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深宫帝后的互宠日常优质全文

深宫帝后的互宠日常优质全文

莫问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深宫帝后的互宠日常》,是以王容王芷溪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莫问”,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侧殿去拜佛礼佛时,侧殿几乎人满为患。是潜心想求得好位分也好,还是要投两宫太后的好也好,这侧殿都成为火热之地。先帝笃信道教,对钦安殿大加修葺,重造庙宇,再塑金身,常常于此设斋打醮,贡献青词,两宫太后喜爱佛教,先帝去后,钦安殿正殿不动,东西侧殿改成佛堂了。不比正殿只有皇帝去求的,侧殿这宫里有心的都可以去拜一拜。原先宫中大量的道士道童被迁出宫,取而代之的......

主角:王容王芷溪   更新:2023-12-28 21:5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王容王芷溪的现代都市小说《深宫帝后的互宠日常优质全文》,由网络作家“莫问”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深宫帝后的互宠日常》,是以王容王芷溪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莫问”,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侧殿去拜佛礼佛时,侧殿几乎人满为患。是潜心想求得好位分也好,还是要投两宫太后的好也好,这侧殿都成为火热之地。先帝笃信道教,对钦安殿大加修葺,重造庙宇,再塑金身,常常于此设斋打醮,贡献青词,两宫太后喜爱佛教,先帝去后,钦安殿正殿不动,东西侧殿改成佛堂了。不比正殿只有皇帝去求的,侧殿这宫里有心的都可以去拜一拜。原先宫中大量的道士道童被迁出宫,取而代之的......

《深宫帝后的互宠日常优质全文》精彩片段


秀女来宫中的时日渐长,人越来越少,早晚课已经结业,白日里能活动的范围也渐渐从储秀宫扩展到宫后苑。“两宫太后都是极喜欢佛教的。”姑姑说,第一次来说秀女们可以去宫后苑钦安殿的侧殿去拜佛礼佛时,侧殿几乎人满为患。

是潜心想求得好位分也好,还是要投两宫太后的好也好,这侧殿都成为火热之地。

先帝笃信道教,对钦安殿大加修葺,重造庙宇,再塑金身,常常于此设斋打醮,贡献青词,两宫太后喜爱佛教,先帝去后,钦安殿正殿不动,东西侧殿改成佛堂了。不比正殿只有皇帝去求的,侧殿这宫里有心的都可以去拜一拜。

原先宫中大量的道士道童被迁出宫, 取而代之的就是比丘尼。

王容与也去过一次,不同于秀女跪在佛前长长诉说心事,王容与是站三跪三再站三拜后就出来,佛堂也有东西配室,里头供奉着一些佛经,王容与拜过菩萨后就走到这拿起经书看。

“姑娘不同其他秀女,拜佛是少见的干净利落,可见是心中无所求?”一个慈和的声音传来,王容与回头看,是一个看不出年纪的比丘尼,看她的脸仿佛沉淀着岁月,但是额角眉间不见皱纹,倒是疑惑起年纪来。

王容与合十礼与比丘尼,“心里常常念着菩萨,到了菩萨跟前,倒是不知道还要多说什么。”

“姑娘,贡献菩萨的经书要还了,看姑娘颇具慧根,不如姑娘抄上一卷敬献佛前。”比丘尼合十道。

左右无事,其他秀女也没那么快出来,王容与就跟着比丘尼去了,长长的桌子,是比丘尼寻常诵经的场所,比丘尼拿来笔墨,王容与蘸墨提笔。

书法总让王容与冷静,沉浸在其中就不知道时间流逝,等王容与把一叠纸写完,才发觉夕阳已经西下,金黄的阳光照进室内,映照一格格的光斑,王容与在意的却是身边的人什么时候来的?

王容与侧头看向身边,朱翊钧坐在那,手支着头,不知道看了她多久。对视片刻后王容与方才想起她该行礼的,朱翊钧就挥手道免礼。“反正你在我面前无礼的时候多了去。”

“陛下不声不响的过来,也无内监通报。”王容与用眼神谴责说,仿佛你才更失礼。

“你写字的样子真好看。”朱翊钧心情好的并不计较,他是闲来无事走走,不知不觉就走到宫后苑,张成眼尖,一下子就看到诵经室里的王容与,朱翊钧有心想吓一吓她,等进去看她沉心静气的在抄佛经,就没出声,安静的在旁边坐下,开始只看字,毕竟王容与吸引他的就是一手好字,看着看着觉得王容与写字的身形也是极好看的,皓白素腕执笔,腰背挺直自然的弯伏曲线,头微低,眼睛只看着眼前的纸,半分余光也不曾分给他。“字也写得好看,这字归我了。”

王容与收拾经文。“这是要供奉在佛前的。”

“再说我也担不起陛下的称赞。”

“陛下不是说我丑的别致吗?”

王容与起身恭敬的行礼后施施然走了。

朱翊钧最后还是把王容与抄的经书都带回去了,供奉在佛前嘛,又没说一定要供奉在钦安殿,王容与一共抄了三卷佛经。朱翊钧盘腿坐在炕上好好的欣赏一番后,拿出其中两卷,“把这分别送到慈宁宫和寿康宫去,就说是朕孝敬太后供奉佛前的。”


宫中的元宵反而不如宫外热闹,大概是因为皇上还未大婚,后宫空虚的原因,皇帝朱翊钧陪着两宫太后吃了一顿饭,母后皇太后和圣母皇太后,年前辅政大臣把皇帝大婚正式提上议程,两人就皇后人选就已经商量了许多次。

“因为着急,这次采选只在京畿附近,等到三月春暖花开的时候,秀女就可以进宫了。”母后皇太后陈太后说。

“皇帝怎么不高兴的样子?”圣母皇太后李太后说,大约是生母,她更严厉些,对皇帝也要求很高。陈太后反而是母子间和稀泥的那一个。

“母后,既然要大婚了,届时升一升郭氏的份位吧。”年轻的皇帝心思全在政事上,对自己的大婚并不甚在意,既然说起这个,就想到前几日夜里软软跟自己撒娇的女人,有些不安的想要渴求多一点。

朱翊钧并不是个小气的人。

李太后登时就有些脸色不好,陈太后忙说,“皇帝大婚,她也是宫里的老人了,可以升一升位份。”

“陛下还是以政事为要,勿要沉迷女色。”李太后说。

等皇帝走后,陈太后对李太后说,“今日是元宵佳节,你缘何还要说教他,看他吃饭的时候都不太高兴。”

“那郭氏不是个安分的人,陛下是绝不会想到升位份的事,大约是她央求陛下了。”李太后说。

“现在宫中人少,陛下喜欢她,等到皇后进宫,这宫里人越来越多,陛下就不一定喜欢她了。”陈太后说。“你在意一个低级嫔妃干什么?陛下政务上处理的处处妥当,在后宫中就由着他松快些。”

“皇帝若是能由着自己性子来,天下就要大乱了。”李太后说。“很多放纵在前期也就是小小的放松,不能马虎。”

朱翊钧回到乾清宫,冯保来说,“御花园挂了花灯,陛下可要去赏一赏?”

朱翊钧倚在炕枕上,无甚兴趣的说,“不去,朕要看书,伴伴退下吧。今日元宵,朕也放你半日假,伴伴去轻松一下。”冯保感念圣恩的退下。

片刻后,朱翊钧从炕上跳下来,“张成,张成。”

一个小太监捧着衣服从殿后过来,“陛下,奴在呢。”

“都安排好了吗?”朱翊钧此刻脸上才有点少年的意气模样,他看着他手上捧着的衣服,“这是去外面穿的衣服?”

“是的。”张成说,“陛下先穿好这常服,外头再套上内侍监的衣服,等出了宫门,再把外面的衣服一脱就可以了。”

朱翊钧在张成的服侍下换衣服,少年天子第一次微服出宫,兴奋的眼睛都在发光,“陛下,前门大街的灯市太远了,人又多不好守卫,好在小的打听了,就在德胜门里也有个小灯市。而且都是居民自己做的,虽然比不上匠人的惊喜,也别有野趣。”

“嗯。”朱翊钧点头。反正他的重点是出宫,出宫去哪里无所谓。

除了张成还有两个年轻侍卫一同前行保护朱翊钧,弯腰前行,用内侍官的腰牌,假借是大太监的命令出宫,等出了宫,张成给朱翊钧解罩在外面的袍子,朱翊钧回望暗色中更显巍峨的宫墙,“这就出来了?”

“陛下,咱们走吧,早去早回。”张成说,“说不定晚间皇太后还让人来送夜宵给陛下,被发现就不美了。“

“对对对。走走走。”朱翊钧兴致盎然的大步往前走。

‘’陛下,陛下。这边。往这边走。”张成小碎步跟上,急切的小声提醒,皇帝陛下不要走错了路。

酒足饭饱后,天色已经全黑,王雅量搓手,“灯已经全挂出去了吗?”

“你急什么,你找到了也解不了迷。”王载物说,他是军户人家出了一个读书人,穿着文士袍,如今在白檀书院读书,便是冬天也摇着扇子。

“我不管,这次我找到了我就直接抱走。”王雅量说,“偷偷给守灯的人塞一点银子,让他装没看见。”

“那我今天要一步不离的跟着你。”王载物说。

“你跟着我干嘛,你不得一步不离跟着你媳妇呀。”王雅量说。

才过门的二儿媳妇孙氏闻言羞红了脸,低着头。

“都别乱跑,妹妹们也出门呢,做哥哥的要保护妹妹。”老太太说。

“祖母,我不出去,我在家陪着你吧。”王芷溪说。她生的好看,前两次去灯市都造成围堵了,寸步难行,中途返回,她实在是有些怕了。她不是因为父亲非要她换衣服才赌气不去的。

崔氏看一眼王芙裳,心里明明很想去了,王芙裳却说,“那我也不去了,在家陪着祖母和娘。”

母女们齐齐看向王容与,王容与说,“元宵赏灯走百病也是习俗了,祖母跟我一同出去吧,我们慢慢的走。听说今年做了很有趣的灯呢。”

“母亲,一同出去走走吧。”王伟也说,“在老家元宵你也会出去走走呢,到了京城反而不见你出去呢。”

“这京里的老太太都不出门,我出去不是给你跌份吗。”老太太有顾虑。

“祖母想出去就出去,管别人说什么.”王雅量说。“祖母去吧,若是累了,孙儿背你。”

老太太被儿子孙子孙女哄的花枝乱颤,点头说,“那就去呗。”她看向齐芷溪,“二丫头跟我一起出去?你爹和哥哥们都在,谁要是多看你,就打回去。”

“哎呦,我这胸口怎么突然这么闷啊。”崔氏捂着胸口说。齐芷溪本就站在她身侧,闻言扶住她,“娘。”

对老太太说,“祖母,我在家陪着娘吧。”

“那也行。”老太太说。多少年没出去看过花灯了,老太太还挺兴奋的。等到一行人热热闹闹的出门去了,只留下崔氏母女三个,崔氏一脸阴郁,手里的帕子几乎绞烂。看看,看看,每到这个时候就浑似两家人似得。这老太太,王伟,何曾把她们娘三当做一家人。

王芙裳坐在凳子上有些嘟嘴,她也想出去看花灯呢,毕竟能出去的机会不多。

“你去啊,去神堂抱着章氏的灵位去啊,跟他们说你要当章氏的女儿,让他们带着你去。”崔氏面目狰狞冲着小女儿喊,王芙裳措不及防的被吼的掉眼泪,奶娘连忙先哄着她出去了,王芷溪给崔氏奉茶,“娘,你不要生妹妹气,妹妹还小。”

“天生来的孽障,就是来和我作对的。”崔氏用帕子捂着脸,当初生王芙裳满心以为是个儿子,补的太过,胎儿太大生下来伤了元气,再也不能有孕了。崔氏心有不甘,但是折腾了几年都果真不曾怀上,再看王芙裳可不是一般的扎心。原想着给王伟纳个妾生下儿子后抱来养,也能老有所依。

王伟却不想纳妾,“原来章氏在的时候也没让纳妾,不纳,费那个钱作甚。”

崔氏想到等自己两个女儿嫁出去,以后就要看着章氏生的儿子的脸色生活,每每想到就心气不平,人就越发的执拗。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