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肇春令完整文集阅读

肇春令完整文集阅读

扶妖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现代言情《肇春令》,讲述主角温怀玉温庭瑞的甜蜜故事,作者“扶妖”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名争抢我,或以祸水之名除掉我。”“怕么?”仁帝问。温怀玉眼眶酸涩难忍:“怕。”她怕,怕护不住燕贺行,护不住辛夷山上千百姓。她怕,怕这一世依旧活成个没有意义的人……仁帝凝视了她片刻,疲惫开口:“来人,传太子与沈迢安。”......

主角:温怀玉温庭瑞   更新:2024-04-20 03:3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温怀玉温庭瑞的现代都市小说《肇春令完整文集阅读》,由网络作家“扶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现代言情《肇春令》,讲述主角温怀玉温庭瑞的甜蜜故事,作者“扶妖”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名争抢我,或以祸水之名除掉我。”“怕么?”仁帝问。温怀玉眼眶酸涩难忍:“怕。”她怕,怕护不住燕贺行,护不住辛夷山上千百姓。她怕,怕这一世依旧活成个没有意义的人……仁帝凝视了她片刻,疲惫开口:“来人,传太子与沈迢安。”......

《肇春令完整文集阅读》精彩片段


勤政殿。
仁帝燕朝岳刚送走了一群十几岁的叽喳少年,被吵的头疼,准备休憩片刻。
宫人来报:“皇上,长公主携临川郡主求见。”
“她们不是出宫了么?怎么又折回来了?”仁帝压下疲惫神色:“叫她们进来。”
温怀玉跟着长公主进入大殿。
时值正午,勤政殿内却十分清凉。
殿内每隔十步就摆了一个冰鉴,热风从窗户吹入殿内,加速了冰块的融化,将凉意铺满勤政殿的每一处角落。
进门时,温怀玉微不可见地轻颤了一下。
长公主也没好到哪儿去。
仁帝坐在龙椅上,待母女俩行完礼,才开口问:“皇姐去而复返,可是有要紧事?”
长公主直截了当道:“请皇上撤回命宗室子弟巡山历练的旨意,即刻派都水监的人前往辛夷山巡山排险!
另外,传信给当地官员,马上派兵疏散辛夷全镇百姓,越快越好!”
仁帝眸光如炬。
因常年操劳国事,即将迈入不惑之年的帝王,比保养得宜的皇姐要苍老上许多,看起来更像兄长。
帝王声色如常,却不怒自威:“皇姐可知,自己在说些什么。”
“辛夷山近日有山崩。”长公主定定瞧着他。
仁帝:“……”
仁帝道:“捏造谣言,引发恐慌,即便皇姐是大周国的长公主,也不能免于责罚。”
长公主回道:“皇上若不信,又怎会听信钦天监的话,借历练为由,派宗室子弟离京巡山?”
仁帝沉默。
长公主继续道:“请皇上即刻派人将辛夷镇百姓全部迁走,若此后山不崩,一切无恙,请皇上处罚我,哪怕是废黜我的封号。”
“皇姐,慎言!”仁帝薄怒。
长公主恳切道:“那是一千多条人命!”
仁帝额头青筋高高鼓起:“钦天监的人都未能算出准确地址,告诉朕,你怎么会知晓得如此清楚?”
长公主被问住。
但凡换个人,此刻大约已经被这句话吓得跪伏在地。
知晓得比皇帝还多,不会是好事。
若换个权臣说出此事,怕是有图谋谋反的嫌疑,惹皇帝猜忌,导致君臣离心。
这时,始终安静的温怀玉站了出来:“回禀皇上……”
长公主一惊,想都未想就打断了温怀玉的话:“是游方道士算出来的!”
那一瞬间,长公主想了许多。
她的女儿,不该牵扯其中。
梦境本就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在梦里预知未来之事,更是玄之又玄,恐会引来祸患。
即便,皇上是她亲舅舅。
长公主拦住温怀玉,对皇帝道:“阿玉是我唯一的女儿,她还未及笄时,我便开始操心她的亲事。
母后信佛,故而我只能私下请游方术士给阿玉算姻缘。
辛夷山今年要崩,便是那术士顺道告知我的。
原本我未曾将此事记在心上,只是,近日我总心神不宁,加上皇上又派人前往辛夷,我便只能说出来。”
大殿内,长久沉默。
温怀玉心中像是安了一根弦,自母亲打断她的话起,弦就震颤个不停,心乱如麻。
母亲护她心切,竟把辛夷山之事都揽到了自己身上。
可,皇上或许早已知晓内情。
这可是欺君……
仁帝的眸光,在长公主和温怀玉脸上来回。
许久之后,他终于出声:“所以皇姐,阿玉拒嫁沈迢安,选择荣安王之子,是卜算结果?”
“是。”长公主回道。
仁帝眼神冰凉地瞧着她:“太子在国子学抽查那日,阿玉在纸上所写,也是借梦提示?”
国子学?
阿玉写了什么?
长公主没敢迟疑:“是……”
皇帝冷笑了一声。
温怀玉见状,连忙跪在地上。
仁帝从长公主身上移开目光,看向跪在地上的温怀玉:“你在国子学写的那道题,当日便送到了朕手上。”
果然……
温怀玉在心中叹气。
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帝王之心,果真深不可测。
“阿玉惶恐。”温怀玉跪姿笔直,微垂着头请罪:“请皇上不要怪罪母亲,她心怀辛夷百姓,又想护我,才不得已为之。
洪灾山崩,兹事体大,请皇上尽早下决定。
罪责,由阿玉一人来担。”
上一世,她已经看过四十余年的春秋轮转,日升月落,今生所过的每一日,皆是赚了的。
而埋骨辛夷山的燕贺行和上千百姓,却于大雨夜永远被困在那场天灾里——
操劳一生还未享福的老人,盼着游子归家团圆的父母,人生还未开始的风华少年,带着父母爱与期许降生的婴儿……
以她一人换得千人,也是好的。
至少,做出选择的这一刻,她的心和灵魂都是自由而轻快的。
她所求的,也算如愿了。
……
长公主望着反过来护她的女儿,欲言又止。
仁帝眉宇间浮现出一抹疲色,抬手按住太阳穴:“皇姐,朕的头很疼。”
他在给她们母女递台阶。
长公主心中酸楚,走至仁帝身后:“我给你按一按。”
她忧心女儿,却也心疼弟弟。
先帝走得早,藩王野心勃勃,皇子间明争暗斗,早年前朝后宫局势诡谲,极消耗人心神。
仁帝花费数年时间,才换得朝堂一片清明。
操劳过甚,华发早生。
望着仁帝鬓发间的那一抹白,长公主按压的动作滞住,微不可见地轻吸了口气。
仁帝闭上的双眼缓缓睁开,望向跪在地上的温怀玉:“世事轮回,因缘际会,一切皆有定数。
朕本有意帮你遮掩,你却还是将自己暴露出来……
有什么后果,你都自己担着。”
温怀玉怔住。
皇上……什么都知道。
皇上是怕她做过预知梦一事暴露在人前,才特地授意钦天监,将整件事揽了过去。
温怀玉将双手叠放在地,把额头贴在手背上,郑重地给仁帝行了一礼:“阿玉拜谢皇上。”
仁帝居高望着她:“别忙着谢朕,你心心念念护着的燕贺行,还是得去一趟辛夷山。”
温怀玉猛地抬头。
仁帝微垂着眸子,眼神一半在暗一半在明:“宗室的人,已经知晓你那日去过国子学。
若辛夷山真崩塌,你觉得,他们会如何?”
温怀玉和仁帝对视了片刻,轻声开口:“或以圣女之名争抢我,或以祸水之名除掉我。”
“怕么?”仁帝问。
温怀玉眼眶酸涩难忍:“怕。”
她怕,怕护不住燕贺行,护不住辛夷山上千百姓。
她怕,怕这一世依旧活成个没有意义的人……
仁帝凝视了她片刻,疲惫开口:“来人,传太子与沈迢安。”


府门外,马车和侍从皆已到位。
长公主准备齐全,拨了几个手脚灵活的婢女在路上伺候,又派了个手艺好的厨子、两个府医,另外还有上百个孔武有力的府兵……
除了吃食和衣物,还备了不少补品和珍贵药材。
不像去接人,更像是盛装出游。
躺在马车内,温庭瑞悠哉不已:“我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要去离京这么远的地方呢。
而且,母亲还把保护你的重任交给了我。”
温怀玉闻言,从经书里抬头:“长这么大,除了京郊行宫和佛寺,我是第一次出京城。”
“还真是。”温庭瑞翻身坐起来:“大周那么多明山秀水,可怜姐姐都没看过。”
可怜?
温怀玉合上经书,目光平静地望着温庭瑞:“这个时代的女子,哪一个活得不可怜?”
温庭瑞愣住。
车窗帘子,被掀开一角。
温庭瑞坐直身体,顺着姐姐掀开的缝隙往外看去。
时值上午,街上正热闹。
还未到中秋,街上已经挂起各色的漂亮灯笼、彩绸,大街上车马繁华,行人如织。
而放眼望去,竟看不到几个女子的身影……
大周的女子,年满十岁之后,便甚少在异性面前露真容,更别说随意上街闲逛。
未婚女子有事出行,需得以幂篱、帷帽或面纱遮脸。
成亲讲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盲婚哑嫁。
婚后,若夫家礼法森严,管束较严,她们一生之中大多时候都会留守后宅,相夫教子……
一年中出门的机会,只剩走亲访友、元宵夜、乞巧节、中秋夜。
对女子管束得最森严的,还数名门世族、富贵人家。
普通人家的女子,反倒是要稍微过得自由一些,会时不时出门,帮衬着家中男人做活补贴家用。
不过,普通人有普通人的苦。
大周依旧保留着前朝的科举制,但,近百年来,民间私塾所剩无几,大部分学堂皆是由世家大族开设。
学子需接受入学考查,必须识得一部分文字才可报名。
每年学费,就要几十两甚至上百两银子。
寻常的百姓,光是养活一家人就已经捉襟见肘,又哪里拿得出多的银子供孩子念书?
大多数普通人,从生到死,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这个时代看起来虽繁华安宁,却是女子和普通人的悲哀。
所以,她想反抗。
“姐姐。”
温庭瑞忽然唤她。
“嗯?”
温怀玉放下马车窗帘,回头看向弟弟。
温庭瑞眸光清亮地望着姐姐:“姐,我好像突然就明白,你为什么想嫁给阿行了。”
“是么?”温怀玉微不可见地笑了一下。
“嗯!”温庭瑞用力点头:“你说得没错,做女子的,就是没有我们做男子的活得畅快。
男子自小就可以随意出门玩乐,十三四岁便逛起了花楼,成年后家中妻妾无数。
可是你们女子,却总被关在家里。
你瞧你,我们同一日出生,我从小到处玩乐,而你呢,不是在鹿鸣院待着,就是在太后宫中待着……
我有伙伴无数,你却连个闺中密友都没有。
所以,你想嫁个肆意妄为、无法无天的男子,同大周这森严的礼法抗衡,对不对?”
同森严礼法抗衡?
温怀玉惊讶。
她一直觉得,温庭瑞活得天真又不谙世事,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愁……
却不想,他其实活得很通透。
温怀玉自嘲轻笑:“大周建朝几百年,礼法自有一套章程,又岂是我能抗衡的?
我一人之力,如何抗衡得了千万人?
我能为自己争得一门自由婚事,已经是尽力了。”
“那可说不准!”温庭瑞轻哼:“万一,经过你的带头,一呼百应,大周的女子都站出来反对盲婚哑嫁呢?”
整个大周女子?
都站出来反对盲婚哑嫁?
温怀玉心中微动:“若是能有那一天,可就太好了。”
可惜,她前世直到病逝,都未能瞧见那一幕。
……
入秋后,气候并未凉下来。
马车越往南,越是炎热。
中途,温庭柏传了一封书信来。
“兄长说,袁夫子在编撰一本《大周游记》,记录各地风土人情、人文历史……”温庭瑞皱眉:“他们往辛夷镇去了。”
温怀玉滞住。
依稀记得,上一世这个时候,她已经应下了沈迢安的提亲,两家正在商议婚事。
温庭柏收到家书后,提前结束游学,回京为妹妹筹备亲事……
可这一世,兄长并未提前归家。
而且,他也往辛夷镇去了。
真是巧了。
温怀玉修书一封:“告诉兄长,让他转告同行人,务必赶紧离开辛夷镇。”
“落笔的日期是两日前。”温庭瑞为难道:“今日,他们恐怕已经在辛夷镇住下了。”
温怀玉:“……”
辛夷镇如今是什么情况?
进去,不是自寻死路么?
温庭瑞赶紧安慰她:“阿行肯定已经赶到辛夷山下,开始疏散百姓了,你别担心。”
是了。
温怀玉默算了一下:“若是没在路上耽搁,他最迟昨日就该到了。今日,应当是去巡山了。”
“嗯嗯!”温庭瑞用力点头。
温怀玉捡起小桌案上的经书,翻看了许久,却一个字都没看进去。
索性,她换了本书。
见她魂不守舍的模样,温庭瑞问出了这段时日以来的疑惑:“姐,你既担心阿行,为何又肯答应让他去辛夷山?”
“他有不得不去的理由。”温怀玉解释。
温庭瑞迷惑:“为什么?”
先前还觉得弟弟通透的温怀玉,眼神复杂:“因为皇命难违,因为我在赌。”
后一句话,她说得极轻,几乎只有自己能听见。
“啊?”
温庭瑞更疑惑了。
温怀玉耐心解释:“辛夷山一事,若燕贺行能处理好,便是有功,我嫁个有功之人,也不算给太后和长公主府丢脸。
若他时运不济,永远留在辛夷山,皇上正好为我换一个良婿。”
温庭瑞惊得说不出话来。
好半晌,他才颤抖着口舌问:“那你呢?姐,你又在赌什么?”
“赌命。”
温温柔柔的两个字,落在温庭瑞年少且稚嫩的心头,像是有千金重,砸起惊涛骇浪。
温庭瑞艰难开口:“若你赌输了呢?”
温怀玉笑了一下,轻飘飘道:“输了,我便是燕贺行的未亡人。”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