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谭七月易烟云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农门团宠:家有萌宝小锦鲤》,由网络作家“易烟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农门团宠:家有萌宝小锦鲤》是作者“易烟云”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谭七月易烟云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起一阵水波。有东西进篓子了。他顿时一喜,连忙将木篓子拿起来,只见里面有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鲫鱼。这一条大鲫鱼可比平时见到的最少大了五六倍,够他们一家三口吃上一段时间。“好家伙,这鱼可真大啊!”谭老爹拿起木篓子准备上岸。可就在转身的时候,一条十斤多重的草鱼从水里跳了出来,那鱼鳞在阳光底下油光油亮的。......
《全文农门团宠:家有萌宝小锦鲤》精彩片段
只见万家老三捧着肚子痛得哇哇叫。
再仔细一看,腿下面还流着血。
万家老四立马急了,连忙起身朝附近的人家喊去,“来人啊,救命啊!”
半响之后,来了几个路过的农妇一起帮着万老四将万老三送回了家。
一群人将人送进屋没有多久,就传来了万老三撕心裂肺的哭声。
帮忙送人的农妇朝里瞅了瞅,知道是何事之后,纷纷煞白着脸走了。
谭老爹冒着雨去抓泥鳅,本来早就出了门,但是雨越下越大,他只得先原路返回去拿拿斗笠。
等再去池塘的时候,在路上正碰到那几个煞白脸的农妇。
其中一位正是隔壁的陈大妈。
“谭老爹,你媳妇家妹妹出事了。”
“哪个妹妹?”谭老爹停下脚问她。
陈大妈眉飞色舞道:“就是那个万老三。”
谭老爹一愣,“她今个不是才来我家看我婆娘吗?出啥事了?”
陈大妈凑过来,小声道:“可怜咯,今个回去的时候下了大雨,路上滑摔了一跤,把肚子里两个多月的娃娃摔出来了。”
“什么?你说什么?”谭老爹以为自己听错了,“万老三肚子里的娃娃没了?”
陈大妈挤着眉头,小声说道:“没错,没错,听说这娃娃还是好不容易才有的,这下稀里糊涂地摔没了,张家可是好一顿埋怨,说她下雨天没事瞎跑啥。”
谭老爹听着,唏嘘不已,刚刚还在他家还耀武扬威来着,没曾想一转身,娃娃就没了,还真是倒霉。
这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他也不好去掺和,背起自己的木篓子准备走,“哎,这别人家的事情,我们也少管,老陈家的,我要去池塘抓泥鳅给我家婆娘补身子,就先走了。”
陈大妈听着,抿嘴一笑,“还是谭老爹知道心疼婆娘。”
谭老爹摸着后脑勺,爽朗笑道:“自己的婆娘不疼,疼谁?”
“好好,好你去吧,不过你们家后山那池塘里怕是什么都没有哟!”陈大妈这话有嘲讽之意。
谭老爹停住脚,白了她一眼,继续朝后山池塘赶去。
后山这里也不是什么池塘,其实也就是几块烂地。
村里没人要的,就留给了他们。
烂地里有几个大坑,只要下雨就必定会积水成塘,所以什么东西都种不了。
只等趁着塘里有水的时候,养一些小鱼小虾,可惜也从来没养活着,只能靠着一点野生泥鳅来吃吃。
谭老爹挽起裤腿,下了池塘,将木篓子往水里沉,找着水草多的泥地里等着。
没过多久,平静的水面荡起一阵水波。
有东西进篓子了。
他顿时一喜,连忙将木篓子拿起来,只见里面有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鲫鱼。
这一条大鲫鱼可比平时见到的最少大了五六倍,够他们一家三口吃上一段时间。
“好家伙,这鱼可真大啊!”
谭老爹拿起木篓子准备上岸。
可就在转身的时候,一条十斤多重的草鱼从水里跳了出来,那鱼鳞在阳光底下油光油亮的。
谭老爹看得眼睛都花了,眼一眨,手里得木篓子一沉。
他连忙低头看去,只见这条大草鱼落在了他背后的木篓子里。
这下可把他喜坏了,他也不是什么贪心之人,朝四周看了一眼,见着没人,连忙背着篓子回家了。
“孩子他娘,孩子他娘,你瞧瞧,我带什么回来了?”
谭老爹气喘吁吁进门。
“什么东西?”
谭大妈坐起身子凑过来看,只见是两条大鱼,连忙笑道:“你这是从哪里弄来的?”
谭老爹笑得合不拢嘴,“在后山我们那块烂地抓的。”
谭大妈难以置信道:“那臭嘎达里还能有鱼?”
“是啊,也真是破天荒,”谭老爹将鲫鱼拿出来,“不过,管他的,能有鱼吃就行。”
谭大妈就觉得是运气好,也再没多想,开始分配起鱼来,“这鲫鱼分四餐煮了,肉留着老大他们吃,汤留给我就行。”
谭老爹应道:“好嘞!”
谭大妈看着大草鱼,又道:“这草鱼可真大,你等下宰了洗洗干净晒了做干鱼。”
谭老爹笑,“好好,好,做干鱼,做干鱼。”
他说着,背起鱼朝前院水井旁走去。
“啥,你们那一毛不拔的老母鸡还生蛋了?”陈大妈诧异道。
谭一两笑道:“是啊,还下了不少。”
陈大妈见着他手里篮子里的鸡蛋眼红得很,迟迟不去拿红糖。
陈大爷催促了好几声,才逼得她回了屋,用着小勺子,舀了一小勺。
谭一两见着那一小勺,愣了一下,“婶婶,这红糖也忒少了。”
陈大妈眼一翻,“不要白不要,只有这么多。”
谭一两无奈,这有点总比没有强,将鸡蛋递上前,准备拿那勺红糖。
陈大妈瞧着那篮子鸡蛋,心中一下乐开了花。
“大哥!”
这时谭老二谭二钱跑了过来,一把将谭一两给拽走了。
“二弟,等等,我再换红糖。”
谭一两挣扎着。
谭老二却越拽越紧,直接拖到了自家门口。
陈大妈瞧着失落不已,本可以用一小勺红糖,换一篮子鸡蛋的,这下落空了。
陈大爷瞪了她一眼,转身进了屋。
陈大妈探头看了看,才回去。
谭一两站住脚,“二弟,你没瞧见我在换红糖吗?”
谭老二正色道:“大哥,用一篮子鸡蛋换一勺红糖亏了!”
“怎么亏了?”
谭老二忙回道:“大哥,这一个鸡蛋可卖二文钱,二十文可买半斤红糖,这一篮子最少有二十个鸡蛋,最少可以卖出四十文,可以买上小半斤红糖,够娘吃上半个月了。”
谭一两算了半天才算清楚,“二弟,你说的没错。”
话落猛地抬头看向自家二弟,“不对,不对。”
谭老二眉头一皱,“什么不对?难不成我还算错了?”
谭一两盯着他看了良久,“二弟,你怎么不傻了?”
他这个二弟幼时被山里的狼给吓傻了,本是十二三岁的年纪,却只有三四岁孩童的神智,可是刚才说出这番话来的二弟,绝对不止三四岁啊。
谭老二摸了摸后脑勺,笑道:“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知道了。”
谭一两顿时明白了,原来是二弟的傻病好了,忙朝屋里唤道:“爹,娘,老二他不是傻了!”
谭老二脸一沉,“大哥,还是先想办法把鸡蛋给卖了再说。”
此时,天色已晚,鸡蛋一时也卖不出去。
谭老爹把他们骂了一通,但是听说谭老二不傻了,很快开心得忘记了此事。
嘱咐他们明日一早去平阳县把鸡蛋给卖了,然后难以置信地拉着谭老二问了一连串的问题。
谭老二不仅对答如流,还思路清晰,别说是三四岁孩子了,简直就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
高兴得谭老爹笑得合不拢嘴,倚着灶台差点摔在火炉子里。
“我们老谭家总算是有望了!”
谭大妈搂着熟睡的小娃娃,也是满心欢喜,“他爹,明日记得煮几个红鸡蛋到我娘家报喜。”
“好好,好。”谭老爹往灶里推了一把柴,打了一锅鸡蛋汤,这没红糖,蛋是得吃的。
窝在谭大妈怀里的女娃娃悄咪咪睁开了眼睛,黑溜溜眼珠打量了一下四周。
模模糊糊的黄泥土胚的茅草房子,寒是寒酸了一些,但也总算是捡了一条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