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姜栀施莲舟的现代都市小说《成了四个大佬的恶毒亲娘后,她洗白了全文》,由网络作家“一支藤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姜栀施莲舟出自穿越重生《成了四个大佬的恶毒亲娘后,她洗白了》,作者“一支藤萝”大大的一部完结作品,纯净无弹窗版本非常适合追更,主要讲述的是:上,这下她有些苦恼了,以她的名声,想要去找户人家问路,恐怕还没进门就被人拿棍棒给赶出去了。蛋子看姜栀皱着眉,眨了眨眼道:“妈妈等我一会儿,我去问问秀奶奶吧。”说罢,还没等姜栀应答,他就急匆匆跑出屋子,拐进了隔壁的院子里。姜栀一阵汗颜。她知道了原主做的那些事儿,莫说旁人,连她自己都感到厌恶,眼下她成了人见人唾的原主,心头羞愧,也很难放得......
《成了四个大佬的恶毒亲娘后,她洗白了全文》精彩片段
姜栀把热水烧好后,蛋子也醒了。
“妈妈,你在做什么?”
他探头探脑的站在厨房门口,巴掌大的小脸上一双眼睛格外明亮。
“快过来吃馒头。”
姜栀笑着冲他招了招手,拿起灶台上还剩些余温的馒头递过去。
“白面馍馍!是白面馍馍!”
蛋子眼睛蹭一下就亮了起来。
他跑到姜栀面前接过馒头,看着手里又大又圆,还散发着麦香味的白面馒头,咧嘴笑了,然后递到了姜栀嘴边,清脆道:“妈妈吃。”
姜栀胸腔涌出暖意,小心咬了一口:“剩下的你吃,多吃点。”
蛋子高兴的点了点头,就大口大口地咀嚼起馒头来。
他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吃白面馍,又香又软,还带着甜味,真好吃!
姜栀看蛋子把一个馒头都吃的这么津津有味,不由心酸感慨。
现在的田地刚刚包产到户,土地不怎么肥沃,庄稼的收成也不是很好,一年收成的粮食除了缴公粮之外,剩下的余粮也不够一家人吃几个月。
虽然她上辈子儿时的记忆已经模糊,但还有些依稀的片段。
八十年代,大家吃的多是些红薯或棒子面,有些手艺好的母亲会变着花样做些杂面馍,比如玉米面饼子,高粱面锅巴,或是红薯面卷子之类的。
而白面馍,也只有过年前后才能一饱口福。
白面馍,对于这个年代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向往,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蛋子吃了两个大馒头才恋恋不舍的停下来,喝了一搪瓷杯的开水,脸色也红润了些。
“蛋子,你知道镇子在哪儿吗?”
姜栀要办理户口,就要先到乡镇派出所去问问,而且她要把那块劳力士手表拿去镇子上卖掉,想来,姜家村的人是不会舍得掏钱买一块已经坏了的手表的。
她压根没有姜栀子的记忆,自然不清楚镇子在哪儿,只能寄希望于蛋子了。
蛋子一听,一下子激动起来:“妈妈,我们是不是要去把哥哥接回来?!”
听了这话,姜栀一阵沉默,心头也有些难受。
她摸摸蛋子的头,轻声道:“妈妈一定会把你哥哥们接回来的,但现在要紧的是填饱肚子,你总不希望哥哥们回来和我们一块儿饿肚子吧?”
姜栀子把孩子接而来三的卖掉,正是因为口粮不足。
蛋子虽然小,却也懂事。
他点了点头,咧嘴笑着道:“妈妈说得对,等哥哥们回来,我们一块吃白面馍!”
姜栀详细询问一番,才知道蛋子压根没去过镇上,这下她有些苦恼了,以她的名声,想要去找户人家问路,恐怕还没进门就被人拿棍棒给赶出去了。
蛋子看姜栀皱着眉,眨了眨眼道:“妈妈等我一会儿,我去问问秀奶奶吧。”
说罢,还没等姜栀应答,他就急匆匆跑出屋子,拐进了隔壁的院子里。
姜栀一阵汗颜。
她知道了原主做的那些事儿,莫说旁人,连她自己都感到厌恶,眼下她成了人见人唾的原主,心头羞愧,也很难放得开手脚去接受旁人厌恶,甚至憎恨的眼神。
不过,接受也是早晚的事,她得习惯。
趁着蛋子去问路的空档,她回屋取了那块手表和一毛五分钱,钱虽少,却也能应急。
不多时,蛋子回来了,与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个佝偻着身子,满头华发的小脚老太太。
这老太太脸庞消瘦,布满皱纹,但淡淡的眉毛下是一双慈善的眼睛。
姜栀只打量了一眼就起身迎了上去,客气道:“您怎么亲自过来了?”
她知道,这位就是给蛋子做过棉袄的秀奶奶,可见是一位善良的老人。
秀奶奶听到姜栀的话,有些纳罕地看了她一眼,这才淡淡地道:“你不是知道去镇上怎么走吗?蛋子小,我可不好糊弄,你真是头被打破什么都记不得了?”
姜栀抿唇苦笑,原主的信用太低,这老太太是来探她虚实的。
她是以为她要把蛋子也给卖掉换粮吧?
“秀奶奶,我是真的头疼忘记了一些事,去镇上是想给蛋子申报户口,让他上学的。”
姜栀语气十分诚恳。
秀奶奶惊了惊,这还是那个自私自利的姜栀子吗?她不把蛋子拿去换粮就够有良心了,如今居然还起了送蛋子去上学的念头?难不成真是头被打破,清醒了?
可是,狗真的改得了吃屎?
姜栀也看出了她的震惊和不信,心头万分无奈。
秀奶奶沉默了一会,说道:“从咱们村子到大名镇去得走二十里路,你要带蛋子一起?”
闻言,姜栀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二十里路?!
她可没有自行车,而且她相信村子里即便有人有自行车也肯定不会借给她!
人正常步行速度大约是每小时4~5公里,走得快的话每小时能走个10公里,但是她这具身体营养不良,干瘦如柴,二十公里路走下来差不多得4、5个小时!
如果她再带上蛋子……
姜栀打了个寒噤,扬起明媚的笑脸。
她道:“秀奶奶,您能不能暂且帮我照顾一下蛋子?这样,您告诉我去镇子上的路,回来我再去接他。不过也不好让您白给我看孩子,喏,我现在身上只有这些,希望您别嫌弃。”
说着,姜栀就取出了身上的全部资产:一毛五分钱。
不过,别看一毛五分钱少,放在这个年代,也能买一斤面粉呢,当然,前提是有粮票。
秀奶奶看着被塞进手里的钱,眼睛都瞪圆了。
半晌,她冷淡的神色缓和了些,又将钱推了回去,说道:“往日我也没少照看蛋子,这钱就不用了,你只要往后像个当妈的样,对蛋子好些就够了。”
姜栀颔首应道:“以前是我猪油蒙了心,以后一定不会了。”
她顿了顿,又道:“我往日不懂事,您不和我计较是您大度,这会儿可千万不要与我客气,更何况一毛五也着实少了些,比不得您这些年对蛋子的照顾。”
姜栀嘴上说着恭维的话,态度始终客客气气。
她想要改变原主在他人心中的印象,而且秀奶奶是个好人,以前也多亏了她的照拂才没让蛋子饿死冻死,或许,她还会知道其他几个孩子的去向。
她现在倒是想问问秀奶奶是否知道那几个孩子被卖到了哪里,但她此刻身无分文,连要回孩子的资本都没有,旁人又凭什么把孩子还给她?知道了也只是平白心急。
报警?你一个卖孩子的人哪有资格报警?别人不告你就要烧高香了。
秀奶奶心头对她的偏见终于在一箩筐的好话中破了一角。
她心头轻叹,将去镇子里的路说给姜栀听。
末了,她还道:“找不到就寻人问”。
姜栀点头应了一声。
“妈妈,你真的不带蛋子去吗?”蛋子有些不舍的看着姜栀,心头惴惴,担心她就这么走了,那他就真成了没爹没妈的孩子了。
姜栀半蹲下身看着蛋子,轻声道:“蛋子乖乖和秀奶奶在家,灶台上还有一个馒头,饿了就吃,妈妈很快就会回来,回来时给你买冰糖葫芦吃好不好?”
蛋子恹恹地点了点头。
姜栀抿了抿嘴,最后还是狠下心没去看他,提着破篮子匆匆往秀奶奶所指的方向行去。
姜家村到大名镇的路太远了,而且她是要去做正事的,带着蛋子难免有些不方便。
蛋子出神地看着姜栀离开的背影,小嘴抿得很紧。
秀奶奶上前拍了拍他的脑袋,慈爱笑道:“你妈经过这一遭倒像是变好了。”
在拉着蛋子离开时,姜栀若有所思地看了顾隽一眼。
阿顾,她想她知道这人是谁了。
书里,施莲舟人狠话不多,却有着几个脾性各异的至交好友,其中一个叫顾隽,性格纯善,感情干净的如同一张白纸,是女主施南珠求而不得的白月光!
没错,这不仅是团宠文,还是又酸又甜的年下暗恋文!
顾隽比施南珠大了整整二十岁,在回归上京后,沉溺于前者温柔毫无杂质的关怀中。
可惜,顾隽作为施南珠小叔叔的至交好友,从无越界,对她就像是自家亲侄女一样,这也就成为了团宠施南珠伤心,酸涩,甜蜜,哭泣等情绪的唯一源头。
他现在不应该在上京吗?怎么到大名镇来了?
蓦的,姜栀瞳孔一缩。
顾隽在这里,施莲舟是不是也在?他们是来找施南珠的?
不对啊,小说里施南珠直到十三岁才被接回上京,她现在七岁,按理说还要六年时间才会进入团宠文进展啊,难道说因为她的重生,导致情节出现了偏差?
姜栀只觉得头痛。
这个时候剧情提前,只会让她的小命也提前结束。
纵是她巧舌如簧,也抵不过施莲舟心狠手辣,她就算再怎么辩解,也没办法解释原主把孩子卖了换粮的举动,她难道要说自己是穿越重生的无辜人士?
“妈妈,你怎么了?”
蛋子心思敏感,很快就察觉到姜栀隐隐的不安。
他仰起小脸看着姜栀,脸上满是担忧。
姜栀心里憋闷,却也不想让蛋子跟着担心,不由道:“妈妈没事,就是脑袋疼。”
她话音刚落,就看到了医院外高大的越野车,心头咯噔,赶忙拉着蛋子,垂着脑袋匆匆忙忙走了,如今是紧要关头,稍有不慎就可能掉了马甲,那可是要命的事儿!
大名镇什么时候来过这种“豪车”?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肯定是顾隽的车,谁知道施莲舟在不在?
她走得很快,还没反应过来,就撞在一个人身上。
“哎哟”姜栀被撞得倒退几步,蛋子也被扯得险些摔倒,得亏被人给拉住了。
“没事?”
一道极为冷感的嗓音响起。
姜栀站稳,赶忙检查蛋子,见他没什么事才摆手道:“没事没事,不好意思。”
说话间,她抬起头,视线也很自然地放在了对面的人身上。
这一看,眼神中不由闪烁出惊艳恍惚的光。
对面的男人身形颀长,穿着白衬衫,外披浅灰色的大衣,双手戴着黑色的皮质手套,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他的气质,冷感矜贵,带给人浓浓的压迫感。
他站在她面前,宛如逆光而行,使得周围的空气都跟着紧张起来。
姜栀更期待午后光晕中即将看见的面容了,拥有这样的气质,这男人肯定长得不错。
她一时屏住了呼吸,待看清对方的脸,原本期待欣赏的神色就陡然僵住了,脸上也飞快地掠过一抹隐晦的神色。
这种反应转瞬即逝。
“不好意思。”
姜栀垂眸说了一句,就拉着蛋子疾步而去。
蛋子还好奇的回头看了一眼,小声道:“妈妈,这个叔叔长得也好好看。”
姜栀面皮一抽,心头暗道,女主小叔叔施莲舟长得能不好看吗?若不好看原主也不会由见财起意转为见色起意,干出强迫男人的事儿了。
还好,还好原主离开姜家的供养后饿得面黄肌瘦失了颜色,否则当场掉马甲!
“我没票,来两斤!”
“……”
大家都看出姜栀就提了个篮子,这些稀罕物很少,现在不买待会儿怕是都买不着了。
姜栀刚要给客人拿,却想起自己没有称!
她嘴角一抽,拧着眉说道:“麻烦大家稍等片刻,我和隔壁借个称。”
隔壁是卖豆腐的,早就眼红姜栀摊子的热闹劲儿了,本来是不想借称的,但看到那递过来的一根黄灿灿的香蕉,到底是没经得住诱惑,借了称。
姜栀天生就是个做生意的料子,嘴甜,大婶大娘大哥大伯叫的十分流畅。
“同志,没有粮票,肉票行不行?”
“行!不拘什么票!但是粮票得多给两张。”
姜栀话刚落,又有不少人涌了过来。
生意火爆,蛋子在一旁都跟着激动起来,偶尔还能给姜栀搭把手。
在这个人均工资四十多块的八十年代,按理说三块一斤的香蕉是很贵的,但胜在稀罕精贵,约莫半个小时,姜栀篮子里的二十三斤香蕉就兜售一空了。
她破袄子的内兜里塞满了零钱,鼓鼓囊囊,瞧着就不少。
二十三斤香蕉,有票售卖出十四斤,赚到37.8元,还有十几张粮票,肉票,甚至一张工业券,没票售出的有九斤,赚到了27元,今天一共入账了64.8元。
这点儿小钱姜栀不用清点也能算出来,心下喜滋滋的。
她收拾了篮子,拉着蛋子就要走,这时,有人高声问道:“同志,明天还来卖吗?”
姜栀回道:“不来了!”
她今天卖香蕉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没钱逼得。
虽说香蕉是她从系统里兑换出来的,但来源没办法解释。
这个年代对国家和集体物资把控的十分严格,凡是将物资进行倒买倒卖,长途贩运的都属于投机倒把,大名镇没有香蕉,民众有理由怀疑她是从省城进货来贩卖的。
虽然她并没有高价卖出谋取暴利,但货源没法子解释,很容易让旁人眼红。
她可不想被人以投机倒把罪抓进班房里,所以出售水果这条路只能解决一时之需。
姜栀也不管身后一片哀嚎之声,拉着蛋子直奔大名镇卫生所。
她现在身上一共有69.8元,重新包扎伤口,再跑一趟书店和供销社,时间紧得很。
“妈妈,你好厉害啊。”
蛋子黑澄澄的眸子像是冒出了星星,眨也不眨的盯着姜栀,一脸的崇拜。
“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姜栀微微扬起下颚,削薄的弧线显出几分得意来,说话间,她摸了摸蛋子的脑袋,目不斜视的从一辆停在卫生所路边的越野车旁走过。
在大名镇,一辆机动车,是极吸人眼球的。
十几米外,一众镇民正对着越野车指指点点,一脸的惊奇。
姜栀完全不知道自己自吹自擂的话飘入了越野车里,她的“目不斜视”更是在一众镇民中格外与众不同,也引起了车里人的注意。
“世界第三?哈哈,还真敢说。”
坐在越野车副驾驶的男人笑得前俯后仰,他还是头一回听到这种趣话。
他的笑声并没有让驾驶座的人给出反应,气氛有些尴尬。
副驾驶的男人不爽地道:“喂,你这个油焖子,怎么那么无趣?好歹搭句话吧?枉费我跟你千里迢迢跑来这远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镇子,你瞧,我的脸都憔悴了!”
一片沉静。
“得,是我多嘴,您老坐着吧,我进去问问。”
副驾驶的男人说罢,就打开车门,径直进了卫生院。
她长舒一口气,不管怎么说,系统资金和现实资金同步暴增一波,她现在大小也算个富婆了,只要想办法尽早把山笋都挖出来,就能依靠系统大赚特赚了!
这么想着,姜栀就提着篮子,带着工具往山下走。
她才刚走出几十步,就听到一阵凄厉的野猪咆哮,顿时毛骨悚然,赶忙寻了棵树蹭蹭蹭爬了上去,坐在树干上,心脏跳的厉害,半晌还缓不过神来。
野猪攻击性很强,如果有小猪要保护的话,会更凶。
她曾经常年在外冒险,也遇到过厉害的野猪,还为此进了医院,颇有些后遗症。
思绪间,野猪的咆哮也由远及近。
姜栀攀着树干,瞪大眼看着。
“嘶——”
她看着步伐轻盈,嘴里咬着一头小野猪的成年豹子,只觉得头皮发麻。
虽然早从蛋子口中知道栀子山上有野兽出没,却也没想到半山腰都会有豹子,这么一头成年豹子,潜伏和捕猎能力极强,一般很少有人能发现它。
挖山笋的地方距离这里可不远,她该说自己命大吗?
蓦的,她想起,豹子会爬树!
姜栀后背冒出一层白毛汗。
就在这时,一头庞然大物紧追不舍的朝着豹子冲了过来,它浑身黑色毛发直竖,嘴边长着两根又长又弯的獠牙,锋利十足。
是一头巨大的野猪,瞧着足有三百多斤!
姜栀脸色僵硬,拳头也悄然握紧。
她是真的衰,出来挖个山笋都能碰上野猪大战花豹,看样子是花豹捕猎小野猪,惹毛了脾气不好的野猪,两个大家伙你追我赶就跑到了半山腰。
树下。
豹子冷冷盯着红了眼的野猪,突然就噙着小猪往树上爬。
好巧不巧,爬的就是姜栀蹲的这棵树。
野猪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微微低下脑袋,如一阵疾风般朝着大树冲了过来。
姜栀有些头疼,却没想到花豹只是虚晃一枪,在野猪扑过来时,撒开噙着小野猪的嘴,从树上一跃而下,血盆大口死死咬在了野猪的颈部。
霎时,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野猪黑色的毛发。
这时,野猪也撞在了树上,哀嚎更加凄厉,一猪一豹扭打着翻了出去,很快就消失在姜栀的视线里,她紧紧抱着摇晃的树,嘴唇发白。
她不敢动,生怕它们杀个回马枪。
时间渐逝,约莫过了半个小时,天已经全暗了。
姜栀动了动僵硬的手臂,小心翼翼从树上滑下来,地上隐约还有打斗的痕迹,一头十几斤的小野猪横尸躺着,正是花豹咬死的那只。
姜栀来不及细看,捡起野猪就往山下跑。
她憋着一口气,速度飞快的在山里穿梭,很快就看到了姜家村隐隐闪烁的亮光,心头不由松了口气,加快脚步提着野猪回了家。
土坯房。
蛋子正抱着膝盖坐在门槛上,听到响动,声音有些惧怕的道:“妈妈!是你吗妈妈?”
姜栀“诶”了一声,蛋子一下子就冲出来抱住了她的腿,带着哭腔道:“你去哪了妈妈,你是不是不要我了?”
姜栀鼻头一酸,不禁道:“妈妈怎么会不要你呢?你瞧这是什么。”
蛋子抽了抽鼻子,在看到篮子里露出来的猪头时吓了一跳。
“妈妈在山上挖笋,碰上了野猪和豹子,捡了头小野猪。”
说着,姜栀打开门,拉着蛋子进了厨房。
蛋子看小野猪血淋淋的,慌乱道:“妈妈,你没事吧?”
她想搬到镇子上,蛋子想上学,眼下看来,只能先紧着蛋子,而且现在的栀子山正是万物复苏的好时节,山上几乎都是可用的野生物资,她可以趁机大赚特赚。
不过,找孩子的事还是得提上日程,明天,明天去送稿子的时候打听打听吧。
姜栀舒了口气,取出篮子里的五花肉,准备做个红烧肉,拍个黄瓜。
五花肉切大块,焯水,洗净,葱姜爆香。
姜栀的手艺不消说,不多时,一股霸道而浓烈的香气就从厨房传了出去。
不说坐在门槛上看画册的蛋子,就连一旁正在吃晚饭的秀奶奶一家都被这股香味给诱的食不下咽,姜旺更是丢下饭碗,蹭蹭蹭跑出去,趴在院子里往旁边瞅。
他年纪小,和蛋子差不多,嗅着这股香味,当即大喊大叫:“奶,我也要吃肉!奶!”
姜桂芬脸一耷拉,把筷子往桌上狠狠一摔,嘴里暗骂:“讨吃鬼!肉肉肉,天天想着吃肉,你昨不是刚吃过?老娘上辈子欠你的是不是?”
秀奶奶一家四代同堂,姜旺是她的曾孙,也是姜桂芬的孙子。
姜旺听到姜桂芬的话,不仅不怕,还鼻涕横流的哭喊:“我不管,我要吃肉!吃肉!”
姜桂芬今天去镇上也买了不少吃食,可惜没肉,闻着这股钻心的香味着实心气儿不顺,站在院子里就冲隔壁骂骂咧咧:“不要脸的小蹄子,哪来的钱买肉,是不是镇上有姘头?”
她原本只是随口一说,但一出口,却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以前姜栀子过的是啥日子?别说肉了,就是吃口棒子面馍都够呛,隔三差五都要到别人地里偷鸡摸狗,要不然也不会一大一小饿得面黄肌瘦,连孩子都卖了好几个。
这会儿呢?天天大鱼大肉不说,连白面馍都吃上了!
而且姜栀子进镇子一趟就大包小包的,回来也是买肉买菜,要说没钱谁信?
那她钱哪来的?
姜栀子别的不说,当初那漂亮模样村里人还是有目共睹的,虽说现在瘦脱了相,但到底底子还在,肯定是镇上吃公家粮的看上她了,这才给了她供应!
姜桂芬这么想着,脸上不由划过一抹嫉妒,但随即又露出阴笑。
她还记恨着今天牛车上的事儿,姜栀子这丑事肯定是要给她宣传一下的。
她想法刚落下,就看姜栀子端着一大碗色泽油亮,热气腾腾的红烧肉往隔壁走过来,姜桂芬目光都被红烧肉给吸走了,一时没注意到姜栀手上的大锅铲。
姜栀冷着脸,推开隔壁的院门走进去。
姜旺眼巴巴看着她手里的肉,姜桂芬则露出笑脸,一脸热情:“栀子啊,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你怎么这么客气?做好了肉还给送过来,我就说你是个好的。”
说话间,她泛黄的眼珠子眨也不眨地盯着姜栀端着的肉,完全没注意到姜栀的面色。
姜栀面无表情,用锅铲指着姜桂芬:“你刚刚说什么?再说一遍。”
这种老旧的土房隔音很差,姜桂芬的谩骂她一字不差的听了进去。
虽然她的名声现在很糟,但她要做的是改变现状,而不是让本就臭的名声雪上加霜,更加恶臭,姜桂芬只图一时爽快,带给她的却是无尽的麻烦。
即便她不在乎这些,也不能让这话传到蛋子耳中。
姜桂芬被姜栀冷酷的模样吓得一跳,结结巴巴道:“什……什么么,我不知道你说什么。”
姜跃进一到学校就撒了欢,背着书包就加入了打玻璃球的行列。
“这臭小子。”
姜德海笑骂一声,带着姜栀往校长办公室走去。
他来到一间平房门口,敲了敲门,喊道:“方校长,在吗?”
不多时,房门咯吱一声打开了,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露出头来,十分具有书香气,他笑起来时眼角有着细细的鱼尾纹:“书记怎么有空过来?”
姜德海吧嗒一口旱烟,让开身,指着姜栀道:“这妮儿要送她娃儿来上学。”
方远是校长,最希望孩子们能来学文识字,当即道:“哦?多大的孩子啊?”
姜栀连忙道:“已经四岁了,孩子还小,但是很想学习,您看能不能让他跟着上学,旁读也可以,学费书本费我们照常交。”
方远有些惊讶的看她,明明穿着打扮也不像富裕人家,却是对孩子的教育很上心。
他笑着摆了摆手:“正常跟着上课就行,村子里这样的孩子有不少,能学点知识就多学点,往后对自己有好处。”
姜栀连连点头,这话说得没错。
手续办理的很快,她还顺手交上6元一学期的学费,以及5元的书本费。
校长看姜栀交钱利索,既没有吞吞吐吐搓着手诉说家里困难,也没有骂骂咧咧发脾气,倒是对她生出些好感,温声道:“学校就是大锅饭,每天5毛钱,一个月15块钱的餐费,你也可以交粮食。”
姜栀了然,点头道:“我们交钱。”
说着,就又从自己的“资产”里数出15块钱递过去。
她倒是可以交精细粮,但这些粮食是交公的,最后蛋子吃的和旁的小孩没什么区别。
不过,这一通钱交下来,她的现实资产又大幅度缩水,只剩下可怜巴巴的14块,不过能让蛋子顺利上学,倒是让她松了口气,也算是解决了一桩心事。
不过,上学果然从古至今都是高消费的活动。
也难怪这个年代还没办法提倡人人上学,大多时候都是一家子供一个人,倘若能出个大学生,那一家人都跟着扬眉吐气。
姜德海在一旁看着,神色十分惊讶,他也没想到姜栀子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
方远收好钱,看着她道:“要看看教室吗?”
姜栀点了点头,跟着方远往教室的方向走去,这时候,已经有老师在授课了。
教室里面有两个窗子,用木条钉在窗子框上,不至于黑洞洞的,但地面坑坑洼洼,桌子都放不平整,正前方的黑板也只是粉刷出来的黑漆,瞧着十分简陋。
一个高高大大的男老师正拿着木棍敲着黑板,字正腔圆的教学生念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方远校长笑着道:“这是安老师,从沁县来的教师。”
他似是想起什么,紧接着道:“现在是冬天,天气太冷,你得给孩子买个小火炉,里面烧些木炭,提着来教室上课,能取暖,不然孩子一坐就是一天,得冻坏了。”
姜栀认真点了点头。
她也看到有的学生没带火炉,嘴唇冻得发白不说,放在桌上的手都生出冻疮来了,有的红肿不已,时而伸手挠一挠,瞧着都有些化脓了。
姜栀抿了抿嘴,这就是生在这个年代的孩子所要经历的。
她转头道:“校长,我就不多待了,待会儿就把孩子给送过来。”
方远笑着道:“行,直接送过来,就和姜跃进一个班吧。”
姜栀颔首,和姜德海一块儿回了村,和他道了谢就匆匆回了家。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