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全章节

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全章节

舒甯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叫做《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是作者“舒甯”写的小说,主角是楚榆戴东林。本书精彩片段:里能容得下两个孩子?带着这两个孩子,她儿子的生活怎么轻松的起来?蒋美凤不傻,事实上她比任何人都精明。她不仅想让舒蕙把孩子都带走,还想叫舒蕙净身出户,等到孩子都长大了,再给点小恩小惠偷塔,把孩子从舒蕙身边夺回来,让孩子给他们养老。蒋美凤干笑道:“楚榆,这就是你不对了,孩子就应该给母亲,分开对孩子的成长不好,你们都是你娘身上掉下来的肉,你......

主角:楚榆戴东林   更新:2024-08-19 18:2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楚榆戴东林的现代都市小说《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全章节》,由网络作家“舒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是作者“舒甯”写的小说,主角是楚榆戴东林。本书精彩片段:里能容得下两个孩子?带着这两个孩子,她儿子的生活怎么轻松的起来?蒋美凤不傻,事实上她比任何人都精明。她不仅想让舒蕙把孩子都带走,还想叫舒蕙净身出户,等到孩子都长大了,再给点小恩小惠偷塔,把孩子从舒蕙身边夺回来,让孩子给他们养老。蒋美凤干笑道:“楚榆,这就是你不对了,孩子就应该给母亲,分开对孩子的成长不好,你们都是你娘身上掉下来的肉,你......

《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全章节》精彩片段


原主一家重男轻女,蒋美凤对几个孙女也没有好脸色,原主却很是孝顺她。

蒋美凤生病时,原主衣不解带地伺候,给她捏腿捶背,卖了长辫子攒下的钱给奶奶买鞋子,想讨好奶奶让她开心点。

可蒋美凤收了原主的礼物,转头却在外面说原主不孝顺。

舒蕙这个老实人为周家做牛做马,把自己当牲口用,钱却都被蒋美凤搜刮去,一分钱都留不下,没少吃她的亏。

楚榆被蒋美凤的论调恶心到了。

“没有我妈供他读书,他也只是个初中都没读完的乡下人!你们周家过河拆桥这一套玩的倒是挺溜,还是那句话,想离婚可以,但别想占我们母女的便宜。把离婚条件谈好了,我妈现在就签字。”

蒋美凤没想到孙女敢跟她提条件,这孙女跟她妈一样是个没用的,向来任她拿捏,从不敢顶嘴反抗,今儿个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敢跟她呛声谈条件?

等她爸回来,非得叫她爸打死她,看她还敢跟亲奶奶大呼小叫。

蒋美凤冷眼咬牙:“哦?你到底想怎么样?”

“很简单,按照法律规定,离婚夫妻都要分割两样东西:一是财产,一是孩子。财产就像我刚才说的,把我妈这些年花在你们家身上的七百块钱还回来!”

蒋美凤眼皮直跳,她这些年才攒了几个钱?

哪有七百块钱赔给舒蕙!

再说她一个乡下女人,生了这么多丫头片子,凭什么要钱啊!

“至于孩子……”楚榆笑了笑,语气很淡,“我妈一共生了我们姐弟四人,三女一儿,也是很好分的,一人两个孩子,如果奶奶实在喜欢我,我也不是不能考虑留在你们老周家,跟我爸享福。”

蒋美凤直接忽略最后一句话,差点一口唾沫星子喷死她。

这天杀的大孙女,学会跟她讲条件就算了,也不知道从哪知道的,离婚可以平分孩子这事,她儿子事业刚起步,戴琴雪又是大小姐,哪里能容得下两个孩子?

带着这两个孩子,她儿子的生活怎么轻松的起来?

蒋美凤不傻,事实上她比任何人都精明。

她不仅想让舒蕙把孩子都带走,还想叫舒蕙净身出户,等到孩子都长大了,再给点小恩小惠偷塔,把孩子从舒蕙身边夺回来,让孩子给他们养老。

蒋美凤干笑道:“楚榆,这就是你不对了,孩子就应该给母亲,分开对孩子的成长不好,你们都是你娘身上掉下来的肉,你娘肯定也舍不得不要孩子的。是吧,舒蕙?”

她是个笑面虎,脸上虽然挂着笑意,眼神却透着凶狠,把舒蕙看得浑身一哆嗦。

舒蕙慌忙低头,她是想把所有孩子都要在手里的,有后爹就有后娘,孩子都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她舍不得孩子们跟着周建安受苦。

可是女儿在衣袖下狠狠抓她的手,让她根本不敢说话。

见舒蕙跟个哑巴似的,蒋美凤很不甘心,“两个孩子实在太多了!”

楚榆听笑了,要生孙子的时候四个都觉得少,离婚时两个就嫌多了。

“多吗?觉得多就拿钱来补,给你们家一个小时去筹钱,如果筹不来钱就别想我妈签字离婚!但是我得提醒你们一句,不签字离婚,你们在戴琴雪面前交不了差。”

听她说出戴琴雪的名字,蒋美凤和周慧兰满脸震惊心虚。

周建安对外只说戴琴雪是他老师女儿,交代他代为照顾,并未点出戴琴雪的身份。

楚榆是从哪知道的?

这事真要传出去也是家丑一桩,蒋美凤最要面子,哪肯让儿子背上这种黑锅?

只能咬咬牙去跟儿子商量钱的事。

她们一走,舒蕙彻底慌了,她没有主心骨地看向女儿,满脸是泪:

“真离了婚,日子该怎么过!”

舒蕙虽然懦弱没有主见,却很疼爱几个女儿,原主记忆中都是她温柔照顾的身影。

“该怎么过就怎么过。”

楚榆抓住她的手安抚道:

“妈,我已经长大了,能赚钱养活你了,既然他不要我们了,你又何必拖着不离婚呢?”

“可是你爸以前说要一辈子对我好的……”

舒蕙不明白,男人的心为什么说变就能变。为了他口中的“一辈子”,她一个女人把自己当牲口用,从不怜惜自己,把所有好东西都给了他,可他说不要她就不要了。

“那是以前,以前的话现在能作数吗?以前他读书需要用钱,什么好话都说的出来,如今他功成名就就看不上糟糠之妻了,也看不上我们这些做女儿的,我们又何必阻拦人家往上爬呢?”

悔教夫婿觅封侯,无非是这样罢了。

舒蕙也该早点看清了。

“可是离婚后,妈能干什么呢?”

“日子是过出来的,你刚离婚时肯定会很迷茫,可是日子久了,你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往下走了。妈,你要记住,无论什么时候,你都有我和妹妹陪着你,你为了我们也要学会坚强。”

前世,楚榆也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她爸一心想要个儿子,可楚榆妈生楚榆时难产,之后便不能生了。

楚榆爸没几年就卷走了家里所有的钱,在外面找了小三,还把她们扫地出门。

楚榆妈妈离婚后一边打工一边带着楚榆,母女俩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楚榆奶奶和蒋美凤一个德行,很不喜欢楚榆这个孙女。

“就一个丫头片子,读那么多书干什么?培养再好也是别人家的!要我看早点嫁人才是正事!”

妈妈不听,坚持送她上名校。

楚榆争气,考上了重点大学,毕业后开了一家外贸公司,还投资了一家音乐版权公司,公司生意做的不错,陆续在京市买了五套房,赶上房价上涨的风口,三十不到她就靠着存款和房租退休了。

京市五套房、出门开大G,有钱了她就孝敬妈妈。

带妈妈出国旅游,给妈妈买名牌包,送妈妈喜欢的小汽车,让她妈摇身一变成了半个城里人。

她奶奶知道后气得鼻青眼肿,暗示她出钱给老家盖房子,楚榆一概不听。

也是这时她才听说,她爸连生了两个女儿,又出轨小四还是生的女儿。

可惜她妈早年劳累过度,身体一直不好,后来她妈去世,楚榆无牵无挂,才会义无反顾跳下水库救那名落水的小女孩,这才穿了过来。


舒爱国沉着脸道:“男孩子要有点骨气,看到人家吃东西就避开,可别没眼力见往人家面前凑。”

小江被舒爱国批评得像蔫了的茄子,垂头丧气的,“知道了。”

二舅妈脸色也不好看,他们和大房还没分家时,就经常发生这样的事。

舒大舅家买什么东西都要关上门吃,二舅妈能理解,毕竟这年头家家都不容易,孩子又多,买点东西这分一点那分一点,自家孩子就吃不着了。

前些年楚榆外婆外公去世了,由舒大舅做主分家,他把西边那块大地皮和两间瓦屋抢去,给了舒二舅东边这块面积小地皮,和几间漏风的草房。

外公外婆的存款都叫舒大舅偷偷贪了,外婆的首饰遗物也叫舒大舅拿去卖钱了。

没良心的人过得却好,隔年舒大舅家又起了瓦房,舒二舅依旧住着这几间破草房。

原先两家说好了房子中间留个一米宽,好走人,舒大舅当时是同意的,盖房时却坏事做绝,不仅在屋顶上盖个奇怪的尖角冲着舒二舅家,还把那一米宽也给占了,墙头直接砌到舒二舅家地皮上。

这可把舒二舅气的不轻,可是能怎么办?那到底是自己亲哥哥,真跟他撕破脸干一架?

舒二舅要脸面,不想家丑外扬,被村里人看笑话,生生把这口恶气忍了下来。

谁曾想,舒大舅家却经常挑事,类似于今天西瓜这事,以前也时常发生,舒二舅都给忍了,可他毕竟是有血性的男人,忍一时还行,次次都叫他忍,未免太为难他了。

舒二舅心情不好,楚榆宽慰道:

“二舅,不要为了不相干的人不痛快,等我赚了钱就给家里买一车西瓜,二舅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蒸着吃、煮着吃、舀着吃、切着吃、炒菜吃、榨汁吃,咱非要把西瓜给吃明白不可!”

一句话不仅把舒二舅逗笑了,还把饭桌上其他人逗乐了,饭桌上的气氛立刻轻松不少。

“姐,你买一车西瓜别忘了我!”小江挤眉弄眼。

“还有我们呢!”楚湘和芸芸也说。

舒二舅听着这窝心的话,面上终于有了笑意,“好,我就等着我大外甥女给我买一车西瓜!”

“没问题,”楚榆轻松道,“二舅,楚楚那边怎么说?我妈一个人能行吗?”

“约好了下周做手术,医院没有病床,你妈就带楚楚在走廊里等着,这几天怕是回不来了。”

听说舒蕙和楚楚没事,楚榆也就放心了,她又跟舒二舅说起夜明砂的事。

舒二舅的反应跟他媳妇差不多,孩子好不容易想赚钱,可不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得以鼓励为主。

可要他相信蝙蝠粪便能卖钱,还不如去床上睡一觉来得快,反正天还没黑呢,梦里什么都有。

楚榆知道自己还没有完全说服他们,可她并不气馁,万事开头难,迈出这一步,后面就容易多了。

“二舅,你明天出门吗?我想借你的自行车去趟县城。”

“不出门,你要用就用,跟自己亲舅舅还这么客气!”舒二舅好笑道。

楚榆抿了抿唇,面上带着浅淡笑意,她皮肤干净,打扮清爽,这么浅浅一笑,着实叫这间昏暗的草屋都亮堂起来了。

次日天没亮,楚榆就从床上爬起来了,她只用清水洗了脸,皮肤干干净净的,没有一点瑕疵,仗着年轻实则是因为贫穷,润肤霜都没擦。

舒二舅进来,帮她把装袋好的夜明砂抬上自行车。

“你第一次去就拖两麻袋吧!多了我怕你骑不动。”

两麻袋大约是一百斤,夜明砂收购价不会太高,去县城一个来回需要一个多小时,只拖两百斤的货物,实在不划算。

楚榆虽然没骑过28大杠,但前世经常骑自行车,底子还是有的,就咬牙道:

“四袋吧!卖不完我再拖回来。”

舒二舅很不认同,四麻袋就是两百斤,他这自行车后座绑了木板,四麻袋倒是能放下,用绳子捆在一起就好,可是麻袋摞得高高的,车屁股太沉,楚榆又轻,就很容易把车头压翘起来。

柔柔弱弱的女孩子,没吃过太多苦,山关村山路难走,不是上坡就是下坡,楚榆又不熟悉路,一下子载两百斤的货物,路上翻了可怎么好?

东西没了事小,人要是滚进河里或是滚落山崖,连个搭救的人都没有,那可就是大问题了。

舒蕙这个当娘的不在,周建安那个当爹的有跟没有一样,当舅舅的就得为外甥女的安全负责。

舒二舅直摇头,“四麻袋不行,就三麻袋吧!听二舅的,下次再多加点。”

楚榆试了试车,三麻袋不算轻,但也不算重,她还是能推动的,可就是这28杠自行车有点难骑,后车座拖货,就得从前杠跨过去上车,第一次骑还真有点不习惯。

楚榆转了一圈才彻底驾驭它。

不得不说,这年头的自行车质量真不错。

前世楚榆在网上看过小视频,非洲兄弟骑着28杠拖着五百斤货还能在路上飞奔。

二舅家房子都没有,却花了八十块钱买二手自行车,就是因为山关村山路难走,没有车去趟县城就得一天时间,时间都花在赶路上了。

有了自行车,地里的蔬菜瓜果吃不完,就拖去县城换点钱补贴家用,去外头打零工也方便,所以山关村虽然穷,却有不少人家有自行车,对山关村村民来说,这可真是吃饭的家伙。

楚榆已经很多年没有体会过口袋空空的感觉,手里没钱让她很没安全感,总想快点赚到钱,她彻底骑平稳了,就对二舅说:

“二舅,给我加一麻袋吧,我先试试,不行的话下次再少拖一麻袋。”

舒二舅摇摇头,实在拗不过她,又给她加了一麻袋。

“路上别逞能,下坡路段要下来推着走!”

“知道了,二舅。”楚榆才跟二舅告别,骑车往县城去了。

出去的山路有不少下坡路段,楚榆就下车推着走,县城在山关村的东边,距离这里有十几里路,从山关村出去还得走一段山路,拖着一百多斤货物,路可一点不好走。

好在原主在乡下长大,虽然有些虚弱,身体底子还是不错的,大约用了一个小时时间,楚榆终于骑到了县城,这时候日头已经高高的了。

楚榆不知道县城的中药收购站在哪,可这种小事怎么难得到她这个公司老总?行业内的事就要找行业内的人打听,想知道中药收购站在哪,只需找药房的人一问便知。


楚榆一路想着这件事,吃饭时都有些心不在焉,舒爱国以为是楚楚那边出了事,一问才知道跟新闻有关。

舒爱国没啥文化,农村人也不流行看报纸,他平日获取信息的来源就是村里那个大喇叭,有什么重要新闻村里都会通知,还给他们读报,今儿个一早,广播站就播了这条新闻。

舒爱国当时就直乐呵,跟村里人吹牛皮:

“什么会下金蛋的鸟,那就是鹌鹑!我朋友就养鹌鹑,那玩意不值钱!”

楚榆听的直发愣,“二舅,您朋友真是养鹌鹑的?”

“这还有假?他们灌县那边有个村子,全村人都养鹌鹑,上次他还问我要不要养,我直接就给拒了,怎么,你想养鹌鹑?”

楚榆倒不是想养鹌鹑,只是想卖鹌鹑蛋,可灌县离这里有一百多里路,每天去灌县进货回来倒卖,很不现实。

“二舅,你朋友那边鹌鹑蛋怎么卖?”

“怎么卖我不知道,这人是我小学好友,结婚后搬迁去了他老婆的娘家,上次在县城遇到,他跟我说他正在养鹌鹑,我需要鹌鹑苗可以找他。”

“鹌鹑蛋的成本高吗?”楚榆问。

舒爱国沉吟道:“具体我不是很了解,上次他跟我说,鹌鹑比鸡难养点,养在木架子上的,屋里温度不能太低,平时买的猪饲料喂养,平均下来,一颗蛋的成本是两分钱。”

两分钱?农贸市场卖蛋的老板说,鹌鹑蛋以前卖5-6分钱,最近批发价都涨到7分钱了,养鹌鹑蛋的人不见得涨价,赚钱的是批发鹌鹑蛋去市场上兜售赚差价的中间人,如果她能批发到鹌鹑蛋,刨去损耗,一个蛋至少有两分钱的利润。

鹌鹑蛋体积小,一筐就能装几百个,一次运上千个蛋不是难事,这一来一回就有20块钱的利润。

如果她养鹌鹑,边养边卖,利润是不是会更高?

当然,鹌鹑养殖规模如果不是很大,不是每天都能收到上千个蛋,攒几天去市场上卖,不卖鹌鹑蛋时就卖夜明砂,不说大富大贵,但至少够她在八十年代安身立命了。

舒爱国听了楚榆的想法,没有立刻跳出来反对,他和舒蕙都非常尊重孩子的想法,楚榆这几日的表现也非常稳当,一天能赚好几块钱,鹌鹑的新闻举国皆知,热度确实高,说不定卖鹌鹑真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舒爱国不着痕迹地看向邓芳萍,邓芳萍其实是不愿意楚榆冒险的。

夜明砂没有任何成本,可以先卖着,等这钱不能赚了再想别的法子,她担心楚榆有点冒进,还没赚到钱就想做别的了。

可家里已经穷成这样了,楚榆这几日的表现让她隐隐窥测到了希望,或许这个家需要有个大胆的人跳出来打破僵局。

半晌,邓芳萍才咬牙拿主意:“老舒。”

舒爱国等她指示。

“你明天就带楚榆去郑老九那兜一圈,能养就养,不能养咱就从他那边进鹌鹑蛋卖,多少是条路子。”

有了邓芳萍的指示,楚榆也就定心了。

楚湘和芸芸小江几人也是能干的,白天帮她铲了十几麻袋的夜明砂,一早就晾晒好了。

外头有卖冰棍的吆喝声,楚榆就给了他们一人一毛钱,三人拿着钱跑去买冰棍了。

“给,姐。”楚湘给楚榆带了一根奶油冰棍。

芸芸和小江给舒爱国和邓芳萍带了。

夫妻俩也是很多年没吃过冰棍了,尝了一口心里甜滋滋的,自从这外甥女来了之后,家里日子肉眼可见好了起来,孩子又听话懂事,真希望能一直这么好。

八十年代的奶油冰棍奶味很浓,楚榆咬了一口,舒服地眯起眼。

小豆冰棍3分,奶油冰棍5分,因为没有冰箱,都是用自行车拖着木箱子盖棉被保冷的,晚上的冰棍比白天要便宜点,这价格也是相当划算了。

吃完冰棍,二舅妈拿了两个馒头去邻居家借了自行车,这是用楚榆买的面粉蒸的白面馒头,家里都没舍得放开吃,但也没法子,自行车是人家拿得出手的资产,用人家自行车拖货,哪能没一点表示?

邻里之间也要有来有往,才能处的长久。

正因为二舅妈做人讲究,二舅家在村里的名声比舒大舅家要好不少。

果然,邻居见了那两个巴掌大的馒头,笑眯眯把自行车借给了他们。

次日一早,舒二舅拖了四百斤夜明砂和楚榆一同去了德阳,赶在中药收购站开门前,头一个过秤。

还是昨天的工作人员,想是认出她来了,一斤都没克扣,直接给她开了六百九十斤的单。

楚榆知道这是不小的人情了,她展颜笑道:“谢谢大哥。”

刚毕业的年轻工作人员,被一个漂亮姑娘喊大哥,红着脸有些局促,“下次都早点来,不然我想帮也帮不了你。”

楚榆笑着谢过他。

工作人员叫小汪,自打见了楚榆后就有些魂不守舍的,昨晚做梦都梦到这姑娘,这不,特地跟同事换了今天的早班,就怕会错过今天的见面,还好被他撞见了。

楚榆离开时,他盯着楚榆的背影呆呆出神,被同事好一顿揶揄。

“小汪,人家早就走了,你该不会是瞧上了这个卖夜明砂的农家女吧?”

小汪直摇头,他是土生土长的城里人,也是中药站的正式工,动心可以,真要找了个农家女,会被同事笑话的,他矢口否认。

有二舅帮忙赚钱快了不少,一次足足赚了二十块七毛钱,楚榆心情大好。

舒爱国也没想到外甥女这么能干,虽说楚榆就是把夜明砂拉到中药站,除了力气啥也没出,可问题是,山关村祖祖辈辈那么多人,就没人知道那山洞里人人嫌弃的蝙蝠屎就是夜明砂,更没人会把这玩意拉出来卖。

说到底,还是他外甥女能耐,胆子大又能干,这样的人到哪都能成功。

见楚榆点钱时像个小财迷,舒爱国也是会心一笑,“行了,别点了,你人都走了,少了也没法子。”

楚榆知道,她只是迷恋数钱的感觉,路过农贸市场,拐进去割了三斤肉,又买了一网兜苹果,花了足足四块钱。

“买两斤肉就行。”舒二舅心疼那点肉。

“我知道,剩下的肉留着咱自己吃。”


过了今年,哪怕明年再去找,估摸着都找不到这玩意了!

不过蝙蝠体积小,粪便自然也小,九千多斤已经是相当可观的数字了,要是蝙蝠跟猪的体积一样,粪便铲的多一点,楚榆完全有理由相信,山关村的村民能把蝙蝠铲得不敢拉屎了!

佟大娘挖了两百多斤,觉得自己以前没把蝙蝠放在眼里,错失了赚钱的机会,伤心道:

“要不是挖不到,我一晚上就能挖它个一两千斤!”

“大娘,两百斤也不错了,至少也能赚个两块钱。”楚榆安慰道。

佟大娘心说确实是这么个理儿,农忙过了后,地里活不多,一家子人都窝在家没事干,两块钱能买多少米面?也能叫家里改善下伙食,有总比没有的好。

佟大娘志气高,还不死心呢,山关村不乏人迹罕至的野山洞,里头聚集着几千只蝙蝠,那还不是要多少夜明砂有多少。

“后山有几个山洞没啥人知道,回头我就去看能不能再挖点来,再不行我去隔壁村的山上看看!”

佟大娘就有种要踏平荣泰县城所有蝙蝠洞的豪气!

楚榆提醒道:“佟大娘,找夜明砂时要注意安全,千万为了这点钱涉险,要是受伤可就不划算了。”

这话听的人心里舒坦!

佟大娘寻思着舒爱国这外甥女不仅长得俊,人也细心,便笑道:

“那是当然,别看大娘年纪大了,可大娘从小在山关村长大,没少爬上爬下,大娘这腿脚好着呢,知道分寸。”

家里挤挤攘攘,都是送夜明砂的村民。

舒爱国怕夜长梦多,万一市里的中药收购站不收购这玩意,就都砸手里了,到时候东西卖不出去,还得付村民本钱,可就得不偿失了。

他拎了两斤米,去大队长家走了一趟,把昨日的牛车又借了一日。

舒爱国这人会做事,平时大队长家有活干不完,他就抢着干。

每次借牛车都把牛喂得饱饱的,还车时会把车里里外外刷干净,比大队长自己家用车还讲究,这又带了两斤米,左右大队长家不急着用车,借给他还能多两斤米,自然愿意。

牛车一车拖了两三千斤,牛走不动的上坡路段,舒爱国就下来推着。

楚榆也骑着自行车拖了三百斤。

德阳市收购站还是那几人,往年夜明砂根本不好收,今年因为楚榆卖夜明砂,收购量超标,小汪昨天还请示过领导,说这夜明砂太多了,要不要给停了。

领导的意思是,德阳市的收购站只是中转,中药都是要收去往上级中药站送的,德阳的夜明砂确实是不缺了,可省份城市还是需要的,也就没叫停夜明砂收购的事。

楚榆拖着一车夜明砂去时,小汪正好在算账,见了她,神色有点微妙。

他也说不准自己是什么心情,他喜欢楚榆,却又羞于在同事面前承认,内心看不上楚榆的农村户口,可是看到楚榆高攀上比自己更优秀的人,他酸水直冒,只有给她贴上“虚荣攀比有心计”的标签,心里才会舒坦些。

同事拉了拉小汪,小汪故意板着脸,好像要和楚榆这种虚荣心强的女人划清界限。

“两千五百斤!”

楚榆蹙了蹙眉,也没跟他一般计较。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她还要在德阳做买卖,得罪他可不划算。

舒爱国也察觉到这工作人员情绪变化太大,走了很远还跟楚榆嘀咕: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