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精品推荐贵妃娘娘宫女出身,皇上偏宠着

精品推荐贵妃娘娘宫女出身,皇上偏宠着

雀翎宴子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完整版古代言情《贵妃娘娘宫女出身,皇上偏宠着》,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沈清禾萧祈,由作者“雀翎宴子”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陛下,奴婢只是宫女啊!”她为了生活入宫成为宫女,眼看着就要到她出宫的日子了。她想着,只要拿着钱就可以回去做一些生意糊口了,或者一直就在这里做宫女也不错。可谁知,一场意外让她入了皇帝的眼,摇身一变,她成了后宫的主子之一,看惯了尔虞我诈的她却并不想争宠。奈何落花无情风有意,皇上偏偏独宠她。她忐忑不安:“皇上……”他:“乖,别怕。”...

主角:沈清禾萧祈   更新:2024-02-16 20:3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沈清禾萧祈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推荐贵妃娘娘宫女出身,皇上偏宠着》,由网络作家“雀翎宴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完整版古代言情《贵妃娘娘宫女出身,皇上偏宠着》,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沈清禾萧祈,由作者“雀翎宴子”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陛下,奴婢只是宫女啊!”她为了生活入宫成为宫女,眼看着就要到她出宫的日子了。她想着,只要拿着钱就可以回去做一些生意糊口了,或者一直就在这里做宫女也不错。可谁知,一场意外让她入了皇帝的眼,摇身一变,她成了后宫的主子之一,看惯了尔虞我诈的她却并不想争宠。奈何落花无情风有意,皇上偏偏独宠她。她忐忑不安:“皇上……”他:“乖,别怕。”...

《精品推荐贵妃娘娘宫女出身,皇上偏宠着》精彩片段


沈清禾接过细细察看,一目十行之下,这些宫女在尚仪局的表现品性全都一览无余,她合上册子,与沈尚宫对视一眼道:“这份册子写得很详细了,沈尚宫有心了。”

沈尚宫笑笑,她是正二品六尚主管之一,年岁要比沈清禾长七八岁,可按照规矩,她仍须称呼正一品沈清禾为女官大人,可这称呼到了嘴边还是不情不愿的被沈尚宫换了:“姑姑过奖了。尚仪局的事儿都是我在一手操办,若出了差错,可不就丢了尚仪局的脸面,自然是要将事情做好的。”

她称沈清禾一声姑姑,不过是顺着宫中人情叫唤,她与沈清禾在这宫里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二人之间存着客气呢。

果然,沈清禾面上没有不虞,左不过宫中称她为大人的少之又少,小宫女们都挨着亲近称呼一声姑姑的多,她望一眼黑压压的一群人,问道:“这三十人,你有什么想法吗?”

“三十人,得先分出十五人给慈安殿、凤鸾宫和重华宫,这三个宫里,年前都有宫女到了年纪被放出宫的,这都过完年了,得紧着人数补齐了。”沈尚宫被问到正事,一改方才的和善面孔,娓娓道来:“剩余的十五人,那自然是哪个宫中有妃嫔住着就分到哪个宫中,按照规矩来就是,若皇后娘娘有特别吩咐,那咱们还是得斟酌着。”

沈清禾颔首,再次翻开名册:“送到三宫内的宫人,分别是哪些?”

“用笔勾勒出的就是,这十五人是在这三十人中,规矩学得最好的,人也是不出挑不闹事的。”沈尚宫指尖草草点了其中几个。

沈清禾心下了然:“那这十五人就另站一队伍吧,待会直接让皇后娘娘过目,等到全部人分配完了,你将人带回去,三日后就送往各个宫中。”

“我也是这样想,省时省力。”沈尚宫说完,身后凤鸾宫的宫门吱嘎一声开了,墨春浅笑着出来迎一迎她们:“皇后娘娘梳洗好了,姑姑们快进去吧。”

沈清禾将册子递给散霜,与沈尚宫一前一后进入了凤鸾宫,进入内殿时,一股浓重的熏香味直染得人要掉眼泪,墨春已经习惯了皇后的做法,每每有什么大事,皇后会着重加熏香的料子,明明浅淡的香味足够吸引人,可皇后偏偏尤嫌不够,墨春张过几次嘴,后面便也不了了之了。

她略带歉意的看一眼沈清禾,去帷幔后请皇后出来,沈清禾与沈尚宫二人各自带着宫女等待在殿内,三十名小宫女则等待在殿外庭院中。

皇后很快身着正红色凤装,头戴凤冠出来,三尺长的百鸟朝凤曳长裙摆足足铺满了她脚后十余块青砖,上头的金丝云锦双面凤凰刺绣是宫中绣娘为着帝后大婚,按照太后娘娘的意思,紧赶慢赶,日夜不休所织造出来的。

果然是正红色与金丝凤凰最相配,哪怕晨起还有些昏暗的殿中,也不能阻挡它散发出金色闪耀的光芒,那光芒足以与世间所有奇珍异宝相比也毫不逊色,甚至更胜一筹。

沈清禾与殿中人异口同声道:“奴婢给皇后娘娘请安,娘娘金安。”

“起来吧。”皇后声音懒懒着叫了起,墨春立刻递上一盏香茗,她瞄一眼下边站着的人,淡淡道:“快些安排吧,本宫还等着妃嫔给本宫请安呢。”

小说《贵妃娘娘宫女出身,皇上偏宠着》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正午的阳光异常刺眼,沈清禾出来时,膝盖处刺密针扎般的疼痛一直蔓延到脚尖,她几乎是挪着脚,偏头蹙眉躲避开,而有风扬起她裙衫时,她掌心顺势向下,抚平裙子上的褶皱。

寒津津的后背僵直着,沈清禾眸色间的惶恐在出来的一瞬间消失殆尽。

陈福躬着身在沈清禾之后出来,悄猫着关上勤政殿大门,他瞄一眼沈清禾膝盖,叹一句道:“你胆子也是愈发大了,要不是圣上顾念旧情,可不单单是跪着的事情了。快些回去吧。”

沈清禾冷幽的黑瞳中带上一丝暖意:“陈公公,方才多谢你为我讲话了。”

陈福呵笑道:“咱们也是旧相识,说这些,就是见外了。好在圣上仁慈,否则,我说再多的也是无用。你与圣上之间…”

“陈公公,我还得去皇后宫里,先走了。”沈清禾打断陈福接下去的话,嗓音中带着一股不易察觉的疏离感。

陈福一半话噎在喉间,眼睁睁看着沈清禾走下阶梯,下面,慈安殿的散霜正等着沈清禾,见她下来,忙不迭赶上前搀扶了一把。

陈福望着沈清禾走远的身影,撇嘴嘟囔道:“我这不是自讨没趣儿嘛。”

瞧一瞧时辰,陈福朝两边的小太监招招手,示意午膳可以传进殿了,而他自己则先一步回到萧祈身边。

萧祈头也没抬道:“沈清禾去皇后宫里了?”

“回圣上,奴才瞧着是往那个方向去了。”陈福瞥见萧祈手底下没停,自发给其研墨:“您方才都饶过了她,只一句‘去皇后宫里吧’,那她自然再不敢违抗,奴才去外面瞧了,太后身边的散霜正在底下等着她呢。”

“你看她是不敢的样子吗?”萧祈笔尖悬空,莫名瞪了陈福一眼,陈福尴尬笑笑。

“说什么太后有令?实则呢?”萧祈继续边写边说道:“当着朕的面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她摆明着朕会看在太后面上轻饶了皇后,直等着朕开口呢。朕方才就应该留下贤妃,看她如何应对,也让外人看看她那窘迫样子!”

“哎呦圣上,她聪明着呢,要是换做贤妃娘娘还在,保不齐又换个说法了。”陈福将研好的墨放置在萧祈右手边,上等松烟墨散出的清香总算能静一静萧祈的心。

羊毫笔尖蘸取了饱满墨汁,萧祈一目十行下,唰唰写下批注,可几个字明显没有平日的好,仔细看下,便知道萧祈内里还存着些心浮气躁,他手腕一停,蘸取的墨汁最终没抵过往下滴的命运,啪嗒一声,晕染开他才写的几个字。

萧祈眼底闪过一丝不耐,眉骨间像是积了一层薄霜,眼神冷冷盯着纸张上瞬间脏污不堪的字,他眸光加深,不期然掀了眼皮,沉声问陈福:“你方才说要是贤妃在,沈清禾就换个说法了?你觉得她会怎么说?”

“这...”陈福无声张张嘴,压根儿没料到萧祈还能抓住这个不放,他干笑两声:“圣上,您就别难为奴才了,奴才愚笨。”

“你不是愚笨,你是不敢说。”萧祈忽而撑着龙椅站了起来,身长玉立,似笑非笑看着陈福道:“沈清禾在这个宫里向来不会得罪人,她是王姑姑一手带出来的,察言观色、人情世故,可要比宫中大部分妃嫔都懂得多。她知道,她必须替太后来掌握宫中实事,也得在太后需要的时候,展露些手腕来。但她同样不胆小,譬如方才面对贤妃,若她退缩了,传到太后耳中,那她这个宫令女官,也就没得当了。”

陈福在一旁听得萧祈娓娓道来,不得不佩服萧祈对沈清禾的了解程度,他陪着萧祈从内殿转悠到前殿,膳食已经摆上了桌,陈福双手恭敬递上一双象牙白玉筷,轻声道:“圣上所言甚是,所以奴才才说,她这人,聪明着呢,否则,当年王姑姑也不会单单选中了她。”

陈福欲言又止,夹了一筷子油淋茄鲞到萧祈面前,萧祈吃了,皱皱眉道:“有什么话就说,别吞吞吐吐的。”

“嗐,奴才不过是多想了一些。”陈福笑着,快速将萧祈只吃了一筷子的茄鲞挪得远远的,换了一碟鹿脯到前边,又舀了半碗金黄灿灿的蟹黄酿豆腐搁到萧祈手边,才慢悠悠道:“奴才是想着,现在皇后娘娘还不能顶事,而太后娘娘只怕觉得贤妃娘娘手会伸得很长,所以这六宫事,太后娘娘一边想插手,一边又不好插手。那不出意外的,身前的女官就成了替太后娘娘办事的不二人选了,说得难听点,那就是太后娘娘惯用的一把刀,想刺哪就刺哪。可奴才私心想着,这人无完人啊,要是哪次出了一丁点儿差错,又或是在这宫里得罪了谁,那太后娘娘能包庇她吗?”

陈福的担心也不为过,宫里嘛,向来是如履薄冰,别看现在太后娘娘器重沈清禾,可大事跟前,谁还不是个不打紧的奴才了。

轻则挨板子,重则丢性命,谁也保不齐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陈福见惯了宫中那些个主子娘娘不拿人性命当性命的,也实在不好明说这些事。

可萧祈又不是宫里才出生的奶娃娃,陈福三两句话下来,他端在手里的蟹黄酿豆腐早就凉透了,没了一时的鲜美无方,只剩下一丁点的腥气儿。

他眸光渐渐暗沉下来,似是思索,似是询问道:“沈清禾也快到了出宫的年纪了吧?她家里还有什么人吗?”

“是,再过两年,就是出宫的年纪了。二十有四,正是花信年华。”陈福回想一下,迟疑道:“要说家里,据奴才了解,好像只剩一个跛脚的弟弟远在霁县,离京都就算车马疾行,也得日夜奔驰十几日方可到达,远着呢。所以要奴才说,还不如一直呆在宫中,或等太后娘娘…之后,再出宫也为时不晚。”

萧祈凝神听着,只在最后瞥了陈福一眼,当即嗤笑一声道:“你倒是替她打算的很好,却不知人家并不领情,她是到了年纪就要出宫的,否则,当年也不至于那样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