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我在大明造航母》是作者“梦回古代”的精选作品之一,剧情围绕主人公吴长庆李成栋的经历展开,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回到大明的嘉定三屠前怎么办,不要慌,我有超级科技系统。先来杆燧发枪防身,再造几千杆争霸。统治土地和人口越多,能造的高科技就越多,直到造出了航母,全球都给大明跪了。...
主角:吴长庆李成栋 更新:2024-01-28 04:33: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吴长庆李成栋的现代都市小说《我在大明造航母》,由网络作家“梦回古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我在大明造航母》是作者“梦回古代”的精选作品之一,剧情围绕主人公吴长庆李成栋的经历展开,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回到大明的嘉定三屠前怎么办,不要慌,我有超级科技系统。先来杆燧发枪防身,再造几千杆争霸。统治土地和人口越多,能造的高科技就越多,直到造出了航母,全球都给大明跪了。...
二十多个手榴弹扔了下去,其中成功爆炸的只有十来个,这个效率有些辣眼睛。
但是,仅仅这十来个炸响的手榴弹,给清军造成的伤亡却是比80个燧发枪士兵的一轮齐射还要大。
城墙下一片哀嚎,不过这十来个手榴弹却也没有全部照顾到整段城墙。
少数两三个地方,还是有清军冲到了城墙上。
“刀手负责解决,火铳手继续瞄准城下射击。”
吴长庆大喊道,要是那些火铳兵害怕自己被砍而选择躲避或者防御就糟糕了,放弃射击城下的清军效率会大大降低,更加无法阻挡清军涌上城墙。
最有效率的方式,那就是各司其职,火铳手继续负责杀死城下的清军,少数跳到城墙上的清军交给刀兵。
军队里,兵种协作往往比个人勇武重要的多。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实际上,面对别人朝自己砍来,又有几个人能够选择无视,然后淡定的开枪杀伤其他人。
相信战友,这是近代军队才会重点训练的科目。
有的火铳手慌了神,但也有的火铳手咬着牙遵循了吴长庆的命令。
义军的表现,已经超出了吴长庆的期望值。
跳上城墙的清军杀了一些人,但是也很快被杀了。
火铳手的一次齐射,加上第二轮的手榴弹,城下等待上墙的清军彻底崩溃。
这哪里是战斗,分明就是一边倒的屠杀,哪怕是最精锐的军队,都无法在这种逆境中战斗。
清军疯狂的往后逃窜,那些督战队一开始还试图阻止,结果却有人被溃兵反杀。
负责督战的百户连忙下令督战队停手,这特么要继续杀下去,恐怕就要演变成兵变了。
这些溃兵甚至情愿和督战队的人对杀都不肯再去攻城,可见胆气已经全无,逼着他们上前也没用了。
远处,看着这一幕的张玉钦楞了神,他终于明白之前薛五为什么会那么颓废了,实在是这种失败过于惨烈。
这才短短不到半个时辰呀,其中大部分时间还是用在了整理队形和冲锋路上,真正交手的时间极其有限。
但是在这极短的时间里,清军的伤亡却高达五百之巨,战损高达四成。
他想不通,为什么伤亡会这么大,这和他以前打的战截然不同。
一个退下来的百户跪在了张玉钦的面前痛哭道:“大人,不能这样打,这种打法不用两次我的手下就要打光,我以后哪还有脸面回山东见乡亲父老。”
古代的军队,某一什或者某一队甚至是某一营,里面的士兵往往都是同乡人。一方面是方便指挥,毕竟各地的方言都有区别。
另一方面,这些士兵原身大多数都是同一个卫所的卫所兵,或者是将领在自家家乡招募的府兵。
这个哭诉的百户就是在自家家乡招募了上百人,后来投奔了李成栋。
现在上百同乡一下子就死了五六十,他以后再回家乡还不被长辈戳脊梁骨呀。
这个道理,张玉钦也懂,他手下的这一千人,基本上都是山东人,他自己也是山东人。
“张大人,我们先行撤退休整,强攻不可取,我有一计可以逼对方出城。”
薛五咬牙道,虽然他这招计谋会让他声名狼藉,但是为了将功赎罪,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哦,什么计策?”
张玉钦像是抓住了稻草的落水者,一点点希望都能让他激动。
他现在也看清了一个现实,强攻绝对不可行,恐怕自己再下这种命令,士兵就要哗变了。
“据我打听到的消息,目前在嘉定守城的是原反贼头目吴之番的儿子吴长庆。而吴之番之前试图埋伏我,反被我击溃斩杀。
我们只要把吴之番的尸体挖出来,拉到嘉定城外,当着吴长庆的面鞭尸,我想他肯定会忍不住的开城门来抢。
那些乡勇不过是仗着火器凶猛和城墙之利,只要他们出城来战,我们必定能够将其击溃,趁乱攻入城里。”
听着薛五的计谋,张玉钦都忍不住的一阵恶寒。
这计谋实在是太毒了,一个做儿子的人,怎么可能忍受的了自己父亲的尸首被羞辱。
如果吴长庆真的忍住了,恐怕以后也要背上一个不孝,永远也洗不掉了。
只不过,这招实在是有损阴德。
华夏的传统是死者为大,哪怕之前双方是敌人,但人都死了,也不能这样去羞辱尸体。这种行为,恐怕是要遭天遣。
就连多尔衮攻入了北京,人家都把崇祯的尸体收敛下葬。
“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要怪就怪他冥顽不灵,不过若是他愿意投降的话,我们倒是可以还他父亲一个完整的尸身。”
张玉钦咬牙道,作为一个杀人如麻的军人,他更注重实际利益,而不是名声。
决定了策略,张玉钦等人先行撤退。这次惨败后,不休息个两三天,那些士兵恐怕都无法从恐惧中恢复过来。
嘉定城上,义军再次欢呼呐喊。
再次重创清军,他们的心情那真是要多爽有多爽。
上一次的开心,他们仅仅是因为报了深仇大恨。而现在的开心,则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能够活着,谁又愿意死呢?
而现在,连续的击败清军,让他们树立起了信心,相信吴长庆能够带着自己活下去。
“哈哈哈,这次清狗恐怕要被彻底吓破狗胆。吴总兵,我们今晚去夜袭,只要击溃了这一支清军,我们就可以腾出手来去收复昆山,太仓等地,解救那里的百姓。”
李绍斌大笑道,他现在已经开始膨胀了。
这一战他们最少击杀击伤清军五百多人,而他们自身的伤亡不过才四十多,其中死掉的只有十来个,剩下的都是些轻伤。
这种巨大的战损比,让他都产生了清军不过如此的感觉。
“夜袭的难度太高,我们的士兵缺乏训练,容易失败。”
吴长庆否定了这一计划,他们现在取得的战果,很大的原因都是靠着城墙。少了城墙想要和清军在野战中对战,风险太大了。
清军输了只不过是损失了一千多人,无关痛痒。而吴长庆一旦输了,那就是灭顶之灾。
更何况,这年代玩夜袭其实是一项高技术的活,一般的正规军都玩不转,更别说是他们这些缺乏组织的乡勇。
搞不好连敌人的营寨都还没到,人就走散了。
这绝对不是开玩笑,这个时代的人因为缺乏营养,大部分都有夜盲症。
至于为什么古代有那么多夜袭的战例流传下来?正是因为夜袭的难度太大,每成功一次都值得大书特书,容易被流传下来。
而那些夜袭失败的例子,其实要远远比成功的例子多的多。
不是遇到绝境需要拼死一搏,完全没必要去夜袭。
小说《我在大明造航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清军行进到距离城墙约300米的地方停下,开始列阵,组织攻城阵形。
冲在前面的是一些举着盾牌的士兵,后面跟着的是扛着攻城梯刀兵,再后面的则是弓箭手和火铳队,他们负责压制城头的义军。
再后面的则是一队刀盾手,他们是督战队。
要是没有命令士兵就撤退,他们可以直接斩杀。
不过,这五十个督战士兵更多的是起到一些威慑作用。当士兵大规模的溃逃时,他们是拦不住的。
清军有条不紊的推进,城墙上的义军则是严阵以待。
当清军进入射程后,吴长庆就下令朝人多的地方自由射击。相对于枪支来说,子弹还是比较便宜的。
只要平均十发子弹能够打中一个敌人,他都是大赚。
一阵枪响,远处的张玉钦也是伸长了脖子远望。
看到只有少数几人倒下,张玉钦笑了笑:“不过如此。”
“张大人,这种火铳在近距离的准度非常高,不可大意。”
薛五提醒道。
他们俩说话的这会儿功夫,清军又靠近了几十米,同时也倒下了更多的人。
到了百米之内,前面负责指挥的伍长什长催促着手下冲起来。
弓箭手和火铳兵也站好了位置,开始朝城墙上射箭打枪。
“打靠近的刀兵。”
吴长庆下令道。
虽然清军的弓箭手和火铳兵加起来有一百多人,但是因为距离比较远,实际上他们的攻击没有多大效果。
弓箭还好一点,熟练的弓箭手都有一定的准头,形成密集的箭雨能够给义军造成一点伤亡。至于那些火铳,一百多米的距离,子弹都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就这种攻势,起到的威慑作用远远大于实际战果。
一些心理素质差的士兵,看到弓箭手可以威胁到自己,而那些刀兵还在冲锋没有威胁,潜意识里就会想要先解决弓箭手。
但实际上,因为弓箭手站的远,他们的燧发枪其实也没有什么准头。或者说,在线膛枪出现之前,火器都是没什么准头的。
优先攻击弓箭手,非常的不划算。
而那些刀兵冲到城墙下,威胁比弓箭手大的多。
所以吴长庆及时下令,要士兵克服恐惧,无视那些飞来的箭矢,对着靠近的刀兵猛射。
他倒要看看,是自己的这群乌合之众先撑不住,还是那些精锐的刀兵先撑不住。
吴长庆现在在军中威信很高,他的命令基本上的义军都遵守了。
随着枪声响起,那些靠近的刀兵像被割的麦子一样成片成片的倒下。
对于习惯了冷兵器的士兵来说,看到这种景象都会情不自禁的腿软。
毕竟冷兵器对杀,士兵都是一个接一个的倒下。而在燧发枪的打击下,这些士兵却是成片成片的倒下。
两者造成的视觉冲击,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不少清军已经有了逃跑的念头,可惜身边的那些伍长和什长还在高喊着‘快冲不许退’。
当兵最悲哀的时刻莫过于此,向前是死,向后也是死。
箭矢落到城头,好几个倒霉蛋中箭失去战斗力。
不过这影响不大,后面立即有候补捡起他们的燧发枪加入战斗。
“少爷,这里危险,您还是到城楼里指挥吧。”
王大福作为家将,还是习惯叫吴长庆为少爷,而不是总兵。
眼看清军的弓箭手不停的射箭,他担心吴长庆会出现意外。
去城楼里?
吴长庆倒也想,他也怕出现意外,虽然现在中箭的概率其实非常低,但终归是有这种概率。
可是,他却不能这样做。他站在城头给士兵带来的士气加成非同一般,去到城楼里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无妨,我要在这亲自指挥。”吴长庆拒绝了亲兵的建议,继续指挥。
听到吴长庆的话,不少士兵的士气大振。
士兵其实都很单纯,在他们看来,既然高高在上的将军都和自己一起面对危险,那么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拼命呢,难道自己比将军更高贵?
不少梯子已经靠在了城墙上,清军也开始咬着大刀向上爬。
“手榴弹,朝人多的地方扔。”
吴长庆喊道。
顿时,早已经准备好了的义军点燃了引线,然后急匆匆的把手榴弹扔下去。
目前手榴弹的引线是用浸泡糯米晒干后的棉绳,燃烧速度非常不稳定。有时候烧的快了,那就不是炸敌人,而是炸自己了。
之前在实验的时候就有士兵炸了自己,所以现在的掷弹手也吸取了教训,点燃了就扔。
至于扔下去会不会被敌军发现并及时破坏引线,这个吴长庆不担心。这种清军第一次见的新式东西,他们怎么可能在一瞬间就找到这种命门。
果然,清军对于义军扔下的铁盒子都有些懵逼。
他们想不明白,如果是想砸死人,为什么不用到处可见的石头,反而用这种需要锻造的铁盒子?
不过,很快他们就会明白了。
随着爆炸声响起,城墙下掀起一阵灰尘,同时响起了一阵阵惨叫。
吴长庆他们制作的手榴弹威力远没有后世的那么大,所以除非是靠的特别近的几个人被炸死,更多的人都只是被爆炸后的铁片射中。
那些士兵除非是被铁片射中脑袋,否则都不会立即毙命,但是那种疼痛却少不了。被炸伤的士兵,也都立即失去了战斗力。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影视剧中的主角一样中了箭还能大杀四方,这种疼痛会让他们走路都更加困难,更别说是爬梯子了。
“那是什么,大炮?在哪呢?”
张玉钦望着薛五,想要一个答复。
可惜,薛五此时也是一脸的懵逼,哪里答的上来。
薛五说道:“这种东西我也没见过,这嘉定城里的人难道会什么妖法?为什么每次都有奇怪的东西出现。”
张玉钦闻言那个气呀,要不是两人是平级,他都想抽薛五一巴掌。
他们行军打仗的人,怎么能够去相信什么妖法。
万一手下的士兵相信了对面的人有妖法,那他们哪里还敢再去攻城。薛五这话,简直就是在扰乱军心。
“让督战队靠上去,后退者杀无赦,今天必须给我登上城头。”
张玉钦心里升起一阵莫名的烦躁,所以他迫不及待的想要拿下嘉定,不想出现什么意外。
一旁的薛五已经在冒冷汗了,他没想到自己多了那么多援兵后,局势还会如此糟糕。照目前的趋势,哪怕是攻下了嘉定,死伤恐怕也要过半。
这种战损就别指望有什么剿灭叛乱的功劳了,不被处罚就是最好的结果。
小说《我在大明造航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哈哈哈,清狗退了。”
“吴参将威武,多亏了吴参将指挥有方。”
“什么吴参将,老总兵殉难,吴参将就是我们新的总兵大人。”
城墙上的百姓和士兵都激动的又吼又叫,几个队官还趁机拍起了吴长庆的马屁,当然,他们也确实打心眼里佩服。
靠着吴长庆带来的神奇火铳,以及吴长庆的指挥,他们神奇的击杀了五六十名清军,击退了清军的进攻。这个战果,远远的超出了他们的期待值,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从他们起义到现在,杀敌六十已经是他们最大的战果了。
吴总兵?
吴长庆听了挺无语的,如今南明已经大乱,官职也变的混乱不堪。原本总兵是正二品的高官,整个大明也就二十几个。
不过现在嘛,随便拉出点乡勇组织,都可以自称总兵,朝廷也承认。要是能杀几千上万清军,朝廷甚至都不会吝啬一个王位。
这种虚名吴长庆不在意,他只在意手底下的实际力量。
守城的部下都被战果给吓到了,吴长庆也不例外。
虽然他早就知道燧发枪很厉害,知道这种枪型一直用到19世纪中期才慢慢被线膛枪,后膛枪取代。
但是,亲眼见识了武器代差的效果,他才感受到武器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同时,他也稍微理解了下历史上英法为什么用2000联军就能一路打到京城。
如果现在给他2000燧发枪部队,他也能横行无阻。
不过,2000燧发枪要10万资源点,那起码要占领半个江苏。而且,资源点也不可能全部用来兑换枪支,还需要兑换大炮,火药之类的物资。
比如现在,吴长庆就花100点资源点兑换了一个望远镜,他需要观察敌军的动向。
他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兵力不足,燧发枪数量太少。要是清军悄悄的绕到其他方向攻城,危险还是挺大的。
城外,薛五已经带兵后撤了上千米,这群败军才松了口气,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坐在地上喘气。
刚刚他们逃跑的时候,都在提心吊胆,生怕义军追过来。
“哼,我先让他们高兴一会。我看那群贱民手中火铳肯定不多,兵力也不多,只要我们出其不意的迂回到西面,定能一举攻破他们的城池。”
薛五刚刚一败涂地,但是他不愿意承认被一群百姓击败的事实。所以,他装模作样的说起了计划,避免谈及刚刚失败的尴尬。
“大人英明,他们要是人多,早就追出来了。他们不追,正好说明了他们兵力不足。”
其他几个手下纷纷拍起了马屁。
这种马屁薛五听了都有些不好意思,连忙按了按手,示意就此打住。
制定了计划,薛五带着主力急行军,一路奔赴西面,想要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
不得不说,薛五的判断非常准确,其军事素养远胜过吴长庆。
但是,在科技优势面前,他这种才能发挥不出来。
薛五根据自己的经验,制定的行军的路线明军不可能发现。但是,打死他都想不的吴长庆有望远镜这种东西。
吴长庆举着望远镜一直观察着敌军的行动,看到敌军的大部分转向西面,他立即猜到了对方的意图。
“王大福你留在这固守,刘百户带40个乡勇随我前往西面城墙。”
吴长庆安排自己的家将留守,把刘汉三带上。他怕没有自己压着,这个刘汉三可能会逃跑。
“将军,这是为何?”
刘汉三不解。
“我料到清狗在北面受挫,肯定会改变进攻方向。”
吴长庆这可不是因为想要装逼才说谎,他这么做是在树立自己的威信,给手下留下一个料事如神的印象。
给手下一个强大的印象,能够威慑手下,让手下更加忠心。
作为看过南明历史的人,吴长庆可是非常清楚,南明投降清军的将领和士兵多如牛毛。
他可不想一个不慎,就被手下卖了。
“属下认为,清狗所在的位置和西门之间是一片山丘,不利于行军,他们应该不会去攻西门。”
虽然刚刚吴长庆带来的燧发枪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但是他也仅仅是被武器给震撼到了。至于吴长庆的军事才能,他还不认可。
“无需多言,你只需要听令便可。”
吴长庆怒道,他自认为自己已经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能力,其他士兵也都服他。偏偏这个刘汉三跟脑子进了水一样,不停的和自己作对。
他已经决定了,等这波危机过后,便找个理由把这家伙给撤了,免得见了心烦。
吴长庆不爽,刘汉三心里同样也不爽。他自认为打仗的经验要比吴长庆丰富的多,结果吴长庆这个毛头小子却是不把他的分析当回事。
不爽归不爽,官大一级压死人,刘汉三只能遵命。
薛五城外迂回行走的路程要比吴长庆城内移动长的多,所以哪怕他先行动,但是先到达西面的却是吴长庆。
“吴总兵。”
李绍斌刚刚得到传令兵的消息,说吴长庆在北面打死打伤清军六十余人,并且击退了清军的进攻,顿时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个战绩,已经是他们起事以来最大的胜利了。而且,这还是以少胜多的战例,更加难得。
对于有能力的人,李绍斌自然是无比尊敬,更何况吴长庆还是老长官的独子,于情于理他都服。
“我料定清军会来攻西面,特意带人来支援。不过我担心清军已经被我们打怕了,所以我决定一开始先不要使用火铳,等他们靠近到了百步之内再进行射击,尽可能多的杀伤敌军。”
吴长庆虽然不是什么军事迷,但是看过诸多战争片和小说,他也明白一个道理。打仗,最重要的就是要消灭对面的有生力量。
多杀些清军不但可以削弱对方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可以打击对方的士气。
试想一下,如果每一次进攻就有30%的几率死亡,那么敌军还敢进攻吗?如果在这种战损之下军官还逼着士兵进攻,恐怕士兵都要立马哗变。
刘汉三闻言情不自禁的发出了一声冷哼,让李绍斌有些不满。刘汉三这举动,实在是太无礼了。
李绍斌狠狠瞪了刘汉三一眼,刘汉三却是不以为意。
不过,没多久他就傻眼了,因为他看到了城外清军的主力正飞奔而来。
连续两次被吴长庆打脸,他有些羞愧难当。
薛五到达西面后,只是让手下稍微休息了一会儿,然后立即下令600士兵进行总攻。
他要一鼓作气攻入城内,如果这次再失败,下次恐怕就指挥不动手下了。
“这一面没有那种速射火铳,大人真是料事如神。”
士兵冲到了城墙的百米之内,城墙上还没有枪响,这让一个百户喜出望外,并且趁机拍了薛五一记马屁。
薛五淡淡的笑了笑,心里自然也是非常得意。
可是,就在这时,嘉定城墙上,大约80多名手持燧发枪的人站了起来。
不好。
看到那些火铳,薛五就跟见了鬼一样,差点又从马上掉下去,非常的狼狈。
Pia、pia、pia......
八十支燧发枪齐射,声势相当壮观。
特别是随着清军一排排的倒下,这声势又涨了几分,让清军不寒而栗。
“不许退,继续冲,城墙就在眼前。”
一些负责指挥的低级军官大喊着,薛五已经下了死命令,必须一次性攻上去,不得拖延时间,防止北面的明军救援。
所以,哪怕又见到了那种恐怖的火铳,但是他们还是逼着士兵继续冲。
在他们看来,只要冲上了城墙,胜利依旧属于他们,无非就是伤亡要大一些。
一些清军咬着牙继续冲,另一些则是萌生了退意。那种速射火铳,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压迫感。
Pia、pia、pia......
燧发枪最恐怖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射速,十几秒就能打一枪。
虽然部分清军已经冲到了城墙下,梯子都已经靠上了城墙。
但是这种距离,燧发枪已经可以说是百发百中了。
一次齐射过后,足足六十多个清军倒下。
那种画面极其恐怖,那可六十多条人命。哪怕是六十头猪一起倒下,其场面也是非常血腥骇人,更别说六十个人。
清军,再一次崩溃了。
虽然他们已经到了城墙下,但是在爬上城墙之前,少不了又要再挨一顿射。这种情况下,前面的士兵哪敢继续上,纷纷向后溃逃。
事实上,如果清军现在不顾伤亡的往上冲,吴长庆他们最多只能再放一枪,接下来就要进行肉搏了。
而只要进入肉搏阶段,他们肯定打不过清军。
但是,人终究是人,他们可不是没有思想的机器。
那些冲在前面的士兵非常清楚,哪怕战斗胜利了,自己也绝对活不了。相比起胜利,他们更在乎自己的小命。
“不准退,违令者斩。”
有军官呵斥着,可是没用,士兵都已经怕了。
而薛五这次也不够狠,没有设立督战队。光靠几个军官,制止不住士兵的溃逃。
清军进攻的时候不容易靠近城墙,这会儿想要离开也难,吴长庆等人手中的燧发枪就没停过。
等清军退出燧发枪的射击范围后,人数已经不到400。
也就是说,他们这一轮攻城足足死伤了200多,伤亡率达到了40%。
看着那些哭着喊着,像是到地狱了逛了一圈的士兵,薛五直接从马上摔到了地上。
前前后后他已经损失了300多人,这让他如何向李成栋交代呀。
“大人。”
左右连忙查看薛五伤势,薛五却顾不上身体的疼痛,吩咐道:“立即向总兵大人报告,说嘉定的叛贼拥有数量不明的新式鸟铳,威力惊人,我军甚至无法靠近城墙,望总兵多调遣大炮过来。”
小说《我在大明造航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