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完整版

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完整版

朝云紫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程弯弯赵大山   更新:2024-09-28 10:2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程弯弯赵大山的现代都市小说《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完整版》,由网络作家“朝云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

《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完整版》精彩片段


荆棘丛林后。

赵春花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

她转身就往山下跑。

孙氏挖了半篮子野菜,正准备换地方,就见大闺女慌里慌张的跑来了。

“干啥,后头有鬼在追你不成?”

赵春花上气不接下气的道:“大、大伯娘,她、她挖到了好东西!”

孙氏忙起身:“啥好东西?”

赵春花也不知道那是啥,但白白净净的,看着就想咬一口,肯定能吃。

她带着自己娘赶紧过去。

而程弯弯挖了两根莲藕就离开了,主要是她的手经不住这么遭,再挖下去怕是要起水泡。

“就、就在这里!”

赵春花跳下荷塘,指着刚刚挖开的泥巴,拿起小铲子就顺着继续挖,不一会儿挖到了一根长长的细细的东西。

孙氏用力掰开藕节,闻了闻,然后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口。

她眼眸一亮,这东西粉粉的,比地瓜吃起来清甜,感觉能吃,但她不敢瞎吃,咬了一口就吐了。

“走,回去问问你阿爷。”

孙氏扯了两片阔大树叶盖住挖过的泥土,这可是她闺女发现的东西,只能属于他们赵家。

孙氏带着赵春花着急忙慌的就下山。

这会儿是辰时末,正是上午用餐的时候,赵老头子刚下地回来,坐在大槐树下纳凉,抽旱烟。

赵老太太在灶房里煮野菜糊糊,一回头看到孙氏就拎着半篮子野菜回来,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两个人上山,才挖这么点野菜,一个个的就知道偷懒,天天吃白饭……”

“阿奶,我和娘发现了能吃的东西!”赵春花连忙将背篓里的藕拿出来,“阿爷,阿奶,你们看看,这是啥?”

赵老太太看了一眼,裹着泥巴的东西,黑不溜秋的,洗干净泥巴,这东西显出原本的淡黄色,用刀切开,里头竟然白白净净的。

她将东西递到了赵老头子眼前:“这是啥东西?”

赵老头子叼着旱烟,皱眉将藕节拿起来,他放在鼻尖闻了闻,咬了一口尝了下,浑浊的双眼露出光亮:“这是、是玉笋!”

早些年间,赵老头子走南闯北,在南方当过学徒,那地方就有玉笋。

玉笋是好东西,每年挖出来之后要快马加鞭送到京城,就算是当地人,也只能吃到那些挖烂了的玉笋。

他有幸吃过几次,大骨头炖玉笋,雪天里喝一口,那滋味啊,终生难忘。

玉笋不比野菜,它能果腹,南方遇到荒灾时,许多人就是靠这个填肚子,跟地瓜差不多。

赵老头子目光灼热的问:“春花,这东西哪里挖的?”

赵春花手舞足蹈:“就在山上,很深很深的山里,一大片全都是,好多好多……”

赵老头子当机立断:“春花,把你爹二伯都喊回来,还有大旺二旺都叫回来,赶紧填填肚子,一家人都上山去。”

赵老太太听明白了,这玉笋是能救命的东西。

她转身进屋将煮好的野菜糊糊分装成十二碗端出来,家里壮年劳动力是一满碗,老二媳妇和老三媳妇一人半碗,几个孩子都是小半碗,就这么点吃食,也用了两斤荞麦粉和三四斤野菜。

用完餐后,赵老太太留在家里守屋子,实则是守着屋子里藏着的粮食,其他人全都上山。

这年头,天不降雨,地里其实也没什么活干,许多人家里的男人也一起上山砍柴挖野菜什么的,赵家这么多人一起上山也不稀奇。

一直往深山里走,一直走一直走,然后穿过一片阔叶林和荆棘地,就看到了一片山谷。

干涸的池塘里满是干枯的阔叶。

“这是荷叶!”赵老头子笃定道,“这东西会开花,会长莲子,莲子比玉笋更精贵,只有京城的达官贵人才能吃得上。”

赵大旺敬佩的道:“阿爷,你懂的真多。”

“人啊,只要走的地方多,知道的自然就多了。”赵老头子摸了摸胡须,“有一句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就是阿爷不让你们读书的原因。”

赵二的嘴角抽了抽:“爹,你确定不是因为咱家没钱读书吗?”

赵大旺和赵二旺嘻嘻笑起来。

赵老头子狠狠瞪了他们一眼,扶着边上的大树跳下荷塘,他从荷塘这一边,走到了另一边,看似是在走路,实则是丈量这里到底有多少亩。

一圈走完,赵老头子心里也有数了,四亩半的水塘,因为雨水不够,产量肯定不丰,一亩大概也能产出七八百斤斤,那就是大约接近两三千斤。

池塘湿软的淤泥变成了硬泥巴,挖玉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家十几个人来挖,起码也得挖个半年。

赵老头子站在岸边,许久才缓缓道:“大旺,你去叫里正来一趟。”

“爹,你不会是想让全村人都来挖玉笋吧?”赵三皱眉说道,“这是我们家先发现的,那就是我们老赵家的东西,凭啥告诉其他人!”

“这么大一片塘,几千斤粮食,我们家十几口人吃不完,也挖不完。”赵老头子不赞同的道,“再一个,春花能找到这里,其他人也能,这边山往西面下去,就是桂花村,如果桂花村的人发现这片塘,就没大河村什么事了。”

赵三一脸不服气,孙氏没说话,但抿着的唇也泄露了内心的情绪。

赵老头子叹了一口气:“罢了罢了,就先挖着,明早我再带里正过来。”

孙氏松了口气。

她还想藏一点给娘家送去,她娘家就是桂花村的,若是提前透点信,她娘家的人就不会饿肚子了。

赵家十一口人开始挖玉笋。

这边程弯弯带着四个孩子下山了。

正好是午时,她将两根莲藕交给吴慧娘,洗干净后切下来一小块,带着小块莲藕朝里正家走去。

一路走过去,都是干涸的田地,那些壮年的庄稼汉子无力的坐在田头,不断叹气。

程弯弯也叹气,不过干旱这种事是天灾,非人力能扭转。

她只能尽量忽略这些事,迈步往前走。

“大山娘,你咋来了?”

里正老伴正在院子里缝补,看到程弯弯过来,眼皮子狠狠跳了一下。

去年赵程氏过来,是为了让里正出面主持分家的事宜,当时闹得鸡飞狗跳,这会过来,不知道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程弯弯笑着走进去:“婶儿,里正叔在吗?”

“去镇上了。”里正老伴叹气,“一两个月没下雨,镇上的县令头发都愁白了,今儿召集所有里正议事,主要是问问地里的事儿,你里正叔愁的大半个月没睡好了。”

这话的言外之意就是,里正很忙,而且烦心事超多,你赵程氏那点小破事就别拿出来说了。

“那我晚点再来。”

程弯弯没说是什么事,转身就走了。


太阳跃出地平线。

牛车在平安镇大街上停下来。

程弯弯和赵大山跳下车,率先朝当铺走去。

天色还早,镇上却已经人来人往,路边摆满了摊子,大多是卖小吃的,香气扑鼻。

走到当铺门口,程弯弯的步子顿了一下:“大山,你去买两个肉包子过来。”

她从腰间摸出几文钱递过去。

赵大山转身就去了。

程弯弯迈步进当铺,伙计立马迎上来招呼。

她将袖子里的银簪拿出来,伙计观察了一下成色,伸出一根手指头:“一百文。”

程弯弯眉心直跳,这是原身丈夫花了接近一两银子买回来的,竟然只值一百文??

“银簪太旧,款式也不好看,再一个,最近典当首饰的人还挺多,价格自然也就下来了。”伙计有理有据,“这位大婶,我可没乱开价。”

一声大婶,让程弯弯默默流泪。

她将银簪收回来:“算了,不当了。”

一百文着实太少,为了这么点铜板,当掉原身和丈夫的定情信物,着实不值当。

她转身就往外走,伙计也没叫住她,等家中彻底没粮食了,这位大婶肯定还会再来的。

走到外面,赵大山也买完包子过来了,他忙问道:“娘,当了多少?”

程弯弯将银簪放进袖子里,开口道:“两百文。”

昨天卖菇子赚的钱,买了些调料和香皂,今晨买了两个肉包子,正好还剩下两百文钱。

赵大山露出笑容:“两百文可以买很多粮食了……”

家中有了粮食,他才会觉得踏实。

程弯弯取出十文钱给他:“你去杂货铺买点盐,还有一些需要用的调料,我去粮店看看。”

赵大山将肉包塞进嘴里,拿着铜板就去忙活。

程弯弯径直走到粮店,每一样粮食上都标了价格,大米十二文一斤,粟米五文,白面八文。

她的眉头皱起来,原身上回来镇上买粮食时,粟米只要两文钱一斤,这才多久,竟然涨了这么多。

她走出粮店,走到无人的小巷子,点开虚拟商城,比起粮店,商城里的食物就便宜多了。

大米两文钱一斤,她买了二十斤,面粉四文钱一斤,买二十斤,然后又花三十文钱买了一口铁锅。

她身后的背篓顿时沉甸甸的,本来还打算买点东西的,但真的背不动了。

程弯弯背着几十斤重的背篓走出去,迎面遇上赵大山。

赵大山手里拿着一小包盐巴:“娘,盐涨价了,十文钱只能买到这么一点点。”

程弯弯摇头:“我刚刚也买了点,走吧回家。”

商城里的盐便宜,十文钱能买五大包。

两人正要去坐牛车,街道上突然混乱起来,街上百姓神情慌张议论纷纷。

“王员外家昨天夜里有盗匪闯进去,抢走了一千斤大米!”

“盗匪太大胆了吧,竟然闯入家中抢粮食,报官了吗?”

“昨夜就报官了,但是没抓到人,大家晚上锁紧门,别被盗匪盯上了。”

“……”

程弯弯一转头,就见粮店的价格牌换了,大米变成十五文一斤。

赵大山目瞪口呆:“咋这么贵……”

程弯弯叹气。

平安镇一千斤粮食被盗,本来就短缺的粮食自然更加金贵,今天十五文,明日怕是要二十文。

好在她有商城,倒是不怕物价飞升。

但这个时代的其他人,少不得要受许多苦。

程弯弯挥开复杂的情绪,带着赵大山坐上牛车。

赵达看到她的背篓,随口问道:“赵大嫂咋买了一口锅,这锅子看起来真不错,朱铁匠的手艺啥时候这么好了?”

程弯弯道:“不是朱铁匠打的。”

具体在哪儿买的,她却不肯再多说一个字。

赵达暗想,这都什么节骨眼了,能有口粮食吃就不错了,这败家娘们居然花钱买锅子。

牛车上的其他人来一趟镇上后,心情都很差,一路闲聊着。

“粟米五文钱一斤,这哪吃得起,我就买了点荞麦粉。”

“家里就还剩三天的口粮,全指着地里的庄稼了,再不下雨,我们一家人只能天天啃树皮。”

“去年蝗灾朝廷发了救济粮,今年要是没收成,朝廷应该不会不管吧。”

“我们这儿干旱,听说安城那边天天下雨,庄稼全部淹死了,这么多人遭难,朝廷的粮食够用吗?”

“……”

越是聊,气氛越沉闷。

突然,一个什么东西飞到程弯弯的头上,她吓了一跳,动都不敢动:“大山,快,帮我拿下来!”

她活了三十三年,天不怕地不怕,最怕的就是虫子蜘蛛之类的。

赵大山连忙去捉她头上的昆虫,当那虫子捉下来之后,他的脸色顿时垮了下来:“达叔,你快看看,这是蝗虫吗?”

青黄色会飞的虫子,前翅膀很长,这不是蝗虫还能是什么?

牛车上的妇人发出惊叫声。

“蝗虫不是去年就飞走了吗,咋还有?”

“别自己吓自己,只有一个蝗虫,捏死就完了。”

富贵婶上前就捏住蝗虫,蝗虫瞬间爆汁,她将蝗虫扔车板上,又狠狠踩了两脚,这才算解气。

俗话说,蝗虫过境,寸草不生。

蝗灾比旱灾更让这里的村民觉得可怕。

旱灾还能期盼降雨,但若是蝗虫飞来了,不到一天,地里的庄稼就会被吃的干干净净。

去年就是这样,大河村颗粒无收,靠着朝廷的救济,和秋种春收,才熬到了现在。

谁都不敢再经历一次。

到了村口,程弯弯和赵大山跳下车,家中只有吴慧娘在,正在缝补衣服。

程弯弯走进去:“慧娘,去关门。”

镇上王员外的事给了她一个警醒,有粮食绝不能露出来,否则会引来别人的觊觎,这也是为什么她会在镇上买一口锅子,铁锅反扣在背篓上,谁都看不到她背篓里装了什么。

就连赵大山也不知道他娘具体买了些啥。

她先将铁锅拿出来,然后将其它东西一样一样往外拿。

二十斤大米,二十斤白面,还有她这会儿趁机在商城里买的两斤五花肉,一大包粗盐,各种各样必须的调料,放了满满一桌子……她身上现在是一文钱都没了,下午还得去山上找蘑菇赚点铜板。

程弯弯将五花肉递给吴慧娘:“今天中午我们吃红烧肉。”

吴慧娘顿了一下:“娘,红烧肉是啥子?”

小说《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下午的太阳更加猛烈。

妇人抱着孩子站在大槐树的阴凉处,其他人都在空地上,将里正围起来。

里正突破人群,走到一块大石头上,他一抬手,现场就安静下来,天气实在是太热了,又没有水喝,大家都希望快点说完去挑水。

“今天上午,大山娘带我上山,发现山上有一处水源。”

里正并不打算卖关子,开门见山,直接将所有人的希望说了出来。

村里人全都激动起来,却又压抑着激动,等着里正继续说。

“前不久,大山娘发现山上有玉笋,昨夜又发现山上有水,第一时间就告诉我了。”里正严肃的道,“我知道村里人对大山娘颇有微词,但从现在开始,大山娘是我们全村人的大恩人。”

站在人群中的程弯弯愣住了。

她没想到,里正在说正事之前,竟然会当着全村人的面为她正名。

原身在村里名声很差,和婆家关系闹僵,邻里之间也不和睦,人人都恨不得吐一口唾沫。

她来了之后,这些关系都有所改善,但是跟她来往不多的人,看到她出现,还是会背地里说几句不好听的话。

她一个现代人,其实并不怎么在意别人背后议论,说就说呗,又不少块肉。

“大山娘本可以不告诉我这些,但她还是说了,她是真的把大河村的诸位看成是一家人。”里正看着底下的众人,“若你们依然觉得大山娘不值得一声谢,那现在可以退出大河村的会议。”

里正的态度很强势,在场的谁敢说什么,只能纷纷道谢。

“赵大嫂子,这次多谢你了。”

“大山娘,从前是我误会你了。”

“赵婶,我这人嘴巴上没个把门的,你可千万别跟我计较。”

不管众人是真心还是假意,至少表面功夫做到位了。

程弯弯笑着道:“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大家不必这么客气。”

她其实没那么无私奉献。

玉笋的事,他们一家六口挖不完,与其烂在地里,倒不如向里正卖个好。

水源的事,靠她一个人更加不可能,山上的水要引下来,必须得靠全村人的努力。

“山上有水源的位置,一挖开就有很多很多水冒出来,是山泉水,可以直接喝,很甜。”里正脸上露出笑意,“我们村有水喝了,不需要用粮食去程家村桂花村换水,大河村有上天庇佑,老天爷不会看着我们遭难的!”

“真的有水了!”

“太好了,我们有水喝了!”

“……”

村里人兴奋的手舞足蹈。

“人有水喝还不够,我们要让稻子也有水喝。”

里正猛然拔高声音,刚刚还兴奋的人群,全都愣住了。

让稻子有水喝?

这话咋这么难理解呢?

“赵二狗,你上来告诉大家!”

里正将位置让出来。

赵二狗下山后,特意回家换了一身衣服,虽然也有很多补丁,但至少干净了一些。

他走上台,有些紧张,这是他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话。

“山上的水量很大,给稻子灌溉不成问题,只要我们能把水引入稻田,今年就能大丰收!”赵二狗一开口,就慢慢淡定下来,有条不紊的说道,“我算过了,山上到山下大概三千丈,全村四五百个劳动力一起挖沟,两天半的时间,就能挖一条从山上下来的沟渠……”

“二狗子,你胡扯些啥呢!”

“从山上挖沟下来,这也太荒唐了。”

“全村的人都去挖沟,地里的活谁干,这是闹着玩儿吧。”

村里人全都不信。

他们以前开荒挖过地,全家人挖一亩地都得好多天才能挖完,从山上挖沟下来怕是更难。

二狗子轻飘飘说只要两天半,这是诓人呢吧。

底下一片嘲讽的声音,闹哄哄的。

赵二狗从来没面对过这样的情况,有些手足无措的站着。

他才十六岁,放在现代就一高中生,要是能妥善处理好这样的场面,程弯弯都要夸他有魄力了。

她迈步,走上台,站在了赵二狗的身侧。

她一上去,底下就慢慢安静下来了。

众人不是怕她,更多的是惊讶,在他们的印象中,赵大嫂子就是个村妇粗婆子,这会儿看起来,好像年轻了许多,主要是人干净了,穿的也没那么邋遢,瞧着皮肤似乎也变白了……

程弯弯从前是当老板的人,经常发表各种演说讲话,底下所有人直勾勾看着她,她也丝毫不怯场。

她淡声开口道:“铁柱爹,能烦劳你一件事吗?”

赵安江立即点头:“赵大嫂子,尽管吩咐。”

“拿一把铁锹过来,当着所有人的面,就在这里,挖一条沟。”程弯弯声音平静,“大伙儿可以算算铁柱爹挖一条沟需要多长时间。”

赵安江三十出头,正是男人盛年之时,浑身都是力气,他一铲锹下去,地上立马一个大坑。

他埋头继续挖,不到一刻钟,就吭哧吭哧挖了一条有一丈长的沟。

众人瞠目结舌,挖沟这么容易的吗?

“山上的土质比较硬,还夹杂着砂石,一刻钟肯定不行,那我们就算两个时辰。”程弯弯后退一步,“二狗,这个主意是你想出来的,你来跟大家好好说道说道。”

她走下台,将主场让了出来。

赵二狗早就在夜里算了无数遍,他一点都不结巴的跟大家算了一笔账,有赵安江示范在前,又有赵二狗有理有据的话在后,村里大部分人都已经被说服了。

这时候,里正走上去说道:“这是我们大河村所有人的大事,所以,全村所有十六岁以上的壮年劳动力,必须参加挖沟渠,大家回去准备一下,带上农具,半个时辰后,一起出发上山。”

还有小部分人将信将疑。

“里正,要是山上没这么多水咋办?”

“里正,要是这水流一半就不流了,我家的田离得远,水流不过来咋办?”

“反正我不出力!”张无赖冷哼一声,“赵大嫂子一个妇人瞎比比的话,竟然也有人信,她这是折腾大家伙玩儿呢,凭啥她说啥就是啥!”

人群中,有极少部分人赞同这个观点。

比如说富贵婶,她男人惦记赵程氏这个寡妇,她可是看程弯弯不爽很久了。

还有孙氏,她在赵家三个媳妇里,一向排第二,当然如果她能生儿子,肯定排第一,现在大嫂竟然得到了里正的支持,也就是说,她在三个媳妇里要垫底了,这叫她怎么能高兴的起来……

“你给我住口!”里正冷冷看着张无赖,“你不出力可以,到时候山上的水引下来,你家的稻子别想喝一口!其他人谁还有意见,现在就可以退出!外姓人要退出我不管,如果是赵家本家,谁退出,那我会开宗祠除名!”

里正很少发火,此时一番疾言厉色,谁都不敢再说什么,除了张无赖,一个个都老老实实回去拿农具。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棠梨读物回复书号12970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