关二爷学习。”
“关二爷过五关斩六将,挂印封金,何等的胸怀?古之忠义,莫出于关公者。”
“关公大义,圣君千古,我等对关圣帝君年年供奉,希望关二爷能保佑我们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周围的百姓纷纷鼓掌赞同,看的出来,县令李进在上沪县十分的得民心。
朱棣听完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关公像,怪不得那么眼熟,只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巨大的关公。
朱元璋听完却是面带欣赏,李进能有如此觉悟,看得出来李进对朝廷必然是忠心耿耿。
毕竟关羽之忠义,千古流芳,朱元璋也是极为佩服这等忠义之人。
李进能教导百姓信奉关公,那他自己必然也是一个极为忠义之人。
随后,朱元璋在将上沪县城逛了差不多后,见识到上沪县的繁华后,朱元璋忍不住感慨道:
“李进果然没有让咱失望,如此看来,这李进必然是治世之能臣。”
旁边的朱棣和朱标也跟着点了点头。
经历了扬州的惨状之后,朱棣和朱标觉得上沪县简直就是天堂。
而将上沪县治理成这个样子的李进,自然能称得上治世能臣。
不过朱元璋却总觉得好像漏掉什么东西。
“咱怎么没有见到流民?”
“爹,流民好像不在县城里赈灾,而是在城外。”
朱棣一路上观察毕竟仔细,此刻给出了解释。
“走,咱们先去看看流民的情况再说。”
随后,朱元璋就往城外赶去,毕竟来这里的目的,最主要的还是关心这些流民的情况。
可是,当朱元璋看到这些赈济粮后,顿时气的浑身发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