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芈华赢子婴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全篇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由网络作家“汾清三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是“汾清三杯”的小说。内容精选:没有细细描绘,可也有了大致的轮廓。子婴记得,大父的书房也有一版,可比外大父这个要详细的多。作为秦国的大将,王翦自然有资格获取到这样的舆图。此时的王翦,正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细微的鼾声传来。子婴没有叫醒王翦,则是小心翼翼打量起了书房的摆设,除了堆积如山的书简外,王翦趴着的桌子上仿佛有什么东西。......
《精品全篇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精彩片段
至于国力发展的事,只能慢慢来。
王翦很高兴,自己的女儿带着孙子回来,仿佛像是过年了一般,忍不住又拿起酒碗喝了一口。
这时候,子婴想起了自己来的主要任务。
轻声问:“大外父,你不是生病了么?怎么一直在喝酒?”
听着子婴的问话,王翦一愣,跟着哈哈笑道:“喝酒才能治病呢。”
这就是唬小孩子的话,子婴点点头,对着餐桌另一边的蒙毅道:“蒙将军,记下来,外大父的病情好转,已经可以豪饮三碗了。”
这冷不丁的童言,让在场的众人愣住了。
连要记录的蒙毅也是没反应过来,片刻后,他尴尬地望向王翦将军。
只见他呆呆地望着子婴,想要说什么,却又说不出口。
童言无忌,可子婴说这话,却和大人一样,仿佛是来兴师问罪的。
“外大父你怎么流汗了?蒙将军,快记下来,外大父喝酒引得病情复发。”子婴看王翦这样子,心里好笑,又接着道。
倒是一旁的王燕嗔怪道:“子婴,莫要胡闹,吓着你大父了。”
子婴摇摇头,小手揪了几下王翦的胡子。
看着自己外孙这般的模样,王翦这才反应过来,这孙子才三岁啊,不过是在吓自己。
想到这里,王翦哈哈大笑,掩饰自己的尴尬。
欺君之罪,当如何?
王翦不是赵高,不太深知这刑罚,可若要真追究起来,定然会罚他一罚。
可自己装病回雍城,满朝上下,谁人不知?
连大王自己都知晓,今日却是被子婴点破,让王翦一番尴尬。
见爷孙两人又开怀大笑,蒙毅这才放下心来。
这小公子,让自己记录这些,好似是告状,可自己不敢呈上去啊。
你俩还是爷孙,这坏人都让我来当了。
这件事过了后,整个宴会继续进行。
自从封了爵位后,子婴就不再喝奶,和奶娘服侍惯了,一直在身旁跟着。
直吃到日头降下,子婴跟着自己娘亲回了里屋睡觉。
三岁的孩子,自然要早睡,这一晚,连扶苏都被赶了出去。
望着尴尬的父亲,子婴内心打定主意,以后自己长大,坚决不娶武将的女儿,过于霸道。
……
次日一早,洗漱完毕后,子婴便兴冲冲地去找王翦。
他还记得自己的目的,想着法让自己这个外大父回咸阳。
昨日,不过是试探而已,子婴知道,想要说服王翦,自己还得出一番力气。
好在,在自己后院,王燕也没管子婴,让他自己寻去,只是让奶娘随着。
可找了一圈,也没找到王翦,打听了一番才得知,王翦将军,昨夜一直在书房未出来。
“总是这样,老将军呐,睡在书房习惯了。”其中的一位仆人,忍不住吐槽。
子婴点点头,带着奶娘,便又朝着书房赶来。
一旁的守卫,看到是子婴,也都没人拦着,很顺利地便到了书房前。
房门虚掩着,子婴小心翼翼地推开了房门。
这书房可不是自己能进去的,奶娘只得在外面候着。
子婴小心推门而入,进去一看,这满屋的书简竟然比嬴政的书房还多。
墙上一幅硕大的六国舆图挂着,虽说地形没有细细描绘,可也有了大致的轮廓。
子婴记得,大父的书房也有一版,可比外大父这个要详细的多。
作为秦国的大将,王翦自然有资格获取到这样的舆图。
此时的王翦,正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细微的鼾声传来。
子婴没有叫醒王翦,则是小心翼翼打量起了书房的摆设,除了堆积如山的书简外,王翦趴着的桌子上仿佛有什么东西。
“臣,王翦,参见大王!”
“臣,子婴,参见大王!”
子婴虽是大王的长孙,可也是封爵之人,这样参拜也没什么问题。
扶苏看到子婴带着王翦进来,心知这小家伙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心中非常畅快。
可见到自己的孙子和王翦一起跪拜立刻有点不爽,叫自己大王是怎么回事?
有这么生疏吗?
和这王翦离的这么近干什么?他是外大父,我才是大父!
于是应声道:“起来吧,子婴,你到大父这来。”
这话宠溺的语气很明显,在场的百官无不羡慕,可人家是正常的爷孙,自己想给大王当孙子,人家也不要啊。
子婴应了一声,小跑着上了台阶,也不见外,直接爬上了扶苏的腿上。
扶苏嘴上带着笑,任由子婴在自己腿上磨蹭,也不催促。
过了半晌,子婴才找了个舒服的姿势,不再动,扶苏用手揽住子婴的后背,笑着望向台下。
“这……大王是不是太宠溺了!”群臣中,有人小声嘀咕。
这不是一个人的看法,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想法。
倒是李斯觉得正常,小公子可是解了大王心中的一个大难题,给足了自己面子,撒个娇怎么了?
王翦见大王和子婴这般亲热,心里一阵暖意,看来子婴起码有大王作为后盾,可紧接着也有了一丝醋意。
为何坐在我腿上时,没有这般笑容?
不行,下一次在我腿上也得这般做。
“王翦,你不是生病了吗?怎么?都好了吗?”扶苏率先开口。
这本是客套话,王翦自然也知晓,于是收起了妒忌的心思,正色道:
“谢大王关心,臣的身子已然恢复,得知我大秦交战失利,臣不才请为先锋迎战项燕。”
王翦可以主动请缨,扶苏很是高兴。
“先锋?”扶苏听完哈哈笑了起来,“若你当先锋,岂不是埋没了,你让谁来当统帅?”
这就是明示了,可在场的武将们听完,也没有一个人不满的。
李信、蒙武都对王翦的能力佩服。
“大王说笑了,臣岂能担此重任?可敌得过那项燕,臣还是有信心的。”王翦谦虚道。
“别给我来这花花肠子。”扶苏摆摆手,“这六十万大军,非你不能调用。”
既然大王都这般说了,王翦也不推辞,“谢大王信任,臣定当不负所托,灭了楚国!”
扶苏带着笑,很是满意。
自己的面子有了,王翦也出山帮自己,这一战有得打。
见王翦领了统帅职位,不少大臣立刻上前恭喜,王翦一一回谢。
就在这时,扶苏身边的赵高开口道:“大王,项燕勇猛,为了以防万一,是否可继续使用离间计?”
当初赵国的李牧,也是武安君,在灭赵国时,李牧也让王翦吃了不少苦头,最后是采用了离间计才杀了李牧,灭了赵国。
此刻,赵国这般献计也是有这样的道理。
作为移民过来的新人,赵高和李斯一样,不能从武,只能从文,稍有机会,自然是要把握。
到时候,真的采用灭了楚国,赵高也是功劳一件。
扶苏听罢,立刻摇头,“那负刍篡位称王,得位不正,正是由于这一点,才会只信任项燕,断然不会中了离间计,何况……前有李牧,楚国没那么傻。”
离间计,扶苏不是没想过,可分析了下负刍的情况,这一计谋行不通。
“大王英明,看的够远,臣只是听说屈景昭三家中,屈家备受打压,还以为可以从中谋些个机会。”
扶苏摆摆手,楚国虽然强大,可大秦却是更加强大。
“你就是黑夫?”屋内,突然传来个幼稚童音,黑夫一愣,也忘了规矩,抬头看了过去。
却只见,一个如瓷娃娃般的儿童坐在上手的椅子上。
黑夫心里咯噔一下,立刻拱手道:“是,小的黑夫,见过小公子。”
昨日,子婴来了大营,黑夫操练时,也远远见到,这时候能在这府上的孩子,想必就是小公子了。
三岁即可用谋略破了楚国,不愧是大王的孙子,黑夫心里暗自想着。
子婴点点头,这黑夫还懂得规矩,不愧是识字的人。
只是这皮肤……是真的黑啊。
看来,当初取名字时,也有这部分原因。
“你家里几口人?”子婴继续问。
“回小公子,家里有母亲和一个哥哥,我和弟弟一起来参军。”
对上了……这和书信里说的一样。
黑夫的大哥,衷死后把两个弟弟的家书放在了墓里,黑夫的弟弟则叫惊。
子婴没找惊过来,是因为这个惊在家书内,说自己欠了不少银两。
这弟弟,还得观察观察,如果人品得当,子婴也不介意拉他一把。
“这次找你来,是有人举荐,让你当小公子的持剑人。”蒙毅在一旁补充着。
黑夫一愣,‘持剑人’是干什么的?
知晓黑夫心中的疑惑,蒙毅解释道:“你可以理解为护卫。”
“护卫?”黑夫迷茫地看着子婴,又看了看蒙毅,当看到蒙毅身上的铠甲,立刻知晓。
眼前之人竟是一名将军,将军自然不可能来当小公子的护卫。
可这泼天的富贵,怎么突然就落在我的头上?
黑夫也不多问,立刻叩首道:“谢小公子赏识,黑夫一定竭尽所能,保卫小公子安全。”
这一番宣誓,倒是让蒙毅点了点头,这黑夫看样子老实,却也是上道之人。
子婴很是满意,看来这个黑夫是个聪明人。
聪明人,以后沟通起来就方便得多。
于是子婴示意蒙毅,把太阿剑交给黑夫。
蒙毅心中略有不舍,可还是把剑递了过去,“接好咯,这可是宝剑,是小公子的配件,以后你先替小公子拿着。”
黑夫有点惶恐,立刻伸手接住。
刚拿在手上,就感受到剑的分量,心中暗叹,果然是把好剑。
……
剩下的几日,大多数时间,子婴都是陪在父母身边。
一边是王燕的不断唠叨,在宫内该如何如何,一边却是扶苏的嘱托。
一番儒家大道理说下来,子婴的耳朵都生茧子了。
可,这是自己世上最亲的人,子婴倒是没法恼骚。
到了第三日,雍城下起了大雪,秦军的操练又开始了。
王翦却带着一队锐士,架着子婴一起去了野外打猎。
可现在是冬天,刚下了些雪,雍城的天气寒冷,却也没多少猎物,王翦也只是带自己的外孙出来散散心。
打猎子婴自然是参与不上,只是坐在马车上看着。
当然,子婴也不是白看,从他们骑马的状态,以及弓箭的样式来看,子婴觉得秦军的战斗力,还有上升的可能。
在回去的路上,子婴问着身边的黑夫,“黑夫,你觉得秦军的马术如何?”
“回公子,我大秦先祖本就是养马出身,这马背上的功夫自然不在话下。”
黑夫说的没错,秦军的骑射不下于赵国。
可子婴还是摇了摇头,“虽然技艺精湛,可我却发现,持久力不够,你看在高速奔跑的情况下,却也无法瞄准。”
“马儿疾驰起来,如何能射中呢?”黑夫非常不解,这也是很浅显的道理。
听到王绾的话,扶苏的脸色顿时不太好看。
一旁的李斯见状,也再度请谏,“大王,请三思啊!据探马来报,项燕此刻四十万大军,正在四处攻伐,保不准就要攻打函谷关。”
“来了更好!当年五国联盟,来攻我大秦,可结果如何?还不是大败而归?区区一个项燕就把你们吓成这样?”扶苏背手而立,目光扫视了一圈。
武将们都低下了头,不敢直视大王的目光。
函谷关易守难攻,这是大秦重要的屏障,这么多年,还未曾被人破过。
可项燕也不是等闲之辈,这么多年来,能得封武安君的,只有四个人。
赵国的李牧和苏秦、秦国的白起,以及楚国的项燕。
可见武安君的条件有多苛刻,连大秦当代的战神王翦,也未获得此封号。
这一次项燕临危受命,击溃李信蒙恬二人,更是彰显了其实力。
听到项燕有可能攻进攻函谷关,众大臣忍不住焦虑了起来,心知这函谷关断然不能有所闪失。
王绾顿了顿,上前一步,继续说道:“函谷关自然坚固,那项燕想必也知晓这些,可眼下,楚国风头正盛,臣建议避其锋芒,请大王三思。”
作为朝中老臣,王绾一心为了大秦,可在大王这番说辞下,王绾还是顶着压力劝慰,顿时感染了不少人。
为了大秦的安稳,不少大臣跟着拱手附和道:
“请大王三思!”
听到群臣的劝解,扶苏心中烦闷,多年来的努力,如果错失了这番良机,下一次的楚国,可就没这么好打了。
几十万大军大秦自然出得起,可眼下项燕勇武,整个朝内,无人能敌。
百官劝谏,也有百官的道理。
可大秦等了这一天,等了多少年?
历代先君的志愿,到了扶苏这一代,终于有实现的可能。
眼下楚国,乃是最脆弱的时候。
可群臣的态度,让扶苏犯了难,毕竟落实的工作都得他们去执行,其间的难处,想必他们最是知晓。
可这朝内,还有一人支持自己。
想到这里,扶苏鬼使神差地望向了子婴,他想看看这三岁的小孩,会有什么看法。
反正说错也不打紧,今日子婴给了自己太多惊喜。
扶苏虽然软弱,可自己这个孙儿他日定然可以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帝王。
扶苏伸手招了招,让子婴站在他的旁边。
待到子婴走到跟前,扶苏笑着问道:“子婴,他日你若为王,你看着手下个个都不听你言,你当如何?”
这本是一句气话,子婴心里也知道,大父心里的无奈,他已经默许了群臣的建议,暂时不打算对楚国动武。
可历史的进程表明,后来扶苏又下了讨伐楚国的命令,并且足足调集了五十万大军。
虽然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子婴愿意当这个进程触发的关键人。
子婴扫视了一眼台下的群臣,夹杂着一丝奶气的声音响起:“我大秦不养闲人。”
我大秦不养闲人,这几个字,犹如九天玄雷轰击在每个人的耳朵里。
在场的众臣都是聪明人,听到子婴的话,顿时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这不明摆着说他们不中用么?
扶苏闻言一愣,问道:“此话怎讲?”
“大父,您询问的是如何灭掉楚国,而不是为何打不下楚国。”
听了子婴的解释,台下的群臣顿时沸腾了起来。
没想到这三岁的小公子,竟然能说出这般话来。
“大王……这……这……”群臣想要解释什么,可话到嘴边却也说不出口。
子婴说得对,他们并未为君分忧,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做好。
而李斯更是脸色瞬间煞白,这劝谏最凶的就是自己,若是大王听进这句话,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岂不是化为泡影?
可这番道理,若是从大王嘴里说出,他倒是不惊奇,可却是一个三岁小孩嘴里说出。
这怎么可能?
片刻后,他就想通了,这话一定是芈华教的,生在帝王家懂些驭人之术也是正常。
可这子婴才三岁,这才是让众臣骇然的地方。
有的大臣立马想到了芈华夫人。
身为大王的爱妃,权势滔天的芈家,对于子婴的培养那自然是十分用心,能说出这番话来,也合情合理。
只是不知道,这小公子,到底是今日才会开口,还是早已开口,一直在藏拙?
李斯身上惊出了一身冷汗,这咸阳城内果然没人是省油的灯,还好昌平君叛乱,芈家完了!
与其有想相同念头的还有赵高,他站在爷孙俩的身后,默默地在心里给芈华点了个赞。
听到子婴的话,扶苏愣了一下,转而大笑了起来,“说的在理,我问的是如何攻打楚国,而不是为什么打不下楚国,李斯!”
听到大王叫自己,李斯立刻跪了下去。
“除北御匈奴的十万大军,和驻守燕地的军马外,一共还可调集多少兵马?”
李斯心里顿时一沉,大王既然这样问,表明了大王的决心。
原本还想辩驳一番,可小公子都已经说了那番言语,自己再不配合,恐怕这官位不保。
于是直起身子,正色道:“回大王,雍城可用兵力三十万,外加驻守在函谷关的十万,以及四散在赵地的十万大军,一共可调集五十万大军!”
听到李斯的话,扶苏满意地点了点头。
将士有了,可到底谁来统领这些大军呢?
望着台下的武将们,最为耀眼的李信、蒙恬已经失败,而蒙武虽然身经百战,可也无法单独率领五十万大军。
思前想后,这大秦内可以亲率五十万大军的,也就只有一个人选。
可扶苏并不想让他来,想了会,扶苏道:“好,那就调集五十万大军,前往雍城集训,待到春暖花开之时,再进行出击。”
李斯听到这里一愣,原本他还以为大王会立刻兴兵五十万,攻打楚国,可没想到竟然先让集合,等到春天再打。
如果这样的话,那后勤方面的压力就没那么大。
李斯抬头望着台上的扶苏,看着那深不可测的表情,李斯忍不住轻声一笑,再度跪拜下去,道:“大王英明!”
“大王英明!!”大殿内,众臣跟着跪拜。
对于大王这般的决策,他们自然没有任何异议,大秦的底气还是有的,只是恢复需要一点时间。
定下了基本策略后,剩下的就是针对二十万阵亡锐士的善后事宜,这些,子婴都没有听进去。
站在自己大父的旁边,看着台下众臣子一个个汇报工作,然后再进行指示。
子婴很喜欢这样的感觉,总有一天,自己也能像大父一样,坐在这龙椅,掌控这个国家的命运。
可,一想到自己仅有四十余天的时间,子婴的小手又握的紧了。
这大秦不止是大父的大秦,也是自己的大秦,望着伟岸的大父,子婴断然不允许大父早逝。
好在,现在自己才三岁,一切都来得及!
早朝结束后,扶苏唤来了子婴的乳娘,把子婴接回了自己的住处。
秦王宫的后宫不小,王子嫔妃们,都是住在这里。
可见识过了紫禁城的子婴,自然觉得这王宫过于寒酸。
子婴趴在奶娘的怀里,无趣地打量着四周,除了环境生疏些外,并未有特别兴奋的事。
等到了住处,子婴这才发现,里外里竟然有十几位的宫女奴仆在等着伺候。
奶娘抱着子婴,笑道:“小公子,我们到家了。”
望着跪在地上的佣人,子婴忍不住道:“为何有这么多人?”
模糊的记忆里,子婴可不记得以前这里有这么多的佣人。
“这几个新来的,是大王安排的,这几个婢女是夫人留下的,他们去雍城时,一个也未带,嘱咐我们好好伺候好小公子。”奶娘听到小公子开口,也不诧异。
她早就从夫人那边得知了这件事,心里也是欢喜,把眼前这些个佣人一通介绍。
听到奶娘的话,子婴心里一阵感动,自己的娘亲走了还记着自己,而大父也怕自己过得不好,安排了这么多人来服侍自己。
刚被抱进屋里,奶娘就掀起衣服道:“半晌都未进食了,小公子饿坏了,来,小公子,先来点口食吧……”
王翦一愣,看着自己的旗子,没想到自己的外孙,竟然都知晓两方的实力。
联想到咸阳传来的消息,自己的外孙定了奇袭陈郢粮草队的计谋,最后被封了爵,原本以为这只是谣传。
是大王疼爱子婴,故意给子婴整的一出戏。
可今日,看着子婴这般严肃的表情,王翦却是疑惑,这一切难道是真的?
可转念一想,却是摇了摇头。
能在必死的局面中,找到一丝曙光,这是何等的眼光?
原本王翦还以为,奇袭陈郢运粮队,是王贲那小子自己主张的,完了之后,还故意搞什么赏赐子婴。
这在自己看来,不过是为了外孙子婴,可以在咸阳城内过活的手段而已。
可看着子婴认真的眼神,王翦疑惑不已。
眼下,游戏开始,子婴已经将六十万大军放在了函谷关,王翦看了也是心里咯噔一下。
子婴知道大军要东出函谷关,这就表明他不是在开玩笑,而是真的要和自己来一局‘沙盘演练’。
子婴淡然一笑,“我要开始咯。”
也不等王翦发话,子婴率先用了一个旗子插在了陈郢上,低声道:“我先拿陈郢。”
紧跟着,把剩下的五个旗子,全部放在了陈地。
然后望着王翦。
王翦望着这样的摆兵布阵,略一思索,心中疑惑,“你怎么不继续攻击了?”
他还想看子婴这样放是凑巧,还是胸有成竹,可子婴却是说道:“我都这般行动了,楚国不可能没有动作。”
秦军先出函谷关,占了先机,所以先拿下陈郢,楚军没有反应过来,等到子婴到了陈地,想必楚国已经有所动作。
王翦心中震动,没想到子婴竟然真的懂得战况,转而心中大喜,这可是自己的外孙啊。
继承了自己的谋定而动,岂不是很正常。
虽然懂得这些个战略方法,可活学活用又是两样,自己好歹驰骋沙场这么多年,怎么会输给一个三岁的孩子上?
于是王翦直接将四个旗子,也放在了陈地。
意味着,四十万大军,与秦军主力相持于陈地。
“到你了。”放好后,王翦催促子婴道。
他想看看,子婴到底会用什么方法,来打败楚国。
可子婴这时候,却是说道:“游戏结束,我赢啦!”
“嗯?”王翦望向舆图,子婴压根就没有走动旗帜,哪里说自己赢了,于是问道:“你怎么赢的?”
子婴知道,想要让王翦服气,得用真本事。
于是指着舆图道:“你看,我已锁住楚军,除了陈地的兵力外,我还有陈郢以及大梁城,三个方向成了犄角之势,楚军是万不可能突破我的防线的。”
“可你也没赢啊?”子婴虽然说得对,可楚军的主力还在呢,这小家伙怎么就说字赢了?
“两军相持,拼的是什么?”子婴反问道。
王翦闻言正要回答,接下来却是愣住了,是啊,两军对峙,拼的是什么?
是国力啊!
秦国地大物博,拿下了韩、赵、魏、燕国等领土,实力雄厚,纵是楚国江南水土丰沃,也无法与大秦相抗衡。
这等于是五国伐楚了,这让楚国怎么耗得起?
王翦哑然,想要反驳什么,可又觉得自己的理由有点无力。
虽然子婴才三岁,可自己毕竟是外大父,这样欺骗自己的外孙,王翦断然不会。
想了半天,王翦也想不通破局之法,时间越久,王翦的内心却是越发的激动。
这不就是自己找了许久的作战方针?用这样的方法,必然可以稳操胜券,一定可以拿下楚国。
等见了楚军,再要点金银细软的好处。
目的,是让大王放心,我王翦,就是一个享受的想法,什么江山社稷,我并不在乎,我只在乎眼前的利益。
图的,就是一个享受!
可这个节骨眼,子婴和自己说这个干什么?
眼底里闪过一丝异色,王翦试探性地问:“是你大父让你问的?”
王翦最是害怕大王猜忌,好在,子婴也是自己的外孙,三岁的小儿,哪里会撒谎?
“那可没有。”子婴摇摇头,王翦心里所想,这几日子婴也是捋了一遍,这种情况放在任何帝王身上,或许都会猜疑一番。
自古至今,有多少良臣猛将死于猜忌?
往后的先不说,单说赵国,李牧可就是这般猜疑死掉的。
王翦有些心思自然是正常。
可,王翦现在侍奉的是谁?千古一帝,秦始皇啊!
这可是气吞九州,统御万疆的大人物。
怎么会怀疑自己的手下?
往后数的不少帝王,在得了功业后,直接清扫掉陪着自己打江山的臣子。
可秦始皇,却没有这般做。
所以,历史上,王翦三番四次索要赏赐,不过是多此一举,徒增笑柄罢了。
子婴,自然不想自己的外大父出这个丑。
到时候,仗还没打,王翦讨赏的军报倒是先送来了,这让王翦以后怎么在朝堂立足?
毕竟……子婴还想让自己的外大父,发挥更大的作用。
于是,他决定挑明,道:“你说,你都这么大岁数了,再要个美女赏赐,你消受得起吗?”
王翦老脸一红,端起架子正色道:“是哪个王八羔子,和你乱说的?”
可话一出口,他才想到问题。
索要赏赐的打算,他可是谁都没说啊,怎么自己的外孙却看出来了呢?
“谁和我说的?你看你那眼神,多饥渴一样。”子婴只想淡化这个话题,没有接茬。
这下,王翦的耳朵根子也红了,被一个三岁小孩教训,实在是尴尬,可王翦心中却是惊骇,子婴这小家伙是怎么知道的?
难道是大王?想到这里,王翦通体冰凉,虽然子婴没说,可王翦不相信,一个三岁小孩能懂这般多。
“这几日,我都没见到大父呢。”子婴仿佛知晓王翦所想,直接打消他的念头,“宫内的赵高,私下说外大父要讨要侍女,却是被我偷听到了。你说,是也不是?”
赵高?王翦这才缓过神来,如果赵高能猜到自己讨要赏赐,这确实不难。
毕竟,都是聪明人,可以在大王身边做到这个位置,都不简单。
王翦虽然得了统帅的位置,可也有自己的顾虑,这也是他一直想让大王主动找自己的原因。
“听那个阉人的话?你不信你外大父?”
见王翦信了,子婴松了一口气,看来三岁的年纪真的限制了自己。
这种事,就只能让赵高来背锅了。
“子婴不是不信外大父,只是大父这般信任你,若是你还索要赏赐,岂不是令大父失望?”子婴反问道。
王翦没想到子婴会这般说,眸底闪过一丝温暖,三岁的小儿竟然会为大王着想。
仔细一想,自己都是被劝来的,现在又让自己不要猜测大王的心思,王翦竟然有一丝妒忌。
这子婴也太懂事了,可自己也是你的外大父啊。
“赏赐倒是小事,如果是你,这般信任别人,那人却又担心你,猜忌你,你会怎么想?”子婴继续问道。
王翦听到这话,如遭雷击,大王让自己统帅六十万大军,这是莫大的信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