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热门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王动谢秀娘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王动”,喜欢小说推荐文的网友闭眼入: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主角:王动谢秀娘 更新:2024-05-22 08:46: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王动谢秀娘的现代都市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完整版》,由网络作家“王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热门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王动谢秀娘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王动”,喜欢小说推荐文的网友闭眼入: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贾多男等人脸色尴尬,王动这话说得他们脸上火辣辣的,他们确是无此能力让治下军民们吃饱穿暖,王动的话让他们无话可说。而且刚才靖边堡军士的威势仍让他们心有余悸,此时为王动气势所摄,几人一时说不出话来。
还是茶房堡的屯堡总旗鹿献阳先回过神来,他摸了摸自己下巴那个大瘤,阴声道:“王总旗,何必说这些无关紧要的事呢,你收容我们堡内的逃军,这是事实,林大人与迟大人在此,你还是快将军户人口,全都交出来吧!”
一大片的,许多靖边堡军户奔了出来,他们原先都是三堡的人口,他们跪在王动面前,都是哀求道:“大人,求您不要将我们送回去,我们只愿住在靖边堡内!”
一些人更是高呼道:“生是靖边堡的人,死是靖边堡的鬼,眼下我们人人在靖边堡生活安乐,回去干什么?每天让上官欺凌,让老婆孩子饿肚子么?”
众人一片的高呼声,三堡军户那边各人也是一副感同身受的样子,各人只是议论纷纷。贾多男等人脸色更是难看,原来在自己手下的心目中,自己屯堡如此不堪啊,这在众人面前,这让他如何难堪?
王动高声道:“我王动在这里明言,我王动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堡内军民,任何我靖边堡的军户,我王动决不会让旁人夺走!”
靖边堡众人更是一片欢呼。
林道符,迟大成,还有他们几个手下都很意外,没想到王动在靖边堡内如此的得人心。
贾多男等人脸色难看,又听了刚才王动的话,知道要想从王动手上讨回自己的军户人口是妄想,自己也没这个武力能力,他们只是寄希望于林道符身上,几个人都是道:“求林大人为小的做主。”
林道符也是看了王动半响:“王总旗,你收容他堡逃军事实俱在,你又有何说?”
王动冷笑一声:“我只知道他们现在都是我靖边堡的军户,想要从我手中夺走人口,这是休想。”
林道符皱起了眉头,王动死硬,他却是没有办法,他虽是副千户,舜乡堡内却没多少人买他的帐。不过王动当众扫他的脸,他也是怒火直冲脑门,他喝道:“王动,你这是在忤逆上官的命令?”
王动抱拳道:“林大人,卑职敢问,这贾屯长他们要卑职交还人口军户,只是他们领人前来攻打我靖边堡,这帐又如何算?”
贾多男一怔,道:“王动,我要讨还我的军户人口,自然要带人前来,这如何算是攻打屯堡呢?”
王动道:“你如要讨还军户,自可前来与我分说,为何兴师动众前来,还每人手持利刃,这与贼匪又有何异?”
贾多男大吃一惊,他指着王动结结巴巴地道:“你,你血口喷人。”
鹿献阳与张叔镗也是大吃一惊,王动这样说事情就严重了,他们也是指着王动直叫。王动身后高史银,韩仲等人不甘示弱,也是同声喝骂,立时众人吵成一团,眼看就要扭打起来。
看到这个情形,林道符有些头痛,这事情越来越复杂了,他只是个武人,哪有精力管这些事?他喝止了众人,看着旁边的迟大成道:“迟大人,你看这事情如何说?”
迟大成一直在旁听着,此时他哼了一声,道:“同僚持械相斗,其罪不小,本镇抚要将他们尽数带回舜乡堡,待详问后再定曲直!”
众人都是吃了一惊,这迟大成是出名的“迟扒皮”,为人最是刻板无情,如被他带回镇抚厅,各人不死也得褪层皮。
贾多男几人也是面面相觑,如果去了镇抚厅,这事情就超出他们当初的计算了,贾多男忙道:“去镇抚厅我看就不必了,这样吧,都是同僚,我们三堡便先退一步,只要王总旗将逃去的人口给我们一些补偿,这事情就算作罢。作为他们的父母官,那些军户到了靖边堡,只要他们生活好,我们又哪有不愿意的呢?”
林道符也是点头,他对王动道:“王总旗,你看这提议如何?毕竟那些军户都是从他们堡内逃来的,你就给贾屯长他们一些补偿,这事情就此作罢。同僚之间,当以和为贵!”
王动冷笑不语,那边贾多男几人则开始在心中飞速计算,想着等会要向王动要多少补偿好处。
看他们静了下来,林道符很是满意,他揉了揉脸,看向迟大成道:“迟大人,你以为如何?”
迟大成冷哼一声,他道:“他们如何补偿和解,此事不属于本官的职权范围,不过他们同僚持械相斗,却是触犯了军纪军法,本镇抚定要将他们带回镇抚厅盘查询问,再定各人其罪!”
贾多男几人嘴巴长得大大的,这迟大成也太刻板了吧,王动也是惊异地看了迟大成一眼。
林道符皱起了眉头,先前是王动死硬,现在又轮到迟大成死硬,遇到这样的人,林道符份外觉得累。
场中气氛僵持了下来,忽然听到又有马蹄声响,接着又有十几骑奔来,王动等人看去,却是董家庄管队官张贵与许忠俊心腹,舜乡堡百户许禄各领着一些随从,正策马急急前来。
张贵与许禄到了各人眼前,二人第一眼看到场中仍是结阵肃立的靖边堡军士们,看到那种军容装备,二人吸了口冷气,看看那些军士,又看看王动,眼中都是露出吃惊的神情。
……
事情急转直下,随着二人的前来,贾多男几人领着三堡军户走了,他们什么补偿也没拿到。许禄来时,带来了许忠俊的口令,闻听三堡军户聚众滋扰靖边堡,让他们速速散去,否则立时以军法论处。
许禄语声严厉,到了这个时候,贾多男几人再是不甘,不走也得走了,各人走时都是垂头丧气,此行真是亏大了。林道符见自己好容易让王动与贾多男几人达成和解协议,却在许忠俊的一纸命令下成为空文,他感到自己威权扫地,也是沉着脸走了。
只有迟大成还在坚持要将王动,贾多男几人法办,不过在许禄的喝令下,言道此事就此作罢,不得再生是非,并强调这是许大人的意思,他只得长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军中以律法为尊,没有军纪军律,言何成军?”
当时他颇有孤单凄凉的感觉,没有人理他,只有王动看了他一眼,对这个人留上了心。
对许禄与张贵的到来,王动自然是非常感谢,将二人迎进堡内招待。
看着堡中的情形,张贵只是赞叹不已,不过他神情有些不好,在官厅内坐定后,他对王动长叹一声,道:“王老弟,你的才能是不用说的,只是树大招风,还是低调为好!”
王动苦笑,树欲静而风不止,自己能低调吗?
谈起刚才的事,却是张贵闻听靖边堡的事后,立时告知舜乡堡防守官许忠俊,许忠俊便让许禄领令前来。
王动又起身谢过二人,张贵只是不以为然地罢了罢手,言道王动是自己的属下,他不帮他帮谁?对张贵这样的上官,王动还是感激的,他又向许禄问起许忠俊的情况,许禄虎目含泪,叹道:“许大人此次真是不行了!”
他语气低沉:“……怕就是这些日的事……”
王动感受到许禄语气中的惶恐,作为许忠俊的心腹亲将,许禄一直领着许忠俊的那队家丁,许忠俊去了后,他们这些人怎么办?
王动心中也有些凄凉,他内心一直对许忠俊满怀感激之情,他对自己有赏识之恩,这最后一次,他仍是在帮自己,此恩此情,可惜自己难报啊。
许禄脸色郑重地道:“如无意外,许大人去后,是那杜真接任,我得到消息,那杜真放言你太过桀骜不驯,要压压你的气焰。王老弟,你得小心些,看来那杜真以后会整你。”
“还有……”
许禄沉吟:“我想今日这贾多男等人的事,也是杜真那些人搞出来的。”
送走张贵与许禄等人后,王动第一次感觉自己前途有些莫测。虽然自己手上有些兵马,多少会让杜真忌惮些,不过以后如果有这样一个上官时时盯着自己,这日子怕也难过。
……
八月初八日这天,王动回到王家宅院,见过母亲后,钟氏对王动叹道:“动儿,你去看看你舅舅吧,他,唉……”
王动来到书房,只见钟正显正在屋内来回焦急地走动,见到王动,他迎上来后,竟然哭了起来,他叫道:“动儿,我的亲外甥啊,你要为舅舅作主啊!”
王动平静地道:“舅舅,是怎么回事,你坐下来说话。”
钟正显语气哽咽,在他的解说下,王动才明白,原来七月下州内的任命文书下来,钟正显升任为典吏,并将他调到舜乡堡任职,从攒典一下子升到典吏,又调到一个新的大堡任职,钟正显是春风得意,本以为自己就可以大展手脚。不料到了舜乡堡才几日,他的满腔热情顿时化作乌有。
从到任当日起,堡内几个书吏就对他一直冷漠,爱理不理的样子,这让热情奔放的他坐立不安,日子难熬。
钟正显本以为这是同事间生疏所致,不料到了这几天后,各人更是变本加厉,不但令吏冯大昌动辄对他横加指责,甚至辱骂交加,就是同级的典吏韩雨也是对他横鼻子竖挑眼的,还有几个下级小吏,如司吏郭仲举,攒典王仲等人,也不将他放在眼里,整日里就是阴阳怪气,冷言冷语的,这让他日子怎么过?
钟正显现在可说是度日如年。
钟正显对王动哭诉道:“这些人真是太过份了,典型的小人!动儿,你现在身为总旗官,又与舜乡堡诸位大人交好,不若由你出面,给那些小人一点颜色看看。他们明知道舅舅是你的人,还敢对我这样,这是不将你放在眼里啊,不治治他们,我们王家的脸面何存?动儿,舅舅这里有一个主意……”
王动皱着眉头听钟正显在喋喋不休,他猛地喝道:“够了!”
钟正显一惊,他看着王动,一时间哑口无言。
王动背着手在屋内来回走了几次,他平静地道:“舅舅,不若这样,我还是想办法将你调回靖边堡来,你看这样可好?”
钟正显低声道:“靖边堡这么小,穷巷陋室的,我……”
他看了看王动的脸色,小声道:“好吧,动儿你怎么说就怎么做了,只是便宜那帮混蛋了。”
看着眼前的钟正显,王动叹了口气,这调来调去的,到时又不知道要去看谁的脸色了。
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考虑到这几队军户都没学过武艺,繁杂的招式练习只会让他们混乱,而且战阵上复杂的东西也是无用。
所以王动决定从自己枪术中选出最适当的几招,教他们一些简单有效的杀敌技艺,战场上的招式往往越简单越有效。只要反复练习,同样可以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最后决定的就是一招,就是刺!而且这一招还分解为两个步骤,第一步,侧身握枪,第二步,用力突刺。以后每天就让他们反复练习这两个动作,直到他们动作练得标准,练得飞快,练到条件反射为止。
至于练刀,也是同样一招,分为两步,第一步抬刀,第二步斜劈。抬刀动作同样需要标准,刀劈下的动作角度也有严格的规定!
此后每天这几队青壮就是天天在堡外练习刀枪,无一例外的,每天王动也是与韩朝四人一起出来练习。
此时己是到了崇祯七年的腊月初,每到晚上便是飘雪,第二天起来那残雪直冻成坚冰,让地上滑溜无比。
眼下各人在屋内烤火都是冷不可言,在这野外,更是站一会儿便冻得全身僵硬。不过王动每天让他们的练习都是不断,王动曾有明言,受不了可以退出,不过此后他们连家人都要被驱逐出靖边堡。
这个时节,被赶出堡还真是死路一条,看别人都是咬牙坚持下来,自己为什么不能呢,练死总比窝囊赶出堡后饿死冻死强。因此再苦,每个青壮倒都是咬牙坚持了下来。不过为防军户们冻坏,每天王动都会准备一些姜汤让他们驱寒。
这天一早各人仍是出堡练习。
天色灰沉,寒风如割,各人脸上都是被冻得青紫,许多人脸上还裂开一道道口子,口中直呼出厚厚的白气。为了保暖,大伙可说是想尽办法,各人身上穿的衣裳也是五花八门,有的人穿着厚厚的棉袄,有人则是裹着厚厚的皮袄。各人戴的帽子也是不尽相同,有棉帽,有皮帽,款式多样。
王动身上也是裹着厚厚的皮袄,头上戴着皮帽,和大伙一样,他的皮袄皮帽也是沉旧,非常时节,没人顾得上美观。
练了一会队列后,各人又开始练习刀枪。使枪的二十余人站成数排,人人握枪。使刀的也是同样握着自己的腰刀。
那日王动从董家庄买来的长枪只是保养不当,其实还是可以使用,经过重新的打磨与回炉煅打后,又重新现出了锋利。而几个使刀青壮则是使用缴获自后金军的那些腰刀。
看众人列好队,王动一声大喝:“准备!”
“哗!”的一声响,众人站得笔直!
王动大喝道:“抬枪!”
“杀。”
数十根长枪一起突出,场面壮观。
“扬刀!”
“杀!”
一阵的怒吼,一片的刀光扬起,虽然眼前使刀的只有十二人,但他们整齐划一的斜劈下来,在寒风中却颇有凛冽威势。
……
“抬枪!”
“杀。”
“扬刀!”
“杀,杀,杀!”
……
“杀,给我用力杀,你眼前就是贼寇,不需花枪,不需虚架,你只需刺,再力的刺,飞快的刺。你刺得比他们快,你就可以活下去,而那些贼寇,就是你们的军功首级。”
王动大吼着,他提着棍棒来回走,看到谁姿势发力不到位,上前就是一顿棍棒,让各人更是提起精神。
看着场中各人整齐划一的动作,那隐隐有上阵杀敌的气势,旁边的韩朝叹道:“才一个多月吧,就有这个样子,想当时我们在遵化练了多久,四个月,五个月,还是半年?”
韩仲也是张着嘴看着场中各人,他眉欢眼笑地道:“想到这些兵以后都是我们带,真是死了也甘心啊!”
经过王动对这些军户们一个多月严酷的训练,此时他们可说己可上阵,如果再能练个三个月,上个阵见点血,至少在大明的卫所兵中,他们算是一支可战的军队。
这些时间,王动也对这几队人略为调整,又从堡内选出几个男子,补充进去,组成三队战兵,每队十二人,队中刀手四人,枪手八人。每队头目便是韩朝,韩仲,杨通三人,这样的人数,可以更好地发挥出队形的威力。
至于齐天良,一个多月训练下来,他明显是跟不上众人进度,所以齐天良被选去管理新建的辎重队。以后随军还是需要辎重队的,钟荣只是管理文书,当然不可能随军,齐天良总算识点字,又是墩内老人,便让他管理辎重队吧。
不过他们这队,连齐天良算上,只有八个人,都是堡内原来的老弱男子,没办法,堡内人力就是这些。好在他们平时不须怎么练习,因此他们身体就算差了些,也勉强可以胜任了。
倒是杨通有股狠力,一直坚持下来,所以也任了一个战兵队的队头。
不过这三队兵虽然有点军人的样子,不过他们的服饰旗号还谈不上什么正规,各人穿得五花八门,三个队头每人拿一根长兵器,上面挂一面破烂的旗就算是队旗了,好在各人身上有一块表明他们身份的腰牌,可以认出他们是靖边堡的军人。
现在王动军中只有一个步鼓,原来是放在靖边墩的仓库内的,虽然破旧,总算也可以用。余者的号令金鼓,现在还没有,只能等将来再置办,反正现在人少,先用声音吼叫算了。
至于那训练队列时步鼓的敲击,王动暂时让辎重队的人敲打,能利用人力就尽量利用吧。
……
这天,王动又从十二个刀手中选出一半人来练习盾牌,那盾牌,自然是取自那日缴获自后金军的圆盾与皮盾。
王动自己拿了一块盾牌,他虽然从小主习枪术,不过刀棍盾牌也曾练过,虽然不如自己枪术,但教下面那些军户菜鸟是绰绰有余。
他左手拿着盾牌,右手拿了一把腰刀,示意对面的韩朝取根长枪,他大声对各人道:“盾牌为一军之藩蔽,除了不能隔铳子,矢石枪刀皆可遮蔽,且牌手为接战短兵,向为临敌各军之应援,加之进退自如,堪为利器!习好盾牌,当可一壮军中胆气。”
王动说完,他大声叫道:“你们都看好了!”
他示意对面的韩朝进攻。
韩朝一声叫,虽是演练,他仍是毫不留情,手中长枪闪电般从侧面向王动直刺而来。
王动大声道:“来得好!”
他手中盾牌一挡一格,立时将韩朝的长枪挡住荡开,他身子毫不外露,在格开长枪的同时,接着这个势,王动一把欺近韩朝身旁,猛然他刀光一闪,腰刀己是当头向韩朝劈下,韩朝慌忙招架,不过无论韩朝如何招架,王动都是一刀接劈一刀,刀势威猛,似乎要将韩朝劈成两半似的。
围观各人都是看得心惊胆战,猛然韩朝跳开,他连连罢手,气喘吁吁地道:“大人勇猛,小的自愧不如,认输便是。”
王动点了点头,转头对看得面如土色的各军户道:“你们都看到了,这就是牌手之利!练好后,除了对上精良火器炮石外,余者刀枪弓箭无不可蔽,当然了,还有这个……”
这次他示意韩朝拿着盾牌,然后他要过韩仲的大棒,准确来说,这是一根夹刀棍,长约八尺,粗约二寸,在大棒基础上还加一五寸短刃,形如鸭嘴。这种兵器多见大明边军骑兵,上马可刺,下马可击,骑兵中使用人数众多。
难道韩朝兄弟以前是骑兵?王动心中闪过这个念头,他拿着大棒示意韩朝开始。
韩朝一手拿刀,一手拿盾,他盾牌严密地遮护住自己身体,不时移动着脚步,只是谨慎地看着对面的王动。王动身体随着韩朝的身体转动着,他双手拿着大棒,只是窥探他的破绽,猛然王动一声大喝,大棒直砸向韩朝的盾牌。
韩朝举牌一挡,王动这下力道好猛,可以感觉到韩朝的身形一下滞住,王动又是猛砸几棒,棒棒都是砸在刚才的位置上,可以看出韩朝的身形己是散乱,身体从盾牌处露了出来,猛地王动改砸为刺,大棒上的短刃己是停在韩朝的心口。
王动收棒,对下面目瞪口呆的各人道:“看到了吧,盾牌不惧刀枪弓箭,却惧火器大棒,以后你们遇到这两种贼寇,需要小心,招呼手上有火器的兄弟上就是!”
下面各人还没从刚才的演练中回复过来,众人都是惊叹地议论个不停,韩仲也是龇牙咧嘴,没想到自己手上的大棒换到王动手上,竟有如此威力。
接下来王动让几个刀手练习盾牌,同样也是分解为几个动作,其实每个盾牌手还应有两根随牌标枪才妙,不过王动现在手上没标枪,只能未来再说了,而且先让几个牌手把盾牌刀术练好再说。
时间很快到了腊月初八,这天是腊八节,大明各地都要吃腊八粥。而就在这天,匠头李茂森兴冲冲地来找王动了。
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时近傍晚,王家宅院内飘出饭菜的香味。
从前院到后院一共摆了三桌,分别是那些忙活的泥水瓦匠,帮柴的左邻右舍们各坐一桌。
王动与母亲妻子还有韩朝几人坐在厅堂内。
大桶的米饭,席中还有肉,有酒,各人都是吃得非常香甜。
那些忙工的泥水瓦匠可以有一些工钱,帮柴的邻居们只有一些吃的了。
不过人人都是满足,个个吃得狼吞虎咽的,好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饭菜了。
钟氏出去劝了几次酒,她来回高声道:“大家吃好喝好,吃好喝好啊。”
王动也出去敬了一趟酒,见王动出来,所有的人都是站了起来,连称不敢当。
韩朝使了个眼色,与高史银四人也是跟在王动身后敬酒,更是让乡邻们不安。
这几个军爷个个人高马大的,给人压迫力太大了。
特别是那个高史银,满脸的横肉,眼中总是凶光四射,不象是好人的样子,怎么能让人不畏惧不安?
真不知道王总旗从哪儿找来这么个彪悍的手下。
钟氏也是含笑看着尾随儿子身后的几个大汉,这几个人都不是好相与的样子,却人人都是听儿子的,心中也是颇感自豪。
王动也让谢秀娘随自己去敬了一趟酒,谢秀娘跟在王动身后,手上拿个酒壶,神情有些紧张。
她跟在王动身后,就象个乖巧的小媳妇,席中有人开玩笑,问她什么时候与总旗大人完婚。
谢秀娘只是红着脸看自己鞋面,王动大方笑道:“快了快了,明年吧,明年,到时各位乡邻可都要来喝喜酒啊。”
众人都是一连声的答应,连称总旗大人大喜之时,他们肯定都要到场的。
谢秀娘红着脸与王动回到厅堂。
钟氏也是乐呵呵地看了儿子儿媳一眼,心下叹了口气
自家这媳妇将养了一个月,虽然脸色会好看些,不过身子还是太瘦小,还得再养得白胖些才是。
席中齐天良与钟氏谈得很是投机,二人讨论起买田置地的心得。
齐天良有了一笔钱后,便一直在幻想良田宅院,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美满生活,这些时间他也走了舜乡堡,董家庄的许多地方。
钟氏的梦想也是将祖上的良田赎回来,然后再买些田地,一代一代的传给子孙,家宅大兴,那样她就没有遗憾了。
二人可说是很有共同语言,相谈甚欢。
王动在旁微笑地听着,拥有自己的良田土地,可说是所有中国农民的梦想,这是不分古今的。
而将祖上的田土赎回来,最后再买些良田传家,这也是王动所考虑过的。
眼下保安州的地价己是比往年低了很多,而且到时自己升为总旗后,说不定也会有一些职田分下来。
有了这些土地后,以后母亲与小妻就可以靠收租过日,省去了整日辛劳。
她们辛苦了一辈子,是该享享福了。
当然,这只是王动的打算之一,如果他是大明人,只会选择这条路。
不过来自后世的他,他心内还有几种盘算,这都是要升职以后才开始实行的事了。
……
吃过晚饭后,送走了千恩万谢的客人们,钟氏收拾房间给韩朝等人歇息
王家的宅院是个两进的四合院,虽然破败,但是空房甚多,安置韩朝几人并不是问题。
安排好客人后,王动与母亲及小妻在屋内说话。
谈到王动升为总旗,钟氏又是流泪,她叹息道:“如果你父亲还在,看到你现在有出息的样子,不知会多么高兴。”
王动安慰了母亲几句,又谈起了明日带谢秀娘去董家庄赴宴的事。
谢秀娘有些不安,只是怕丢了王动的脸面。
王动安慰她道:“我有什么脸面好丢的,那管队夫人也不是什么大人物,你平日怎样,对着她便怎么样好了。”
谢秀娘还是有些踟蹰,反倒是钟氏颇有大家风范,交待谢秀娘明日该如何如何。
看谢秀娘身上只有一些银簪子和银耳环等饰物,想了想,又将当年婆婆传给她的全套金首饰拿出来,郑重地交给了谢秀娘。
保安州当地妇女都有佩戴首饰的习惯,不论是穷还是富。
当然富裕人家佩戴的是金首饰,穷些的人家只有佩戴银首饰了。
不过无论人家多穷,家中的女人们最少都会有几个银手钏与银戒指。
越穷的人家越怕别人瞧不起,哪怕戴个银首饰,心下也会安慰些。
而且钟氏将传家的金首饰交给谢秀娘,还另有一种不同的意思。
看着王动的身份地位一天天改变,谢秀娘小小的心里其实一直有种担心,
王动哥哥发达后会不会嫌弃自己另娶她人,毕竟这种童养媳,男子成人后另娶的也很多。
眼下看到婆婆将传家首饰交给了自己,谢秀娘彻底放下心来。
这代表婆婆己经彻底接纳自己,王动对母亲一向孝顺,有了婆婆的支持,便不怕将来发生这种事情了。
谢秀娘内心满是喜悦,她戴上金首饰,喜滋滋地对铜境左照右照。
钟氏则在旁给她参考意见,两人又商议明日该穿什么新衣裳。
王动先去睡了,钟氏一直与谢秀娘商议到了深夜。
当晚谢秀娘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总睡不着,心内一直在想明日见到管队夫人该说什么话,该有什么样的礼仪举止才得体,才不会给王动哥哥丢脸。
可怜她从小到大,就没见过什么大人物,也没学什么礼仪举止,又不识字。
怕到时管队夫人问起什么,自己回答不上来怎么办?
如果自己失礼了王动哥哥不高兴了怎么办?
虽有钟氏传授了她一大套秘诀,她的心下还是忐忑不安。
想了半夜,又想起明日跟王动哥哥出庄去后,庄人见了会怎么想。
想到这里,她脸上有些红红的。
……
第二天一大早,谢秀娘就起来了,她打扮整齐,便美滋滋地去做饭。
众人吃早饭时,看谢秀娘打扮一新的样子,韩仲大叫一声:“嫂子这身打扮真象个新娘子。”
谢秀娘又羞又喜,只是偷眼看着王动,眼中满是期盼,似乎想让王动夸她一下。
钟氏对谢秀娘的打扮也很满意,不过在王动看来,她瘦小的身上穿个花衣裳,衣服新是新,却怎么也没那个气质。
面上他微笑道:“不错不错,这衣裳首饰都很好看。”
谢秀娘这才欢喜地放下心来。
吃过早饭,临时前,钟氏也是忘不了传授王动一些心得,等会见了管队大人应该怎么样,千万不可失了礼数等,王动还能说什么?只得唯唯诺诺的点头。
几人牵出马来,几匹马昨晚己在后院中喂养过,精神着呢。
众人出了大门,王动上了马,谢秀娘看着王动,不知道该如何办。
王动伸出手对她笑道:“来,秀娘,坐到我的身后来。”
谢秀娘被王动拉上马,依王动所言抱住他的腰,她心跳得厉害,举止间有些僵硬。
韩仲怪叫了几声,王动瞪了他一眼:“臭小子你笑什么,看看你自己,也该找个媳妇儿了。”
众人都是笑起来,齐天良也是在旁边道:“不错不错,韩哥儿,要不要让你嫂子为你找个婆娘,你家嫂子最热衷这个事了。”
韩仲连连罢手道:“我才不要呢,我现在多快活,找个婆姨纯是烦事。”
众人笑着策马而去,钟氏靠着门,看着儿子的身影慢慢消失,脸上浮起了满足的笑容。
……
一路而去,街旁巷尾上满是向王动打招呼的人们,“王总旗早啊!”的声音接连响起,显是庄内人们己是知道王动高升为总旗官的事,众人脸上笑容都是恭敬。
不过在见到王动身后的谢秀娘时,很多人脸上都是露出惊讶的神情,在王动几人过去后,身后是响起了一片吃惊的议论声。
各色目光中,王动等人昂然策马而出。
出了庄,前面就是广阔平坦的大地,王动心头豪情涌起,他叫道:“秀娘,坐稳了。”
大喝一声:“驾!”
立时健马如风驰电掣般而去。
韩仲等人也是欢呼大叫,各人策动马匹,紧紧跟随其后,激起了一片的烟尘。
谢秀娘紧紧地抱住王动结实粗壮的腰,她闭上眼睛,小小的心里满是满足,只盼永远这样下去。
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